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众人纷纷惊异之间,曹操却是朗声大笑而起。

“哈哈哈。。。文若之见,正合孤之心意,曹孙两家联姻之事,兹事体大,万不可出丝毫差错。若是配婚之人,入不得孙尚香法眼。被其拒婚,孤脸面何在?!当应寻之天下第一英雄,方可让孙尚香芳心暗许,诸位,这天下第一英雄,可有人选?”

曹操此言一落,众臣皆跪地叩拜齐声喝道:“非魏王莫属!!!”

声浪震荡殿堂,曹操听得心花怒放,但却故装为难而道:“孤年事已高,昔年更与孙文台为同袍,举十八路诸侯讨伐董贼时,孤与他兄弟相称,按辈分来论,孙尚香乃孤之侄女,纳之于礼不合!”

“大王此言差矣,所谓美人配英雄,美人若能倾心,岂由得年齿拘束乎?更何况眼下,除大王外,试问又有何人,配得上天下英雄,赚得美人芳心?”

郭嘉速出席秉道,荀彧亦在旁出言附和道:“郭祭酒所言极是,大王竟知曹孙两家联好,极为紧要,若为大局着想,舍弃些许无关重要的礼节,又有何虑?还望大王三思!”

荀彧话音落毕,曹氏众臣已知曹操心意,纷纷来劝,曹操心里欢喜无比,但表面却半推半许的答应下来。

少时,嘈杂的殿堂,重复平静,曹操心里欣喜,同时更是斗志昂扬,与众文武议道。

“今刘备远走西川,诸葛亮独立据守荆州,荆州处处受敌,如同釜中之鱼,阱中之虎,刘备所倚重者,乃诸葛亮也,失之则其势崩溃!”

“本王若不就此时擒捉诸葛亮,他日若其成势,聚荆州、西川之地,便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今本王为大局着想,欲与江东孙氏联姻,纳孙权之妹为妾,再承诺分其江夏、襄阳之地,曹、孙永结盟好!”

“他日若本王大破北疆,擒杀诸葛亮,只需歇息数年,待兵士养精蓄锐,合天下三分之二势力,孙权必惊疑而降,再之讨伐,则本王皇图霸业可济矣!还望诸位努力向前,万不可辜负本王之重望!!”

曹操于高堂上,气势澎湃,如有卷天翻海之势,一众曹氏文武跪伏在地,齐声应和,声浪席卷大殿,气势磅礴!

曹操又问何人为使,荀彧推荐刘晔,曹操依从其言,遂一面发檄遣刘晔赴江东,一面计点马步军十二万,诈称二十万,布军于中原与荆州境界一带。

同时曹操又命郭嘉调兵遣将,集三十万大军,集于弘农,河内二郡,荀彧负责各军辎重粮草,攻城器械等物资补给。

却说诸葛亮在荆州,兢兢业业,昼夜不分,处理事务,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提防曹、孙两家侵犯荆州。

某日,诸葛亮大会众官夜宴,共说收川之事,宴席之间,只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斗转骤飞,望北上投去。

诸葛亮大惊失色,掷杯于地,失声呼道:“哀哉!痛哉!!”

众官慌问其故,诸葛亮满脸痛楚,不知其因,只教人速去江夏取黄忠一家老小来荆州,众官皆惊,伊籍忙出席而道。

“黄老将军正随皇叔于益州讨伐恶贼,如今军师无故捉拿其一家老小,若事泄走露,黄老将军必心存暗怒,大有可能会倒戈于吕布,此实乃不智也!”

诸葛亮听言,摇首而道:“你等实不知,此时黄老将军已生不测,大有可能被吕军擒去了,黄老将军武艺超群,若投于吕布麾下,成其爪牙,日后必成心腹大患。如今当应速抓拿其家小。以黄老将军之智。当知如何保得其家小安全!”

众官听得诧异不止,未信其言,诸葛亮见状,凝声而道:“数日之内,必有消息,你等若是不信,可先派人到江夏暗中监视,待书信传来。即将其捉拿,万不可有丝毫错失!”

