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明,为何会有如此一说?”徐庶等人却是有些不解,连忙向着诸葛亮询问道。
  “观人如观星,不但要看其锋芒之处,还要看其黯淡之处。”诸葛亮解释道,“我看那四个少年人,外表肃然严谨,举止淡然自若,虽饱含少年人的冲动气,却也能快速收敛于身,显然是非同小可。”
  听完诸葛亮的解释之后,徐庶和庞统也反应过来,立即回想起了那四个少年的言行举止,确实超出同龄人太多,一看就是头角峥嵘之辈。
  其实诸葛亮等人也没想到,那四个少年人道歉远离之后,也是忍不住彼此谈论起来,同样在称赞诸葛亮等人的不同凡响。
  (本章完)


第700章 晋阳六景5
  “哎,我说大家别想那四个少年了,我们还是先去游览那个‘月桥繁梦’最要紧!”
  就在众人心中思忖之时,急性子石韬却是拍了拍手,对着众人出言提议道。
  听到石韬的话语,徐庶也点了点头,当即释然笑道:“没错!没错!还是别胡思乱想了,先去带你们看看那‘月桥繁梦’!”
  言罢,徐庶就带着众人,向着繁梦坊深处走去。
  此时,哪怕夜色已经降临,整个繁梦坊内却到处都是嘈杂热闹之声,各个街道巷子里也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每走一步都极为费力。
  面对如此拥挤的人潮,如果稍微不注意,便很可能酿出祸事来,比如踩踏事故、斗殴事故等等。
  好在繁梦坊内的各个街巷,到处都是维持秩序的公职人员,因此场面虽然显得拥堵,却也不会太过混乱。
  不过,由于人潮实在太拥堵,诸葛亮、徐庶等人足足花费了半个时辰,才走出了五百多步的距离。
  而众人极想体验的‘月桥繁梦’,距离也并不是太远,众人终于在力竭之前,挤着人潮抵达到了一座大型石拱桥的面前。
  这座石拱桥正立于横穿晋阳城的晋水之上,随着晋水对月亮的倒映,石拱桥下数米远的位置,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银月水影。
  当人们站在石拱桥上之时,只要往桥下俯视一看,便有种踏行于月亮之上的飘然卓世之感,因此这石拱桥才有“月桥”之称。
  此外,在月桥百米开外,便是高大的繁梦阁。
  那繁梦阁的影子,同样清晰地倒映在晋水之上,以至于站在月桥上,便有种飞升于繁梦阁之顶的错觉。
  当人们站在月桥之上是,一侧是踏足银月之上,另一侧是立身水阁之顶。
  如此特殊的地势而引发的感观错觉,直使得怯懦者倍感自信,又可让巍峨者更觉巍峨,是一种以感观来提升心志的好地方。
  只是,诸葛亮、徐庶等人在月桥上没站立享受多久,就再次被汹涌的人潮推着向前,不由自主地下到了月桥连接的左岸。
  月桥的左岸仍旧属于繁梦坊的范围内,其繁荣热闹的程度不比右岸逊色一分。
  只是,右岸有繁梦阁这座大阁楼存在,所以右岸的热闹便显得更加富贵端庄。
  而左岸因为没有繁梦阁等大型阁楼存在,所以其花费水准也降低了不少,寻常百姓也更喜欢来左岸游玩和消费。
  “那不是庞师兄么?庞师兄!庞师兄!”
  就在此时,又一声惊呼从庞统等人身侧传来,惊得庞统等人不禁寻声侧首而望。
  只见诸葛亮、徐庶等人的不远处,正有三道身影在挥手跳跃,好像在和众人打招呼一般。
  “诶?竟然是机伯和季常兄弟三人!”
