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能不让这些曾经跟随始皇帝一起东征西讨的大秦老人们心潮澎湃。
“都坐吧!”看到一众群臣都站在原地,胡亥笑了笑道。
“谢陛下!”
“冯老爱卿、李爱卿、张爱卿、孔爱卿!”胡亥等到群臣都回归原位之后,道。
“臣在!”
冯去疾、李由、张苍以及孔鲋四人听到胡亥点名,齐齐躬身应道。
“四位爱卿朝会之后就赶赴皇家学院,从学院的学子中挑选德才兼备之良才,造册之后奏报于朕。我大秦还有数十郡无数县治缺少官吏,这些你等都要放在心上。”
“臣等遵旨!”
数十郡无数县治缺少各样官吏,那得有多少人会被提拔?皇帝这是已经开始准备发放战后的红利了吗?
想明白了这点的大秦朝臣无不用夹杂着羡慕嫉妒恨之色的眼神看着诚惶诚恐的孔鲋。
皇家学院是什么地方,谁都知道。里面的学子除了少部分的赢氏宗族子弟外,其余大多还是儒道墨法等大秦百家流派之人。
而百家流派去掉医家、墨家、杂家、小说家等几家不是很注重治国理政之道的流派,其余如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几家,算是占了大多数。
而挑选官吏,如此一来显然也只能从这几家中挑选!
那又该有多少原本是一介布衣的寒门学子一跃龙门而成为大秦的正式官吏?
“启奏陛下,欲要派往各处之官吏是否定要从皇家学院中挑选?”
冯去疾毕竟老城一些,马上就看明白如此行事的弊端,那些人可是大多都没有任何一点经验的年轻人,能够担得起这么大的重担吗?
“不必!郡守一级之官吏,从朝中官吏中挑选贤良之士。其余县级官吏也可从朝堂之上遴选,然县级官吏还是尽量以学院学子为主。”胡亥想了想道。
“老臣遵旨!”
似乎听到殿下群臣的窃窃私语,胡亥继续道:“此次遴选之官吏,首选之地为南越以及江南楚地。这乃四位爱卿首要之务,南越之地如何想必诸位爱卿心中已然有数。
此次遴选出的官吏,报备于龙卫府中,由龙卫府负责考核日常功绩。以一年为期,能者上,弱者下。朕不担心年轻,不担心你出身是否高贵,朕只担心无才之人混入!只要真有才能,考核之期一过,入朝又有何不可?诸位爱卿可是记下了?”
“臣等遵旨!”
如今大秦还有众多的郡县没有官吏,从表面上看如今整个神州大地都是大秦的领土。始皇帝也已经划分好了郡县,但是在一**的六国叛乱中,其实到如今很多的郡县基本上已经是十室九空。
不用说郡守、县令这些负责管理、实行朝廷统治的官吏了,百姓都真正的没有多少。譬如陈郡、砀郡、辽东、辽西、雁门等等十数个郡县。
光是占领了土地,却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和治理,就等于没有占领一样。这一点胡亥早就在考虑。
而南越和江南楚地平定之后,如此众多的郡县又将是要进行一番大的清洗。投诚的官吏也许开始不用更换,但是到后面为了保险起见都是要从朝廷中派遣官吏进行有效的管理。
毕竟,官吏的问题可是影响到朝廷政令的实施,更是会影响到胡亥在平定天下之后一系列大的方针和政策的展开。
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只能先未雨绸缪进行准备。
任用儒家、道家、法家等流派之人为官,自然会有隐患,但是在前期也只能如此。派往各处的官吏,需要的太多,而仅仅靠从中央朝廷中抽调,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朝中诸事的运转。更为主要的是,如果都是从朝中抽调,外放为官的官员,必然会带有朝中派系的印记,这些都是隐患。
学院中的学生,虽然年轻,虽然是出身在各个流派而且还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年轻,他们出身贫寒,才更有可塑性。
真的成长起来,反而要比朝中抽调的官员更为可靠和放心。
更何况,皇家学院只是胡亥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称之为染缸的工具。百家流派在胡亥的心中,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不会在存在,他们只能慢慢的按照胡亥的意愿慢慢的在这染缸中取长补短,慢慢的融合,为胡亥培养他想要的人才!(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一章 贞妇巴清
在咸阳宫正殿正在举行胡亥离京前最后的一场朝会的时候,虞子期和白沙、荆沿三人却是赢一的亲自带领下到了一个四面环山之地。
白沙和荆沿两人算是虞子期在灞上大营训练的那半个多月唯一的收获了。
