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徐盛带着得胜之军赶回大营,远远的他便看到张绣,鲁肃,贾诩等人在营门前等候,见徐盛走近,张绣立马迎了上去,然后在徐盛的胸口轻轻捶了一下,笑道:“好小子,能隐忍,善于把握时机,厉害,厉害,老哥服你!”
接着,鲁肃和贾诩也来向徐盛表示祝贺,甚至连之前总看他不爽的胡车儿也对他点头称赞。
此次反伏击,张绣大军伤亡不到千人,但却俘虏了近四千曹军,也就是说这一战之后,乐进所领的曹军数量再次大幅度缩水,即使他想向之前那样依靠地势建立大寨防守,也挡不住张绣大军的出峡之势。
当贾诩等人问及吴显是否愿意带着悍匪投靠时,徐盛满脸不悦的摇了摇头,在他看来,张绣大军愿意接纳这些臭名昭著的悍匪已经是抬高他们了,谁知他们竟如此不识好歹。
对于未能成功招降悍匪,张绣,鲁肃,贾诩等人也只能对此表示遗憾,不过这也仅是遗憾而已,因为曹军元气大伤,已经没有能力再将他们挡在峡谷里面。
众人在大营内稍稍庆祝了一下,然后开始向天荡峡外行军,俗话说:“夜长梦多”,众人在大胜后还是表现的比较清醒。
大军依旧在缓缓向前行进,途中他们又看到了一座高大宏伟的寨楼,当众人都以为又要大战一番时,斥侯回报说:前面的营寨中并没有发现曹军的踪迹,初步判断之下,斥侯认为这是曹军不久前舍弃的一座营寨。
贾诩眼光毒辣,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先让张绣将大军停在营寨外面,等探查清楚情况后,再通过不迟。
古人在撤军时很有讲究,有时为了给敌人下套,他会在营地中留下许多军械和粮草,同时在大营四周埋上火油,如果敌人因贪图小利而匆匆进入大营,那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
从近段时间的对阵来看,贾诩觉得乐进是个难得的将才,虽然昨夜曹军遭逢大败,但一战之力还是有的,基于对乐进能力的肯定,他觉得大军在进入营寨前要小心谨慎一些。
众人对贾诩的看法深表认同,于是便由徐盛带着一小队人马进入大营。
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徐盛发现这座大营确实是曹军不久前才舍弃的,不过曹军似乎走的比较从容,整个大营空空如也,既没有军械,粮草,也没有火攻用的火油。
既然大营是安全的,于是张绣便准备指挥大军进入大营。
就在这时,后方一骑飞马来报:“启禀将军,断后斥侯发现后方有超过万人的悍匪大军正向我军极速奔来,敌我不明!”
众人对视一眼,一时间想不通这是怎么一回事,毕竟之前徐盛离开前,吴显等人并没有投靠的意向。
为了以防万一,张绣指挥大军进入营寨,然后开始严密戒备。
原来,吴显将剩下的寨众安排好后,就带着一万多的匪军马不停蹄的追赶张绣大军。
追击近半天功夫,斥侯终于发现张绣大军就在前头,得到消息后吴显立马让大军加快速度,想一举赶上张绣等人。
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不过他忘了此时他和张绣军还不是盟友关系,他带着人马气势汹汹的追击张绣大军,必然引起张绣大军的防范。
等他来到营寨前时,他看到的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张绣军大寨,他让大军止住步伐,然后带着几个亲随想进入大营与张绣等人商谈投靠一事。
谁知他刚进入营寨的弓箭射击范围,寨墙上的弓箭手立马向他射出一片箭雨,突如其来的攻击让他神魂大冒,这是什么情况,吴显心下暗问自己。
