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密探送出来的情报,刘璋听闻川北军事冲突爆发的消息后,又从益州平原的各处城池,抽调了大量军伍北上葭萌关,以应对张郃军的猛烈攻势。
  ……
  ……
  就在张郃军进取益州的时候,曹操派来长安出使丁靖的使者王朗,也已经顺利返回了许都。
  回到许都之后,曹操立即将王朗请到司空府上,向其仔细地询问出使的情况,道:“景兴(王朗字),这丁靖接受了大将军一职后,可还有进兵中原的意图?”
  王朗摇了摇头,向曹操回禀道:“司空放心,丁靖击败吕布而取得关中之后,立即将征讨的目标,对准了凉州和益州。”
  “如今,丁靖的主力军队,已经分成了两支军团,分别向益州、凉州挺进。”
  “益州有天险可守、凉州有羌胡混杂的局势,这二处都不是一时之间可以取得的,所以丁靖已无余力进犯中原。”
  “不过……”
  忽然,王朗话音一转,向曹操继续言道,“我与丁靖交流之时,丁靖居然明言表示,说他无心侍奉汉帝归还旧都!”
  “嗯?!”曹操闻言也是哑然一愣,言道,“丁靖真的这么说了?”
  王朗点了点头,立即将当日和丁靖的对话,全部详细地禀告给了曹操。
  曹操听完王朗的叙述之后,心中也不禁彻底愕然,忍不住长叹道:“这丁靖果然是一头猛虎,如今他坐拥半壁江山,已具备呼啸天下之势,却果然生出了代汉篡位之心,看来这大汉江山真的是要易主了么!”
  眼见曹操如此叹息,王朗的内心也有些不好受,自从王朗受曹操征召重用之后,王朗对曹操的人品和能力,就持有一种欣赏推崇的态度。
  在他的认知中,曹操绝对是神文圣武的当世人杰,如果不是中原之地,始终处于四面围敌的局势中,安能让丁靖有机会坐大?
  如果拥有半壁江山的人物不是丁靖,而是为了匡扶汉朝而殚精竭虑的曹操,那么这汉室的天下江山,也有了稳定中兴的可能性。
  说来,曹操如今虽然架空了汉帝的许多权力,但是曹操对汉室刘皇还算是忠心耿耿的。
  至少,曹操能有心奉迎天子朝廷归许昌,而丁靖连奉迎天子朝廷归旧都的想法都没有,甚至对奉迎天子还表现出了抵触态度。
  (本章完)
  1/25 21:53:06|49508932


第753章 大汉丞相
  随后,曹操禀退了王朗,又将荀彧、郭嘉、程昱和董昭等谋臣,全部召集到了府邸上议事。
  说来,这董昭能位列曹操最器重的四大谋臣之一,还是得益于三年前谋臣戏志才死前所托付。
  三年前,戏志才身染重病而危亡,在戏志才临时之前,他将董昭推荐给了曹操,说董昭能代替他为曹操出谋划策。
  而董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立刻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器重,被曹操任命为议郎、光禄丞和河南尹等重职。
  此时,曹操将丁靖的态度,全部转告给了众谋臣。
  众人闻言,纷纷为丁靖对汉室的不尊,感到了无比的诧然,而荀彧甚至对此表示愤怒。
  好在众人也不是寻常人,他们早已经看透了这个世道人心,如今汉室社稷衰微飘摇,各种狼子野心的不臣之辈,可谓是层出不穷。
  只不过,丁靖的实力雄厚异常,却是天下不臣之贼中最强大的那个,甚至比昔日董卓还要强大。
  听完曹操的诉说之后,董昭立即第一个发表见解,言道:“司空,这丁靖分兵进取凉益,正是分身乏术之时,趁此机会就在眼前,我等何不出兵司隶和魏郡,将河南尹或魏郡夺取入手。”
  “若丁靖失去河南尹和魏郡二地,可谓是痛失一臂,实力必定大为削弱!”董昭言道。
  董昭话音一落,程昱却是出声反对,道:“绝不可出兵招惹丁靖!”
