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笔之后,丁靖看着这首出征诗,也不禁豪迈地大笑了两声,宛如发了癔症一般。
  “夫君深夜不眠,却何故在书房放肆大笑?”
  就在丁靖在书房内大笑不止的时候,张宁和蔡琰却突然携手来到书房,对着丁靖疑惑不解地问道。
  丁靖看到二位夫人来了之后,连忙对二人喊道:“宁儿、琰儿,快过来看看我写得这首出征诗!”
  二女闻言一愣,心中也有些好奇,立即走到丁靖的书桌前,仔细欣赏丁靖新写的诗。
  良久之后,二女中的蔡琰,才对丁靖赞叹道:“夫君擅写豪情之诗,这首《出塞》杀气纵横,铁骑金戈跃然于眼前,确实是绝妙的诗句。”
  待蔡琰话音一落,张宁也立即提议道:“夫君,你若把此诗公示于北伐匈奴的将士,想来将士们必会军心大振,沙场之上也会更加奋勇驱前!”
  丁靖点了点头,说道:“这首《出塞》作为出征诗,自然正是为北伐将士们准备的。”
  三人又一起评析了这首出征诗之后,二女才对丁靖言道:“夫君,夜已深了,还是早些休息吧!”
  丁靖闻言之后,却是脸露微笑,言道:“不行,今晚谁也别想好好休息!”
  言罢,丁靖双手一展,单手各自抱起一人,直接将慌乱的二女抱回卧室去了。
  ……
  次日,丁靖将自己写的出征诗《出塞》,又派人抄写数百份,光发给北伐的将士们浏览,以此激励北伐将士的士气斗志。
  果然,当丁靖的出征诗传遍北伐军之后,整个北伐军都是一阵沸腾。
  宛如有了这首诗之后,就好似丁靖也陪同大军北伐一般,令将士们有了一股蓦然的自信与执念。
  并且,丁靖的这首出征诗,可不仅仅只是传遍了北伐军,几乎整个河北、整个北方,都迅速传扬起了丁靖的这首出征诗。
  当兖州曹操看到丁靖的出征诗之后,也不禁目光熠熠、思绪激荡,当即叫来自己的几名幼子,让大家互相传阅丁靖的《出塞》,并言道:“此乃丁靖所写诗词,其不但格式与众不同,而且其诗中的情绪也是强烈无比。”
  “我曾经说过,好的诗文可以治好疾病,而丁靖的这首诗,已经不是能够治病可以衡量的了。”
  “这首名为《出塞》的出征诗,甚至可以调动一支大军的情绪,提升一支大军的斗志,其功效令人咋舌啊!”
  曹操继续对几个儿子说道:“我让你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就是想让你们学学丁靖的笔法,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写出这样荡气回肠的诗句来!”
  听着曹操一番教言,这些小孩子却是面面相觑,唯有曹丕和曹植若有所思,对丁靖的这首出征诗若有所悟。
  ……
  河东郡,蒲坂城。
  如今的蒲坂城,已经被东出潼关的吕布军攻下,并且成为了吕布军进攻整个河东郡的桥头堡。
  整个蒲坂城内,屯驻着数万人马的吕布军,连吕布的帅帐也设置在此处。
  此时,就在吕布与众将商讨该如何拿下富庶的河东郡之时,吕布之女吕玲绮却是风风火火地闯入帅帐之中。
  见女儿不经通报便擅闯帅帐,吕布却是有些生气,不禁对着吕玲绮斥责道:“玲绮,你也跟随大军这么多年了,难道连军中的基本规矩都不晓得么!”
  吕玲绮连忙向父亲吕布道歉,言道:“父亲,女儿知道错了!”
  听吕玲绮认错道歉,吕布的怒气也微微消去,毕竟身为父亲,他对自己的女儿还算了解,便又问道:“玲绮,说吧!你这般冒失闯帐,到底为何?”
