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丁靖面前的淮水,最宽的地方超过两百米,最窄的地方也有数十米,并且水深十足,没有船只,根本不可横渡。
  而丁靖一行人,足足过百人、过百骑,这样阵势也根本不可能向民众船夫求助渡河,那样征集船只起来,怕是要耽搁上好几天。
  想要立即运送这么多的人过淮水,必须要足够的大中型船只才行,而能够提供这等数量和体型的船只,除了地方官府和水军之外,也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提供这种帮助了。
  此刻,丁靖才有些愕然后悔,他盘算了各种意外情况和遭遇,却全然没想到自己会遇上渡河难的问题。
  面前的淮水就像是一道天堑,挡住了他们全部的去路。
  一旁的郝昭也满是焦急,连忙向丁靖询问道:“主公,现在我们怎么办?是就地征船使用?还是去抢袁术水军的船只来用?!”
  丁靖摇了摇头,立即将郝昭的两个想法都否决了,道:“向民众征船太慢了,去抢袁术的船只也不行,定会引起袁术大军围剿我们,而且就算成功抢了船,我们也很难驶船渡河,毕竟大船不是有力气划桨就能渡大河的。”
  丁靖一行人终究都是北方人,别说掌舵划船渡河了,就连精通水性游泳的都没几个。
  而北方虽然也有条黄河,可黄河的浅滩渡口有很多,水浅的时候可以直接趟河渡水,因此丁靖军中从来没进行过驾船渡河的训练,能操纵船只的士卒更是没有几个。
  不过丁靖还是不死心,向着淮水上下望了望,言道:“派出两队斥候,沿着淮水上下游各自探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直接驾马强渡河水!”
  “诺!”郝昭神色一凛,连忙领命而退,就要让人去上下游探查。
  突然,数艘大船不知何时竟出现在淮水江中,并且正直奔丁靖一行人所处的北岸靠来。
  见到有大船向自军靠近,丁靖眉头一挑,心中有些疑惑,连忙止住郝昭,道:“先等等!有船只过来了!”
  ……
  “可是丁并、丁史二位兄弟!?”船只靠岸之后,大船上突然站出一人,对着丁靖一行人高声呼喊道。
  丁靖闻声后,亦是驱马出列,行至岸边船前,应道:“我就是丁并,你们是何人?!”
  那人见到丁靖身影和回应之后,顿时大喜万分,连忙叫道:“在下刘晔刘子扬,现任后将军袁术麾下的阳泉长,受好友鲁肃所托,特来此接应丁家兄弟一行渡江!”
  说来,刘晔刚刚收到鲁肃请他来接人渡江的信后,还以为鲁肃是因为货物众多,人手船只都不足,才找他帮忙的。
  而刘晔与鲁肃本就是至交好友,二人往来频繁,常日里他刘晔也时常用水军船只帮其运货过淮水,因此也就习以为常,并未将这事看得太重。
  却不想刘晔来到这淮水边,看到丁靖这过百骑的一行人之后,他刘晔是彻底惊诧了,差点直接下令船只掉头返回阳泉,不理鲁肃的请求了。
  (本章完)


第352章 刘晔
  在刘晔眼中,面前的丁靖一伙人,这释放而出的气势,给了他一股深深的震撼感。
  这哪里是寻常人所能发出的气势,恐怕只有穷凶极恶的悍匪,或者身经百战的悍卒,才能发出这样的气势,令人根本不敢直接目视。
  他刘晔也不知道鲁肃是从哪里结识的这伙人,此刻他根本不想与丁靖等人靠近,唯恐与虎为伴,惹祸上身。
  不过刘晔与鲁肃素来友好,二人彼此间更是推心置腹,仿若兄弟手足。
  他知道鲁肃的为人,虽然鲁肃是个热爱交友的仗义之人,但是却也有自己的原则,鲁肃是绝对不会和贼寇恶毒之人结为真心朋友的。
  既然鲁肃会请他刘晔帮忙送丁靖一伙人渡河,可见鲁肃对丁靖一行人是真的毫无抵触,乃真心结交的。
