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卦图精妙绝伦,乃天下第一奇阵,即使是智多胜妖的诸葛亮,亦整整学了一年,才学得其中三成精髓,不过,这速度已经让黄承彦大感挫败,当年他学习此阵时,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达到诸葛亮的水平。

基于此,黄承彦对诸葛亮更加欣赏,想到准女婿吕布在徐州艰难打拼,黄承彦便想说服诸葛亮前去投效,谁知诸葛亮却未曾给出明确答复,只是回答说他需要考虑一番。

诸葛亮出师后便再次回到隆中隐居,而司马徽不知从何处知晓诸葛亮已经学成出师,并在黄承彦的引导下,有心投效吕布,对此,司马徽立马作出对策,先是通过舆论造势,暗中引导刘备来到水镜山庄,并于无意中将诸葛亮和庞统推向刘备。

第一百一十章荆州来信

话说,吕布在出兵夺取青州和冀州两郡后,便收兵返回徐州,至今已有一月有余,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吕布的辖地内倒也安定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吕布回到徐州后,封赏皆定,文者陈宫,徐庶,贾诩,鲁肃,武者张辽,高顺,甘宁,臧霸,张绣等有功之士皆封为列侯,沮授,文丑,张颌,高览等降将,亦有侯位封赏,自吕布归来,整个吕布辖地一片喜色,各城各县皆摆席设宴,军民同乐。

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冷藏,徐晃终于忍受不了这种被忽视,被闲置的痛苦,选择加入了吕布阵营,至此,历史上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中,吕布已经拥有了三位。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吕布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收纳了不少贤才猛将,对于这些人吕布都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予了重用,但一开始跟随吕布的并州军系,却渐渐少了关注,张辽,高顺,陈宫除外,这些吕布手下的老部众或多或少都有些怨言。

其中以宋宪,成廉为最,诸侯讨董的时候,两人便是吕布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一,可谓是位高权重,随后吕布东奔西逃,越混越差,甚至差点于白门楼前被曹操灭杀,两人都对吕布忠心耿耿,从未想过背叛!

奈何由于两人能力有限,在之后的一系列扩张中,两人渐渐失去了重职,一开始宋宪和成廉都能够接受,这次随军出征青州,两人可谓是卯足了劲,立下了不少功劳。

本来以为凭借立下的功劳应该可以搏个列侯,谁知最后的结果确是,那些新投靠的,没立过多少功劳的张颌,文丑,高览都受封列侯,而他们却只是升了一级军职,便再无其他。

宋宪,成廉心中苦闷,便经常醉酒解愁,做事也不像之前那样谨慎小心,时不时的会犯些错误,吕布不了解两人的具体状况,误以为两人习惯了安逸生活,开始堕落,出于对老部下的关怀,吕布对两人犯的错误都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直到两人受命剿匪时,怂恿部下与其一起饮酒,夜半时分,于醉梦中无意点燃了大帐,引发大军炸营,导致贼寇乘机劫营,损兵折将,大败而回,吕布才对两人忍无可忍,欲要斩了两人。

见吕布没有丝毫犹豫,便要斩了他们,宋宪和成廉一时间心如死灰,好在陈宫,张辽,高顺,臧霸等人苦苦求情,两人才免去一死,但却也挨了八十军棍,同时降职为下邳城城门守将。

这只是吕布回军下邳城后发生的小插曲,再来看吕布当下的谋臣武将,文者贾诩,沮授,徐庶皆有经天纬地之智,谋可定国安邦,陈宫,鲁肃,马良等亦有济世之才,可稳内政,治国安民。

武者中,文丑,张辽,张颌,高览,甘宁皆是万夫莫敌之勇将,冲锋陷阵,锋芒闪耀,徐晃,臧霸,高顺,张绣亦是不可夺得的帅才,善于行兵打仗,练兵布阵,而周仓,胡车儿,徐盛,何靖,关平亦是个个骁勇,潜力无限。

