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手持双股剑,左挡右避,正待要去助陈到一臂之力时,乐进拿弓连射三箭,箭箭皆来得刁钻无比,成品字型往刘备射去。
一旁的赵云看得真切,急呼道:“主公,暗箭!!”
赵云喝声一起,刘备立即反应过来,双股剑以雷电一般的迅捷,连刺三剑,将乐进射来的三箭尽数击破。
刘备还未收剑,乐进已是趁机策马杀至,只见乐进纵马跃起,手中大刀直劈向刘备的头部。
此番曹操布下天罗地网,麾下猛将除了一些留守河北与防范吕布外,其余几乎全部调配至此,若是再被刘备逃去,曹操这派势力定会遭到天下人耻笑,甚至蔑视!
刘备大惊,仓促拿起双股剑抵挡,砰的一声巨响,刘备胯下战马向后退了一步,堪堪挡住乐进的奋力一击,乐进眉头一皱,看来刘备的武艺也是不弱。
刘备阴沉着脸,双股剑一上一下连番来刺乐进,乐进暗暗叫苦不已,之前连番放暗箭,他的双臂已经出现力乏之状。
“文谦莫慌,曹子孝来也!!”
曹仁一身漆黑战甲,身披蜀锦战袍,手持一把八尺大刀,全身煞气外露,化作一道黑风倏然杀来,刘备心里一紧,曹仁身上所凝聚的气势,完全非乐进可比。
刘备赶忙挥剑策马,挡住曹仁,两马相冲,曹仁一连劈出四道刀式,这四刀,招招快如闪电,刘备死死抵挡,奈何实力相差有些大,因而,刘备身上的伤口渐渐多了起来。
刘备见势头不对,连忙拨马退走,乐进,正想去杀刘备,忽然听见李典一声惨叫,乐进连忙望去,这一看可谓是心惊不已,眼见李典胸口被陈到刺中一枪。
乐进怒火中烧,他与李典共事已久,彼此情同手足,眼见如同血肉兄弟般的李典被伤,乐进一把拿起大弓,往陈到一连狂射四箭。
砰砰砰砰!!!!
乐进手中强弓连暴四声巨响,陈到一招得手,下一招正想将李典诛杀,哪知耳边连起轰响,陈到吓了一跳,急急抽回长枪,就往射来的箭矢扫去。
李典得以喘息,强忍剧痛,趁机也砍了陈到一刀,陈到痛呼一声,同时飞一箭射来,避之不及,左臂也中了一箭。
乐进见此,又射三箭,三箭倏然接连而出,李典也加猛攻势,陈到一边抵挡李典,又要顾忌乐进的箭矢,心头不由大乱,以致招式也是乱打一通。
李典一鼓作气,狂攻不停,乐进射来的三根箭矢快到,陈到强震开李典的大刀,抽枪连刺,接连三枪,险险将三根箭矢刺破。
在一处,许褚暴喝连连,手中虎头大刀暴劈不停,关羽连连抬刀去挡,双手酸麻,颤抖不已!
