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袁熙军皆是步兵,除了一些斥候游骑之外,根本没有成建制的骑军队伍。
  如此,又怎么可能用一双人腿,去追击张郃骑军的四条腿呢?
  所以,看着张郃军安然离去的背影,袁熙军上下尽皆咬牙切齿,却只能无力地遥望着,简直没有一丝追击阻拦的手段。
  待张郃军的身影远去之后,袁熙才气愤的甩了甩衣袖,向着左右令道:“清点一下损失情况吧!”
  经过一番清点之后,这次袁熙麾下的军卒,阵亡八百余人,轻重伤患也有一千多人,几乎一下子少了五分之一的战力。
  而除了兵卒的伤损之外,袁熙军征召的民夫,更是损失惨重。
  在混乱中死亡的民夫,大约有五六千人,而惊恐逃走的民夫,更是超过两万。
  可以说,袁熙好不容易征召的三万民夫,顷刻间就几乎全部散尽。
  如此损失,必定影响营寨的建造工期,恐怕其父袁绍领大军到来之后,见营寨还未建好,必定会大发雷霆。
  想到父亲可能生气处罚自己,袁熙的心头也有很是惊恼。
  尤其是这一次,他袁熙还想趁着建造营寨之功,在父亲袁绍面前好好表现表现呢。
  毕竟,自从大哥袁谭战死之后,他袁熙就是袁家的长子,若是表现得好,说不定能力压他三弟袁尚一头,成为最受父亲喜爱重视的子嗣。
  只要他袁熙能让父亲袁绍对他更加信任看重,那么渤海接班人的位置,也极可能是他袁熙的。
  可袁熙的图谋很美好,却不想半路会突然杀出个张郃来,让他一切的幻想都成为了泡影,这让袁熙怎能不懊恼愤怒!
  尤其是遭此突袭之后,不但营寨不能准时建好,这折损的兵卒士气,还可能让父亲袁绍对他更加失望,自此彻底失去和三弟袁尚的竞争力,也是极有可能的。
  ……
  差不多十日之后,袁绍的大军果然陆续抵达弓高城下,而当袁绍本人也来到弓高城下之后,却发现让袁熙提前搭建的营寨,却是还没有完成。
  看着军卒们长途跋涉这么久,好不容易赶到了弓高城,却居然还要在风吹日晒中辛苦地建营造寨,袁绍整个人都怒了。
  只见袁绍进入弓高城后,立即将二子袁熙叫了过人,严厉地质问道:“熙儿,我让你提前搭建大军营寨,为何延误到今天还未建好营寨?!”
  袁熙的神色也有些哀伤,不敢推诿解释,只能将张郃奇袭一事说了。
  随着袁熙的陈述,和袁熙比较亲善的逢纪,也是帮着向袁绍开脱,说道:“袁公,张郃为河北四庭柱之一,不但骁勇异常,而且知兵善战,二公子在他手上只是吃了小亏,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还望袁公不要过多责备!”
  听着逢纪帮袁熙开脱,袁绍也只好叹了口气,言道:“这一次就算了,若还有下次,就算你是我袁绍的亲子,我也不会轻饶你的!”
  “谢父亲仁慈!”袁熙立即向着袁绍感谢道。
  处理完袁熙的事情之后,袁绍又看向袁熙和逢纪,凝重地疑问道:“我路经平原郡的时候,你们送信给我,说是颜良的骑军已被并州军覆灭,可有此事?”
  袁熙与逢纪对视了一眼后,立即向着袁绍惊恐一拜,老实地言道:“袁公(父亲),这等大事我们岂敢蒙骗您?!颜良将军确实已经……”
  随后,袁熙和逢纪二人,便把颜良军被丁靖用水淹给覆灭的过程,向着袁绍仔细的描述了一遍。
  而听完二人的描述之后,袁绍的脸上也是一阵惊骇,他本以为颜良只是简单的兵败不敌,却不想居然是如此严重的惨败。
  整整一万人的骑军,居然就这样被覆灭了,饶是袁绍也觉得震撼心惊。
  “颜良误我!颜良误我!”