吕布帐下文武底蕴颇深,所集班底,已足以征伐天下,吕布回归后,陈宫,鲁肃献策吕布,让百姓休养生息,将士养精蓄锐,再谋大业,吕布依从,当下传令各部兵马,卸甲下刃,歇息休养。

而之后,吕布便开始着手内务,改善民生,先是在辖地大力推广屯田制度,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鼓励行商,活跃辖地内经济,对于战乱多发,匪患严重之地,则适当减免赋税。

同时,又令张辽,高顺,张绣,张颌,甘宁,徐晃等将在各州郡征集新兵,操练兵马,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张辽的“虎豹”重骑兵,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筹备,终于初具雏形,已有一千五百骑。

每个“虎豹”重骑兵都经过了一年以上的艰苦训练,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每个“虎豹”重骑兵都能持续战斗一个半时辰,且个个以一当十,冲锋陷阵,无坚不摧,战力之强悍,让人咋舌。

而臧霸的猎鹰营则在今年七月的时候,就已经组建完毕,通过运用吕布讲述的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加之臧霸对于丛林作战的独特见解,以及损益连弩的装备,猎鹰营在丛林作战方面,可谓是无敌的存在,就算后世诸葛亮的无当飞军也定能不是它的对手。

高顺在吕布的强烈建议下训练出了五支陷阵营,每支八百人,这支步兵中的王者有了改进的精钢铁甲后,战力比历史上又高了一个层次,这五支陷阵营在下邳城就布置了两支,以保护吕布重要人员的家眷安全。

由于吕布的地盘既靠河又靠海,水军的组建便迫在眉睫,只是由于优秀船工的缺乏,吕布水军的组建才异常缓慢,不过有甘宁这个历史上的东吴水军上将,吕布的水军在兵员训练方面虽然比不上江东,但至少跟荆州刘表的水军旗鼓相当,相信只要有了大量优质战船,吕布的水军也将能大放异彩!

河北袁氏的回光返照,着实让曹操头疼不已,吕布这边暂无兵戈,吕布除了处理政务外,再无杂事,便跟众女好好享受了一番天伦之乐。

某日,吕布正于下邳的将军府内,与严氏,貂蝉,大小乔,黄月英,吕玲绮等亲人在后院相聚同乐,忽有兵士执书来报,吕布眉头一皱,正欲喝退兵士,不过却被严氏劝阻,吕布对严氏颇为敬重,遂没有忤逆其意,在和众女投去了一个歉意的眼神后,便离开了后院。

“有何要事!!?”

吕布凝了凝神,他常征战在外,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尤为难得,当下脸色亦多有不喜。

“禀主公,荆州黄承彦黄公派人快马送来书信!”

“我岳父!!?将书信拿来!”

吕布脸色一变,即令兵士递来书信,吕布拆开书信看了一阵,然后微微颔首,便令兵士退去。

独自坐在书房,吕布的心情有些沉重,黄承彦在信中告诉吕布,他收徒诸葛亮,将毕生所学都交给了他,同时还为他拉拢了诸葛亮,诸葛亮有些意动,这本是好事。

谁知不久前,客居荆州的刘备竟然派人多方打听诸葛亮的消息,甚至来过黄府,希望得到黄承彦的引荐。

尽管黄承彦对刘备的印象不错,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仁义之主,奈何准女婿吕布的大业未成,出于私心,他更希望徒弟诸葛亮能出山辅佐吕布,而不是刘备。

之前,黄承彦和诸葛亮论过天下英雄,诸葛亮似乎对“仁义无双”的刘备颇为亲睐,黄承彦担心诸葛亮被刘备捷足先登,于是一得到消息,便派人快马通知吕布。

历史上,诸葛亮智多胜妖,光芒太盛,太过恐怖,作为现代人,没人愿意与这样的人成为对手,加之诸葛亮在历史上以忠义,尽职闻名,若能有这样的下属,那争霸大业可就省心多了。

在书房待了一会后,吕布立即召集众文武来将军府议事,众人听吕布介绍完始末后,反应不一,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友,深知诸葛亮之能,他建议吕布最好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

其他谋士则一致反对吕布亲自前往荆州,只听陈宫说道:“主公虽然武艺天下无双,且有赤兔宝马随身,但江东,荆州敌友不明,主公乃是万金之躯,冒险入荆州,若是有个万一,则主公大业必遭灭顶之灾!主公不如派遣一精细将校,带予重礼前去相请便是!”

