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大汉真的要再临西域,那么我们这样的小国,除了臣服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果大汉并不会再临西域,那么我们仍旧面临着鄯善国,或者其他西域大国的兼并威胁。”
“而相比于被其他西域大国灭国,那么选择臣服于大汉而保留有限的王权,倒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所以,我决定遵从汉使的意思,我精绝国从此愿作大汉朝的郡国!”精绝女王古丽娜肃然地决定道。
看着最为要强的精绝女王,居然第一个做出了臣服于大汉的选择,在场的所有人一时都惊呆了。
良久之后,其余三位国王才反应了过来,立即跟着精绝女王做出了选择,言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愿意臣服于大汉朝!”
(本章完)
1 21:19:07|49894689
第766章 抵达巴郡
就在杨阜、庞德等人行游说在西域之时,位于大汉朝的西南土地之上,也发生着一场艰难的长途跋涉。
经过三个多月的山路行走,折损了接近三成的人马,杨任和魏延统领的数千精兵,终于穿过了绵延不绝的大巴山脉,成功抵达了巴郡治所江州城。
在江州修整没几日,悍勇的魏延就忍不住了,立即向着杨任提议道:“杨将军,如果按照张郃将军的安排,益州军的兵马应该大都集结在川北作战,这川东、川南等地应该守备空虚,此刻我们何不直接领兵急袭成都?”
“若刘璋见我军突然兵临城下,必定惶恐不知所措,那时我军再杀他个措手不及,则成都可一举而下!”魏延兴奋地提议道。
听着魏延的提议,杨任也有些意动,不过这急袭成都的方法,虽然听起来是有机可乘的,但却还是太过于冒险了。
毕竟江州城和成都城的距离可不远,沿途更是有诸多城池相隔,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察觉。
那时候,奇袭之事也会被益州军洞察,甚至就此遭到益州军的伏击。
“这个……会不会太过冒险了?毕竟张郃将军让我们先来江州,是为了在巴郡建立阵脚,以便后续大军抵达啊!”杨任看着魏延,有些疑虑地言道。
魏延看着杨任如此瞻前顾后,便言道:“杨将军,如果益州军对巴郡有所图谋,此前早就对空虚的江州城出兵进攻了,何故又要耽搁三个月的时间,而等你我领军来此立足呢?”
果然,听到魏延的话语,杨任也觉得颇有道理。
这巴郡虽然守军不多,但是如果益州军要全力攻取的话,也不会花费太久的时间。
而益州军迟迟不进攻巴郡,想必是对巴郡并无兴趣,或者没有足够的兵力来进攻巴郡。
其实,正如魏延和杨任所料的这般,益州因为人口太过富足、粮产太过丰富,民众百姓皆是家有余粮余田。
以至于太平日子好好过,又何苦去做那危险的兵卒呢?
所以,益州军的军伍兵卒之数,却始终维持在三四万人的水平,这也是刘璋和张鲁交战这么多年,却始终没能以一州之力打赢张鲁的一郡之地。
其实,从刘焉掌管益州的时候,就一直想办法为益州军扩充兵力。
但是,刘焉毕竟是来益州躲避朝堂之祸的,而且刘焉派人杀朝廷使者的做法,也被益州各势力看在眼底。
所以,刘焉想要扩充军力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视线,只因为刘焉并未得到益州本土世家豪族的彻底认可。
毕竟,如果刘焉麾下的军事实力获得提升,那么受到最大威胁的还是益州本土的世家豪族。
如果刘焉能够像荆州刘表那般,也得到当地世家豪族的大致认可,那么刘焉在益州的统治将稳如泰山,扩军增兵之事也不过是举手之易。
连刘焉都做不到提升益州军的规模,那么他的儿子刘璋就更加做不到了。
故而,因为兵力的匮乏不足,刘璋此刻也只能先顾及一下北川的形式,至于巴郡这一边的情况,刘焉只留了些必要的守军进行防备。
眼见川东的防备如此空虚,魏延、杨任二人又怎能不蠢蠢欲动呢?
