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升连忙拜首言道:“说出来将军不要见怪,其实小人仰慕并虎丁靖久矣,故而得知将军来历之后,心中惊喜如此。”
听着程升的回答,张济也有些惊奇,想不到此中竟然还有如此一层。
不过张济毕竟年过四十,虽然他并非足智多谋的人,却也知道谨慎小心的道理,对于程升的言语,张济也不会全信,只是当个趣事记住罢了。
见张济不再言语,而是将目光看向东面,面露凝重之色,程升知道张济心中有事,便不再叨扰,连忙告退。
张济的心中的确藏有心事,通县东面八十里外就是平谷城,张济知道丁靖此时就在平谷,他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驱军前往平谷与丁靖会合。
就在张济立于城头思绪连连之时,突有斥候前来禀报,言称北面三十里外,有大量不明骑军正在奔行。
闻听斥候来报,张济顿时一惊,觉得此中必有蹊跷,如果他的情报没错的话,此时渔阳郡境内的乌丸军都集结在郡治城外,而田豫也领军前往渔阳城去了,如此情况下,应该不会有大量骑军会在此时向西而来。
“传令下去,留下一千人把守城池,其余人全部整装上马,随我出城去看看!”张济立即令道。
……
当张济领军两千骑出城,向着北面快速奔行,不久之后,果然看到一支数千人的不明骑军向西奔行,而看着这帮骑兵的打扮,不就正是难楼的乌丸军么。
并且张济还发现,这支乌丸军分为前后两部,前面一部只有三十多人,而后面部分却有三千多人。
“不对!”张济突然言道,已经察觉到了这支乌丸骑军的蹊跷之处,再次言道,“那前面的数十骑正在被后面数千骑追杀!”
张济身旁的副将连忙问道:“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张济思考了片刻,言道:“他们人多势众,若非必要,不宜交战!”
“不过若是这帮乌丸骑军继续向西,则即将进入军都山范围。”
“军都山虽有我侄张绣防御,但是我等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乌丸军过去,必须拦住他们!”
“而且我对那被追着的数十骑很好奇?也不知这数十人是如何让这三四千人如此锲而不舍的追赶的?”
“走!我们去他们的前路等待,若是那数千乌丸骑军敢继续向西冲来,我等也不必再和他们客气!”
……
丁靖领着残余的三十多骑向西飞奔,拼死向着张济军靠拢而来。
当双方距离只有数百米的时候,张济也终于看清了丁靖的身影,脸上顿时一愣,随即大惊叫道:“竟是主公!”
(本章完)
第245章 张济显威
丁靖的外貌看起来虽然并无什么特殊,但是他的那杆虎齿戟却是太耀眼了,那散发着寒芒的戟刃,数百米之外看去,也格外刺目,令人一眼就能看出其样貌,并且感受到那戟上的杀气。
丁靖这“并虎”的名头所来,一半是因为他那虎步并州的威势,另一半便是这杆虎齿狰狞的战戟。
身为并州军的将领,张济岂能不识这虎齿戟,由戟知人,虽然暂时看不清丁靖相貌,但是张济却是已经确定了身份。
知道丁靖正遭到乌丸骑军追击,张济哪里还敢再耽搁一刻,连忙下令大吼道:“全军出击!随我保护主公周全!”
随即,张济策马驱前,第一个杀出,其身后众骑也瞬间拍马向前,向前冲锋杀去。
丁靖见到张济军冲来,顿时大喜,连忙引着三十骑调转马头,喝道:“援军已到!众军跟我杀!”
言罢,丁靖直接挺戟指空,拍马向难楼的数千乌丸骑军冲去。
那残存的三十多骑见到丁靖如此言行,顿时大惊无比,他们本以为前方突然出现的骑军,都是乌丸军绕道拦截在前的分兵部队,却没想到会是自军的援军。
可是在这渔阳地界里,除了钟离绪带走的三百骑军外,哪里又还有骑兵援军?