诸葛亮甚是冷酷,当晚酒宴不尽欢而散,伊籍与黄忠素来交好,实在于心不忍,当夜暗遣府中从人往江夏,告之黄忠夫人此事。

数日后,诸葛亮正与众官议事,忽侍卫报之刘备使者至,众官皆大惊失色。少顷刘备使者入得大堂,呈上刘备书信。

诸葛亮已知信上之事。叹虚不止,拆信视之,内言半月之前,黄忠一人独战吕军诸将,最后不力被擒。

诸葛亮看毕,遂将信视于众官,众官见果如诸葛亮先前所料,无不惊骇,诸葛亮速派人通令镇守于江夏的张飞,让其捉拿黄忠一家老小。

可就在诸葛亮军令刚落不久,有人速进殿来报,在三日前,黄忠家小不知如何收得情报,当夜举家离开了江夏。

诸葛亮听言一阵惊骇慌张,立即将眼神投向伊籍,仿佛已经猜得伊籍先日所为,伊籍心知瞒不过诸葛亮,当下急出席跪地认罪。

诸葛亮怒不可及,手指伊籍怒骂不止,欲斩伊籍,众官见状,齐来劝解,关羽想昔日伊籍曾屡屡救助刘备,亦出席来劝,言其昔日功劳。

刘备能取得荆州,伊籍功不可没,诸葛亮虽欲斩伊籍,以明军法,但想伊籍乃荆州重臣,时下根基不稳,若斩之,必人心惶惶,故而先暂免伊籍之罪,收监入狱,待刘备回至荆州,再做定论。

诸葛亮随即又派人,于荆州各个关口,探寻黄忠家小踪迹,务必要将其捉拿,但极其诡异的是,黄忠家小好似人间蒸发一般,一连数日,音讯全无。

而就在此时,却说江东孙权,收得吕布书信,得知刘备远走西川,暗中图取,孙权看毕,冷笑不止,遂召众臣商议道。

“时年朝廷有令,封公瑾为襄阳太守,当初我派人去取,那诸葛亮却多番推脱,拖延时日,今刘备远走西川,欲暗谋巴蜀四十一县,若刘备得之,其根基大成,日后我等欲取荆州难矣!”

“今当趁刘备不在荆州,派人索取襄阳郡,若得之襄阳,我等再暗图江夏,即时襄阳、江夏、长沙、桂阳四郡,皆落我手,此四郡与江东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我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周瑜听言,遂出席谏道:“主公所言极是,我江东若欲图谋天下大业,必要先取此四郡,依瑜之见,宜从主公之计,如其不还,即动干戈!”

周瑜如同星辰般的皓目,烁烁发亮,浑身迸发出一股欲要鲸吞天下,驰骋天地的滂湃气势。

张昭见状,连忙亦出席谏道:“江东方宁,不可动兵,且我等若是起兵,中原曹操休养已久,必跨江犯我江东境界,昭有一计,可使诸葛亮将南郡双手奉还主公!”

孙权听言,略显阴鸷的睿目,刹地一眯,朗声问道:“张公,但且说来一听!”

“老臣欲施之计,乃苦肉计也,今诸葛亮镇守荆州,刘备深信于他,将大小事务皆交由诸葛亮决断,而诸葛亮其兄诸葛瑾今仕于我江东,何不由其而谋之?”

张昭此言一落,席下的诸葛瑾顿时脸色剧变,猜得张昭欲要何为,猛地站起,竭斯底里地怒声指着张昭破口大骂道。

“张子布你简直丧心病狂,罪不祸及家小,何况我诸葛子瑜,自问对江东忠心不二,仕事以来,兢兢业业,秋毫无犯,今你却要加害于我家小,于心何忍!”

孙权亦觉得此计有缺德行,急言道:“诸葛子瑜乃诚实君子,安忍拘其老小,张公此计有失,万不可如此!”

张昭却是笑了笑,先向诸葛瑾施礼赔罪,然后向孙权再谏道:“主公且勿动怒,但且先听老臣一言,若主公将子瑜老小执下,再使子瑜入荆州告其弟,动之以情,告说如其不还,必累及其老小!”

“诸葛亮念同胞之情,大多应允,当然,若诸葛亮冷酷无情,不愿应诺,主公亦不会祸及子瑜老小,此乃计策也,还望子瑜忍辱负重,以大局为先!”

诸葛瑾听言脸上怒火稍稍褪去,周瑜听计,暗中说妙,遂与诸葛瑾施礼而道。

“张公此计是妙,来日若能取得襄阳郡,当以子瑜功绩最大,即时主公必不亏待于子瑜,还有子瑜家小!”