当即,杨任同意了魏延的急袭计划,不过为了完全起见,杨任依旧决定两路出兵。
首先,由魏延领陷阵军及精兵三千,前去进攻江州西北方向的德阳城(今遂宁),以吸引川东益州军的注意力。
而杨任则打算自己亲领三千精兵,从江津绕道进入川南地界,由汉安、资中等地杀入成都。
对于杨任的这个安排,魏延却不是很赞同。
首先,奇袭成都之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行动迅速且掩人耳目。
所以,前去急袭的人马不能太多,否则人太多行动就方便,不但耽搁急行军的速度,而且还容易被人发现而暴露行踪。
故而,魏延建议将三千人的急袭人马,降低到一千人的数量。
至于人数减少而导致的战力降低,魏延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一千人的陷阵军,全部调去执行急袭。
除了急袭军伍的改编,魏延还有一个异议,那就是杨任充当为主将,绝不能亲自去执行急袭这等冒险的军令,这急袭的军令必须由他魏延来肩负。
对于魏延提出的两项意见,杨任只同意了前者,至于让魏延去执行急袭,杨任却是给拒绝了。
并非杨任不信任魏延,只是魏延毕竟年轻,从军作战的经验太少。
而这急袭又是最考验军战经验的,所以杨任也不敢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魏延来执行。
最后,杨任还是带着一千陷阵军向西南而去,准备绕道至川南,给成都城来一个突然袭击。
随着杨任领军出发,魏延也领军向西北进发,直接猛攻向德阳城。
这德阳城位于西川平原的边界,是一座人口不足万人的小城,若是平常的时候,这样的小城是不会部署驻军的。
不过,因为德阳城临近巴郡,刘璋在这里依旧驻扎了两千军卒,并派了将领在此坐镇守备。
德阳城的守将名为高沛,是益州军中颇具武勇的名将,被刘璋任命为德阳军督。
当魏延领军突然兵临德阳城下之时,却见德阳城早已经紧闭城门、严阵以待,似乎早就料到会有军伍前来进攻德阳城一般。
见此情形,魏延也是吓了一跳,心中暗忖这城中反应真是迅速,居然能如此快速的完成防备阵势。
当即,魏延也不敢轻易攻城,直接让大军于城外十数里处扎营,待营寨构建稳妥之后,再行攻城之事。
眼见着魏延引军前去扎营,德阳城头的守将高沛,也是一脸恍然,忍不住自叹道:“大都督果然料事如神,这丁靖军居然真的绕道川东来了!”
“不过,有我高沛镇守在此,休想有一个丁靖军士卒穿过这里!”高沛自信言道。
(本章完)
第767章 川东战事
次日,魏延便领军就地取材,打造各种攻城器械,开始对德阳城展开进攻。
不过在正式攻城之前,魏延还是领军驱马至德阳城下,对着城头的高沛大叫道:“城上小儿都给我听着!我乃大将军丁靖麾下骁将魏延,受令前来征讨逆臣刘璋,尔等切莫助纣为虐,否则大军兵锋所至,一个活口也不会不留!”
听着魏延的劝叫之声,城头上的高沛也不甘示弱,立即向着城下回应道:“益州牧刘璋乃汉室宗亲,何来逆臣之说?倒是你等无故兵犯我西川之境,如此才是真正的不臣之举!”
