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这座城门大开的坚城依然是东胡勇士最先进入的。但是东胡勇士获得的战利品都被如同须卜跋页般贪婪的粗鄙匈奴将领强行的夺去,甚至于还为此杀了十余个东胡勇士。现在,一路充作先锋的东胡勇士甚至于连进入这座坚城的资格都没有。
东胡勇士脸上的悲哀以及愤懑,身为统帅的莫乎尔怎么可能不清楚?但是他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东胡一族已经在匈奴人的马蹄下成为了过去。他们,如今都是那些贪婪的匈奴人的奴隶。
冒顿看着恭顺无比的莫乎尔,眼中闪过几率异芒。随即翻身下马,双手扶起莫乎尔道:“莫乎尔大人,告诉你帐下的勇士们,九原城中有更多的秦人美人,有更多是金玉财物,有更多的兵械铠甲。但是只有最先攻破九原城的勇士才有资格享受这一切战利品。我,冒顿单于以伟大的狼神大人起誓,无论是匈奴人还是如今成为匈奴人的东胡人,都将享受一样的待遇。战利品归勇士自己!任何人不得掠夺!”
冒顿可以加大了声调,在寂静的旷野上,三十万东胡骑兵不能说都能听到,但是最前面的数万人却是能够听的一清二楚。
伟大的冒顿单于以狼神起誓的话语飞速的在三十万东胡骑兵中传递开来。原本羡慕嫉妒恨的听着临河城内不断传来匈奴人欢呼声的东胡骑兵一个个眼中放着狼一样的光芒。
草原上的部族,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亵渎伟大的狼神大人。即便他是冒顿单于也不行,也不敢。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东胡骑兵怀疑冒顿口中那句话的真实姓。
铺天盖地的嘶吼声从东胡骑兵口中发出。谁都知道,显然秦人不可能逃离的太远,唯一的可能就是秦人都聚集到了九原军所在的九原城中。
如今九原城中,可是聚集了九原郡几乎所有的秦人。那该能有多少财富?能有多少女人?能有多少秦人所用的珍贵物事。
看着原本因为被匈奴人奴役被匈奴人驱使充作攻城先锋的东胡骑兵,刹那间迸射出的狼一样的光芒。冒顿淡淡地笑了。
今天,不让东胡骑兵进入这临河城掠夺是他的意思。须卜跋页等人抢夺东胡人得到的战利品也是他的意思。不这样,怎么能激起东胡人死战的决心?
被冒顿扶起来的莫乎尔听到冒顿的话,听着东胡骑兵的欢呼声。脸色更显苍白。他很清楚,冒顿如此起誓的作用。
如此一座坚城都被秦人放弃,而选择聚集到九原城中。那么,显然在秦人眼中,九原城要比眼前这座在自己等人看来已经是坚城的城池更要坚固。数十万的秦军和百姓聚集在一座比眼前这座坚城更要宏伟的大城中,想要攻破这样的城池,想要得到里面的秦人美人,想要获得秦人的物事,东胡人又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此战,怕是这三十万的东胡骑兵要尽皆葬身在这秦人土地上,再也回不了大草原,再也不能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了吧。
“谢伟大的冒顿单于!”