  袁绍忍不住哀叹了两声,整个人险些昏厥过去。
  按照袁绍最初的计划,等到此刻他的主力大军到来,再加上颜良先行的一万骑军,便可以迅速对信都展开攻势,快速拿下作为战略要冲的信都城。
  只要拿下信都城,则并州军的攻势将得到扼止,那时候渤海面临的直接兵锋压力,也会好上许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几乎被人贴着门口殴打,都快要让人喘不过气来了。
  可是,没有了颜良的这一万骑军,他袁绍的军锋战力,至少锐减了两成,甚至更多。
  如此,想要快攻夺取信都,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
  (本章完)


第566章 袁绍和田丰
  就在袁绍为颜良的军败覆灭,感到无比的震怒懊恼之时,突有士卒来禀报,道:“主公,田主簿从南皮带军粮辎重来了,此刻正在外面求见主公!”
  听到田丰也来了弓高城,袁绍却是猝然一惊,却又看向袁熙,问道:“是你让田丰来弓高的?”
  袁熙连忙摇头摆手,说道:“父亲,我只是让田丰叫人筹集粮草送来,并未让田丰亲自送粮而来!”
  听到这里,袁绍只能点了点头,他知道田丰应该是自作主张来弓高的。
  既然人都已经来了,他袁绍也不好避而不见,只能传令道:“让田丰进来吧!”
  ……
  此刻,田丰正在城守府外静候,而他的脸上也早已经布满了愤红。
  昔日,他田丰想要面见袁绍,何需像现在这般通报禀告之后才行。
  想到袁绍对自己的疏离之举,田丰只觉得心中难以平衡,竟是微微有些心寒愤怒。
  若不是顾忌袁绍人主地位,以他田丰的暴躁脾气,恐怕早就在府门前大骂不止了。
  “田主簿,袁公肯你进去了!”
  就在田丰躁怒不安的时候,忽有士卒前来禀告,领着田丰去面见袁绍。
  随后,田丰和袁绍二人终于相见,而见到袁绍之后,田丰却是草草一礼,向着袁绍极为不满地质问道:“主公,我有要事来报,何故让兵卒将我拒之门外!?”
  听着田丰不客气的声音,袁绍也是满脸通红。
  若是昔日,对于田丰的直言不讳,他袁绍也就忍了。
  可是现在,他袁绍刚刚因为颜良的军败覆灭,而感到无比的愤怒暴躁,却又忽然遭受田丰的不良脸色,以他袁绍高高在上的地位,又岂能再继续忍受!?
  于是,袁绍怒目看向田丰,却是喝言道:“田丰,你好大的胆子!我将南皮城托付给你主持镇守,你却请示都不请示一下,居然直接擅离南皮城,若是南皮城有失,你可能够担当得起!?”
  听到袁绍居然拿南皮来压制自己,田丰也是心中蕴怒难忍,反驳道:“主公放心,河间和弓高不失,则南皮城绝不会出事!”
  “还是说,主公觉得自己这几万大军,还连这弓高城都守不住?!”田丰讥笑了一句。
  听着田丰居然敢讽刺自己,袁绍更是暴怒而起,以手指着田丰,大叫道:“田丰,你到底欲何为?是觉得我袁绍治不住你了么?!”
  田丰也不屈服,却也没有再顶撞袁绍,而是直接言道:“田丰此来,是劝主公屯军紧守渤海,不要和并州主动开战!”
  “你叫我只防守,不攻击?!”袁绍惊叫了一声。
  田丰点了点头,解释道:“如今并州军连破数郡,又全歼颜良将军的一万骑兵,可谓锐气方显!”