关羽先前受了不少伤,一直被许褚立压一头,加上心中担忧刘备,却又被许褚死死缠住,两人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双方都不容许丁点走神,否则必败无疑。
而另一处,赵云和夏侯渊双枪飞撞不停,火花四溅,尽管赵云身中一箭,却稳稳压过夏侯渊一头,眼见夏侯渊一枪刺来,赵云持枪捻住,忽然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赵云迅疾地环顾四周,发现陈到正与李典,乐进鏖战,而主公刘备则被曹军第一将曹仁,打的几乎快没了还手之力。
赵云一惊,刚一走神,就被夏侯渊抓住机会,夏侯渊一枪荡开赵云的铁胆亮银枪,然后速刺三枪,枪枪点在赵云身上,赵云痛吼一声,猛地止住去势,拿枪对着夏侯渊头颅便是奋力一打。
赵云这招可谓是动了死志,欲要与夏侯渊同归于尽,夏侯渊岂会让他如愿,一避身子,躲过赵云的长枪,哪知赵云这一击乃是虚招,枪势猝然一变,横打在夏侯渊的头盔上。
砰的一声暴响,夏侯渊头盔飞落,痛得惨叫一声,几乎坠落马下,赵云双目精光一闪,一枪就往夏侯渊的心窝刺去。
夏侯渊头痛欲裂,慌乱中见到一枪影刺来,竟不管不顾用手去挟赵云的长枪,不过所幸的是,夏侯渊刚好挟住。
正与刘备厮杀的曹仁,见夏侯渊遇险,连忙弃了刘备,来救夏侯渊,刘备借此机会赶紧遁走,而赵云见刘备得以脱险,心下松了口气,然后暗下决心,要缠住夏侯渊和曹仁。
话说,曹操畏惧张飞之勇,一路逃奔,后见张飞没有追来,想必是被曹洪和夏侯惇截杀住了。
曹操忐忑刚去,忽见前方有一熟悉的人影,那人满脸慌张,眼眸内神色复杂,有不甘,有畏惧,有坚韧,也有一丝疯狂之色,饶是如此,那人双目依旧发着亮光,浑身身散发着不折不挠的雄主气息。
曹操一见那人,口中重重吐出三字:“大!耳!贼!!”
曹操一夹马腹,胯下骏马倏然跃起,倚天剑被曹操一把抽出,刘备忽觉背后一片冰寒,猛地一转过身来,竟看到曹操拿剑来杀。
“曹孟德!!”
刘备急抬双股剑,猛然抵住曹操砍来的倚天剑,倚天剑乃是消铁如泥的绝世宝剑,不过刘备的双股剑亦是不差,倚天剑轰地劈砍出一道耀眼的火花。
刘备表情瞬间一变,抖擞精神,那癫狂之意刹时狂盛起来,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擒住曹操,来做挟持,逼迫这些曹军将士就范,能后逃出生天。
这就是刘备!不管刘备如何落魄,处境如何艰险,他都绝不会轻生!他只会奋死拼命的去寻找出路,这就是一代雄主所要具备的,一颗百折不挠的心!
刘备暴喝一声,瞬间爆发起来,双股剑一左一右,连杀不停,刘备这看似不要命,拼死一搏的疯狂,令曹操心下骇然。
曹操死死守住,刚才护着曹操的数十名将校,急急赶来,欲要围杀刘备,刘备见良机已失,连忙拨马就逃。
曹操见刘备要逃,急急吆喝身边的将校去追,刘备策马狂奔,在谷道上的程昱见了,速令弓箭手放箭,数十根箭矢蓦然飞来,刘备虽有抵挡,但还是身中两箭。
刘备痛得整张脸都快变形,强撑住身子策马急奔,随着血液越流越多,刘备的意识越来越模糊,而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
刘备心中大呼:“难道天要亡我刘备?!!”
第八十七章脱困境,寻出路
就在刘备快要陷入绝望中时,两队兵马从北谷口火速杀来,其中一队兵马,为首之将身穿黄巾战甲,持枪跨马,飞奔而来。
此人乃是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道混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在附近一带山头劫掠为生。
说起来,廖化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之中,还是正史之中,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尤其是在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让这员无论武力,还是统帅,都算不上顶尖的将领,几乎家喻户晓。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并不是暗讽廖化能力低下,而是因为,姜维北伐之时,廖化七十多岁了,还担任先锋之职。
至于廖化的能力,不能说多么顶尖,但官至蜀汉右车骑将军,加上正史记载,蜀汉姜维伐魏,廖化曾经预言姜维失败,最终姜维果然为邓艾所破,足以说明其人,能力不算太差。
今日,廖化忽然听闻麾下部众来报,有大军于许昌城外谷道厮杀,廖化急忙到山寨高处一探,正好看见一持双剑之人被人围杀。
随后,廖化又派部众前去打探,得知关羽也在厮杀的人群之中,廖化略一思索,就猜到那持双剑之人,很有可能是素有仁义之名的刘备。
廖化素有志向,早就想寻一出处,可他不愿投一些乱国贼子,而刘备颇有明主之姿,此时恰逢遇险,如果他能拼死将其救出,定能受其重用。
于是,廖化急忙寻来同伴杜远商议,杜远心里虽然不同意,但却畏惧廖化之勇,亦知廖化下了决心,只好随他下山,两人各领一部兵马,径直冲入战场来救刘备。
此时,古道内刘曹两军,正杀的难解难分,廖化军的突然降临,顿时将战场搞的大乱,刘曹两军都不知廖化军是敌是友,因而无人前去阻挡。
廖化远远看到刘备,连忙大呼道:“刘使君,快快入阵,我来护你杀出重围!!”