见高沛不肯投降,魏延也失去了耐性,立即让麾下全军突击,猛攻德阳城池。
而魏延也不愧是悍将,他为了提升攻城气势,居然亲自顶着箭矢和擂石攻击,也跟着大军战斗在攻城的第一线。
面对魏延军如此凶猛的攻势,德阳城头的众川兵守军,皆是骇然惶恐,显然这帮久居西川的益州军,从来没有见过魏延军这等彪悍的战军。
仅仅一日的攻城之战,虽未令德阳城被一举攻陷,但是德阳城的两千守军,却折损了接近一半。
再看魏延军麾下的士卒,损失情况也和德阳城相当,并未因激烈的猛攻而伤损严重。
如此情况之下,恐怕再坚持不了几日,德阳城就会被魏延军攻下了。
当即,高沛立即派人出城向西,前往成都城求救援兵。
……
几日之后,高沛派去求救的人马,终于抵达了成都城下。
得知德阳城的危急情况之后,成都城内的刘璋也害怕极了,立即召来城中的文武官员,前来商讨对策。
“怎么办?丁靖军果然绕到巴郡了,如今正在猛攻高沛镇守的德阳城,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攻破川东,兵临成都城下呀!”刘璋看着众官员急叫道。
这时,益州军的骁将雷铜也站了出来,有些追悔莫及地叫道:“刘州牧,此前大都督张任已经提醒过了,说丁靖军很可能会从川东出兵袭来,现在果然不出大都督的预料呀!”
听着雷铜的哀声悔言,刘璋的脸上也是躁红一片,因为正如雷铜所言这般,此前川军大都督张任跟他刘璋提议过,让刘璋留出足够的兵伍驻防在川东一带,以防丁靖军贯穿大巴山而袭击川东。
不过,对于张任的这番提醒,刘璋并未彻底放在心上,毕竟大巴山绵延险峻,哪怕是当地的土人都难以横穿整个山脉,更别说丁靖军那帮从未见过险山峻岭的北方军伍了。
而且,就算丁靖军果真要横穿大巴山,也至少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做到。
再加上张郃领着大军猛攻剑阁关,这让刘璋以为丁靖军入川的路径,应该还是北川这个常规的入川之道。
不过,因为张鲁彻底投服于丁靖的缘故,这巴郡的大片城地也成了丁靖的势力范围。
所以,虽然巴郡的那点数量的军伍威胁不了成都,但是为了防止巴郡的守军不停的袭扰川东,刘璋也按照张任的说话,在川东布置了少量的驻军。
然而,却不想张任的推测竟真的应了,那巴郡居然出现了大量的丁靖军战兵。
虽然巴郡出现的丁靖军并不多,连一万人的数量都未达到,但是这数千人的精锐战兵,却已经可以对成都造成足够的威胁了。
如今成都城的守军并不多,若是这数千人的丁靖军兵临城下,恐怕成都城根本坚守不了多久。
“刘州牧,还是速速派人支援高沛将军吧!万一丁靖军攻取了川东,那么成都也难保可呀!”这时,刘璋麾下的谋臣黄权,也立即向着刘璋提议道。
听着黄权的言语,刘璋脸上却是为难之色,言道:“我何曾不知道要救援高沛?”
“只是……”刘璋叹了一声,才言道:“只是我川军人马,大都集结于川北防备,我麾下能快速调动的,也只剩下成都城内的三千守军了,难道要我将这最后的三千人,也全部派去川东救急么?”
忽然,川兵骁将雷铜再次出言道:“刘州牧,这成都城的三千守军既然不可调动,那么何不将川南的守军,全部调往川东支援守备呢?”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川南的汉安、资中二城,还各有守军两千,若是将这四千守军调集川东,必可保证川东无虞!”雷铜继续言道。
听完雷铜的这个建议,刘璋却是眼前一亮,不过却依旧有些犹豫地言道:“若是将川南的守军调去川东,那么川南一带必定空虚,到时候南部诸蛮国前来扣境劫掠,又该如何是好?”
刘璋话音一落,殿中忽然站出一人,大声叫道:“若是川东有失,则益州尽失;若是川南有失,则益州尚可保住!此中孰轻孰重,刘州牧难道看不出?!”
