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靖来了!他过来想干嘛?”卫旌有些惊疑不定地言道。
徐盛摇了摇头,直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暂时先别想太多,就假装还不知道他身份的样子就行了!”
步骘、卫旌立即顺从的点了点头,同意道:“这样最好。”
三人微微收拾了一下情绪和仪态之后,便对前来禀报的民勇言道:“去将安北将……额,去将那官军头领,请到这里来吧!”
(本章完)
第400章 丁靖与三杰2
丁靖此来拜访步骘等人,其实并未抱有任何恶意,而是为了两个目的。
首先,就在刚才,丁靖突然想起,自己的令箭似乎忘了从衣袍中取出,以至于还在步练师这里。
其次,下午的一番事件,让丁靖感受到了徐盛、步骘二人的不同,便有了招揽二人的心思。
故而,丁靖得空之后,才有了这夜访之举。
在几个民勇的领路下,丁靖顺利的见到了徐盛等人,却见到他们一伙人,正聚坐在一处火堆旁,各个眼观鼻、鼻观心,表情紧张而又严肃的样子。
见众人如此表情状态,让丁靖也有些疑惑不解,还以为他们是害怕自己麾下的军威,故而才如此紧张拘谨。
丁靖连忙走到徐盛三人面前,好似自家人一般,毫不见外的直接在火堆旁坐了下来,笑眯眯地看着众人。
“诸位壮士,恕在下叨扰了!”丁靖向着三人抱拳言道。
“不叨扰!不叨扰!不叨扰!”
然而,面对着丁靖的抱拳礼,三人却是大惊失色地回应道,并且身子连忙向后挪了几寸,一副张惶不安的样子。
看着三人如此行态,丁靖更是疑惑不解,立即像安抚绵羊一般言道:“你们不要这么紧张嘛,我就过来向你们问问好而已,不会对你们怎么样的。”
见丁靖如此亲善,三人皆是面面相觑,心中的忐忑不安才微微减淡,手忙脚乱的行态也微微收敛。
随后,三人立刻正襟危坐,严肃的向丁靖抱拳还礼,道:“我等见过将军!”
眼见着三人终于差不多恢复了常态,丁靖那反客为主的错愕感也瞬间消去,双方对话起来也直接轻松了许多。
丁靖继续言道:“忘了自我介绍了,在下丁靖,从并州来的!”
听着丁靖的自我介绍,三人再次一愣,眼神中微微有些惊诧,却似乎心中早有准备的样子。
看着三人的表情,丁靖也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自己如此坦荡的表明身份来历,至少也会吓得三人跌两个跟头呢,却不想三人还能如此淡然自若。
不过,丁靖很快就瞬间明白了过来,他不禁言道:“看你们这副表情,似乎并不是十分惊讶呀!”
“也就是说有两个可能,其一就是你们并没有听过我的名头,不过这不太应该,毕竟我也知道这段日子里,我来淮南的事情已经流传了出去,整个淮南都在因为而搅动,你们不可能没听过的名头。”丁靖自信道。
“那么如此,就只剩下另一个原因了,那就是你们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来历,故而刚才我自报家门之时,你们只是微微表现出,没想到我会主动自报家门的错愕而已。”
“我说得可对否?”丁靖微微一笑地问道。
三人闻言后,再次面面相觑,他们真的没想到丁靖,竟然会这般开门见山的说话,实在是豪气自若的惊人。
不过,好在他三人也算是经历过一些风浪,在微微手足无措之后,便再次恢复了泰然之色。
徐盛身为三人中最年长的,率先向丁靖解释道:“丁将军果然慧眼如炬,实不相瞒,我们也是刚刚才猜到将军身份来历的。”
“对了,步骘,快让你妹妹把丁将军的衣服和令箭取来,是该物归原主了。”徐盛连忙转头看向步骘说道。
步骘立即点了点头,往旁边抬头一望,却见步练师早就有所准备,在徐盛张口说话之时,便已经将身上丁靖的衣服换下,并与那块令箭一起托拿了过来,紧张地递到丁靖的面前。
丁靖对着小练师微微一笑后,便将衣服和令箭收回。
随即,丁靖又看向徐盛三人,问道:“对了,还未问明呢,不知三位壮士如何称呼?”