第三百六十九章曹孙联姻

孙权亦觉得此计有缺德行,急言道:“诸葛子瑜乃诚实君子,安忍拘其老小,张公此计有失,万不可如此!”

张昭却是笑了笑,先向诸葛瑾施礼赔罪,然后向孙权再谏道:“主公且勿动怒,但且先听老臣一言,若主公将子瑜老小执下,再使子瑜入荆州告其弟,动之以情,告说如其不还,必累及其老小!”

“诸葛亮念同胞之情,大多应允,当然,若诸葛亮冷酷无情,不愿应诺,主公亦不会祸及子瑜老小,此乃计策也,还望子瑜忍辱负重,以大局为先!”

诸葛瑾听言脸上怒火稍稍褪去,周瑜听计,暗中说妙,遂与诸葛瑾施礼而道。

“张公此计是妙,来日若能取得襄阳郡,当以子瑜功绩最大,即时主公必不亏待于子瑜,还有子瑜家小!”

于此,诸葛瑾可怜兮兮来寻诸葛亮,诸葛亮早料得诸葛瑾来意,同历史上那般,与关羽密议一番,采用‘踢皮球’之法,将江东苦肉计巧妙破去。

诸葛瑾无功而返,孙权以及一众江东文武恼怒不已,皆是叫嚣挥大军往攻荆州,就在江东众人商议讨伐荆州之事时,忽闻曹操使者刘晔至。

孙权当即罢去议席,独留周瑜在侧,少顷,刘晔抖数精神,随一江东将校进入后堂,刘晔见孙权、周瑜早已等候,忙毕恭毕敬地先施一礼。

孙权满面春风迎向刘晔,叙礼毕,分宾主坐定。孙权鹰目烁烁。先问刘晔来意。刘晔顿将曹操欲联合江东,攻伐荆州之事托出。

孙权闻言,与周瑜对视一眼,得到周瑜暗示,孙权当即言道:“魏王之议,本侯虽有意为之,不过却尚有顾虑,就不知魏王诚意若何?”

刘晔听言。脸色一变,随即脑念电转,暗暗揣摩着孙权的心思,少顷,刘晔起身答道。

“魏王敬重吴侯乃是世之英雄,故而有意与吴侯联合,共分荆州之地,永结同盟,吴侯何必多虑?”

孙权听言,笑而不答。周瑜踏步向前,英目迸射神光。朗声而道:“魏王乃天下第一雄主,势鼎天下,他日夺得荆州大部,只怕天下间,无人可挡魏王之锋?即时只怕魏王过河拆桥,兔死狗烹,撕毁盟约,出兵来伐我江东之地!”

刘晔听罢,神色一凝,心思速转,沉吟一阵,毕恭毕敬慎重施礼,凝神而道:“周都督之虑,魏王早已料得,魏王已有一万全之策可解,不知吴侯与都督愿否一听?”

孙权、周瑜听言,脸色皆是微微一变,孙权鹰目一眯,颔首应道:“愿闻魏王高论!”

“魏王听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乃江东有名佳人,吴侯之妹,虽是女子之身,却志胜男儿,曾有言,若非天下英雄,绝不事之,魏王听闻,赞不绝口,望能与吴侯联姻,若两家共结秦、晋之好,此事家国两便,若吴侯应诺,实乃天下百姓之幸也!”

孙权一听刘晔提起孙尚香,脸色勃然大变,就欲发作,孙老夫人虽死,但孙权却奉其母之妹如同亲母。

孙尚香与他虽非是同出一母,但孙权平日里却对孙尚香极为宠爱,任由孙尚香蓄养侍婢数百,居常带刀,在房中摆列军器。

此事虽有不少江东臣子谏言,但孙权却未有怪责,反则称孙尚香不愧是他孙氏虎门之后。

孙权正欲发作,周瑜却急暗投眼色阻止,然后笑容可掬地向刘晔问道:“不知魏王欲为哪位公子纳亲?我主之妹,乃名门之后,瑜听闻世子曹丕,博学多才,英勇不凡,若是魏王为世子曹丕求之,此事亦非不可!”

刘晔望着周瑜烁烁目光,想到接下来要说的话,不觉心里一揪,硬着头皮而道:“吴侯之妹,乃人中之凤,魏王恐世子不及吴侯之妹法眼,误了大事,故而为两家联好之事,魏王有意亲纳之为妾!”

