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眼见着丁玲儿暴躁焦急的模样,一起来到丞相府的其他文武官吏,纷纷忍不住和她保持距离。
  “玲儿,你先不要担心,华神医、张神医也在屋中呢!”见丁玲儿到来,曹操立即上前相迎,并安抚道,“有华佗、张机两位神医在,丁靖是不会有事的!”
  听得曹操此话,丁玲儿脸上的焦急,才微微简单了许多。
  不过,丁玲儿性格毕竟火辣,当即又对曹操问道:“曹公,刺客可抓到了?!”
  “全都抓住了!”曹操点头言道。
  丁玲儿急言道:“刺客羁押在哪里?我要亲自去审问!”
  丁玲儿是审判院的出身,对于刑讯审问之事,也是最为擅长的,故而她才欲要要亲自审问。
  如此,她丁玲儿才能放心的从刺客嘴里,审出到底是谁指使的刺杀。
  不过,曹操却是对着丁玲儿言道:“玲儿别急,我已经让满宠去审讯刺客了。”
  对于满宠这名擅长刑狱审讯的前辈,丁玲儿也是无比的佩服和信赖,有满宠来审讯刺客的话,丁玲儿也十分放心。
  ……
  此时,一间谁也不知道位置的密牢中,满宠正在审讯着刺杀丁靖的刺客。
  令人想不到的是,满宠在此审讯的刺客,足足有九个人之多,而其中三个已经死了。
  这三个死了的家伙,其实并非是刺客,只是抓捕过程中的嫌疑人,但是如此重大的刺杀事件,卷入其中的无故平凡人,也只能全部灭口了。
  而剩下六个还活着的家伙,全部都是参与了刺杀丁靖的刺客。
  原来,对于这立宪仪式的安全措施,丁靖和曹操也十分重视。
  因此,若是有人想要在仪式上搞事情,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普通人来拿一把小刀也休想带入仪式观摩之中。
  所以,为了将刺杀的短弩躲过搜查而带入场中,这把短弩却是经过了精湛的改造,其构成部件被分解为六份,由六名刺客各自带着部件进入场中。
  而正是这种操作,顺利瞒过了士卒的搜查,将短弩顺利的带进了场中。
  除了作案的手法之外,满宠也审处了这帮刺客的幕后势力,而这帮刺客的幕后指使者,却同样让满宠感到诧异惊慌。
  因为,这帮刺客的幕后指使者,赫然正是大汉的皇帝陛下。
  经过再三审讯之后,满宠才彻底相信,刺客所交代的一切,并不是编造和诬蔑,竟然都是有理有据的事实。
  当即,满宠也不敢有一丝耽搁,立即亲自前去面见曹操,将刺客审讯的结果,告知了曹操和丁玲儿。
  其实,对于刺客幕后的策划者,曹操早就有了一些眉目。
  因为在丁靖昏迷在立宪高台上之时,汉帝刘协却最急着搀扶丁靖,而曹操却正巧看到汉帝手中藏着一把断匕,似乎想要再给丁靖补上致命的一刀。
  当即,曹操和丁靖麾下的亲信文武,皆对此感到愕然和愤怒,而丁玲儿、赵云等人,更是想要直接将汉帝刘协问罪。
  对此,曹操、荀彧等人却是急忙阻止,不敢让丁玲儿等人如此乱来。
  就在此时,华佗和张机却是走了出来,众人见状立即围了上去,忙问道:“情况怎么样?!”