  看着那熟悉的三道身影,庞统等人也错愕一愣,当即也向三人打招呼,并向三人缓缓靠近会合。
  原来,这突然叫住庞统的三人,也是鹿门书院的学子,分别是伊籍和马良、马谡兄弟俩。
  而这马谡因为年纪太小,才刚刚年满十岁,所以并非是鹿门书院的正式学子,而是作为旁听学子跟在各个马良身边。
  对于马谡这个聪慧的小弟弟,鹿门书院里的许多师生,都对其关照有加、喜爱异常。
  不一会儿,两拨人就会合到了一处,伊籍、马良皆是有些意外,不禁言道:“真没想到,庞师兄你们也是今晚来繁梦坊游玩,你们可去体验过‘月桥繁梦’之景?!”
  庞统、诸葛亮等人当即点头,尚有些余韵未了地赞叹道:“我等也是刚从月桥上被挤下来的,那‘月桥繁梦’之景的确震慑人心,令人不能自已!”
  “诸位,人常言‘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我们既然已经体验过了月桥繁梦的美景,又岂能错过月桥繁梦的美食?!”
  就在此时,徐庶又向着众人言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月桥繁梦可不止是美景最为动人,其周边的美食同样不可错过!”
  正如徐庶所言,如果只是一汪美景的话,那的确显得太过虚幻;但如果在欣赏美景之后,又能将繁梦坊内的各种美食体验一番,却是真真切切的美好。
  言罢,徐庶立即带路在前,领着众人在左岸游荡,畅享各个小吃美食摊。
  整整一个夜晚,诸葛亮、徐庶等人都在左岸游荡,众人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却依旧没有将繁梦阁的左岸逛完。
  只怪繁梦坊内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仅仅只有一个夜晚的时间,又哪里是足够享受完尽呢?
  当太阳彻底升起之时,诸葛亮、徐庶等人实在是走不动、吃不动了,险些累到在繁梦阁的街道上。
  好在繁梦阁内有许多马车行,疲惫不堪的众人雇佣了一架马车,这才顺利回到了驿站之中。
  而回到驿站之后,诸葛亮、徐庶等人实在疲惫得不行,立即各自回房倒头就睡,弥补着昨夜肆意游玩而流失的精神。
  这一次,所有人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才算是彻底恢复了过来。
  而堪堪恢复精神之后,徐庶就把诸葛亮、庞统等人再次召集起来,准备带大家去观览并州六景中的最后一个。
  听到徐庶、庞统等人又要出门,驿站内的伊籍、马良等人也跑了过来,准备与他们一起出门游玩。
  见大家一副跃跃激动地模样,徐庶的脸上却满是严肃,言道:“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虽然也是并州六景之一,但是却不能带着欢快喜悦的心情前去。”
  “这是为何?”石韬忍不住问道。
  徐庶立即解释道:“今天要去的地方,位于晋阳城最中心,那里是一个肃穆庄严的地方,不允许奔跑、不允许纵马、不允许喧哗、不允许嬉笑!”
  听完徐庶的解释,石韬顿时一愣,不禁猜测道:“元直,你不会要带我们去镇北将军的官署吧?”
  徐庶没想到石韬会这么一问,当即摇头说道:“广元,你这都猜到哪里去了!我带你们去官署干啥?”