  “为何不可出兵?”听到程昱发言,曹操也连忙看向程昱,诧异不解地问道。
  程昱继续言道:“丁靖虽然正驱兵进攻凉益,可丁靖本人尚在长安坐镇,而其留在关中长安的战兵,也有数万人之多。”
  “一旦我军出兵河南尹或魏郡,丁靖可以亲自引兵出长安、过潼关,以驰援河南尹和魏郡,那时我军将和丁靖军陷入苦战之中!”
  “而且,丁靖在冀州、并州和幽州等地,依旧留有不少驻守之军,且丁靖麾下大将高顺、公孙续也留守于河北。”
  “如此,我们想要出兵攻取丁靖的城地,却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能就此和丁靖发生全面战争。”
  “请问司空,如今我们可有能力和丁靖进行全面战争?”程昱看着曹操反问道。
  曹操抚摸着下巴,肃然地点了点头,言道:“我军和袁术尚未分出胜负,夏侯渊和曹仁依旧领兵在南作战,确实不能和丁靖进行全面决战啊!”
  程昱继续说道:“司空,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和丁靖进行全面决战,但是我们却可以和袁术、孙策展开决战了!”
  原来,曹操和袁术虽然久战不断,但是因为丁靖盘踞于河北的缘故,曹操对于北方始终不敢松懈放心。
  因此,哪怕和袁术战事不断,曹操却依旧保留了许多军伍,驻扎于黄河沿线,以防丁靖突袭入兖州。
  现在,丁靖正在全力征讨凉益,又要引重兵威服关中,消灭关中的残余势力。
  所以,丁靖现在绝没有能力顾及中原,是不可能引兵进犯兖州的,而这也就给了曹操抽调全部军力,去南面攻伐袁术的机会。
  如今,虽然袁术、孙策已经联合起来,但是拥有兖州、徐州、青州、豫州在手的曹操,却是比袁孙联军还要强大好几分。
  以是,如果曹操能够聚集全力来应对袁孙联军,那么打败袁孙联军,也不会太困难。
  并且,只要曹操击败了袁孙联军,将袁术、孙策的威胁彻底消除,那他曹操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将来如果要和丁靖展开全面决战,也可以做到彻底的放手一搏,何须像如今这般瞻前顾后?
  当即,曹操采纳了程昱的建议,拍案决定道:“仲德所言极善!”
  “如今,丁靖虽然在攻伐凉益而扩张势力,但是却也给了我曹操一个喘息的机会,我的确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速速将袁术、孙策这两个难缠的家伙解决掉!”曹操言道。
  当曹操话音一落,一旁的郭嘉也目露精光,出策道:“司空,这袁术、孙策自然是应该速速解决的,但是那丁靖却也不能放着不管!”
  曹操闻言一愣,诧异地看着郭嘉,问道:“奉孝这话是何意?”
  郭嘉继续言道:“丁靖势大,我军不能与之硬来,但是若能驱使其他势力,前去袭扰丁靖的话,却也并非不可以。”
  曹操急忙又问道:“奉孝有何计策?”
  郭嘉立即言道:“司空,我闻幽北乌丸虽然已经臣服于丁靖,但是依旧有数支乌丸部族不服于丁靖,并且已经远遁于辽东一带,伺机向丁靖复仇。”
  “此外,辽东太守公孙度,亦是不甘平庸之辈,其东击高句丽、北伐鲜卑人、西镇乌丸族,可谓是真正的辽东之王。”
  “以公孙度的威势雄心,其对幽州恐怕早已经垂涎许久。”郭嘉继续说道,“如此,司空何不派人从青州驾船去辽东出使,正式加封公孙度为辽东王,令其出兵攻伐丁靖的幽州!”