  (本章完)


第646章 吕玲绮的悸动
  吕玲绮正了正神色,当即向父亲吕布言道:“父亲,我刚刚得到消息,丁靖麾下的大军正向北面集结,好像是准备去远征草原上的匈奴人。”
  听着吕玲绮的话语,吕布点了点头,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言道:“玲绮,这些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既然他丁靖如此小视我吕布,那我就要让他知道这么做的代价!”
  吕布话音一落,吕布的军师陈宫,也立即出言说道:“温侯,虽然丁靖麾下的大军,已经大多用在北伐匈奴之战上,但是我听闻丁靖和其军师贾诩,不久之后将会亲临河东坐镇,所以还望将军不要掉以轻心!”
  对于陈宫的提醒,吕布心中有些不服气,言道:“公台,我吕布麾下骁将无数,又有我吕布驱马军前,就算他丁靖亲自前来又如何?”
  陈宫闻言一急,唯恐吕布意气用事,连忙言道:“将军的骁勇,自是天下无匹,那丁靖的武力,对将军而言,也只是望尘莫及;不过丁靖除了颇具武力之外,其行事又以狡诈见长,再加上其军师贾诩助阵,我军自然还是应该小心为上。”
  听陈宫这么一说,吕布也不得不谨慎了起来,连忙向陈宫问计道:“公台,那我军现在应该如何部署?如何进攻?”
  陈宫闻言,当即言道:“将军,我军之所以东出潼关,是因为想要趁着丁靖和袁绍大战之时,趁丁靖不能引军回防之机,将司隶、并州纳入我们手中。”
  “却不想渤海袁绍空有其名,居然不到一年就被丁靖击败,害我军大举出兵潼关之后,却不得不对上丁靖军的乘胜之师。”
  “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攻击丁靖的机会,再继续在河东滞留下去,只会陷入和丁靖的白刃僵持之中。”
  陈宫继续言道:“所以,我想劝将军折兵撤回关中,等拿下汉中和西凉之后,再与丁靖开战!”
  然而,听着陈宫的一番言论,吕布的脸色却是一片铁青,当即拍案而起,言道:“公台,我领军浩浩荡荡的东出潼关,可是正规的战事还没进行几场,你就让我吕布撤军,难道是欲要让天下人耻笑我吕布么?”
  陈宫知道吕布是什么样的性格,他早就料到吕布会有此反应,当即宽慰地言道:“将军,一时后撤并非软弱,只是为了最终的胜利而做出的牺牲罢了,还望将军三思!”
  吕布仍旧不愿撤退,言道:“公台,我知道现在已经不可能战胜丁靖,但是就这样撤兵回去的话,我实在心有不甘啊!”
  “再说,丁靖都已经亲自要来河东了,我这时候却突然撤退,岂不是显得我吕布怕了他丁靖不成?”
  吕布再言道:“这样吧!让我领军先在河东和丁靖战上几场,如果实在无利可图的话,在引军撤退也不迟!”
  见吕布如此坚持,陈宫也知道再劝无用,当即叹气摆手,言道:“将军心意已决,那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既然将军并非要与丁靖决战,那也无需再在河东留下这么多兵马了,可以先让张辽将军领一半兵马返回关中。”
  “如此,一来可以节省大军粮草辎重的日常消耗,二来也可以防止汉中和西凉趁机袭扰关中。”陈宫继续言道。
  吕布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就按军师说得做吧!”