由于他武艺不错,几个翻滚便出了弓箭手的射击范围,可跟随他的几个亲随却被射成了刺猬。
吴显手下的众人见大当家遇险,顿时勃然大怒,纷纷提刀向前准备拼杀,而寨墙上的军士见悍匪们摆出了攻城的态势,顿时更加戒备起来。
吴显见身后的队伍出现异动,连忙止住了众人,现在自己是来投效的,如果再与张绣军发生冲突,那他们可真的要完蛋了。
虽然如此,吴显回到本阵后还是心情极其郁闷,甚至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不过想想也是,任谁也受不了:自己屁颠屁颠的去投靠别人,换来的却是一顿利箭招待。
发泄一通后,吴显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同时他也开始思考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想到自己之前没有派出信使先行告知,而是匆匆行军追赶,想到大军刚至时张绣军大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吴显顿时明白过来。
想通这点后,吴显立即让文书写了一封归降信,然后再次来到阵前,用弓箭将信射入营寨当中。
军士将信递给张绣,张绣一看,先是一喜,随后又陷入疑惑当中,吴显来降固然可喜,可他想不通吴显为何前后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张绣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于是将鲁肃,贾诩,徐盛等人招来一起商讨信中所言的真假。
贾诩看后,没有直接说出他的判断,而是对这件事情提出了三点分析:“其一,昨日一战,天荡峡的悍匪已经和曹军势不两立。其二,吴显对张绣军的态度明显要好于曹军。其三,吴显作为一寨之主,在做决定之前他不仅要考虑个人感受,同时也要顾及寨众生死存亡的大事。”
众人一听,心中立即有了判断:“吴显如今已走投无路,为了给手下众人寻一条活路,他放下了心中的执念,来投靠我军。”
之后,贾诩休书一封,让徐盛射向吴显阵前。
吴显接过回信一看,原来真是自己之前忽略的细节引发的误会,如今张绣已经同意收纳自己等人。
吴显带人进入大营,双方一阵寒暄过后,张绣提出继续行军,毕竟曹军的援军随时可能到达,多待一刻就多一份危险。
也许吴显是想给张绣等人一个好印象,他提出由他带着黑虎寨的兄弟在前开路。
张绣等人想到吴显和他的寨众对九曲天荡峡十分熟捻,于是便答应下来。
有了吴显和他的寨众加入,如今整个行军队伍已经超过三万人,虽然整体实力略微有些下降,但这些生力军的到来,还是为他们完成东进战略提高了可能性。
离出口还有近三十里,如果按张绣军之前的行进速度,今日怕是走不出九曲天荡峡了。
但吴显等人熟悉地形,在前头带路的速度是平日行军时的两倍,加上中途没有再碰到曹军依托山势建立的大寨,张绣大军在午夜十二点之前终于走出了九曲天荡峡。
感受着峡外宽阔的空间,所有军士兴奋的欢呼出声,走出天荡峡,即使曹军援军到达也不可能再轻易对他们展开围歼。
只是一路走来由于峡谷阻碍,他们与主公吕布的联系已经断了好多天,他们不知道吕布此时已经到了何处?来的路上是否顺畅?
想到接下来的大战还会有不少,张绣在征询吴显的意见后,从黑虎寨的寨众中抽调出五千精壮之士交给吴显直接统领,而其余寨众则分散开来,插入张绣的各部当中,接受张绣的统一指挥。
一切安排妥当后,众人开始享受大战前难得的宁静!