而且这援军的人数竟然还是这般众多!足足两千骑兵!
虽然不懂前方援军从哪里冒出来的,但是众残骑也没心思多想,他们现在也只能选择相信丁靖的话语。
若是前方的骑军不是援军的话,他们就算冲上去,也不过是死路一条。
此刻,最惊慌的不是张济等并州骑军,也不是丁靖身边的残骑,而是领军追击不停的难楼。
难楼当然也看到了突然出现在前路不远的张济军,他亦是对此感到惊诧无比,不懂这渔阳郡西部,为何会出现如此数量的骑军队伍。
虽然不知道敌友不明的张济军是何来历,但是难楼却没有停止奔驰的意思,只因为丁靖等残骑就在眼前,仇人如此唾手可得,他难楼岂能就此放弃!
更何况张济军只有两千骑,而他难楼这边却有三千多骑,几乎是对面的两倍人数,若是真的打起来,也是他难楼这边的胜算更大。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难楼没有一丝停步的意思,依旧让全军继续疾驰向前,并且下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尤其是看到丁靖调转方向,回头反冲过来之时,难楼更是惊喜无比,再无任何停步收手的想法。
丁靖等众残骑控制着战马的速度,待差不多等张济军的大部队靠近后,才全力加快速度,作为大军最前锋冲杀向难楼而去。
转瞬间,双方便对冲至一起,仿若两股最猛烈的洪流相撞一般,而这人仰马翻的场景,便是水流对撞而激起的剧烈水花。
战马与战马相撞。
骑士与骑士相攻。
场面一片混乱。
这个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军令安排也没用了,双方不先杀个对冲结束,一切都只是空谈。
这样的战斗,最考验的便是军队的基本战斗力,若非精通骑战、非悍勇敢战之军,撑不过这样的对冲交战的。
此刻丁靖冲在大军最前,手里的虎齿戟猛烈的挥舞着,戟刃向前横扫一百八十度,直接斩落五个乌丸骑兵。
然而这只是第一合攻击,一切都还未结束,虽然丁靖一戟便斩杀五人,但是乌丸骑军的人数却有数千,在这五人之后,还有无数个五人。
他必须一边不断的御马冲锋,一边不停的挥舞虎齿戟战斗,否则就算是他丁靖,也难以在这样的硬战对冲中幸存。
只不过数息时间,一轮骑军对冲便结束。
双方将卒立即顾视敌我两军的状况,查探着彼此的损失情况,尤其是查探领军大将是否出事。
若是敌军损失少而自军损失多,则可知自军绝不是敌军对手,必须选择当即撤退。
反之,则可选择继续进攻。
若是自军大将不幸阵亡或重伤,也必须立即选择撤退,否则军心不稳下也难以谋胜。
反之,则可选择继续进攻。
丁靖和张绣各自高举戟和枪,让众军士卒看到他们的状况安然无恙,以此稳住军心。
难楼亦是高举狼刀,以安大军之心。
可是虽然主将难楼无恙,但是难楼军士卒却是彼此惊慌骇然,只因为他们发现自军的损失情况,有些格外的出乎意料。
双方虽是只有一次对冲,但是遍观双方损失情况,难楼军竟然直接倒下了一千三百多骑,阵亡率超过了三分之一。
而丁靖一方的并州军,却只倒下了四百骑不到,阵亡率连五分之一都没有。
不过这种情况也实属正常,一来难楼军低估了并州骑军的战斗力,以为并州骑军和幽州的地方守军一般,并无什么厉害的,却想不到并州骑军,却是一支不下于白马义从的精锐骑军。
