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仓小声疑问道。
周仓摇了摇头,说道:“元绍,我们此过淮水,可不是来这庐江郡劫掠的,更不是来找袁术军麻烦的,而是为了迎奉并州之虎丁靖,帮助他摆脱袁术军的围堵,以此来恳求他接纳我们的投效。”
“因此,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绝不能胡乱行动,否则一旦暴露了我们此行目的,就会让袁术军对我们也展开拦截,那时候我们就不能和安北将军会和了,到时才叫真的功亏一篑呢!”
听到这里,裴元绍忍不住问道:“周仓大哥,我有个问题总想问你来着,之前我一直没敢问。”
周仓对裴元绍这个小兄弟很熟悉,心中早已经猜到了裴元绍心中的问题,便轻笑道:“元绍,你是要问我,为什么我想要领兄弟们去投效丁靖吧?”
裴元绍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对!对!就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为什么啊?”
见裴元绍一脸好奇,周仓犹豫了片刻之后,解释说道:“元绍,你加入我们黄巾比较晚,没有经历过与大贤良师一起起义的日子,因此你对于我们黄巾众的一些陈年隐事,还并不知道。”
“周仓大哥,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我们去投效丁靖,还能跟大贤良师有相互关系么?”裴元绍忍不住问道。
周仓点了点头,叹息道:“的确有点关系!你可能不知道,虽然大贤良师已经仙逝了,但是大贤良师却有个女儿尚且存活于世,而我们黄巾众中,皆称呼其为‘天女’。”
“什么?!竟还有这种事!”裴元绍忍不住叫道。
周仓早预料到裴元绍会有如此惊怪地反应,便继续说道:“并且在大贤良师仙逝之后,天女就一直跟魁帅郭太在一起,也就是说,天女一直待在河内郡的白波军之中。”
“元绍,你应该也知道在两年多以前,白波军竟然投靠了并州军,成为了安北将军丁靖的麾下。”
“而白波军投靠丁靖之事,本应该是不可能之事,毕竟丁靖是汉家官军,而天女却是大贤良师之女,如此水火不容的二人,岂会彼此接纳?!”
“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白波军投靠丁靖之事,是经过天女与丁靖的共同准许的,也就是说二人是彼此彻底释嫌了敌对关系,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而我和刘辟以前跟随大贤良师之时,也有幸见过天女,虽然当时天女年纪还小,但是却已经展露出了过人的聪慧。”
“因此,我料天女投靠丁靖之事,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而丁靖这几年里的成就,也的确展现出了他的不凡能力,如此人情世局综合考虑之后,才是我选择投靠丁靖的根本原由!”
“毕竟我们汝南黄巾众,已经是开始日渐衰落了,想要不被人杀头剿灭,就必须早点投靠到各个诸侯麾下,而丁靖那里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听完周仓的解释之后,裴元绍脸上满是错愕,他想不到此中事由,竟然还有如此因果联系,尤其是听周仓说出了张宁的事情后,更是让他震惊骇然。
“啊!谁踩到我手了!你是谁?!”就在此时,林中突然传来一声哀嚎,竟然是有个趴在地上藏伏的黄巾众,居然被人莫名其妙地痛踩了一脚。
而不小心踩了这人一脚的,正是与丁靖一起偷摸到此侦查的陷阵军。
正常的情况下,以陷阵军的战斗素养,执行这种侦查任务之事,可谓无比信手拈来。
对自身周围的各种风吹草动,都能够清晰察觉到,根本不会疏漏有人潜藏在自己身边,更不可能毫无察觉的踩到身周的活物身上。
而之所以现在会是如此,实在是因为这几天的急行军,让陷阵军每个人都疲乏过甚,这才造成如此疏忽大意之举。
除此之外,那个被意外踩到的黄巾众,名叫黑蛋,因其皮肤实在太黑,趴在地上之后,跟块黑石头没什么区别,这也是让丁靖等人没有注意到的原因之一。
听到这声痛嚎,丁靖立即望向周围,发现林中突然传来无数动静,数十上百道目光正朝着望来,将他与另外两个陷阵军死死盯着。
“撤!”