  而他刘晔既然与鲁肃是好友,自然对鲁肃也极为信任,而且好友鲁肃也来信请求他了,他也已经答应了,自然不可能现在就打退堂鼓,那样非但太言而无信了,而且还会让他有弃兄弟之求而不顾的恶名。
  最后刘晔只能心中一横,无论丁靖一行人是好是恶,他也只能暂时不管,先送他们过淮水,完成与好友鲁肃的承诺再说。
  然而,丁靖听到刘晔的自荐言语之后,整个人也是惊诧无比。
  在丁靖的印象里,三国成名的谋士之中,这刘晔刘子扬也算得上一个,而且评价还很高,同样也是一个算无遗策的牛人。
  唯一的缺陷就是,刘晔的能力虽然不错,但是官爵地位却总是达不到极点,有种被刻意打压的感觉。
  其实这也难怪如此,毕竟刘晔是汉室宗亲,而三国时期,尤其是群雄割据之后,越有能力的汉室宗亲,越被地方诸侯给猜忌,很难成为这些诸侯们的信任心腹。
  而曹操、曹丕时期,魏势力的能人实在太多,刘晔虽然才智过人,却有点光芒不够,因此虽然他也是核心谋士,却不是最核心的圈子里的。
  而到了魏明帝时期,刘晔虽然被曹叡信任,但是却被同僚诬陷,又有蜀汉接连北伐的外况,以至于刘晔依旧被曹叡猜忌,仍旧难以走上盛职极位,最后落得个狂若癫人,郁郁而终的下场,实在让人哀惜。
  正是知道刘晔的这般遭遇,以至于此刻的丁靖,虽然面色冷静地看着刘晔,眼中却多了一丝惋惜之色。
  他知道刘晔的才能,也能够猜到刘晔为何最后发狂郁终,其中缘由应该不止是不被重用,而是他殚精竭虑的付出,却仍旧得不到信任的无奈与忿恨。
  随后,只见刘晔立即让五艘大船全部靠岸,并且放出踏板到船前,让丁靖一行人踩着踏板上船。
  五只大船,完全足够装下丁靖这一百骑了。
  所有人都上船之后,刘晔立刻下令向南岸渡去。
  丁靖一行人矗立在刘晔的大船之上,除了丁靖之外,其余所有人都面色苍白,嘴唇乌青,面露痛苦之色,这是典型的晕船之状。
  丁靖军中,皆是北人,骑马奔袭虽是拿手,可这乘船颠簸却是软了脚。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上吐下泻,软趴在甲板之上,根本不能站稳。
  见到丁靖军这副模样,船上的刘晔再次一惊,有些诧异地叹道:“这帮人竟然都未行舟渡河过,也不知道鲁子敬是从哪里认识的这帮旱鸭子?!”
  “我们都是从河北来的。”
  就在刘晔感叹的时候,一道声音突然在其身侧响起,差点吓了刘晔一跳。
  刘晔连忙侧身一看,发现说话者正是丁靖。
  见到丁靖面色如常,一脸轻松的样子,刘晔更是惊奇,连忙微微一礼,道:“原来是丁并兄弟,你怎么……”
  “刘兄弟是在疑惑我为何不似其他人一样,竟表现得如此轻松自得么?”丁靖微微笑道。
  刘晔尴尬一笑,意识到自己言谈语的“旱鸭子”一词,用的有些不恰当,可能引起了丁靖的介意,连忙歉然道:“丁兄弟,请宽恕在下,刚刚我只是一时失言!”
  丁靖摇了摇头,脸上假作满不在乎地言道:“刘兄弟言重了,我并无责怪之意,他们确实不擅水性,连大船也从未坐过,可不就是旱鸭子么!”
  “这帮小兔崽子,回河北后,我非得好好练练他们不可,不求他们人人善水,至少别再像现在这般狼狈了!”丁靖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继续言道。
  说实话,看着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士卒,在船上竟然表现得如此不堪,他丁靖感觉脸都丢尽了。
  听着丁靖的话语,刘晔却是目露精光,觉得丁靖的言行风格,实在和他人不同。
  不过刘晔心中却有一个疑问,便问道:“对了,晔还有一个疑惑,不知可能问否?”