  “如果丁靖的幽州被公孙度攻下,那么丁靖在幽州的经营将全部付之东流,并且冀州、并州一带也会受公孙度的威压震慑。”
  “到时候,丁靖治地可谓是后院失火,其攻伐凉益的兵势也会受影响,如此岂不是对我军更有可乘之机?”
  听着郭嘉的一番言语,曹操不禁拍手叫好,连道郭嘉计策妙极。
  忽然,曹操不禁转目看向场中的荀彧,有些诧然疑惑地问道:“文若到现在却始终一言不发,却又是为何?”
  荀彧看了看曹操,拱手言道:“司空,丁靖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我却在疑惑司空为何不将丁靖的贼心告知于陛下?”
  听着荀彧的疑惑之言,曹操却是无比愕然,苦笑道:“文若,你也知道我现在大权在握,陛下对我已然是猜忌不满,如果我又在陛下面前诉言丁靖,陛下定会以为是我曹操的小人之言,恐怕会更加恶逆疏远我曹操啊!”
  (本章完)
  1/25 23:14:17|49511373


第754章 大汉丞相2
  听着曹操带有抱怨的言语,荀彧却是严肃地说道:“司空如今位尊权众,受陛下忌讳、群臣不满,也都是常理之事。”
  “然而,当今天下未稳,宵小之辈丛生,却也不能因噎忘食,苟合于尊上。”
  “若是司空肯对陛下坦诚以待,将海内忧患尽述于陛下,我想陛下会理解到司空的苦衷的。”
  荀彧继续言道,“如若陛下与司空君臣相谐,则朝廷内部也能安定平稳,司空剑指宵小之时,也无后顾之忧!”
  听着荀彧的一番话语,曹操却是觉得荀彧的话,还是有些太过天真了。
  如今他曹操和汉帝虽然共处一朝,但是君子间的携持关系,却是早已经出现了隔阂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正在不断扩大,俨然没有了复合的可能了。
  所以想要他曹操和汉帝,恢复君臣相谐的关系,可没有荀彧所言得这般简单。
  不过,荀彧的一番话语,却是给了他曹操一个重大的提醒。
  那就是当他曹操全力外出征讨袁术、孙策之时,这许都内部却也随之变得空虚了起来。
  此时,就算丁靖等一帮外敌,并无进犯中原之心,却难保中原内部没人生乱搞事。
  对于当今的汉帝陛下的小动作,曹操可谓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将力量全部抽调外出之后,这汉帝陛下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夺权拥兵的。
  如今天下局势未稳,曹操可不敢让汉帝胡乱捣蛋,万一内部就此崩坏坍塌,那么他曹操也离灭亡不远了。
  当即,曹操看着荀彧,冷笑地点了点头,说道:“文若说得对,是应该保持好君臣间的和谐,否则这后方内部不稳定,前方战场上又如何拼命杀敌呢?”
  于是,曹操又召来满宠,令其将朝中被汉帝暗中收拢的文武官员,全部缉拿捕捉入狱问罪。
  眼见着曹操这副行态,荀彧却是骇然无语,看着曹操惊问道:“司空这是何意?”
  曹操也回看向荀彧,冷声言道:“文若不知道,我让满宠去处置的那帮家伙,都是在陛下面前谗言的弄臣,如果不把他们都处理掉,这朝廷内部怎会安稳?陛下和我曹操的君臣关系,又怎会和谐相亲?”