  “总之,今天大家最好都穿得清冷一点,举止也要庄严肃穆一些!”徐庶还是没有明说要去的提点,只是对着大家又提醒了一句。
  (本章完)


第701章 晋阳六景6
  最后,众人还是听从了徐庶的建议,换上了比较正式的儒服。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徐庶也不再拖延,立即带着众人往晋阳城中心而去。
  自晋阳建城以来,晋阳城最中心的位置,就一直是衙门办公的官署之地。
  而在三年前的夏天,丁靖突然将城中心的官署全部迁走,并且将城中心的房屋也全部推平,制造出了一个极为空旷的广场。
  此后,又等了一年多的时间,城中心的位置才终于竖起了一座高大的四方形碑塔,而整座碑塔的碑心,则是一块长方体的巨石。
  因此,当碑塔修好之后,整座碑塔的高度达到惊人的三十三米,并且其长宽也足足有三米,重量更是达到数十吨,绝对是一个盛气凌人的庞然大物。
  当碑塔的碑心在城中心竖立好之后,丁靖又广召河北的能工巧匠,用花岗石和汉白玉镶嵌于碑心四周,这才有了碑塔的大致模样。
  随后,丁靖又令工匠在碑塔的塔座四面,雕刻了簇拥围绕的牡丹、荷花、菊花、茱萸等,构成了层层叠嶂的花圈作拱卫。
  而在碑塔的正面,则镌刻着丁靖题写的“华夏英魂永垂不朽”等八个鎏金大字;此外,在碑塔的背面,亦有一串镌刻的文字,其内容为丁靖起草、钟繇书写的祭文,其文为:华夏英魂、浩气长存,华夏英魂、精神不死,华夏英魂、流芳百世,华夏英魂、永垂不朽。
  因此,这座碑塔也有“英魂塔”之名。
  而当碑塔坐落建成之后,这里也变成了整个晋阳城最庄严肃穆的地方,因为这里是用来纪念那些为华夏征战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之地。
  每当晋阳百姓看到英魂塔之时,皆不禁感到心中沉重,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的牺牲,晋阳城不会有今天这副繁荣安定的模样,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的牺牲,晋阳城一定会弥漫于战火和杀伐之中。
  因此,每逢佳节祭祀之日,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会主动前来英魂塔前祭奠,以此告慰所有舍生取义的华夏英雄们。
  ……
  此时,徐庶带着诸葛亮、庞统等人站在英魂塔前,所有人都被英魂塔的肃穆之势给镇住。
  在这样的英魂塔之前,没有人敢举止毛躁,没有人敢嬉皮笑脸,那样不禁是辱没了英魂,更是践踏了自己。
  “我等是否应该跪祭一下?”
  就在此时,石韬拉了拉徐庶的一角,压低语调而小声问道。
  徐庶摇了摇头,说道:“我听晋阳百姓讲述过,在建立英魂塔之时,镇北将军曾做过一段演讲,他说‘华夏英雄就是全体华夏民族的先锋,英魂塔就是用来纪念那些为民族安定富强而牺牲的英雄们,而身为民族的先锋,英雄不会愿意看到同胞们屈膝跪地,哪怕这屈膝跪地是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不行’。”
  “所以,如果我们要向英魂塔祭拜的话,只需要献上一束鲜花,尽一份赤诚之心就足够了!”徐庶继续说道。
  随后,徐庶在英魂塔不远处的花摊上,买了许多鲜花交给众人。
  众人拿着鲜花,次序有节地走到英魂塔前,将敬意和鲜花全部放在了碑塔前。
  而经过这献花的举动之后,诸葛亮、徐庶等人皆觉得心中似乎被置入什么东西一般,对英魂塔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我终于知道镇北将军,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气,来修建这英魂塔了。”
  感受到心中增加的莫名认同感之后,诸葛亮、庞统等人不禁低声叹道,眼中也露出了真正的敬意。
  此前,诸葛亮、庞统等人对于河北霸主丁靖,从来只是怀有仰慕和尊敬,却难有誓死报效之心。
  因为,丁靖占据河北之后,其席卷天下、吞并大汉的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
  然而,大汉天下虽然纷乱涂炭,但是大汉存世四百年,世人对于大汉天子的忠誓之心,却也是犹未减淡。
  如果有选择的话,世人更想去匡扶汉室、协助天子,而并非是去投靠丁靖,帮他丁靖去吞汉篡汉。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曹操挟天子,可不仅仅是为了策令诸侯,还是要占据大统正位,以此获得天下人的凝聚力。
  如今,当这座英魂塔坐落而成之后,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世人的固体思维。
  英魂塔告诉了整个天下,华夏民族和皇帝天子并不是等同的东西,华夏民族是超越于皇帝天子的更高概念。
  总而言之,丁靖已经将河北民众的凝聚力,从向皇帝天子尊服,改变成了为华夏民族而斗争。
  这种价值观上的改变,是最令人感到恍惚的,以至于诸葛亮、庞统等鹿门学子,仍旧感到思绪难宁。
  他们总觉得这英魂塔所传达的民族至上的观念是对的,但是他们内心那股关于皇帝至上的观念,也同样没有错误。
  ……
  此时,在丁靖的桌案上,已经摆满了各种文书,这些文书上描写的内容,都是关于晋阳城中鹿门师生的情报。
  这几天里,这帮鹿门师生都去参观了晋阳六景,对于师生们观景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丁靖让密探记录汇报了上来。
  从这些情报上,丁靖心中已经可以肯定,当论学活动结束后,无论鹿门书院是否赢得胜利,他丁靖都能将这帮鹿门师生大都拉拢留在并州。
  而对于这些鹿门书院的师生,丁靖最在乎的还是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毕竟这二位可是史书上号称“卧龙”和“凤雏”的两个,岂有错失不顾之理?
