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济也不愧为沙场宿将,知道此时已是临危之际,必须稳住阵脚,到时候凭借西凉军的强大,未尝不能反败为胜。
  “亲军随吾上前,必须阻拦并州军攻势!”
  张济大喝一声,带着数百亲军以锥形阵突击丁靖军,沿途无论敌方、己方,拦路者统统砍成了肉泥。
  见到张济亲率部队而来,丁靖知道,绝不能让张济把军队攻势拦住,那样的话并州军必定失败。
  “高顺何在?”丁靖大呼道。
  “末将在!”高顺连忙应道。
  丁靖手指张济锥形方阵,命令道:“汝率一千本部士卒,无比阻拦击溃张济部队,且不能让张济军稳住阵脚!”
  “诺!”高顺应道,连忙带着所部人马,朝着张济亲军杀去。
  当高顺部与张济部接触时,两支强军便爆发了难舍难分的白刃战,张济亲军虽然装备精良、士卒悍勇,但是高顺的治军指挥能力极强,所指之处,部下向死而冲。
  在高顺的阻挠下,张济亲军的兵锋亦被斩断,已无法对局势造成什么逆转。
  “曹性,你可有把握射杀张济?”丁靖突然对身旁的曹性问道,此战虽然已成定局,但是也将成为惨胜,若是能够狙杀张济,当可完胜此战。
  曹性闻言看向张济,张济此时正处于亲军保护之中,一时难以处置,若是用弓箭射杀,近百步的距离,箭矢的准头和威力都很差,难以完成狙杀。
  不过曹性却没有摇头,反而坚定点头的说道:“少将军,性有把握!”
  曹性口中自信满满,心中却也略有忐忑,定了定心神之后,曹性立即张弓搭箭,瞄准被亲军护卫住的张济身影。
  “嘣”
  只听一声弦响,曹性手中弓箭脱弦而出,箭矢呼啸而过,转瞬间正中张济肩膀,张济的身影也应声倒地。
  “张济已被诛杀,贼军速速投降,可饶不死!”见到张济倒下,丁靖立即大声呼喊道。
  其余士兵见状,也纷纷呼喊,顿时张济军更加混乱,纷纷看向主将旗帜处。
  然而见主将处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不少西凉军已经确认张济身亡,纷纷开始弃甲投降,唯有少数分子负隅顽抗。
  如此情况,张济军已经大势已去,彻底没有胜利余地了。
  ……
  “少将军,这些西凉军该如何处置?”高顺问道。
  战局稳定,丁靖军大胜,三千西凉军只剩一千余人,其余悉数战死。不过此战丁靖这边也损失了不少,亦是战死了千余人,受伤的更是无数,就连丁靖自身也身受几处刀伤,还好伤势都较浅,不足为虑。
  丁靖点了点头,下令道:“将这一千余西凉军打散分至个军中,残兵败将,翻不出什么浪来。”
  “诺!”高顺应道。
  收拾完战局,丁靖立即率领部队渡河,此战他们歼灭了完整的三千西凉骑兵,不算盔甲器械,光战马就完完整整的俘获了两千四百余匹,只要稍微训练,他丁靖也拥有一支小小的骑兵大军了,收获惊人。
  令丁靖没想到的是,张济中了曹性一箭,却是没有当场毙命,不过依旧性命危急,若是找不到医师,张济万劫难逃。
  想到此处,丁靖心中有了计量,连忙命士兵摆出地图,寻找了一番后,将目光定格到了一处位置。
  “传令全军,渡过黄河后,立即向西朝河东郡临汾城前进。”丁靖连忙下令道。
  (本章完)


第6章 服张绣
  洛阳城。
  自吕布归投董卓后,董卓于朝中威势愈大,自领相国一职,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官位,加封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温侯。
  这日董卓正在府中设宴招待手下将领,商讨废立之事,与洛阳的控制问题。
  突然,董卓女婿牛辅闯入宴会中,神色阴沉难看。
  “爱婿何事?脸色竟如此不堪!”看着牛辅冒然闯入,董卓略显不悦的说道。
  牛辅看向宴席间,见吕布等并州军投靠将领在此,脸上犹豫不决,欲言又止。
  董卓见牛辅状,摆手说道:“奉先乃是自家人,有事直说,不必顾忌!”
