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忽有流星马来报,阆中失守,吕布大败而回东川,阆中前后战事,皆细细详述,张辽闻言大惊失色,急寻成公英前来商议,具告前事。
成公英一听,眉头深锁,思量一阵后,长叹一声,与张辽谓道:“阆中已失,实乃时运不济也,当时关羽已被大王斩杀,我军盛势攻之,必可将蜀军剿灭!”
“可惜诸葛亮及时赶援,突而袭击,而张颌将军所引援军,被诸葛亮八阵图延误了时日,援之不及,以致此大败!”
“不过世事难料,诸葛亮亦无料到,张颌将军后来得土人相助,走了斜谷小路,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大王等人!”
“眼下诸葛亮必率大军前往梓潼来援,我等万万不可贸然轻入,否则必遭灭顶之灾,依我之见,此处关口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等可把守此关,以待庞军师平定凉州,发以援军,再做进取!”
成公英素来行事缜密,张辽亦非急功近利之人,更何况又有前车之鉴,张辽细想一阵,遂应下成公英之言,一面教兵士严密把守关口,一面又教人前往汉中打探凉州战况。
与此同时,在凉州之内,却说马超兵行险着,成功袭击了南安,正欲呼应陇西旧部,一起举事。
陇西乃西凉腹地,一旦马氏旧部一齐举事,陇西失守,马超要取西凉便如囊中探物,可马超却万万未有料到,庞统正率领大部兵马赶往陇西。
此下在陇西郡内,有羌人名叫彻里吉,年近三旬,义薄云天,德高望重,故而有不少羌人暗中追随。
其中彻里吉麾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此人智谋极高,曾深究汉礼文学,兵法甚为了得。
武则是越吉,此人生得孔武有力,虎背熊腰,力大如牛,极为悍勇,有万夫莫敌之勇。
早年西羌、北羌纷纷造反,彻里吉随之在西羌举事,只可惜后来北羌被庞统镇服。
当时西羌叛贼首领,见吕布采取怀柔政策,又严惩贪污官吏,便接受了北晋的招安。
彻里吉虽是野心蓬勃,但见大势已去,便暂且忍辱负重,随之招安,不过彻里吉暗中却聚集旧部,就于陇西一带,等待时机。
羌人素来与马氏一族深交,时年马超攻克南安,威震西凉,彻里吉见陇西有不少马氏旧部欲要造反起事。
彻里吉随即暗中联合,约定于初春时分,一同造反,期限一至,陇县城内城外喊杀声四起,彻里吉还有各路反贼,约有数千余人在城内纵火。
而在城外,东、南、西、北四门,各有二千余贼兵前往攻城,欲要与城内贼子里应外合,夺取陇县。
陇西太守国渊见群贼四起,却无慌乱,急传令各门兵马严守城池,又聚集精锐兵士于郡衙抵御城内群贼。
却说彻里吉引着千余羌人,蜂拥望郡衙杀来,国渊立于楼阁之上,一声令下,弓弩手齐齐射箭,乱箭迸发。
彻里吉大惊,连忙闪入人潮之内,此时麾下大将越吉,一声怒吼,犹如猛兽出笼,舞着一双大铁锤,拨开箭雨,奋然而进。
越吉神勇无比,激愤各路人马,群贼纷纷狂涌而入,国渊见势,急教刀盾手抵住衙门,又令弓弩手急发箭矢。
陇西兵马与群贼就在衙门口激烈拼杀,虽然陇西兵马暂时还能稳住阵脚,但是看群贼这般疯狂的攻势,只恐难以把守多久。
与此同时,在陇西四门,各路贼子猛攻城门,城内亦不断有贼子蜂拥来袭,陇西四门守兵,接应不暇,情势极其危急。
就在群贼里应外合,疯狂攻打,妄想攻略陇县时,在陇县数里外,旌旗如山海一般,一部部兵马威严赫赫,如若天上神兵。
引兵而来的,正是由庞统所率的六万兵马,庞统遥遥见得陇县火光冲天,喊杀声大震,脸色寒澈,与身旁诸将冷声而道:“幸好早料此事,否则陇县一失,陇西危矣,即时这些反贼与马超相互呼应,西凉势必大乱!”