  当然,除了诸葛亮和庞统之外,鹿门师生中的司马徽、黄承彦、徐庶、伊籍、马良、霍峻和巩志等人,也是极为不错的人才。
  如果好好栽培的话,这些人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丁靖麾下坚厚的中流砥柱。
  就在丁靖观览鹿门师生的情报文书之时,忽有士卒前来面见丁靖,禀报道:“主公,署门外有一吕姓女子求见,此女自称是主公的旧识。”
  听到士卒的禀报,丁靖却是一愣,不禁言道:“吕姓女子?我好像不认识什么吕姓女子,莫非又是一个前来告民状的?!”
  (本章完)


第702章 逃婚1
  这几年的时间里,丁靖也是大力整治着河北的官吏制度,以确保在河北之地上的纯良百姓,尽量不会被官吏太过欺压和剥削。
  然而,虽然丁靖的整治和要求,促使各级官员在处理民事政务之时,已经是尽量保持公正温和了。
  不过,官吏毕竟是官吏,百姓也毕竟是百姓,在行政目标的要求下,官吏面对各种民事和政务之时,也不得不爆发一些雷霆手段,而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分百姓的利益被侵犯。
  对于这些损害到民众利益的行为,丁靖也无法彻底根除,毕竟当世是个集权专政制度的社会,个人的利益对集团的利益而言,绝对是可以牺牲的东西。
  因此,只要对百姓的损害不是太过分,丁靖也保持了默许和认可。
  再说,在当今这个乱世之下,面对自身的利益遭到官府的侵犯,哪怕是已经相对祥和的河北之地,大部分的百姓通常都会选择忍气吞声,绝不敢和官府太过于计较,以免招来杀头之祸。
  当然,也有一些头比较铁的家伙,却是对官府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服,此时这些家伙就会想方设法去讨回公道。
  如果按正常流程,讨回公道的最好方法,应该是去当地官府或审讯院上诉才对,但是总有一些人就是不相信地方官府或审讯院,他们更加相信最高层的官吏,能够为他们讨回公道。
  也因此,丁靖作为河北的实际统治者,前来他的官署或府邸来告状诉苦的人,每天总会有那么几个。
  可丁靖每天都是各种事务缠身,对于这些前来告状诉苦的人,他又哪里有时间去一个一个的解决应付呢?
  所以,对于这些前来告状诉苦的人,丁靖在晋阳城内的河北最高审讯院名下,又增设了一个名为“上访调查署”的衙门,由辛评、诸葛瑾二人为首负责,以此来处理各种上访人士的状诉。
  此刻,丁靖就把士卒口中的那个吕姓女子,当成了前来上访告状诉苦的人了。
  于是,丁靖直接传令士卒,道:“你们领署门外的女子去上访调查署,让辛评和诸葛瑾帮那女子解决状诉。”
  “诺!”士卒闻听丁靖吩咐,立即领命而去。
  然而,才几个呼吸的时间过去,丁靖就隐隐听到署门处,似乎响起了打斗喧闹之声。
  “主公,署门外的那吕姓女子不愿去上访调解署,反而突然暴起作乱,一个人就打伤了两个护卫署门的军士,好在刚刚她已经被军士擒拿控制,还请主公速速定夺处置!”