廖化这一喝,顿时惊动了两方兵马,许褚,夏侯渊,李典,乐进等将脸色皆是急变,而关羽,赵云,陈到则是面露喜色。
刘备踌躇不定,唯恐廖化使诈,几队曹兵听后,立刻往廖化兵马杀去,廖化怕兵马被围住,连忙又是大呼,刘备一咬牙,若不抓住这难得生机,他必死无疑!
刘备孤注一掷,赌这廖化乃是真心来救,当即纵马奔入廖化阵内,廖化果然并没有对刘备出手,而是护着刘备往后突破,廖化也很是勇猛,把手中长枪舞的密不透风,硬是杀出一条血路。
曹操见刘备这只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心下大急,连忙派身边的将校,军士前去截杀。
另一侧的杜远,见曹操亲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心道:“今天可把曹操道得罪狠了,这下惨了!!”
想到平日里,廖化对他呼来喝去,杜远心下一狠,带着人马就要降了曹操,口中大呼道:“丞相饶命,我等愿降!”
曹操当即一愣,被杜远这突如其来的归降,弄的一头雾水,甚至还以为这是敌人的诈降之计。
刘备一听杜远投降,一颗心顿时寒透,以为自己刚刚逃离虎穴,又入狼窝。
廖化救出刘备后,见杜远屈膝投降,怒火顿生,转身指着杜远就骂:“杜远,你这无胆鼠辈,竟敢投敌!!”
杜远哪管廖化的指责,正欲令兵马投降时,忽地一把宝剑,直刺向他的心窝,随后带着满脸不可自信,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刘备见杜远被曹操所杀,疑心顿消。
一旁的廖化见曹军将至,急喝道:“刘使君,在这附近一带,有一隐蔽之处可以藏身,使君快快随我赶去!”
刘备心下犹豫道:“不可,备的兄弟与部众尚未脱险,备岂能弃之不顾?!”
就在这时,赵云见刘备脱险,大呼道:“主公!快随这壮士离开,我等几人自有办法离去!”
赵云喝声一起,关羽,陈到亦先后呼道:“主公,无需理会我等,快逃!!”
“大哥,你只管逃去,我等几人协力拼杀,纵使是百万兵马,亦留不下我等几人!!”
廖化见刘备还在踌躇,连忙又道:“刘使君,我留下一部兵马助战,若是几位将军逃脱,到时自会带其赶来与使君相见!”
廖化说话间,曹军人马已是开始疯狂扑来,刘备硬起心肠,满眼泪光,拨马就走,廖化留下一部人马,随后护着刘备逃去。
曹操见刘备越逃越远,一双深邃的眼睛都红透了,连忙死死引兵紧追。
而另一边,关羽,赵云,陈道,张飞四人,见刘备脱险,心头大石顿时放落,四人好似心有灵犀般,或战或退,合于一处。
曹军众将一齐杀来,四人齐齐并举兵器,狂破而去。
曹操见不仅逃了刘备,连刘备手下的几位大将,都全部逃离,顿时气得浑身哆嗦,口中大呼道:“刘大耳命不该绝!!气煞我也!!!”
曹操怒声一呼,满腔不甘的怨气,浓烈得让人不禁战栗。
话说,刘备气运未尽,得了廖化相助,绝地逢生,刘备在廖化相引下,逃至山寨不久,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四人,在廖化部众的带路下归至山寨。
刘备兄弟相拥在一起,想起今日局势之艰险,想起苦苦积攒的势力又付之东流,不觉泪下,而赵云,陈到,廖化于一旁也眼光带泪,六人各叹一番感慨,自然不在话下。
刘备心细,从廖化所言中听出,廖化似乎有投效之意,当下询问廖化道:“此番若非元俭出手相救,备必死无疑,不知元俭可愿与备共举大业,匡扶汉室?若能,实乃备之三生有幸也!”