  当即,吕布军的战略目标,在这一刻发生了反转性的改变,从夺取司隶、袭击并州瞬间变为拟战丁靖、回防关中。
  而当会议结束之后,松了口气的不止是陈宫,而且还有吕布的女儿吕玲绮。
  对于攻伐丁靖这场战事,陈宫心中一开始就不赞成,若不是不久之前,丁靖的大军正在征讨渤海,他才不会准许吕布领军来犯。
  至于吕玲绮,原因却是有些私人化了。
  吕玲绮考虑的并没有陈宫那么多,也不会像陈宫那样站在大局观上考虑战事,她心中只是不愿意看到父亲和丁靖生死相战。
  原来,自从上次去过并州晋阳之后,吕玲绮对丁靖也有了一些认识,并且被丁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而这种吸引在某种特殊原因下,甚至转化成了一丝属于女子专有的爱慕之情。
  虽然这份情感还不浓重,但是却已经让吕玲绮心慌意乱,以至于她不愿意见到自己最敬佩的父亲,去和心中的那个他生死相战。
  从父亲的军帐走出来之后,吕玲绮却是忍不住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块布片来,只见这块布片之上,竟然赫然写着丁靖的那首出征诗《出塞》。
  原来,当吕玲绮得知丁靖军大多用在北伐匈奴之战上的消息后,还得到了丁靖写下的这首出征诗全部内容。
  作为从小随父跟在军队里东奔西走的吕玲绮,从看到这首名为《出塞》的出征诗之后,她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诗文。
  虽然她自己也是女汉子一个,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辞藻,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喜欢上了这首诗。
  “咳咳。”
  就在吕玲绮看着手中的诗文出神之时,身旁却是传来一声轻咳之声,吓得吕玲绮浑身一颤,连忙向身侧看去。
  只见旁边轻咳之人,居然是吕布麾下的大将张辽,吕玲绮连忙将诗文收入衣袖之中,有些急促地向张辽言道:“文远叔叔,你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啊?父亲不是让你领军回关中守备么?”
  张辽微微一笑,言道:“温侯让我来问你要不要随我一起回关中?”
  吕玲绮连忙摇了摇头,神色坚定地说道:“不了,我想留在河东,陪在父亲身边一起征战!”
  张辽闻言却是不禁失声一笑,打趣道:“玲绮,我看你之所以留在河东,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再见丁靖那小子一眼吧!”
  吕玲绮闻言一愣,脸色也不禁刹红一片,顿时焦急地解释道:“没有!才没有!”
  “哈哈哈,别解释了!你刚才藏起来的那首诗文,我知道是丁靖最近写的!”
  张辽大笑了两声,忍不住戳穿了吕玲绮的掩饰,却又坦然言道:“不过,玲绮啊,你和丁靖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所以……”
  (本章完)
  13 22:23:54|46611409


第647章 河东局势
  听着张辽坦然的关切之言,吕玲绮眉头却是一皱,态度坚定而又严肃地说道:“文远叔叔,你别说了,我心里有数!”
  见吕玲绮有自己的想法,张辽也不好再多言,毕竟吕玲绮已经成年,她已经有了自立的能力。
  张辽长叹一声,摇头言道:“玲绮,这件事我不会告诉温侯的,不过你自己也最好想清楚,不然痛苦的只会是你自己!”
  吕玲绮点了点头,对于张辽的关切也有些感动,言道:“多谢文远叔叔帮我隐瞒,我会尽力处理好自己的心绪的。”
  言罢,吕玲绮便快步跑开,唯恐张辽再多问一句。
  看着吕玲绮慌乱而又落寞的背影,身为长辈的张辽又岂能不懂?
  他张辽是看着吕玲绮长大的,对于吕玲绮的性格,张辽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吕玲绮虽然看起来没心没肺、乐观向上,活像个假小子一样,但是这一切只不过是表象罢了,在她的真实内心之中,其实是一个心绪复杂的小女孩。
  这样的女孩若是钟心于人,想要让这份情绪抹除掉,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此时,张辽也只能希望吕玲绮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万万不要被这不可能的男女之情,而痛苦悲伤一生。
  ……
  回首丁靖这一边,从他离开晋阳已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丁靖和贾诩一直在飞马南下,如今差不多已经到了河东郡的闻喜县,距离安邑城也只剩下两日的路程。
  当丁靖和贾诩抵达闻喜县之后,徐晃麾下的韩浩却是领着数千军伍,前来迎接丁靖的到来。
  见到韩浩之后,丁靖立即询问道:“元嗣(韩浩字),现在河东局势如何?吕布军攻到什么地方了?”