  听着曹操森冷的言语,荀彧也是无话可说,心中只能哀愁长叹,因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曹操所想的这般。
  而且,荀彧很清楚曹操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虽然能够保持朝中的一时安宁,却会引起陛下更多的矛盾不满。
  如果这份矛盾愈演愈烈,将来可能引发怎样的结果,是荀彧一直不敢想象的事情。
  ……
  ……
  随着曹操的雷霆之威降下,整个许都城内外上下,皆是一片风声鹤唳,无数官吏上午还安然无事,下午就被捉拿入狱,甚至有的官吏前一天被抓,第二天就被论罪处决。
  不仅仅是官吏本人,一些官吏的家属亲眷,也遭到了同样的波及。
  一时间,许都城中的不少府邸,都被悉数抄家破门,为奴为婢的无辜者,可谓是数不胜数。
  此时,哪怕是深居许都皇宫内的汉帝刘协,也得知了自己好不容易暗中培植的势力,正在被曹操连根拔起破除。
  说来,像如此大规模的屠杀行动,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这一次曹操的手段更加狠厉,所牵连的人员更广、更多,几乎不给他刘协留有一点残余的机会。
  面对曹操如此痛快彻底的手段,刘协哪怕从小就面临浩劫危机,却也不禁感到惶恐不安到极点。
  他害怕曹操对自己已经彻底撕破脸皮,甚至想要效仿昔日董卓一般,将他刘协也从皇位踢倒下来,重新扶植一个听话的新帝上位。
  就在刘协对此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殿外却有内侍突然高声宣叫道:“司空曹操觐见陛下!”
  听到内侍的叫声,刘协还来不及反应,就见到曹操带着亲卫,已经推门闯入了殿中,径直走到了他刘协的面前。
  “微臣参见陛下!”曹操向着刘协恭敬一礼。
  见到曹操对自己施礼之后,刘协才如梦初醒,急忙言道:“爱卿起身!”
  曹操闻言也不客气,直接挺直了身躯,对着刘协坦然地问道:“陛下,最近许都城内有乱贼生事,不过经过微臣的纠察,这些乱贼都被清理干净了!”
  听着曹操坦然淡定的话语,刘协的脸上却是清白一片,心中宛如刀绞一般难受。
  对于曹操口中所言的乱贼,刘协自然知道都是些什么人,那都是他刘协这数年间,好不容易才辛苦培养的忠诚势力。
  如今,这些好不容易配置的势力,却被曹操一瞬间毁灭殆尽,这让他刘协怎么不感到难过痛苦?
  然而,哪怕他刘协心中充满了怨恨愤怒,却也是对曹操敢怒而不敢言。
  当即,刘协强行在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对着曹操笑着言道:“司空为国朝殚精竭虑,这些乱贼却总是从中作梗,的确应该全部清理干净才好!”
  听着刘协的回答,曹操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言道:“陛下能这样想,微臣深感庆幸啊!”
  ……
  ……
  随着曹操将汉帝刘协培植的势力几乎全部铲除,曹操在朝堂上的威势也是登峰造极。
  为了防止曹操强行换人为帝,刘协也不得不向曹操低头妥协,加官曹操为当朝丞相,可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前汉丞相萧何一般。
  只是,萧何能得这等越制的待遇,是因为汉惠帝对他的信任和亲近,可曹操能得到这样越制的待遇,却是因为汉帝刘协对曹操的妥协和恐惧。
  成为当朝丞相之后,曹操的权力也如日中天,直接代皇帝传谕至天下,说袁术藏玺于手,有谋逆篡朝之心,请天下诸侯共讨袁术。
  然而,袁术的势力毕竟庞大,哪怕曹操有召谕传扬,可响应曹操的势力却没有几个,也就荆南的军阀张羡,领军出洞庭湖而入长江,去攻伐孙策的柴桑等地,以应曹操的召谕。
  (本章完)


第755章 锦马慑敌
  不过,虽然只有这张羡一人响应曹操,但是对袁术、孙策二人所造成的影响,却也是不可估量的。
  这张羡性格本就坚毅不屈,又在零陵、桂阳等地经营多年,甚得江、湘民众的支持。
  如今整个荆南地带,除了武陵郡和长沙郡的部分城地,是完全听从刘表的号令之外,其余的城地大多以张羡马首是瞻。
  所以,这张羡虽然只有一军顺江杀去柴桑,但是其所裹挟的各处军势,却是足足有数万人之多。