丁靖连忙低吼一声,与两个陷阵军转身就开跑,唯恐林中的这帮人反应过来了,将他们三个一举包围,到时候想走就不太容易了。
见丁靖三人突然转头向林外逃跑,被踩了一脚的黑蛋顿时有些诧异,忍不住不解地嘟囔道:“他们三个不是自己人么?”
而不远处的周仓,亦是看到了黑蛋身边的情况,立即反应了过来,大叫道:“那三人都是斥候,来一队兄弟跟我一起追出去,绝不能让他们三个逃了!”
周仓话语一落,便亲领一队黄巾众从林中窜出,直追向丁靖三人。
然而,周仓等黄巾众虽然腿脚灵便,极擅长奔跑跋涉,但是这速跑越野的能力,却还是相差丁靖等陷阵军太远,只能在其后遥遥追赶。
若不是丁靖三人这几日连续急行,以至于体力并不充盈,否则早就将周仓等人全部甩开了,哪里还能让他们能遥遥追在身后。
连续追出数百米之后,周仓与丁靖的距离却是没有丝毫缩减,这下子周仓也算领教了丁靖三人的厉害,他知道自己这帮人,是绝不可能追得上丁靖三人的。
就在周仓打算放弃追赶之时,只见丁靖三人的前方,突然出现十多骑奔跑而来,竟是其他陷阵军支援过来了。
原来丁靖三人去侦查林中情况之时,副将也按令返回营地,传令大家戒备待命。
只是营地中的众人等待了许久,却依旧不见一丝风吹草动,也不见丁靖等人探查归来。
众人顿时心生紧张,害怕丁靖三人前往林中探查,会遭遇埋伏等意外情况。
于是,营地内的一个副将便坐不住了,立即带着十多个骑兵出来,想要到林子里寻找接应丁靖,却正好遇到了被周仓追赶的丁靖三人。
(本章完)
第430章 对峙
丁靖见居然有支援赶来,顿时向着所来的十多骑叫道:“把后面的那帮人给我包围起来,绝不能让他们走脱了!”
听丁靖号令之后,众骑立即向前挺进,一下子就将周仓等人包围了起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陷阵营骑军,周仓等人完全是始料不及,一点应对准备都没有,只能各自背靠成团,瞪视戒备着周围的陷阵骑军。
“兄弟们别怕!林中的兄弟马上就会杀到,大家坚持一会儿就有救了!”周仓立即大叫道,以此安抚身旁惶恐不安的兄弟们,只期望林中的裴元绍等人,能够注意到他们所遭遇的情况,赶紧快来支援。
听到周仓的声音,丁靖忍不住定睛看向周仓,却他发现周仓身材异常魁梧,简直就像是一头黑矮熊,显得格外力大孔武。
突然,丁靖慢慢从旁走出,直接站在周仓等人面前,大笑道:“别自欺欺人了!就算你们林中的同伙发现了这里的情况,想一下子跨越数百米的距离前来救援你们,却也至少要花上十数息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可足够我们全歼你们所有人了!”
听到丁靖的恐吓,周仓立即对着丁靖大叫道:“哼!无论你如何威胁,我们都不会怕你们的!”
丁靖再次一笑,说道:“我其实对你们并无恶意,但我也不想被蒙在鼓里!”
“我现在只想知道你们是何来历?为何要掩藏在林中窥视我们扎营?”丁靖直接问道。
听丁靖如此发问,周仓却有些意外,忍不住问道:“你们难道不是袁术军么?”
在周仓的认知中,丁靖等人表现出的能力,与最精锐的汉家官军毫无差别,甚至更深一筹。
而在这淮南之地,能拥有这等军事素养的人马,也就只有袁术的精锐之军了。
因此,在见到丁靖军前来扎营之时,周仓便以为丁靖这帮人是袁术军的一股精锐军伍,于是才会选择暂避锋芒,躲藏在林中观察,就是为了避免与袁术军遭遇,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事端。
而丁靖此刻表现出的态度,完全不是袁术军的咄咄逼人、飞扬跋扈,如果是正儿八经得袁术军,早就一言不合向他周仓动手了,哪里还会有这般谦逊的和他说话。
因此,周仓才会对丁靖这般发问,毕竟丁靖军的表现实在不像骄悍的袁术军。
而听到周仓疑问之后,丁靖亦是直接回道:“我们的确不是袁术的人马,只是恰巧路过此地的。”
听丁靖回答之后,周仓心中才微微一松,回道:“原来如此,看来我们是产生误会了,我们和袁术军有仇,刚才将你们误认成了袁术军,所以才会退避藏入林中,至于追赶冒犯之事,都是误会!”