  丁靖笑道:“当然可以!”
  刘晔立即问道:“丁兄弟既然从遥遥的河北而来,到底是为了何事呀?”
  丁靖眨巴着眼睛看向刘晔,有些诧异道:“刘兄弟,鲁兄弟既然请你带我渡河,难道就没跟你说过我此来的目的么?”
  刘晔摇了摇头,道:“并没有,我一开始还以为他这个家伙,是又要托我帮他送货物渡河呢,却不想是让我来渡人渡马的。”
  丁靖点了点头,从刘晔的话语中,他知道了刘晔和鲁肃应该关系不错,算得上莫逆之交了。
  既然如此,丁靖也不打算隐瞒刘晔,直接相告道:“刘兄弟,既然鲁子敬对你是推心置腹,那我丁并也自然不该瞒你。”
  “其实,这次我从河北原来淮地,是来寻觅神医华佗的,想要请华佗先生北上,救治我那病危的母亲!”丁靖正色诉说道。
  刘晔知道了丁靖此来的目的,脸上也顿时一凛,心中对丁靖行径极为佩服。
  他刘晔也是个孝顺之人,尤其是他的母亲早亡,以至于令刘晔至今心中痛苦,对自己不能为母尽孝而感到极为自责。
  此刻知道丁靖不远万里,千里迢迢的疾行向淮南,竟然是为了救治母亲,如此孝义之举,令刘晔亦是感动倍加,只觉得丁靖此人当为豪杰。
  突然,刘晔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有些错愕地看着面前的丁靖。
  “等会儿!丁兄弟……你既然是来寻人的,为何……为何要带百骑相随!你不会在诓骗我吧?!”刘晔有些惊慌地指着丁靖叫道,“若你用孝义之道来诈我刘晔,我刘晔就算舍弃好友之请,也不会带你们渡过淮水的!”
  (本章完)


第353章 欲招刘晔
  见刘晔如此气愤异常的言语,丁靖立即意识到他会错了意,连忙解释道:“刘兄弟不要动怒,我真的没有骗你,我是真的来寻华佗回去救母的!”
  “至于为何……为何要带这么多人马在身边,这个……算了,我也不欺瞒你!我带这么多人马在身边,实际上是放心不了此行的安危,他们都是来随行保护我的!”丁靖肃然解释道。
  刘晔闻言一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了双目,上下扫视着丁靖。
  “丁兄弟,你……你到底是谁?为何需要百骑护卫?!难道你是王公贵族不成?!可是除了当今陛下之外,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至于带着百骑护卫在旁啊!”刘晔诧异地看着丁靖叫道。
  丁靖微微一笑,言道:“王公贵族出门远行,带些寻常护卫当然就够了,毕竟不是什么势力都喜欢和王公贵族作对的!”
  “可有些人就不同了,有些人虽然不是王公贵族,但是却更受各个势力的窥测,比如曹操、袁绍等人,我想如果他们私底下来到这淮地,其防范态势,应该不落于我这般。”丁靖继续言道。
  听着丁靖的诉说,刘晔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惊诧,变成了惊骇,一脸愕然地看着丁靖。
  此刻,刘晔浑身微微颤抖,不禁意识到了什么,以手对指着丁靖,吞吞吐吐地颤声道:“丁兄……弟,你……你这话是……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
  丁靖看着惊恐的刘晔,微微点了点头,止声道:“刘兄弟切莫声张,你没有猜错,我就是并州来的,我潜行于此,可不敢暴露身份!”
  丁靖主动说明了来历,这就相当于是主动承认了自己身份,而刘晔虽然才智过人,却仍旧在得知真相后,被震撼得里焦外嫩,久久不能言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晔终于渐渐恢复了稳定的情绪,脸上的苍白错愕之色,却依旧始终没有一丝消减,似乎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
  “丁兄……不,丁……,安北将……”刘晔看着丁靖,慌乱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丁靖再次爽朗一笑,释然道:“刘兄弟不必慌张拘谨,我俩并非上下属的关系,什么称呼都随便!”
