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死!”
  张绣大喝一声,长枪猛刺,枪头直插入呼厨泉胸口,张绣手臂上力,将呼厨泉挑于半空之上。
  呼厨泉看向胸口枪头,口中血流不止,呜咽不能言语,随即胸中一泄,彻底死亡。
  见自家谷蠡王被人枪挑半空,在场的所有匈奴人都惊呆了,一时间方寸大乱,连忙各自逃跑,想要为呼厨泉报仇者却只有零星,转瞬间就被羌胡勇士扑灭剿杀。
  ……
  半日之后,丁靖大军赶到楼烦城下,只见城中正在火化尸体。
  张绣将之前战事告诉于丁靖,丁靖听后震撼,连忙前往看望高顺等人。
  自此,今年的匈奴南下来打食,竟无一人能够跨入并州地界,并且数年内,匈奴将不再有能力南下威胁并州了。
  (本章完)


第22章 曹操矫诏
  最令丁靖高兴的是羌胡族的态度,有了张绣与白兰的通婚之情,在加上并州与羌胡共御匈奴之谊,羌胡与并州的关系直线上升,彼此可谓热诚无比。
  并州人少,资源人口等都不如其他地方,而上党郡又不归丁靖统治。如此之下,丁靖便打起了羌胡人的主意,羌胡人有数十万,多生活在河南地。而河南地条件艰苦,部族发展不易,丁靖便有了收服羌胡于其治下的打算,允许羌胡进入并州定居。
  可羌胡人开始是拒绝的,明言的缘由是追寻自由,其实是害怕血统不同而被汉人欺压,不愿受汉人管制,对此丁靖也理出规矩,套用了后世的办法,提出区域自治的策略。
  丁靖特将西河郡划出,设置自治区,交给羌胡人治理,羌胡人可自由选择在西河郡定局或者游牧,只需要每年交予丁靖一些名义上的赋税就行。除此之外,丁靖对羌胡唯一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西河郡内的羌胡军队只能最多保持在五千人。
  如果有多余的羌胡男儿想要从军,可以前往太原入伍,加入丁靖的麾下,待遇与其他汉家士卒相同。
  丁靖的民族自治政策递交给羌胡后,各羌胡族部争论不一,有不信任的,有叵测的,有想要尝试的。
  最后羌胡各部族商议后,三十六羌决定将部分族人迁入并州,留下一部人继续在河南地以防万一。最后羌胡与丁靖共同推举烧何羌族长叶柯罗罗为西河郡郡守,统一管理西河郡羌族民事、军事,若有不可解决的纷争,则交予晋阳丁靖处,到时候丁靖可代为提出解决建议。
  解决了羌胡问题后,丁靖已无任何外忧,一心将精力放置在内事之上。
  自从丁靖击退匈奴后,前来丁靖麾下从军效力的青壮络绎不绝,如今丁靖麾下马步军共两万四千人,其中汉家军士一万四千人,羌胡军一万人。
  羌胡军自是交予张绣统领不说,汉家军则分为三部,五千交予高顺统领,韩猛为副将。且高顺五千军士乃是由楼烦残军为骨干构造,其军队气势最猛,有吞云食天之势,丁靖为这支军队命名为“陷阵军”,意味攻陷敌人军阵的军队。
  另外两部则是徐晃统领五千人,尹楷为副将,剩余的四千人由丁靖亲领,曹性为副将。因为雁门一战,曹性重伤,半年内不可下地,职务暂时由郝昭代领。
  军中事务自是每日操练不缀,于此不提,不过这每日政务就令丁靖颇费精力了。
  因为丁重曾和羌胡人打过交道,这与羌胡有关的政务,丁靖基本都交给丁重处理。除此之外,其他的民事政务就必须丁靖自己来处理了,并州贫瘠,读书识字的更是少之又少,丁靖治下虽有不少小吏,却没有一个能臣。
  而丁靖又是初理并州,又因为匈奴已退,州内每日建设事务不止,因此丁靖每天都要处理事务到半夜才能入睡,而第二天他的桌案上,又将是慢慢的案牍需要他处理,如此日子周而复始,直到过去两个月才算稍微缓解。
  “公子,已是二更时分了,老夫人让您早早歇息。”一丫鬟走入丁靖书房轻声说道。