  就在此时,又有士卒前来丁靖面前,向着丁靖禀报道。
  丁靖闻言一愣,想不到那署门外的女子,竟然如此火爆躁烈,并且还能打伤两个精锐的士卒,这让丁靖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奇。
  当即,丁靖停下了手中的事务,立即从座位上站起,言道:“随我去署门外看看!”
  当丁靖来到署门口之时,正见到一英姿勃勃的女子,被四五个精锐士卒擒住双臂,使她不能动弹分毫。
  待看清这女子的面目,丁靖顿时面色一愣,连忙指着左右叫令道:“快把她放了!”
  听到丁靖的命令,众士卒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松开了女子的双臂,令女子恢复了行动力。
  那女子甩了甩酸麻的双臂,顿时怒不可遏地看向丁靖,眼中似乎要喷出火焰出来了一般。
  只见这女子突然动身一跃,整个人好似猎豹一般,向着丁靖狠扑而来,其手中更是攥紧拳头,猛地击向丁靖的面门。
  不过,虽然这女子的动作已经十分迅猛,哪怕身周的护卫军士都阻挡不及,但是用这样迅猛的动作来攻击丁靖,却还是显得有些威胁不够。
  在女子跃起进攻的一瞬间,丁靖就本能的向后急退两步,提前退出了女子的进攻范围。
  因此,待女子跃起挥拳之时,却是拳头和身子尽皆落空,被丁靖轻易的躲开了。
  而进攻未中之后,女子的身体也失去了平衡力,整个人向着厚实的地板迎面而倒,就要和大地来一个猛烈的碰撞。
  就在此时,丁靖却是托臂向前,一下子挽住了女子的腰部,将其从倒地的状态中扶了回来。
  “吕姑娘,何必如此躁烈?若是摔坏了可就不好了!”
  将女子扶起之后,丁靖却是看着女子,略带调笑地言道。
  原来,这吕姓女子还真的就是他丁靖的旧时,其赫然正是吕布吕奉先的女儿吕玲绮。
  见丁靖居然还在调笑自己,吕玲绮的内心顿感无比委屈,居然忍不住抓住丁靖的肩膀,埋头上去就是一阵痛咬。
  面对吕玲绮的突然袭击,这一次丁靖却是反应不及了,而当肩膀感到疼痛之时,丁靖却也不敢使劲推开吕玲绮,那样恐怕吕玲绮的牙都会崩落几颗。
  就这样,丁靖的脸上尽是龇牙咧嘴,只能忍气吞声地承受着吕玲绮的猛咬。
  看着丁靖和吕玲绮如此意外和刺激的一幕,四周的护卫军士们也是彻底惊呆了,大家连粗气都不敢喘一下,唯恐搅扰了主公丁靖的兴致。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待吕玲绮心中的愤怒和委屈稍微减淡之后,她才缓缓将口齿从丁靖的肩膀上松开。
  而这个时候,吕玲绮也意识到了自己举止的唐突,连忙从丁靖身前迅速后退,有些惶恐羞怯地低下了头。
  见吕玲绮这副态度冒失的模样,丁靖也觉得无比疑惑,心中料想吕玲绮此来晋阳绝对是有大事相告,便连忙禀退左右的护卫,向吕玲绮言道:“吕姑娘,这署门外不是说话的地方,先随我进署衙再说吧!”
  ……
  理政房内。
  丁靖亲自给吕玲绮端上了一杯好茶后,才对吕玲绮疑问道:“吕姑娘,我看你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来你应该是匆忙前来我晋阳的吧,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我丁靖一定全力帮你!”
  虽然丁靖和吕布有大仇,但是对于吕玲绮这个豪爽的女人,丁靖却是没什么仇视之感。
  听到丁靖关切的询问,吕玲绮心中也是微微安定,才凝视着丁靖言道:“我逃婚了!”
  (本章完)


第703章 逃婚2
  “等会儿!你说你干啥了?!”