廖化扑地一跪,双目含泪,拱手凝声效忠道:“末将奔走四方,无时无刻不望能遇见像使君一般的明主!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亦无悔矣!”
刘备急忙扶起廖化,一番好言安抚。
刘备得了廖化这员勇将,稍稍平复了因惨败而悲痛的心情,随后,众人连饮数日,刘备抛去旧事,重拾信心,再欲追寻雄主之路。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刘备这边在许昌城外遭遇大败,他的老巢安城也没有幸免,遭到曹军强攻,由于刘备主力尽出,只凭简雍,孙乾,糜竺等文官,以及龚都,刘僻之流的武将,根本守御不住。
最后,简雍,孙乾等人带着刘备的家眷,仓促逃离安城,恰逢刘备一行人回返,两方人马在安城六十里外相遇。
刘备见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绝世猛将,此时却兵戎不整,又见陈到,廖化这样的悍勇之士,却兵甲破烂,而孙乾,糜竺,简雍等人,虽个个忠义,却落魄无神,心下顿时悲凉。
于是双眼泪流,大叹道:“诸位皆有封侯拜将之资,只是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位,今备无立锥之地,诚恐有误诸位,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
众文武听之,知晓刘备仁慈,不愿意连累他们,心下感动,皆掩面而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等场面,让人不由感叹:刘备要练就“小强”般金刚不坏之身,只能拉着众人陪他一起受虐了!!
尽管如此,刘备泪眼之中,依旧精光闪烁,他一直在观察众人,苦难之时,谁忠谁奸,最易察觉,刘备乃是厚黑学集大成的奸雄,不管多么落魄,都不可能堕了他的青云之志,此番不过是虚伪为之,目的是观色察人!
关羽丹凤眼一眯,振奋道:“大哥此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夺天下,屡战屡败,世人皆说高祖以卵击石,高祖志向坚定,韬光养晦,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九里山一战功成,开百年汉家基业,胜负乃兵家常事,大哥切不可自堕其志!!”
关羽话音一落,众人纷纷拍掌称好,孙乾眼睛一亮,走到刘备身前,单膝跪地道:“成败无定,主公仁义闻名于天下,四方忠义之士,皆望能投之于主公麾下,主公又为汉室宗亲,时下社稷遭曹贼操纵,天下诸侯人人自立,无视汉室皇权,主公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岂可丧志!!”
刘备刚将孙乾扶起,简雍又道:“主公,时下荆州多有战祸,刘景升对此可谓是焦头烂额,而此人素有仁义之名,不喜征战,主公与他同是汉室宗亲,倘若主公前去投靠,其必会欣然接纳!!刘景升坐镇九郡,兵精粮足,主公入荆州,犹如龙入大海,虎进山林!!”
刘备目露精光,此等道理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过相投之事,兹事体大,他率众去投,若不知那刘景升心意若何,岂不危险!
思虑一番后,刘备面露忧色道:“备自起兵以来,先后投靠多人,皆不能善终,今番恐刘景升不容!!”
刘备这么一说,孙乾于是主动请命道:“乾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乾愿先入荆州说服刘表,让其欢喜出境来迎主公!”
刘备听罢大喜,便令孙乾星夜前往荆州。
第八十八章刘备下荆州
话说,孙乾自知使命重大,一路上少有歇息,马不停蹄,至荆州襄阳,入见刘表。
刘表素闻孙乾忠义之名,想到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如同丧家之犬,遂以为这孙乾是赶来投靠自己,心下大喜,急急唤其来见。
孙乾入内,毕恭毕敬,先施一礼,礼毕,刘表率先开口问道:“我听闻孙先生,从事于刘玄德麾下,今日何故至此?”