刹那间莫乎尔仿佛老了十余岁,脸色灰败的他挣脱冒顿的手臂,恭敬的匍匐在冒顿脚边。一滴老泪不知不觉间滴落,融入草黄色的大地中。
莫乎尔很清楚,即便他知道这些又如何?他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来改变这个事实。
此刻的冒顿,在他眼中已经是恶魔的化身。
冒顿看着颤抖着匍匐在自己脚底下的莫乎尔,眼中闪过几丝嘲弄,随即被浓浓的杀机所取代。
这一战,无论成败,莫乎尔显然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
他,可以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了。
(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五章 汇合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三曰。
五十万的东胡和匈奴联军并没有在临河城下(后世内蒙古巴彦淖尔附近)停留。匈奴人离去,留下的是除掉坚固的城墙以及城中房屋地基完好外,已经基本上说是成为一座废墟的临河城。
在匈奴人将一切被大秦百姓丢弃而又能被他们看上认为值钱的物事都挖地三尺的抢掠一空后,冒顿下达了将城中所有木材尽皆拆除的命令。
大草原上除掉草,牛羊外,就还是草和牛羊。即便是有些树木,也是没有诚仁手臂粗的矮小灌木。根本不能也无法打造合适的攻城器械。
即便是东胡骑兵抬着的那些简易云梯,也是冒顿几乎下死命令将整个狼居胥山周围聚集的匈奴部落、东胡部落中的木材都收拢之后才打造出来的。
即便如此,五十万匈奴联军,云梯的数目统共也没有超过一千乘,更不用说防备秦人强弩和弓箭的木盾等物事了。更是一个没有。
想要攻打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要比这座坚城更要坚固的九原城,显然需要的云梯数目定然不会少。
而长城外的堡寨中的木材以及这座被秦人放弃的坚城中的木材,算是解决了冒顿的燃眉之急。
而匈奴人,对伟大的冒顿单于的命令执行的那叫一个彻底。临河城中所有房屋中的木材无论大小,无论坚实与否,尽皆被蝗虫般的匈奴骑兵给'***'掉。
临走,匈奴人并没有忘记临河城四个城门上矗立的城楼以及八面巨大的城门。简直是令错过,勿放过的经典。
原本耸立在临河城城墙上的四座高大的城楼以及八面巨大的城门都被拆卸一空,光秃秃的临河城,在大草原的秋中,瑟瑟发抖。
在临河城中的扫荡行动都是匈奴人在做,莫乎尔的三十万东胡骑兵在搜刮了众多“珍奇之物”(当然如果铜制夜壶也能算做珍奇的话。)的须卜跋页领着一万匈奴骑兵充作监军的情况下,在临河城也仅仅只停顿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开拔,跨过浅浅的大临河沿着秦人走出来的道路杀奔九原城而去。
之所以如此,一是不想给九原军以反应的时间,第二,如果能在路上抓获一些秦人百姓尤其是女子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在须卜跋页的催促下,三十万东胡骑兵前进的速度很快。
九原郡境内除掉河南地以及河套平原以及大临河附近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外(后世内蒙古马加河附近),其余地方大多都是沙地、盐碱地以及沙漠地带。
兰布奇沙漠在先秦时代从东到西几乎横贯整个九原郡境内(后世内蒙古吉曰嘎朗图沙漠),所以在从临河城离开之后,须卜跋页和莫乎尔的三十一万人的匈奴联军一直沿着兰布奇沙漠在行走。
匈奴人有着大秦北部边疆九原、雁门、云中三郡的完整地图。毕竟九原郡在百余年前可是匈奴人占据着,包括雁门和云中,在匈奴蛮夷占据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这两块膏腴之地的时候,就是匈奴人的狩猎场。
沿着兰布奇沙漠,一直行走,三十余万大军虽然尽皆都是骑兵,而匈奴人又没有大队的粮草辎重,但是毕竟随军充作军粮和补给的牛羊也需要放牧,战马也需要休息。
整整走了三天,须卜跋页和莫乎尔这大队人马才刚刚跨过乌粱素海(后世内蒙古乌粱素海),而跨过乌粱素海在朝着东方走两百余里,就是九原郡郡治九原城(后世内蒙古包头附近)。
如今,整个九原郡的绝大多数军民已经到了或者即将汇聚到九原城中。
最迟再过一天,充作先锋的须卜跋页和莫乎尔这三十余万的骑兵就将兵临九原城下。
这个时候,将整个临河城收刮一空的冒顿亲领的近二十万匈奴精锐抬着大批攻城器械,刚刚跨越兰布奇沙漠,距离须卜跋页和莫乎尔近一百里远。
而跨越乌粱素海之后,一路追寻连秦人美人的一根毛都没有见到的须卜跋页算是彻底的死心了,也不再天天催促着大军加快行军。而冒顿的命令也适时的到达,命令他们放慢速度,等待大军汇合,然后一举南下九原城。
……同一天,大秦北地郡!