  此时丁靖正在书房内挑灯夜战,桌案上的案牍还有小堆未处理,令其躁动不行。丁靖停下手中事务,看向门口丫鬟,眼中熠熠生辉,丫鬟的燕语入耳令他如沐春风。
  这丫鬟不是别人,正是任大的孙女任红昌,丁靖想不到之前所见的那个瘦瘦小小的脏小孩,洗漱打扮一番,船上新衣服后竟然会如此美丽动人。
  任红昌虽才十一岁,却已经是颇有国色之资,一头乌云秀发,脸上眉黛婉转,秋波莹唇,既妖娆而又清纯。如此小的年纪,就已然令丁靖心中波涛四起,想要将其立刻拥有。
  不过丁靖毕竟特种兵出身,自制力惊人,虽然惊诧任红昌的美妙,不过他知晓任红昌年龄尚小,心中虽有**,却也不能行那禽兽之举。
  “过来为吾捶捶肩,这里马上就要弄完了。”
  丁靖对着任红昌说道,任红昌连忙臻首,快步走到丁靖身后,小手轻捶,缓解着丁靖身体上的疲劳。
  ……
  在丁靖击退匈奴军之后两月,洛阳城内亦发生一件大事,深受董卓信任的曹操竟然突然背叛,借献刀的名义刺杀董卓。
  不过此次刺杀却已失败告终,曹操也因此在洛阳停留不得,星夜逃出洛阳,连夜逃到陈留,散尽家资,招募讨董义兵。并且向天下各地广发矫诏,邀请天下诸侯前来会盟,共讨汉贼董卓。
  曹操写下讨董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公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上党太守张扬也收到了曹操的矫诏、檄文,立即起兵呼应,并派遣人员通知丁靖,让丁靖也一齐前往讨董。
  这张扬之所以如此果断的响应曹操的号召,并非是因为他真的关心汉室,而是因为他原本是河内太守,却被董卓换为上党太守。上党与河内虽然都是同级别的大郡,但是河内处于司隶中原,富庶程度根本不是上党能比的。董卓的举动无疑令张扬怀恨在心,这才果决起兵响应。
  丁靖收到张扬来信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知道群雄讨董的事件乃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事之一,此次前往会盟的无不是今后割据一方的群雄。
  丁靖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真材实料之外,还需要名望和盟友。名望这种东西是吸引人才投效最快的东西,如果能在群雄讨董之中一展峥嵘的话,毫无疑问会让丁靖的名声传扬出去,届时必定令天下人才看重他、投靠他。
  除此之外,这群雄讨董里也汇聚了当今最豪杰的英才,如曹操、孙坚、袁绍等出名者,又如刘备、关羽、张飞等还未扬名者,这些他曾经只是在历史书和故事书才看到的名字,丁靖岂能没有一窥真容本尊的**。
  最令丁靖必须前往的缘由就是,他与董卓不止是公仇,还有不共戴天的私仇。为了他那倒霉的父亲丁原,丁靖也有必须出兵的理由,否则与世俗情义相背。
  考虑到这些,丁靖立刻点齐大军前往上党与张扬汇合,共同朝会盟之地而去。
  此次丁靖前往会盟,并未带大军倾巢而出,而是将羌族军尽数留在并州,只带高顺、徐晃二将跟随,统马步大军共一万。丁靖如此安排是有缘由的,若是兵马带的多了,容易遭到其他诸侯猜忌,若是带的少了则不容易打出名气来。一万人的大军,不多不少,已经足够干出一番大动静来了。
  (本章完)


第23章 诸侯会盟
  上党郡。
  丁靖带大军与张扬大军汇合,张扬本以为丁靖最多带几千人前来,却没想到丁靖足足带了一万军伍过来,并且士卒各个威势十足,显然并非是新兵入伍。