  听到丁靖的发问,韩浩不敢有丝毫隐瞒,立即说明道:“主公,吕布领马步大军六万东出潼关,一路直击弘农、河东地界而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攻下了整个弘农。”
  “好在徐晃将军早有准备,第一时间就让各处坚城严防,使吕布军不能在河东郡长驱直入。”
  “不过,如今河东郡西南部的蒲坂城和芮城都被吕布攻下,并且吕布还屯驻大军于这两座城池内,直接威慑整个河东郡。”
  “为了阻挡吕布军的攻势,徐晃将军在解县和运城一带布防,正处于和吕布军对峙僵持的态势之中。”
  突然,韩浩的语气却是一转,又诧然言道:“不过,最近吕布军又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动向!”
  “奇怪的动向?是什么样的动向?”丁靖连忙问道。
  韩浩又说明道:“在蒲坂城和芮城屯驻的吕布军,在吕布麾下大将张辽的统御下,突然抽出一半军队向潼关后撤,似乎准备先撤回关中。”
  “只是,若是吕布军要撤退的话,却又留了一半的军队在河东郡,并且呈现着备战之姿,连吕布本人也坐镇前线,实在有些奇怪!”
  听着韩浩的解释,丁靖也觉得吕布军有些奇怪。
  如果吕布军要撤退的话,不至于撤一半军伍回家、留一半军伍战斗;可如果吕布军要继续攻伐河东的话,却为何又要撤一半人回关中呢?
  丁靖一时间也想不明白,只好看向身旁的军师贾诩,言道:“军师有何见解?”
  贾诩思虑了片刻后,才说出了自己的推测,言道:“主公,我想吕布应该是不准备和我军死战了,不过吕布这个人的性子,向来就是眼高于顶、傲然超群的那种,如果他就此引军撤退的话,难免引起世人的小视和鄙夷。”
  “所以,吕布才会在做出停战撤退的决定后,依旧留下许多兵马于河东,就是准备要和主公交战几场后,在撤退离去,如此也能维护他吕布的名声和面子。”
  听完贾诩的解释,丁靖也明白了一点,当即言道:“也就是说,现在吕布军是不可能强攻我军城池了吧?”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如此!”
  “如果吕布准备强攻河东,那么应该会在主公抵达河东坐镇之前,就发起猛烈的进攻。”
  “可吕布拖延这么久的时间,却还是不展开大举进攻,而只是与河东军僵持对峙,可见吕布并不想和我军陷入白刃血战的境况中。”贾诩继续解释道。
  得到贾诩的确定之后,丁靖心中也放心了不少,当即言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偏不遂吕布之意!”
  随后,丁靖又看向韩浩,言道:“元嗣,你即刻回去传令徐晃,让他领军固守各处城池要隘,且勿与吕布军冒然战斗!”
  “此外,让人去南阳通知牛辅、李儒,请他们领军北上司隶,立即攻占弘农郡。”
  听到丁靖的命令,一旁的贾诩却是有些忧虑,连忙言道:“主公,让牛辅和李儒攻取弘农,这岂不是让他二人趁机将势力扩展到司隶来?万一以后二人生出二心,恐怕麻烦不小啊!”
  丁靖轻松一笑,一副完全不但心的样子,言道:“自从牛辅和李儒依附于我后,便从没有一点冒然出格之举。”
  “而二人也多次表示,愿意彻底臣服于我丁靖,甚至二人还主动将亲眷家属迁徙到晋阳居住。”
  “因此,我想是时候彻底接纳他二人了,让他二人攻占弘农,与我丁靖麾下大军亲自攻下弘农,又有何异?”
  听到丁靖这么说,贾诩还是有些担心,言道:“可是,主公,牛辅、李儒昔日都是董卓肱骨,又是董卓的女婿,主公彻底接纳二人的投效,恐遭天下人非议啊!”
  “哈哈哈~”
  丁靖大笑了一声,对着贾诩言道:“文和,若是以前,面对天下人的言语,我还真的不敢接纳他二人。”
  “可是现在我已尽领河北,麾下带甲之士数十万,比之昔日董卓之势还更胜一筹,如此霸权在手的情况下,我难道还要担心收纳牛、李二人后所引起的非议么?”