‘嘭!!!’刘晔话音刚落,一声拍案暴响轰地响起,刘晔顿时吓得一阵心惊胆跳,只见孙权忿然起身,浑身杀气腾腾,怒不可及地暴喝道。

“曹老贼实在欺人太甚!老贼年已过百,我妹正值妙年,如何嫁得?更何况我妹金枝玉叶,岂能嫁与人为妾,此事莫要再提,否则孙曹两家,不死不休!!!”

孙权暴跳如雷,怒不可止,刘晔见状,唯恐孙权脾性一起,下令将自己处死,连忙跪地告罪,孙权遂将刘晔喝退,刘晔战栗不止,满脸羞愤辞去。

少时,孙权怒火稍稍褪去些许,在一旁一直未有发言,静立沉思的周瑜,忽然说道:“主公若欲夺得天下,成就不世大业,岂可感情用事?”

孙权鹰目一瞪,咬牙切齿而道:“本侯如何不知?但两人年纪相距甚远,且曹贼与我父曾是同朝臣子,若是我妹为曹贼之妾,于礼不合,何况我二娘对我妹宠爱无比,岂能让我妹为他人之妾?!”

周瑜见孙权气在头上,也不多劝,某日,刘晔在张昭府中做客,故意泄露曹操有意纳孙尚香为妾,与江东永结盟好,却遭孙权拒绝之事。

张昭一直对曹操掌控的中原朝廷心存畏惧之心,听言亦不觉感到惋惜、担忧,刘晔见状,急向张昭求助。

张昭沉吟一阵,最终还是答应了刘晔,助其完成使命,刘晔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张昭,两人商议一阵后,刘晔便是退去,张昭整装一番,便入见孙老夫人贺喜。

孙老夫人不知喜从何来,连忙向张昭问道:“张老此意何为,有何喜事?老身却是不知?”

张昭哈哈一笑,拱手贺言道:“老夫曾从那刘晔听言,当今魏王有意纳令爱为妾,曹孟德乃天下第一雄主。威震天下。令爱常言。非英雄人物,不事之,江东俊才虽多,却无一入其法眼!”

“夫人不是一直对此心有记挂,如今曹孟德竟有意纳之,岂不是正好解了夫人多年之忧哉?”

孙老夫人听言大惊失色,随即又想到曹操不过是纳孙尚香为妾,脸色顿时黑沉起来。当即回驳道。

“哼!那曹孟德虽是英雄,但老身女儿亦是名门之后,金枝玉叶,且其兄现今更是江东之主,却要当其妾侍,这岂不亏待了老身女儿!”

孙老夫人怒声而道,张昭知其脾气倔强,忙是安抚道:“夫人所言是理,但若是娶为平妻那又如何?曹操势鼎天下,迟早登上天子之位。即时令爱大有可能将成为一国之后,况且倘若曹孙两家联好。江东不但可免于大祸,我主亦可保全富贵!”

孙老夫人听言,便是沉吟下来,对于曹操拥兵数十万,虎踞中原之事,她亦有所听闻,当即心想,江东虽兵精粮足,但曹操兵力足有五十余万,他日若是当真攻破荆州,兵临境界,江东如何抵挡。

随后孙老夫人又想到,她那女儿心高气傲,无数江东俊才曾来求亲,却无一人入其法眼,尽数拒绝。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孙尚香的终身大事,一直是她的心病,一时间,孙老夫人思绪万分,脸上怒色稍稍收敛,与张昭说道:“若是平妻,也不辱了老身女儿,可此事,还须那曹孟德应承方可!”

“哈哈。。。夫人不必多虑,曹孟德那里,老夫自有计议,不过眼下,还需夫人说服我主方可成事!”

孙老夫人听言,沉吟一阵,还是颔首答应,次日,孙老夫人遂召孙权来见,少顷,孙权入后堂见孙老夫人。

孙老夫人蓦然捶胸大哭,孙权当场急得手无足措,连忙问道:“母亲何故烦恼?孩儿有不足之处,尽管责骂,万万不可动怒伤身啊!”

孙老夫人怒瞪孙权,怒喝道:“你不必在此卖弄乖巧,你素来将老身看于无物!老身问你,你可还记得,我姐姐临危之时,分付你甚么话来?”