“不可,诸葛孔明此人不可屈至,必要我亲往求之,方能请得,孟子有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诸葛孔明乃当世大贤,其可招呼!”

吕布立即慎重地摇头拒绝道,而且他心中亦有另一番思量,诸葛亮对刘备颇为青睐,如今刘备正准备要去隆中三顾茅庐,若是被他捷足先登,请出诸葛亮,那到时,天下局势又将大变,吕布想要一统天下,怕将会是艰难无比,且时间长久!

“丑有主公钦赐千里宝马,无论地势如何崎岖,过若平地,丑愿随主公同去,护主公安危!”

吕布话音刚落,文丑即在旁拱手请命,吕布一望文丑,灿然一笑道:“文将军武艺高强,能敌关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有其护卫,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诸位但且放心!”

“荆州之行,危机无数,这只有文将军一人随行,只怕还没是不够!”

陈宫皱着眉头,甚是固执地摇头说道,吕布却是向陈宫投去一个安心的眼神,浑身散发一股让人不得不信服地气势笑道。

“哈哈…宫台不必多虑,纵使是百万大军,有我和文将军,亦敢闯上一番!”

“这!!!”

陈宫脸色一紧,而此时甘宁却在旁说道:“的确如此,主公武艺天下无双,文将军又是绝世悍将,天下间无人能敌,倘若宫台还不放心,不如让宁也随主公走上一趟,同时命何靖,徐盛两位将军领着二千近卫军潜行于后接应。”

陈宫闻言,欲言又止,吕布却是以不容置疑地口气又道:“好了!宫台休要再劝,你等几人且回去安排一番,你我今夜便可出发,早日赶往襄阳隆中!”

众人离去,吕布想到即将要与三国第一智者见面,心下顿时有些小激动!

第一百一十一章刘备访诸葛

话说,刘备从黄承彦那儿知晓了卧龙的安身之处,随即叫上关羽,张飞,随他赶往襄阳隆中,拜请诸葛亮出山。

此时,已是隆冬时节,天气严寒,冷风呼啸,刘关张三人刚行了不到十里,忽然彤云密布,朔风凛凛,随后,天空瑞雪纷飞,使得冰霜大地,更增添了一分寒意。

冰寒刺骨,就连张飞这样的魁梧壮汉,也不经意间打了个寒颤,想到大哥刘备乃是天子皇叔,竟屈身来见一个山野村夫,不由喃喃自语道。

“天寒地冻,哥哥乃是天子皇叔,身份尊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襄阳以避风雪,待风雪过后,再去拜会是了!”

刘备皱了皱眉头,随即对张飞说道:“我正欲使卧龙先生知我殷勤之意,感我心诚来请,倘诺三弟怕冷,可先回去!”

张飞一摇那豹子头,瓮声粗气道:“我张翼德死且不惧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请来一个无用的山野村夫。”

“诸葛孔明乃是司马徽先生推崇之人,岂会是泛泛之辈,三弟勿要多言,只相随而去便可!”

行至中途,忽闻路边酒店中有人作歌,那歌词甚是精妙,刘关张三兄弟直听得入了神。

听罢,刘备以为卧龙就在其内,急往歌声处望去,隐约中见得店内数人正开怀畅饮,刘备慌忙下马入店,只见两人凭案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

刘备执礼拜见,报之名号,又问谁是卧龙,那两人一听来者竟是以仁义闻名天下的刘皇叔,忙齐齐起身,回礼相见。

只听得长须者大笑出声道:“久闻明公大名,如雷贯耳,可惜我等并非卧龙,乃卧龙之友也!我乃颖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石广元手指对面之人,先做一番介绍,刘备听得此二人名号,心中大喜,此二人亦是天下有名的俊杰,忙作礼说道:“备久闻二位先生大名,幸得邂逅,实乃备之幸也!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位先生往卧龙庄上一叙!”