收到皇帝诏令领着五万大军前往九原方向驰援的陇西将军辛胜曰夜不停的驰援下也在这一天越过了清水河(后世宁夏回族自治区清水河,银川附近)到达了九原境内。
整个北地郡的县治如泥阳、泾阳、乌氏、朝那、富平,这些县治都聚集在北地郡治义渠(后世甘肃西峰)附近,北地郡西部基本上是荒无人烟之地。
陇西军的五万大军尽皆都是骑兵,陇西郡和北地两郡可是有大秦十大皇家马场中的三个。
这一次,匈奴人大兵在大将军蒙恬未到,蒙毅回返咸阳的间隙数十万大军南下侵入九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而九原,是辛胜的故乡。他大半辈子都是在九原过的。
在胡亥诏令到达陇西不到两个时辰,三万只携带了五天食用干粮的精锐陇西军已经开拔出陇西郡治狄道(后世甘肃临洮县)。
而在辛胜一路北上九原的途中,陆陆续续的从北地郡中又赶来了两万陇西军同辛胜汇合。这两万陇西军同样携带了补给给辛胜那三万大军的部分粮草。
辛胜很清楚自己携带的粮草能够支撑自己大军几天,所以他必须在三天之内赶到九原。但是如今看来显然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匈奴的数十万大军重围下他根本不可能进入九原城。更不用说得到粮草补给。可是如果从后方运送粮草过来,先不说北地郡如今没有那么多是人手,时间上也根本来不急。毕竟路途委实太过遥远。
陇西军所面临的窘境,每一个陇西军兵卒都很清楚。他们都很清楚,如今自己大军所携带的粮食,最多也紧紧能够维持五天而已。
五天一过,如果得不到补给,他们这五万人怕是只能选择以硬冲匈奴大营的方式来绝地求生了。
不过,今天大将军蒙恬信报的到来,顿时让辛胜松了一口气。
蒙恬的命令很简单,命辛胜即刻朝着临河城方向运作,在临河城城外某地埋着数量众多的粮食。在辛胜到达临河城之后,补充了足够的粮食就要领着陇西军沿着兰布奇沙漠跨过乌粱素海,然后等待命令。
虽然不是很明白蒙恬的打算,但是数十年在蒙恬麾下听令的惯姓,让辛胜选择了毫不犹豫的执行大将军蒙恬的命令。而且辛胜已经隐约猜出大将军似乎要命自己这五万人断掉匈奴人的后路。不过大将军如今刚刚从咸阳回返,手下并没有任何兵卒,甚至于连九原城都进不去。
难道……陛下派兵北上了?
似乎也只有这样一个解释才能解释蒙恬的安排。
想明白了这点,已经稍显老态的辛胜似乎一下年轻了十余岁。
好怀念那战场厮杀的声音……
如今五万陇西军距离大临河也不过是区区不到两百里,陇西军明天定然就可以赶到临河城。
……依然是这一天,大秦上地郡!
密密麻麻的无数装束怪异的骑兵奔驰在上地至九原的宽阔驰道上。任何一个人都能从这些骑兵脸上看到疲惫的痕迹,但是任何一个人也能从这些骑兵眼中看到那灼热的战意。
愈是靠近九原,朱雀军上下心中那团从离开咸阳时就开始燃烧的蓬勃战意愈是燃烧的旺盛。
大秦最为精锐,皇帝陛下亲手建立的五大军团,第一仗即将自朱雀军手中开始。
数月的训练,无数的钱粮,无上的荣耀,这都是皇帝陛下给他们的。现在该朱雀军用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来回报二世皇帝陛下的信任和恩赐了。
昨天半夜十分,收到皇帝信报刻意放慢了脚步的蒙恬终于同王乾统领的朱雀军汇合。
当真正的看到这些皇帝一手打造以前大多数人都是刑徒的大秦朱雀军,一手创立了号称天下第一精锐九原军的蒙恬第一次感觉到了震撼和惊讶。
比自己晚两天离开咸阳,而且还是全副武装的追赶自己,到如今蒙恬依然没有从这些朱雀军兵卒身上感受到任何疲惫的状态。他们可是只有一匹战马!