孙乾目视刘表,凝声答道:“我主刘使君乃是仁义无双的真英雄,虽兵微将寡,但使君麾下关羽,张飞,赵云三将,皆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武勇,堪比数万精兵,我主以匡扶汉室,重整社稷为己任,虽时运不济,连遭奸贼谋害,幸上苍保佑,使君皆能化险为夷!”
“明公与使君,同为汉室宗亲,今使君新败,谋士劝使君前往江东投奔孙权,使君断然拒绝道:荆州刘将军,吾兄也,岂可背亲而向疏!吾兄当世英豪,礼贤下士,仁德兼备,士人归之如水往东流,既为同宗,当往投之。因此使君派乾先来拜见,望明公收留。”
刘表一听,顿时大喜,原以为只得孙乾一人,未想到却能得到刘备的整个势力,孙乾口中三将,皆是名震天下的名将,荆州若能得之,足以力抗天下诸侯,得以安身自保。
于是开怀大笑道:“哈哈哈…玄德,吾弟也,吾与他同为汉室宗亲,自是一家人,往日常闻其仁义之名,却未能得见,公祐,快快引吾去见!”
刘表话毕,立即起身,迫不及待,就欲领兵去迎接刘备。
这时藏在内室的蔡瑁,却是忽然走出,高声劝谏道:“主公不可,刘备先从公孙瓒,后事陶谦,近投袁绍,皆在其有难之时背弃,足可见其为人,不顾忠义。今主公若收纳刘备,一者,主公恐步先前三人后尘,再者,曹操深恨刘备,欲要除之而后快,主公无故收纳刘备,曹操必怒而兴兵伐荆州,未免生灵涂炭,不如斩孙乾首级,献于曹操,曹操必厚待主公!!”
孙乾闻言脸色一变,望那人正是在荆州手握重权,可谓是除刘表之下,第一权臣,蔡瑁。
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人,荆州名门望族以蔡氏最为鼎盛,蔡瑁乃是蔡讽之子,其姑母乃是先朝太尉张温之妻,长姐嫁于荆州名士黄承彦,二姐嫁于刘表。
当年,刘表匹马入荆州上任,恰逢江南宗贼势大,是蔡瑁联合荆州各世家为刘表除之,并费尽心力协助刘表平定荆州。
刘表投桃报李,让蔡瑁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郡的太守之职,如今蔡瑁为刘表的军师,蔡氏一族势力更是遍布荆州,有时刘表欲施行新政,还需蔡瑁出面协调,才能完成。
想到来时,刘备殷切的眼神,孙乾气势一振,毫不退缩,怒声道:“乾非惧死之人,身微言轻,死不足惜!可叹刘使君忠心为国,却遭人嫉恨,投靠无门!”
“公孙瓒,袁绍皆乃豺狼,乱臣贼子!使君不愿同流合污,自当离去,至于陶公,使君忠心相待,徐州之地乃陶公临终托付,未能守住基业,使君亦是十分痛心!”
“今闻刘将军乃是汉室之胄,故千里来投,未料蔡军师如此献谗而妒贤,荆州之主乃是刘将军,收之不收全凭刘将军之意,何须蔡军师妄加定论!!”
“你!!!”
蔡瑁显然没有料到,这孙乾言辞如此犀利,竟暗示荆州主次不分。
刘表听后,脸色顿时阴沉起来,蔡瑁刚想反驳就被刘表打断:“闭嘴!!刘玄德,乃吾之族弟,今落难来投,吾岂有不收之理,吾主意已定,你无需多言!!”