石广元与孟公威相视而笑,随后,石广元又指着远处一个山岗道:“我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过问治国安民之事,皇叔欲请卧龙,恰巧遇到我等,也是与卧龙有缘!”

“那山上至高之处,便是卧龙居处,不过眼下风雪正大,难以上山,且卧龙此时,正应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了,明公不如稍等数日,待风雪小些,再是上山也是不迟!”

刘备闻言,略有失望,此时在旁边的张飞亦是劝道:“风雪甚大,那卧龙又是不在,不如早归!”

“此位豪杰所说在理,若是皇叔与卧龙有缘,也不急在一时!”孟公威颔首笑道,刘备凝了凝神,思虑一阵,最终还是决定先回襄阳。

刘备遂请石广元,孟公威到襄阳一聚,设宴款待,听候教诲,石广元,孟公威皆婉言拒绝,刘备见状,知两人眷恋山水清闲,无心入仕,于是便与关羽,张飞上马回返襄阳。

数日后,刘备见风雪渐小,心里欲早些请得卧龙出山,于是又与关羽,张飞冒着风雪,赶往隆中。

刘备一行到了卧龙庄所在山峰的山腰处,抬眼望去,四周尽是密林丛丛,关羽见四周诡异,劝刘备谨慎向前。

刘备心急,不听关羽之劝,闯入密林,被密林阵法所困,进出不得,刘关张三兄弟正是踌躇之间,忽闻吟咏之声,刘备急急望去,见一风度翩翩的少年踏步而来。

刘备见来者年纪虽小,但面容奇俊,以为是卧龙,忙下马来拜:“备久慕卧龙先生,无缘拜会,因司马徽先生相荐,方知先生大才,前番来至山下,偶遇先生之友,石广元,孟公威二人,得知先生在此处隐居,但奈何当时风雪浩大,难以上山,待今日风雪渐小,故又前来拜见,得瞻先生道貌,实为万幸!”

那少年听言,慌忙答礼:“将军莫非是刘皇叔,欲见家兄否?”

刘备脸色一变,颇为惊讶问道:“难不成先生又非卧龙耶?”

少年作揖一拜,便是答道:“某乃卧龙之弟诸葛钧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于江东孙权处为幕僚,孔明乃是二家兄,时下不巧,我二哥尚未归来,不如皇叔先到庄上一叙?”

刘备听言,满脸皆是失望之色,叹道:“刘备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皇叔不必如此心灰,我二哥前日来信,信中有言,他应会在三日后归来,到时我必与他说明皇叔求贤之意!”

“如此便谢过先生,但请与卧龙带言,时下乱世,汉室落寞,受奸佞恶贼欺凌,群雄乱国,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刘备虽不才,窃念备汉朝苗裔,终日忧国忧民,虽有匡济天下之诚,实乏经纶之策,用以平定天下!”

“备仰慕卧龙先生仁慈忠义,欲请得先生出山相助,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救汉室于危难,百姓于倒悬,此实乃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刘备说罢,诸葛钧谨记在心,答言定会只字不露,尽数告知卧龙,张飞不信,出言怀疑,诸葛钧笑了笑,当即将刘备刚才之话,无一错漏,尽数背出,刘关张三人皆露惊异之色。

刘备心兄暗道:“诸葛孔明之弟,已如此了得,其长兄又是江东重臣,看来诸葛一门三豪杰,个个都是不凡的人杰啊!”

之后,诸葛钧遂带刘备出了密林,刘关张三兄弟再归襄阳而去,刘备回到襄阳,先是找人卜卦,卜相大吉,刘备心中大喜,三日后沐浴更衣,欲要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关羽,张飞闻言,齐齐前来劝谏道:“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若按礼节,诸葛亮若归,闻知兄长两番拜见,应来回礼,但诸葛亮却迟迟未见人影,想必诸葛亮虚有其名,恐日后遭兄长怨恨,故避而不敢见!”