  待看到丁靖其人后,张扬更是被丁靖气势惊到,如今丁靖已非以往憨厚少年。张扬与丁靖交流一番后,发现此时的丁靖外貌英气果敢,说话阔达取异,实乃一时人杰,怪不得并州士民皆称呼丁靖为“丁郎”,以彰显爱戴赞美。
  “侄儿英武,竟能将十万匈奴打退,还诛杀了匈奴谷蠡王,实在是霍骠骑再世,尽显乃父之风。”
  见丁靖前来,张扬亲骑相迎,脸上皮笑肉不笑的招呼着,心中却对丁靖留了个警惕和戒备。
  如今丁靖在并州的名望已经超过了其父丁原,连他张扬都远赶不上,而丁靖才德兼备,将混乱的并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整个并州都对其民心相倾,就连张扬所领的上党郡都流传着丁靖的名声。如今张扬已经感受丁靖带来的威胁,不过如今丁靖羽翼丰满,已不是他张扬能够轻易解决的了,对此张扬也无能为力,只能深深后悔之前放丁靖回晋阳。
  丁靖与张扬的貌合神离彼此皆心知肚明,却皆没有显露出来,如今二人势力旗鼓相当,若非必要,二人都不想过早撕开相安的面纱。
  丁靖虽然统领了太原、西河、雁门等地,却没有得到朝廷的正规认可,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丁靖以义军的名义归在张扬的名下,共同前往延津与众诸侯会盟讨董。
  ……
  延津,酸枣。
  此地乃是兖州、冀州、豫州等三州交界处,其西就是荥阳、成皋,于此会盟,可令联军刀锋直指洛阳。
  话说曹操广发矫诏,第一个响应者乃是在渤海的袁绍,袁绍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万来与曹操会盟。前来会盟的诸侯,算上曹操的军马外,一共有十八路诸侯。分别为: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第五路河内太守王匡,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扬,第十六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诛路军马,各路士卒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联军粮草供给除自带部分外,其余则由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二人提供。
  当丁靖、张扬赶至酸枣之时,其余诸侯也陆续来到,所谓五指不一不可成拳。所来会盟军伍实在太多,必须推举一位盟主才能剑指一处,诸侯中袁绍军队最多,威望最盛,众人皆推举袁绍为盟主,歃血祭祀。
  会盟仪式完毕后,众人拥着袁绍升帐议事,两旁依据爵位年龄分列坐定,酒案备齐,共商大事。
  想要进取洛阳,这第一道险就是成皋关,成皋关在洛阳八关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天险函谷关。而这成皋关又分为东西两关,东关为汜水,西关为虎牢,这两处关口皆是雄关,不好攻取。
  “吾大军欲攻取洛阳,这汜水关乃是第一要害,必有上将前往夺下才行。”酒过数巡,袁绍终于将话题引到了讨董正事上,略显期待的看着帐中诸人。
  听见袁绍发问,众人尽皆左右相顾,不好起身作答。这汜水关艰险,又是联军第一战,胜利了自然好说,若是败了必定令天下人耻笑,如此时候众诸侯却不敢当那出头鸟。
  如此情况,袁绍也有些难堪,如今联军成立,第一战就无人敢领战,而他又身为盟主,若是第一战就亲自出马的话,必定有**份。
  就在袁绍骑虎难下、尴尬不已的时候,一人奋勇出列,言道:“坚愿为先锋,夺下汜水!”