  见董卓肯允,牛辅当即说明:“前数日吾派大将张济,领三千骑军追击丁靖部,却迟迟不见人马消息传回,吾令斥候探寻,原来那张济连同三千骑军已被丁靖所部歼灭。”
  “什么!”
  宴会中众人大骇,想不到牛辅会派遣三千精锐西凉骑兵追杀丁靖,这斩草除根之举实在雷厉狠毒,但众人却也不料那丁靖还有如此能耐,竟然能够全歼追兵。
  主席上的董卓闻言后更是暴怒异常,气愤得将面前桌案掀翻在地,暴喝道:“这丁建阳实在可恶,活着与吾作对,死了也留下个孽障与吾作对。”
  “义父勿气,那丁靖只是一无知小儿,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待儿率领铁骑,必定提那丁靖人头回来!”
  见董卓暴怒异常,吕布率先站出表态,想要趁此机会解决丁靖,一来报那夜未尽之事,二来展示自己对董卓的有利之处。
  “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董卓大喜道。
  就在董卓正要允诺吕布的请求,又一将领站了出来,沉声说道:“杀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那丁靖小儿首级,如探囊取物。”
  听此豪言壮语,董卓心奇,向那说话将领看去,见那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乃是关西人士,姓华,名雄。
  董卓听闻华雄言语,顿时大喜,加封华雄为讨寇将军,拨马步五千,星夜追击丁靖。
  “相国,华将军点兵追赶,想要追上轻装行军的丁靖部却是不易,若是令丁靖返回并州,无异于放虎归山!”这时,李儒也站出来说道。
  董卓沉思片刻,认为李儒的话有道理,问道:“文优言之有理,依你之见,有何对策?”
  李儒摸了摸胡须,笑道:“可快马修书一封送至河东卫氏,令其阻拦丁靖返回并州,则华将军定能赶上丁靖队伍,若卫氏不肯,吾等信中以西凉军进兵河东相威胁,谅那卫氏不敢不从!”
  “善,就依文优之策!”董卓下令道。
  “相国,丁靖乃是藓芥之疮,此时应早定废立之计,迟则生变。”李儒继续说道。
  ……
  不提西凉军在洛阳怎样,自击破张济追兵后,丁靖星夜赶路,已带领队伍过了王屋山,正式进入河东界内。
  河东郡乃是司隶大郡,郡治所为安邑,郡内所辖二十县,人口近百万,富庶无比。
  王屋山下就有一座县城,名为绛县。
  “前方数十里就有城池一座,其中必有医馆,众军速度前往,让受伤的兄弟们得到救治一番。”
  在丁靖的命令下,部队快速朝着绛县临近,这绛县并非什么大城,除了基本的数十名城守军士外,别无其他守军。
  数千人的骑兵大军奔腾而至,吓得绛县城守直接弃城而逃,其他守城军士也将城门大开,连忙投降。
  丁靖命高顺带领三百士卒控制绛县城内治安,留下曹性带领千人于城外驻扎,预防不测。丁靖自身则带着伤兵入城修养,购买救治药材,召集城内医者与军医一齐救助伤员。
  医馆内,医者已将张济体内箭头拔出,并且涂好伤药,包扎完毕,只要静养,便无大碍。
  此时,丁靖已经身处县尉衙门中,双眼紧盯着案桌上的地图。
  虽然暂时摆脱了西凉军的追击,只是丁靖知道,董卓绝不是一个善罢甘休之人,自己歼灭了他三千骑军,不但不会让董卓放弃追击,却反而会令董卓更加愤怒,从而派来更多的追军。
  丁靖明白,董卓现在的兵力只够压制司隶,只要自己穿越河东郡,回到并州地界,董卓的兵锋将鞭长莫及,那时候他才算真正的逃出生天。
  只可惜之前逃得匆忙,丁靖所部携带粮草稀少,这绛县亦是小县,没有富豪地主,就连县仓内都没有多少粮食。
  此时丁靖军中粮草,只够军中人马食用两日,两日时间,丁靖的军队最多走到临汾,想要回到并州,至少还需要五日的粮草才行。
  如今丁靖已是没有出路,唯有赶至临汾,那里乃是一座大城,城中必定有足够的粮草供应。
  心中有了计较后,丁靖命人将张绣押至衙中,经过几日关押,张绣已无之前的嚣张气焰,但是眼中的不屈之色却是不减。
  “丁靖,吾叔父现今如何!”张绣对着丁靖吼道,那夜他虽然被丁靖俘虏控制,却也听到了外面呼喊自己叔父被射杀的消息,心中悲愤不已,依旧不相信此事。
  见张绣关心张济的安危,丁靖大笑:“想不到汝张绣竟然还有此孝心,不为自身性命求饶,却只是关心自家叔伯。放心吧,张济虽然身受流矢箭伤,然吾已令医者救治,他已无大碍了。”
  “此话当真?”张绣惊喜道。
  丁靖闻言笑道:“吾骗你作甚?”
