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闻言,细目刹地射出两道精光,神色威严,环视众将道:“仲德此计甚好,不过朕却恐军中无忠烈之士!”

曹操此言一落,夏侯惇、于禁几乎齐齐高声大喝,张口叫道:“陛下勿虑,末将愿效以死力,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曹操神色一震,目光迅速在夏侯惇、于禁两人身上游窜,很快,曹操心中已有定夺,浑身迸发一股如同天威般的气势,凝声慨然喝道:“于文则何在?”

“于文则在此!!!”于禁心头一揪,跨前一步,拱手又拜。

曹操眼神凌厉,眯缩成两条细线,威严说道:“你前番已败一阵。朕问你。此番若再失守。你当若何?”

“末将愿立军令状,临远若是失守,唯有死耳!!!”于禁双眸迸射精光,精神抖擞,毫无畏惧,张口喝道。

曹操听了,放声大笑,连声叫好。“哈哈哈,好!好!好!文则能知耻而后勇,立以绝志,不愧有大将之风!”

于禁面色一凝,拱手而道:“败军之将,愧不敢当,末将定当努力作战,不负陛下厚望!!!”

曹操灿然一笑,忽地又话锋一转,望向程昱徐徐而道:“如仲德所言。诸葛亮与陆逊皆是深熟兵法,胸怀韬略之士。文则此去,若无一智谋之士在左右出谋划策,难是其敌手,仲德以为,朕麾下谋者,谁可担此大任?”

曹操此言一出,程昱自是明悟其意,连忙抖数精神,拱手作揖答道:“微臣以为,此去非昱不可!”

曹操听了,眉头一挑,笑容可掬问道:“此话怎讲?”

“微臣数败于诸葛亮,当会吸取前耻,谨记于心,再往对峙,绝不会轻易再中其诈,微臣虽才微学浅,但对陛下赤胆忠诚,亦愿立以军令状,以明此志!”

程昱眼神烁烁,尽是慨然之色,曹操笑容更胜,颔首应道:“仲德能有此志,实乃朕之幸也,如此,便多多依仗你和文则了!”

程昱与于禁对视一眼,两人拱手再拜,于是,曹操决议已定,令于禁为主将,程昱为副将兼任军师,率领二万精兵,即日前往临远,夺下城池,以抵御陆逊的兵马,于禁、程昱领命而退,各做调拨。

为了尽快赶到临远,整备战事,于禁、程昱与曹操告别后,连夜起军望临远进发,黎明时分,于禁依程昱计策袭取了临远城。

眼见朝阳将起,忽有细作来报,在城外十数处,正有一彪人马迅速赶来,于禁闻言,脸色一变,心中暗暗庆幸,昨日听从了程昱之谏,趁早出发,否则恐怕此时,临远已被陆逊麾下兵马所占。

于禁速与程昱商议,程昱听闻此报,眼光晶亮,与于禁教道如此如此,于禁听言,立马教军士偃息旗鼓,埋伏于城上。

另一边,全琮领陆逊之命,率领五千兵马为先锋,来守临远城,全琮一路火速前进,却无料到,于禁的大军早他一步赶到了临远城。

全琮脾性急躁,亦无派斥候前去探索,当下直赶到临远城下,大叫喝道:“我乃东吴虎威将军全子璜是也,城上守军听着,快快把城门打开!”

全琮喝毕,城上一将走出,疾声喝道:“全将军稍候,某这就打开城门!”

那‘吴将’说罢,立马教军士打开城门,须臾,在一阵轰鸣声下,城门大开,全琮脸色大喜,正欲策马赶入。

就在这时,全琮身旁一员将校疾声喝道:“将军且慢,某闻得空中血腥气味浓郁,兼之临远城头血迹斑斑,早前必有战事,我等贸然入城,恐中贼军埋伏!”

全琮闻言,眉头一皱,转眼望去,正见那喝话之将,乃是周鲂,此人乃吴郡阳羡人,字子鱼,颇为勇猛,深熟兵法,本为县吏,因平定彭绮叛乱,被孙权封为昭义校尉,此下在陆逊手下担任副官之职,陆逊深知全琮脾性急躁,故命周鲂为副将,一同前来临远。

全琮听了,冷哼一声,与周鲂说道:“临远临近平阿,受魏寇袭扰,乃是正常,怎会有诈?”