  “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公路督粮,协助文台夺关。”
  见孙坚出列,袁绍大喜,立刻授予令箭,指派孙坚前去攻打汜水关。
  孙坚领令,星夜率军,杀奔至汜水关下,守关董军,立即差遣人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汜水关主将乃是李肃,副将为胡轸、赵岑,守军一万。
  话说孙坚为前部往去汜水,诸侯中济北相鲍信害怕孙坚抢了头功,命其弟鲍忠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率先赶到汜水关下拟战。
  李肃命战将赵岑领兵出站,赵岑与鲍忠战不三十合,手起刀落将鲍忠砍于马下,其众尽皆溃退。
  次日,孙坚引兵也至关下,其身旁有一少年,长枪立马,英姿勃发,正为孙坚长子孙策。在孙坚身后,又有四将,分别为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人披坚执锐,皆有勇力。
  见关外军马又来,李肃携昨日击破鲍忠之势,再次领兵出关应战。其军中副将胡轸见昨日赵岑拿得首功,心中颇有嫉妒,见孙坚派军前来,胡轸立即驱马至两军阵前拟战。
  孙坚身后韩当大怒,策马出阵,杀向胡轸,口中大呼:“小子也敢猖狂!”
  那胡轸与韩当对马交战,不十回合就被韩当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汜水关众军见到自家将领被斩,尽皆惊骇,只见西凉军中又一将杀出,正是昨日阵斩鲍忠的赵岑。
  而孙坚这一边,孙策见到韩当阵斩敌军将领,手中早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见到赵岑杀出后,孙策也不请命,提枪便杀出阵去。
  赵岑见孙坚军中杀出一年轻小儿,心中冷笑不已,拨马向孙策杀来。岂料孙策年龄虽小,武力却是出众,手中长枪一刺,仅一合就将赵岑刺于马下。
  孙坚见状,立即引兵冲杀向前,李肃想要退至关内防守,却依然来不及了。转瞬间,孙坚军就夺下汜水关,西凉军李肃更是死在乱军之中。
  夺下汜水关后,孙坚军气势更盛,继续带领大军朝虎牢关杀去。虎牢关守将樊稠见汜水丢失,而洛阳援军还没有到达,心中惊骇不已,闭关坚守,无奈之下孙坚只能指挥大军趁着虎牢援军未知而强攻关口。
  数日后孙坚军依旧没能攻下雄关虎牢,反而军中粮草告急,孙坚立即向袁术请求粮草,岂料袁术恐孙坚夺下汜水后又夺下虎牢,届时孙坚趁势夺取打破洛阳,则江东猛虎可尽得功劳。
  害怕孙坚抢了风头功勋,袁术故意拖延不发粮草,孙坚军中缺食,营中自乱,又有细作上报虎牢。
  樊稠知晓后,派将领李蒙、王方趁夜间将虎牢城洞开,引兵前后袭击孙坚大营,孙坚大军被袭,军士乱窜不能御敌,整支大军被打得伤亡惨重,就连孙坚手下大将祖茂都葬身于被袭之中
  。
  (本章完)


第24章 乌程侯孙坚
  诸侯会盟完毕后,丁靖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愿望之一,一睹了历史名人的风采。
  袁绍贵气雍容。
  曹操豪情热血。
  公孙瓒健勇刚毅。
  孙坚勇猛好斗。
  ……
  丁靖想要与这些英雄人物深交一番,尤其是曹操,虽然此时曹操的势力甚至不如自己,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丁靖知道曹操的能力和未来的成就,若是能早早抱上大腿,丁靖可保证自己的未来无忧了。
  只是当丁靖拜见曹操之时,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和谐,虽然与曹操相谈甚欢,可惜丁靖却能够感受到曹操心中对他的好奇与戒备,这种感觉让丁靖感到莫名的害怕,有种被猎豹盯上的感觉。
  拜访了曹操之后,丁靖又先后拜访了袁绍、公孙瓒、韩馥等人,这些人因为丁原的关系,对丁靖以礼相待,却也仅此而已。