  见丁靖如此平易近人,并不是传说中那般猛虎食人般恶狠,这让刘晔有些意外,且受宠若惊。
  面对丁靖如此祥和的态度,刘晔的内心也平静了多少,那份紧张与慌乱顿时消减了许多。
  思来想去,刘晔也不再拘泥于双方的地位,就当丁靖是好友鲁肃的好友一般招待好了,便言道:“既然如此,就请饶恕晔的唐突,那我就直称堂堂并虎为丁兄了!”
  丁靖也点了点头,欣然道:“正该如此!”
  自此,二人彼此的距离瞬间拉近了不少,交流谈吐起来,也少了一份疏离隔阂。
  二人一边乘船渡水,一边畅聊闲谈,皆是有说有笑,互有言语话题。
  短暂的几句交谈,让刘晔深深的认识到了丁靖的不同,尤其是丁靖那股自信淡然的气质,更是非比寻常。
  这份气质不是自傲或自大,而是真正的自信与雄情,令人与之相处,并无任何厌恶之感,反而有股心惊胆骇之感,这种感觉不是害怕惊恐所致,而是慑于其豪情雄心所致。
  同样的,和刘晔的简单交谈中,丁靖亦是体会到了刘晔的才智。
  光是几句话语,刘晔就表现出了极为过人的反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出众分析与见解,令丁靖也是叹为观止,颇感折服。
  刘晔如此才能之士,顿时让丁靖心生招揽之心,而且刘晔和鲁肃不同,比之更容易招揽带走。
  鲁肃的鲁家,虽然不是什么知名大族世家,但是却是家大业大的豪强,先不论他们鲁家的族人数量,光是在这淮扬一带的产业,都是一笔不可描述的数字。
  想让鲁肃丢弃家族家业,跟着他丁靖北上回并州,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刘晔可就不同了,刘晔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和许多汉室宗亲一样,他们的家道早就已经衰落了。
  现在刘晔一家人,加上奴仆等,也才十多人,也没有什么庞大的产业,这样的人才,是很容易撬走的。
  发现刘晔有被撬走回并州的可能性,丁靖的内心顿时开始激动了,忍不住就要张口直接招揽。
  不过,最后话到嘴边,丁靖却是生生的咽了回去。
  因为,如果他这样直接招揽的话,实在有些不合规矩,毕竟双方才刚刚见面不到十分钟,这么点时间内,你丁靖就想要当别人的主公,未免也太自大唐突了!
  所以,丁靖准备来个最常见的招揽拉扯的套路,就忍不住轻咳了两声,随即看着刘晔言道:“刘兄,你觉得当今天下局势如何?!”
  听到丁靖问话,刘晔先是一愣,有些不明所以,却依旧叹气言道:“当今天下之状况,生灵涂炭,饿殍遍地,实不足以概描。”
  “而且,这应该还只是开端,百姓的疾苦,天下的崩溃,仍将持续数十年,或许才有定数。”刘晔叹了叹气,又言道,“只是到时候,也不知道这汉室江山,是否还属于刘家!”
  听着刘晔的话语,丁靖却反而一惊,没想到刘晔竟然已经将世局看透,还预料到了刘汉终究被人代替的结果。
  不过,丁靖依旧故作有些诧异的表情,大叫道:“刘兄弟为何如此认为!难道这天下还能易主不成!”
  刘晔却是失落无比,似乎早就洞察了一切结果,叹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失其鹿,群雄焉能不逐之?!”
  “只可惜荆州刘表,偏安一隅,若其奋荆兵而入中原,匡扶社稷朝政,或许我们汉家还有救!”
  “唉,只可惜……刘表他……唉……”刘晔言及至此,竟是哀叹成泣。
  “额……”看着刘晔大哭不止,丁靖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劝道,“刘兄弟,或许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坏,如今董贼已死,陛下也在许昌重建朝廷,没有刘荆州的支持,还有曹司空匡扶嘛,我想这汉家江山,必定还能重振起来!”