  “如果我连他二人都不敢接纳,天下英雄豪杰必以为我丁靖乃古板怯懦之人,这反而对我广纳天下贤才雄士不利!”
  (本章完)
  15 2:41:55|46660195


第648章 再往谷城
  听着丁靖坦然豪迈的言语,贾诩的内心也不禁有些爽快,当即向丁靖赞道:“主公豪气凌云,诩深感佩服!”
  丁靖谦虚一笑,对着贾诩又言道:“我们此来河东,除了迎战吕布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任务。”
  “主公,还有什么任务?”贾诩连忙问道。
  丁靖继续言道:“文和,你可知道甘宁甘兴霸?”
  “可是主公大婚之时,身处刘表使者队伍中的一名勇士?”贾诩点了点头,立即回答道,“我记得那名勇士的腰间挂着金铃铛,行走起来铃声“铛铛”相随,着实有些威武不凡。”
  丁靖点了点头,言道:“对,就是他,他就是甘宁甘兴霸!”
  “上次我大婚之时,这甘宁就想领麾下帆贼来投效于我,我也欣然表示同意。”
  “这一年多过去了,甘宁也早带着他的弟兄们收拾完备,并且从荆州一路北上,已经在司隶一带停留好几个月了呢。”
  贾诩闻言却是一愣,当即疑惑地言道:“主公,既然甘宁带着麾下已经早早就来投奔,为何却在这司隶停留数月,却不肯直接来并州报到呢?”
  丁靖微微一叹,说道:“这其中的原由,就有些复杂了,我跟你慢慢说说吧!”
  随后,丁靖便把甘宁滞留司隶的原因,详详细细的向贾诩描述了一番。
  原来,当甘宁带着麾下兄弟从荆州北上之时,却正好遇到丁靖和袁绍大战的时期。
  在丁袁的战斗未分出胜负之前,一些不能信任的势力,决不允许轻易进入河北,尤其是并州这片丁靖的根基地带,更是严加防备,不准任何其他势力进入。
  战争时期,别说是甘宁这样的武装分子了,哪怕是人数稍微多一点的商队,都不被允许进入并州。
  因此,从荆州北上的甘宁等人,被驻守在河东的徐荣阻截了下来。
  不过,甘宁毕竟是领人来投效丁靖的,徐荣也不会把甘宁等人驱赶回荆州,而是让甘宁一行人去河南尹的谷城修整等待。
  谷城虽然位于河南尹,并非是丁靖的直接统治的地带,但是谷城的城守韩福,却是一直以丁靖马首是瞻。
  所以让甘宁等人去谷城修整等待,谷城的城守韩福也不会拒绝,反而对甘宁等人以礼相待。
  只是,当丁靖与袁绍争夺河北的战事结束后,吕布军却又东出潼关,以至于甘宁等人依旧不得北上,仍旧只能滞留在谷城之中。
  听完丁靖的一番描述之后,对于甘宁为什么会滞留在司隶的情况,贾诩也有了详细的认识。
  当即,贾诩看着丁靖言道:“主公,难道你打算在解决吕布的进犯之后,便立即亲自前往谷城迎接甘宁么?”
  丁靖摇了摇头,大声笑道:“哈哈,文和你料错了,我准备先去谷城迎接甘宁,再回河东来对付吕布。”
  贾诩闻言一愣,想不到丁靖会将甘宁看得这么重,当即叹道:“主公,想来这甘宁确实有些不同,否则主公不可能对其如此重视,甚至连解决吕布来犯之事,都能先暂时放一放。”
  丁靖看着贾诩,解释道:“文和,甘宁若是来我麾下,则我组建水师大军,则更有把握矣!”