  尤其是在豫章郡的南部山区,也有不少张羡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进攻而来。
  面对张羡军如此来势汹汹,留守在豫章郡的孙策军将士,却是也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孙策麾下的将士都是经战之士,所以在短暂的匆忙无措之后,豫章太守程普却是立即组织军力,部署于豫章各处的陆路水道。
  尤其是长江沿线的各处登陆地点,更是派遣重兵把守,以防张羡军顺江而大批入境进犯。
  然而,哪怕程普的部署已经十分及时和紧密,但是却依旧敌不过自身兵力不足的窘境。
  在张羡数万人袭来的滚滚声势中,张羡直接打破了豫章的各处防备,直接攻占赣县、庐陵和宜春三城,兵势直逼迫南昌、柴桑二城。
  一旦这二城有失,则江东西面门户则洞开,那时就不止是张羡可以顺势杀入江东,恐怕刘表、黄祖等人的大军也会接踵而来。
  于是,程普立即传信至淮南,将豫章郡所面临的危局,详尽地告知了孙策。
  孙策听到豫章郡有危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立即前去拜见袁术,希望能够领军先去救援豫章,以定后方危局。
  对于孙策的请求,袁术自然不可能拒绝,毕竟现在他袁术和孙策共为一体,如果江东有危险的话,那么他淮南也会受到波及影响。
  当即,袁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并且赠予孙策许多战船,以助孙策早日平定豫章危局。
  自此,因为孙策的暂时退军,袁术对曹操的攻势,也瞬间受到了影响。
  不得已之下,袁术只能选择暂时停止进攻,退守于淮南一带坚守,等孙策平定后方乱局之后,再一齐来进伐中原。
  然而,令袁术想不到的是,当他的攻势停滞之后,曹操那边却转守为攻,爆发出了疯狂的攻势。
  如今,曹操稳定了许都的局势,已然可以放心的全力对付袁术。
  再加上孙策回军豫章救火,曹操又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当即曹操也不再有任何犹豫,哪怕一些军辎尚未准备充足,他便已经发起了全面攻势,想要一举将袁术彻底消灭。
  不过,袁术毕竟在淮南根深蒂固,哪怕各项实力都不如曹操,却也不是一时之间就可以被消灭的。
  而袁术所变现出的韧性也很强,哪怕和曹操打起来是十战九输,他也没有一点退缩绝望的态度,反而是愈加坚定顽强,因为袁术心中很清楚,如果他的态度不够强硬,那么灭亡的速度只会更快。
  并且,袁术心中始终相信,只要他能够坚持住,等到孙策平定后乱之后,那么反击曹操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
  ……
  就在曹操和袁术陷入死战的时候,丁靖征伐凉益的战事情况,也进入到了关键时候。
  此时,张郃依旧领着主力大军,在剑阁关前久攻不退,以此迫使益州军的兵伍,全部向川北各地集结。
  另一方面,杨任和魏延统领的陷阵军,也顺着巴郡的崇山峻岭,穿过了宣汉、宕渠等地,再过一个月的跋涉行进,应该就能顺利抵达江州城了。
  总而言之,攻伐益州的形式,正在按照预想中的情况进行,并无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不过,虽然攻伐益州的形式没有出现什么岔子,但是张绣、马超进攻凉州、打通西域的步伐,却是遭到了许多的困难。
  凉州本来就是个混乱之地,各种割据势力数不胜数,想要将这些割据势力全部剿灭,不花上个三五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快点让凉州恢复统治,张绣和马超按照丁靖给出的计划,只全力进攻韩遂的残党势力,而那些摇摆不定的中立势力,则尽量选择招安纳降的方式。
  只是,凉州毕竟民风彪悍、战事纷繁,对于臣服于丁靖之事,许多势力都表现的或阳奉阴违、或顽抗到底。
  对于这些不识好歹的家伙,马超和张绣也认清了现实,尤其是马超这个西凉本地人,更是对这些桀骜不驯的西凉势力,有着身份充足的认识。
  想要让西凉诸势力彻底纳首臣服,用甜枣来讨好却是不可能的,必须用钢刀来震服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马超和张绣也不再循规蹈矩,立即展现出了战场杀神的威势来。