  听着丁靖的安慰,刘晔的眼中也是一亮,似乎抓住了最后一丝希望,目中露出一团烈火,叫道:“丁兄弟说得对,只要陛下和朝廷还在,只要曹司空还心向汉室,这汉家江山就不会崩塌!”
  “多谢丁兄弟提醒,晔终于大彻大悟,我决定了,待送丁兄一行过河后,我就立刻率家族前往兖州,投奔曹司空,共匡汉室!”刘晔兴奋地叫道。
  “什么!!!”
  看着刘晔激动兴奋的反应,丁靖却是一愣,有些措手不及地叫道。
  (本章完)


第354章 这江山,该易主了!
  看着刘晔的反应,丁靖差点忍不住狠抽自己两嘴巴,无比后悔自己刚才的言行话语,以至于令刘晔对曹操心生投靠之情,这岂不是将人才往强大的对手那边赶么!
  在冀州,丁靖已经失去了荀彧,如今在淮地,他可不想又失去一个刘晔。
  突然,丁靖拉住刘晔,言道:“刘兄弟,其实我刚才的话只是安慰之言,当不得真,那曹操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听着丁靖前后相反的话语,刘晔却是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之色,反言道:“丁兄,你为何如此说话,曹司空迎帝入许,尽心尽力的侍奉朝政,如此忠心耿耿之人,岂能让你随便妄谈非议!”
  见刘晔有些生气,丁靖也颇为无奈,只怪他的话语却是前后相反,彼此矛盾,有胡言诋毁之嫌。
  为了挽回自己在刘晔心中的形象,丁靖也有些焦急了,他必须找点法子,让刘晔虽不至于重新亲近自己,也必须让他就此摒弃曹操。
  突然,丁靖的脑海里突然一亮,瞬间有了个主意。
  丁靖看向刘晔,义正言辞地问道:“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刘兄诉说,曹操此人城府极深,绝非忠义仁孝之辈,其表面侍奉陛下,背地里却另存心思!”
  “天下间,皆把曹操与袁绍相提并论,言称他两人为汉室二雄,皆有匡弼社稷的心意和能力。”
  “然而我却要说,袁绍虽有匡弼社稷之心,却无匡弼社稷之能,否则曾经也不会提出让董卓入京的烂招。”
  “而他曹操,虽有匡弼社稷的能力,却没有匡弼社稷之心。”
  “你也不用如此诧异疑惑的看我,我也无法跟你解释太多,反正我要告诉刘兄一句话,曹操的真实心意,其实和这淮地的袁术,倒是无比相似!”丁靖斩钉截铁地断定道。
  “曹操?袁术?”刘晔低喃了两声,却是想不出他两个有什么相似之处,只能言道,“恕晔不明,曹司空和后将军,到底有何相似?”
  丁靖神色一暗,脸上也露出肃然毅重之色,正色言道:“他二人,皆,有,称,帝,之,心!”
  “什么!”刘晔听着丁靖一字一言,直接骇得叫了出来,脸上满是苍白惊恐之色,似乎不敢相信丁靖的话。
  丁靖继续说道:“刘兄弟,你不要觉得我是在骗你,也不要觉得我是在胡言乱语,我这个人直觉很准,我看人、看事,可是从来没出错过的!”
  刘晔却是依旧震惊,连忙摇头不止,言道:“将军,你不要再说了,我刘晔不是傻子,袁术、曹操也不是傻子,他们就算有称帝之心,但是却不至于真的敢做那大逆不道之事!”
  见刘晔如此表态,丁靖继续言道:“既然如此,那我请刘兄弟继续拭目以待,我想不需要几年,袁术必定称帝尊妄。”
  “而那曹操也必定大有变化,再不会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丁靖肃然言道。
  听着丁靖如此肯定的话语,刘晔的心再次震荡了起来,只觉得丁靖的话语无比坚定断然,好似真的却有其事的样子。
  这也难怪,毕竟丁靖是一个穿越者,对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都了然无比,比如袁术称帝这种事,现在的人,包括袁术自己在内,可能还想都不敢想,但是到了一定时候,这种事真的就会发生,这是一种趋然性,若无外力强势破解,则根本不可阻挡!