  华佗、张机没有隐瞒,言道:“大将军没有生命危险了,但是弩箭伤了大将军的肺部,再加上失血过多、箭头上淬了毒,所以大将军大概还要昏迷很久。”
  “不过……”华佗、张机突然语气一顿,没敢再往下说。
  “不过什么?快说啊!”丁玲儿急忙叫道。
  华佗、张机只好说明道:“不过,大将军清醒过来之后,身体可能会留下隐患。”
  “留下什么隐患?!”众人再次急问道。
  华佗、张机言道:“心肺主气血,大将军将后很可能气短血虚,不但不能再持械御马、鞭挞沙场,而且也不能再操劳熬夜、揪心国政,否则可能会猝死命休。”
  “什么!”听到华佗、张机这般解释,所有人皆是一惊,人人都露出了骇然之色。
  像丁靖这样鞭挞天下的人物,如果不能上马征战、不能执笔抒政,那么他岂不是就要沦为一个平凡人。
  “这不可能!”一时间,所有人皆是不信地言道,绝不认同华佗、张机二人所作的判断。
  甚至,连曹操的眼神之中,也带着不可置信。
  曹操和丁靖合作了这么久,他对丁靖的能力是佩服的,如果丁靖以后不能为国操劳,那将不止是丁靖的遗憾,亦是国家的损失。
  而且,现在宪法才刚刚颁布,宪政也才刚刚施行,正是需要丁靖这个领头人、创始人的时候。
  若是丁靖不能继续主导朝廷,那么宪政的发展遇到了困难,那又该怎么办?!
  这一刻,曹操似乎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刘协为何要在此刻刺杀丁靖。
  如果丁靖亡命于宪法宣读的高台上,那么此事必定引起天下的轰动,宪政也会受到各种打击和质疑,那时候皇帝的权力依旧比天还要大。
  而且,就算丁靖没有死在宣读宣发的过程中,箭矢上所淬满的毒药,也可以让丁靖成为一个无力朝廷大权的病人。
  到时候,一旦宪政在施行中遭遇不可越过的阻碍,那么他刘协这个皇帝的权力,将再次有夺回来的可能性。
  想通这一切之后,曹操也不得不面露苦色和气愤,暗叹自己和丁靖还是小瞧了刘协这个皇帝。
  “丁靖现在需要静养,大家都不要再在这里打扰了,都随我去前府议事厅商量,就留玲儿一个人进屋子去吧!”
  忽然,眼看着所有人都处于惊慌无措之中,曹操却是站出来大叫道。
  这时候,大家也只能听命于曹操,纷纷离开了后府的院子,向着丞相府前院议事厅而去。
  曹操召集大家来议事厅,除了避免叨扰丁靖之外,还是为了商讨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尤其是这刺杀的责任,到底要不要追究到汉帝刘协身上?
  如果要追究汉帝刘协的责任,那么这份责任又该如何判决才好?
  就在曹操和众人在议事厅商讨之时,却是没有注意到一个情况,那就是刚刚还在场的李儒和郝昭二人,居然已经不见了身影。
  李儒和郝昭二人,皆是丁靖手下的亲信,也是朝廷中的重臣。
  如今,李儒是朝廷行政院情报司的司御大夫,他和情报司的司侍大夫郭嘉,共同领导天下各地的情报机构和情报人员,是真正隐藏于黑暗面中的大权人物。
  而郝昭也已经不再是丁靖的亲军校尉,他现在是皇城军总领,负责许都皇宫和朝廷官署的护卫职责。
  此刻,二人相约率先离开丞相府,却也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毫无疑问,刘协刺杀丁靖的这番举动,已经触怒了丁靖势力下的所有人。
  一旦丁靖有个什么差池,那么毁灭的不仅仅是宪政,还包括其他受丁靖势力主导的事务。
  李儒曾经跟随过董卓,他知道董卓死亡之后,那些归属于董卓势力下的人士,所要遭受的清算会有多么彻底。
  这样的事情,李儒不想再经历一遍,他必须将威胁到丁靖的一切,全部都彻底毁灭殆尽才行,包括高高在上、独一无二的皇帝!