白沙,陇西人士。因在咸阳偷盗而被廷尉府羁押在咸阳牢狱中,当然白沙出身在陇西的一个军人世家中,虽然没有大官,但是父亲、祖父、祖祖父都曾经是陇西军的一员。
后来陇西军因为李信灭楚之战而被项梁的父亲项燕一战给打的损兵折将,只剩下了最后的数万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武关,回到关中。
也正是因为李信的这一败,让原本同蒙恬声名相差无几的李信彻底的失去了始皇帝的宠信,渐渐消失在大秦的军方高层,最终值得依靠往日的军功而充任陇西将军一职。
陇西军也正是因为李信的这一败,而从能够同九原军比肩的大秦精锐之军,从此一蹶不振沦落为只能镇守陇西一郡的边军,十余年没有补充任何兵源,始终维持在十万人左右。
白沙的父亲正是在李信灭楚一战中战死的陇西军兵卒。在那一战中战死的陇西军,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就这样不了了之,白沙的父亲正是其中一个。
那个时候,白沙不过刚刚十岁而已。
在白氏艰难的拉扯白沙到十六岁那年,白氏终于因为过度的劳累加上饥寒交迫而病死。白沙也算是正式成为孤家寡人。
父亲的不公待遇。也让白沙对大翘禚生了些许怨念。七八年来,一直在外游荡浪迹江湖的白沙成为了一个光荣的游侠,算是学到了一些本事,然后因为在咸阳偷盗而被羁押。
随着胡亥的赦免令,白沙也算是正式的成为自由人。在胡亥任由他们去留随意的时候,白沙终于选择留了下来。不因为别的,因为他也是一名老秦人。身上留着的是老秦血液,更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是大秦的一名兵卒。同时也因为,胡亥给了他父亲正名。
当然不仅仅是给了白沙的父亲。还有在灭楚一战中战死的众多陇西军兵卒,同样都被正名。
荆沿,跟白沙不同。荆沿则是跟随胡亥东巡的禁军兵卒。从一开始就是大秦兵卒中的一员。虽然他这个禁军兵卒都是从关中各郡抽调的卫卒。
他们两人的命运,也因为虞子期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了原有的轨迹。
虞子期也许不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毕竟他有些勇武到是事实,但是军事才能却是不怎么样。但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妹夫,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也对妹夫的事情上了心。
白沙和荆沿两人都是虞子期推荐给胡亥的。
胡亥自然不可能亲自召见两人,不过有龙卫在一切都不是问题。一番秘密的考察之后,白沙和荆沿很是幸运的没有被五大军团任何一个军团选中。
今天,两人跟随着虞子期一起到了一个他们从来不知道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也见到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眼前这个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矍铄、身躯挺得笔直的老将军,三人都不认识。
“这是李信李老将军。你们三人还不快快见过!”赢一先是对着李信抱拳一礼,然后对着虞子期三人道。
李信!
也许整个大秦没有人不知道。虽然那尽是不怎么好的名声。毕竟李信灭楚那一败,可以说是大秦数十年来唯一的一场大败。也因为李信那一败,灭楚的时间整整推迟了数年之久。
而白沙的父亲,正是当初跟随李信参加灭楚之战的时候阵亡的。但是这无损白沙对李信的尊重。李信在陇西军中的威望正如蒙恬在九原军的威望。虽然他曾经领着陇西军遭遇了从未曾碰到过的大败。
“参见将军!”
虞子期、白沙、荆沿等人齐齐躬身对着扶剑而立的李信躬身一礼道。尤其是白沙,更是一脸激动。
“嗯!”李信淡淡的点点头,如鹰的双眼从三人身上一一扫过。
李信其实很意外。
他也是收到皇帝的密令,才从武关赶回咸阳。如今整个大秦怕是除了跟随他回到咸阳的几个龙卫亲卫外,也就胡亥和赢一两人知道,李信已经秘密的回到了咸阳。
三天前。李信就已经到了这里。
收回审视三人的眼神,李信将疑惑的眼神放在了跟随虞子期三人一道前来的赢一身上。李信很清楚,能够劳动如今的龙卫府大统领、虎贲将军赢一送来的人,必然不会是一般的人。
赢一看到李信的眼神,微微点点头看了看虞子期三人。
“来人,带他们三人去里面看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
“喏!”