  “汝为何如此?”张绣惊疑问道。
  丁靖摇了摇头,叹道:“北地枪王的名头吾也曾听闻,如此猛将竟然乃董贼手下,实在可惜。吾只问汝一句,汝可愿意跟随于我,做我手下将领?”
  “这……”张绣闻言一愣,没想到丁靖竟然如此招揽自己,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见张绣没有直接拒绝,丁靖继续加火说道:“董贼初入洛阳,就妄谈废立之事,这岂是人臣所为?接纳吕布弑主求荣之徒,这又是人主所为?当前情景,董卓实乃****,为他效力岂非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听到丁靖话语,张绣心中思虑万千,片刻之后,拜道:“张绣谢过主公救叔父之恩,饶绣性命之情,绣愿意跟随主公!”
  “甚好,甚好!”丁靖大喜,连忙令左右道,“为张将军松绑!”
  “主公不怕我趁机劫持么?”张绣突然说道。
  丁靖微微一笑,说道:“佑维(张绣表字)此言差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绣闻言跪伏于地,道:“谢主公信任!”
  (本章完)


第7章 截获
  河东郡,安邑城,卫府。
  河东卫氏族长卫康,手里此时正握着一张信帛,其上盖有董卓的相国印鉴。
  信上命令河东卫氏,立即组织人手,阻挡丁靖的三千军北上,若敢不从,休怪西凉军于河东野蛮无理。
  面对董卓的蛮横威胁,卫康只能选择妥协,他河东卫氏虽为大将军卫青后人,然而比起现在权倾朝野,手握雄兵的董卓而言,依旧是羊与虎的区别。
  卫康暂时不敢忤逆董卓的命令,虽然知道丁靖的三千并州军也不好惹,但比起凶狠的西凉军,卫康选择服从董卓。
  “让仲道过来见吾。”卫康吩咐道。
  卫仲道连忙赶到卫康面前,垂手问道:“不知父亲唤儿来,所为何事?”
  卫康见卫仲道举止彬彬有礼,欣慰笑道:“仲道呀,吾知汝聪慧机敏,董卓送来命令,令我卫氏阻拦并州军北上。”
  “临汾乃是北上并州的必经之路,汝即刻前往临汾城,传吾命令,让汝二叔领县兵和偏房族丁,阻拦并州军北上。切记,不要与并州军硬战,且拦且退,拖延并州军行军速度即可,待西凉军至,让他们狗咬狗去。”卫康吩咐道。
  “孩儿知晓!”