第六十一章徐盛VS曹彰
话说,经过一番折腾,张绣大军终于出了九曲天荡峡,虽然前期因为强攻曹军营寨损失了不少兵马,但由于吴显带着黑虎寨寨众加入,张绣大军在人数上略微超过刚出发时的人数。
经过一夜的休整,张绣大军又开始进行东进战略,这次的前锋是徐盛,本来吴显想继续在前头为全军开路,但众人都觉得来敌太过强大,前锋需要机警,善战之人担当,而徐盛这段时间来的表现可圈可点,于是他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先锋。
骑着骏马,提着大刀,徐盛满面春风,尽管贾诩等人多次强调要小心,谨慎,但徐盛总觉得曹军并没有那么可怕。
首先,徐盛觉得双方士卒的战斗力相差不大,其次,曹军的武将在武力方面应该要逊色己方一筹,至于统帅谋略,乐进确实厉害,不过有贾诩这个老狐狸在,他也不是很担心,现在他只想找几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好好比试几场。
开阔的田野上,寒风徐徐,碧蓝的天空偶尔飞过几只苍鹰,让人觉得整个世界是那么的开阔,清朗。
突然,他的视野中出现了许多小黑点,起初这些小黑点只有米粒大小,渐渐的小黑点慢慢变大,变大,直到出现人形轮廓。
徐盛没有急着做出反应,他一挥手先让队伍停下,看着远方越来越近的黑点,徐盛略微一估摸,来人至少在五万以上。
徐盛虽然被大胜弄的有些飘飘然,但他并不狂妄,在超过五万大军面前,他还是不会傻到和他们硬拼的。
徐盛一边派亲信将敌情快马汇报给张绣,一边催促大军往后撤退。
曹军似乎有心要吃掉眼前的这支小部队,只见他们开始四散开来,然后以极其迅捷的速度对徐盛等人展开包围。
看着渐渐形成的包围圈,徐盛头上冷汗直流,此时他才开始为先前没有派出斥侯探路感到后悔。
包围圈快要完成到百分之八十时,曹军开始嗷嗷大叫起来,眼见已经无法摆脱包围圈,徐盛干脆让大军停了下来。
三千先锋军迅速列好阵势,乖乖的等待着曹军的包围,此时所有人心中忐忑不已,数十倍敌军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实在太大,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徐盛都感觉自己心跳加速。
曹军完成包围,只见曹军大阵中走出几个魁梧壮汉,其中一人便是和他打斗过一番的乐进。
此时徐盛觉得奇怪,乐进作为曹军守卫一方的大将,此时在其他几个大将面前,他却只能排在末位,其他几个大将会是谁呢?
原来,乐进舍弃大寨后就立即带着人马撤出了九曲天荡峡,实力大损的他不敢再正面阻击张绣大军,而是想先跟援军汇合,再和张绣军决一胜负。
出了九曲天荡峡六十里,他便碰到了匆匆赶来的自家援军,起初他以为顶多一个宗氏将领领军,谁知这次来的竟是丞相之子曹彰,不仅如此,曹操还将爱将夏侯惇和徐晃派了过来。
这些可都是在曹氏阵营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今集结在此,可见曹操对张绣等人的重视。
对于乐进接连战败失利,曹彰没有对他施以处罚,而是好言宽慰了他一番,并且豪爽的提出要为他报仇雪恨,乐进初听之下,感动不已。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以兵力优势逼迫张绣大军与自己硬碰硬。
本来他们还在为寻找一个良好的契机而发愁,谁知徐盛居然傻乎乎的自己送上了门来。
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曹彰心中燃起了浓烈的战火。
只见曹彰跃马出阵,然后高声喝道:“我乃当朝丞相之子曹彰,对面小将可敢与我一战?”
徐盛见曹操之子向自己邀战,顿时心中一喜,他正愁没有办法脱身呢,只要想办法擒住曹彰,曹军必然投鼠忌器,到时就可安然离开了。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可能是残酷的,徐盛只想到擒住曹彰可能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他要打得过曹彰。
徐盛大声回应道:“有何不敢?我乃左将军,温侯帐下亲卫大将徐盛是也!”说完,徐盛大刀一挥,便策马来到阵前。