孙权心神一震,连忙跪下拜道:“孩儿岂敢有忘,我母说,侍二娘如同亲母,不得丝毫放肆,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

孙老夫人见状,哭声稍止,喝问道:“老身问你,近日魏王有意与我江东联姻,可有此事?”

孙权听言,心里一惊,知道孙老夫人视孙尚香如掌上明珠,不可隐瞒,连忙拜道:“是有此事,不过老贼竟欲纳我妹为妾,两人辈分不合,年纪不符,且侍妾之位,实在有辱我妹,孩儿故而拒绝!”

孙老夫人听言,当即呵斥道:“我为你母,此事又事关你妹终身大事,当应禀命于我!”

孙权乃至孝之人,不敢造次,直是认错,张昭在旁亦是相劝,孙老夫人方才息怒。

张昭遂即谏道:“主公,小姐眼高过顶,江东如此之多俊才,却无人入她法眼,她乃女儿之家,终要嫁为人妇!”

“曹操权倾朝野,虽无九五之尊之位,但却有九五之尊之实,普天之下,英雄之辈,当以曹操为先,小姐定然愿下嫁于曹操!”

“何况,孙曹两家若能联姻,对于江东来说,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依夫人之意,若曹操愿娶小姐为平妻,便愿答应此桩婚事,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张昭说罢,孙权暗暗望向母亲,见孙老夫人瞪着自己,孙权暗暗叫苦,最终还是不敢忤逆孙老夫人之意,答应此事。

“竟是母亲之意,孩儿岂敢忤逆,孩儿来日便招刘晔上堂,与他商议此事!”

孙老夫人听言,方才欣慰笑起,遂命孙权好生处理此事,莫要坏了此桩婚姻,孙权连口答应,直至退出后堂。

次日,孙权召刘晔来见,说与孙老夫人之意,刘晔早从张昭口中得知此事,但不敢造次,当下应诺即日赶回中原,必会好生撮合此事。

孙权大喜,即派人遣送刘晔出江东,刘晔当日收拾行装,带着从人,离开江东,望中原星夜赶路而去。

第三百七十章壶口关首战

话说刘晔星夜赶回许昌,将孙权的结盟条件禀上,曹操觉得立孙尚香为平妻,并无伤大雅,当即答允,随即命刘晔为使,专职结盟之事。

与此同时,郭嘉领曹操军令已于曹吕边境,集雄兵三十万,曹军分兵两路,一路由夏侯渊为帅,程昱、李典为辅,引兵十万往攻潼关,下长安,断吕布大军退路。

另一路,则由曹操亲领,郭嘉、荀攸、许褚、夏侯惇、于禁、乐进、吕虔等谋臣悍将相辅,破壶关,直击吕布老巢晋阳。

曹操素来进军神速,连日兵士急赶路程,军内将校多有忧虑,谏言曹操。

“魏王进军神速,可防彼军埋伏!”

曹操听言一笑,那如同吞天的细目爆出璀璨光华,朗声而道:“我弹指间可得上党,时下吕布远走蜀地,北疆五州人心惶惶,若不趁时火速而进,当会错失良机,更何况,我军进发虽快,但路途中多有向导官随同,各路斥候已探敌情,你等莫要多心,本王自有定论!”

曹操乃世之枭雄,天下第一鼎势诸侯,用兵如神,岂会犯下低级错误,曹操笑毕,见将到壶口关,遂令大军下寨。

营寨落定,曹操遂问帐下将校道:“太行巍巍,阻断冀并,壶口险关,沟通东西,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乃天下少有险关,不知哪位将军敢先取壶口关?!”

曹操麾下众将,一听壶口关大多色变,就在此时一人应声而出。厉声喝道:“末将愿为先锋。先取壶口关!”

众人急视之。正是曹操麾下大将‘虎痴’许褚,曹操见是许褚,顿时大喜,眉开眼笑,抚掌而道:“哈哈。。。有仲康在此,孤可安枕无忧矣!”

曹操笑声刚落,毛介却急起身出席,作揖拜道:“魏王且慢。虎侯乃魏王近卫大将,理应守护左右,依介之见,夏侯元让将军乃我军第一先锋大将,此番当由其先往攻之!”