周鲂闻言,脸色一急,急忙说道:“全将军且慢,临远乃兵家必争之地,若是曹老贼见我军击破于禁兵马,为提防我军长驱大进,必先于临远布下重兵,临远城不可贸然而进啊?”

“哼,如此瞻前顾后,如何成得了大事,你若有顾虑,我便先派一拨人马前去一探,若无此事,你便少给本将军胡诌难缠!”

全琮以为周鲂胆小怕事,眼中露出些许睥睨之色,周鲂面色肃然,微微颔首应道:“如此最好,末将一心为公,还望将军莫要介怀!”

全琮面容一抽,压住怒火,遂令身后一将,引一队数十兵马,前往城内去探,那吴将应了一声,拱手领命,即引兵疾去。

眼见那队人马快到城门,忽然间,喊杀声大作,城上猝然人头涌涌,密密麻麻一片都是魏兵的弓弩手。

程昱一声令下,万箭齐发,霎时间,箭雨铺天盖地笼罩射落,那到城门下的吴兵队伍,尽被射死。

全琮大惊失色,急眼看去,眼前尽是箭矢,连忙下意识地舞起大刀,急忙乱砍,前头许多吴兵都是反应不及,纷纷被射杀。

箭潮过后,周鲂先是稳住慌色,急忙大喝撤军,周鲂令声一下,后头的吴兵队伍,早已吓得心惊胆战,拔腿就跑。

就在这时,城内忽地响起阵阵马蹄声,只见于禁策马舞刀,倏然冲出,厉声喝道:“吴贼,于文则在此,休想要逃!!!”

第六百八十四章捷径

喝音一落,于禁策马飞跃,宛如一道闪电般奔出城门,全综见得,心头一阵慌乱,勒马就逃。

于禁把刀一招,引兵迤逦掩杀,吴军一片混乱,丢盔弃甲,各自奔逃,逃之不及的吴兵,尽被所擒。

少顷,于禁突入乱军之内,手中大刀舞得密不透风,左突右冲,无人敢挡,不一会便杀到了中军。

眼见全琮就在不远处,于禁虎目迸射精光,厉声喝道:“全综,纳命来!!!”

全琮正在逃奔,忽听得背后如若恶狼长啸的喊杀声起,不禁心头一揪,回眼看去,于禁离己已只有三丈距离。

生死关头,全琮面色一变,刹地变得狰狞无比,浑身神经紧绷,拖刀而走,电光火石之间,于禁倏然杀至,全琮忽地怒喝一声,使拖刀计,提刀猛地一砍。

大刀赫然飞跃,如光似电,于禁虎目瞪得斗大,挪身往后一躲,强劲的刀风一拂而过,几乎够着了于禁胸膛。

全琮眼见并无得手,猛勒马匹一转,于禁舞刀劈来,全琮奋力一砍,两柄兵器齐齐荡开。

全琮心知此下若不拼命,必死无疑,立马豁出全身力劲,提刀暴砍乱劈,于禁见得,冷然一笑,却不急躁,转攻为守。

全琮攻了数十合,刀速渐缓,于禁气势蓦然迸发,一声吼起,舞刀暴劈而出,刀式快疾狂猛,全琮顿时落尽下风。

就在这时,周鲂忽然引着一队精锐兵士杀到,围着于禁拼杀。因为于禁先前冲突过快。己军兵士大多未曾赶来。

于禁面色冷酷。见形势不好,亦不多做纠缠,挪身连闪,避过一番攻势后,猛地望一角突破而去。

吴兵围杀不住,于禁迅速逃脱,全琮见状,咬牙切齿。正欲去追,这时,周鲂却疾声谏道:“全将军,魏寇大部人马将至,眼下我军阵势已乱,锐气尽挫,还是莫要多做纠缠,速速撤去罢!”

全琮闻言,也知是理,一压杀气。遂转马撤开,不一时。于禁便引一部兵马又再追杀过来。

全琮、周鲂只引着千余残众逃脱去了,其余的不是被擒,便是被杀死,于禁又追了七、八里,眼见全琮等人逃远,也不再去追,引兵而归。

此时程昱已指挥兵马收拾战场,将俘虏一并押回城内,正在城门口等候,于禁见得,严肃的脸色中,露出些许喜色,翻身下马,带着几分惋惜,对程昱说道。

”依程尚书之计,原本可将这数千吴贼,尽数歼灭,可惜那全综忽然变得谨慎起来,先派人马入城来探,不过还好程尚书当机立断,随机应变,我军方能得此大胜!”