  对于那些阳奉阴违、顽抗到底的势力,绝不会再给任何商量缓和的余地,全部以雷霆军威踏碎成齑粉就对了。
  果然,随着马超和张绣彻底露出杀戮的姿态之后,凉州土地上的各路割据军阀,也纷纷被震破了胆子。
  尤其是马超武勇的名头,更是重新在凉州风靡传扬,而伴随武名传扬的,还有马超那杀人不眨眼的凶名。
  一时间,西凉土地上的各路割据军阀,大都认清了眼前形势,虽然尽皆心有不甘,但是却只能交出兵权,向丁靖表示臣服。
  对于这些臣服的军阀,丁靖虽没有赶尽杀绝,但是为了防止他们再次兴风作浪,丁靖却也对他们做出了许多监督控制。
  如果表现得老实顺从的话,那么基本的富贵也是少不了的,但是如果还有心存不死的话,那么丁靖也只能斩草除根了。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混乱纷争的西凉土地,立刻变得一片安宁平静了起来,除了尚有零星的匪患之外,再也看不到各路割据势力你争我打的战乱场景了。
  对此,西凉的民众居然一时之间,还有些不能适应过来,一些看惯了战乱纷争的民众,甚至以为自己是不是活在梦中。
  (本章完)


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羌国
  眼见着羌王迷当被马超刺死,饶是羌王最忠诚的部下,也再也没有奋战之心了。
  一时间,众羌胡兵马尽皆慑于马超威势,纷纷丢兵下马,跪地乞降。
  而被羌王迷当联合而来的各部羌胡首领,也纷纷臣服于地,对着马超三叩九拜,忏悔者自己的一时糊涂,希望马超能够原谅他们的不尊。
  对于这些苟且势利的羌胡首领,马超真的很想将他们全部推下去斩了,如此也一了百了、眼前清净。
  可是,马超得到过丁靖的嘱令,对于这些改过自新的羌胡首领,不应当全部斩尽杀绝,应该对他们表现出宽容的一面。
  如此,西凉各部势力才会心服口服,西凉才能够长治久安。
  所以,面对这些纳首投降的羌胡首领,马超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给处决了,而是将他们全部交给善于和羌胡打交道的张绣处理。
  随着张绣的出面处置,这些羌胡首领在受到一些小小的惩戒之后,便如同其他顺服的势力一样,受到了丁靖的统治和保护。
  一时间,整个西凉土地之上,无论是汉人还是羌胡,全部都处于统一的安定平和之中,再没有一丝动荡和乱战。
  面对如此祥和的西凉,饶是马超这个西凉本土人,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马超心中十分清楚,想要让西凉平定安稳下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可以说,西凉已经混乱了接近百年,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西凉就没有一天的安生日子。
  所以,想要让西凉平稳安定起来,只凭借雷霆万钧的强悍武力,却是一件万万不够的事情。
  而丁靖之所以能够让西凉在一年之内就被平定,除了他丁靖的大军浩浩席卷之外,最重要的是丁靖在西凉执行的各项政策。
  凉州的情况其实和幽州有些类似,但是却又和幽州大有不同。
  幽州草原极为辽阔,对于那些草原胡族,既不能太过于严苛,也不能太过于放松。
  因此,在给予幽州的胡族各项政策之时,丁靖的标准都极为严厉,而且彻底施行汉化手段。
  可是,对于凉州的羌胡就不同了,这里的羌胡和北地、并州的羌胡一样,在上古时代之时,和汉族都是同出一支的部族。
  因此,凉州的羌胡和汉族在长相和习俗上,皆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双方也更容易融合混同。
  所以,在对于凉州的羌胡部落,不需要像幽州那般严格汉化,只需要循序渐进就行了。
  于是,丁靖在凉州施行的政策,就开放自由了许多,除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要求之外,几乎不限制凉州民众的各项往来交流。
  这样的政策,让本就桀骜自由的凉州民众,居然感受不到一种新统治者的不同。
  没有太多的压迫,没有多余的危险,生活也更加安定,赋税还有减免。
  这样的生活环境,怎会不让凉州民众感到雀喜?