  卫仲道当即领命,立刻出府御马,朝临汾而去。
  ……
  此时,丁靖已驻军于临汾城池外六十里的一处山谷中,并且排出高顺带着几人乔装打扮,进入临汾城中打探情报。
  此外,还派出曹性领百骑,前往临汾城附近探测军情,将临汾各处道路隘口山河记录起来,方便军事部署。
  不久,高顺带着数人返回了驻军山谷,并向丁靖报告道:“少将军,这临汾城有南北两处城门,城门设有瓮城,城墙普遍都有两仗高。”
  “城中县仓储备如何?守军如何?”丁靖急切问道。
  高顺立即禀报道:“这临汾乃是大城,县尉是河东卫氏族人卫业,其人贪婪,私占官产,将县仓当作自家私仓,仓中粮食堆积如山,足够万人一年食用。”
  “至于城中人马,约有四千人,其中有五百正规守城官军,其余三千五百人皆是卫业私卒,训练不堪,战斗力不足。”高顺继续说道。
  听完高顺的话语,丁靖却感到棘手,他本以为这临汾城最多两千人马,没想到零零总总却有四千守军。
  虽然其中最正规军士只有五百,其余的都不过私卒、家丁罢了,但是兔子难免有长牙,依据城墙之利,丁靖的军队想要攻进城内,伤亡恐怕会不小。
  见丁靖脸上阴晴不定,高顺也有察觉,连忙说道:“少将军可是觉得临汾城人多势众,不好攻占?吾劝少将军无忧矣,那城中除五百正规军士外,其余人等皆是土鸡瓦狗耳。”
  “何出此言?”丁靖好奇问道,不知高顺为何自信。
  高顺一笑,道:“吾已打探清楚,那卫业平时横行跋扈,压迫佃户农奴,他那三千私卒平时只知纨绔欺压百姓,每日不事训练,偷奸耍滑,若非人多势众,连一农妇都单打不过。”
  丁靖知道高顺为人俨然,绝不会如此自大,其言必定真实。
  若依高顺所言,那临汾城可战之力只有守城军士而已,当是如此,丁靖觉得自己未尝不能硬攻那临汾城池。
  “传令下去,命将士就地伐木,打造云梯、撞木,听候攻城命令!”丁靖当即传令道。
  “诺!”
  命令刚下不久,曹性等斥候也回来了,还带回一人来。
  “这是何人?”丁靖看向曹性,指着被其捆绑一团的人,疑惑问道。
  曹性拱手拜道:“少将军,吾于临汾城方圆十里外收集地貌,见此人一路快马加鞭,神色匆匆朝着临汾城前行,心中怀疑,这才将其捆绑回来。”
  丁靖闻言皱眉,转头看向那被捆绑之人,心中一样疑惑,此时他是亡命之徒,身后就是董卓追兵,这人此时狂奔到回并州的必经之城,难道是巧合?
  想到此处,丁靖不敢马虎,看向那捆绑之人,问道:“汝是何人?何故快马去向临汾?”
  那被捆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安邑赶来的卫仲道,他没想到自己在赶路途中竟然会被一帮匪徒截下,待来到此处,他更是惊惧,这帮匪徒乔装之人,竟是并州军的人马。
  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卫仲道心中惶惶,却也不敢说出自己身份和任务,连忙哭丧求饶道:“大爷饶命,大爷饶命,我是往来河东的行商,急于前往临汾,乃是为了买办货物。”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见卫仲道话语有理有据,心中差点信了,但是转念一想,却有漏洞,随即笑道:“吾观你锦衣帛帽,却像是有富贵之财,但你皮肤白嫩滑腻,这岂是四处奔波行商之态,欺吾无见识否?从实招来,汝是何人?”
  卫仲道闻言一愣,没想到自己的谎言被看破,但他却不敢承认,连忙求饶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我真是此地行商,不敢欺瞒大人!”
  “哼,还敢欺骗于吾,曹性,把这人拉下去砍了!”丁靖对着曹性喊道。
  卫仲道实在想不到这丁靖竟然凶残如斯,这就要处决自己,生死存亡之际,他只能亮出身份,说道:“吾乃河东卫氏族长卫康嫡子卫仲道,汝敢杀我,休怪卫氏不饶!”
  “慢!”丁靖闻言拦住曹性,看向卫仲道,见此人面白俊朗,确当为帅气公子,若他真是卫仲道,也难免那蔡文姬会对其倾心。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乃是汉末才女,其作品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两首。
  历史上,这河东卫氏卫仲道,就是蔡文姬原配丈夫。
  不过此时丁靖却不在乎这些,而是看向卫仲道,冷笑道:“汝是卫氏子孙,那临汾城守亦是卫氏族人,当吾不知,汝来临汾城,乃是得了那董卓恶贼之命,前来阻拦吾等北上并州!”
