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许褚辞别了曹仁和刘备,领兵而回。见到曹操,许褚详细的介绍了追赶刘备的过程,曹操听了之后,对于该如何处理刘备犹豫不决。
程昱和郭嘉道:“刘备不肯随仲康一起回来,可见其已经变心了,说不准刘备对逃离许昌之事已经筹划了许久。”
曹操听程昱和郭嘉如此说法,虽然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想到自己的心腹爱将曹仁在掌管整个出征的军队,即使刘备变心,曹操也不担心会出现太糟糕的情况,于是便不再派人去追。
刘备一行人到达徐州后,立即整兵备甲,随时准备出击徐州南部,当晚夜宴后,曹仁留下刘备和陈登,陈圭父子问计道:“对于此次攻吕,各位有何良策?”
刘备这边一心想要脱离曹仁独自领军,于是献计道:“吕布军主力如今正在淮南与孙策军鏖战,将军神武,可引主力围攻下邳郡,陈元龙将军引一军攻彭城国,某乃引一军攻广陵郡,三路齐发,定能打吕布军一个措手不及!”
听完刘备的计策,曹仁心下计较,五万大军如果齐攻下邳郡,吕布等人一定会躲避自己的锋芒,躲在下邳城中消极避战,下邳城城高墙厚,钱粮广足,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不若纳了刘备之言,先断下邳两翼,没了来自徐州的后援,下邳城将成为一座孤城,到时如何拿捏将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再次询问了陈登,陈圭父子的意见后,见两人对刘备的计策也没有异议,于是便将三路出击的计划确定下来。
第二日,刘备于军中挑选了一万原徐州军士,然后带着关羽和张飞急切的往广陵而去,而陈登陈元龙也分去一万人攻彭城国,曹仁独自领着三万大军往下邳郡攻去。
下邳城中,陈宫闻听曹操派曹仁为帅,刘备为副率领五万大军来攻,心里有些担忧,但之后又听说曹仁分兵三路时,陈宫便知晓徐州危矣。
召集众将议事后,众人都觉得全守三郡很难,很可能会被曹军各个击破,还不如将广陵,彭城两郡的兵马齐聚在下邳,这样整个下邳也有近三万人马,虽然反击不足,但守城却有余。
只要主公能尽快率军回援,危局立解,况且刘备,陈登与曹仁未必同心,陈宫隐约觉得刘备攻广陵可能是要主动脱离曹仁大军,独自再起势力,而陈登未必会卖力出击,所以此次出战的主要对手还是曹仁,不过还是不能放松对刘备和陈登的防范。
议事结束,陈宫一面安排将领将彭城国和广陵郡的钱粮,兵马收拢回来,一面派出数批信使,去将吕布招回徐州。
由于陈宫主动收缩兵力,彭城国和广陵郡只用不到三日时间就被攻破,曹仁接到消息,心下大喜,于是连忙安排亲信命令刘备和陈登率军前来汇合,齐攻下邳。
刘备接到曹仁的命令,不知该不该率军前往汇合,如今好不容易脱离曹仁大军,有了一定的人马和广陵郡这个栖身之地,怎可一朝尽弃。
一旁的关羽见大哥烦扰,于是献策道:“会攻下邳之事可由小弟代劳,大哥可与三弟留在广陵郡安稳军心,扩充实力,至于派多少人马前往增援,小弟觉得五千人马足以。”
却说,关羽领着五千人马来到曹仁军大营,曹仁见刘备和张飞未至,于是好奇的问是何故,关羽借说广陵未稳,还需刘备在那儿主持大局一段时间,由于担心下邳城战事,特派关羽前来协助曹仁。
曹仁见关羽答的自然,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也没有过多计较,只是让关羽派人传信刘备尽快赶来下邳郡,关羽连连称是,然后带着人马去安营扎寨了。
接下来的数日当中,曹仁会同关羽数次在下邳城下叫阵,城中众将大部分见识过关羽的武勇,纷纷不敢轻易接阵,于是下邳城便高挂免战牌。
而曹仁见下邳城守军坚守不出,待攻城器械打造齐备后,也尝试过强攻几次,但每次都损失较大,于是便没有继续强攻,只是不停的在白日叫阵和夜间扰敌。
多日的消极避战和曹仁军时不时的夜间偷袭,让下邳城守军的士气降落到了极点,众将士身心疲惫,直盼着援军早日到来。
下邳城势危,不知陈宫等人能否坚守到吕布回援?