  “因此,我料并州军必定摩拳擦掌,想要继续一鼓作气,更加迫切与我军展开交战。”
  “所以,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坚守各处城池隘口,令并州军蓄满的战意无处可使。”
  “如此不出一个月,则并州军锐意必定渐失,那时再与之战斗也不迟!”田丰继续言道。
  听完田丰的话语,袁绍心中也是一愣,只觉得田丰的话,还真的有些道理。
  不过,袁绍对田丰已经生出嫌隙和不满,在听完田丰的见解之后,袁绍却没有立即认同采纳,而是看向了一旁的谋士郭图。
  “田丰劝我固守,此见如何?”袁绍向着郭图问道。
  郭图摇了摇头,言道:“并州军席卷冀州,已在我渤海边境袭扰数月,袁公若不引兵将之讨伐驱逐,恐失大义民心于渤海!”
  “公则所言甚善!”
  袁绍不禁点头赞叹,随即立马看向田丰,言道:“此时固守,不但自毁渤海民心军心,还会令并州军更加猖狂,此消彼长之下,我们渤海可还能挡住丁靖大军!”
  见袁绍如此言说,以田丰对袁绍的了解,他知道袁绍肯定不会接纳自己固守的策略。
  随即,田丰又看向袁绍,再次说道:“既然主公有意进攻,那么我劝主公引兵前往河间郡,配合麴义军击退并州的北路军再说!”
  袁绍闻言一愣,反问道:“这又是为何?麴义还守不住一个河间么?”
  “当然不是!”
  田丰连忙解释道:“以麴义的统御之能,虽说不一定能击退并州的北路军,但是要守住河间郡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此刻并州三路军中,唯有北路军呈疾战进攻之势,若能挫其锋芒锐意,可折并州军锐势也!”田丰补充说明道。
  袁绍闻言,再次看了郭图一眼,问道:“公则有何见解?”
  郭图思虑了片刻后,说道:“袁公,丁靖让中、南两路按兵不动,却让北路军锐意进攻,恐怕其中别有用意啊!”
  “怎么说?”袁绍连忙问道。
  郭图继续解释道:“恐怕丁靖就是想用北路军来吸引袁公注意,让我军主力奔行北面河间,以此拖住我军精锐战力,到时候他丁靖的中、南两路大军,必定化守为攻,直抵弓高、武邑、修县一带进犯,若是被其突破,恐渤海腹地有失啊!”
  “此便是丁靖的声东击西之策!”突然,郭图语气一换,说道:“不过,若是我们还是先取信都,则可给渤海增加一处前沿要镇,如此也就不怕丁靖声东击西了!”
  袁绍点了点头,肃然言道:“也就是说,还是要先取信都城啊!”
  郭图点了点头,应道:“正该如此!”
  随后,袁绍立即看向田丰,说道:“田丰,你让我引兵去河间,岂不是让我中丁靖声东击西之计?不过好在还有公则在旁筹谋,否则我必因你而失!”
  听到袁绍居然不听自己的,田丰顿时手足无奈,却是根本无法反驳郭图的见解。
  情急之下,田丰忍不住对着袁绍一叫,喝道:“主公若不听丰之良言,必定出师不利也!”
  听到田丰居然出言诅咒自己,袁绍是可忍孰不可忍,顿时勃然大怒,终于拍案而起,对着左右令道:“来人,田丰执迷不悟,顶撞上属,该当重罪,给我拉下去斩了!”
  (本章完)


第567章 田丰的境况
  听到袁绍居然要把田丰斩了,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惊,尤其是田丰本人,更是瞠目圆瞪,绝没想到袁绍居然会如此无情。
  就在此时,在场其余人纷纷看着袁绍,劝阻道:“袁公三思!田主簿劳苦功高,绝不能斩啊!”
  尤其是袁绍的典军崔琰,更是力劝袁绍,说道:“袁公,此时处决田主簿,则军心必定惊疑动荡,恐对战事会有影响,还是先以稳妥为重!”