听到此处,丁靖却是更加疑惑,如今整个淮南都在袁术的统治之下,整个庐江郡内敢和袁术军作对有仇的,恐怕也就只有盘踞在巢湖的巢湖贼了。
而丁靖之前他探查那片树林,发现林中至少有上千人藏伏,如此人数规模的势力,不可能被袁术军放任不管,更何况双方还是有仇的敌对关系。
这让丁靖无比疑惑,不禁对周仓等人的来历身份,更加好奇了起来。
就在二人对话之时,南北两面却是传来大量动静,无数人马正从两面前来。
原来是留守营地的陷阵军,以及藏伏北面林中的裴元绍,分别见丁靖和周仓迟迟不归,便急切出动前来探查。
转瞬间,双方人马一起同时赶来,正好撞上丁靖和周仓针尖对麦芒的情景。
一时间双方尽皆大骇,纷纷挺刃相视对峙,只要局势稍有不对,就免不了一场火拼血战。
虽然丁靖这边各个都是悍勇无匹的陷阵军,而且还都是清一色的骑军,但是周仓那边却有上千人,双方若是火拼混战起来,彼此都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
眼见着双方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丁靖却是主动抬手,对着包围周仓等人的十数骑,令道:“所有人后退!”
虽然局势紧张,但众骑却不敢抗命丁靖,只好拨马退走,放过了被围的周仓等人。
而见到丁靖军主动解除对周仓的包围,裴元绍所领的支援部队,才各自收起愤怒与杀意,纷纷涌到周仓身后,只等周仓的命令。
随后,丁靖微微一笑,向着周仓拱了拱手,说道:“好了,现在我们间的误会也弄清楚了,告辞!”
言罢,丁靖便立即转身,就要就此离去。
突然,面对即将离去的丁靖,周仓突然高声叫道:“你可是安北将军丁靖?!”
原来,在刚才丁靖的骑军赶来支援的时候,周仓的心中便体会到了一股无法言喻的威压,这种强军威势,是周仓这辈子都没见过的。
而除了陷阵军给周仓的直观威慑之外,最让他无法忽视的,就是丁靖自身所展现出来的从容淡然。
从之前的追赶,再到之后的被围,再到现在的双方对峙。
丁靖整个人的神色态度,都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似乎并未因双方随时可能引爆的血战,而有一丝的惊恐害怕,好似他对于这种紧张的意外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了一般。
由丁靖的个人气质,以及他身后的这帮陷阵军,周仓瞬间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传言中的并虎丁靖。
此刻,丁靖听到周仓叫声后,忍不住脚步一滞,转身看向周仓,轻笑问道:“为何这般问我?”
周仓从护卫的人群中走出,缓缓走到丁靖面前,客气地说道:“我闻并虎丁靖最近在淮南纵横,今日见你威势不凡,年纪和身姿皆与传闻中的丁靖吻合,这才如此一问。”
这下子,丁靖也有些意外了,想不到周仓仅凭这点信息,就能猜对自己的身份,也不知是该说这周仓识人的本事过人,还是该说他歪打正着呢。
不过,就算周仓等人来历不明、图谋不小,但他丁靖却从不觉得他们这帮乌合之众,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威胁。
因此,丁靖直接轻咳了一声,说道:“你没有猜错,我就是丁靖!”