第四十章善守,藏于九地之下
这边陈宫已经向吕布发出了求援信息,并得到吕布已经极速赶回的回复,心下松了口气的陈宫,招来众将商议如何在吕布回来之前守住下邳城?
如今守军在曹仁大军的震慑和时不时的袭扰下,士气已经极其低落,而精神方面也极度疲惫,这种状态对于长时间死守孤城是十分不利的。
幸好主公吕布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途中,这给了下邳城的众人一定的希望。
对于如何守住下邳城,陈宫心中是没有多少底气的,因为陈宫所擅长的是对敌人心理的揣摩,时局的判断和对奇谋妙计的应对,对于攻城和守城之术,陈宫只能算是略懂。
众将对可能出现的攻城手段,攻城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推断和预测,但在如何高效防御上,众将给出的建议却有限,恰逢高顺巡城回来,陈宫记起吕布曾说过一句话“善攻者,善守,论进攻,我军中高顺当属第一。”
于是高顺刚到凳子都没坐热,陈宫就让他讲讲如何做好城池防御。
高顺心中疑惑陈宫为何点名让他来讲,毕竟在场的众将中不乏英才。
虽然如此,高顺还是在简单思索后开口了,高顺没有具体介绍守城的方法,只是引用了一句《孙子兵法》来表述自己对守城的见解。
只听高顺说道:“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顺认为作为成功的防守者,首先要有一个预判,即我的敌人来攻击我,他的目的是什么。有了这个预判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目的藏于九地之下,千方百计让敌人达不到他的目的,那我们就成功了。”
“善守的关键,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发现敌人的攻击目标,然后隐藏目标。”
众人听了高顺的回答,虽然头脑中依旧没谱,但大家都隐约觉得成功的防守确实是这样。
陈宫的看法跟众人的差不多,也觉得高顺说的有道理。见众人都陷入沉思,陈宫思虑再三,最后决定让高顺担任城池守卫的主将,其余众将则全力协助高顺守城。
至于陈宫自己则将工作重心放在安抚城中百姓和为守军筹措军需辎重等物事上。
“咚咚咚”低沉的鼓声突兀的划破寂静的天空,然后四散着向城内蔓延,一时间偶有灯火的城楼上,灯火齐明,恍如白昼。
在城楼上巡视的士兵们,连忙打量城下,随时防备着敌人趁夜攻城,而歪歪斜斜躺在城楼走道上休息的士兵们也睁开惺忪的双眼,开始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
鼓声传来,情况未明之下,众将不敢有所懈怠,纷纷随着高顺一起赶往城门口。
就在众将动身后不久,低沉的鼓声便停下了它欢快的节奏,等到众将到达城楼上时,鼓声便彻底的消失在夜幕中。
众将带着疑惑的神情,仔细的观察着城墙外的情况,城墙外除了一片空旷和寂静之外,什么物事也没有。
见到这一幕,众将知道曹仁的夜间袭扰计策又开始实施了。面对不胜其烦的袭扰,众将真想对此不加理会,但又担心曹仁假戏真做,在大家大意的时候,突然来次实打实的夜攻,那就危险了。
高顺手持大刀,在城楼上仔细询问事件发现者一些关于曹军动态的细节,在倾听士兵们的反映后,高顺又绕着城楼巡视了一番,试图找到曹军攻击意图的蛛丝马迹。
综合分析了解到的各种情况:己方军队整体的士气如今已接近最低点,整体的精神状态也极差,而曹军袭扰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试探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试探时的状态也越来越大胆。
高顺得出结论,近期内曹军很可能发动暗夜袭击。
高顺一面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告诉陈宫,一面思考该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暗夜袭击。