程昱微微一笑,毫无倨傲之色,拱手而道:“于将军谬赞了,若无于将军之骁勇,还有一众将士拼死搏杀,昱纵有急智,亦难堪大用!”

于禁哈哈一笑,遂引兵回到城内,令各将整顿,然后将二万大军分为四部,把守各门,严密看守,未有他的号令,不得擅自出战。

另一边,全琮败退而走,途中正遇着陆逊赶来的大部人马,陆逊见全琮等一众残兵败将各个灰头土脸,神色狼狈,顿时神色一惊,惊呼而道:“莫非曹老贼先夺取了临远城?”

全琮、周鲂等将见得陆逊,急急下马跪伏在地,全琮满脸愧色,报说前事,陆逊听了,又惊又怒,眼色凌厉,喝叱全琮,就欲重罚。

孙韶等将急忙相劝,因得告免,陆逊降了全琮军职,暂居校尉,以证法度,却又将周鲂提拔为偏将,众将见陆逊赏罚分明,皆是敬服。

赏罚毕,陆逊眉头一皱,向身旁的诸葛亮,毕恭毕敬地问道:“诸葛先生,此下曹老贼已派于禁领重兵把守临远,我等要赶往吴县,若取近路,必要先过平阿,而临远又是平阿必经之地,依先生之见,该当若何?”

诸葛亮听了,眼眸微眯,轻摇鹅毛扇,沉吟一阵,向陆逊问道:“若要绕远路而走,需多少时日?”

陆逊神色一紧,疾言答道:“若是日夜兼程,也要半月时间,再者,我军若绕路而走,于禁不见我军动静,料其才智,不久必然发觉,到时,必会派军截杀!”

诸葛亮神色肃然,似乎已有定夺,向陆逊说道:“此下夜色已黑,不宜进军,陆都督先屯兵安置,亮再与陆都督细细商议!”

陆逊闻言亦觉有理,遂将兵马屯于右侧数里外的一处险地,屯兵已定,各部人马都去歇息,只有数部人马在四周巡逻。

比及二更时分,在陆逊的大帐内,诸葛亮正手执一幅地图,看了许久之后,与陆逊言道:“若绕远路,所经皆是荒山野岭,因此方要耗费近半月时日,这着实令人费神!”

陆逊闻言,眼眸一亮,急向诸葛亮问道:“莫非先生已有计策?”

“虽有,但却不可用也!”诸葛亮轻摇鹅毛扇,甚是惋惜地说道。

陆逊眼中忽地射出两道精光,脑念电转,最终还是下定主意,向诸葛亮疾言问道:“先生言之过早,其实若要通往吴县,还有一条捷径可走,此本乃机密之事,先生毕竟非我东吴之臣,逊故有所隐瞒,还望先生莫怪!”

诸葛亮神色一喜,然后又是淡然一笑,说道:“陆都督不必如此,此中深浅亮自是了解,不过当今局势,对于东吴来说,并不乐观,还望陆都督与亮一说!”

陆逊重重颔首,也是干脆,手指向诸葛亮手中地图的某个位置,徐徐而道:“此处山岭,有一处山谷狭道,可以直通而过,只要过了此处,一路直去,不需七、八日时间,便可赶到吴县!”

诸葛亮闻言眼睛一亮,紧紧地看着手中地图,沉吟一阵后,朗声笑道:“果真如此,那亮之计,可行也!”

于是,诸葛亮在陆逊耳边,低声教到如此如此,陆逊听计,脸色连变,先是一阵惊愕,然后又是一阵凝重,最后却是满脸喜色,与诸葛亮言道:“先生此计大妙,当应速行,依先生之见,当派何人,需多少兵马?”

第六百八十五章示敌以弱

“兵法之道,合于正,又精于诡,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方可百战百胜,此去兵马不需多,而需精,五千兵众即可!”

“而领兵之将,不需要猛,而需要机警,亮以为陆都督帐下,孙公礼足可担当此任,再派遣那周子鱼辅佐左右,必可万无一失!”