  听到众人劝阻,袁绍冲昏的头脑,也微微平静了下来。
  如今大战在即,的确不应该乱生血光,否则有失吉利。
  再说,田丰毕竟是渤海老臣,功劳、苦劳皆是不凡,如果就这样直接斩了的话,渤海民众和士卒会生出怎样的胡思乱想,他袁绍也不能保证。
  甚至,并州军可能趁此宣泄流言,离间他们渤海上下,制造更多的麻烦。
  所以,田丰暂时还不能斩了,他的性命最终留不留,至少要等到这场和并州的战争结束,才能做出最好的定论。
  想通此中要害之后,袁绍立即点了点头,命令左右说道:“将田丰押入大牢,等日后再做决断!”
  就这样,田丰一夕间就从渤海主簿之位,跌到了阶下囚的落魄之中。
  对于田丰的失势遭遇,渤海军中感到欢喜的,居然比感到忧虑的还要多。
  实在是田丰的脾气,太过刚直暴躁,与人交往也不和谐相善,因此与之交好的文武却是没有几个。
  所以,待田丰下狱之后,前来探望的,除了田丰的家仆之外,也就只剩下崔琰、陈琳和阴夔。
  “元皓,如今你身入囹囵,却都是一张硬嘴害的,这又是何苦呢?就算是孔璋(陈琳字)以言毒著称,却也不会像元皓你这般不知轻重、不知场合啊!”
  三人前来探视田丰,崔琰忍不住叹息道,显然对田丰入狱的原由,感到极为的不理解。
  陈琳和阴夔也是接连点头,说道:“季圭(崔琰字)所言极是,如果元皓你现在就向袁公低头道歉,想来袁公也会原谅你,便不会受这牢狱之灾了。”
  田丰闻言却是毅然摇头,说道:“诸位,我若是因此屈服,则我便不是我!田丰便不是田丰!”
  听到田丰的回答,崔琰三人也早有预料,只能长叹不止,对田丰的刚直不屈,感到佩服的同时,却也感到无奈。
  “元皓,过刚则断,你还是再仔细想想吧!”崔琰继续劝导。
  田丰却是再次摇头,语气也变得有些发冷,言道:“你们休要再说,我是不会屈服的!”
  “只是,丰心中仍旧有些疑虑,总觉得并州军似乎藏有阴谋,正在等着我们渤海!”田丰看着三人继续说道,“因此,丰想请求三位,望三位陪伴主公身侧之时,一定要多劝主公小心谨慎,切勿失足成错啊!”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也不好拂背田丰的好心忧虑,纷纷应道:“元皓兄不要忧虑,我等自会尽心尽责!”
  得三人承诺,田丰也放心了不少,却是再向三人看去,说道:“此外,丰还想请三位帮一个忙!”
  “元皓兄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直说就是!”三人立即应声言道。
  田丰点了点头,也不再顾忌隐瞒,直言道:“我想请三位帮我将家中妻儿和财产,从南皮迁徙回巨鹿老家,交托于宗族照料,还望有劳三位了!”
  听到田丰的请求,三人皆是一愣,惊语道:“元皓兄这是何话?你这岂不是在托付后事!”
  田丰点了点头,无奈地叹息道:“三位莫怪,丰这的确是在托付后事。”
  “为何要这样!?袁公将你囚禁于此,却并非要夺命于你啊!”三人急忙言道。
  田丰摇了摇头,已经是面如死灰,他对袁绍极为了解,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无论如何,恐怕都是在劫难逃了。
  “诸位不知,以主公的心忌脾性,其领军急攻并州军,若是能胜取信都,则威望无所不加,若是军败失利,则丰一身不保!”
  田丰丧气而言,听得崔琰三人咋舌不已,只觉得田丰是不是有些多虑了。
  ……
  数个时辰后,袁绍的府衙内,郭图缓缓行到袁绍身边,俯身在袁绍耳旁低语了几句。
  听完郭图的低语,袁绍的脸色,刹那间青红一片,宛如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一般。
  “田丰狂徒,焉敢如此在暗地里编排诋毁于我!”袁绍顿时大叫了一声,险些将面前的桌案掀翻。
  原来,刚才郭图在袁绍身旁俯身低语,便是将崔琰三人探视田丰的言行过程,一字不漏的向着袁绍转述了一遍。
  而袁绍听后,果然愤怒异常,恨不得现在就把田丰处决了,免得这个该死的家伙,继续惹他生气发火。
  “主公勿恼,如今田丰已是阶下之囚,其心中有些埋怨,不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还请主公放宽心绪,不要和这般人继续计较!”