其外,难楼军马不停蹄的追赶了丁靖一整个夜晚加半个白天,全军的骑士和战马,体力消耗都极为严重。
反观张济所领而来的并州军,却是一支近日才拿下了通县的胜利之师,斗志、精神、体能都临近巅峰,战斗力没有一丝减弱。
最后,双方的骑军统帅的水平也高低不同。
张济出身西凉,从小就在马背上征战,对于骑兵对冲的战斗也是见怪不怪,对于此种骑军对冲战斗的经验更是极为丰富。
在大军冲锋途中、两军交战之前,张济就已经号令变阵,将一千最精锐的骑军作为大军前部,组成锋矢阵型。
而剩余一千骑军则分作三队,各自结为三个小一点的锋失阵型,呈三角阵列在后。
如此前后搭配之下,大军虽是截面缩小、纵深增强,但是杀伤攻击面却是不减反增,就好似一把又长又锐的尖刀,刺入一块圆形西瓜中一般,一下子便将西瓜穿刺成两半。
而反观难楼,难楼虽然有意学过汉族的军阵战法,然而却是只知其表、不知其神,想要短促间灵活运用骑兵阵型却是做不到,只能凭借人多马壮的优势进行无脑冲锋。
正是以上诸多的差距,才导致难楼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只是一个回合的对冲,却依旧损失这般惨重的原因。
(本章完)
第246章 惊骇的难楼
难楼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浓烈的惊骇之色,在刚才骑军对冲之中,难楼自己也在冲锋之列,他能够切身的体会到张济军的强大战力。
难楼知道自军现在的状态不佳,但是却也没想到自军只是一个对冲,就损失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马,要知道他们的人数可是接近张济军的两倍。
这样的损失可谓伤筋动骨,不但令难楼军的战斗力直接锐减三成,对士卒们的士气也有着极重的打击,可能造成的影响甚至更多。
可是现在的难楼根本没心思担忧自军的损失情况,他更加在乎的是张济军的来历底细,他敢肯定这支强悍的骑军绝不是幽州的汉军。
他难楼在幽北生长数十年,对幽州的情况了如指掌,这幽州大地上,除了不可阻挡的白马义从之外,绝没有另一支如此骁勇悍猛的汉军骑兵。
这一刻,难楼的心中无比担心,他不明白眼前的这支骑军何处而来!更不敢确定这样的不明骑军还有多少!
不过难楼也非寻常人,并未因这一轮对冲的失利而泄气,脸上依旧冷毅无比,扯着嗓子对着张济军吼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军队?为何要进攻我军?!”
听到难楼的吼问,张济却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默默的驱马行至丁靖身后,将大军指挥全权交予丁靖。
丁靖了然的点了点头,对张济的反应表示满意,随后立即虎视向难楼,高举虎齿戟,大喝道:“我乃安北将军丁靖,听闻幽州有寇乱,特来平乱!”
“尔等乌丸族本居幽北,却竟敢趁幽州疲乱而寇境幽南汉地,如此行作,是为贼也!”
“我并州军奉百姓召请而来,是为天军,浩德威行,本就该保境安民、除贼伐凶,教训一下你们这帮不知天高地的贼人,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么?!”