诸葛亮浑身迸发一股强大的气势,眼中尽是智睿之光,如若将一切都运筹在手,陆逊听了,思索一阵,亦觉诸葛亮的调拨甚为有理,遂拱手作揖,以作谢礼。

随后,陆逊便派人召来孙韶、周鲂两人,一一吩咐,两人慨然领命,立马赶去调拨,当夜暗里引五千精锐而去。

到了次日,陆逊聚合众将,众将不见孙韶、周鲂,皆露疑色,陆逊见众人神情,心里明悟,却恐走漏风声,只道两人领他军令,已然领兵出发,另有安排。

众将闻言,方才消疑,随后,陆逊又教各将,整备兵马,到了晌午便往临远进发。

另一边,在临远城内,刚过晌午不久,城外平原上,一丝丝白烟袅袅而起,兵士苦于酷热,有苦难言。

就在这时,忽然喊杀声大震,城外平原上风尘遍天,旌旗飘扬,数万吴军兵众,气势汹涌,声势浩荡地从东门杀了过来。

城上魏兵见得,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报之于禁,于禁听闻陆逊大军已到,脸色一紧,连忙赶去东门。

待于禁赶到之时,城下吴军已摆开阵势,陆逊身穿银甲白袍。骑一匹神骏白马。立于门旗之下。厉声叫道:“于禁,你前番已败于我军之手,幸得逃命,还不快快献城投降,否则待我军攻破此城,必教你等死无葬身之地!”

于禁闻言,虎目一眯,冷然一笑。心知陆逊使的是激将法,却不中计,冷声喝道:“陆逊,你休要嚣张,若无那诸葛村夫为你出谋划策,还有张飞一干残蜀遗臣,就凭你等这宵小鼠辈,绝非我之敌手,你竟敢大言不惭,欲教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何不快快发兵来攻?”

于禁喝毕,遂教城上兵士一同吆喝。一时间,城上魏兵纷纷高举兵器,高声喊杀,七嘴八舌,各出恶言挑衅。

陆逊见状,神色一沉,他并非狭隘之辈,却无动怒,脑念电转,忽地思出一计,向身旁的全琮教道如此如此。

全琮会意,暗暗颔首,随即,陆逊策马而前,扯声喝道:“于禁,我东吴人才济济,各个英雄,岂容你如此诋毁,今日我一众东吴俊杰,便与你一分高下,你可敢下城来战?”

陆逊话音一落,一众吴将纷纷高举兵器,厉声大喝,杀气冲天,全琮策马冲出,高举手中大刀,遥指城上的于禁大叫道:“全子璜在此,于禁贼子快快下来受死!”

于禁听了,咧嘴一笑,暗笑这陆逊中了他的激将法,却还不知,于禁正欲出城一会全琮,再挫吴人锐气。

程昱面色沉着,忽然转身与于禁言道:“于将军且慢,所谓兵不厌诈,若是那陆逊忽然食言,如之奈何?”

于禁听了,眉头一皱,又望向吴兵阵内,却是不见诸葛亮的身影,但身穿黑甲的张飞却在阵内。

于禁面色一寒,遂向陆逊喝道:“陆逊你休要使诈,倘若你等吴人有心与我决战,便教那张飞老匹夫退下!”

陆逊闻言,暗道这于禁当真谨慎,遂向身后的张飞毕恭毕敬地柔声说了几句,张飞会意,向城上的于禁狠狠地瞪了一眼,便勒马退向后军。

于禁见了,心中无虑,这时,程昱又是低声而道:“张飞虽去,但于将军还需谨慎应对,但有万一,立即回城,我自会教弓弩手接应!”