自然有人前来领着虞子期三人朝着山谷里面行去,赢一则是附耳在李信耳边耳语几句。
不长的山谷,随处可见游弋的森严守卫。眼前陡然一亮,三人顿时因为山谷内的情景而彻底的呆立当场。
………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初五!
在整个咸阳因为子婴和赵佗谋反而陷入震动,因为冒顿南下大军全军覆没而陷入欢乐海洋的时候。距离关中数千里的巴蜀两郡,却已然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随着郎中令章邯领着二十万皇帝亲军虎贲军进入巴蜀,巴蜀两郡各处郡县开始动了起来。大批的巴蜀百姓被征召参与到运送粮草辎重的队伍中来。
大批的粮草从巴蜀两郡各处朝着虎贲军集结的几处要地汇聚。而原本驻守巴蜀两郡的众多郡卒和县卒也都被征调,充当押送粮草的后勤兵种。
可以说,随着章邯的到来,整个巴蜀两郡,除了必要的维持两郡各个县治运转的官吏外,基本上再没有可用之兵了。而也正因为章邯的到来,也让久未经战火的巴蜀两郡百姓,敏锐的感觉到了一股金戈铁马的气息。
朝廷这是要对南越用兵吗?还是对哪方用兵?所有人都在猜测着。
巴郡,枳县(后世重庆市涪陵区中心)。
枳县是巴郡同黔中郡交界的险要之地,这里有一条栈道能够越过长江天堑,直达对面的黔中郡。而这也是巴郡通往黔中郡的唯一一条通道。
除了这条通道外,还有就是使用楼船依靠治粟内史郑国修筑的巴蜀水道而直接南下,当初始皇帝南征的大军除了陆路大军外,其余楼船士尽皆都是依靠这巴蜀水道南下,而南征大军粮草的补给也大多都是依靠巴蜀水道才能够如此迅速的平定南越之地。
苏越回到南越,所走的其实也正是这条巴蜀水道。
栈道难行,章邯很清楚。
但是如果走巴蜀水道,虽然能够直下南越郡,但是如今的大秦根本不可能收集到足够二十万大军南下的楼船。这还不算需要运送粮草而需要用到的楼船。
巴蜀两郡确实还有为数不少的楼船。但是在章邯的设想中也只能充作快速运送粮草之用。
二十万虎贲军到达巴郡之后,除了是十五万人跟随章邯准备从枳县走栈道抵达黔中郡南下外,还有五万的虎贲军则是继续西行一路朝着蒲阳、严道行去,这五万人是去驰援蒙阔。
从蜀郡蒲阳、严道两县出兵,并没有水路阻隔,唯一可虑的就是没有如关中各地般的大道通行。但是两路进发,才是稳妥之举。
除了这三处地方,南越之兵根本不可能越过千山万水直接进攻巴蜀两郡。这也正是章邯设计好的进攻路线。
此刻,传达胡亥允许章邯进攻诏令的信鹰还没有到达枳县,章邯正在枳县虎贲军大营中等待一个人,一个女人。
“禀大将军!巴夫人车驾已经到大营外!”一个龙卫亲兵在大帐外低声道。
听到龙卫亲兵的禀告,正在盯着地图看的章邯头也不抬道:“领入大帐!”说完这话,章邯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道:“等等,本将亲自前去辕门处迎接!”
“喏!”
虎贲军大营坐落在枳县城外,三天前章邯的拜帖已经送至巴郡郡治江州,而拜帖所要见的人正是如今让章邯不惜以郎中令身份亲自出营迎接的人。
巴蜀两郡首富,曾经得到过始皇帝亲自召见、并被册封为贞妇的巴寡妇清,巴清!
巴清,算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女强忍,女企业家。她的财富具体有多少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她曾经为始皇帝修筑万里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等等一系列大事出过资。
家资营万似乎根本不能概括巴清所能拥有的财富。更何况她还是一介女流,而且还是个寡妇!
正是因为巴清在巴蜀两郡的威望,章邯到了巴郡之后,才会马上命人将拜帖送到巴清府上。章邯很清楚,此次再次南征,二十万的虎贲军精锐确实算的上已经足够,不过南越数郡最为艰险的不是打仗,而是恶劣的气候和行军环境。
恶劣的气候和补给将会是大军面临的比南越那数十万大军还要凶险的困难!