听着这声振聋发聩的叫喝,所有人尽皆寻声望去,只见说话的人,正是军议校尉孟达。
这孟达本不是益州本土出身,而是从关中躲避战乱,而来到益州的。
跟着孟达而来益州的,还有他的同郡好友法正。
只是,虽然孟达、法正二人皆有才干,但是因为并非益州士族,却总是遭到益州士族的排挤,连刘璋对他二人都不甚重视。
所以,哪怕孟达、法正二人才干不凡,可一个也只是军议校尉,另一个也只是新都县令。
此时,刘璋见到那大声喝叫自己的人,居然只是小小的军议校尉孟达,以至于刘璋的脸上顿时露出不满。
不过,虽然孟达的态度十分不好,但是他所言的话语,却是极有道理。
然而,刘璋还是对孟达不满地训斥道:“孟达,你一小小的军议校尉,安敢如此态度张狂?来人,给我将孟达拖下去杖责十棍,以示惩戒!”
看着孟达被拉下去处罚之后,刘璋的心情才稍微好转了一些。
随后,刘璋也不再有任何迟疑,立即让人传令川南的汉安、资中二城,让这二城的守将即刻领麾下军伍,前往川东德阳城支援高沛。
(本章完)
2 21:01:41|49936788
第768章 神兵天降
就这样,刘璋的掉军令很快就传到了安汉、资中二城,二城的守将刘璝、邓贤二人得令之后,也立即领军向川东急援而去。
然而,坐在成都城内的刘璋想不到,川南所有的益州军也想不到,他们这种拆南墙补东墙的举动,简直是在为自己挖掘坟墓。
此时,好不容易顺着大江险浪来到川南的杨任军,在正式踏上袭击成都城的路途上之时,却见到整个川南之地,居然没有一点警戒防备。
如此诡异的场面,一度让杨任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怀疑他来到的地方并不是川南地界。
因为,川南毕竟临近南蛮诸国,虽然这里并未发生超级大战,但是却也屡遭南蛮袭扰,所以这里是不可能不设置驻军防备的。
然而,现在整个川南土地上,不但没有驻军防备,甚至连基本的哨卡警戒也没有,好似此地所有的军事力量,都被人连根拔起了一般。
最后,在经过一番探查之后,杨任才知道这整个川南的数千守军,居然全部都被调拨到川东支援去了。
得知这个真实情况之后,杨任不禁心中雀跃叫好,暗赞魏延这小子果然不负所托,居然不止勾引了川东的守军,连这川南的守军都一起给勾引走了,可谓是给他杨任帮了大忙。
当即,杨任也不再小心谨慎,令军队彻底放弃隐藏,直接沿着官道向北行走,径直杀向成都城。
随着杨任领军光明正大的行走,这赶路的速度果然提升了一倍不止,预计要不了几天的样子,就能顺利抵达成都城下。
一路上,杨任军根本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哪怕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踪影,却也没什么用处。
就算有人去向成都报告情况,可是以杨任军的赶路速度,还指不定谁先抵达成都呢!
毕竟,杨任麾下的这一千军卒,可不是普通的战兵,而是从刀山火海中杀出的陷阵军。
如今的陷阵军,早已经更加强大,可谓是一支多用途的作战兵种,无论是冲锋陷阵,或则是负躯攻城,各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连这疾战赶路的速度,都非比寻常!