  就在袁绍生气发火的时候,郭图却是立即出言劝解,说道:“主公,当务之急还是信都,将全部的心神思绪,都用在夺取信都、驱逐丁靖之事上,这才是正道啊!”
  袁绍闻言眉目一挑,脸色也恢复了常态,严肃地说道:“若无公则提醒,我袁绍便险些深陷那田丰之怨中了!”
  言罢,袁绍再次询问道:“公则,如今我军急行跋涉上千里,终于及时赶回河北,此刻是先修整数日再谋信都?还是直接引兵夺回信都?”
  听到袁绍向自己问计,郭图当然不敢隐瞒分毫,立即出谋划策道:“主公,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现今我军才抵弓高城,的确是疲惫不堪,按常理来说,确实应该要修整一番后,再做图谋。”
  “想来并州军方面,也同样是如此认为的,因此我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发兵进攻信都。”
  “如此可谓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想必并州军绝对难有预料,我军当可取大胜!”
  听完郭图的见解,袁绍当即拍手称快,叫好道:“好一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啊!”
  (本章完)


第568章 兵临信都
  此刻信都城内,丁靖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东方,从张郃前几日带回的情报里,他知道袁绍军应该已经在弓高城外集结了。
  想着袁绍集结在弓高,丁靖的心里,既是激动,又是紧张。
  从袁绍屯军的地点来看,袁绍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十有就是来夺取信都。
  如此,可谓是正中他丁靖的下怀!
  不过,丁靖心中还是有些担忧,他害怕这是袁绍的疑兵之计,万一袁绍明面上集结在弓高,暗地里却已经派兵马前往他处作战,那就有些麻烦了。
  就在丁靖心存忧虑之时,突有斥候来禀报,说道:“主公,袁绍军今日凌晨从弓高起兵七万,直接向我们信都方向开拔而来,预计明日下午就会陆续抵达咱们信都境内!”
  听到斥候的禀报,丁靖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即确认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斥候拍胸口保证道。
  得到确认之后,丁靖心中顿时又惊又喜,喜的是袁绍终于出兵来了,惊的却是他没想到袁绍居然会如此大手笔,一次就集结七万大军而来,几乎是把渤海战兵全都压了出来。
  不过,如此也可见袁绍心中对信都的急迫,否则不可能一次领这么多兵马杀向这里。
  既然袁绍已经上钩咬饵,那么他丁靖心中就安心了,他可不怕袁绍来军众多,他只怕袁绍来军太少!
  “传令下去,将城内官仓的辎重储备,全部分发给城中民众百姓!”
  “待将城内官仓清空之后,立即令全军出城向西,往扶柳撤退!”
  丁靖立即传令下去,决定此刻就放弃信都城,直接向西面不远的扶柳城撤退。
  听到丁靖连反抗都不反抗,居然直接就要弃城而走,城内全军上下,甚至包括信都百姓在内,都有些惊呆了。
  张郃、审配立即前来求见丁靖,急问道:“主公,真的就这样放弃信都么?”
  丁靖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就放弃!”
  “可是……”
  张郃还是有些不舍,犹豫地言道,“可是如果信都被袁绍夺回后,他便止步不追,而是依托信都,转攻徐荣将军的北路兵马,那又该怎么办?”
  张郃的担忧不无道理,丁靖丢弃信都的做法,虽然是一种极为直接的示弱行为,但是袁绍未必会因此而得意忘形。
  若是袁绍白手夺回信都城之后,却并没有继续疾兵追击,而是选择先行解决北面的徐荣军,那的确对丁靖的围歼安排,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而这也是丁靖计划中,唯一的疏漏破绽。
  可丁靖对此也没有办法,他不是神仙妖魔,他可不能让袁绍按着自己的计划行走。
  若是他真有这般能耐,这场仗也不会这么麻烦了,直接操控袁绍军自杀投降就好了。
  正是计划不能十全十美,才让计划显得完美无瑕,因为太过全面的计划,根本是不存在的!