原来庞统一开始本想先救天水,行至中途,庞统突然想到,马氏一族在陇西威望极高,尚有极多余部在陇西一带。
这些马氏余部见马超袭击西凉,必定蠢蠢欲动,妄图助马超攻克西凉,而天水郡与南安郡相邻,此下南安郡兵力空虚。
若是马超出奇兵偷袭南安,再与陇西贼子相互呼应,势必危矣,于是庞统最终命先锋军黄忠赶援天水,至于己军这六万兵马却取路转往陇西。
第四百九十二章援军赶至
眼下陇县旦夕将破,庞统急将大军分为四部,铺天盖地地望陇县各城门冲杀而去。
正在城外进攻的贼子,忽然听得背后喊杀声如同万雷俱发,轰然震起,整片大地仿佛都在摇晃起来。
四路晋兵,蜂拥冲袭,贼子料之不及,被杀个措手不及,在北门城外,贼子正犹豫是否要逃退,忽然间,背后喊杀声震天,一彪人马涌了过来。
看那旗帜上竟大书写着‘北晋丞相庞统’六个大字,这字仿佛催命符一般展现在群贼眼中。
这时,在晋军人潮内,一员身穿金龙铠甲,手执一柄黑龙枪,骑着一匹通体乌黑,唯有四蹄发白的乌骓宝马的将领赫然而现。
那将眼眸如同刀光锋利,不怒而威,厉声喝道:“贼子可识得文子武否?谁敢造反!”
此将正是北晋青龙将文丑,文丑喝声一起,如同神将降临,吓得群贼拔腿就逃,文丑怒喝一声,纵马奔腾,黑龙枪倏然飞刺,如同道道匹练,杀开一条血路。
众将随着文丑奔袭,晋军士气如虹,悍然冲杀,北门贼子瞬间溃散,哪里抵挡得住,纷纷弃戈投降。
文丑冲近城下,扯声喝道:“某乃青龙将文丑,速速开门!!!”
城上守将急睁眼望去,果见城下那将正是文丑,顿时如梦初醒,又惊又喜,连忙教军士打开城门,放落吊桥。
吊桥一落,文丑纵马飞腾,并合诸将引兵杀入城内。城内贼子一见晋兵杀入。吓得抱头鼠窜。四处逃奔。
文丑径直冲杀,赶往城内郡衙,此时,彻里吉率领群贼冲破陇西兵马防线,已杀入郡衙之内。
忽然间有兵士来报,言城外忽然来了许多晋兵,统军之将正是庞统,彻里吉一听。刹时吓得面色苍白,浑身冰寒,如坠冰窟!
“庞统,庞统,他怎会在此?”
旁侧的雅丹临危不乱,连忙劝道:“主公,彼军兵强将勇,我军绝不是彼军敌手,如今之计,当速速撤去。以图后事!”
如今彻里吉已起事造反,绝无退路。彻里吉神色一定,压住心中慌意,急忙聚集兵马撤向城南。
国渊见贼子忽然撤去,正是惊疑间,看见城内街道上有无数兵马正蜂拥扑来,在各处火光照耀下,那些兵马赫然竟是晋兵!
国渊见之大喜,急教郡衙内的兵士冲出掩杀,彻里吉慌乱而逃,赶到城南之处时,正好有一彪晋兵冲杀入城。
越吉策马一冲,状若疯狂,竭斯底里地扯声吼道:“此时若不死战,若被所擒,我等起事造反,皆必死无疑,诸将随某冲杀!”
越吉一声怒喝,群贼各个都如欲要挣破笼子的猛兽,疯狂冲杀,越吉挥舞双锤,护着彻里吉、雅丹二人,径直突破。
眼见两员晋将纵马撞入杀来,越吉一声吼起,双锤如旋风般挥起,竟把那两员晋将打落马下。
三人并马而冲,越吉、彻里吉舍命搏杀,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城外,其余贼子逃至不及,尽被晋兵擒下。
比及到了天明时分,陇县城内火势已被扑灭,祸乱已除,各路贼子死伤无数,千余俘虏,无一例外,皆被处死。
庞统并非残暴不仁之人,但叛国作乱,绝不能有所容忍,庞统将贼子所有首级堆积在城内市集示众,以震慑那些图谋不轨之人。
当日,庞统聚一众文武于郡衙大堂,国渊跪伏于地,告说其罪,庞统并无怪责,安抚而道:“这些贼子本就是马氏旧部,心怀歹意,与国公无关!”