(本章完)
第431章 投靠
周仓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防备,但是在听到丁靖自认身份之后,他的大脑却依旧被震得一片空白,整个人瞬间变得不知如何适从。
而周仓身周的其他黄巾众,神情心态则更加震然,他们完全是没有一丝丝的防备,就宛如晴天霹雳一般,突然就获知了丁靖的爆炸身份。
以至于所有人都呆呆地不敢乱动,瞪大了双眼看着丁靖,整个人都陷入了懵逼与惊骇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仓狠狠地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向着丁靖再次问道:“您……您真的是……安北将军丁靖?!”
“我骗你们作甚!”
丁靖有些不悦地说道,似乎对于周仓的怀疑,感觉很不舒服。
周仓见丁靖这般反应,顿时不敢有任何怀疑,心中却是再次翻腾滚动。
突然,只见周仓居然快步行到丁靖面前,颤抖着的身子一下子跪了下来,向着丁靖拜道:“小人周仓,拜见安北将军!愿为安北将军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见老大周仓都已经俯身跪拜丁靖,其身后的裴元绍也反应了过来,立即指挥命令其余的黄巾众,也一起跟着跪拜向丁靖,说道:“拜见安北将军!”
“这是什么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你们干嘛要向我跪拜效忠啊?”
丁靖的脑海里也有些发愣,搞不懂场面为何会变成这副样子,刚刚还火药味十足的周仓等人,居然一下子向他跪拜求收留,这可实在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忽然,丁靖的脑海里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看着面前跪拜的周仓,问道:“等会儿!你名叫什么来着?”
“将军,小人名叫周仓,字元福。”
周仓抬头看着丁靖,小心谨慎地回答道,害怕丁靖拒绝他们的投效。
这一次,丁靖终于听清了周仓的名字,他的脑海里瞬间回想起了无数信息,并且全都是关于周仓的。
虽然丁靖上辈子对三国历史之时粗略的了解,关于三国的书籍,也就只有一本《三国演义》熟读了几遍。
但是这却也让丁靖的脑海里,知道了周仓这个名字,在三国演义的书中,周仓是黄巾贼的出身,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却最后弃暗投明,成为了武圣关羽的抬刀将。
而能够成为关二爷的抬刀将,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可是有足足近百斤,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得动的,跟别说要随时抬着青龙刀跟随在关羽身边了。
此刻,丁靖仔细地打量着面前的周仓,却发现周仓虽然个子不高,才刚好一米八而已,但是他的身材却极度壮实,绝对拥有成为关羽抬刀将的资格。
将脑海里关于周仓的信息捋一遍之后,丁靖再次凝视着周仓,问道:“周仓,你们是不是汝南的黄巾?”
听到丁靖这般一问,周仓与其身后的裴元绍等人,全部浑身一颤,不知道丁靖为何一下子就道出了他们的身份来历。
“这个……,这个……”
周仓不停地支吾着,心中慌张到了极点,背上也已经被冷汗瞬间浸湿。
之所以如此紧张恐惧,是因为他害怕丁靖因为他们黄巾的身份,而断然拒绝他们的投效。
支吾着吞吞吐吐了半天之后,周仓也知道再隐瞒沉默也是无用,想要让丁靖接纳他们,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身份来历,而是要坦诚忠心才对。
终于,周仓深色一肃,向着丁靖沉声说道:“将军,您没有猜错,我们的确都是黄巾。”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对周仓的坦诚身份还算满意,便继续问道:“你们是不是黄巾,这对我来说不重要,因为我丁靖任用人时,也不怎么看重出身。”
“不过,我却不准心怀不轨、三心二意的人来投效我,因此,我有点想知道,你们为何放着好好的土大王不做,却要来投靠我呢?”丁靖继续问道。
听到丁靖居然不反感他们的黄巾身份,周仓与裴元绍等人皆是一愣,随即心中也是轻松喜悦。
“将军,我们想要投效您的原因,其实也不是很复杂。”
“首先,我们从军黄巾,也都是被逼无奈,想要活命的不得已之举。”
“至于您说的当土皇帝,却是太高看我们了。”
“自从朝廷允许各州县自募兵勇之后,我们黄巾的生活就再不能像以前顺风顺水了,随时都要担心官府的围剿,日子过得是愈加心惊胆战。”
“因此,我们大家心中也明白,这啸聚山林虽然自由自在,但是却也危险无比,迟早要被官军围剿诛杀的。”
“于是,兄弟们就只能谋划出路,而天下各地都在争权夺势、相互攻伐,其中不少官爷对我们也是招揽有加,比如江夏黄祖和兖州曹操。”
“只不过黄祖心狠手辣,且远在江夏,我们不敢去投靠。”
“而曹操奉迎朝廷驾辇,对我们黄巾虽有招揽之心,却也免不了会有秋后算账的想法,所以我们也不敢去投靠。”
“而近日听闻将军你来了淮南,而我们寨中上下,也都听闻过将军的威名,所以才生出向往投效之心。”
“于是,我们这才舍身犯险,渡过淮水来寻索将军,想要帮助将军摆脱袁术军围堵的同时,以求将军能够接纳我们!”