而解决的办法,就只能靠巴蜀两郡的地头蛇贞妇巴清!(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二章 相见
这不是章邯高看巴清,而是如今巴蜀两郡的事实。
巴蜀两郡本就是天府之国,身处大秦根基关中之地的腹背之后,从纳入大秦国土之后,就少有战火。可以说是大秦除关中外最为富足的地方。
但是,在巴蜀两郡,说话最为有用、能力最为巨大的却不一定是巴郡或者蜀郡的郡守,而是巴清。
强盗,在先秦时代的任何地方都不缺少。不仅仅是因为大争之世,天下熙熙的战火。更因为频繁的战火导致无数的难民在不断的迁徙再迁徙。
有难民,各处巨盗贼匪自然横行。
巴蜀两郡虽然是富庶之地,但是却也是依然有水匪巨盗。而正是因为有巴清的存在,保全了整个巴蜀两郡数十万百姓的平安。
而因为巴清曾经得到过始皇帝的亲自召见,甚至册封,所以在巴蜀两地的官场白道上,算是一个超然的存在,而又因为巴清的无尽财富,让巴清在黑道上同样是一个巨擎般的存在,无人敢惹。巴清一向仁德的表现,也同样在巴蜀两郡的百姓中赢得了无数的美名和声望。
所以,章邯很清楚,如果自己想要干脆利落的平定南越子婴赵佗的叛乱,那么首要的就是要得到巴清的支持,有了巴清的支持,基本上就等于得到了整个巴蜀两郡百姓以及世家贵族的支持。
当初始皇帝派大军南征百越的时候,倒是没有接受多少巴清的支持。毕竟那个时候大秦刚刚一统。国力算的上是最为鼎盛的时候。
而此次章邯南下百越,不能说是大秦的国力不如那个时候强盛,最为主要的其实还是准备的不够充分。因为因为上一次的南征,大秦全国的楼船以及楼船士基本上如今都聚集在南越之地。
整个大秦关中乃至全国境内,都找不到几艘楼船,几个会水战的兵卒。
正因为这样,胡亥才会迫不及待的命章邯率先发动对赵佗南越的攻势。不仅仅是为了打赵佗一个措手不及,更为主要的是担心子婴和楚项苟合之后,发动对江南楚国的进攻时。子婴会派遣南越三郡的楼船加入到楚项一方。
只要那些楼船守住长江水道、淮河水道,那么剿灭楚项的时间表即便不能说无限期延后,也绝对会给大秦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章邯出其不意的进攻。不仅仅是为了给子婴一个措手不及,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吸引子婴和赵佗的注意力,让他无暇东顾楚项那一方。
当然子婴没有和楚项余孽苟合在一起那是最好的了。不管如何,做好万全的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胡亥对章邯和虎贲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章邯亲自出迎,虎贲军一众大大小小的将领自然是不敢怠慢,尽皆都跟随等候在辕门外。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大将军在等谁。
一辆简陋的青铜车冕出现在大营外的尽头,周围是十余个身穿青色罩衣的劲装大汉严密的守护在马车周围。而在大营外游走的斥候则是走在马车最前方,显然是在引路。
一个青衣人看到辕门前的一众将领,似乎吃了一惊。随即策马奔到正在棱棱前行的青铜小车旁边。俯身似乎在低声向车内的主人禀报什么。
马车内的主人听到手下人的禀报,伸手掀开前方的车帘看了一眼,随即将车帘放下。
在距离辕门站立的章邯等人还有十余步之远的时候,青铜小车就停了下来。
章邯看到青铜下车停下,并没有动作。而是安静的站立在辕门处。以他如今的身份。能够亲自迎到辕门口,已经是给足了对方面子,这天下除了皇帝以及少数的几个大秦重臣,还真没有人能够让章邯如此行事。
所以,那马车停下,章邯自然是知道马车的主人担心受不起自己的大礼。亦或是说同样是在表示对自己的尊敬,才会如此之远的时候就选择下车而行。
马车停下,前方赶车的小厮仆人,取出背后的一个青铜小樽般的物事,飞快的跳下马车放置在一侧,然后小心的掀开了车厢的帘子。
一个穿着普普通通粗麻布袍的佝偻女子出现在章邯等人眼前。
在那女子左右还有两个模样乖巧清秀的小婢。两个小婢率先跳下马车,然后伸出四只手,小心的搀扶住那个似乎年纪已然不小的女子,踏上赶车仆人放置好的青铜小樽。
粗麻布衣的女子似乎身体依然健康,所以看到两个小婢想要搀扶自己,轻轻摆了摆手,然后身子异常麻利的从不高的车厢处跳了下来。
连那已经放置好的青铜小樽都没有用。