果然,不到十日的时间,杨任军就穿过了整个川南,以一种不敢想象的速度,抵达了蜀郡地界。
进入蜀郡地界之后,杨任却没有立即兵临成都,而是先领兵将成都城东南方向的广都城夺取。
因为,长途跋涉的绕道川南、横穿川南,早就让杨任军有些体力疲乏。
并且,为了保持行军的轻便和迅速,杨任军带的随身干粮本就不多,一路上又多次丢弃干粮,以此加快赶路速度。
所以,在进入蜀郡地界之后,杨任军的每个人身上,都早已经是水尽粮绝了。
而广都城作为蜀郡的粮仓储地,城中必是粮秣丰盈,足够杨任军在此好好休整。
当然,在进攻广都城的时候,杨任早已经让人提前截断了广都和成都的道路,只需有人进入广都,不许有人离开广都,以防攻破广都城之后,有人逃窜至成都报信。
虽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彻底隔绝成都和广都的联系,但是能让广都城被破的消息,别让成都立即得知,也就足够了。
就这样,在广都城好吃好喝的修整了一日之后,杨任立即准备抛弃刚刚得手的广都城,领着大军继续向成都城奔杀而去。
广都城和成都城的距离极近,如果是急行军的话,仅仅半日就可从广都抵达成都。
而以杨任军的行路速度,最多只需要两个时辰,就能抵达成都城下。
于是,杨任将进兵出发的时间,定在了五更天的时候,如此鸡鸣拂晓的时候,大军就可以抵达成都城下。
而这个时候,也是人最疲乏困倦的时候,警惕性必定也是最低的。
……
“啊~好困啊!”
此时,成都城头上的一名军士,看着天边泛起的微白,忍不住伸了一个懒腰。
懒腰伸展完毕,这名军士的精神,也恢复了许多。
当即,这名军士向着城头下看了一看,只见城下黑压压的人头攒动,足足有千余人在城下站着。
看着城下这副拥挤的模样,城头上的这名守城军士,也是觉得有些惊诧,忍不住低呼道:“啥子哟!今天哪门来了这么多人?又不是赶集的日子!”
只是,这名军士还不知道,城下阴影中的千余人,并不是急着进城赶集的平民,而是急着进城杀敌的杨任军。
突然,这守城军士的惊呼声刚刚落下,一根锋锐的弩箭,便从城下激射而来,准确地洞穿了这名军士的喉咙。
感受着喉咙上的疼痛,这名军士才发现了事情的不妙,不过他想要惊嚎示警,却因为喉咙的洞穿而无法发声。
处理完这个守城军士之后,这一段的城墙上,也再没有一个活着的守军。
就在此时,城下突然抛弃数十根钩爪,这些钩爪被稳稳地抛上城头,以便紧紧抓住女墙。
随后,城下训练有素的杨任军,一个接着一个,有序依次地抓住钩爪,向着城头上迅速攀登。
这帮率先登上城头的杨任军,也不急着警戒,而是直接冲向城后,打算将城门直接打开。
“什么人?!”
正当这支杨任军在打开城门的时候,在城头巡逻警戒的守军,却是发现了他们的古怪动作。
然而,对于巡逻守军的喝问,这支杨任军却没有任何表示,只顾着将城门打开。
“不好!有情况!”
此时,巡逻的守军也发现了事情的不对,立即快速向城门处冲来,阻止城门被打开。
然而,一切的阻止都已经晚了,未等守军抵达城门处,成都城的城门就被打开了。
一瞬间,城外等候多时的其他杨任军,尽皆迫不及待地杀入城中,对着这帮守军就是一顿猛砍乱杀。
刹那间,城门处喊杀声此起彼伏,整个城门处的守军,全部被杨任军抹除,以便将城门的控制权彻底握住。
夺下城门的控制权之后,却有陷阵军士卒带着几个活口,直接丢弃到杨任的面前。
看着这几个活口,杨任当即喝问道:“益州牧刘璋的府邸在哪里?!”
(本章完)
2 23:52:09|49941081
第769章 刘璋授首
在钢刀已经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死亡也就如扼在喉,此情此景之下,没有多少人能够依旧硬气抗争。
当即,这几个被留下来的活口,也纷纷向着杨任磕头叩拜,惶恐地惊叫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我知道州牧大人的府邸在哪里!我知道州牧大人的府邸在哪里!”
见几个活口如此配合,杨任当即喝令道:“还不速速在前领路,若是耽搁了脚程,我斩你们脑袋当夜壶!”