  丁靖将卫仲道此行与董卓联系了起来,心中猜测卫氏与董卓勾结对付自己,假装言之凿凿向卫仲道喝道。
  那卫仲道万万想不到丁靖竟然看穿自己的目的,心中恐慌,害怕丁靖诛杀自己,连忙拜求:“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丁靖没有搭理卫仲道,而是让左右将卫仲道收押起来,而他自己心中已有一个全新的计划。
  ……
  另一边,华雄大军也赶至闻喜,至临汾城也只有两日路程,若是骑军轻装行军,一日便可到达临汾城下。
  此时华雄军已经追赶数日,依旧没有见到丁靖军的踪迹,华雄心中不由大急,他已在董卓面前夸下海口,若是让丁靖跑了,其身必定受到董卓惩罚。
  想到此处,华雄下令道:“所有骑军轻装,随我速度到临汾,那里是北去并州必经之路,一定要赶在丁靖小儿前抵达。其余步卒紧随,两日后于临汾汇合,吾军必灭丁靖小儿。”
  (本章完)


第8章 徐晃
  是日正午,丁靖派遣高顺领两千军于临汾城南外五里潜伏,丁靖自身则与曹性、张绣领骑兵七百,让卫仲道同往临汾城。
  丁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假借卫仲道之身,诈开临汾城门,继而七百士卒杀入,控制城门,届时狼烟为号,让埋伏在城南的高顺再一举杀出,继而夺下临汾城。
  当丁靖带人由南浩浩荡荡、毫不遮掩的朝临汾城门行进时,临汾城守县吏当即下令关闭城门,严令守城士卒奔赴城墙防守,并通知县尉卫业速至城门上察看情况。
  这守城县吏乃是河东杨县人,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有勇善断,治军严整,有大将风采。
  当丁靖之军抵达临汾城下时,立即派人大声传报:“吾军乃是朝廷正军,此行乃是前来阻拦逆贼丁靖北上,望城守开门让吾等入内修整,莫让逆贼丁靖走脱。”
  听到城下军队所言,见其军士穿戴整齐,兵甲战马齐全,像是汉家正军,但徐晃却不敢轻信放开城门,连忙大声问道:“汝等有何凭证?”
  听见徐晃喝问,丁靖连忙捅了捅旁骑上的卫仲道,面带威胁道:“好好说话,否则将你碎尸万段!”
  卫仲道闻言更加害怕,连忙走到军阵前,驾马至城门下,言道:“吾乃河东卫氏公子卫仲道,可作凭证!”
  徐晃闻言看向身旁县尉卫业,那卫业丁靖看向城下的卫仲道,随即大声呼喊:“是吾侄儿,是吾侄儿,速开城门!”
  “诺!”
  见卫业肯定,徐晃立即领命,叫人放开城门。
  当城门洞开,丁靖面露喜色,立即大声喊道:“城门已开,全军冲锋!夺取城门!”
  七百并州骑军当即呼啸冲进城内,徐晃见势不妙,立即指挥守军阻拦敌军,关闭城门。
  只是却为时已晚,并州军久经战场,又连续大胜,此时气势正足,而徐晃手下守军根本没料到城下军队突然袭击,皆是准备不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控制城门后,丁靖当即下令道:“曹性,汝带三百人,去城中县仓,务必保证粮草无恙,左右随我点燃狼烟,通知高校尉进攻。”
  见城门丢失,徐晃还想组织军士夺门,可是周围士兵早已伤残大半,逃跑者不计其数,就连县尉卫业都早已经脚下生风,不知逃向何处。
  县尉逃跑,城中士兵怎能有意志反抗,纷纷弃甲投降。
  徐晃见大势已去,知道反抗无果,立即带着数名亲兵逃离。
  控制城门后,丁靖早就把目光放在了徐晃身上,他见徐晃器宇轩昂,之前态度谨慎,便有了爱才之心,想要降服其人。
  “莫让那壮汉走脱!”丁靖于马上,手指徐晃背影,大声喊道。
  “主公放心,张绣去也!”