一时间没想到好的应对方法,高顺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巡视,巡视的同时高顺脑中也在高速旋转。
巡视一圈后,高顺心中有了初步的应对之法:首先,高顺根据曹军一夜袭扰三到四次的频率,将整个守军分成六个五千人队,其中一个五千人队专门由陈宫统领用来应付城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另外的五个千人队中留出一个专门用来支援城池防守漏洞,他们平时不承担城池巡视等日常事务,只是加紧训练和休养生息。
剩下的四个五千人队则分成两组,每四个时辰由两个五千人队负责城池的巡防,另外两个五千人队则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
其次,高顺命令巡防城池的四个五千人队在巡查的过程中,要做到外松内紧,即外部向曹军示弱,引诱曹军提前发动暗夜袭击,而内部则提高警惕,做到可以快速应对危机的发生。
其三,高顺向辎重处领取了大量箭支和火油,一部分交由专门负责支援城池防守漏洞的五千人队,一部分则直接存放在城楼的过道处,做到袭击一开始,就可以迅速用火箭加以反击。
其四,则是将现有的将领分成四大组,八小组,每个城门的负责人至少要校尉军职以上,每个小组内的将领每人巡视半天,轮换着休息。
一切安排妥当后,高顺便静待曹仁大军的暗夜袭击。
此时的曹军大营中,曹仁也在分析守军的士气,精神状态,事变的反应速度等问题,经过分析,曹仁得出的结论跟高顺的相似,那就是近期可以择机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袭击,不过在袭击之前,还需再试探几次。
接下来的几天内,下邳城外经常于夜间传来低沉的鼓声和大军攻城的呐喊声,可每次当守军准备放箭反击时,却再也没有发现敌军的踪影。而曹仁派去袭扰的军队回报曹仁时也反映,守军的防守已经比往常松懈了许多,大军如果发动突袭,定能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有了从前线得到的第一手敌情后,曹仁做出了第二日夜凌晨三点左右发动进攻的决定。而今明两天在大规模进攻前,依旧派出少量军队进行袭扰。
第二日凌晨两点左右,此时距离当晚的最后一次袭扰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不用担心还有曹军回来袭扰的守军开始放松紧张的神经,开始松懈下来。
曹仁于城下隐蔽处甚至看到许多守军直接倚靠在城墙上休息,见此情景,曹仁觉得今夜将是自己报仇雪恨的最好时机。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些倚在城墙上休息的士兵,虽然满脸疲态,但他的眼睛却分外有神,每个军士都刀不离手,旁边则放好了弓箭和火油。
时间在缓缓流逝,越是接近黎明,夜晚便越发黑的可怕,焦急的等待不仅属于夜袭的一方,防守的一方也急切的期盼着袭击者的出现。
终于时间达到了凌晨三点左右,在曹仁的一声令下,隐藏在城墙外不远处的数万大军,便开始缓缓向城头靠近。
担当先锋的铁钩队一到达城墙下,便同时甩出背上的铁钩,然后打算顺着铁钩爬上城楼。娴熟的动作下,发出的声响并不突出,如果不是守军有意识的防备的话,很可能就发现不了。
由于守军的放纵,铁钩队顺利的甩出了铁钩,并顺着绳索缓缓向城上爬去,一切似乎太过顺利,让曹仁心中略显不安,但想到近期得到的关于守军精神状态的信息,曹仁相信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不是守军有意为之。
曹仁一做手势,大军便再次开始缓缓向城墙下移去。就在曹仁打算下令全军架起云梯一拥而上时,城上突然灯火齐明,耀眼的灯火照的曹仁只觉眼睛发痛。
随后的几个呼吸间,城上突然箭如雨下,带着火油的利箭犹如带着美丽光尾的流星,但这种美丽却让人心中发颤。