于禁重重颔首,遂尽点精锐下城应战,少时,临远城上,擂鼓大震,城门开处,于禁策马引兵而出,迅速摆开阵势。

全琮大喝一声,一提手中大刀,勒马就冲,于禁面色冷酷,亦不怠慢,舞刀骤马相迎,沙场之上,两人瞬间交马。

全琮心知敌不过于禁,一来便施出浑身解数,先发制人,拧刀骤砍疾劈。于禁拧刀接住,刀法精妙绝伦,将全琮的攻势一一化解。

两人杀了近有三十余合,于禁忽地反攻,刀刀刁钻、迅猛,杀得全琮刀法大乱,又是十余合,全琮抵挡不住,勒马就逃。

于禁怒喝一声,作势欲追,这时,在吴军阵中,冲出数员将校,各个拽弓拉弦,齐来接应。

于禁却于马上按住大刀,取了雕弓,拽弓拉弦,双脚一夹,坐下马匹四蹄奔动,飞速追去。

说时迟那时快,那数员吴将,拉弓便射,于禁在马上连连挪身避开,看得眼切,大喝一声,弓弦一震,箭矢骤射而出。

只见那根箭矢快得无影,劲势之大,适才那数根箭矢,根本无法相比,全琮听得背后一声暴响,吓得心头一紧,往前一扑,倒身就躲。

‘嘭’的一声震响,于禁一箭射中了全琮头盔上的红缨,对面阵上的吴兵见状,无不大惊失色,惊为天人。

至于城上的魏兵,纷纷高举兵器,厉声大喝,士气高涨,那数员吴将见得,连忙拽弓又射。

于禁一边策马躲避,一边于马上张弓,一根根箭矢连射,例无虚发,那数员吴将纷纷应声倒地。

全琮吓得面色苍白,狼狈逃回阵中,陆逊见于禁箭艺如此了得,面色深沉至极,眼中瞳孔骤缩,心中又在想计。

此时却听对面的于禁放声笑道:“哈哈哈,陆逊,我早知你定会使诈,不过就凭你等鼠辈,我却视如儿戏!”

于禁笑毕,便拔马一勒,转回阵内,欲要回城,吴军阵内一众将士,早被吓得胆寒,却是无人敢前。

陆逊冷冷地看着于禁离去,然后叹了一声,摇了摇头,下令撤军,城上魏兵见状,皆以为陆逊胆怯,无不放声叫骂、挑衅。

陆逊引兵狼狈而撤,退到十数里外,诸葛亮却早已指挥兵马,将营寨设定,诸葛亮见吴兵各部人马大多都是垂头丧气,已料知今日战事,未能得利。

第六百八十六章激奋士气

少顷,陆逊引着一众将校来到中军大帐,诸葛亮一同跟随,不一时,众人坐定,陆逊坐于首席,将今日战况,简略说了一遍。

帐内一众吴将,皆有愧色,诸葛亮听了,神色一凝,这个时候,他最好还是沉默为好。

陆逊脸上看起来颇为甚落寞,摇头叹道:“莫非我东吴果真无能人耶?”

陆逊此言一出,一众吴将不禁纷纷把头低得更低,好似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好过在此丢人现眼。

全琮忍耐不住,猛地出席喝道:“我宁战死,亦绝不愿受此屈辱!!!”

全琮喝毕,怒气冲冲,就欲出帐再去寻于禁搦战,陆逊急忙叫兵士拦住,冷声喝道:“全子璜,你竟技不如人,何必再去送死,你如此莽撞,难成大器!”

陆逊的话,如若刀剑,犀利无比,全琮满脸通红,却又发作不得,气得满脸狰狞,众将纷纷劝说。

少顷,全琮渐渐压住怒火,陆逊面色一变,话锋一转,徐徐而道:“竟然正面交锋非是其敌手,何不以计谋之?”

陆逊话音一落,众将皆起喜色,跪伏请命道:“愿听将军吩咐!!!”

陆逊面色一凝,又望向全琮,全琮一咬牙,也跪伏在地,拱手请命,陆逊方才沉声说道:“今日我见魏寇尤为谨慎,不敢轻易出战,不过于禁却极为轻视我等吴人,竟是如此,你等可如此如此。明日各做准备。以雪前耻!”

陆逊一计道出。一众吴将闻言,无不精神大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诸葛亮听得陆逊之计后,不觉露出一丝笑容,心中腹诽道:“这陆逊不但才思敏捷,更能随机应变。难怪孙权会如此重用此人!”

就在这时,陆逊忽地转眼望来,诸葛亮微微一笑,两人眼神不知交流什么,次日,陆逊整兵完毕,麾下诸将各引麾下兵众,又再杀到临远城下。

在陆逊指挥之下,各部兵马迅速摆定阵势,陆逊策马而出。唤于禁出来答话,不一时。于禁赶到,眼中尽是睥睨之色,冷声喝道:“败军之将不知好歹,岂有颜面,又来搦战?”

陆逊听了,面色一寒,厉声喝道:“于禁,你休要嚣张,可敢率兵出城,与我决一死战耶?”

于禁闻言,冷然一笑,不慌不忙地答道:“我有城可据,占据地利,何必逞一时之气,与你搏杀?陆逊,你不必废话,要取临远城,便发兵来取罢!”