待周仓解释完毕之后,丁靖也点了点头,但是他总觉得周仓的理由不够充分,显得太过简单武断,让人总觉得轻浮随便了一些。
“周仓,你说的这些理由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却还是不够坚定稳重,只凭这些理由,并不足以让你做出这般冒险的举动。”突然,丁靖虎目一瞪,上下扫视着周仓,冷言问道,“我想,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隐瞒着呢?!”
周仓没想到丁靖会有此反应,脸上顿时漏出惊骇之色,心中却是惊诧暗服了起来。
他想不到丁靖竟然如此厉害,竟然一下子就看出了他话未言尽的事实,可是对于心中所隐瞒未言的原由,周仓却有些犹豫起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和丁靖说明。
周仓心中所隐瞒的原由,就是关于天女张宁的。
虽然白波军早已经投靠了丁靖,但是周仓却不知道张宁,她到底有没有亲自露面与丁靖交涉。
万一白波军投靠丁靖的过程中,天女张宁一直都是暗中操作的话,那不就意味着丁靖还不知道张宁的身份么?
而如果现在周仓主动跟丁靖讲明,说自己投靠他丁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黄巾众的天女也投靠了他丁靖,那岂不是主动暴露了天女的情况。
到时候,丁靖要是以此追究探查,想要对天女不利的话,那可不就是他周仓害了天女!
(本章完)
第432章 接纳
丁靖见着周仓一脸的阴晴不定,也知道其果然藏瞒了一些东西,心中不免对周仓也有些不喜,便想要拒绝周仓的投效之心。
“将军,实话跟您说了吧,我确实还有一件事情没和你坦明!”
就在丁靖准备婉拒周仓之时,周仓却是突然看着丁靖,言道:“不知将军可知晓我黄巾众中,还有一位天女的存在?”
“嗯?你是说张角之女张宁么?”
丁靖瞳孔微缩紧,有些诧异地反问道,不知道周仓口中所说的天女,是不是就是张宁妹纸。
听到丁靖的回答,周仓顿时一愣,立即大叫道:“对,对,对,就是大贤良师的女儿没错!看来您已经知道了天女的事情,如此我便彻底放心了!”
听周仓如此一说,丁靖大概也知道了周仓心中隐瞒的原由了,不禁释然说道:“哦?原来如此!你之所以选择投靠我丁靖,除了知道我本就英明神武、威势过人、气度出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们的黄巾天女也跟从了我,这让你们视我与其他诸侯相比,比较容易接受,对不对?”
“额……算是吧!”
周仓立即点头回道:“将军能够接纳天女,想必对我们这些黄巾出身的人,应该不会太过残暴对待,因此这也是我们选择将军的重大原因。”
理清了这其中的各种因果之后,丁靖也算是彻底明白了,立即将周仓和裴元绍等人扶起,说道:“都起来吧!既然你们诚心投效于我,那我又怎会拒绝你们!”