守军的箭雨太过突然,许多曹军军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遭到了万箭穿心。那些铁钩队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刚爬上城墙,迎接他们的就是如林的枪阵。
起初,曹军士兵见铁钩队爬上了城楼,顿时士气大振,许多曹军军士冒着箭雨悍不畏死的向城墙处冲去,可不久之后的画面,却让他们沸腾的心刹那间跌入寒潭。原来,被杀死的铁钩队的尸体全部被抛下城墙。
曹仁站在后面,看着悍勇无比的自家军士被一一屠戮,顿时大怒,如果不是身边的将领劝阻,曹仁很可能亲自带队冲锋。
箭雨依然在不知休止的漫天飞舞,攻城的曹军军士倒下了一片又一片,没有收到曹仁退军的命令,苦逼的普通军士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此刻,曹仁才明白原来这几日来看到的守军疲惫,士气低落都是假象,其真实意图就是引自己上钩,如今形势不利,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今日是七夕**节,天涯祝各位读者大大有**终成眷属,已成眷属的幸福美满,合家欢乐!
第四十一章曹军的异动
看着随自己一起南征北战的老兄弟们一个个被箭雨吞没,曹仁心中愤怒不已,同时也暗恨自己又着了吕布军的道。
久经沙场的曹仁知道,再这样继续耗下去,只会让损失更大,局面进一步恶化,无奈之下,曹仁痛苦的下达了了撤退的军令。
鸣金声响,正在艰难进攻的曹仁军顿时大松了一口气,然后像潮水般的极速退去。
看着已经消失在视野中的曹仁军,高顺和一众将领们不觉欢呼出声,紧随其后,普通军士们也为今夜取得的大胜欢呼庆贺。
当一众将领们回到郡守府时,陈宫带着几个文职人员已经在门外等候,此次大胜,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下邳城的危机,但也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值得庆祝一番。
夜宴中除了酒水,各类菜式应有尽有,大家有说有笑吃的其乐融融,仿佛刚才并没有经历一场生死大战。面对众人的称赞,一向性格安静,端正严肃的高顺也不禁有些脸红。
下邳城这边欢声雷动,而曹仁大营却哀嚎一片,大量军士身中箭伤,等待着救治,而将领们也心中憋屈,准备如此周全的夜袭竟然还是功亏一篑。
回到大营后,曹仁就将自己关在了大帐内,并吩咐亲卫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准进入大帐。
大帐内曹仁正拿着一把小刀在一根木头上雕刻着什么,起初,每一刀的力道都很大,在木头上留下深深的刻痕,慢慢的,每一刀的力量渐渐向柔和靠近。
雕刻到最后,曹仁的心态彻底变得平和。曹仁的这个习惯是在上次被吕布打败后养成的,每当他心情愤怒,激动难以自控时,他就会开始雕刻。
虽然自吕布出场以来,曹仁已经连败了两次,但曹仁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历史上的曹仁跟随曹操左右,为魏国立下汗马功劳,因功官至大司马,封陈侯。
曹仁破袁术,斩获颇丰;大破陶谦军,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赤壁兵败后,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襄樊之战挡住了关羽的进攻。
调整好心情后,曹仁将众将招进大帐,然后开始商讨破城之策。
只听曹仁说道:“敌人狡诈,使计破我奇袭之法。我军至此已有近十日,想必顶多再有半月时间,下邳城的援军就会到达,因而在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我们既要想好迅速破城的方法,同时也要做好强攻下邳城的准备。”
顿了一下,曹仁继续说道:“牛金何在?某让你准备的攻城器械准备的如何?”