国渊见庞统并无责怪,心中自是感激,拜谢之后,国渊拱手而道:“昨夜造反贼子内,羌人居多,其中有一人叫彻里吉,更是带着数个部属突破而出,羌人在凉州有近有五万余众,兼之羌人生性彪悍,倘若齐而造反,凉州危矣,依某之见,军师可速拨兵马前往西凉各郡,一面安抚监视羌人,一面加强提备!”
庞统闻言,顿时陷入沉思,眼下羌人虽臣服于晋国,但他却清楚羌人是慑于北晋国力,并非真心投靠。
而以暴而治,虽能震得一时,但却非长久之计,何况羌人天性桀骜,一旦北晋空虚,必会再次造反!
之前吕布曾试图驯服羌人,例如制止羌人行羌礼,强迫羌人学习汉礼,以潜移默化来改变羌人。
后来吕布又颁布各项政策,将羌人奴役,使其有奴性后,却又将羌人迁为晋国之民,享有与汉人一同的福利,可分得土地,亦可参军,建立功绩,或是经过考核,入仕为官!
如此一来羌人便会心生向往,兼之奴役时间并不长久,羌人大多都会忍受,久而久之,羌人便会忘了自己的身份,实现汉羌一家的构想。
不过这些政策都需极长的时间,才能会有成效,此下西凉正乱,庞统不得不早做提备。
于是庞统便依国渊之言,将麾下两万兵马调往凉州各郡,数日后,庞统整备兵马,率领四万兵马从陇西进发,杀往南安。
却说在十余日前,当时马超听从黄权之计,出奇兵偷袭南安,却教祝融夫人、阿里英等将率二万蛮兵把守营寨。
祝融夫人依命据寨而守,按兵不动,旬日之后,沮授见马超迟迟未来攻城,心中惊疑,遂遣人前往黄忠营寨,教黄忠发兵前往试探。
黄忠依令而行,引八千兵马杀往蛮军大寨,祝融夫人听闻军士来报,黄忠引兵来战,顿时心中一急,急召阿里英前来商议。
阿里英神色凝重,与祝融夫人谓道:“黄忠武艺超群,我军之内除大王外,无人是其敌手,可教军士把守营寨,万不可轻易出击!”
祝融夫人亦觉是理,遂命军士谨守营寨,须臾,黄忠引兵杀到,摆开阵势。
黄忠策马出阵搦战马超,哪知蛮军寨内一声鼓响,箭矢骤发,乱箭射退黄忠,黄忠大怒,教军士齐声大骂。
刹时间,怒骂声响彻天际,八千晋兵齐齐毁骂马超,听得祝融夫人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马引兵出寨厮杀。
阿里英见状,连忙劝道:“夫人不可动怒,此乃黄忠的激将法也!”
祝融夫人听言,死压怒火,仍旧按兵不动,黄忠在寨外从晌午时分,一直骂到黄昏,迟迟不见马超出战,心里疑惑,腹诽想道。
“马超心高气傲,绝非临战退缩之人,我在此命军士毁骂数个时辰,马超仍不出战,此中必有变数!”
黄忠乃精细之人,想罢,遂收兵撤去,派人回禀沮授,沮授闻报,沉吟一阵,当夜遣人进往黄忠之寨,教计如此如此。
到了次日一早,黄忠率兵又来,蛮军仍是按兵不动,此番黄忠却不教军士毁骂,忽然纵马舞刀,望蛮军大寨赫然杀去。
蛮军见之,连忙发箭乱射,黄忠舞刀乱打,拨开鹿角,眼见将要杀入寨内,祝融夫人看得心惊肉跳,急忙教一部獠丁前往抵御。
黄忠却是狡诈,一见有獠丁杀出,立即转马便走,那部獠丁见黄忠退去,却不敢追杀,赫然止势。
于是黄忠从白昼直至黄昏,连番如此,扰得蛮军心惊胆寒,精神紧绷,祝融夫人在寨内看得,气得大发雷霆,娇媚妖目瞪起,娇声喝道:“这老匹夫实在欺人太甚,若是大王在此,怎轮得他这般猖獗!”
阿里英见祝融夫人怒气汹腾,连忙劝道:“夫人稍安勿躁,黄老匹夫连番试探,若是我军稍露出些许破绽,势必危矣!”