只见曹彰脱掉上衣,**的上身有十几条或长如竹筷或短如蚯蚓般大小的伤痕,这些伤痕大多是他小时候与野兽搏斗留下来的。
这些狰狞的伤疤,不由让旁边的曹军士卒对自家公子又敬重几分,从这些伤疤可以看出,曹彰是一个能领头冲锋陷阵的悍将,而非缩在大军身后指挥的世家公子哥。
在数万曹军崇敬的眼神中,曹彰动了,只见他纵马飞跃,舞起大刀径直劈向徐盛的左肩。
徐盛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大喝一声,大刀舞起,势若惊雷,它不挡曹彰的刀势反而直取曹彰的脑袋。
若是两人招式不改,当会拼个两败俱伤,当然曹彰劈的是徐盛的左肩,而徐盛则砍的是曹彰的脑袋,徐盛虽出招更慢,却有后发先至之势。
曹彰见徐盛使用无赖打法,心中有些鄙夷,但招式上却发生转变,曹彰大刀一转,顿时将徐盛的大刀拨开。
徐盛大喝一声,右手臂的肌肉暴起,他奋力一压大刀,想要将曹彰的大刀甩开。曹彰哪能让徐盛如此嚣张,亦是大喝一声,臂生千斤之力,大刀一抬,与徐盛斗劲。
“这曹家小子(吕布叛党)好大的力气!”几乎在同一时间,徐盛和曹彰脑海里升起同一股念头。
两把大刀相持在半空中,两人力劲不断的增加,双方武器被碰撞,摩擦的嗡嗡作响。
徐盛手上青筋抖动,全身血气上涌,整张脸憋的通红,他知道自己在力气上,要略逊曹彰一些。于是大刀一抽,大刀一转,横扫向曹彰的下身。
曹彰似乎早知道徐盛会如此,在徐盛大刀脱离之时,飞快的将徐盛的大刀撞开,然后回手一抽,反过来横扫徐盛。
“咚~!咚~!咚~!咚~!咚~!”双方鼓手见两人斗的势均力敌,顿时加快节奏,为各自将领助威,鼓声雷动,敲的众人的心脏都好似随之而跳动,同时心也在不断的揪紧。
“来得好!”徐盛一拍马腹,在曹彰大刀快要触及身躯时,跃马而过,险要处徐盛的腰部几乎是擦着曹彰的刀面而过,端的是惊险无比。
徐盛避开这一招,立马接上后招,而曹彰常年与猛兽搏斗,已经对危机有了一种莫名的预感,感觉到徐盛的杀招将出,曹彰立马提起精神,屏住呼吸,只待那一击到来。
果然,徐盛的气势刹那间暴涨,杀气四溢,“曹彰休得嚣张,看我徐盛杀招厉害!!”
徐盛浑身劲气集聚到双臂,大刀在他的挥舞下连绵不绝,几乎是一瞬间的功夫,劈出好几道恐怖的刀花,一式比一式厉害,生猛!
曹彰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被徐盛的杀招吓了一跳,连忙用大刀急急挡住,大刀的刀刃被徐盛的大刀劈的火花四溅,要不是曹彰天生巨力,早被徐盛劈的武器脱手。
说来慢,实际上这只是刹那间的事情。徐盛连劈的几刀,快的让人无法看清,曹军阵前夏侯惇,徐晃,乐进等人看得满头大汗,几乎控制不住,要冲出阵脚去救曹彰。
“铛~!”
徐盛的最后一刀被曹彰挡住后,曹彰发现自己已是汗流浃背,虎口竟已开裂。徐盛得势不饶人,继续近距离发动猛攻,曹彰出手不便,连忙双脚一夹马腹,与徐盛拉开一段距离。
徐盛哈哈大笑,打得畅快无比,连忙策马追去,两人一边策马奔跑,一边双刀相撞,两人在阵前一直转圈,一直对杀,打得可谓是热火朝天。
每一次听到金铁交加的声音,都会令在场的人心脏一跳。
徐盛手下的三千兵马见徐盛占了上风,顿时大声高呼为徐盛喝彩,相反,曹军的士卒则士气有些低落。
徐晃见情况渐渐不妙,于是对夏侯惇说道:“元让,公子似乎有些不敌,我们要不要帮忙?”
夏侯惇摇了摇头说道:“彰公子的武艺属于慢热型,遇强则强,这是其一,其二彰公子有一个杀招很少有人知道,他现在这个状态,正是要使用那个杀招的前奏。”
徐晃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于是继续问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杀招?”
夏侯惇独睛盯着战场,面无表情的吐出三个字:“回!”“马!”“刀!”。
徐晃听完若有所悟,再次将视线回到战场,只见徐盛骑着战马正一步步向曹彰接近,就在徐盛的马头要接触到曹彰的马尾时,曹彰的气势突然变了。
徐盛满脸惊愕,因为他竟有一种生命危在旦夕的感觉,这是徐盛以往从未有过的。
曹彰威势逼人,拖着的长刀骤然间带着寒光劈向了徐盛,徐盛只感觉眼前是一座高速移动的巨峰在向自己砸来,两人距离近,徐盛已经来不及做出其他反应,只能随意抬刀去挡。
“铛~!”