只听手下大将牛金说道:“启禀将军,您之前让末将准备的抛石机,末将已经准备了八十多辆,石块一万多枚,并且工匠还在继续打造中。至于攻城巢车和冲车,则只有七八辆,只要再给末将五天准备时间,末将一定凑齐二百辆抛石机和五十辆攻城巢车以及冲车。”
听牛金说还要五天时间,曹仁不觉皱了皱眉。牛金见此,连忙改口道只需三天即可。
五天时间太长,三天时间倒是可以接受,曹仁于是便答应下来。
一旁的关羽见曹仁不甚理会自己,一向高傲的他心中有些不爽,心中暗道:“你曹仁身为主帅却首次出战就大败而归,如果不是之前大哥献上三路齐出之计,恐怕现在局势还要更糟。”
曹仁随时都在关注下方众将的表情,见关羽有些不以为然,于是说道:“不知云长是否有良策可以助仁破城?”
关羽被突然叫道,知道曹仁应该发现了自己的异样,不过他并担心,他心中对攻城已经有了主意。
只听关羽说道:“下邳城城高,墙厚,护城河宽且深,一般的强攻之法,必然会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羽个人认为应该采用磊土之法,具体的就是让军士们扛着土包先将护城河填平,我军还有四万多人马,填平护城河只需一个时辰左右。”
“填平护城河后,就对应城墙先堆一个厚厚,高高的土墙,土墙要能挡住守军的视线。”
“大家都可以预测,有了厚厚的土墙,既有利于我军藏兵,施展虚实之道,让守军捉摸不透,又可以为地掘之法做掩护。”
“后续的手段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采用掘地之法,挖数条壕沟,军士从壕沟穿过,向城墙靠近,在跟第一个土墙十多米处,堆起第二个土墙,之后仿照此法,每隔十多米就堆一个,直至城墙边。”
“另一个手段则是,在土墙后面不停的擂鼓呐喊,作攻城状,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而我军则挖掘通往城中的地道。”
计策提议完后,关羽不忘加上一句:“羽的拙见,不知能否入将军的法眼?”说完便合上卧蝉眉开始闭目养神。
曹营众将见关羽对曹仁有些语气不善,心中愤怒就要发作,这时曹仁一声咳嗽,止住了众将的妄动,他虽然也有些不爽关羽的态度,但他不得不承认,关羽的方法确实不错。
接下来众将开始对关羽的攻城方法进行讨论,讨论结果是关羽的攻城之法可以实行。
之后,曹仁补充了一点,那就是在土墙边再垒起大量类似于烽火台的建筑,其高度要高于城墙,里面暗藏弓箭手,通过此法来压制守军。
第二日清晨,城外没有响起令守军熟悉的战鼓声,众人起初还以为昨日的反击将曹军吓破了胆,但很快众人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城外数万曹军正络绎不绝的扛着土包向护城河冲去,等到守城的众人反应过来,想用弓箭将他们逼退时,护城河已经被填掉了一大块。
此时守城的将领是臧霸,他一面指挥弓箭手射杀曹军,一面派人紧急通知高顺。
没过多久,高顺便赶到城上,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景,高顺暗自心惊。
不仅是高顺,几乎所有守军都被曹军不惜一切代价填平护城河的举动惊到了。
“曹军有什么企图?我又该如何应对?”高顺不断在心中暗问自己。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旁边的众将劝高顺出城厮杀一番,但被高顺拒绝,因为高顺敏锐的发现,在填河军队不远处,关羽带着一队人马,正等着守军出城。
不能出城阻止,城墙上的弓箭手对曹军的威胁又有限,一时间高顺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守军的注视下,曹军很快将护城河填平。没有了护城河的屏障,众将包括高顺都认为曹仁应该马上就要发起强攻了。
可接下来的场景又让守军看不透了,曹军没有趁势攻击,而是继续扛着土包向前五六米,然后整齐的垒起。就当守军想用弓箭再像之前那样对曹军的扛包军士进行射杀时。
突然,近百块巨石从城外的天空极速冲向城墙,许多没有防备的守军立即被砸成肉饼,而巨石对城墙撞击发出的“轰隆声”,也让守军心颤不已。