祝融夫人闻言,虽气愤不已,却奈何军中无将可敌黄忠,只好强忍怒火,比及夜里初更,黄忠撤兵而走,蛮兵见状方才松下紧绷的神经。
阿里英见兵士饥饿疲倦,速教军士造饭歇息,此时,黄忠撤了数里,忽有一部兵马涌来,为首之人正是沮授。
在沮授身旁一左一右分别王双、程翼两个小将,沮授见了黄忠,先在马上施礼,然后凝声问道:“黄老将军,今日试探如何?”
“果如先生所言,老夫连番冲杀,曾数次几乎杀入彼寨,蛮兵虽有抵抗,但却不敢出寨来战!”
沮授闻言,一双锐利鹰目刹地迸射出两道精光,冷然一笑,与黄忠谓道:“如此看来,马超必不在此军之中,否则以其脾性,绝不容黄老将军屡屡如此冒犯!”
“在此之前,我已派斥候在方圆数十里外打探,并无伏军,我虽不知马超此时身在何处,但眼下却是一举攻破彼寨的大好时机,待时再逼问其军俘虏,自然便知马超去向!”
黄忠听了,虎目骤地发亮,浑身杀气泯然,沮授遂教计如此如此,黄忠军辛劳一日,先去埋伏处歇息。
而沮授则统领兵马,望蛮军大寨倏然杀去,此时蛮军正在造饭,忽然听得寨外喊杀声四起,一队骑兵倏然杀出,为首之将,身穿赤甲,手执一柄八尺虎翼大刀正是王双。
阿里英听闻敌袭,连忙冲出帐外,正见王双杀来,阿里英膝下二子,皆死于王双之手,眼下见得仇人近在眼前,顿时仇恨扑脑,状若疯狂,猛地上马,手挺长刀向王双冲杀而去。
第四百九十三章沮授计破蜀军
却说,王双纵马狂飙,拨开鹿角,撞入蛮军寨内,左突右冲,手中虎翼大刀舞得密不透风,杀得蜀军人仰马翻。
忽然间,蜀寨内一员凶煞猛将跃马飞扑而来,正是阿里英,王双不惧反喜,策马迎去。
阿里英急切复仇,杀得尽是以命搏命,玉石俱焚的招式,一时间竟把王双死死压住。
王双看似狼狈,心中却在暗暗冷笑,猝然间,王双露出一个破绽,阿里英看得眼切,大吼一声,拧刀就砍。
“狗贼,还我儿命来!!!”
阿里英声若厉鬼嘶鸣,手中长刀如同惊鸿掣电,骤然砍来,王双早有准备,扯身就避,阿里英一刀劈空,去势过猛,一时收势不及。
须臾间,王双浑身杀气暴腾,一声厉喝,手中虎翼大刀如电迅出,阿里英看得肝胆俱裂,眼前寒光一闪,随后便见阿里英头颅裂开两截,血液迸飞。
四周蛮兵见阿里英被王双斩杀,顿时战意俱失,慌乱逃散,王双斩杀阿里英后,威势更胜,径直飞杀,在蛮军寨内驰骋飞驰,乱冲乱撞,杀得蛮人胆慑心寒。
兼之蛮人被黄忠扰了一日,精疲力尽,哪有余力抵抗,待祝融夫人冲出帐时,只见寨内一片混乱,晋兵如若虎狼,疯狂扑杀,己军兵马兵败如山倒。
祝融夫人脸色剧变,急跃身上马,迅速整顿屯于后寨的数千藤甲兵,便望中军乱处扑杀过来。
王双正在冲杀,猝然见有一部全身穿着藤甲的獠丁杀来。眉头一皱。很快便是想起这部藤甲兵。
传闻这些藤甲兵皆是祝融部落壮士。身披的藤甲极为坚固,刀枪不入,各个兵士勇猛过人,所向披靡,不过却有一个致命的要害,藤甲兵惧火。
王双正想着,眼下藤甲兵已赫然杀至,各个蛮兵自恃有刀枪不入的铠甲。皆拼死相搏,悍勇无比,如同一头头暴走的恶兽。
前头晋军渐渐抵挡不住,王双见状连忙纵马赶去掠战,倏然冲至阵头,手中虎翼大刀赫然一劈,砍在一个藤甲将士身上,一道火花暴起,竟只砍出一道不大不少的破口。
那藤甲将士暴退丈余,阴沉着面色。引兵朝着王双扑杀过来,瞬间便将王双围在垓心。
王双挥刀乱砍。连声咆哮,怎奈四周的藤甲兵,难以击杀,突破不得,程翼见王双被围,顿时脸色大变,引兵过来救援。
藤甲兵赫然抵挡,抵住程翼军的冲杀,本被杀得心寒的蛮兵,见得藤甲兵这般勇悍,士气剧涨,纷纷赶来拼杀。
就这一刹那间,因为藤甲兵的活跃,使得原本占据上风的晋军,反落下风,沮授在后军指挥兵马,忽闻前方兵士回报此情。