蔡瑁含怨而出,自此恨上刘备一系的人,刘表先对孙乾一番安抚,然后命孙乾报之刘备,他自己则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孙乾幸不辱命,来见刘备,刘备听闻,孙乾果然说服刘表收留,且刘表更是亲率荆州文武出城迎接,当即大喜过望。
双方会面,刘备甚是谦卑,执礼甚恭,刘表见此,以为刘备乃是真心来投,亦相待甚厚,刘备引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廖化等大将拜见刘表,各将一一执礼拜见,刘表见这数员将领,个个威风凛凛,威武不凡,心中越加高兴,遂接刘备等人同入荆州,分拨宅院居住。
刘表待其如弟,一日问及刘备出身,刘备当即言道其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
尽管当日献帝已于许昌验明,刘表还是取出族谱查看了一番,结果确如刘备所言,按世谱排,刘备乃是献帝之叔,也就是刘表的族弟,两人相视一笑,从此刘表称刘备为弟。
刘备入荆州,如鱼得水,一改多年困窘,落魄之态,不管行到何处,皆受人礼待,当然除了荆州蔡氏一系,因蔡瑁对其不喜,蔡氏大小官吏,都不给刘备半分好脸色。
刘备自知蔡氏一族势大,也不敢得罪,反而以德抱怨,凡遇蔡氏一系皆礼遇三分,对此,关羽,张飞虽多有抱怨,不过都被刘备好言劝住,关羽,张飞对刘备唯命是从,只好把满腔怨恨往肚子里吞。
刘备的谦和有礼,他的以德报怨,他的礼贤下士都看在一人眼中,这人本来闻听刘备仁义之名,对其颇有好感,在观察了刘备数月时间后,这人终于认定刘备就是他心中一直渴求的明主。
这人是谁呢?他就是伊籍,伊机伯。
伊籍,兖州山阳郡人,年少时依附于同乡刘表,现在为刘表府上的幕僚,其实只是个掌管文书的小小书佐。
伊籍此人才思敏捷,为人机智,很有辩才,历史上伊籍替蜀汉出使东吴,因其言辞犀利,善于应变,而令孙权备感折服,其后,伊籍随刘备入蜀,与诸葛亮,李严等人共同编纂蜀科,为蜀国的人才选拔系统的构造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才华满腹,虽然辩才无双,可惜刘表不识英才,只任命他一个书佐闲职,这让伊籍心中很是苦闷。
刘备的到来,让伊籍眼睛一亮,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刘备便是伊籍这只良禽想要栖息的大树,同时他也相信,刘备会是慧眼识英才的伯乐。
本来,伊籍在认定刘备是心中的明主之后,想登门拜访,来个毛遂自荐,可又担心会被刘备看轻,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偶遇!
如往常一样,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拜访了荆州名士之后,就来到城内的酒楼饮酒。
上了酒楼后,刘,关,张三兄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让店家上了几份襄阳美食,然后便畅饮起来。
饮至半酣,大门方向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却是又有人进来用餐。
刘备三兄弟也没怎么注意,他们只顾着消灭案桌上的膳食,以及一坛坛的水酒。
突然,刘备耳边响起了一个温厚的声音:“请问兄台,可否让在下坐在这里一起用膳?”
刘备抬起头,却是眼前一亮,只见他旁边站着一个白衣男子,这男子容貌俊伟,身形修长,全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贤士风采,而这人的一双眼睛,特别的明亮有神!
刘备看了一眼这个男人后,抬头扫视了一眼大厅,却发现,不知何时,大厅内已经爆满,只剩下他这里还有一个座位。
刘备一边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边说道:“请坐!”然后继续和关羽,张飞喝酒,不再理会眼前这人。
尽管刘备渴慕人才,但他也知道,这天下容貌好,气质高的人多不胜数,并非每一个都是人才。
这时这个青衣男子主动问道:“见足下面相英武,气势不凡,不知在何处高就,又是出自哪里?”
刘备不由抬起头,见这位仁兄眼中闪着希望交朋友的豪爽,不由一愣,眼前这位仁兄似乎是有些自来熟啊!
“咳!倒是忘记自我介绍了,在下乃是山阳伊籍,现为刘州牧的幕僚。”伊籍说的有些羞愧,但脸上却很是从容。
听这青衣男子介绍说,他是刘表的幕僚,刘备顿时两眼放光,这年头幕僚基本上就是谋士,而谋士又是人才的代称。
只见刘备笑着抱拳道:“在下涿郡刘备,字玄德。”
“你,你是仁义无双的刘玄德,刘皇叔?!”伊籍故作震惊道。
听伊籍夸赞他仁义无双,刘备脸色微红,答道:“世人谬赞,在下正是刘玄德。”
伊籍又望了张飞,关羽一眼,问道:“想必这两位就是皇叔的结义兄弟,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关云长将军和张翼德将军吧?!”