  因此,除了少部分穷凶极恶之徒外,大部分的凉州民众,都彻底接受了丁靖的统治。
  而且,由于冀州、幽州、司隶等地的建设积累,丁靖麾下的官吏们,对于西凉的重建事宜,也全部有着十足的经验在手。
  再加上大量的并州书院毕业生,被丁靖征集召来指导凉州建设,以至于才平定了凉州不到几个月,凉州就有了迅速发展的蓬勃生机。
  眼见着凉州进入了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凉州西面的诸多域外势力,也变得无比灼热眼红了起来,就比如位于龙雪城以西的西羌国。
  这西羌国自然也是古羌族的一支分系部族,但是早在数百年前,西羌国的祖先就从雍凉之地,漫漫长迁入西面高原,并在西海附近筑城建国。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西羌国的人口也发展到了二三十万,俨然成了西海境的第一大国。
  不过,西羌国虽然发展壮大数百年,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和大汉国为敌过。
  甚至大汉昔年远征西域之时,西羌国还出兵出力助战,以帮大汉在西域建立统治。
  因此,本就与大汉友好相处的西羌国,在见到凉州的飞速发展之后,便也想分一杯羹,看能不能和丁靖进行合作,也拉他们西羌国快速发展一把。
  面对西羌国的示好,丁靖自然是热切欢迎。
  不过,西羌国想要被带着一起发展,却也不是免费的。
  丁靖对西羌国只有两个要求,第一是臣服于他丁靖,做大汉国的附属国,每年定期向他丁靖纳贡,第二就是出兵助他丁靖远征西域,帮丁靖重建大汉西域都护府。
  对于这两个如此严苛的要求,西羌国的国王彻里吉在听闻之后,也感到无比的惊愕为难。
  对于做大汉的附属国之事,彻里吉心里其实并不抵触,毕竟他们西羌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臣服于大汉。
  连附属国都能完全接受,那该有的纳贡事宜,彻里吉自然也不会反对。
  唯一让彻里吉感到为难的事情,却是帮助丁靖出兵远征西域。
  作为西羌国的国王,彻里吉自然知道西域的情况,对于西域这个富庶程度不低于中原的地方,大汉曾经建立过西域都护府。
  不过,大汉对于西域的掌控力,早已经当然无存了。
  如今西域这个地方,也已经是诸国林立,光兵力达到三五万的大国就有好几个,比如什么于寘国、疏勒国、龟兹国、焉耆国、乌孙国等。
  当然,一些兵力有一两万的小国家,在西域同样不少,比如什么精绝国、车师国、鄯善国等等。
  总而言之,西域各国的军力总数,加起来足足有二三十万人的样子。
  而这还只是常规战兵,如果丁靖真的要对西域动兵,西域各国能够组建的军伍数量,至少还要再翻一倍人马。
  如此众多的西域各国和军力,彻里吉几乎不敢想象,那位大将军丁靖,该如何去应对。
  当即,彻里吉将自己的丞相雅丹召来,向其询问道:“丞相,如果要大将军丁靖助我西羌国发展,那我西羌国就必须出兵助大将军收服西域,可那西域又岂是好招惹的?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1/28 5:38:44|49623865


第758章 西羌国2
  见国王彻里吉如此为难,雅丹也不禁长叹,言道:“那汉国的大将军丁靖,也不知道是拥有什么样的神力,居然能让混乱的凉州,不但迅速化作安定,而且还让贫瘠的凉州,同样迅速变得十分富庶。”
  “国王陛下,我也派人东入凉州探查过了,那大将军丁靖不但为凉州带来了各种神奇的种子和农具,而且还建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