“在下徐盛,从徐州逃难去江东的。”
“在下步骘,也是从徐州去江东避难的。”
“在下卫旌,和他们两个情况一样。”
三人闻言立即向丁靖解释道。
就在三人介绍自己的同时,丁靖身旁不远的小练师,也微微轻声道:“我叫步练师,也是跟哥哥从徐州来的。”
听完四人的自我介绍,丁靖心中也是一惊,因为四人中的三人,他都有所认识。
如果丁靖没有记错的话,徐盛和步骘都是三国中吴国中后期的砥柱人物,也是吴国作为三国中最偏安保守的一方,却最后才被晋国吞灭的功劳之一。
二人历史上也留下了足够威风的评价,有着江表虎臣、肱骨爪牙的美名。
此外,这步练师的名字,丁靖也有些印象,好像是三国中东吴有名的皇后,也是德贤淑良的典范。
至于四人中的卫旌,丁靖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想必应该不是什么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人。
弄清四人的来历之后,丁靖的心情顿时兴奋了许多,前来招揽的心思也更加浓烈,恨不得把诸人立刻全部收到麾下。
这招揽心思一旦被勾起,想要抹灭掉就十分困难了,而且丁靖憋着不说也很难受。
突然,丁靖也不再忍耐,直截了当地说道:“三位壮士,我看你们都是豪勇健朗之辈,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男儿,何不曾此乱世机会,建立一番功业,将来封妻荫子,岂不美哉!”
听到丁靖的话语,三人皆是愣神彷徨,徐盛第一个直言不讳地说道:“将军,你可能不明白我们徐州的情况,因为陶州牧麾下丹阳精兵的庇护,黄巾之乱并未对徐州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徐州各个世家豪族的实力并未遭受任何侵犯。”
“而陶州牧为了坐稳徐州之长得位子,对于徐州的诸多的世家豪族,只能采取妥协避让的态度,州内平俗子弟根本无路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能,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去建功立业?”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对于徐州世家的力量,也有了轻微的了解。
而他丁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陶谦掌控的徐州明明人多物丰,却为何不能争霸进犯他州地域了。
并非是因为他陶谦的徐州不给力,而是因为徐州的世家给了他太多掣肘,以至于徐州完全发挥不了自身的全部潜力。
因为,徐州在各个世家的把控下,以至于寒门人才,甚至一些被世家豪族舍弃鄙夷的偏房子弟,都只能转投其他地方。
而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徐州如何去争霸中原?能偏安一隅十数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弄清这些来龙去脉之后,丁靖也只能叹息陶谦的可怜,明明身怀徐州这块争霸重器,却自能做一个守家之犬。
丁靖微微一叹,又看向三人,问道:“既然徐州没有晋升之路,为何不去兖州呢?我听说兖州的曹操开设了招贤令,对各方人才全都来者不拒,那里岂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去处?!”
(本章完)
第401章 丁靖与三杰3
听到丁靖提起曹操的名讳,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憎恨之色,连看向丁靖的眼神中都带上了一丝厌恶。
看到徐盛三人这般表情态度,丁靖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禁疑惑地问道:“你们为何这般表情?难道是我说错什么了么?”
见丁靖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徐盛三人也只能轻轻地摇了摇头,叹息道:“丁将军应该知道兖州的曹操军,正在攻伐我们徐州的事情吧?”
丁靖点了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道,而且我还知道曹操和袁绍彼此达成同盟,二人各自分别进攻青徐二州,想要平分这旧齐之地。”
徐盛闻言后却是摇了摇头,叹道:“丁将军,恕盛直言,对于曹操攻伐徐州之事,你恐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这又是如何说?”丁靖诧异地问道。
徐盛吞了口唾沫,便再次仔细地解释道:“丁将军,如今天下乃是乱世,到处都是战乱攻伐,因此曹操进攻我们徐州,我等也是只能认命。”
“但是,曹操此人的行径,却实在天怒人怨、大逆无道!”
“昔年,我徐州各地也不是没有遭遇过黄巾祸乱,但是即便是穷凶极恶的黄巾乱匪,对徐州的践踏和破坏程度,也远远比不上那曹贼。”
“曹贼的大军攻伐我们徐州,一开始还是秋毫不犯、不伤普通民众,然而却不想我徐州各城池反抗剧烈,曹军骁锐却也不能攻进徐州腹地之中,而一些大城重镇要隘,更是成了阻挡曹军的最坚固的壁垒。”
“然而,为了打碎我徐州民众保城卫家的意志,以减少他们曹军的伤亡损失,曹操那贼在打破徐州的几处城池之后,竟然……竟然……竟然下令曹军,干出了屠城这等伤天害理、断子绝孙的恶行来!”