  听到吕玲绮的话语,丁靖整个人都吓了一跳,连忙凝视着吕玲绮惊问道。
  “我说我逃婚了!”吕玲绮亦是凝视着丁靖,语气严肃毅然地重申道。
  “我父请要我嫁给一个名为马超的家伙,我心中不愿意却又不能拒绝,便只能选择逃婚而离开关中。”
  原来,当马超领着马家军投靠吕布之后,吕布却见马超俊朗勇武,颇有他吕布昔日的精神面貌,因此吕布就下定了主意,将自己老大不小的女儿吕玲绮许配给了马超。
  如此,不但能给女儿找一个不错的归宿,而且还能更加拉近和马超的关系,将整个马家军牢牢掌握在他吕布的麾下。
  只是,吕布心中的盘算很好,却忽视了他女儿吕玲绮的内心想法,并且错判了吕玲绮用逃婚来表达的刚烈反抗之举。
  此时,吕玲绮看着丁靖的眼睛,继续说道,“只是天下之大,却无容我安身之处,在走投无路之下,我就来了并州、来了晋阳。”
  言罢,吕玲绮也不禁低下了头,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违抗父亲而逃婚,也弄不懂自己又为什么会来晋阳投靠仇人丁靖,毕竟这一连串的选择,都可谓是不孝不义的。
  不知怎么的,吕玲绮的内心却有些害怕,她害怕丁靖不肯收留她,害怕丁靖要赶她走,害怕丁靖要把她送回关中去。
  然而,就在吕玲绮担惊受怕之时,却传来丁靖安宁的声音,言道:“吕姑娘,你我也算是熟识了,既然你是因为有困难才来找我的,那我自然应该全力帮助你才对。”
  “现在,你就放心住在晋阳城好了,绝不会有人赶走你,或者将你强行带走。”丁靖继续笑道,“当然,如果哪天你不想留在晋阳城了,我丁靖也不会将你强留禁锢于此。”
  听着丁靖的承诺,吕玲绮的内心也不禁恍惚,只是呆愣地看着丁靖的眼睛,似乎没想到丁靖会如此坦诚果断的接纳于她。
  “那个……丁靖……丁将军,我现在孤身一人来晋阳城,身上也没有财帛钱粮,不知我该居住在何处?”忽然,吕玲绮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尴尬地看着丁靖问道。
  丁靖连忙点了点头,从桌案上拿起了一块令牌,交到了吕玲绮手中之后,吩咐道:“这是我亲自签发的令牌,凭借这令牌在手,你的衣食住行所需,都可以向晋阳官府报销。”
  看着丁靖交给自己的令牌,吕玲绮的眼中流露出了惊喜和感动,不过她的内心又有种异样的感觉,忍不住向着丁靖低声嘟囔道:“如此,我岂不是白吃、白喝、白住、白拿了么?如果流传出去的话,世人必定以为我是你在外养的野女人呢!”
  听到吕玲绮这般话语,丁靖却是有些措手不及,连忙四顾张望,唯恐隔墙有耳地言道:“吕姑娘,你可别瞎说啊!什么叫你是我在外养的野女人?万一你说得这些话,被我的夫人们听了去,那我可就要倒霉了啊!”
  见丁靖如此仓皇急促的模样,吕玲绮不禁噗嗤一笑,也调笑道:“哟嚯,威震天下的镇北将军丁靖,居然也是个惧内之人啊!”
  “什么叫惧内?!”丁靖闻言之后,当场就不乐意了,连忙肃然言道,“我这不是恐惧害怕,而是对家人的尊重和在乎!”
  “此外,你刚才的话也提醒了我!”
  丁靖继续说道,“让你留在晋阳城啥也不做的话,不但容易引起外人的胡思乱想,而且你自身也会觉得无聊透顶,所以我准备给你分配一些事务才行。”
  “本来看你舞刀弄枪的,还有赤手空拳就打伤了我麾下两个军士的本事,将你留在军中效力才是最合适的。”
  “不过,我丁靖麾下的军卒,却是从不收女兵。”丁靖继续说道,“这样吧!我身边缺少个分类公文的秘书官,也就是类似御史丞一样的人物,你来给我当秘书官如何?”