整个朱雀军仿佛一把已经出鞘的绝世宝剑般,散发着逼人的战意。
蒙毅同蒙恬交错而过,兄弟两人没有停留片刻,一个向北,一个向南。
蒙毅同朱雀军同样是交错而过。事先并不知道朱雀军存在的蒙毅,原本因为得知匈奴蛮夷数十万大军南下侵扰九原的担忧,在看到这些身躯挺的笔直、战意盎然的朱雀军的那一刻,荡然无存。
绝世的名将,统领天下最为精锐的兵卒。所能造成的效果远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
无论是蒙恬还是蒙毅,他们在见到朱雀军的同时,就知道。九原军哪怕即便只有这不到十万的骑兵,也能让匈奴人有去无回。
(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六章 九原城战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四日。
矗立在士默穿平原、黄河岸边的九原城,仿若一头蹲伏在大秦北部边疆的洪荒巨兽般,巍峨而又壮硕。这座耗时数年、动用民夫达到数十万人之多、耗费大秦无数钱粮建造起来的北部要塞巨城,一直都是大秦北部最为耀眼的明珠。
数十年的承平,让无数的庇护在大秦羽翼下的异族小部落渐渐的习惯了享受九原城那雄踞塞外的安宁风光。无数游商巨贾也在九原城建立商铺,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贸易。
有大秦做为后盾,有强大的九原军镇守,经过数十年的繁衍生息,繁华丝毫不逊色于大秦境内极为重要的邯郸、临淄等大城。
而雄踞塞外的九原城,相较于这些安居内陆大秦腹地的名城,更多了几分粗犷和厚重。
不过,今天,承平数十年天天车水马龙人流熙熙的九原城,终于没有了往日那人流汹涌的模样。不到太阳下山不会关闭的九原城城门,也在昨天彻底的关闭起来。
城头之上,无数的九原军兵卒矗立。大大小小的连射弩机毗邻而列,寒光闪闪的粗大弩箭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森冷的光芒。
似乎,它也知道一场惨烈的大战即将来临,也在渴望着鲜血的味道。
从这些矗立在城墙之上的九原军兵卒的脸上、眼睛中,看不到任何紧张亦或是害怕的神色。有的只是渴望。没错是渴望。
渴望痛饮胡虏血,渴望听到手中强弩钻入胡虏血肉的声音。渴望看下胡虏头颅建立军功的急迫。渴望大战之后封功授爵的那一刻。
九原,承平太久。
似乎那些匈奴蛮夷已经忘记了那曾经在河南地上留下的尸山血海。
九原军兵卒,渴望军功太久。
如果再不斩杀一些胡虏头颅。他们就要老去。
……
轰隆隆!
滚滚闷雷声自天际遥遥传来,仿若地龙翻身般,大地开始轻微的颤抖。
一条细细的长长黑线出现在视线可及的遥远天际。
不到片刻间。这条长长的黑线就如同陡然泼散在大草原上的浓墨般,开始迅速的浸染九原城外的草原。浓墨痔焓般覆盖了原本葱绿的平原旷野。
鬼哭狼嚎般的呼啸声从那愈来愈响的闷雷轰鸣声中遥遥传来。
那条长长的黑线,如今已经成为一大片黑白交加的幕布,开始覆盖大草原。
滚滚闷雷声此刻已经变成连绵不绝的巨雷在天地间回荡着,站在高高的九原城城头,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大地的震颤。
匈奴人,终于来了!
城墙之上的蒙鸿等人,默默的看着铺天盖地奔涌而来的无数匈奴骑兵。双手不自觉的握紧。
“呜呜呜!”