  “组建水师大军?”贾诩再次一愣,不禁又言道,“主公,恕我直言,北方水系稀少,最大的河流也就只有黄河了,可黄河虽然汹涌奔腾,却也有不少浅滩渡口可横渡。”
  “因此,我等现在便组建水师大军,岂不是毫无用武之地?”贾诩对着丁靖疑惑问道。
  丁靖摇了摇头,说道:“文和有所不知,我欲要创建的水师大军,并非是用来纵横江河水流,而是准备用来征服大海的!”
  “啊!”
  贾诩闻言一骇,想不到丁靖组建水军的目标,居然是以纵横海洋为目标。
  忽然,贾诩咋舌地看着丁靖,问道:“主公,莫非你欲效仿始皇帝,准备东渡洋流而寻海外仙山,以求长生不老么?”
  听着贾诩的话语,倒是弄得丁靖不禁一愣。
  丁靖不知道,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组建水军纵横海洋,通常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寻找海外仙山、仙人,以求长生不老。
  丁靖也知道贾诩错想了自己,连忙解释道:“文和,生老病死乃天理自然,长生不老不过是人的幻想罢了,我岂会去追寻这等缥缈不存的东西。”
  “我组建能够征服海洋的水军,并非是要去寻找海外仙山、仙人,而是因为我听人说,在无尽海洋之外,也有着一大片的丰饶土地,若能把这些海外的土地都纳入我大汉的疆域,岂不是又一件开疆扩土、造福后嗣的美事?”
  对于丁靖口中的海外之地,贾诩却是有些不信,言道:“主公,我听人说东海之外,只是一片浩浩水域,哪里有什么丰饶土地?主公莫不是被人诓骗了?”
  见贾诩质疑海外之地的存在,丁靖也不好跟贾诩过多解释,毕竟丁靖不可能直接告诉贾诩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当即,丁靖连忙转移话题,言道:“文和,海外之地到底有没有,这必须等我们组建海洋水军探索之后,才能做下定论;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去谷城迎接甘宁等人的投效再说。”
  ……
  当即,丁靖和贾诩便离开闻喜县,直接向东南方的河南尹奔去。
  几日之后,丁靖和贾诩顺利抵达谷城之时,韩福、甘宁也早就得到消息,亦是在城门外数里相迎。
  “镇北将军,城外风大尘厚,我等先入谷城再说!”
  迎接到丁靖之后,谷城城守韩福,立即笑盈盈地邀请丁靖入城。
  对此,丁靖自然不会拒绝,毫不犹豫地随韩福领路入城。
  事实上,这是丁靖第二次来到谷城,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丁靖去淮南寻华佗之时。
  那个时候的谷城,可谓是一片涂炭萧条,整座城池内内外外,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没有一块好砖好瓦。
  而这次来到谷城,丁靖却发现谷城的城墙已经修葺了许多,连城内的许多破房烂街也被修缮重建。
  (本章完)


第649章 平阴水寨
  显然,对于丁靖能够再次到来谷城,身为谷城城守的韩福,心中是最为高兴的那个。
  在丁靖进入谷城之后,韩福就刻意带着丁靖在城内各处游荡视察,似乎想让丁靖好好看一看谷城在他的带领下,是如何重建恢复昔日光景的。
  而丁靖在谷城内行走之时,也感受到了谷城的巨大变化,与当初相比,谷城虽然还未恢复昔日的生气,但是比之董卓军荼毒司隶之时,却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如今的谷城范围内,已经汇聚了过万人的民众,城外荒废的田亩也被重新耕耘,甚至城内的街道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做着小买卖的摊点。
  看着恢复了不少生气的谷城,连丁靖的内心也不禁多了一分宁静与喜悦,忍不住对着韩福夸赞道:“韩城守,这谷城很不错啊!想来再要不了几年,这里就能恢复昔日的光景了!”
  听着丁靖的夸赞,韩福心中也十分高兴,当即言道:“镇北将军,谷城能恢复到今天这个样子,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将军你啊!”
  “若不是将军让徐晃将军庇护谷城,我们谷城早就被游荡在荒野的马贼又洗劫一空了,哪里能有现在这副模样?”