曹彰这蓄势一刀仿若有数千斤之力,徐盛的身子都被劈的压了下去,坐下的战马痛叫一声,竟被曹彰这一刀硬生生的压翻在地。
徐盛连连喷出几口鲜血,虎口破裂的双手颤抖不止,徐盛似乎有些不服气,一直怒目瞪着曹彰。
曹彰看了一眼徐盛,然后说道:“你是第三个在我的回马刀下不死之人,第一个是父亲手下的亲卫大将许褚,第二位是后面的夏侯惇叔叔。”
说完,招呼军士将徐盛绑住,然后潇洒的回到本阵。
第六十二章一步被动,步步被动
话说,徐盛被曹彰打败,受了重伤的徐盛被擒住,而徐盛手下的三千兵马除了几个特意放走的信使,其他的全部被迫降。
起初,有许多军士不愿投降,但立即招来了血腥杀戮,在曹军的屠刀威慑下,其他军士才认命选择投降。
这边,徐盛派出的传令兵飞马来见张绣,张绣听闻徐盛的先锋军遭遇超过五万的曹军,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催促大军急行前往解救。
数万大军行进的速度还是有限,他们刚走到一半,就碰到了曹军特意放回的先锋军战士。
只听那先锋军战士回报道:“启禀张将军,徐将军和曹将曹彰对阵,徐将军不敌,被曹彰打成重伤被擒,三千先锋军兄弟不投降就要被杀,那些死去的弟兄死的惨啊,其他兄弟迫于无奈降了曹军”。
听到这突然传来的噩耗,张绣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后,张绣大骂徐盛愚蠢,先锋探路竟连斥侯也不派,同时心里也暗自为徐盛和三千先锋军担忧。
贾诩和鲁肃也听闻了这个消息,起初他们跟张绣一样,有些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待问过张绣后,才接受下来。
初战不利,这可如何是好?徐盛是主公的亲卫大将又怎能不救?
此时他们担心曹军用徐盛和三千先锋军逼迫他们正面交锋,如果真是这样那情况就大为不妙了。
去劫营的话,貌似也行不通,曹军必然对徐盛和三千先锋军看管的非常森要,贸然劫营弄不好要栽在那里。
没有好的应对之策后,众人商议只能以不变应万变,静待曹军出招。
第二日清晨,张绣被低沉的战鼓声惊醒,匆匆穿戴好盔甲往外一看,营地外围数万曹军已经摆好阵势做出攻击之状。
张绣一边派人将贾诩和鲁肃找来,一面对营寨的防御做出指导。
张绣营寨内严阵以待,可却久久不见曹军来攻营,张绣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问贾诩和鲁肃,两人也猜不透曹军的意图。
几通鼓后,曹军大阵内走出一年轻小将,只见他悠然骑着战马向寨门处靠近,待接近守军的弓箭射程范围时,小将停了下来。
曹军小将看了看张绣的营寨防御,再打量了张绣一番,当他看到张绣身后的两千西凉铁骑时,曹军小将眼睛一亮。
只听曹军小将开口说道:“对面的叛军听着,我乃当朝丞相之子曹彰,你们的先锋将领徐盛被我打败,擒住,你们要想救他就派人出来与我方三位将军交战,三局两胜,你们若胜,我将把徐盛和三千先锋军放回来给你们,但是如果是我军胜了的话。。。。。。。”
曹彰没有把话说完,而是留下一个悬念给张绣等人,张绣等人虽然知晓曹军不会这么简单的将徐盛和三千先锋军放回,但他们还是想知道如果己方输了的话要付出什么代价。
只听张绣答道:“我乃是这支大军的主将张绣,曹彰你说吧,如果我军输了又当如何?”