连绵不绝的苍凉悠长号角声。划破响彻整个天地的轰鸣,遥遥传来。
黑白交加如同一块完整幕布般的匈奴骑兵,在这号角声中陡然幻化成如同一只有着两只触角的庞大怪。两只触角形成三道长长的弧线,从匈奴骑兵大阵中伸出,拉长再拉长,朝着雄踞在土默穿平原上的九原城包裹而去。
从天上看,就像一个狰狞巨兽探出触角想要一下将九原城揽入怀中一般。
两只完全有匈奴骑兵组成的触角。在距离九原城不到五里的地方绕城而行,显然匈奴人是想要凭借自己庞大的军力将九原城围拢起来,慢慢剿杀。
挥舞着手中的弯刀,两股自冒顿中军中衍生出来完全由匈奴骑兵组成的触角终于在九原城东方汇合。形成一个铁通般的大阵将方圆二十余里的九原城包裹起来。
匈奴骑兵耀武扬威的绕城而过,根本没有激起城头上九原军兵卒丝毫的躁动。当然。这些匈奴骑兵在九原军兵卒眼中,那就是一个个军功的代名词。
九原军兵卒的眼神,炽烈而又**裸。
缓缓前移的正对着九原城西城墙的是冒顿亲自统领的二十万匈奴精锐。一杆五丈长的由仰天长啸的巨狼为标志的大旗已经清楚的告诉蒙鸿等人,这就是匈奴单于,冒顿的中军所在。
东西北三个方向的骑兵,尽皆是东胡骑兵,每个方形十万人。三个方向的东胡骑兵,每一股骑兵中都有五千匈奴骑兵作为压阵之用。不过明为压阵,事实上也就是督军。
巨狼大旗在距离城墙五里左右的地方停止了前进,近二十万匈奴骑兵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拱卫在这面巨狼大秦周围,极具压迫感。
大阵整齐的分开一条通道。
一匹全森赤红的高大战马出现在匈奴狼神大旗之下。黄锦织就的袍服,让处身在尽皆是黑白交加穿着羊皮坎肩的匈奴骑兵中的冒顿格外醒目。
整个天地在这一刻寂静。
冒顿轻夹马腹,缓缓策马而行,前出十余步之后停下,向来阴霾的眼神看着这座明显要比那座被秦人放弃的坚城要更加高大更加坚固的大城,终于流露出几分火热。
这就是九原城。
这就是阻拦匈奴勇士数十年不能南下半步的九原城。
这就是阻挡在膏腴之地河套平原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只要能够破开这座看似极为壮阔雄伟的城池,那么整个河套平原、河南地都会再次回到匈奴人的怀抱中。雄踞南方无尽沃土的大秦都城,也将真正的直面匈奴勇士的马蹄。
只要匈奴勇士们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杀入那富庶的大秦帝国内部,肆无忌惮的掠夺秦人的美人,秦人的服饰,秦人的珍宝。而不用再如前两日般因为一张小小的铜案而火拼。
而这座真正的坚城,也将成为匈奴一族的王城所在。他冒顿也可以成为秦人那般的皇帝。不用再蜷缩在苦寒的狼居胥山下。
皇帝!
想到这火热处,冒顿一向古井不波的心惊陡然起伏不定,甚至于呼吸都开始有了那么丝丝急促。
冒顿眼神陡然一凛,手中的马鞭缓缓举起,遥遥指向九原城方向。
这座城,是属于他冒顿的,是属于匈奴人的。
这座城,一定要拿下。
“杀!杀!杀!”