听着杨任的喝令之声,几个活口立即连滚带爬,当先朝着城中奔跑领路,带着杨任军杀向刘璋的府邸。
刘璋的府邸就在成都的西城,距离杨任军攻陷的城门并不是很远,有着几个活口的带路,杨任军这带着数百陷阵军,不一会儿就冲到了刘璋的府前。
面对这个广阔气派的府邸,杨任也没有一点的客气,直接领军撞开府门,鱼贯地冲入了府邸之中。
“什么人?!这可是州牧府!”
眼见着数百个彪悍的健卒,二话不说就冲了进来,刘璋府邸内的奴仆和侍卫,也不禁吓了一跳,连忙纷纷前来阻拦。
“杀!”
杨任冷喝了一声,直接带人就向前突击,凡是敢来阻拦自军的,一律砍杀不论。
就这样,一个偌大的府邸,便被杨任军彻底拿下。
然而,在府中搜索一番之后,除了刘璋的亲眷之外,却并未看到刘璋本人的身影。
“刘璋呢?”杨任找不到刘璋的身影,顿时也有些急了,立即抓了府中的亲眷,凶神恶煞地逼问道。
面对杨任的逼问,刘璋亲眷身旁的一名老仆,却是对着杨任不忿地叫喝道:“你们这帮贼人!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连州牧的府邸都敢擅闯……”
然而,未等这老仆把话说完,杨任就已经手起刀落,将这老仆的人头斩下,令其不再继续聒噪。
眼见着老仆被身首异处,在场的亲眷奴仆们皆是吓了一跳,各个惊慌地滚地乱窜,宛如一群混乱的蚂蚁。
“我再问一遍!刘璋小儿在哪里?”杨任再次对慌乱的众人大叫道。
这一次,却是没人再敢喝斥杨任了,尽皆纷纷告饶道:“大爷饶命!大爷饶命!老爷昨晚就没有回来过,应该还在衙门里办事吧!”
杨任闻言之后,也是微微一愣,当即命令道:“将刘璋的亲眷全部带走,所有人跟我去成都府衙!”
当即,杨任军就把刘璋的亲眷全部当作人质,一并带着前往成都府衙去了。
……
就在杨任军带着人质向府衙赶来之时,在府衙内彻夜未归的刘璋,也得到了城门被夺、府邸被破的消息。
当即,刘璋也是一片惊骇,立即传令城中驻军,让军伍速来府衙集结救援。
没过多久,一支四百人的军伍,就率先赶到了府衙,而这支军伍的统领,正是军议校尉孟达。
眼见这军议校尉孟达,居然是第一个前来救援的,刘璋也有些吃惊哑然,毕竟前段时间他才责罚过孟达,很难想象孟达会如此积极的来救援。
一时间,刘璋的内心也十分感动,连忙亲自前来迎接孟达,颇有些感慨地言道:“子度(孟达字)率先领军而至,实乃勇毅之士,来日我必提拔子度为将军!”
刘璋话音才落,孟达却是面露阴冷,当即拔刀向前一刺,直接捅穿了刘璋的胸腔。
眼见着孟达突然袭击自己,刘璋也不禁面露惊恐诧异之色,错愕地问道:“子度,你……这是干什……”
未等刘璋把话问完,孟达就一脚将其踢开,并又上前补了几刀。
待见到刘璋彻底断气绝命之后,孟达才咧嘴冷笑道:“鼠目之辈也敢驱使于我?”
当即,孟达又将刘璋首级割下,对着自己麾下的四百士卒叫道:“我闻丁靖军以及杀入城中,此时刘璋小儿也已经授首,我等何不奉上刘璋首级而投归于大将军丁靖麾下?!”
面对高举刘璋头颅的孟达,这四百个士卒也是彻底吓到了,他们没想到孟达领他们前来这里,居然不是救援保护刘璋,而是要杀了刘璋去投靠丁靖。
此时,眼见着刘璋已经身死,众军士也已经彻底没了斗志,立即向着孟达喝应道:“我等愿与军议校尉共进退!”