  拜访了各路诸侯之后,丁靖心中其实是有点小小的失望的,心中觉得历史书里的名人似乎也没有厉害到哪里去。
  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亲眼目睹追崇的女神挖鼻屎的行为后,那种内心的至高仰慕感瞬间降低了的感觉。
  满足完自己的小小私欲后,丁靖也将身心放在了正事上,此行他是来立名的,这种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首先联军里的众诸侯各有杂念,除了乌程侯孙坚全力讨董外,其余大部分诸侯的军队都是走走停停的磨洋工,丁靖知晓这些诸侯的心思,就是想要随大流混混名气罢了,至于汉帝是否生活在董卓的水深火热中,还真的没几个诸侯在乎。
  虽然联军里能人众多,但是因为这种大势压迫,丁靖想要一展手脚也是不可能做到,唯有脱离联军大部,自领军马单干,才更容易弄出些大新闻来。
  不过想要单干也必须到虎牢关之战后才行,丁靖此次前来只带了一万士卒,而洛阳地界的董军则有十多万,如果此时丁靖带人去找董卓麻烦,必定如同孙坚一样被打得抱头鼠窜。
  思虑如此,丁靖又想到了孙坚,如今孙坚孤军深入,也不知道会不会如历史上一般,在虎牢关前被杀得大败。
  江东猛虎的名头丁靖可是无数次听到,丁靖就害怕自己这个穿越者,如小蝴蝶煽动翅膀,若是害孙坚陨落在这场战斗中就不妙了,想到这里丁靖决定带兵先去虎牢,看看能不能帮上孙坚什么忙。
  于是丁靖命高顺领兵六千绕道去孟津游击等待,自己则带上徐晃等三千人马前往虎牢,约定虎牢大战开始后,再一齐于孟津汇合。
  ……
  话说孙坚军营被樊稠突袭,营帐辎重等被西凉军烧毁无数,营中将不能统兵、兵不能知将,被西凉军杀得大乱,士卒四散而逃,无法形成有效反抗。
  孙坚冲出营帐想要组织部队反抗,却始终不能成功,直到西凉王方率军杀来,孙坚才被亲兵扶上战马,奔逃出大营。
  王方岂能让孙坚逃走,立刻带兵追杀。
  孙坚快马东逃,王方带人紧随其后,手中弓箭不断,不停得朝着孙坚射来,孙坚虽是极力躲避,却也身中数箭。
  又逃了数里,孙坚战马因中箭失血过多而失蹄,整个人连着马匹跌落在地。见孙坚跌倒,追赶在他身后的王方大喜,连忙提枪便要刺向孙坚胸口,孙坚大惊想要拔出古定宝刀抵挡,却一时抽刀不出。
  眼看王方的枪尖就要刺到孙坚身上,孙坚已绝望的闭上眼睛等死,突然空中传来“铿锵”声。
  乃是金戈相交的镔铁声。
  孙坚等待许久不见自己被刺,睁眼看向四周,正见到一年轻小将正与那西凉王方打斗不止。
  救下孙坚的正是前来虎牢的丁靖,他才来这虎牢地界,就看到孙坚大营被袭,军士四散而溃。丁靖立即命徐晃带突骑杀入西凉袭军中,拯救孙坚兵马将士。
  在与西凉交战之中,丁靖突然见到一汉将正被几个西凉骑军追杀,他便杀过来救援,这才正好救下了孙坚。
  见自己好事被人阻拦,王方看向丁靖,愤怒大问道:“汝是何人?”
  “并州丁靖在此!”
  丁靖大喝一声,提枪杀向王方,王方听闻丁靖名头,心中大惊。这丁靖的名字前段时间在西凉军中传了个遍,西凉军无不对丁靖怀有愤恨与敬佩,想到董卓对丁靖的愤恨,王方也有了想法,想要砍下丁靖人头回洛阳邀功。
  二人都想杀死对方,一时兵戈相斗,谁也不退让。
  王方从军多年,又为边军行伍,颇有勇力,而丁靖本身底子就好,又有现代格斗理念,后跟随张绣学过一些枪术技巧。如此之下,丁靖与王方战斗之时,却没有感到任何被动,反而将王方压制。
  王方想不到丁靖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勇力,而且周围喊杀声四起靠近,乃是丁靖援军赶到,王方心中害怕,便有了撤退之意。
  丁靖见王方露出怯意,趁势加强攻势,王方手中方寸大乱,正好被丁靖找到破绽,丁靖长枪一刺,直接将王方刺死于马上。
  另一方面,徐晃也带人将西凉袭军击退,阵斩西凉将领李蒙,西凉军溃退回虎牢关后,樊稠立即紧闭城关,不再思虑进攻事宜,只等洛阳援军到来。
  西凉军被击退后,孙坚也摆脱了死亡危机,连忙向丁靖拱手谢道:“多谢小将军搭救,不知小将军是何人麾下?”