伟大的冒顿单于鞭锋所指,就是所有匈奴人前进的方向。形成一个巨大扇形围拢在冒顿周围的匈奴骑兵看到伟大冒顿单于的动作,一个个赤红着眼睛,陡然举起手中的各色弯刀、长弓,捶打着自己**的胸膛,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高呼声。
九原城四周顿时响起铺天盖地的喊杀声。
城墙之上的蒙鸿等人首次变了颜色。
从这些状若疯癫的匈奴人身上,他们看到了刚刚用马鞭遥指九原城的那个人在匈奴人心中崇高的声望。显然,如今的匈奴人已经不是那个被懦弱的头曼单于带领的匈奴人了。
匈奴人本身就是狼,如果这狼群中再多了一头猛虎做首领,那么狼群将会变成比猛虎更为可怕的物事。
这,就是冒顿单于么。
匈奴人并没有马上发动攻击。在铺天盖地的欢呼声终于停歇之后,数十万的匈奴骑兵纷纷下马。不到片刻间,一顶顶洁白的帐篷出现在九原城周围,将九原城包裹的严严实实。
对于冒顿此次南下的兵力,早就回到九原城中的张木等人在这几天中早就探明。绝不会少于四十万人,甚至于五十万人。
五十万匈奴骑兵,不知不觉间,这个被大秦打的缩回狼爪十余年,在东胡和月氏两族夹缝中生存的游牧民族,再次积攒了如此多的力量吗?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午时一刻!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划破大地,吃饱喝足的匈奴骑兵纷纷闻声上马。显然匈奴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开始第一次的进攻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进攻是试探性的还是来真的。
城墙之上的九原军兵卒听到这声号角声,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强弩或者硬弓。一具具体积庞大的大型连射弩机在“嘎吱嘎吱”的声响中缓缓翘起,瞄准了城墙之下。
苍凉的号角声嘎然而止。
原本上马矗立不动的匈奴蛮夷在号角声停歇的那一刹那陡然动了起来。
不是一个方向!
而是九原城四个城墙周围的匈奴骑兵齐齐动了起来。
无数匈奴骑兵呐喊着、拼命的催动着胯下的战马排列成异常散乱的阵形朝着九原城扑来。在这些骑兵身后,是密密麻麻的下马临时转职为步卒的匈奴蛮夷。
这些变为临时步卒的匈奴蛮夷抬着长长的云梯,跟在冲锋在前面明显是要用弓箭压制城墙之上九原军兵卒的匈奴骑兵身后涌了上来。
五里的距离,在匈奴骑兵拼命的催动战马的情况下,不过是片刻功夫。
两千步。
一千八百步。
一千六百步。
犹如蝗虫般四散开来扑上来的匈奴骑兵,已经进入城墙之上九原军大型连射弩机的有效杀伤范围。
“梆梆梆!”
连绵不绝的沉闷弓弦梆响,从九原城四面城头之上接二连三的响起。
梆响未落的刹那,无数尖利的呼啸声响彻整个天地,甚至于将匈奴骑兵战马奔驰的轰鸣声都盖过。
无数只三丈长、儿臂粗细的粗大弩箭,带着森冷的光芒和尖利的呼啸声仿若瞬移般陡然出现在匈奴骑兵头顶上空,狠狠的贯落而下。
第两百二十七章 九原城战(二)
九原城自建成开始到如今,这是第一次被战火波及。
不过,这并不代表大秦亦或是九原军放松了对九原城的防守。相反,九原城一直都是大秦北部边疆防御的重中之重,光是大型连射弩机这样的守城亦或是攻城利器就有不下两千具。
两千具大型连射弩机,一具大型连射弩机中最少的有三只长矛般的粗大弩箭,多的有六只。在匈奴骑兵进入射程的那一刻同时发射。
近万只巨大的弩箭带着长长的虚影,在巨型连射弩机那强劲弓弦的作用下,瞬息就仿佛直接跨越空间般在离开城头的下一刻,出现在匈奴骑兵的头顶之上。
早在同莫乎尔以及须卜跋页这三十余万大军汇合时,冒顿就已经将如何攻城的计划告知了两人。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先试探一番。冒顿很清楚眼前这座要远比先前见到的那座坚城要高大许多的九原城,而且守城的还是号称秦人最为精锐的九原军。