  (本章完)


第815章 黄袍加身
  因此,李儒才会找上负责皇宫守卫的郝昭,想要和郝昭联合共谋,将汉帝刘协这个不安分的隐患,彻底清除抹去,而李儒想要施展的办法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送汉帝刘协现在就下幽府黄泉。
  反正,对于李儒本人来说,弑帝的事情也曾干过,对此他并无什么压力和恐惧。
  却说此时刘协身在宫中,脸上却是带着欢喜,他所安排的刺客,虽然没能杀掉丁靖、阻挡立宪,但是却也让丁靖身受重伤、半身不遂。
  如此,宪政无人主导负责,也必定施行不了多久,到时候他刘协总有皇权光复的一天。
  其实,以刘协的胆智和气魄,他是策划不出这等刺杀壮举的。
  可是,当皇权即将被剥夺的时候,刘协实在不愿意自己和子孙,都永生永世的作那无权的傀儡。
  故而,刘协才会这般背水一战,策划了这场出人意料的刺杀。
  至于刺杀被被调查清楚之后,他刘协会不会遭受到危害,刘协却也全然不在乎了。
  就在汉帝刘协面露欣喜和憧憬的时候,却有宫女前来禀报,道:“陛下,李儒、郝昭来了!”
  汉帝刘协闻言大惊,没想到丁曹的人来得这么快,故而不禁叫道:“朕并无宣召这二人,他俩何故此刻前来?!”
  “陛下!曹公、丁公让我送来新酿的美酒,还请陛下快来尝一尝!”
  刘协的话音一落,殿门也被人用力推开,并传来了李儒那冰冷的声音。
  随后,李儒和郝昭带着十数名甲士,直接闯入殿房之中,直挺挺的向刘协走来。
  刘协看着李儒手里的酒盏,两腿也不禁吓得有些颤抖,他害怕李儒手里的酒水,是下了致命毒药的鸩酒。
  “这是什么酒水?朕才不饮!”刘协对着李儒拒绝道。
  李儒森冷一笑,让郝昭持短刀、白练于前,又对刘协喝问道:“若不饮酒,可领受此二物!”
  看着自杀用的短刀和白练,汉帝刘协也是彻底慌了,他知道李儒是真的来杀他的,亦如当初李儒弑杀少帝刘辩一样。
  突然,殿中的宫女却是站了出来,对着李儒和郝昭哀求道:“两位大人,奴婢愿意替陛下饮酒,请大人不要逼迫陛下!”
  李儒看着这才十几岁出头的小宫女,发现小宫女的眼中对汉帝刘协,尽是倾慕和喜欢的神色。
  一瞬间,李儒便明白了一切,直接狠厉地呼唤左右甲士,言道:“来人,将这宫女缢死!”
  当即,便有两名甲士站了出来,把这个为皇帝求情的宫女,直接用白练勒死于殿中。
  眼看着这个小宫女死亡,汉帝刘协也是彻底慌了,这个小宫女刚到思春的年纪,而他刘协又聪明帅气,稍稍一番花言巧语,就让其对自己死心塌地了。
  现在,这个爱慕自己的小宫女死在了眼前,刘协的内心却也有些不忍和愧疚,是他牵连到了这个尚不知事的小宫女。
  忽然,刘协却是面色一正,气势暴涨地大叫道:“李儒、郝昭,你二人身为臣子,却逼帝君饮鸩酒,此等罪恶滔天,来日必遭灭族!”
  面对汉帝刘协的谩骂和威胁,李儒也不与之辩驳,直接让郝昭将刘协按住,然后把杯盏中的鸩酒,强行灌入刘协的口中。
  待鸩酒入腹之后,刘协只觉得腹部剧痛,一股穿肠烂肚的感觉,直接散发于全身各处,直弄得刘协趟地痉挛不止。
  良久之后,刘协的身体才崩得僵直不动,呼吸心跳尽皆停止,已经彻底命绝了。
  确认刘协死亡之后,李儒、郝昭也不急着清理尸体,而是对殿中的甲士令道:“你们都去殿外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这间殿房!”
  禀退了殿中的甲士之后,李儒和郝昭立即走到桌案前,开始用皇笔在皇绢之上挥笔书写。
  只见李儒写道:“朕窃为刘汉衰微,为日已久;幸赖丁公靖,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删)除凶暴,清定区夏。今丁公靖缵承前绪,至德光昭,声教披四海,仁风扇九州;天之历数,实在尔躬。昔尧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刘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祗,绍天明命,使司御史大夫李儒,持节奉皇帝玺绶。王其受之!”