在曹操旁侧的夏侯惇听言,那嘴巴顿时咧开笑起,他本就想领命,可惜却被许褚抢先了一步,当下毛介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夏侯惇心头去了。

夏侯惇正欲走出说话。此时许褚却忽然暴瞪怪眼,厉声喝道:“毛参军之言实在可笑。我等二十万雄兵到此,吕贼早胆寒而退,如何能对魏王不利?再者,我等将士攻城略地,凭的是胆气武勇,岂可因军职而止,还请魏王勿管这无理之言,褚必破壶口关,献于魏王!”

“哈哈。。。仲康这般气概,岂有不胜之理!我便令你为先锋,于禁、吕虔为副将,拨两万精锐军马,先往掠战,本王随后引兵接应!”

且说,庞统于半月前探得曹军动向,一面发急报往入东川,一面调集悍将精兵,各做准备,以御强敌。

庞统与文丑把守壶口关,又分付甘宁在南边太行山下寨,以为掎角之势。

数日后,吕军斥候急来关前禀报文丑道:“报!曹军先锋大将许褚引精兵两万,正火速往壶口关杀来!”

楼台内诸将听得许褚之名,皆纷纷色变,有一将校作揖报道:“许仲康骁勇如虎,轻举而战,只怕有所失利,且应借关上地势,坚守勿战为上!”

那将校话音一落,文丑脸色即寒了几分,忿然喝道:“兵临关下而不出战,是怯也,文某只需精兵三千,便可击退彼军!”

文丑虎目烁烁发光,不怒而威,众将顿时心里一颤,在旁庞统轻声笑道:“有文将军坐镇壶口,壶口当可万无一失,你等且先备宴席,待文将军大胜归来,好生伺候!”

庞统与文丑相视一眼,两人心神领会,待众将校离去后,庞统轻声对文丑耳语数句,文丑听得眼露精光,当即引三千精骑出战,冲出壶口关。

文丑引兵而出,于禁见文丑竟只引三千骑兵来战,冷然而笑,即纵马挥兵来迎,文丑横提黑龙枪,胯下漆黑宝马奔飞而动,如同一道黑芒冲到于禁面前。

于禁大喝一声,提刀便砍,哪知大刀刚举,只见一道黑光迎面就是冲来,于禁吓得心里一跳,连忙提刀挡去。

‘砰’的一声巨响,于禁只觉刀刃上如遭陨石猛击,连人带马,冲开近十步,文丑面目冷寒,纵马即赶杀而去。

在旁侧不远的吕虔,见得眼切,连忙拨马赶来助战,吕虔提一柄亮银铁枪,赫然截杀而来,提枪望文丑心窝便刺。

文丑毫不动容,一枪猛扫,迅即扫开吕虔铁枪,吕虔脸色连变不止,暗付盛名之下无虚士,这文丑昔日力抗许褚,当是不凡。

文丑一边策马,一边激战吕虔,冲势不停,吕虔渐渐被文丑杀得险象环生,于禁急来助战,文丑以一敌二,却稳占上风,曹军众兵士看得悚然不已。

吕虔急向于禁投以眼色,于禁心领神会,两人遂诈败而逃,文丑杀得正是兴起,加鞭而行,胯下宝马飙飞不停。

眼见文丑单枪匹马,一头追赶入阵,吕虔一声喝响,与于禁急呼众军一拥而上,将文丑裹围于阵中。

四面八方,无数曹军兵士蜂拥扑来,文丑眼中闪过一丝惊色,但很快又恢复一副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的淡然,挥动黑龙枪,于吕军人潮中左右冲突,黑光如闪电亦如飓风,在密杂的曹军人潮内大杀四方。

数十名前去扑杀的曹军将校,更被文丑刺落马下,吕虔、于禁看得心悸不已,吕军诸将在关上望见文丑困在曹军人潮垓心,皆请庞统出兵去援。

庞统却是笑道:“文将军之悍勇,非是你等所料,静观其变即可!”

庞统说毕,便重投目光于战场之内,却说文丑挥枪直杀不停,杀到何处,那处曹军即不禁退走,如同见到一头洪荒巨兽扑来一般。

文丑奋力挥枪,径直杀前,于禁发以暗箭,却被文丑早就发觉,一枪破开,文丑虎目立即射向于禁,于禁心头一颤,下意识就是一退。

文丑纵马便追,前头拦截的曹军兵士,皆被文丑冲散,文丑马快,眼见将要追上于禁。

猝然间,一声如同虎啸般的怒喝声暴起:“文丑匹夫,休得猖獗,看我许仲康取你头颅!!!”