听着丁靖挥斥纵放的声言,包括张济在内的全体并州骑军,尽皆神色振奋兴然,连心底都仿佛有股热血沸腾的感觉。
他们都以为自己从军来这幽燕之地,只是单纯的攻城掠地罢了,除了用战争为主公扩充势力之外,也没有其他高大上的意义了。
但是在听到丁靖的言辞之后,众并州军才认识到,原来自己居然如此不凡,自己所进行的战斗竟然也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
丁靖身后的众军振奋无比,然而难楼的脸上却是阴沉一片。
被人鄙夷地骂作贼人,难楼岂能露出好脸色,而相比于被骂的愤怒,难楼的心底却是更加惊讶。
从丁靖的话语中,他知道丁靖的身份是汉家的安北将军,而这支出现的不明骑军也的确是汉军,不过却不是幽州军,而是并州军。
关于并州军和丁靖的名号,难楼也略有耳闻,昔日并州军中有吕布镇守雁门,将匈奴、鲜卑等打得不敢轻易南下并州,整个草原之地都流传着吕布的名号,称呼吕布为飞将军。
而难楼还听说过,在董卓入洛阳之后,并州军似乎内乱分裂了,吕布领军遁走,残余并州军更是群龙无首。
可就在并州军身处这存亡之际的时候,并州军中却出现了一个名为丁靖的人物,此人短时间内便肃清了并州的混乱,将半个并州牢牢掌控了起来。
而在掌控了并州之后,丁靖立即积极北抗匈奴的南侵,溃败匈奴数万大军,诛杀谷蠡王呼厨泉,威震匈奴。
此后,丁靖便取代了吕布,成了并州军的当家名号。
昔日世人提到并州军,就会想到吕布,而如今人们提到并州军,便只会想到并虎丁靖。
难楼依旧不敢相信丁靖的话,他不懂幽州与并州相隔如此遥远,并州军为何会突然临来。
可是难楼也知道,丁靖根本没有必要欺骗自己,因为那样做毫无意义。
难楼微微一叹,只觉得这世上万事真的难料,一开始是这幽州突然内战,而公孙瓒也好不容易威势锐减,这正是他们乌丸人称霸幽州的绝好机会,却想不到半路杀出个丁靖来,将这大好的局面抹上了一层诡谲疑云,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可预料起来。
此刻,难楼也毫无心思在此继续纠缠逗留,若是再与丁靖相持战斗,吃亏的必定是他难楼,甚至若是再往险中思虑,说不定再战的话,恐他难楼也将在劫难逃。
难楼想到此时的境况,一刻也不敢再耽误,立即大喝一声:“大家跟我撤退!”
言罢,难楼连忙领军向北面而去,想暂时摆脱丁靖军之后,再折军返回渔阳城外的本军营寨,等修整好大军、探听好并州军的情况之后,再做接下来的决定。
丁靖看到难楼向北而走,哪里会猜不到难楼的想法,他绝不能轻易放过这支乌丸军。
只见丁靖立即高举虎齿戟,喝道:“全军追击!”
也难怪丁靖如此,他知道难楼十有**就在面前的这支乌丸军中,如此重要的目标人物,丁靖岂能轻易放过。
而且,他丁靖虽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但是却也是有报复之心的,被难楼领军追杀了半日一夜,饶是丁靖脾气不错也难免心中不忿,此刻双方局势大逆转,丁靖更不会放过这报仇的机会了。
难楼领军全面快撤,丁靖亦是领军在后猛烈追击。
双方谁也不曾料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这逃跑者和追杀者的身份,竟然就这样调换了。
难楼军虽然已经是疯狂拍马撤逃,却无奈疾行长久,战马体力消耗极为严重,根本不可快速奔行。
而丁靖等并州军,却是精力饱满之军,战马快蹄疾行,仿若一团飞快滚动的洪流一般,缓缓接近着难楼军。
没过多久,丁靖军就追上了难楼军后部,众军立刻自由组成各个大小不一的锥形骑阵,形成无数个骑军阵伍,似飞镖游箭一般肆意穿插分割着难楼军的阵型,仿若食人鱼啃食落入水中的野鸭一般,而难楼军就是这只野鸭。
此刻难楼军这只野鸭,虽然已是竭力的舍命逃跑,但是却被无数并州骑伍紧紧咬住,令难楼军根本甩脱不开。
并且还有更多的并州骑伍从后方各个方向袭来,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蚕食着难楼军,似乎要不了多久,就要将难楼军吃的一丝不剩。
(本章完)
第247章 惨败的难楼