关羽,张飞一抱拳,几乎同时答道:“正是在下!”
伊籍回了一礼,笑道:“难怪今日门前树上,喜鹊欢唱,原来是预示伊某可遇贤士,猛将,哈哈…此等喜事当浮一大白!”
说完,便招来不远处的店家,让其再上一副碗筷和一坛好酒。
伊籍倒满一大碗酒,敬向刘关张三兄弟,三人见伊籍豪爽,于是也各自倒上一大碗,然后一饮而尽。
有了好的开始,四人便畅谈起来,谈话过程中,伊籍发现刘备这人雄心勃勃,心志坚定,而关羽,张飞又对其忠心耿耿,言听计从,他觉得只要时机一到,刘备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而刘关张也被伊籍卓越的口才,非凡的见识所倾倒,刘备对伊籍了解的越多,越深,他对伊籍也就越是看重和喜爱,到了后面,刘备甚至在言语中,不觉流露出对伊籍**裸的招揽之意。
最后,伊籍虽然没有直接认主,但却暗示他对刘备已有投靠之意,并提醒刘备小心蔡瑁给他穿小鞋。
刘备心下“感动”,眼中泛着泪光,点了点头,然后与伊籍依依惜别。
荆州是刘备的福地!伊籍的主公靠拢,只是刘备时来运转,咸鱼翻身的开始!
第八十九章孙权的野望
话说,孙权统领江东之后,先是施展政治手腕,将他的权威遍洒江东,此时江东只知孙权,而不知孙策之子孙绍。
其后,孙权于江东遍访贤达,先是收得名士诸葛瑾,诸葛瑾,字子瑜,乃是琅琊南阳人,他博学多才,既晓军事,又通政略,偶尔还能客串一把外交官。
当时,袁曹官渡之战刚刚开始,诸葛瑾劝孙权依附曹操,断绝与袁绍的往来,孙权从其言,先是遣回袁绍使者,其后又派人往许昌拜见曹操,曹操大喜,表奏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自此孙权江东之主的位置,实至名归。
其后,孙权又收得名士顾雍,顾雍此人通晓政事,虽寡言少语,但却刚正严明,孙权以丞相事交予他。
同时,为了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嫡系,孙权大为提拔如吕蒙,蒋钦,董袭,丁奉,凌统,潘璋等年轻一辈的将领。
江东之主的位置坐稳之后,孙权就开始不安分起来,他心中很看重别人的闲言碎语,他需要用实实在在的战绩来说明,他不是只靠继承上位的无能之人!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孙权总会想起鲁肃对他说的话: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是多么高远的理想,孙权望着星空,他相信他能做到!
树立“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奋斗目标后,孙权开始迈出第一步,剿除黄祖!
来日,孙权召集文武于大殿议事,只见孙权双目赤红,眼中含泪道:“当年我父讨伐董贼,为国出力,谁知,在回军江东的途中,遭奸人暗算,黄祖小人,阴险狡诈,谋害我父,其部将黄忠更是将我父射杀,杀父大仇不共戴天,我身为人子,岂能不报,我欲即日尽起江东兵马,攻伐江夏,报杀父之仇,诸位可有异议?!”
张昭见孙权杀气腾腾,于是出列劝谏道:“主公,如今江东初定,人心还有些不稳,此时讨伐黄祖,恐难成事!还望主公休养半年,待兵士养精蓄锐,再商议出兵江夏复仇之事。”
“半年?!我一刻都不能等!杀父仇人近在眼前,只隔一江之遥,我岂能久等!!”
孙权脸色剧变,当下就反驳张昭之谏,张昭正欲再言,这时周瑜却是起身而道。
“主公身为人子,要报父仇乃是孝道,我等岂敢相拦,不过,主公何需急着进军,我有一计,可令黄祖死无葬身之地!”
孙权一听,顿时眼中精光闪烁,速速问道:“计将安出,公瑾快快道来!”
周瑜没有立即介绍计策,而是先解释道:“要施行此计,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