沮授面色一寒,速教身旁数个将校如此如此,那数个晋将领命速去,各带数百弓弩手散于两翼,各寻得寨内火盆,以火烧箭。
少顷,左右两翼连起箭矢破空暴响,一片片流星雨般的火箭赫然飞射,直飙飞向藤甲兵那处。
正在拼杀的藤甲兵,忽见得漫天火雨,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散开,箭雨骤落,迅疾射中数百藤甲兵。
火势扑涌在一具具藤甲上,须臾间化作一团团耀眼光亮的烈火,惊悚而又凄厉的惨叫声纷纷叫起,那着了火的数百个藤甲兵疯狂乱窜,撞着一个藤甲兵,立即又有一团火势焚烧起来。
王双见状,连忙趁机突破而出,程翼速教军士后撤,猝然间,狂风吹袭,藤甲兵人丛内赫然化作一片火海。
许多藤甲兵疯狂在雪地中打滚,方才熄灭了火势,逃过一劫,不过这忽然而至的变故,已使得各部蛮兵心寒。
王双、程翼趁势冲杀,蛮兵瞬间溃败,四处逃奔,各个蛮将根本指挥不及,祝融夫人见势如此,知得久战必败,连忙喝令撤军。
祝融夫人先引后寨兵马逃出寨后,蛮兵胡乱奔散,沮授见祝融夫人逃去,却无令兵士追赶,反而冷笑不已,只教军士在寨内厮杀,擒下无数蛮夷。
祝融夫人逃出寨后,就在五六里处的一处山口整顿残兵,忽然间,一声鼓响如同轰雷般炸起,吓得祝融夫人还有一众蛮兵无不悚然色变。
只见在喊杀声处,一员身披银龙铠甲,手持赤红凤嘴刀,骑着一匹黄骠马,浑身杀气汹涌的老将飞奔而出。
蛮兵一见那将,如同看到鬼神降临,竟吓得拔腿就跑,不战而逃,那将正是埋伏在此的老将黄忠。
“蛮夷鼠辈,老夫在此等候已久!!!”
黄忠虎目锐利如锋,高声一喝,纵马飞腾,如若一道迅雷飞疾,杀入蛮兵乱军之内,凤嘴刀挥若惊虹,又快又猛。
蛮兵如波开浪裂,瞬间溃散,祝融夫人见是黄忠,根本起不了任何抵抗的念头,连忙勒马就逃。
黄忠盛势突杀,其部属一拥而上,如同猛虎率领群兽而来,蛮兵早已胆寒,无人敢挡,只顾奔逃。
黄忠径直冲杀,紧追向祝融夫人,祝融夫人焦急之下,一连射出三柄飞刀,三柄飞刀化作三道飞疾的寒光,射向黄忠。
黄忠毫无惧色,挥枪连点,‘砰砰砰’的连串暴响,飞刀尽数落地,不过就在这一瞬间,祝融夫人已冲开乱军,望附近一处密林冲入进去。
黄忠虎目一寒,纵马狂飙,黄骠马踏雪飞腾,行如平地,亦是快速的冲入密林之内。
由于连番败阵,祝融夫人身边已无兵士随行,独身逃亡,背后不断传来一阵阵马蹄踏响,如若催命丧响一般。
祝融夫人吓得满脸苍白,忽然前头有一条长溪挡住了去路,幸好溪水早已结冰,祝融夫人情急之下,连忙弃马奔逃,跑过结了冰的长溪。
须臾,黄忠从后赶来,见溪前有一匹战马,黄忠面色冷酷,心知祝融夫人定是弃马渡过长溪去了。
黄忠拍马一冲,黄骠马嘶鸣一声,竟踏冰如在平地,倏然飙飞而去,祝融夫人过溪不久,便又听得背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而且越来越疾。
待祝融夫人回过神来,黄忠遽然杀到,凤嘴刀如同飓风掣电赫然刺了过来,祝融夫人连步后退,被逼撞到一棵巨树上。
锐利的刀风紧逼而来,割肉生痛,祝融夫人吓得魂魄俱飞,竟不知躲闪,‘咻’的一声,黄忠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一刀砍在祝融夫人头顶三寸的地方,刀刃深深地陷入进去。
黄忠虎目寒光骇人,祝融夫人已吓得无神,竟瘫坐在地,毫无战意,黄忠居高临下,如同一尊不可触怒的神将,俯视着祝融夫人,冷声喝道:“老夫不欲欺女流之辈,你束手就擒吧!”