  写完这封禅让地位的诏书之后,李儒立即用国玺在其上盖印加典,做完这一切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
  ……
  ……
  此时,曹操正和众人商讨着,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必须对汉帝刘协进行惩戒,否则刚刚建立的宪政制度,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然而,虽然大家都同意要对皇帝进行惩戒,可是惩戒的方式却又有分歧。
  有些人认为,必须将皇帝这是在袭击朝廷领袖,因以叛国之罪而行死刑;有些人认为,皇帝现在虽然没了权力,但毕竟还是国家的象征,不能施行死刑,改判数十年的软禁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皇帝怀有大罪责,已经不配再当皇帝,应该另立新君……
  总之,除了荀彧等保守派之外,责罚皇帝的声音,却是此起彼伏、各种各样,而且一个还比一个狠辣。
  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见丁靖、曹操这几年的努力,果然是没有白费的,大家对皇权至上的真理性,已经形成了逆反和怀疑。
  就在大家都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却是有军士前来禀报道:“曹公,情报司御史大夫李儒、皇城军统领郝昭,携陛下诏书前来!”
  “这什么情况?”
  听到军士的禀报,议事厅中的众人皆是眉头一皱,显得有些不明所以。
  忽然,曹操、贾诩、荀彧、程昱等智士,却是忽然猜到了什么,忍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李儒、郝昭也来到了殿中,却是捧着禅让诏书,大声地宣读了起来。
  听李儒念完诏书,曹操、贾诩等人也是惊呆了,他们猜到李儒、郝昭的突然消失,很可能是去找皇帝刘协算账了,却没想到他二人居然带来了一封禅让诏书。
  “怎么会?这禅让之事,关系如此重大,陛下怎会如此轻易就……”忽然,荀彧等人忍不住惊呼道。
  而曹操的面色,却依旧冷静肃然,只问道:“李儒、郝昭,陛下还在宫中否?”
  李儒看着曹操,直接言道:“陛下写下禅让诏书之后,便决定游历天下,作闲云野鹤的雅士,如今向哪里去了,李儒也不知!”
  听到李儒这般话语,正常人都已经猜到,汉帝刘协恐怕已经被李儒给干掉了。
  “李儒,你……”荀彧等保守派闻言,尽皆忍不住愕然地怒视着李儒。
  李儒也不管这些怒视,只是对着曹公言道:“曹公,现在丁公昏迷不醒,朝廷也由您一人执掌,还请曹公按照诏书的意思执行吧,我等必定全力协助!”
  李儒话音一落,厅中瞬间安静一片,所有人都看着曹操如何反应。
  曹操也有些措手不及,支支吾吾地言道:“这……这……”
  “我等必定全力协助曹公!”
  突然,殿中许多文武官员,皆向着曹操恭敬一礼,却尽都是丁靖一系的官员。
  眼看着超过三分之二的官吏,皆同意执行这份禅让诏书的内容,曹操也是彻底没有办法了,只能点头言道:“好吧!”
  (本章完)


第816章 天下一统
  宪法颁布施行。
  宪政正式确认。
  皇帝禅让丁靖。
  短短的一天时间之内,却发生了三件震惊天下的大事,着实令人有些应接不暇。
  而丁靖接受禅让之后,国号依旧为“汉”,而国家向世界各国的正称,则定为“中央帝国”。
  随着丁靖成为新的皇帝,随着宪政正式得到施行,荆州、江东等一大片土地,也爆发出了一些猛烈的声音,那就是让刘表、孙策二人,立即向现今的朝廷臣服,不要在割据独立下去了。
  尤其是江东的土地上,因为顾雍的推动和帮助,江东各世家大族,尽皆向往新的朝廷和法令。
  此外,甘宁的水师大船,也多次纵横长江和沿海,使江东的诸势力忌惮不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孙策就算继续割据江东,却也是有心而无力。
  又因为弟弟孙权的劝说,孙策更是明白丁曹势力的强大,他如果再负隅顽抗,只会是灭亡这一个下场。
  所以,在和周瑜商量之后,孙策便放弃一切抵抗,交出所有的兵权,向丁曹的朝廷归顺。
  眼见着孙策这个小霸王都归顺朝廷了,守备荆州的刘表又哪里还敢自立,也领着荆州大片城地兵伍,向朝廷彻底归顺。
  随着孙策、刘表归顺之后,这天下分裂的局势,也彻底重归于一统。
  纷乱了数十年的华夏土地,终于彻底完成了涅槃更新!