曹彰眼珠一转,然后笑道:“听闻西凉铁骑独步天下,骁勇善战,当年父亲与你交手的时候就吃过你的西凉铁骑的亏。”
曹彰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观察张绣的反应,张绣听到曹彰说起他的宝贝西凉铁骑,顿时警惕起来,想到曹彰很可能用徐盛和三千先锋军的性命,要挟自己做出有损西凉铁骑的事情,张绣脸色接连数变。
曹彰见张绣脸色不好,知道触碰到张绣的软肋了,于是继续说道:“让你交出两千西凉铁骑是不可能了,不过你方一旦输了,你们可以用一千匹西凉战马来换徐盛和三千先锋军,如何?”
“什么?一千匹西凉战马,不行,绝对不行!”张绣听完直接惊呼出声,然后想都没想就拒绝道。
曹彰看了张绣一眼,然后故意发狠的说道:“那你是不在乎徐盛和三千先锋军的生死了,哎,真为他们感到不值,三千多条人命竟然比不上一千匹战马。”
曹彰一说完,所有张绣军军士都不由自主的看向张绣,想看看在张绣眼中到底是战马重要还是他们的性命重要。
张绣内心怒火中烧,可脸上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曹彰的话字字诛心,如果回答不好,可是会动摇军心的。
如今奇虎南下,张绣明知是套,也只能往里面钻了。
下定决心后,张绣大声回应道:“好!我张绣接下了,我方输了,立马出让一千匹西凉战马。”
曹彰听后,拍手大笑道:“张绣将军果然爽快,那比试就在一个时辰后举行,我希望到时候能见到张将军准备好的一千匹西凉战马。”
张绣心中不爽,应了一声便回到军中大帐,而贾诩和鲁肃也随后进来,对于张绣的决定两人并不反对,毕竟无论谁处在这个位置都会这样选择。
如果能赢的话就不用付出战马,可现在大营中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连徐盛都不是曹彰的对手,整个大营中恐怕只有张绣自己才能与曹彰匹敌,而夏侯惇可是比曹彰还要强上一筹的将领,营中众将根本无人能敌得过。
胡车儿可以勉强上去凑场,即使如此,还是少了一人,如果主公吕布在此就好了,张绣心中暗暗想到。
没有办法,张绣只能随意挑了个平日武艺还不错的校尉充充场面,此时张绣等人已经在内心处做好了用一千西凉铁骑换回徐盛和三千先锋军的心里准备。
一个时辰后,斗阵如时举行,曹军第一个出场的是曹彰,而张绣这边的话则是张绣亲自出场。
看着张绣亲自出场,曹彰眼中战意盎然,只见他一拍马腹,胯下宝马飞跃而起,接着马势,曹彰劈出了势大力沉的一刀。
眼见曹彰的长刀就要砍到张绣的右臂时,张绣突然动了,只见张绣长枪一转,一发力,竟是直接打住了曹彰劈来的长刀。
曹彰原本见张绣长的英俊,身材并不壮实,且用的是长枪,在力道方面应该会远远不如自己,谁知张绣竟然随意挡住自己蓄势一击,而且看张绣的样子,似乎还留有余力。
曹彰脸上直觉火辣辣的,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张绣,对张绣开始重视起来后,曹彰臂力陡增,直接硬生生的将张绣的虎头金枪撞开。
而张绣在惊讶于曹彰的臂力之大时,也对曹彰连刺三枪,一处刺的是曹彰的头颅,一处是喉咙,一处是心窝。
曹彰此时刀势还未收回,一时间避之不及,心窝旁边被张绣狠狠的划开一道口子。
曹彰吃痛,大喝一声,对张绣一连发起猛攻,张绣毫无惧色,也舞动长枪和曹彰斗在一起,两人打的热火朝天,一旁的众人只见刀光枪影闪烁,耳边满是金铁交杂的声音。
曹彰因为身上有伤,整体上略显下风,而张绣则想抓住机会一鼓作气拿下曹彰,所以张绣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发动一波又一波迅猛狂攻,杀得曹彰暗暗叫苦。
张绣眼见曹彰败向已露,顿时聚起全身气势,只见张绣手中长枪舞动,众人初听之下,空中仿若有凤鸣之声。
张绣师承枪神童渊,一手百鸟朝凤枪使得精熟无比,短短一刹那时间,张绣就挥出数十枪,每一枪灵动中饱含杀气,让众人看得心惊不已。
徐晃见曹彰有危险,顾不得请示夏侯惇便径直飞马闯入战圈,两把大斧翻飞,顿时将曹彰从满天枪影中解救出来。
从张绣杀招中摆脱出来的曹彰面色惨白,失血过多让他头部感到有些眩晕,不过他倒是爽快,在亲卫将他扶到后面治伤前,大声对张绣说道:“张将军的百鸟朝凤枪果真厉害,彰佩服,这一局算你们赢了。”
说完,曹彰便任由亲卫将他扶走,徐晃骑着骏马在场上转了一圈,然后说道:“第二轮,曹军这边由我徐晃上场,不知张绣你们这边由谁上场?”