  “如果袁绍取得了信都,却不再继续西进追击的话,那也只能另想办法了!”
  虽然张郃的忧虑很有道理,但是丁靖依旧十分淡然地说道:“毕竟说袁绍军是当世第一强军,也完全不为过,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却是极为困难的。”
  “这口袋灭地的方法虽好,却也只是一场博弈罢了,若是成功了自然最好,可失败了也无伤大雅,顶多不过是失去一些城池土地而已。”
  “地失人在,则胜利犹在!地失人亡,则失败已来!”丁靖肃然言道。
  听完丁靖的一番解释,张郃、审配二人依旧难以接受,却也无法继续辩驳丁靖,只好按照丁靖的军令,极为不舍的领军弃城。
  ……
  次日下午,袁绍大军终于抵达信都城外,却见信都城内一片寂静,城头上除了少数旌旗人影之外,再无任何其他特殊的地方。
  “我军初临信都,营寨阵脚未稳,传令全军即刻提防小心,防止丁靖军出城袭营!”
  袁绍一声令下,立即带着众军在城外驻扎,并且小心防范,避免遭受偷袭。
  过了一夜,天刚明亮,袁绍让大将文丑陪同,一起领着数百快骑,前往信都城外数百米外查探情况,却发现信都城头依旧只有区区十数个人影,好似城内的并州军,全然不在乎他袁绍军到来的样子。
  看着这一幕,袁绍顿时极为恼怒,忍不住叫骂道:“丁靖小儿,居然如此轻视我袁绍,他是不将我这数万大军放在眼底么!”
  就在袁绍恼怒之时,一旁的文丑却是指了指信都城门,大叫道:“主公,快看前面!”
  袁绍立即张目看向信都城门,却见到信都城门居然突然开了起来。
  见此形状,袁绍顿时大惊,以为城内的丁靖军,准备出城前来擒杀于他,便大叫道:“不好!定是丁靖军即将杀出,我等还是速速撤退!”
  说完,袁绍就要拨马调头而走。
  突然,文丑却是一把拉住了袁绍战马的缰绳,不让袁绍拍马逃走。
  “文丑,你这是作甚?!”
  见文丑居然做出如此唐突之际,袁绍唯恐误了逃命的时间,顿时看着文丑大叫道。
  文丑立即放开手,解释道:“主公,且看城门处,并无兵卒杀出啊!”
  袁绍闻言一愣,立即转目再次看向信都城门,只见信都城门虽然洞开,可是却没有一个兵卒从内杀出,倒是有些布衣民众从中走出。
  “这是怎么回事?!”袁绍顿时哑然叫了一句,有些咋舌地言道,“莫非是丁靖军……还不知我渤海大军……已然到了城下?”
  文丑知道绝无这个可能,并州军作为边塞重军,其军中的斥候极善长侦查,这是天下公认的道理。
  因此,并州军绝对不能察觉不到渤海军的动向,除非并州军上下都是一帮瞎子、聋子!
  突然,文丑向着袁绍言道:“主公,我带五十骑靠近看看就是!”
  言罢,文丑也不等袁绍同意,直接领着五十骑离队而出,径直朝着信都城急速奔来。
  看着文丑突然奔出,袁绍也是一惊,连忙阻止道:“小心有诈!”