文丑脸色一冷,眼见许褚正提刀杀来,而四下皆是曹军人马,当即复翻身杀出,迎上正在一处厮杀的部众。

许褚见文丑逃开,哪里肯舍,急拍马紧追,于禁见许褚杀至,心中亦定了几分,遂跟着许褚一同杀来。

文丑火速杀开一条血路,冲回己军阵内,望关下急走,许褚、于禁在后怒骂不停,文丑却是置若不闻,引军破开曹军人潮,往关下冲去。

许褚、于禁速令军内骑兵,齐齐追杀而去,两部兵马冲了一阵,文丑忽然一勒马匹,竟转身复回杀去。

文丑胯下宝马四蹄狂奔而飞,斜刺里杀入,直到于禁面前,黑龙枪如电刺出三枪。

只见文丑第一枪先刺于禁臂膀,于禁大惊而避,险险避过,文丑第二枪迅疾杀来,横扫于禁脖颈,于禁连忙抬刀去挡。

黑龙枪如有破天裂地之力,顿时扫得于禁手中大刀飞开,于禁更是失势倒落马下,头颅撞落在地,惨呼一声,头盔飞走。

此时黑龙枪如同一道黑色雷霆,又是刺出,于禁双目瞪大,心中惨呼道:“我命休矣!!!”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许褚及时赶至,虎头大刀一把挡住了文丑的黑龙枪,火花暴飞,文丑冷然而视,只见眼前许褚如同一头暴走猛虎。

同时间,于禁被兵士救回,文丑和许褚厮杀一处,刀枪飞撞不停,两人皆是绝世悍将,奋勇杀起,霎时间便是杀了数十回合。

许褚神色暗变不止,文丑之勇悍,两年前他已有领会,那时文丑尚逊其一筹,三百余合后必败于其手,可此番交战,许褚却直觉文丑之武艺已与其不相上下。

说来,文丑投靠吕布后,参与恶战无数,会斗天下名将,兼得吕布指点,因而其武艺多有突破。

吕虔见得两人势均力敌,眼露惊色,急与重新上马的于禁同时杀来,文丑毫无畏色,硬是以一敌三,强悍抵住三人猛攻。

城上吕军看得惊呼不止,士气高涨,纷纷为文丑呐喊助威,一些吕军将领更是被文丑的威武所震,迫不及待地欲要出关厮杀,一连向庞统请命。

庞统见全军将士战意昂然,杀气腾腾,士气如虹,当即下令各部兵马出关接应,喊杀声震动天地,威凛而至。

于禁见吕军气势宏盛,疾呼许褚退走,许褚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岂愿这般虎头蛇尾地败退而去。

“谁敢退走!斩!!”

许褚奋然而喝,立即加紧攻势,于禁见状,无可奈何,只能继续围杀文丑,文丑力抗许褚、吕虔、于禁三将,身上多有轻伤。

少顷,吕军大队人马一涌而至,曹军难以抵挡,纷纷退走,许褚见势如此,自知再不退走,必然损失惨重。

厮杀间,许褚忽然暗投两个铁弹,文丑急拧枪挡住,吕虔立即出枪一刺,文丑迅出黑龙枪挡去。

哪知吕虔杀的只是虚招,急拨马退走,待文丑回过神时,许褚与于禁亦是退开。

文丑冷然而笑,把枪一招,挥军掩杀,与曹军兵马混杀一阵,杀得曹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血流成河。

曹军败走,文丑得胜而回,诸将皆赞叹不已,自此吕军士气大涨,皆有必胜曹军之决心。

第三百七十一章夺寨之战

另一边,许褚兵败回见曹操,曹操见许褚折了大半兵马,又听军中将校有言,说许褚见势危不退,执意要杀,故而大败。

又见回来残兵,个个脸上充满余悸,士气低落,影响军心,曹操胸中火焰升腾,怒斥许褚,当下便欲斩之,众将急忙来劝,许褚因而告免。

曹操先失战机,即点兵马,欲要亲与庞统决一死战,郭嘉凝神作揖,双目中虽是平淡,毫无涟漪,但却有一种令人心安的魅力,柔声劝道。

“庞统智高谋深,文丑武艺大进,悍勇难挡,魏王不可造次,今庞统令甘宁据守太行山侧,与壶口关互为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