  吕玲绮闻言一愣,顿时惊叫道:“丁靖,如此我不是任官理政了么?这怎么可以!”
  也难怪吕玲绮的反应如此激烈,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女人是不准任官理政的,否则将按照大逆不道来处置。
  对于这样的规矩,丁靖心中却觉得太过死板了,毕竟一些杰出的女性,在治国理政上也能付出一份力量,若规矩限制了杰出女性为国出力的道路,那么这规矩就太不是规矩了。
  因此,丁靖早就在着手提升女性地位,比如让丁玲儿、步练师等女子入并州学院求学等;甚至,丁靖还让女性参与到公事行政之中,比如让蔡琰作并州学院的讲师,让甄宓帮助自己批改一些政务,让公孙月去巡查一下地方官治等。
  只是,这些女子毕竟都和丁靖沾亲,代表的就是丁靖自己的意志,所以大家表示反对的声音,也只是稍微强硬了一点而已。
  而丁靖让吕玲绮来作自己的秘书官,却是让吕玲绮以一个虚职的名头,参与到政务公文的分类之中。
  如此,虽然对女性不准任官的规矩没有彻底打破,却是在这道规矩上插入了一根细针,迟早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
  最后,在丁靖的好说歹说之下,吕玲绮才打破心中的观念,接受了丁靖秘书官的任职,虽然她吕玲绮从来没听过秘书官这个官职。
  “好了,既然你现在已经是我的秘书官了,那么你就将左边桌案上的公文全部分类一下,然后将最紧要的公文呈递给我处置!”
  才把吕玲绮任职为秘书官,丁靖就迫不及待的向吕玲绮吩咐道,顺便考验一下吕玲绮的能力,看她到底适不适合作秘书官。
  吕玲绮闻听丁靖的命令之后,没有一丝扭捏之态,只是深呼了一口气之后,便去左边的桌案上分类公文了。
  河北之地如此庞大,大小政务并非全都需要丁靖一人处理,而是将所有政务分成五个级别,再交给五个级别的专门官吏去处置。
  最后,需要丁靖处置的政务,都是关系至少万人生活的大事。
  (本章完)


第704章 秘书官
  此时,吕玲绮看着面前桌案上的公文,她整个人也是彻底惊呆了。
  只因为这些公文所述的内容,尽皆是关乎军政存亡发展的大事。
  看着这一道道重如泰山的公文,以及其中所透露的机密信息,吕玲绮感觉自己的双手都在颤抖。
  这一刻,她的内心竟然有些害怕了,她害怕自己一个失误不慎,或许会对丁靖酿出大祸来。
  吕玲绮抬眼看向丁靖,有些犹豫地言道:“丁靖,你还是让我随军去舞枪弄棒好了,这整理政务文书之事,我恐怕肩负不起!”
  见吕玲绮一脸担忧的样子,丁靖岂能不知道她内心在想什么,当即信然地笑道:“你才刚刚成为我的秘书官,这屁股还没在位置上坐热乎呢,怎么就畏缩不前了?”
  “所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你先试着做一做再说,如果实在不适合这项职务,我再另行安排也不迟!”丁靖继续说道,“记住!这分类公文最重要的是细心和认真,你不必太过在意公文的具体内容,只要理清公文的大致事项,再按照先后缓急、军政公私、天南地北等类型分好就行了!”
  吕玲绮随父从军多年,其性格本就是一往无前、激流勇进的类型,所以在听到丁靖的劝解之后,她整个人也再次镇定了心绪,开始一心投入到公文之中,将一道道公文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分类。
  而丁靖的眼光和运气都不错,这吕玲绮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暴躁粗心,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极为细腻用心。
  在短暂的适应了一个多时辰后,吕玲绮分类公文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并且,吕玲绮对公文的分类,也显得极为规整有序。
  面对数量庞大的各类公文,吕玲绮总能从中理出最紧急的,率先交给丁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