  丁靖也看向孙坚,只见孙坚容貌不凡,性格阔达,气势逼人,不愧为江东猛虎。
  “乌程侯客气,吾乃并州丁原之子,此次跟随上党太守张扬而来,一为国义,二为父仇。”丁靖亦向孙坚拱手说道。
  孙坚听闻丁靖话语,面露惊异之色,上下打量丁靖,不禁夸赞道:“丁建阳生得好子呀!”
  转危为安后,孙坚告辞丁靖,前往收拢溃散各部。而丁靖也指派大军就地扎营,等待联盟大军到达,共襄虎牢攻伐。
  一日,孙坚大军收拢完毕,也在虎牢前处扎营,并向丁靖送来一封请帖,丁靖应邀相赴,身边只带郝昭一人相随。
  当丁靖来到孙坚大营外,孙坚亲自带人来迎接,喜笑说道:“小将军快进!快进!”
  孙坚热情不已,亲扶丁靖到军帐中,而军帐中早已备好酒食招待。
  丁靖不好拒绝,只能坐下喝酒相聊,席间丁靖突然问道:“吾见乌程侯营中军士严整,为何会被西凉军夜袭大败?”
  丁靖的疑问让帐中诸将一愣,人人皆露出愤怒之色,孙坚更是将酒杯掷在地上,怒道:“那西凉军算什么,都是后将军袁术拖延军粮,害我大军无粮,这才被虎牢守军得势。”
  “后将军怎能如此!这岂非陷盟友于水火!”丁靖大怒道,口中言曰,“何不上报祁乡侯,让盟主定夺!”
  孙坚闻言只是摇了摇头,口中郁闷叹道:“吾并非没有如此想过,可盟主与后将军毕竟同属兄弟,难免偏袒;而且袁术那厮推出军中粮官受死替罪,吾也不好再多计较什么。”
  “唉,联军之中如此肮脏,可悲,可悲!”丁靖闻言也不由无奈哀叹,历史上联军的实力有多强丁靖是知道的,可就是如此强大的联军却因为内部矛盾四起,最后不了了之,让董卓迁都西去,这才引起之后的天下大乱。
  如今丁靖身处联军一份子,更是能够感受到这种互相猜忌、戒备的状态,心中也是悲哀。
  孙坚见丁靖为自己打抱不平,胸怀大义又才德兼备,心中更是对丁靖看好不已,而孙坚军中将领也对丁靖好感十足。
  “小将军大义凛然,却不知勇武如何?”
  就在营帐中都在夸赞丁靖之时,一旁座位上的年轻小将却不乐意了,发出了相当不和谐的声音。
  众人看向那年轻,孙坚大声喝道:“策儿,不得无礼!”
  “乌程侯勿气,无妨!”丁靖却是摆手,对着孙策说道,“少将军勇力吾也曾听闻,心中亦是向往。”
  孙策听到丁靖的夸赞,脸上也不禁露出喜悦神色,不过丁靖却是话锋一转,说道:“一将者可攻一城,一帅者可谋一州,一霸王者可伐一国!”
  孙策虽然年轻,却也听出了丁靖话语中的奚落之意,营中众人尽皆无言,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就连孙坚都哑然看向丁靖,不知道丁靖为何从温文尔雅的状态,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哼,汝是笑吾只有匹夫之勇么!”孙策对着丁靖大喊道。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直直地看向孙策,脸上默认之意十足,全然不惧孙策就要爆发的脸色。
  “欺人太甚!”