两个小婢和周围护卫的骑士似乎早就见怪不怪,恭谨的下马侍立在两侧。
那粗麻布衣的妇人下了马车之后,随即转过身朝着辕门处站立的章邯等人走来。
看到这女子的面容,即便是以章邯山崩不惊的沉稳也不由的一愣。
十余步的距离足够章邯等一众虎贲军将领清楚的看到这女子的面容。
这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妪,正是享誉整个巴蜀两郡乃至大秦的巨富一姐,巴寡妇清。
这是章邯第一次见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奇女子。只是没有想到巴清已经年老至此,虽然从刚刚的动作来看,依然身健,不过却是依然难掩其老态。
微微愣神之后,章邯连忙朝着正朝自己走来的巴清迎上去。双方都将面子给足了,这个时候巴清已经下车,章邯自然不会再死站在那等着巴清自己走过来,那将会给人一种倨傲之感。
更何况,接下来章邯还有众多需要仰仗巴清的地方。
“民妇巴清见过大将军、郎中令大人!”隔着数步巴清就对着章邯微微一福,道。
带着些许沧桑和苍老的声音,依然中气十足。。
“巴夫人不用多礼,不用多礼!”章邯对着巴清抱拳道。
“今日得见郎中令大人,民妇三生有幸,来啊,将送于皇帝陛下以及大将军的礼物抬上来!”巴清回头不经意间的数句话,就已经显露出久居上位之人的气势。
如此气势出现在一个女子身上,而且还是一个老妪身上,更让章邯不敢有任何小觑巴清之心,甚至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小心。
能以如此年纪依然掌控着巴蜀两郡最大的财富,稳若泰山,巴清的手段可见一斑。
巴清说完转头对着章邯笑道:“劳诸位将军大驾,民妇惶恐之至,稍后诸位下人会将礼物送到诸位将军营帐之中,小小心意,还望诸位将军不要嫌弃!”
“夫人如此,我等汗颜了!”章邯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因为这礼物中还有巴清送给皇帝的!
“本该如此,本该如此!”
显然,巴清并没有料到章邯会同一众虎贲军将领出辕门迎接自己,所以她开始准备的礼物只是送给身为皇帝的胡亥以及主将章邯的。
本来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可是在巴清的一番言语下,却是没有任何人心生不快之感。
能够成为天下最为富有的女人,甚至得到始皇帝的召见,果然都不会是简单的角色。章邯,心中对自己接下来要跟巴清谈的事情,不由得更多了几分信心。
“哈哈!夫人请!”章邯不动声色的大笑道,说着伸手请巴清进入大营。
“民妇一介女流何德何能,还是将军先请!”巴清微微一礼道。
章邯没有推迟,笑着当先朝着大营内走去。如果巴清真的听了章邯的话先走,她也不可能走到今天了。
中军大帐内,一众将领都没有跟着进入大帐,而是各忙各的去了。如今大战在即,军中还有众多的事物需要处理,自然不可能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
更何况,同巴清交涉,章邯一人就足够了。
中军大帐内,章邯没有坐在大帐上首主将的位置,而是同巴清分左右对坐。
一番没有意义是寒暄之后,章邯直接将话题引到了自己今天的主要目地上。
“此次本将领二十万大军之事想必夫人已经知晓?”
“此事,巴蜀两郡如今无人不知,民妇自然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朝廷大军在此刻进入巴蜀所为何事?”巴清疑惑的道,随即解释道:“如若将军不便,当不用告知民妇!”
如今整个巴蜀两郡怕是都在猜测朝廷如此之多的大军突然进入巴蜀是为了什么。巴清也算是问出了一直纠缠在自己心头的疑问。
巴蜀两郡自然没有造反之人,那么朝廷大军进入是为了什么?
“此事想来过个十余日之后咸阳自然会有消息传入巴蜀之地,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也无不能告知夫人之处!此次,本将两郡进入巴蜀,乃是为南越之地而来!”章邯直接了当的道。
“南越之地?”巴清诧然道。
南越之地,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平定,并入大秦这是整个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怎么如今章邯还会说为南越之地而来?