  听见丁靖命令,张绣一马当先,带着十数骑兵奔向徐晃。
  无奈徐晃只能步行,走脱不得,且张绣武艺高超,骑术了得,一阵冲锋,军士齐上,就将徐晃擒获。
  而此时,高顺也带人赶至,丁靖连忙命高顺带人控制城内全部范围,将卫业家中财物、粮食、器械,全部收监。
  处理好大局后,丁靖走至被捆绑一通的徐晃面前,亲自躬身为徐晃松去绳索,口中笑言:“壮士气宇轩昂,行事谨慎,不可受此对待。”
  见丁靖如此态度温和,徐晃心中气愤也减淡了许多,不由看向丁靖,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夺我临汾城池!”
  “吾乃并州刺史丁原之子,丁靖是也。****董卓收买吕布杀吾父亲,亦不饶恕吾等与之对抗者,那董卓已收买河东卫氏,想要在这河东郡伏杀吾并州军将士。”
  丁靖看向徐晃,脸上悲痛而又坚定,说道:“吾等已是万般无奈,军中粮草已尽,唯有袭取临汾,夺取卫氏家财粮食,才有望返回并州。”
  “汝等真不是贼军?”徐晃问道。
  “哈哈哈。”丁靖大笑,道,“汝可见过如此训练有素、衣甲规整的贼军,依吾之见,那董卓之徒才为大汉之贼。”
  “董卓此贼,携军入司隶,胁迫朝廷,妄谈废立,简直****也!那卫氏竟然听从董卓之命令,狼狈为奸,有背其祖卫青、卫子夫之义!”
  听到丁靖话语,徐晃脸上也愤然无比,丁靖当即说道:“吾观壮士有大才,在此只做一县吏实在不值,不如随吾至并州,必有厚待!”
  徐晃闻言,心中思索不已,他作为临汾县吏却丢了县城,就算朝廷不计较,卫氏也不会绕过他。且徐晃观丁靖礼贤下士,谋断有度,又是刺史之子,值得投靠。
  想到此处,徐晃拜服道:“徐晃拜见少将军,愿为少将军马首是瞻!”
  见徐晃臣服,丁靖大喜,有听徐晃自报姓名,心中诧异,想不到面前壮汉竟然是大将徐晃。
  虽然此时徐晃还很年轻,但是丁靖却知道徐晃的潜力有多大,在历史中,徐晃有勇有谋,其前半生大小战斗无数,但是战果却很少,让人觉得这徐晃武力不错,但是打不过顶级武将,也不容易输给顶级武将。最令徐晃声名大噪的是樊城之战,他以援军身份击败了围困曹仁的关羽,遏制了关羽北上攻取许昌的步伐,被曹操夸赞“有周亚夫之风”。
  在丁靖控制临汾城池,收服徐晃后,心中也放心不少,如今军队粮草问题解决,在此休息一夜,就可全力北上,只要返回并州,就一切大吉了。
  就在丁靖放下心来之时,张绣突然带人前来禀报,言:“城外二十里烟尘滚滚,有大军前来,猜测为西凉追兵。”
  丁靖闻言大惊,这可真是一波才平、一波又起,这董卓是真的不让他有一点喘息的机会。
  “传令部队掩藏于城墙之上,随时准备战斗,带上卫仲道,吾等去城门上一看。”
  丁靖当即下令,连忙带军奔赴城墙,想要依托城墙抵御追兵。
  (本章完)


第9章 诛华雄
  当丁靖站立于城墙之上,向外望去时,正看到远处数里烟尘滚滚,约有两千人马正往城下赶来。
  丁靖微眯眼皮,仔细望向那支人马所打出的旗帜,见其阵势正乃西凉军打扮,想必正是董卓追兵,而其军帜上书着一个大大的“华”字。
  这西凉军中姓华者,丁靖只知道一人,那就是华雄。
  在正史中,华雄为孙坚所杀,而演义里的则是被关羽以温酒之速所斩掉。由风评而看,这华雄颇有勇力,善驱骑兵。
  西凉军骁勇善战,而丁靖手下军士连日来奔波不止、战斗不断,即便依托城墙之利,也不一定能挡住华雄。
  而且丁靖知道,这西凉军的追兵是不可能只有仅仅两千骑,要知道之前追杀他的张济都带有三千军人马,现在的追兵只应该更多才对。
  “看来这来得应该只是先锋部队,其后定有大军,必须先将这支先锋骑军解决,否则必败无疑。”
  丁靖心中如此猜测,随即看向身旁卫仲道,脑海里有了计较。
  ……
  华雄率军来到临汾城下,见城门紧闭,城墙上守军警戒,正要发话,只听城上有人呼喊:“来者可是西凉大军?”