关羽平日寡言少语,虽然高傲,但也是心胸开阔之辈,但诸葛亮这般失礼,就连关羽也心感不喜。

刘备一听,遂摇头答道:“二弟此言差矣,昔日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番折返,方得见之一面,况今我欲见当世治国大贤耶?”

“哼!只怕哥哥期望太高,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将他绑来,看他见是不见!”

张飞冷哼一声,豹子眼圆瞪,满脸怒火,刘备脸色一沉,厉声呵斥道:“你这匹夫!岂不闻姜子牙垂钓渭水,周文王亲自相请,方得西周八百年荣盛!周文王古之人杰,胜我百倍足矣,尚且如此敬贤,今番你不必与我同去,我自与云长去见!”

“哥哥莫要生气,小弟不再多言便是了!”张飞见刘备发怒,忙把火气一熄,堆起笑容说道。

“你若要同往,万万不可失礼,若是得罪大贤,我必不饶你!”

张飞口中应诺,但心中却对这诸葛亮怀有几分怨恨,于是刘关张三人乘马再往隆中,刚至山中山腰,诸葛钧似乎早知三人会来,早在等候。

刘备慌忙下马施礼,还未执礼问好,便听诸葛钧笑而言道:“我家二哥昨晚方归,早料皇叔会来,特令我在此相迎,皇叔且随我来。”

诸葛钧言罢,不等刘备答言,飘然而走,刘关张三人忙策马跟上,过了密林,直到卧龙庄前,只见门上大书一联,写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刘备看这对联精妙,不觉间入了神,忽有童子开门而出,刘备连忙施礼道:“有劳仙童传报,刘备前来拜请先生!”

书童拱手回礼,答道:“先生早已等候已久,不过在此之前,先生设有一问,若皇叔能答出,方可进门!”

“你!放肆!!我大哥何等身份,这村夫竟敢出题刁难,我这就在后院放一把火,看那诸葛亮出不出来!!!”

张飞听后勃然大怒,声若雷霆,震得整座庄园都在摇晃,那书童却是不惊,淡然道:“若是皇叔不愿回答,先生又是有言,他令小童赠予皇叔救世书籍三卷,以作回礼,且由小童引皇叔下山归去!”

“哇!诸葛孔明匹夫,欺人太甚,我这就进去撕了他!!”

“三弟!你若再有半分失礼,坏我救国大业!!我与你恩断义绝!!!”

张飞一听,顿时大惊失色,满脸尽是屈辱,却见刘备表情认真,并不像是威胁,张飞虽气得咬牙切齿,但也只能紧紧地闭住了嘴巴。

“我家三弟,乃是莽夫,虽是口恶,但却是无心,还望仙童莫怪!”

“张将军血性男儿,名震天下,早前先生已有交代!只是不知皇叔是否愿意答题?”

“卧龙先生,乃当世大贤!拯救黎民百姓的大任,全且依赖于先生,莫说答题,即使要备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备也决不推辞,还请仙童出题!”

刘表神色一凝,作揖拜问,书童回礼后,便是出题道:“题目如下,不知刘皇叔望于天地,所见是何物耶?先生与皇叔八个时辰的时间,皇叔若是答出先生心中答案,先生自会出门来见。”

说完,便欲关上庄门,先行离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孔明论势

话说,诸葛亮出题问刘备:望于天下,所见者为何物?刘备陷入沉思,未能立即作答,这边张飞却叫住书童,大笑道:“嘿嘿…这题好答,我等望于天地,看到的自然是这山山水水,万灵万物!”

张飞争先作答,那书童听后,只笑不言,张飞眉头一皱,翁声喝道:“怎么!难道我答得不对?!难道除我口中所说外,还能看到其他!?”

书童仍是不答,这时在张飞身旁的关羽,则是凝神慎重道:“三弟此言差矣!兄长心怀天下,欲成皇图霸业,看到的自然不仅仅是眼中之景,而是整个大汉天下!”