  ……
  ……
  六个月。
  丁靖昏迷了足足六个月。
  这六个月的时间里,丁靖从一个健壮的猛汉,变成了一个消瘦的竹竿,因为他只能靠着肉粥这样的流食,维持着生命延续的需要。
  终于,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丁靖醒不来的时候,丁靖却是终于微微睁开了眼睛,口中发出颤抖的声音:“水……水……水……”
  “这声音!”
  此刻,听到丁靖颤抖的声音,守在丁靖身旁的妻子任红昌,也是宛如受惊的鸟儿,整个人猝然挺身立耳。
  忽然,任红昌立刻靠在了丁靖的脸庞,却发现丁靖微微眯着眼睛,嘴巴也在微微抖动说话。
  “相公醒啦!相公醒啦!”
  见此情形,任红昌宛若癫狂,忍不住嘶声大叫道。
  闻听任红昌的喊声,就在旁屋休息的诸女,也纷纷冲入了屋子之中,焦急呼问道:“相公醒了?”
  任红昌点了点头,喜极而泣地言道:“嗯……醒了……终于醒了!”
  一时间,诸女皆王床榻靠近,忍不住想要看看丁靖的现状。
  “都等一等!都别打扰相公,先让华神医、张神医来看看!”
  就在此时,张宁却是压制了众女的急切,对着众女肃然提醒道。
  众女闻听张宁言语,也是纷纷醒悟了过来,连忙控制住了心中急切的情绪。
  很快,张机、华佗二人就赶了过来,为丁靖检查了一下情况,并缓缓给丁靖喂下一碗养身粥。
  这一温粥入肚之后,丁靖的精气神果然好了很多,说话的声音也有力了很多。
  当即,众女纷纷靠到床边,贴着丁靖的身躯,脸上尽是泪水直流,却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丁靖,唯恐自己稍微一转眼,丁靖可能就又要昏迷不醒了。
  看着众女梨花带雨的样子,丁靖的内心既是怜惜、又是感动,轻声地问道:“夫人们,我是不是昏迷了很久?”
  “嗯。”诸女一齐点了点头。
  丁靖微微一叹,言道:“辛苦你们了!”
  “相公,你能醒过来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众女又言道。
  “对了!朝廷里现在是什么情况?宪法颁布的还算顺利吧?”忽然,丁靖似乎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对众女问道。
  这时候,妹妹丁玲儿立即回应道:“大哥,你才刚刚苏醒,不要想这些事情了,现在情况一切都好,大哥你就放心好了!”
  听妹妹丁玲儿如此说话,丁靖也只好止住了心中的忧虑,让自己先不考虑这些事情,只是好好的静躺着。
  只是,丁靖自己也想不到,他这眼睛一睁开,不但宪法通行于天下,甚至他丁靖也被皇袍加身,成了帝国的新皇帝。
  ……
  “什么?这怎么可能?我变成了皇帝!”