孟达闻言也欣喜地点了点头,言道:“很好!我想大将军绝不会亏待我们的!”
“来!大家随我去刘璋府邸,我听闻丁靖军似乎已经攻取了那里!”当即,孟达又叫道。
就在此时,府衙正对的街道之外,突然传来无数声响,似乎有一支军伍正朝着此处奔来。
孟达闻言一愣,以为是城中其他守军来了,立即大叫道:“众军立即列阵!”
然而,当那支军伍靠近之后,孟达才发现所来的军伍,并不是城中的其他守军,而是一支彪悍的丁靖军。
当即,孟达令人打出降旗,朝着前来的杨任军,大叫道:“刘璋首级在此!刘璋首级在此!”
眼见着孟达军如此言行,杨任也是一阵惊愕,立即止住冲锋,对着孟达军叫道:“你等是何兵伍?!”
孟达立即从军伍中走出,提溜着刘璋的首级,高举着言道:“我乃川兵校尉孟达,此乃刘璋的首级,我等愿投降于大将军!”
听清孟达的话后,杨任立即让人走到孟达身前,将刘璋的首级取了回来,又令刘璋的亲眷过来确认。
果然,这颗血液尚温的首级,居然正是刘璋的!
一时间,杨任也觉得有些恍然若梦,只觉得这一切都像做梦一般。
从领军攻下广都城的时候,杨任的内心就充满了紧张,因为越临近成都城,这奇袭就越发关键。
因为,他不知道成都城的防守是否严备?不知道成都城的是否能被袭取?不知道袭破城池后是否能够捉拿到刘璋?
毕竟,就算有幸攻破了成都城,可如果让刘璋这个益州牧逃脱的话,那么这场奇袭就算不得彻底成功!
如果刘璋还活着的话,整个西川之地仍旧有着主心骨,那么迫降西川的计划仍旧无法达成。
(本章完)
第770章 西川臣服
好在,刘璋的首级就摆在面前,一切的忧虑担心在这一刻,全部都化作了安定畅快。
当即,杨任欣喜地走到孟达面前,对着孟达赞叹道:“诛杀逆臣刘璋之功,非你孟达莫属,来日大将军必定重赏于你!”
听得杨任的安抚之言,孟达知道自己从此以后,就是大将军丁靖麾下的一份子了。
一时间,孟达立即向着杨任一礼,对着北面长安城的方向,恭敬的拱手宣誓道:“末将孟达必为大将军效死!”
……
现在,不但刘璋已经授首,连孟达也领军投降,想要彻底掌控整个成都城,也变得简单了起来。
进入成都城才仅仅一天的时间,城中的诸多势力,便纷纷表达了态度,尽皆向丁靖军低头臣服。
而一些效忠于刘璋的顽固势力,也被很快揪了出来,绝不留一点隐患。
甚至,为了让事情一了百了,孟达还建议杨任把和刘璋沾亲带故的人,全部都处决诛杀掉。
对于孟达的狠毒建议,杨任并没有接受,甚至连刘璋的亲眷家属,也尽皆不予追究。
杨任的这番仁慈之举,不但令孟达感到意外,连成都城内的许多势力,也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刘焉、刘璋父子二人,在这西川之地可是经营了多年,怎么说也培植了不少势力,如果不彻底斩草除根的话,恐怕来日会产生反噬。
对此,杨任给出的解释也很简单,言道:“大将军兵发益州,只是为了铲除逆臣刘璋,并非是要让川地血流漂杵,如今刘璋这个罪归祸首已经受诛,其余人等若无重责,一律不予追究!”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杨任的这番解释一出,成都城内的势力尽皆叫好不止,纷纷夸赞大将军仁德超世,对丁靖军统领成都城一事,也算是暂时接纳了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