关羽此言一出,刘备眼睛一亮,关羽所见,亦是他心中此时所想的答案,刘备甚是期待地望向书童,书童仍笑而不答。

刘备暗暗吃惊,脑筋急转,开始沉思,关羽见他所答并非答案,眉头深锁亦在思考,张飞瞪大着豹眼,死死的盯着书童,眼中尽是威胁之色,好似在叫那书童给予提示。

那书童被张飞瞪得浑身不自在,向刘备施了一礼后,便进了庄子,张飞见书童离开,怒色一起,正想呵斥,正好遇上刘备愤怒的目光,张飞不敢造次,急得在旁抓耳挠腮。

渐渐的过了三个时辰,刘关张三人仍未想到答案,忽然刘备眼睛一亮,叩门呼唤,书童很快便是赶来。

“备立于天地,望得天下大乱,汉室没落,当今圣上如同傀儡,受曹贼操纵,各地诸侯割地强夺皇土,不遵朝廷,刘备忠于国家,望能得卧龙先生相辅,以早日平定天下!”

刘备答毕,那书童却是脸色淡然,缓缓答道:“先生有言,汉室落寞,始于前朝重用十常侍等宦官奸臣,**久矣,以致时下无力回天!”

“皇叔若是只望得汉室朝廷,仅可为楚之项燕,其志之高,我家先生敬服,愿送救世书籍三卷,其中有兵法,治国之策,若皇叔能尽学之,足以完成皇叔心愿!”

刘备闻言,满脸震惊,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张飞忿然踏前一步,指着那书童怒声暴喝道:“我兄长乃汉室帝胄,心怀汉室朝廷有何不对?!!”

“三弟闭嘴!!!”

刘备猛然转身,双眼赤红,怒瞪张飞,张飞火气上涌,把牙咬得嘣嘣直响,关羽在一旁厉声而劝,张飞才止住了怒火。

书童向刘备作揖一拜,又是进入庄子,刘备沉着脸,深深叹了口气,踱步而走。

又是过了数个时辰,天色已晚,刘关张三兄弟守在门外,个个眉头紧锁,低头苦思。

三人久久未有想出答案,这时书童忽然开门走出,说道:“皇叔还有一个时辰,不知皇叔可愿再次作答?”

“备望得卧龙,如高祖渴盼张子房,若果真答不出,全乃备之福浅,但未到最后时刻,备绝不放弃!”

书童闻言,对刘备微微露出几分敬意,施了一礼后,便再次回到庄内。

刘备缓缓闭起双眼,也许是疲倦了,他竟然盘腿坐下,张飞想要张口说话,却被关羽用眼色阻止,示意他莫要打扰刘备。

又过了半个时辰,刘备双目缓缓睁开,猛地双膝一跪,对着庄内大喝拜道:“时下乱世,朝廷昏庸,乱贼多生,天下百姓受难于天,战火肆虐,家破人亡!”

“我刘玄德见得天下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痛心不已!望卧龙先生能出山相助,救天下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刘玄德在此,替天下百姓叩谢先生大恩!!!”

刘备喝毕,又是一拜,猝然间,庄中大门轰然而开,刘备眺眼望去,只见院前立着一人,那人身长八尺,俊秀白净,头戴纶巾,身披雪白风衣,手执鹅毛扇,飘飘然有出尘之感!同时,那人浑身散发着一股,仿佛能料定世间所有事情的绝顶智慧,整个天地似乎都以他为中心。

刘备看得惊叹不已,如见天上神仙,在此人面前,竟令他不由心生一种自愧不如的挫败感!

那人正是刘备三番来见的,拥有天下第一等智慧,智多胜妖的旷世奇才,诸葛孔明!

“想我诸葛孔明,为救天下苍生,自懂事起,苦学百家学术,得以治国安邦之韬略,平定天下之谋策,苦等至今,只为等得心怀天下百姓之明主,今日终于等得,实乃上天保佑,孔明在此叩拜上苍!”

诸葛亮双目光芒闪耀,凝望苍穹,双膝一跪,连连三拜,待其起身时,左右书童叫道:“有请刘皇叔入庄相见!”