  几日之后,待丁靖的精气神大大好转之后,丁府才允许朝中文武前来拜访,而丁靖也在这个时候得知了六个月里发生的一切。
  然而,无论是宪法的颁布、宪政的确立、刘表孙策的归顺等大师,都不足以引起丁靖这般惊愕骇然。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丁靖眼睛一闭一睁,居然成了整个大汉帝国的皇帝。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让丁靖瞬间接受?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
  而因为过于的惊愕骇然,以至于丁靖扯动了肺部的伤口,整个人忍不住猛咳,差点再次昏厥过去。
  看着自己身子的反应,丁靖突然又意识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那支射中胸口的毒箭,虽然没能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却让他失去了健康。
  这一事实,甚至比当皇帝,还要让丁靖崩溃。
  一个勇武到敢单骑闯阵的猛士,最害怕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眼看着丁靖如此模样,所有人都露出了担心,唯恐丁靖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父亲,不要为身体感到伤心,幽儿会照顾好父亲的。”
  “囡囡也会一直陪在父亲身边!”
  就在丁靖几乎陷入崩溃之时,丁幽、丁思等一干儿女,却是突然拥在了丁靖的四周,对着丁靖做出了最有力的承诺保证。
  看着孩子们的孝敬之情,丁靖几乎陷入黑暗的内心,也终于被光明照亮。
  当即,丁靖一把将身周的儿女们,全部一揽子抱入怀中,微微哽咽地言道:“有你们这帮好孩子在身边,为父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
  ……
  虽然接受了健康不在的现状,但是丁靖却依旧不愿放弃对军政的掌管。
  并非是丁靖迷恋权力,而是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宪政还未彻底立稳脚跟、步入正途。
  谁也不知道,在宪政施行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麻烦。
  为了防止宪政制度夭折,丁靖必须继续作为宪政的引领者,为宪政的施行保驾护航。
  不过,丁靖现在又成了帝国的皇帝,根据宪政的法令要求,皇帝不得插手军政,否则就违背了宪政的底线。
  作为宪政的引领者,丁靖岂能自身第一个违背宪政的规范?
  无奈之下,丁靖只能将军政权力下放,将丁玲儿、甄俨、赵云、张绣和李儒,培养成自己在朝廷中的代言人。
  如此,丁靖并没有直接掌握军政权力,只作为宪政制度的特别顾问,也算是没有违背宪政的规范。
  (本章完)


第817章 三十年
  自从丁靖登基为帝之后,这华夏的纪年法,也彻底被修改了,曾经使用的封建帝号纪年法和天干地支纪年法,除了民间和活动场合还有部分在使用之外,官方和公用的纪年法都一致使用新元纪年法。
  丁靖即位的第一年,也被称为新元一年,而以前年岁则统称为新元前,以此表现新旧分明的意义。
  很快,时间也来到了新元三十年,而丁靖依旧在帝国皇帝的宝座上稳坐着。
  只是,现在丁靖这个皇帝,却已经彻底成了帝国的象征,他的权力已经彻底放归给朝廷,完成了宪政所规范的最基本要求。
  而如今的朝廷之上,当初与丁靖一起叱咤天下的英雄豪杰,也差不多要全部都凋零了。
  现在,朝廷之中掌管大权的,都是些后起之秀,比如丁玲儿、诸葛亮、曹丕、司马懿、周瑜、魏延等人。
  好在,经过这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丁靖主导的宪政制度,并没有不幸的夭折,反而发展的更加蓬勃有力。
  除了政治制度这个上层建筑之外,华夏的基础生产力也发展迅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如今,华夏的统计人口已经达到了七千万,是东汉末年的三倍以上,超越了汉宣帝的鼎盛时期接近一倍。