此刻,难楼军遭到丁靖军的疯狂蚕食追击,可难楼军却是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只能被动的不停逃窜,唯有腿脚快的可能幸存活命,而稍微腿脚慢一点的则必死无疑。
就这样,丁靖领军持续的追击着,直到难楼军与其余落队在后的乌丸骑军相遇。
这下子,难楼军的人数瞬间再翻一倍,人马数量骤升到五千。
可是人多有什么用,乱兵疲兵之下,战斗力根本不可保证。
此时,丁靖虽见难楼军相继汇合,但是却依旧没有停止追击,而是亲自突入到大军前部,充当先驱骁勇开路进攻。
有丁靖这般的猛人充当前驱,整支追军队伍,就好似镶嵌了一块无比尖锐的枪头的长枪,冲锋如同长枪猛刺,迅捷而不可阻挡的猛刺。
转瞬间,就算是人数达到五千人的乌丸骑军,也不过像是一块豆腐一样,被击得粉碎散裂,哪里挡得住丁靖军的悍勇冲击。
这下子,难楼再次认识到了丁靖及其并州军的强大,这般的军队实在太恐怖了。
难楼算是已经彻底明白了,他知道自军就算是人数达到八千人,此时也不是丁靖军的对手,溃败已经成了定局。
难楼气喘吁吁的奔逃着,哀叹着自己的遭遇怎会如此不幸,一切的一切都如此出乎意料,仿佛是老天故意要戏弄于他。
不过难楼毕竟是一方首领,心理素质极为强悍,虽然知道自己遭遇了一场惨败,但是却没有就此绝望灰心。
难楼知道此刻不是自己长吁短叹的时候,他必须立即做出分散逃跑的决定,如此虽然无法挽回这场残败,但是却可以让丁靖军难以分散兵力继续追击,尽可能的减少自军损失。
而分散逃跑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他难楼身边的军队也必定减少,危险性猛然提升。
若是丁靖军不追其他人,而是瞄准了他难楼追击的话,则他难楼胯下的战马就算是有八条腿,也根本逃不掉。
难楼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分散逃跑,不过在分散逃跑之前,难楼也必须做出一番准备才行。
只见难楼将自己身上的上好皮裘、皮帽全部脱下,交予身旁的亲信亲军换上,而难楼自己则换上了一套普通袄子,装成了普通乌丸骑士的样子。
原来,难楼竟然是想要让人装成自己的样子逃跑,若是丁靖军真的不依不饶,也必定被假装的难楼吸引,而他难楼自己则可以趁机隐没在乱军中逃走。
就在难楼换好袄子之后,正准备下令全军分散逃跑,身旁假扮难楼的亲兵却是一急,连忙阻拦道:“首领且慢,如果我就只穿上这衣服和帽子,汉人骑军恐怕不会被我引走!”
难楼一愣,随即一个机灵反应了过来,不禁低头看向手中的狼刀。
难楼手里的狼刀与丁靖的虎齿戟一般,都格外非凡不同,都是彼此身份的象征。
这把狼刀厚重而刃长,刀上的打磨痕迹更是顺滑无比,外加上特殊陨铁的材质,刀刃上竟能散发一丝冷寒之气,而狼刀的刀柄上更是镶嵌着数个极品宝石,在日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壕气的光芒。
这样的刀,握在一个小卒打扮的人手中,的确有些不合常理。
难楼知道自己要是不放开手里的狼刀,则自己无论装扮成任何身份,都一定会被丁靖认出来。
唯有将狼刀放弃交出,才可彻底掩藏自己的痕迹。
不过这把狼刀跟随难楼多年,难楼在它身上投注的感情极深,几乎将它视作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此时想要他难楼放弃这把狼刀,他真的有种心如刀割般的不舍。
“首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是忍痛割爱吧!已经没时间再犹豫了!”周围的亲兵纷纷劝喊道。
在众亲军的劝导下,难楼含着泪哀叹了一声,紧闭双目,双手有些颤抖的将狼刀交给了那名假扮成自己的亲兵。
……
“主公,乌丸军分散逃跑了!”张济突然对丁靖言道。
丁靖点了点头,心中暗赞难楼还算做事果断,想出这散兵逃跑的方法,用丁靖军人数不足的劣势,可以大量的减少被追击的损失。
而此刻,丁靖也的确对分散逃跑的乌丸军没有一丝办法,乌丸军七八千人分开逃,他丁靖只有两千人不到,总不可能也跟着分兵追击吧!