刘备听得叫声,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吩咐关羽,张飞,只在门口等候,刘备心怀无限敬意,徐徐入内。

刘备进入内室,眼神与诸葛亮的目光接触,不知为何,刘备只觉得,积压在心中十几年的失落、怨气、不甘,一时间通通烟消云散,心中一片豁然开朗!

刘备作揖施礼,下拜喝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刘玄德拜见卧龙先生,先生旷世大贤,胸有无尽韬略,心怀天下万民,备虽不才,但一心望救世间黎民,平定战祸,还百姓安居乐业,此心天地可鉴,敢求先生出山相助,此实乃百姓之幸!天下之幸!!”

诸葛亮目光清澈,神色严明,拱手回礼道:“南阳野人,徒有虚名,屡蒙皇叔枉临,不胜羞赧,你我座谈一席,再论后事!”

“先生相请,敢不应从!”诸葛亮朗然一笑,遂引刘备入坐,书童献茶,刘备徐饮一杯,两人相对而视,这时诸葛亮率先开口道。

“昨夜刚归,闻家弟所报,得知皇叔胸怀忧国忧民之心,大为敬仰,今设问相拦,还望皇叔莫要介怀!”

“先生乃当世人杰,备却是落魄帝胄,得见先生已是万幸,望先生不弃鄙贱,屈身教诲!”

“亮乃山野耕夫,安敢讨论天下大事,只怕亮才疏学浅,叨扰了尊耳!”

“先生此言差矣!先生抱经世奇才,才学足可定国安邦,韬略足以平定乱世,望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吝赐教!”

诸葛亮闻言,双目一亮,直视刘备,刘备抖擞精神,凝神而坐,诸葛亮一笑,先是问道:“皇叔先前答问,眼望苍生,一心为救黎民百姓,无奈眼下乱贼势大,汉室早已失社稷,各地诸侯争夺不休,乱世难止!”

“皇叔将不过十员,兵不过万余,但曹操,吕布,孙权,刘表,刘璋,韩遂,马腾之辈,皆拥兵数十万,皇叔在此等时势之下,又岂有回天之力,与诸侯力争?!”

诸葛亮一语说出刘备时下处境,但刘备却无心灰意冷,反而斗志昂扬,凝声而道。

“汉室倾颓,奸臣篡命,备才浅势薄,欲与诸侯相争,看似自不量力,但我麾下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欲伸大义于天下,虽屡战屡败,却坚持不懈,知耻而后勇,最终定有所成,先生乃旷世奇才,若能相助,备定能一改颓势,平定天下!”

刘备瞬间爆发出极大的气势,竟令诸葛亮亦有些许吃惊,诸葛亮眼色刹时变得凝重,想起之前占卜所得天意,暗叹道:“刘玄德今日见我,乃上苍之意,看来将来世局,将会是四龙争天之势!”

诸葛亮韬略不可计量,早有计策在心,当即起身向刘备作揖一拜,随着口音一出,一股蓬勃的气势,如压在人心,精神不觉全部集中在其话音之内。

“自十常侍之乱,董卓夺权以来,天下豪杰并起,诸侯逐鹿中原时代正式揭开,乱世造英雄,战火纷飞已有十余载!”

“当日大奸贼董卓,白马将军公孙瓒,江东猛虎孙坚,伪帝袁术,甚至北方枭雄袁绍,亦已陨落于世。”

“汉相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然克绍者,非依天时,乃依人谋也!温侯吕布大起大落,灭袁术,逐孙策,抗曹操,夺淮南,占徐州,取青州,皆因其善用人才,且又体恤士卒!江东孙权得其父兄余蕴,坐领江东,有周瑜这等绝世大贤辅佐,人心依附!”

“今曹操已败袁绍,虽未全据河北之地,但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诸侯,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其争锋!吕布虽大势已成,但与曹操相邻,北方一山不容二虎,胜败若何,难以估量!孙权所据之地,有长江为其国险,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九郡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乃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曹操仍在争夺北方,暂时不惧,但江东孙权野心磅礴,皇叔应联合刘表,与之相持,等刘表百年之后,皇叔再趁势夺之!”

“再者,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昔年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益州牧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不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