  见到丁靖如此表情,孙策更加愤怒,直接推翻面前酒案,将酒杯摔向丁靖。
  丁靖看着孙策的动作,依旧威然而坐,酒杯飞来,丁靖身后的郝昭早已起身在旁,单手向前,将摔来的酒杯接住。
  “休伤吾家主公!”郝昭大喝道。
  酒宴上如此闹剧,帐中众人皆是难堪尴尬,而明眼者如孙坚、程普,则更关注丁靖的表现。面对孙策的挑衅,丁靖至始至终都表现的沉稳有序,不卑不亢,堪称英杰。
  孙策还要起身大闹,却被一旁的黄盖、韩当拦住,孙坚则是转向丁靖,不好意思的说道:“小将军见笑了,策儿年轻气盛,不更事理,请勿计较。”
  丁靖连称不敢,却反而对孙策说道:“为霸者问鼎中原,天下莫敢不从;为王者恩威四海,天下无不归心!”
  言毕丁靖向孙坚拱手致辞,不再叨扰,遂转身离开孙坚大营。
  直到丁靖离去约一刻钟,营帐中的众人才回过神来,尽皆若有所思,就连孙策都不再张狂言语,心中对丁靖已是有了异样的目光。
  倒是孙坚最先醒悟过来,口中略显羡慕地叹道:“丁建阳生得好子!生得好子!”
  (本章完)


第25章 人中吕布,红黑二将
  孙坚兵败后又十日,联盟大军终于赶到虎牢关前,而虎牢关的洛阳援军也早已到达,在此等候多时。
  话说这虎牢关上援军乃是董卓携带大将吕布、李傕、郭汜三人亲至,马步军马共十五万屯与关内防守,董卓又令吕布领兵三万在关前扎营。
  见董卓大军于虎牢早已等候多时,袁绍引众诸侯亲临关前迎战,见联盟大军前来,关前吕布却是不惧,引兵列阵对待。
  只见吕布带三千铁骑出阵至联军之前,众诸侯皆听过吕布勇猛,不免好奇望去,正见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披挂,手持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见吕布威风凛凛,联军之中无不惊叹。
  吕布丝毫不惧怕联军兵锋,匹马持戟来到联军阵前,口中嘲讽喝道:“鼠辈们,尔等可敢与吾一战!”
  吕布如此张狂目中无人的举动,无疑激怒了联军中的所有人,只见袁术身后一员猛将策马出阵,朝那吕布杀去。
  “后将军账下俞涉来也,贼将受死!”
  俞涉杀至吕布面前,吕布提戟前刺,只一回合就将俞涉刺杀于马下,见此行状,联军诸侯尽皆大惊。
  吕布手中画戟一扫,直指联军阵前,口中狂呼:“还有谁敢前来受死!”
  这时河内太守王匡手下大将方悦纵马挺枪而出,与吕布相交不三回合,又被吕布提戟刺于马下。
  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
  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不到十回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
  众诸侯账下猛将前后齐出,皆被吕布连番杀败,就连一向以勇武著称的公孙瓒都差点丧命吕布之手,致使联军士气大落,人人颤抖不前。
  于此无奈之际,诸侯便商议要暂时退兵,等几日士气渐盛后再来攻关。见到诸侯们想要撤退,公孙瓒身后却是闹腾了起来,却见一黑脸汉子大吵不止,口中大呼:“狗屁联军,尽是些胆小如鼠之徒,竟怕那三姓家奴,若让吾出战,必捅死吕布那厮!”
  这黑脸大汉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正是涿郡张飞是也。
  张飞的大嗓门瞬间吸引了众诸侯的注意,所有人都看向张飞方向,后将军袁术更是大喝:“何处账下,竟敢在此乱言!”
  公孙瓒与众诸侯解释道:“此人是刘玄德之弟张飞也。”
  “现居何职?”袁绍问道。
  公孙瓒回答道:“现为账下步弓手。”
  “呵呵,一弓手也敢妄言击败吕布,若让一弓手出战,是要让西凉军耻笑我等联军吗?”袁术冷笑讥讽道。
  这时候丁靖却突然言道:“后将军息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