说到这里,徐盛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伤心事,大好的男儿竟然眼中泛着泪光,居然快要痛哭了出来。
而一旁年纪较小的步练师,却是承受不住双亲惨死在曹军屠城之中的痛哭,竟然一下子扑到了哥哥步骘的怀中,哀痛地抽泣了起来,让人看着无比怜惜。
听完徐盛的描述,以及他们如此怆然的表情,丁靖也大概理解了三人对曹操的心态。
在丁靖的印象中,历史上的曹操,确实在徐州干过不少屠城之事,先不论屠城徐州对曹操吞并徐州的利弊好处,光只看他这等行为,就绝对应该遭受世人的唾弃了。
而曹操在徐州屠城之后,致使徐州男女被杀者数十万,因惧怕曹军屠戮而迁徙逃跑者,恐怕也至少有数十万,徐州因此人心惶惶,人口和战争潜力都锐减。
这也是为何后来刘备、吕布获取徐州之后,却不能和曹操争锋的最大原因。
此刻,丁靖也没有心思去探讨曹操该不该屠城徐州,他只知道徐盛等人,都是徐州战乱的受害者,是这个乱世之下的可怜人。
丁靖向着徐盛等人漏出歉然之色,言道:“诸位,恕我失言,还请原谅!”
见丁靖竟然向他们主动道歉,徐盛等人皆有些仓皇无措,连忙摇头摆手道:“丁将军别这样,我们也没太介意,反正当今天下大乱,像我们这样的流民何其多,能捡回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见徐盛等人这般乐观想得开,丁靖心中的沉闷之色,也淡然了一些,便继续言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下这个乱世,将天下黎民从战乱的水深火热之中,给拯救出来,让自己的苦难不要再让子孙后代遭受了!”
徐盛三人:“……”
听到丁靖这话,徐盛三人皆是一愣,满脸都是诧然之色,似乎不敢想象丁靖会对他们说这个。
“丁将军,这个……这个……,这改变乱世、拯救天下,岂是我等这帮流民能够做到的。”徐盛很是惊愕地言道。
一旁的卫旌、步骘也纷纷点头,和应道:“就是,就是,别说做到了,就算想都不敢想啊!”
丁靖却是面色冷然,肃然喝道:“此言差矣!你们三个……为何如此没志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天下混乱不止,正是我辈匡扶救济之时,岂能坐视不管、以身退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而且,你们这般自认为自己无力改变这乱世,如此是否是太过小瞧自己了?!”
“不去试一试的话,如何知道不行?不去试一试的话,心中不会愧疚后悔么?”丁靖连连斥声反问三人道。
果然,徐盛三人在丁靖的连串喝问之下,脸上早就是苍白且羞红,既是震惊哑然,又是激动愧疚。
丁靖话语透露的理念,是徐盛三人从来没有听过的东西,此刻这些话语听在三人耳中,不禁震得三人振聋发聩,脑海里一片苍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两句话所蕴含的重量,是常人不可估量的,非大胸怀、大志向之人可以说出来。
此刻,这两句话从丁靖口中而进入三人耳中,瞬间就令三人对丁靖的评价再升高了无数个层次,丁靖的身影在三人心中,也立即高大伟岸了起来,令人无比敬佩。
见徐盛三人的目光中,终于露出了热切之色,丁靖也知道自己的话语打动了三人,心中不禁异常满意,暗赞顾炎武、林则徐这两个思想先驱的语言,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
于是,丁靖连忙趁热打铁,说道:“三位壮士,我就直说了吧!这天下兴亡,虽然是匹夫有责,但是却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就可以做到。”
“众人拾柴火焰高,必须更多的人联合起来,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改变这乱世、拯救这天下!”
“所以,三位还请恕我丁靖德才浅薄,想要请三位壮士助我一臂之力,我们大家一起去平定这个乱世,并且还要再创一个更加兴盛的华夏江山!”
“三位壮士可愿意助我?!”丁靖万分期待地看着徐盛三人。
听到丁靖这些话语,徐盛三人顿时明白了,这丁靖竟然是要招揽他们三个。
可堂堂的安北将军丁靖,居然如此直白的招揽他们,这可令徐盛三人皆是一阵愕然,完全有些始料未及的样子。
(本章完)
第402章 投效的前提
听到丁靖的招揽,徐盛三人的眼神中都有些意动,但是也有些犹豫之色,似乎内心里还有一些担心。
三人面面相觑,彼此间传递了一个眼神之后,徐盛便向丁靖请言道:“我三人能得丁将军器重,此乃我三人的幸事,只是这投效之事,还是有些事关重大,恳请允许我三人从旁商讨一番!”