巨石的威胁太可怕了,一时间守军的弓箭手几乎失去了作用,而曹军依旧在争分多秒的垒着土墙,而伴随着土墙的升高,守军发现,自己看向城外敌军的视线竟然受到了阻碍。
情况有变,高顺想不出曹仁意图所在,只能派人将陈宫请来。陈宫此时正在城中安抚百姓,刚才他也听到了,巨石撞击城墙的“轰隆”声。
听了军士的禀报,陈宫也心下大惊,不过为了让身旁的百姓心安,陈宫还是淡定从容的继续处理了一小会政事后,才急匆匆向城楼处赶去。
等到陈宫到达城楼处时,土墙已经达到一丈多高,更糟糕的是,土墙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在城楼处看了许久,陈宫也没有发现什么端倪,跟高顺等将领简单讨论一番后,众人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先看看曹仁会继续出什么招,再想办法见招拆招。
又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城外飞来的巨石在逐渐减少,而城外的土墙的高度已经达到了两丈多,站在城墙上根本看不到土墙下面的情况。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城外的巨石终于全部停止了发射,而垒土墙的行动也停了下来。在清脆的鸣金声中,曹军大部缓缓而退。
虽然如此,高顺隐约觉得土墙下藏着什么猫腻,高顺很想派些人马出去查探一番,但慑于留守之人是关羽而没有实施。
上午剩下的时间里,曹军没有再出现什么异常的举动,但是下午一开始,城外又继续飞来了数量众多的巨石。奇怪的是,这次守军没有看到有什么曹军军士在行动,只有耳边不断传来的“轰鸣声”。
曹军军士到底去哪里了?他们又在干嘛?这是守军脑海中不断盘旋的两个问题。
直到过了半个时辰后,守军才发现,离第一个土墙十多米处,一个新的土墙正在缓缓垒起,此时第二个土墙离城墙的距离还有些远,守城的普通军士还没有感觉到来自土墙的压力。
但经验丰富的高顺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
第四十二章攻势如潮
当曹军的第二个土墙垒起后,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又垒了起来,直至城墙十多米处。
看着下方一列列的土墙,守军开始由之前的疑惑,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
当众人以为土墙的垒起就是曹军异动的终点时,曹军先前垒起土墙的地方,又出现了异响,一开始,众人并不能判断出了什么事情,直到一座座比土墙,甚至城墙还高的土堡垒拔地而起时,众人才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
因为这土堡垒很像平日建立营寨时的哨楼,唯一的区别是哨楼多为木制,上有弓箭手,而这土堡垒则为土制,上面暂时没有发现有军士。
一座座土堡垒的树立犹如一根根针扎入高顺的心中,虽然此时还感觉不到疼痛,但高顺相信,它一旦疼起来将是钻心的。
当夜晚降临时,曹仁军中鸣金声响起,随后,曹军大部徐徐而退,这次曹仁留下了两支精锐,以防止守军破坏辛苦建立起来的工事,同时曹军大营也改在城外三里处,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高顺等人心情复杂的看着曹军撤去,完全没有了昨日的兴奋与喜悦。当众将开始回到内城时,高顺依然站在城墙上,静静的看着前方的曹军工事。
不知看了多久,高顺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数万曹军抬着云梯突然从土墙后冲出,此时距离城墙只有十多米,正当守军要放箭射击时,城外飞来无数巨石,而土堡垒上手持强弓的曹军军士也开始弯弓射箭,在这种状态下,守军的弓箭手被完全压制。
只一会儿功夫,攻城云梯便架在了下邳城上,随后无数曹军军士开始爬上城墙,一场生死搏击开始。
当高顺再次回过神来时,他的头上已爬满冷汗,再次望向远方若隐若现的土墙,高顺心中暗道:“曹仁的反击可真快,真狠!”