  因此,丁靖说起这些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如此言之凿凿,以至于连刘晔这个听者,都不禁心中震撼,好似确有其事的样子。
  不过,即便丁靖断然肯定无比,但是刘晔却依旧不太相信,只觉得还是有些危言耸听,否决道:“将军,你并非仙家神人,何故能叵测人心、洞悉未来,请恕晔依旧不能认同!”
  刘晔的反应,依旧在丁靖的预料之中,他也没想过自己的片言片语,就能让刘晔信服自己,而且他的话还是如此的危言耸听。
  丁靖一笑,道:“刘兄弟不信也无事,毕竟这也只是我的直觉,最后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不过,我还是希望刘兄弟不要轻易前往兖州,那样只会使自己身陷囹囵。”
  “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曹操真的从汉臣变成了汉贼,到时候刘兄弟该如何自处?”
  “而且,如果我的情报没错的话,刘兄弟也是汉室宗亲,到时候成为汉贼的曹操,又会如何对待刘兄弟呢?!”
  “所以,我才希望刘兄弟小心行事,切记不要过早前去投靠曹司空!否则,到时候可谓追悔莫及!”
  听着丁靖如此话语,刘晔却是心中一凛,涉及到自身和家族的安危,他也不得不多思重谋起来。
  万一,万一曹操真的如丁靖所言,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贼,那他刘晔又该如何自处?!
  此刻,刘晔的心也不禁有些混乱,思虑辗转万千,脸上也变得冷汗直流,只觉得这个世界还是那般黑暗,还是那般混乱。
  或许,正如他之前认为的,汉失其鹿,群雄焉能不共逐之?!
  “唉!淮地有袁术残暴荼毒,兖州有曹操狼子野心,难道这天下真的没希望了么!”刘晔不禁沉重叹道。
  丁靖摇了摇头,坚定道:“刘兄弟,有希望!”
  “还是那句话,袁术会不会称帝,并无绝对!曹操会不会成为汉贼,也不一定!一切,都还需要观望等待,才能看透一切!”丁靖言道。
  刘晔却是一叹,道:“等待?!将军还真是看得开呀!我能在此等待观望,可这汉家天下,怎可能等待得住?!”
  “到时候汉室大厦倾倒,岂不一切都没了!”言及至此,刘晔竟是激动得吼了出来。
  看着刘晔如此伤感悲痛的样子,丁靖也有些不忍,但是他却不知如何安慰,因为这刘汉江山的崩塌毁灭,都是各种元素的积累所致,是历史所造成的结果,人力根本不可能挽回汉室江山。
  丁靖拍了拍刘晔的肩膀,肃然道:“刘兄弟,恕我直言了吧!这汉室江山崩塌之势,不可阻挡!”
  “外戚、黄巾、董卓,甚至各个世家大族,已经在汉室这杆栋梁柱子上,凿出了太多孔隙,这样的栋梁柱,已经来不及修补好,就会转瞬间崩塌了!”
  “而且,刘兄弟,丁某说句不该说的,这刘汉江山,也该易主了!”
  听着丁靖的言语,刘晔瞬间双目圆瞪,仿若听到了什么雷霆惊语一般,怒不可遏地直视着丁靖,切齿言道:“丁靖!你安敢如此!”
  面对着刘晔的怒视,丁靖却是毫不心虚,反而直视以对,喝吼道:“刘兄弟,这天下已经烂成如此模样,你觉得罪魁祸首是谁?!”