  (本章完)


第569章 丁靖露怯
  然而文丑已经领着五十骑跑远,却是听不到袁绍的喝止之声了。
  就在袁绍既懊恼又担忧之际,文丑已是令人迅速抵达了信都城下,距离洞开的城门,也不过只有十数步的距离。
  见到文丑及一干彪悍的渤海骑军到来,刚刚从城门内走出的民众,也是吓了一跳,纷纷躲避四散。
  文丑没心思搭理这些惊恐的平民,而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面前的城门上下,其双目更是警惕的看着城门和城头,唯恐突然有并州军袭杀而出。
  忽然,文丑的目光近距离扫向城头之时,却发现城头上的那十多个守军人影,居然依旧挺立不动,一副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的镇定模样。
  文丑大为惊骇,立即定睛一看,却发现那些守军人影,居然都是用柴草扎成的,其外只是套了身兵家而已,根本不是真正的血肉人身。
  看到这里,文丑似乎预料到了什么,立即拍马向城门冲去,想要进入城中看看。
  见文丑居然做出如此冲动之举,周围的五十渤海精骑,唯恐文丑受伏有失,纷纷拍马相随,护卫在旁。
  然而,待文丑及五十骑军冲入信都城中后,却是没有收到任何伏击和阻拦。
  城内除了惶恐害怕的平民,根本见不到一个兵卒。
  如此,又经过一番细致的探查之后,文丑终于确认了信都的情况。
  如今的新都城已然是一座无兵马驻防的空城。
  根据审问民众后所知的情况,此前占据城池的丁靖军,早已经在前日就已经倾兵向西离去,似乎是退至扶柳城去了。
  弄清信都的情况之后,文丑连忙出城来到袁绍面前,将一切前后因果,全部跟袁绍讲述了一遍。
  袁绍闻言后也是大惊,他也万万没想到信都城,居然会是这般情况。
  “传令下去,让淳于琼统领中军入城,先将信都占据掌握再说!”
  不过,袁绍来不及细思,立即下令军马入城,将这座无防重镇,先占据了再说。
  待淳于琼带着两万中军兵马入城之后,一切也显得安然无事,并无任何意外发生。
  如此,袁绍心中才算彻底放心,便将帅帐移步入城,信都城守府内摆案议事。
  “诸位,城内情况如何?”
  帅帐桌案立稳之后,袁绍立即召来麾下文武,向着众人询问道。
  淳于琼率先出列,言道:“主公,城内除了平民百姓之外,再无任何军形兵影,我让人翻遍城内各处,也没见到一个并州军!”
  “而且根据城内民众的描述,并州军的确是在前日倾军西撤的,甚至走之前还将带不走的军粮物资,尽皆分发给了城内的户户百姓。”淳于琼补充道。
  袁绍闻言后,摸了摸下巴上的断须,蹙眉言道:“如此说来,丁靖是真的放弃信都城,直接逃跑了?”
  “的确如此!”淳于琼点头言道。
  这下子,袁绍是更加的疑惑了,他实在想不透丁靖明明胜势连连,为何会作出弃城逃跑的事情来?简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诸位,你们说丁靖为何弃城而走?”
  袁绍自己想不透,便将问题抛给了麾下的文武,想听听这些能臣武将的见解。
  淳于琼还是第一个出列,大声地说道:“主公,丁靖虽然胜利连连,不过其在信都却只有一万军卒而已,我想他必是见我们数万大军蜂拥而来,心中震怖恐惧,所以才溜之大吉的!”
  听淳于琼如此低看鄙夷丁靖,袁绍闻言后也只是眉头凝皱,肃然说道:“仲简(淳于琼字),你这话说的,却是有些小看丁靖了!”
  “我们和丁靖也是交过手的,那丁靖曾经以千余骑军,就敢冲击我的帅阵,如此悍勇之人,绝非惧战之辈!”
  “其弃城而走,想来绝不是对我军震怖恐惧,否则他丁靖也不敢对我渤海起兵行战!”袁绍言道。
  袁绍话音刚落,谋士郭图亦是出列,点头称是,言道:“袁公说得不错,丁靖退走必定是有原因的!”
  “公则可知是何原因?”袁绍忽然问道。
  郭图点了点头,正声回答道:“首先,淳于将军的话也没有错误,丁靖虽然势如破竹、直取信都,但是他的中路军毕竟只有一万人,这么点兵马怎么阻挡我们近十万的大军?我想,这便是丁靖弃城而走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丁靖才在信都掘湖行水攻之计,以至于信都城墙倾斜崩软,尚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