  人口的增长,平均寿命的提升,这两个要素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最直接表现。
  在这三十年里,华夏的火药技术和海航技术,也是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将东亚、东南亚的大片土地全部发现并征服,建立了许多海外扩张要塞。
  而这些海外土地的野人和土著,因为不识王化礼仪、野性磨灭不掉,所以也就不被视作为人,只能当做建设海外荒野的劳力和奴隶。
  不得不说,东南亚这片岛屿和土地之上,实在是令人没有征服的欲望,以至于朝廷之中也是怨言四起,想要停止支持大航海的政策。
  对此,丁靖这个老皇帝却是发怒了,许久不曾涉足朝政的他,却是直接插手朝廷之中,将那些想要阻止大航海的家伙,统统骂了个狗血淋头。
  现在,丁靖虽然将权力都交了出来,但是丁靖在朝廷之中的威信极深,许多官吏依旧视丁靖的言语为圣旨。
  当即,有了丁靖的支持之后,朝廷也不敢对航海之事,再提出哪怕任何的质疑和反对了。
  而丁靖的坚持很快就有了结果,在航海无益论出现后不到三年,海军大将徐盛却是带着船队,从东南亚的扩张要塞继续向西行进,竟然发现了一片富饶的土地。
  这片土地之上,不但适宜种植作物,而且适宜生产香料。
  并且,这片土地之上,还有许多番邦小国,这些番邦小国开化程度还算高,早已经脱离了野人的行列。
  经过徐盛的一番探究之后,发现这片土地上的番邦小国,都是一个名为“孔雀王朝”的大国分裂而成的。
  当徐盛把这些发现带回华夏之后,朝廷之上立刻爆发出了剧烈的轰动,因为孔雀王朝这个名字,曾经在西域之地多次出现。
  在一两百年之前,孔雀王朝是西域之西的强大国家,甚至现在华夏逐渐流传的外来教派释教,都是一百年前从孔雀王朝传来的。
  不过,因为贵霜帝国的南侵,孔雀王朝已经彻底衰落,华夏也再也没收到关于孔雀王朝的消息了。
  当然,朝廷上的官吏们,在乎的并不是孔雀王朝的兴衰,他们更加在意的是从南面出海航行,居然也可以抵达西域之西的土地之上。
  这个发现让朝廷百官振奋不已,因为早在数年之前,西域之西就爆发出了更为激烈的混战,安息帝国土崩瓦解,一个名为“萨珊帝国”的国家,却是如同耀眼的太阳般冉冉升起。
  萨珊帝国极为强大,却也极为野蛮,他对西域之西的其他国家,执行了强攻兼并的战略,以至于战乱敬酒不断,连强大的贵霜帝国都要退避三舍,向南面进攻孔雀王朝的残余,而获取抗击萨珊帝国的资源。
  这样规模浩大的战乱,也使华夏通往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出现了各种不妙的危机,商队被乱军、匪徒扫荡的事情,根本是阻止不了的,以至于大汉在丝绸之路上的收益,出现了巨大的下滑。
  面对如此巨大的危机,华夏朝廷也派人前往西域之西,想要保证丝绸之路的安定。
  可是因战争杀红了眼睛的人,全都是不讲道理的,哪怕华夏的国力远超于他国!
  为此,华夏朝廷也是怒气难扼,将许多大军和物资调集到西域,准备用武力强行压制这场混乱。
  然而,哪怕华夏兵强马壮,可要解决中东的战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甚至中东这个战争泥潭,很可能将华夏本身也陷在其中,成为帝国不可甩开的陷阱。
  一时间,整个朝廷也是对此焦头烂额。
  好在,徐盛带着一个出人意料的情报回来了,那就是从海面之上,也可以前往西域之西。
  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因为战乱而受到危险,那么何不再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西域之西的这些国家,只不过是在陆地上混战而已,若是到了这茫茫的大海之上,依旧只有华夏有话语权!
  当即,朝廷立即传令海军,让徐盛扩建大汉南海的扩张要塞,使对西域之西的探索,更加深入、更加浩大。
  当然,对于这些新发现的孔雀王朝残剩小国,自然也不能放着不管,全部以武力将其征服,掠夺他们的资源和财富,加快在印度半岛建立一个最大的扩张要塞。
  除了徐盛向南发现了印度半岛之外,率领船队向东探索的甘宁,也通过白令海峡南面的阿留申群岛,顺利抵达了阿拉斯加,开始踏足北美洲这片新大陆。
  相对于印度半岛而言,丁靖更加在意的还是北美洲,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