丁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应该的,而且我也完全尊重你们的想法,并非要强迫你们为我效命的意思!”
徐盛三人亦是轻松的笑了笑,便各自前往一旁商议了起来,只留下丁靖和步练师在这火堆旁等待。
此刻,丁靖面前只剩下小练师一人,丁靖自己也有些无聊,便看向小练师,问道:“刚才我听你自称步练师,这么说你是步骘的亲妹妹吧?”
听到丁靖主动和自己说话,步练师顿时一惊,随机脸上微微一笑,想不到丁靖这样的大人物,竟然记住了她的名字。
步练师连忙点了点头,紧张地应道:“嗯。”
见步练师有些紧张的样子,丁靖淡然一笑,语气亲和地说道:“你不用这么紧张,就把我当成你哥哥的好兄弟一样对待就行了,就像面对徐盛和卫旌一般。”
步练师顿时眼前一亮,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么说,我……我是不是……也可以称呼你为……为丁哥哥?”
丁靖呵呵一笑,说道:“当然可以啊!”
“太好了!丁……丁哥哥?”得丁靖允许,小练师顿时兴奋一叫,并且连忙试探性地呼唤了丁靖一声。
也难怪步练师如此激动兴奋,毕竟像丁靖这般的大人物,她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遇到的,能称呼丁靖一声哥哥,也是从来不敢想的事情。
果然,听到小练师如此称呼自己,丁靖心中是一点也不反感,反而因其甜甜的稚音儿感到心脾清爽,顿时欣喜微笑地应道:“诶,步妹妹。”
随后,二人便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彼此畅谈言语不停。
而小练师的孩童天性,也完全展现了出来,各种对丁靖的好奇,全都以稀奇古怪的问题来探求。
“丁哥哥,你真的是统治一方的诸侯么?”步练师惊疑地问道。
“算是吧!”丁靖点头回答道。
“那你统治的地盘有多大呀?”步练师继续问道。
“额,如果光论地域大小,而不管人口、经济等其他因素的话,那么差不多有三个徐州那么大吧!”丁靖继续回答道,并且还用小练师能够理解的角度,解释说明了一番。
“还有一个问题,丁哥哥你成亲了没有呀?”小练师依旧好奇地问道,只是这一次,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些莫名的兴奋与期待。
“嗯?你这是什么鬼问题呀?”丁靖有些尴尬地回应道。
“我要知道!我要知道!丁哥哥快说嘛!”小练师竟然撒娇了起来。
耐不过小练师的撒娇攻势,丁靖只能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还没成亲呢,不过如果这次能安全从淮南返回并州,我就要成亲结婚了!”
说到这里,丁靖连忙闭嘴,害怕自己因此立了个flag,避免毒奶了自己一下。
因为在丁靖的印象中,凡是在战场上说要回家结婚的,最后都是必死无疑,这种情况无一幸免。
就在丁靖和小练师一问一答、有说有笑之时,徐盛三人也商讨完毕,连忙回道丁靖面前。
徐盛向着丁靖一礼,开口言道:“丁将军,您如此招揽直接我们,可见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的心中也为此感到喜悦和意动。”
“因此,能够投效到丁将军麾下,亦是我们的愿景,只是……”说到这里,徐盛却是突然言语一停,有些犹豫地看着丁靖。
“只是什么?”丁靖直接问道。
徐盛也不再隐瞒,继续正儿八经的述说道:“只是,在投效丁将军之前,我们还请丁将军助我们完成一件事责!”
“若是丁将军肯答应帮我们完成这件事情,我们可立即听从将军的号令,成为将军的马前卒!”徐盛没有任何迟疑地言道。
听到徐盛如此言语,丁靖也来了兴趣,便正色问道:“是何事需要我帮忙,但说无妨!”