陆逊早有预料,于禁不会中计,遂转马回阵,教军士毁骂,于禁只是不出,教军士塞耳,不必理会,只需把守城池。

直到了晌午时分,天气炎热,陆逊教军士下马在城下草地上歇坐,兵士多半困乏,就于地上睡卧乘凉。

城上兵士见状,连忙去报之于禁,于禁闻讯赶来,见吴兵人马果然都在草地上歇息,军心散漫。

于禁眉头一皱,麾下将士见之,无不大怒,更是以为吴人尽是乌合之众,齐言而道:“吴人欺我军不敢出城,此下正是时机,将军何不速速引兵出战?”

这时,程昱却是急急谏道:“万万不可!陆逊非等闲之辈,此下教军士于草地歇息,分明是欲诱我军出城,万万不可贸然出战!”

于禁听之,神色一沉,麾下将校却都不信,纷纷进劝,于禁厉喝一声,向程昱问道:“那依程尚书之见,该当若何?”

“不必理会,教诸军严密把守城池便是,不待一时,吴人自会退去!”程昱不假思索便是答道。

于禁沉吟不语,虽知程昱所言有理,但又轻视陆逊等吴人将士,有意再一挫吴人军心,扬其军威。

于禁正是犹豫不决,这时,在于禁身侧有一将,凝声而道:“诸军皆欲作战,我军若不做进取,但恐失了锐气,依末将之见,将军何不率一队精锐兵马前往袭击,却又教两部精兵,于南、西两门侯备,随机应变,若吴人果真有诈,亦可及时接应!”

于禁听了,神色一喜,此话正中他心头所想,于禁转眼望去,正是麾下裨将陈泰,话说这陈泰乃是司空陈群之子,字玄伯,自幼学习韬略、兵法,年纪轻轻,已颇有能耐,此下于于禁麾下担任裨将一职。

于禁听言大喜,遂依从陈泰之计,教陈泰、程昱各引一军于南、西两门侯备,程昱见于禁欲要出战,又想陈泰此计甚妙,也不多劝。

不一时,东门忽地打开,擂鼓大震,于禁率兵赫然杀出,顿时喊杀声震天动地,陆逊见状,急忙喝令撤军,吴兵倒戈弃马便逃,阵势大乱,狼狈不已。

于禁策马狂奔,连声叫喝,眼看就要追到吴兵逃散人潮的后部人马,忽然间,不远处的山林内,又骤起阵阵喊杀声。

只见张飞、全琮各引一部兵马倏然杀出,于禁见了,心头一震,暗想这陆逊果然使诈,不过于禁已有准备,也不慌乱,教兵士稳住阵脚。

于禁策马在前,抵住复回来杀的吴兵,哪知那一队队吴兵人马,都好似打了鸡血一般,勇不畏死,奋勇来战。

又见各个吴军将校,争先恐后,各提兵器,奔马来杀,于禁一时间被杀得措手不及,很快便被一众吴将困在垓心中围杀。

于禁怒声大吼,施出浑身力劲,拧道暴劈,虽砍翻了不少吴将,但在一众吴将拼杀相搏之下,于禁连番挂彩。

于此同时,吴军兵众势如下山猛虎,奋勇突杀,魏兵渐渐抵挡不住,后来张飞、全琮相继引兵杀到,于禁军立即溃散。

眼见于禁军就要被来势汹汹的三路兵马吞没,就在这时,南、西两门皆暴起阵阵巨大的喊杀声潮。

陈泰、程昱各引一部兵马来救,于禁精神大震,大吼一声,拧刀突杀,一众吴将拼死相搏,厮杀甚是激烈。

不过于禁最终还是凭着其骁勇,杀出了重围,忽然间,一阵飓风袭来,于禁心头一荡,耳边听得有人喝道:“于禁狗贼,纳命来!!!”

于禁望左边一看,只见全琮满脸狰狞,双眼尽是怒火、仇恨,仿佛要将于禁生生地撕扯成碎片。

于禁心头一紧,眼看四处大多都是吴兵的人马,不敢疏忽,连忙策马而逃,全琮见于禁要逃,气势高涨,斜刺里望于禁截杀而去,叫骂不绝。

第六百八十七章再无轻视吴人之心

另一边,十余员吴将亦各提兵器策马来截,于禁暗暗叫苦,此下再也不敢起丝毫轻视之心,连忙突杀逃去。

全琮和一众吴将追杀一阵,于禁马快,连过险劫,“于将军勿慌,陈玄伯来也!!!”