为了防备刚才的一幕出现,高顺找到陈宫让人连夜制作了一些牛皮大盾,用来减轻来自投石车的杀伤,同时也命军士在凌晨三刻的时候就开始将焦油烧好,以防曹军攻的太猛反应不及。
这一夜在相安无事中度过,第二日,天还蒙蒙亮,震天的鼓声便响彻全城,该来的还是来了!
站在城楼上,高顺看到远方数万曹军进入第一道土墙,随后就再也看不到曹军的身影,只能听到曹军兴奋的呼喊声。
当看到自家军士进入倒数第二个土墙时,曹仁一声令下,上百辆抛石机便开始不知疲倦的工起来,“轰隆,轰隆”的巨响在城墙处响起,虽然有了牛皮大盾,但还是有不少守军被砸到,抛石机带来的压力,还是让守军们心情沉重。
当曹军进入最后一道土墙时,曹仁再次令下,土堡垒上突然涌出数量众多的弓箭手,不知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射出手中的利箭,许多曹军弓箭手几乎没有瞄准就将利箭射向城头。
短时间内曹军的箭雨太过密集,守军几乎连抬头的机会都没有,箭雨大概过了十轮左右的时候,最后一道土墙后突然涌出无数扛着云梯的曹军军士。
这些曹军军士们喊着不知名的号子,悍不畏死的涌向城墙。曹军的利箭和抛石机压制太过厉害,攻城队涌向城池的速度太过迅捷,以致大部分守军无法及时将檑木和巨石抛下。
幸好提前准备好了烈油,守军们弯着腰,用木瓢一瓢接一瓢的将烈油泼下城墙。
“嗤、嗤、嗤、嗤”的声音响起,下方的曹军顿时被烫得鬼哭狼嚎。后方的军士看到前方同伴的惨状,心惊之下,速度不觉放慢了许多。
不过在后方紧锣密鼓的催促下,这些曹军军士们还是以较快的速度冲向城墙处。提前准备的烈油终归有限,在众多的人肉盾牌的吸纳下,没过多久,烈油就见了底。
没有了烈油的阻挡,曹军的攻城速度顿时提高了一大截。慢慢的开始有曹军接近城头处,后方的曹军大队见城墙有被攻占的趋势,顿时狂热起来,纷纷撒开脚丫子往前冲。
高顺见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达了一道指令,只见一队队左手持盾,右手持长枪的吕家军战士整齐的站在城墙的过道处,只要一有曹军军士冒头,这些长枪手就会毫不留情的将手中的长枪刺出。
只见几个曹军悍卒怒吼着从云梯上跳出城墙,正当他们打算大杀一阵时,前方整齐的长枪让他们心头发毛,还没等他们向下方的友军发出警告,守军的长枪手已经将长枪刺出。
“噗嗤,噗嗤,噗嗤”,入肉的声音响起,带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这些率先登上城墙的曹军军士憋屈的倒下了。
下方正在攀爬的曹军军士还不知道城墙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依旧兴奋的往上涌去,十个、五十个、一百个、数百个,越来越多的曹军军士被淹没在城头上,可城墙却依旧没有被攻下的迹象。
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方的军士不禁开始猜测起来。曹仁也发现了前方的不对劲,遂招来土堡垒上的军士询问,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城头处还有这样一道杀阵。
看着军士有了惧意,曹仁知道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攻下城池,等下次进攻,其难度将会大很多。
略一思考,曹仁招来牛金,让其领着一支精锐亲自登城。牛金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猛将,在他的带领下,很快一支大约五百人的曹军精锐登上城墙。
只是一登上城墙,牛金就被眼前黑压压的枪阵和前方横七竖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