徐盛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丁将军,你也看到了周围的流民们,我兄弟三人便是他们的领头人。”
“将军可能不知道,此前我们大家都是零星各自南下避难,并未像现在这般联结成群的行动。”
“之所以大家会联合在一起,还是因为大家前段时间大家抵达巢县境内时,正好遇到巢湖贼在县内抢夺人口。”
“那帮巢湖贼人多势众,而我们这些南下避难的流民,也正是巢湖贼最喜欢劫掠抢夺的目标。”
“为了不被巢湖贼捉入水寨中作奴至死,我们三人才不得不振臂一呼,将这帮南下避难的乡亲们给聚集了起来,并且组建民勇自卫,就是为了对抗狠厉的巢湖贼。”
“而在聚集大家成伍的时候,我三人曾向乡亲们保证,承诺一定带乡亲们安然穿过巢县,不被巢湖贼抓走。”
“然而,我等没有想到,即便大家聚集成伍,却依旧不被巢湖贼放过,反而遭到大量巢湖贼的追击围堵。”
“在巢湖贼的追击之下,大家历经磨难和伤亡,才终于逃到这里。”
“本来今天下午,我们大家就能够度过杭阜河,安然走出巢县,脱离巢湖贼的追击劫掠,却不想将军领人突然到来,并且还一举将渡桥毁掉。”言及此处,徐盛顿时再次话语停止,有些担心地看了丁靖一眼,害怕丁靖因此生气。
然而丁靖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生气的表情,反而多了一丝尴尬之色,只能悻悻道:“徐壮士,我没生气,还请你继续!”
徐盛立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所谓大丈夫不可言而无信,我等三人既然答应了乡亲们,就必须完成承诺,安全送乡亲们渡过杭阜河去,逃出巢湖贼的威胁。”
见徐盛说到这里,丁靖也大概明白了过来,说道:“难道,你们是要我帮你们把乡亲们,送过杭阜河么?”
“可据我探明的情况,距离此处最近的渡河处,也至少有五六十里,如此远的距离,如此多的民众,我怎可能去做他们的护卫军?要知道现在我还正被袁军追杀呢!”丁靖有些哑然地说道,他可不想去学习历史上携民渡江的刘玄德,那和自讨苦吃的作死之举没什么区别。
(本章完)
第403章 巢湖贼
听丁靖这般言语,徐盛连忙摇头,说道:“将军,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嗯?”丁靖也是一愣,不禁问道,“你难道不是要我领军去帮你,把大家护送到几十里外的渡河处么?”
见丁靖果然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徐盛连忙解释,说道:“将军,我等亦知将军现在的处境,自然明白将军不可能驱军充作乡亲们的护卫,更不敢奢望将军随行保护乡亲们了。”
“其实,想要让乡亲们安全的行走数十里而渡河南下,也不需要将军一直随行护卫,只需要将威胁乡亲们的恶贼全部解决掉,就已经足够了!”
丁靖依旧有些一知半解,继续看着徐盛言道:“我还是听不太明白,你刚才也说了,你们聚众一起南下,是为了防御巢湖贼的掠夺,难道你是要我领军去把巢湖贼给灭了?”
徐盛连忙摇头,说道:“将军,我等怎会提这般强人所难的请求!”
“其实,我们只是想要将军,帮我们击退前来追击的巢湖贼就行了。”
“将军,之前我也跟你提到了,就算我将乡亲们聚集成伍,大家一起行路南下,却依旧躲不掉巢湖贼的劫掠,反而引起大量巢湖贼的追击。”
“只要将军领军帮我们,把这些追击在后的巢湖贼,统统给驱逐打败,则乡亲们就可以放心前往附近的渡河处,仍旧能够安然渡河南去临湖。”
经过徐盛的这番解释后,丁靖也算终于弄明白了,原来今天下午,在他们丁靖军过桥烧桥之时,徐盛等人正领着民勇断后阻截追击在后的巢湖贼,虽然徐盛等人最后击退了巢湖贼的先锋,但是却依旧没有解决巢湖贼的追击。
只要巢湖贼还在身后追赶,乡亲们就没有片刻的安全,而前往下一个渡河处的路程上,也难免被巢湖贼给追上,到时候面对大量穷凶极恶的巢湖贼,乡亲们也只能束手就擒,等着被巢湖贼虏回老巢作奴作狗。
对付这些追击在后的巢湖贼,丁靖还是能够办到的,不过他还是决定要小心谨慎一点,毕竟他来到这淮南之后,也听说过巢湖贼的恶名,知道这些家伙也不是什么普通的贼寇。
丁靖肃然看着徐盛,张口问道:“徐壮士,这个忙我倒是可以帮你们,只是我想向你先了解一下,这帮巢湖贼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