丁靖凝目看向四散而逃的乌丸军,眼中寒光闪过,肃然令道:“都给我睁大眼睛,搜索敌军主将位置,只要追击敌军主将便可!”
“诺!”众军立即吼道。
不一会儿,张济便发现了一个装扮与人不同的家伙,只见那人穿着上好的皮裘,头上的帽子也格外显势,显然那人地位不凡,十有**就是此乌丸军的主将统帅。
张济的眼神也的确不错,他发现的这个不同的家伙,竟然正是假扮成难楼的亲兵。
张济连忙指向那名假难楼,对着丁靖叫道:“主公,快看那里!”
丁靖顺着张济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那个假难楼,并且发现了假难楼手里的狼刀。
看到那柄狼刀之后,丁靖自然认得,不正是昨夜他和难楼交手时,难楼所使用的怪异武器么!
丁靖的神色瞬间变得激动无比,连忙聚拢大军追击向假难楼。
不一会儿,丁靖军便把假难楼所在的小队包围,而那个假难楼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拼死挥刀向丁靖砍来。
丁靖虎齿戟一扫,便把假难楼握刀的手连臂斩断,断手与狼刀顺空飞落,疼得那假难楼落马哀嚎不止。
丁靖看了眼落地的狼刀,又看了下哀嚎不停的假难楼,脸上顿时眉头一紧,不禁气愤骂道:“妈的,竟然是个假货,老子被诈了!”
……
也不知道逃了多久,难楼终于彻底摆脱了丁靖军的追击,只是他的身边也没剩下几个活人了。
此时,一旁残存的几个亲兵看着难楼,人人脸上都是惊惧之色,不知所措的问道:“首领,现在我们怎么办?”
难楼的脸上神色也不太好,任谁遭到如此失败都会如此,难楼哀叹了口气,说道:“先回渔阳城外的营寨再说!”
(本章完)
第248章 渔阳城外
就这样,难楼怀着兵败的愤怒与不甘的意志,选择了暂时退撤。
此战之仇,难楼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心上,并且暗暗降下血誓,若他难楼不报此仇,则生不怀欣、死不瞑目。
难楼一路顺着官道快马逃撤,路上慢慢遇上其余大大小小的乌丸骑汇集,这些残骑散兵寻到难楼之后,立即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直到临近傍晚时分,难楼的身旁已经总计有七千多的骑军了,只是难楼的脸上却没有一点欣慰的神色。
从昨夜追击之初的过万骑军,到现在的八千骑军不到,这样的人数减损简直恐怖。
难楼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短短一日间,他竟然就折损了近五千骑军,而且这些骑军损失的还是如此不可理喻、莫名其妙。
“首领,天色已暗,要下令就地休息吗?”难楼身旁的副将问道。
副将的问话打断了难楼痛苦的思绪,难楼立即回过神来,使劲的摇了摇头,开口断然言道:“不能休息,如今我军虽然人数有七千多了,但是却都是疲劳之躯,若是并州军再突袭而来,如何阻挡?!”