张绣很想说这一阵还是由他来,可下方有人比他还沉不住气,那人便是胡车儿。
胡车儿见徐晃邀战,且言语中饱含轻视之意,顿时大怒道:“长脸贼休得猖狂,看我胡车儿来会会你!”说完,便跃马出阵直杀向徐晃。
徐晃长得五大三粗,身强体壮,五官本来还算周正,只是脸比常人宽大一些,见胡车儿奚落自己,顿时勃然大怒。
只见徐晃提起两把开山斧便迎了上去,在胡车儿的大刀快要近身时,徐晃一使劲,左手斧立即将胡车儿的大刀劈开,在胡车儿的兵器脱离左手斧的同时,徐晃的右手斧又动了,徐晃瞅准胡车儿握刀的节点,右手大斧直接砍在了刀杆上。
“铛~!”胡车儿感觉手臂一麻。
“铛~!”胡车儿感觉大刀有脱手之势。
沙场斗将,兵器就是一个武将的生命,武器拿握不稳,或者武器脱手都是极其危险的。
危急时刻,胡车儿左手松开战马的缰绳,然后一掌从反方向劈向刀杆,两力相抵,胡车儿终于用右手颤颤巍巍的抓紧了枪杆。
两马错开,胡车儿晃了晃酸麻的手臂,然后挥起大刀又狠狠的攻向了徐晃,这次胡车儿没有让徐晃抓住机会近身交战。
开山斧虽然霸气,但只适合近身攻击,胡车儿有意控制打斗距离,让徐晃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眼见胡车儿势大力沉的一刀又横扫向了自己的腰部,徐晃没有用大斧阻挡,反而一拍马腹,欺身而上,对准胡车儿的脑袋,就是两斧。
胡车儿见眼前斧影翻飞,而刀势已老又收不回来,只好身子往后一靠,堪堪躲过徐晃的大斧,但徐晃仿佛预料到了胡车儿可能出现的应对反应,竟然在胡车儿刚刚躲过斧锋时,又飞快的挥出一斧,直接将胡车儿的战马斩成两段。
胡车儿闪躲不及,直接被压在马下,徐晃倒还磊落,没有直接将胡车儿斩杀,而是任由张绣派人将胡车儿救回。
双方各胜一局,曹军还有猛将夏侯惇可派,可张绣这边却只有一个酱油校尉可以出场,表面上看,张绣这边似乎败局已定。
第六十三章战神之威
话说,斗将开始,张绣大胜曹彰,而徐晃又反过来大胜胡车儿,双方打成平手,现在最关键的是第三轮,曹军这边还有顶级高手夏侯惇等着出场,而张绣这方则只有一个勉强凑场的校尉。
此时张绣,贾诩,鲁肃等人心里都期待着吕布能够突然降临,但理智告诉他们这个机会很渺茫。
这边夏侯惇骑着骏马已经开始悠然登场了,而张绣这方依然没有动静,那凑场校尉好几次示意张绣,是不是该出阵了,但张绣的答复总是摇头。
直到夏侯惇等的不耐烦开口催促时,张绣才示意凑场校尉上去。
真正厉害的武将,其身上总是透入出一股略似于杀气一样的气息,许多武将通过感受对方的这种气息来判断对手的危险程度。
夏侯惇从那凑场校尉上马时,就已经在观察他身上的武者气息,本来他以为最后出场之人应该是张绣军中的无名猛将,毕竟最后出场的往往是压轴的,谁知一感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