徐盛点了点头,理解地言道:“这是当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随后,徐盛便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全部一五一十的向丁靖述清了出来。
原来,这巢湖贼自古便存在,是官军一直消灭不掉的顽寇。
只是此前,汉家天下还算太平,到巢湖落草的贼匪,也并不是很多。
而在黄巾之乱后,江淮一带的贼匪流寇不断增多,前往巢湖落草的人也不断增多,仅仅数年之间,巢湖上下聚众结寨的贼寇,就有一百多个,其中多着上千人,少者也有一两百。
但是那个时候,巢湖贼虽然人数众多,但却彼此独立,而且甚至还相互攻伐吞并,自耗不止。
因此,那个时候的巢湖贼虽然也很庞大,但是实力却并不是很强,甚至还被广陵太守陈登领军剿灭过两次,使巢湖贼的嚣张气焰瞬间坠入低谷。
就在巢湖贼即将就此一蹶不振之时,从中原溃逃至淮南的黄巾余孽郑宝一伙,也选择前往这巢湖落草为寇了。
并且,郑宝一下子就发现了巢湖贼的地利优势,立即决定将此处当做自己作威作福的终身据点。
于是,郑宝趁着各个巢湖贼萎靡不振之时,施展各种手段,将巢湖上的各个贼寨,全部兼并收服,成为他郑宝一人的私众。
自此,巢湖贼便只听一个人的号令,这个人就是郑宝,而郑宝也变成了巢湖贼的代名词,令整个淮南闻风丧胆。
然而,就在郑宝即将称霸整个淮南之时,袁术却是突然从中原豫州,转移到这淮南来了。
袁术虽然残暴奢侈,却也有着基本的韬识,他岂能容忍郑宝领着这帮巢湖贼,在自己的地盘上为非作歹,于是便令麾下大将纪灵,率领大军极力围剿郑宝。
而郑宝借着巢湖的地利,与纪灵也是周旋抗争不断,双方角力了大半年,却依旧不见最终的胜负。
到了最后,纪灵统率的袁术军,终于感到了一些疲惫,对剿灭郑宝的巢湖贼之举,也觉得极度的吃力不讨好。
于是,袁术为了避免自己的军队,陷入与巢湖贼的战争泥潭之中,便只能停止主动出击的策略,只留下少量军队驻扎在巢湖沿岸,防备巢湖贼继续掠城拔县。
虽然这场战事以袁术军撤退为结局,由此避免了巢湖贼被彻底剿灭的下场,但是此战之后,巢湖贼的势力更是锐减。
原本巢湖贼有着数万贼寇大军,此战之后却只剩下七八千人,可谓损失惨重。
而郑宝在此之后,也学乖了许多,不再主动嚣张的招惹袁术,甚至对淮南的一些当地城县,也彻底打消了劫掠之心。
如此保守退让之举,就是为了减少袁术对自己的敌意,避免袁术再次起兵来攻伐他们。
然而,不敢劫掠本地的城县,郑宝的巢湖贼只能在老巢里坐吃山空,哪怕他们巢湖底蕴颇丰,却也扛不住这样的消耗。
就这样,巢湖贼将劫掠的目标,慢慢的转移到了过境的流民身上,这些从北方前往江东避难的流民中,怎么说都还有点家底。
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理念,郑宝的巢湖贼对各路过往的流民,几乎是如狼似虎般的掠夺,不但对过境的流民劫财劫粮,甚至连人都一起抢回水寨。
这些流民被抢回巢湖贼的水寨之后,当然不是白白养着,而是用来当牲口一般使用,每天只给这些流民一点食物,却要他们完成大量的劳作,以此来滋补水寨的各种消耗。
而光光剥削这些被俘虏的流民,对郑宝的巢湖贼而言,却依旧只是蝇头小利,根本满足不了他手底下这帮贪婪的悍匪们。
为了镇压部下们的贪婪与不满,郑宝自己也是费尽了各种心思,恩威并济之下,才堪堪压制住手下们的负面情绪。
然而丁靖和徐盛等人尚不知道,在前几日丁靖身份消息走漏整个淮南之后,郑宝更是抓住这个机会,亲自率领过半手下前往临湖,就是为了借此转移手下们的注意力,防止这帮兔崽子因为长期积压的不满而炸营。
并且,如果他郑宝能将丁靖擒杀了,届时他郑宝的名声必将震撼整个淮南,他们巢湖贼的颓势也将一夜雄起,到时候不用他们巢湖贼主动去劫掠钱粮,恐怕一些人就会主动前来献媚讨好他呢。
(本章完)
第404章 夜袭计划
听完徐盛的一番说明之后,丁靖对于巢湖贼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按照丁靖的推测,除去郑宝带走的一半贼军,前往了临湖之外,整个巢县境内的巢湖贼,应该最多只有四千人。
而再除去看守巢湖水寨,以及其他地方劫掠的贼匪外,能够来追击徐盛等人的巢湖贼,恐怕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