九原军的精锐,不用试探。这高大的城墙也不用试探。任何的试探都仅仅只能造成更多的兵卒伤亡,都是在为秦人添加更多的战功。
虽然冒顿本身就是为了消耗掉东胡人的这三十万青壮。但是,显然这一场战斗可以预见的是会很持久和艰苦,东胡人能够多避免些无谓的伤亡,那么匈奴人就能少一些伤亡。
除掉冒顿所在这近二十万真正的匈奴精锐,其余东南北三面城墙下东胡骑兵第一次出城就各出动了三万人。这三万人中一万是骑兵。两万则是下马成为步卒的东胡人。
东胡和匈奴都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可以说是生活在马背上的人群。对于九原军必然会装备的秦人利器大型连射弩机冒顿早就有所准备。
所以,朝着三面城墙扑过去的东胡骑兵都极为分散。而以九原城城墙的长度,即便是一次性投入三万骑兵也是可以展开的,只是阵形要密集的多。
之所以选择每一方都只出动一万骑兵。正是在冒顿根本没有有效压制九原军矗立在城墙上面恐怖的大型连射弩机的情况下所能找到的最好办法。
九原城四四方方,但是并不是每一面城墙都等长,不过大多都在六七里长度的样子。一万东胡骑兵分散开来,接踵狂奔毗邻而列,刚刚好能够将一面六七里长度的城墙给铺满而又不至于太过密集。
但是,也仅仅只能保证减少城墙上的大型连射弩机对东胡骑兵的杀伤而已。
“啊!”
“昂!”
东胡骑兵临死前的凄厉惨呼声伴着战马悲鸣的声音,同时自九原城三面城墙下响起。
三丈长的巨大弩箭带着斜斜的弧度从高高的城墙上贯落,巨大的力量瞬间就撕裂东胡骑兵身上简易的羊皮坎肩。透体而过,连人带马一起贯穿,钉死在地面上。
汩汩的鲜血顺着粗大的巨型弩箭滚落地面,浸入青黄的土地中。
近万只三丈长的弩箭深深没入地面,在弩箭上串着东胡骑兵的尸体以及他们胯下战马的尸体。三面城墙下顿时无端的长出了一片完全由巨型弩箭组成的灌木。
有收势不急的东胡骑兵正正的撞上前面被钉死在地上的东胡骑兵身上,连人带马飞出去老远。
这一波弩箭,三方朝着城墙扑过来的三万东胡骑兵。伤亡有三千余人。也就是说一面城墙五百具大型连射弩机近三千字弩箭才杀伤了一千余人。
显然,冒顿的分散战术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城墙上的九原军兵卒对于大型连射弩机的杀伤无动于衷,同匈奴人交战无数次,匈奴人兵械比不上大秦,但是有应对的方法。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负责大型连射弩机的九原军兵卒,在弩箭发射出去之后就快速的数个人合力拉开弩机粗大的弓弦,剩余的人飞快的填装着弩箭。
在东胡骑兵距离城墙还很远没有进入九原军兵卒手中强弩射程中的时候,他们手中的大型连射弩机是唯一能够杀伤东胡骑兵的利器。
领教了无数次匈奴人骑射本领的九原军,很清楚一旦等这些匈奴骑兵接近城墙之后,守城的九原军就将面临铺天盖地的箭雨侵袭。
这个时候,他们每多放出去一只弩箭,每多杀伤几名匈奴骑兵,九原军到时候所承受的伤亡就要少几分。
东胡骑兵不能说见惯了生死,但是至少这千余人的伤亡还不能够摧毁他们的斗志。毕竟,城中有那么多的秦人美人,有无数的珍奇之物。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似乎比秦人更为凶恶的匈奴人看着。
东胡人知道秦人的那种巨箭不能连续发射,所以在第一轮弩箭袭击过后,越过被弩箭钉死在地上的族人尸体,拼命催打着胯下的战马飞速的接近着城墙。
虽然一波大型连射弩机的巨型弩箭没有摧垮他们的斗志,但是任谁看到前一刻还跑在自己身前的族人,下一刻就被一根三丈长的巨型长矛给从头顶生生贯入连人带马的给钉死在地上,成为一串类似羊肉串的物事,都会背后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