就在这时,陈泰引军赶来,于禁面色大喜,急飞马奔入,陈泰引军接住,眼见于禁身上铠甲多处迸裂,战袍被鲜血染红,也是吃了一惊。

这时,全琮等将引兵扑杀过来,陈泰见时势危急,不敢怠慢,大喝一声,引兵抵挡,只见陈泰手提一柄鹰嘴长枪,骤马奔入,撞入乱军之内,左突右冲,径直突杀。

全琮见陈泰如此勇猛,虎目一瞪,拍马迎去,两人瞬间交马,全琮提刀望陈泰面门就砍,陈泰挪身一避,人马分过瞬间,拧枪就扫,全琮倒身避开,这时,于禁已稳住慌态,重整兵马扑杀过来。

而在不远处,程昱令弓弩手射住两翼,又教刀盾手、长枪手各出抵挡,在程昱指挥之下,魏兵渐渐开始发起反攻。

两军混杀激烈,死伤无数,张飞见局势若此,暗道魏兵指挥之将实在了得,很快,张飞便发觉到对面阵中的程昱,环目顿时大瞪,怒声大喝,提起蛇矛,望程昱冲杀过去。

程昱忽觉浑身一阵肉颤,急眼望去,正见张飞宛如一头**至极的凶兽般望自己冲杀过来,程昱不禁打了一个哆嗦,不寒而栗,急教弓弩手放箭抵挡。

张飞拧起蛇矛。忿然舞动。硬是拨开箭雨。不断突进,程昱吓了一惊,连忙在一队精锐兵马的拥护下往后而逃。

张飞越冲越快,所向披靡,程昱眼见张飞来势汹汹,无人能挡,急教弓弩手射其坐下马匹。

弓弩手听令,纷纷望张飞战马射箭。张飞面色一紧,急拨蛇矛而挡,四周魏兵一拥而上,围住张飞搏杀。

程昱见状,连忙指挥兵马,紧紧围去,不一会,张飞便被围个里三层外三层,不过张飞就是张飞,只见他毫无畏色。怒吼一声,手中蛇矛如若惊鸿掣电。不断冲突,势如破竹,杀得魏兵阵阵倒退。

程昱看得心惊胆跳,很快又指挥数队人马前去,一队刀盾手组成盾墙,张飞杀突过来,拧起蛇矛,猛然扫出,如能横扫千军。

‘砰’的一声巨响,那面盾墙轰然瓦解,就在这时,左右两队长枪兵扑杀过来,枪如苇列,狂突乱刺。

张飞急抡蛇矛抵挡,一时被杀住了冲势,背后又有魏兵纷纷赶来,张飞恶战连连,力劲已去了过半,眼见难以杀到程昱那里,也不多做纠缠,厉声吼道:“程昱老贼,早有一日,张爷爷必取你项上首级!”

张飞喝毕,奋力杀开一处破口,转马便走,赶到正往过来接应的队伍之内,与此同时,于禁、陈泰亦与全琮还有一众吴将斗得正酣。

两军越战越勇,大有不死不休之势,程昱刚逃过一劫,转眼望向四周,见得吴兵各个勇不畏死,暗想定是于禁轻视之举,激愤了吴人的斗志,脑念电转,急教后军鸣鼓收兵。

很快,鸣金号角声响起,魏兵后部人马先是突进,以乱箭接应,射开前阵的吴兵,吴兵纷纷躲闪,于禁听得鸣金声起,面色一凝,急喝撤军。

全琮大瞪虎目,骤马欲追,却被陈泰截住,两人刀枪碰撞,快得惊人,杀个不相伯仲。

与此同时,吴军后阵,陆逊眼眸眯缩,烁烁发光,最终还是止住了心中的冲动,下令撤军,毕竟此下己军人马已拼杀许久,若是逼得魏寇过紧,皆搏命反扑,反倒难以取好。

陆逊号令一落,很快吴军阵内亦传起了鸣金收兵的号角声,吴兵人马纷纷撤去,于是魏、吴两军各自归去。

于禁收兵回到城内,想起适才那一幕幕险境,不由脸色唏嘘,与众将言道:“今日之战,足可见吴人性子倔强,勇烈敢战,看来确是我太过轻视吴人了!”

程昱听了,微微颔首,淡然而道:“士不可屈其之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