  “此外,谷城的重建事宜也并非我一人之劳,我义弟孟坦和亲家王植也多有贡献。”
  “对了,说到我的亲家王植,连甘宁壮士也对他赞不绝口呢!”韩福看了一眼身旁的甘宁,忍不住笑着言道。
  甘宁也立即向着丁靖言道:“主公,这王植确实为人和善,尤其喜欢乐于助人,我在平阴县修建水寨船坞,也多亏了王植出钱出人帮助呢。”
  丁靖闻言一愣,心中也不禁好奇,当即向甘宁问道:“兴霸,你在平阴县修建了水寨船坞?”
  甘宁点了点头,当即对丁靖说明道:“主公,情况是这样的,我和众兄弟们来谷城修整等待,每日实在闲得无聊,便在这河南尹境内乱逛。”
  “却发现河南尹正好是黄河流转之处,黄河从这里开始,水深往往都有数米,完全可以行驶中型战船。”
  “于是,我与众兄弟便耐不住寂寞,便想造点战船到黄河上耍耍,于是便寻了个地方修建水寨船坞,而这个地方就是谷城北面不远的平阴县。”
  “虽然我和众兄弟都会建水寨、造战船,但是毕竟人手数量不够,还需要更多人帮忙才能修起水寨、打造战船。”
  “正在这个时候,韩福兄弟的亲家王植,携宗族从荥阳迁来谷城,顺便带来了不少工匠和劳力。”
  “见我建水寨船坞有困难,王植兄弟豪情出手,这才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甘宁笑着向丁靖说道。
  听完甘宁的说明之后,丁靖对韩福的亲家王植,也有些欣赏了起来,便又问道:“王植现在何处?”
  “将军,我亲家如今领着其族人在孟津休养,似乎准备在孟津重新安家定族。”韩福立即向丁靖说明道。
  丁靖点了点头,对着韩福言道:“韩福,我会上表许昌朝廷,请陛下正式任命你为谷城令,希望你能好好治领谷城,切莫负了我的期望。”
  听到丁靖如此言语,韩福顿时一愣,连忙向丁靖叩拜,叫道:“多谢将军!不,多谢主公!”
  丁靖微微一笑,继续言道:“韩福,你先别忙着感谢我,如果我下次再来谷城,却发现谷城不如今日繁盛,那我可是会对你不客气的!”
  韩福闻言却是不怕,当即拍着胸口保证道:“主公放心,只要不再遭兵祸,这谷城只会变得更好,绝不会有任何后退消败的可能!”
  丁靖点了点头,继续言道:“对了,韩福,你那亲家王植可愿为官?”
  韩福微微一愣,当即言道:“主公,我那亲家王植原本就是荥阳城吏,只是荥阳屡遭马贼袭扰,他才弃官迁族来孟津的。”
  了解了王植的基本情况之后,丁靖当即言道:“我若要王植担任孟津长,可算合适?”
  韩福大喜言道:“最为合适!”
  当即,丁靖又传令下来,托韩福转告王植,任命王植为孟津长。
  ……
  视察了谷城之后,丁靖又让甘宁带自己前往平阴县,去看一看甘宁刚刚修建的水寨船坞。
  对此,甘宁自然不会拒绝,连忙欣喜地在前领路。
  当丁靖抵达平**寨之后,却发现这处水寨船坞,修建于一道黄河水湾之中。
  依托数米深的水湾,水寨之内安然地摆放着二、三十条战船,其中光中型战船就有四艘,其余的也都是带撞尖的小型战船。
  除了水寨内的战船之外,水寨之外的各种防备工事,更是修建妥当。
  各种壕沟、陷阱、箭塔星落弥补于水寨之外,一般人想要快速进入水寨,唯有从黄河之上划船从水门进入才行。
  看着如此规整有序的水寨,丁靖对于甘宁的水战能力,也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
  “兴霸真乃水上的霸者也!”
  当即,丁靖忍不住对着甘宁赞叹了一句,引得甘宁也是满心欢喜骄傲。
  毕竟,放眼整个天下,能得到丁靖这样夸赞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