祝融夫人一听,强震精神,咬牙切齿地喝道:“黄忠,你杀我便是!何须多言,我宁死不降!!”
黄忠听言,虎目骤暴精光,猛地一拔凤嘴刀,刀锋猝然一转,望祝融夫人面门就砍。
不过黄忠毕竟还是不欲欺负妇孺,刀式慢了几分,祝融夫人猛地避开,手中长枪飞速扫出,却是扫向黄忠坐下的黄骠马。
原来祝融夫人心知非是黄忠敌手,故而扫马不扫人,一旦扫中黄忠的战马,她便可趁机逃脱。
可是黄骠马极有灵性,又岂会让祝融夫人如此轻易得手,只听一声鸣响,黄骠马前蹄高高跃起。
祝融夫人一枪扫空,连忙滚地而走,拔腿爬上山去,黄忠猛地一勒缰绳,稳住乱势,虎目中平静威凛,正欲再去追袭时,忽然背后有人高声呼道。
“黄老将军且慢,沮公有令,不必追杀那蛮夷恶女,让她与马超报信便是!”
黄忠闻言,浑身赫赫杀气顿然消去,拔马一转,飞腾而去,甚是潇洒,祝融夫人在山中听得,怒得红唇咬破,汹涌的恨意,令她那娇媚的面容显得极为狰狞。
黄忠复回而走,遂引兵杀往蛮寨,蛮寨内尚在抵抗的蛮兵,见黄忠一来,尚存的丁点战意,瞬即荡然无存,纷纷投降。
比及天明时分,战事已止,晋军攻占蛮军大寨,俘虏数千蛮夷,更得辎重、器械不计其数,沮授遂收兵回天水城,与黄忠等将商议后事。
沮授施计大破蛮军,阿里英被王双斩杀,二万蛮军死的死,降的降,唯独祝融夫人在沮授有意之下,得以生还逃脱。
蛮军原本的大好形势,宛如昙花一现,瞬间即逝,此时马超却仍不知时局已慢慢恶化。
且说彻里吉逃过一劫,与越吉、雅丹一同逃奔南安,此下马超整兵完毕,正欲趁陇西空虚发兵攻打。
忽然有人来报,有数个羌人前来求见,言有要事禀报,马超闻言,眉头一挑,心想他马氏一族素来与羌人交情极深,这些羌人定是前来相投。
马超眼下正需用人之时,遂召其而入,彻里吉带着越吉、雅丹一文一武入殿拜见,马超见三人虽是灰头土脸,甚是狼狈,但各有风采,一看就知非等闲之辈。
马超当即沉声问道:“三位英雄,不知来此有何要事?”
彻里吉脸色一变,忽然跪下拜道:“请将军为我那些枉死的兄弟复仇!”
马超一听,神色一震,遂向黄权投去眼色,黄权会意,便问彻里吉所言何事,彻里吉遂将前事一一具告。
第四百九十四章枭雄末日(一)
马超闻得陇县剧变,脸色黑沉,浑身更有一种不寒而栗,如坠入冰窟之感,庞统料事如神,仿佛将他的一举一动,都先得以料知。
眼下庞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定陇西乱势,如此一来,马超原先所打好的算盘,便难以成事。
马超又惊又怒,急向黄权问道:“庞统已至陇西,我军若想再做攻取,无疑难于登天,如今之计,该当若何?”
黄权沉着面色,双眼烁烁发亮,思量一阵,遂拱手而道:“马将军稍安勿躁,如今情势危急,若我等自乱阵脚,势必危矣,既然陇西难取,依某之见,当速速撤军,赶回天水,再以奇兵袭击其后,与夫人二万兵马互相呼应,天水可破矣!”
“即时我等却屯兵于天水,与晋贼徐徐纠缠,待军师平定西川,定然迅疾出兵,袭击东川,使得晋贼首尾不能相顾,如此一来,我军便有机可乘!”