“传令下去,继续沿官道向东行进,若能在今夜撤返回渔阳营寨,则万事无忧了。”
言罢,难楼军继续行军,不敢耽误一刻的时间。
连续行军了一整夜,直到次日凌晨时分,难楼军终于赶到了渔阳城外。
然而回到自军营寨前时,看着营寨前的情况,难楼整个人直接昏倒落马。
此时,渔阳城外的乌丸营寨,已经变得焦黑一片,寨中别说帐篷等物了,连一块完好的草木也找不到,一片狼藉的火烧之景。
原来在丁靖领军走后,袁营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发动全城军民出来搬运物资,如此多的军民一起努力搬运,只用了不到一夜的时间,便将乌丸营寨彻底清扫一空,连个夜壶也不曾放过。
而扫空了营寨中的东西之后还不算,这栅栏、拒马等物拆解搬运不便,袁营便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直接引火烧营,将整个营寨群都放上大火,一切都被烈火吞灭。
而在袁营收拾完了乌丸营寨之后,田豫、杨夏却也绕道折返到了渔阳城下,袁营连忙放开城门让二人领军进城。
袁营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的清空乌丸营寨,竟没有受到一丝影响,还是多亏了钟离绪的坚持不懈。
若不是钟离绪领军不停袭扰难楼军的步兵,阻止这帮乌丸步军不得轻易回寨,恐怕在袁营带人清空搬运到一半的时候,乌丸步军就会撤回来,到时候莫说继续搬运,乌丸军甚至可以趁势杀入渔阳城中,一举占领整个渔阳城。
不过好在钟离绪坚决听从了丁靖的军令,整个夜晚都在袭扰乌丸步军,令乌丸军投鼠忌器,难以撤返。
而直到天明时刻,乌丸人视野恢复之后,才彻底看破钟离绪的虚张声势,知道自军被戏耍了一夜之后,乌丸步军立即不再有一丝顾忌,挺军向渔阳城行进而来。
钟离绪知道自己这点人马,已经不可能再阻拦乌丸军的步伐了,只好折军退返,先行撤入渔阳城中。
而当乌丸步军回到渔阳城外后,见到自军营寨一片焦火狼藉,顿时惊骇万分,连忙展开灭火行动。
只可惜一切都是徒劳,就算他们及时将大火灭了又怎样,营中早就空荡荡的一片,连一根马草都没有了。
这下子,全体乌丸步军都彻底傻眼了,他们不知道自军营寨发生了何事,不知道留守护营的军队又去了哪里!不懂为何会被人烧营!更不懂营中的物资又都哪里去了!
如此场面几乎摧垮了每一个乌丸军的心,他们心中的痛苦甚至比一场兵败更甚,无数人因此直接瘫倒在地哭泣不止。
就在乌丸步军意志消糜之时,渔阳城头上的田豫却是畅快无比,当来到渔阳城后,他田豫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而在见到城中堆积四处的缴获物资之后,他整个人更是差点兴奋的笑掉下巴。
这一刻,田豫对丁靖是真的服了,他终于认清了丁靖的强悍,这股强悍不止是丁靖那武勇统兵的能力,更是这对战局机会的洞悉把握。
一个擅长武勇统兵的人,可以成为一方大将,而一个缠上战局洞悉的人,则可能成为惊世军神。
这一刻,在田豫的眼里,丁靖那对战局机会的洞悉把握能力,甚至已经堪比孙膑、韩信这般的军神人物。
此时田豫立于渔阳城头,看着城外乌丸军溃乱的阵型,以及那瘫地倒兵的消糜情况,田豫顿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他立即看向身旁的杨夏,指着城外溃乱的乌丸军,笑问道:“杨司马,乌丸贼如此不堪模样,简直就是天赐战机,我军何不趁此出城突袭!”
杨夏闻言亦是接连点头,十分认同田豫的想法,应道:“此时出击,必可大胜!”
就在乌丸军溃乱消糜之时,渔阳城门突然大开,从中杀出数千军卒,向着乌丸军汹涌杀来,而田豫、杨夏二人更是驱马在前,为大军阵首。
乌丸军此刻消沉无比,哪里能组织一丝反抗之力,瞬间就被田豫、杨夏二人杀的打败而逃,溃军散兵四散遍野。
直杀到天夜,杨夏、田豫二人才鸣金收兵,只留下无数乌丸军尸体横野满地。
……
此刻,难楼站在自军营寨前,浑身颤抖不停,他只觉得胸口仿佛滔天巨浪一般翻滚,只听“噗”得一声,难楼吐血一口,随即昏聩倒地。
看着难楼吐血昏倒,周围的众军顿时慌了,人人惊骇颤抖,差点崩溃的就地散逃。
就在此时,难楼的副将探了下难楼的鼻息,顿时大喊道:“大家莫慌!首领没死!”
在这名副将的安抚之下,众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