  “吾乃董公账下大将华雄,汝等可见并州军踪迹?”华雄出阵,横刀立马于城下,大声喝问。
  这城上喊话之人正是被丁靖胁迫的卫仲道,见华雄回话,卫仲道当即装笑道:“吾是河东卫氏公子卫仲道,昨日午时,并州军丁靖已带人来到临汾。”
  “什么!”华雄闻言大怒,想不到自己如此赶路,竟然还是比并州军慢了,让丁靖给跑了,“那并州军现今去向何处?”
  卫仲道回喊道:“将军勿忧,吾等早已获得董公命令,两日前就已经在此等候并州军,那并州丁靖不知吾等在此埋伏,吾骗其入城,已经将其俘虏!”
  “此言当真!”华雄闻言一惊。
  “不敢欺瞒!”卫仲道拱手说道,随即示意左右,只见徐晃推搡着被捆绑住的丁靖来到城头之上。
  华雄见状,连忙令识得丁靖之人前来查看。
  “将军,被缚之人正是丁靖。”士卒回报道。
  这下华雄更加高兴,连忙指着卫仲道,说道:“哈哈哈,快将丁靖小儿送出城来,吾必在董公面前为汝等请功!”
  “多谢将军!”卫仲道喜出望外的说道,“如今天**晚,吾观将军奔波劳顿,不如进城中修整一夜如何?吾已准备好饮食招待将军!”
  华雄闻言点了点头,此时已是下午,再过一个钟头就要天黑,如今丁靖已得,没必要再如此着急。
  “将军,小心有诈!”左右提醒华雄道。
  华雄呵呵一笑,说道:“汝等不见那丁靖小儿已是束手就擒,更何况这小小临汾城池,岂能伤吾两千西凉铁骑!”
  华雄不听左右劝阻,连忙带兵入城,才进城中,华雄发现这临汾城虽小,却别有构造,这小城之中竟然还有瓮城机关,若是有心算无心,在这瓮城之上埋伏弓箭手,可大有作为。
  “怪不得那打败了张济的丁靖小儿会在此被缚,原来是有这瓮城之利!”华雄心中冷笑,对于没能亲手拿住丁靖,他尚有不甘。
  就在华雄手下两千骑军有七八百人进入瓮城之中时,只听曹性一声令下,瓮城内顿时箭如雨下,华雄军瞬间死伤过半。
  “有埋伏!卫氏怎敢如此!”华雄顿时大吼道。
  原来丁靖早已设好计策,用卫仲道骗华雄军入瓮城,又在瓮城上埋伏了数百弓箭手,只待华雄进入其中,则万箭齐发。
  “敌将受死!”
  这时,大将高顺带领骑军杀出,以锥型阵突入华雄乱军之中,杀得西凉军人仰马翻。
  “竟是并州军,丁靖小儿安敢如此狡猾!”华雄大骂道,就算他反应再慢,此时也看出自军陷入了丁靖的戏耍之中,不过华雄毕竟悍勇,连忙调转马头,说道,“全军撤出城外!”
  见华雄要逃,丁靖连忙指挥军士,道:“来人,给我拦住华雄,斩华雄者赏百金,官升三级!”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顿时并州军中士卒奋勇异常,悍不畏死的朝着华雄冲来。
  华雄毕竟武力高强,常人岂能阻挠,就在华雄快要冲出城门之时,一骑率先立于城门口阻拦,此人竟是张绣。
  见张绣拦路在前,华雄大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