  (本章完)


第355章 恍惚的刘晔
  听着丁靖仿若怒吼的质问,刘晔亦是脸色死白,似乎已经微微料到了丁靖话中的意思。
  不过他刘晔心中的意念极度坚定,他相信这引起天下的崩乱的原因,不是刘姓皇室引起的,而是那帮乱臣贼子,如张角、何进、董卓等辈。
  看着刘晔一脸动摇,又一脸坚定的神情,丁靖知道他刘晔的心里,正在做着各种思想交战。
  见刘晔还不死心的样子,丁靖脸上忿而一冷,略带杀气的叫道:“刘兄弟,你难道还要执迷不悟!”
  “天下崩乱的最大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朝廷的统治者们,无论是陛下,还是三公九卿等位高权重者们,他们都是导致这场天下纷争的罪魁祸首!”
  “而刘汉皇室,则是最大的祸首!”
  听着丁靖的话语,刘晔已经震得连牙齿都在颤抖,手指着丁靖,瞠目不能言语,只能结舌道:“你……你……你……”
  丁靖无视着刘晔的表情动作,继续言道:“刘兄弟,你看我们现在正在渡过这淮水,淮水汹涌,非横舟大舸南渡。”
  “如今这天下,就好似这条淮水,而我们维持着的汉室,就像是淮水上的横舟。”
  “舟有一个漏洞,我们还来得及弥补,让它不至于沉没于淮水;而舟有两个漏洞,我们也依旧可以弥补,也能让它不要沉没。”
  “可是,这横舟之上,若早就已经是千疮百孔,连江水都已经浸入船中过半了,眼看着就要沉入淮水之中,那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去弥补它么?!”
  “社稷如舟、天下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刘汉之社稷,已失其舟,岂能不没于滚滚浪涛之中!”
  丁靖的一字一句,宛若针扎一般,一点一点的刺入刘晔的脑海,渗入他的骨髓,以至于刘晔差点失神跌倒。
  以刘晔的智慧,怎能不懂丁靖话语中的意思。
  数十年的问题积压,已经让刘家这座大厦,早就变得千疮百孔,崩塌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数年前,虽然有黄巾起义,但是除了暴动的流民之外,更多的世家豪族和普通民户,依旧是心倾汉室朝廷的。
  然而自董卓祸乱京城之后,无数的世家豪族和平民百姓,已经看透了刘家社稷的溃败。
  失望、绝望、**、贪婪、憎恨,各种各样的态度,对着刘家社稷扑面而来。
  刘家社稷的稳固,依靠的是天下世家豪族的支持和维系,当这些世家豪族心生他意之时,这社稷岂能继续稳固?
  想到这里,刘晔的心变得无比颓然,如今全天下的势力,都在趁着这个混乱的局面而追利排异,真心拿出底力来匡扶汉室的,又有多少!
  此前,刘晔心中一直不明白,为何连汉室宗亲中的刘表、刘焉,都已经醉心于偏安一隅、割据一方,而对朝廷社稷是不闻不理。
  难道连刘表、刘焉这般地位和实力的汉室宗亲,都是已经彻底不管刘家社稷了么?
  这一刻,经过丁靖的简单提点,刘晔的心中终于理通了一切,原来刘表、刘焉已是早就看透了大汉的病入膏肓,就算是光武帝重生,大汉可能也是救无可救。
  人力不可胜天,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正是刘表、刘焉二人尽皆看清了这一切,这才会对朝廷中央不允不理,自顾自的偏安一隅、规避一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就算他刘表、刘焉付出全部的能力和代价,也挽救不了已经开始倒塌的大汉社稷。
  此刻,理通了这一切思绪后,刘晔可谓是心灰意冷,有些暗沉地凝视着面前的丁靖,叹道:“将军,难道大汉就真的没机会了么?!”
  丁靖亦是失落的摇了摇头,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大汉天命,人力不可阻挡!”
  “不过,刘兄弟也不要太过心灰意冷,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只要时机来到,江山社稷必定再次稳定!”丁靖继续言道。
  听着丁靖的话语,刘晔的心神仍然久久不能宁静,只觉得丁靖的话,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安慰罢了。
  此刻在刘晔的心中,也认为丁靖的话并没有错,可是就算最后天下终究结束混乱,恢复光武帝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