黄权临危不乱,又施一计,马超听得心花怒放,大笑连连,在殿下的彻里吉亦是听得精光连连,对黄权之智赞叹不已。
唯有雅丹沉着面色,似乎自有思虑,马超随后传令各将,待次日一早,便转往天水杀去,同时,又遣彻里吉为偏将,越吉为校尉,雅丹为军司马。
是夜,彻里吉与越吉、雅丹等人一同回到驿站歇息,忽然,雅丹脸色沉着地与彻里吉、越吉低声而道:“主公,这里留不得,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彻里吉闻言。脸色勃然而变。雅丹素来不打诳语。行事谨慎,若非**成把握,就不会如此说话。
越吉亦是惊骇不已,一时间好似反应不过来,今日分明听得那叫黄权的汉人,说出一个妙计,若尽如他所言,岂会有杀身之祸?
这时彻里吉瞪大巨目。连忙问道:“雅丹你此话怎讲?”
雅丹眯了眯眼,俯身低声在两人耳畔说道:“我看那马超似乎刚愎无谋,对那黄权言听计从,而那叫黄权的汉人,虽然有几分才智,但绝不是庞统的敌手,此下庞统亲至陇西,迟早必会攻来!”
“倘若我等弃了南安,庞统定料得我军杀往南安,自然盛势掩杀。若是我军迅破天水城,据城而守。或能抵抗庞统四万大军,但倘若我军陷入胶着,庞统从后来袭,我军必遭灭顶大祸!”
“更何况,我听闻晋军青龙大将黄忠,已赶往天水,而天水更有沮授把守,只怕在此之间,天水晋军已发觉端倪,攻破了马超留在天水的兵马!”
“若真如此,我军便成瓮中之鳖矣,依某之见,此中危机重重,我等投之,实乃不智之举!”
彻里吉阴冷着面色沉吟下来,彻里吉并非愚昧之人,雅丹这般分析,他已看透时下暗藏的危机。
在一旁的越吉闻言,忽地发作,怒声叫道:“竟是如此,我等可速速告知马将军!”
雅丹一听,连忙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惊慌叱道:“你这匹夫,怎这般莽撞,马超素来眼高过顶,倨傲刚愎,我等身微言轻,他又岂会听我等之言,万一治我等一个扰乱军心之罪,如何是好?”
越吉闻言,睁大一双巨目,正欲发言反驳,彻里吉却一摆手,肃然而道:“雅丹所言极是,我看这马超并非明主,我等何必为他效以死力,待明日行军时,我等静观形势,逃去便是!”
彻里吉如此发话,越吉顿时便收住了嘴,于是三人商议定后,遂各去歇息,就等明日逃离。
到了次日一早,艳阳升起,马超一声令下,引兵出城,望天水火速杀去,马超离去约莫两个时辰后,庞统恰好引兵杀到了南安城。
庞统见城中并无蛮军一兵一卒,料想马超已是逃去,速教诸军驰丽掩杀,袭击其后。
却说马超出了南安界首,见天色已晚,便依山傍水,屯兵造饭,马超正于帐内歇息,忽然有兵士急来禀报,言祝融夫人就在数里之外,此下正与军中斥候一同往营寨赶来。
马超一听,顿时色变,顾不得多想其妻为何来此,连忙冲出帐外来看,这时,祝融夫人亦正好看得马超,泣声具告前事。
马超听闻沮授、黄忠大破己军二万兵马,那二万兵马折损殆尽,唯有其妻一人逃出,还是沮授故意放走,让她来通风报信。
马超气得怒气攻心,竭斯底里咆哮一声,竟生生气昏倒地,霎时间,惊呼声、急叫声纷纷突起,四下蛮将皆赶来看望,寨内一片大乱。
祝融夫人吓得花容失色,连忙教军士将马超扶入帐内床榻之上,半响,马超悠悠醒来,却又听闻彻里吉等人,竟趁刚才慌乱逃去了。
黄权一听,面色大变,以为彻里吉乃是晋军奸细,连忙说道:“不好,那三个羌人必是细作,若是让他们逃脱,必定后患无穷,将军可速遣人前去追袭,务必要将那三人捉拿!”
黄权话音刚落,忽然间寨外响起一阵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只见在蛮军寨后,一部部晋兵人马漫山遍野地扑杀而来。
擂鼓声震得大地摇颤,晋兵杀气汹涌,如同一头头下山猛虎,不知有多少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