“不错!正是为南越之地而来!”章邯肯定的道。
“难道……”
虽然看着巴清已经老态尽显,但是能依然掌控着无尽财富在巴蜀之地稳若泰山,头脑自然不会因为年纪而僵化,反而对事情看的更为透彻。
寥寥数语,巴清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惊声道!(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三章 准备渡江
“故公子扶苏之子子婴两月前已经在南越之地自立为皇!”
章邯说到子婴的时候,眼中陡然射出两缕森冷寒芒。
如今脱胎换骨的二世皇帝陛下,殚精竭虑的为大秦天下计,为天下万民计,好不容易才将六国遗族蜂涌的复辟之火扑灭的差不多,子婴身具大秦皇族最为高贵的血脉,不仅没有想到为大秦出一份应有之力,反而在关键时候落井下石,挑动战火。
这不仅是对大秦嬴氏一族的玷污,更是对整个大秦的背叛。
如果说开始时,章邯还对子婴有期许之心在的话,那么自从收到胡亥传来的命他加紧进攻防止子婴同盘踞在江南之地的楚项余孽苟合的消息后,章邯已经不对子婴抱有任何一点期望。
项燕死的时候高呼的亡秦必楚四个字,天下没有人不知道。
而这也正是鼓舞六国遗族反抗大秦意图复辟的一面旗帜。
子婴如果真的同楚项苟合在一起的话,那么必然会遭致整个天下老秦人的鄙夷,身名尽毁不算,甚至于还连带着一直在大秦有着极高人气的故公子扶苏也将一世英名尽无。
可以预料,子婴打起反叛旗帜定然于当初曾经在关中之地广为传播的流言有关。章邯甚至已经肯定,那流言正是子婴当初为了搅乱关中局势而刻意传播的。
这一点,不仅远在巴蜀的章邯想到了,整个关中基本上有点脑袋的人都想到了。
空旷的大帐因为章邯的一句话。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巴清想过很多种可能,想到是南越之地的百越蛮夷再次发动了叛乱,想到了原本跟随赵佗南征的六国兵卒发动了叛乱,甚至想到了赵佗叛乱,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出现的BoSS尽然会是扶苏之子子婴。
而且是在两月前就已经登基为帝。
登基为帝,虽然只是四个字。但是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所有人,子婴意在这大秦天下。定然不会偏居气候恶劣的南越之地。
如果子婴北上,那么首选的行军道路。似乎除了黔中和江南楚地,最好最方便的路线就将是巴蜀两郡。
巴清丝毫没有怀疑章邯话语的真实性。身为郎中令的章邯,虽然从开始传来的消息是被皇帝贬谪出咸阳。如今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皇帝显然早就已经洞悉了南越之地的变化,所以才会将章邯这员老将用贬谪的名义遣来巴蜀之地。
不过,章邯身边跟随着二十万大军,怕是是个人都知道朝廷要对某一处用兵。而巴蜀一直承平,少有战乱,那么先前那贬谪之说不是自欺欺人?
身在巴蜀之地的巴清自然不会知道,章邯是先出咸阳,胡亥是在后面收到蒙阔的信报之后才将二十万虎贲军遣往巴蜀,不是跟随章邯一道出关的。
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巴清。虽然已经惊骇之极,却是依然没有丝毫异象表露在外,章邯不由得心中暗暗佩服。光是巴清这份养气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即便是章邯他自己,在离开咸阳时候。听到胡亥说子婴在南越登基,也是惊的愣神半天。
“此次,本将请妇人前来,乃是有事相求!”章邯没有绕弯子,在告诉了巴清朝廷大军南下的目的之后,直接点明了自己此次相邀的用意。
“郎中令大人折煞民妇!民妇本乃秦人。仰始皇帝陛下恩赐方有今日少许薄财。如今朝廷旦有所需,民妇倾尽家财又有何妨?请将军吩咐!”
巴清虽然是一介妇人,且已是老妪。但是行事却是丝毫不拖泥带水,根本没有问章邯需要什么帮助,直接给了章邯一个大礼。
不过,章邯听到巴清自言“少许薄财”时,却是情不自禁的面上一青。
您老要是少有薄财的话,那么大秦关中之地的那些世家贵族,怕是可以直接被称作叫花子了。
不过,听到巴清那掷地有声的话,章邯不得不从心底佩服眼前这个巴蜀乃至大秦第一富有的老妪。辛苦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