见丁靖居然如此通达的接受了他们,周仓和裴元绍只觉得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了,一时间竟然激动地浑身颤抖,喜不自禁地向丁靖再次一拜,叫道:“多谢主公收留!我等一定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收纳了周仓等人的投效之后,丁靖便立即改变了原有的北归路线,转而向庐江郡西北方的蓼城进发。
如果按照原定线路,丁靖应该从这安风县继续向正北行进,抵达淮水之南的阳泉城之后,再寻找渡船过淮水,进入汝南境内,再继续沿着官道北回并州。
这条路线是丁靖从并州南下淮南的路线,按照原路返回的话,自然是当前情况下最为快速的。
甚至,如果他们速度再加快一些,说不定还能追上先走的史阿、郝昭等人的车队。
只是,现在得到周仓投降,并且丁靖还听周仓说起,想要一起投效的黄巾众,可不止他和裴元绍二人,在他们的老巢平舆山中,还有数千兄弟想要一起投奔丁靖呢。
因此,丁靖不得不改变北归的线路,必须与周仓等人,先抵达另一个临近淮水的城池蓼城,这里是属于他们汝南黄巾自己控制的一座小城,城中有大量渡船,可以供应大量人马渡淮水。
而在蓼城渡过淮水之后,便可直接北上进入汝南郡的平舆山,也就是他们汝南黄巾的老巢。
待接应了山中剩余的兄弟们后,大家再一起向北迁徙,前往丁靖所能控制的地域,正式投靠到丁靖的麾下。
虽然路线的改变,让丁靖已经不可能追得上郝昭等人的车队,但是丁靖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相信以郝昭、史阿二人的能力,一定可以安全带领车队回到太原。
就算突发意外情况,无法将所有人带走,至少也可以将华佗这个关键人物保护住,如此也就足够了。
……
又经过数日的赶路,丁靖与周仓等人的混合队伍,终于抵达了蓼城。
而负责蓼城守御的黄巾统领,见到周仓终于回来之后,立即领人前来迎接,见着周仓之后,便匆忙拜道:“周仓大哥,你们终于回来了,近日听闻袁术军在淮南有大举行动,可让我担心死你们了!”
见同伴前来迎接自己,并且如此关切,周仓心中也是十分感动,立即带着他们前来面见丁靖,介绍道:“主公,这位是我们汝南黄巾的魁帅之一,名为何仪,以前读过些经史,是我们汝南黄巾中难得的人才,负责管理蓼城事务。”
“对了,何仪身边这个汉子,名叫何曼,是何仪的弟弟,亦是我们汝南黄巾中的响当当的好汉,使一杆长柄猎叉,有个‘截天夜叉’的诨号,武力不低。”
丁靖向着何仪、何曼两个兄弟拱了拱手,说道:“见过二位英雄,在下丁靖!”
听着丁靖自言名讳,以及周仓呼唤丁靖为主公,何仪、何曼两兄弟顿时神情骇然,身体好似手舞足蹈地颤抖了起来,看着丁靖惊叫道:“你难道是并州之虎丁靖!?”
“正是!”
丁靖微微点了点头,处变不惊地说道。
周仓这时也满脸微笑,向着两兄弟说道:“何仪、何曼,你们两个不是也很想跟我一起投靠安北将军么?现在却这般惊惶无措地干什么?还不快点见礼!”
两兄弟立即反应了过来,连忙向丁靖跪地一拜,扣头叫道:“何仪(何曼),拜见将军,望将军接纳我等!”
在抵达蓼城之前,周仓早就与丁靖通过气了,丁靖也知道二人的心意,便立即上前扶起二人,亲近地笑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能有你二人投效,我丁靖也是欣喜若狂啊!”
自此,丁靖便又得两员黄巾头领效力,并且跟随二人一起投效的,还有一千多个黄巾军兵。
此后又数日,丁靖一行终于抵达了汝南黄巾的老巢,也就是平舆山下。
然而意外情况却发生了。
只见平舆山中,各处通道隘口全部被黄巾军戒严,不允许任何人等靠近,就连周仓等黄巾旧众也不行。
就在周仓等人也感到无比纳闷之时,山中寨里却是杀出数千黄巾军,威势汹汹地对峙在众人面前,一副形同陌路的敌视模样。
而这帮黄巾众的统领者,正是汝南黄巾的魁帅刘辟和黄邵。
“刘辟、黄邵,你二人这是干嘛?!”周仓立即站出来,向着二人大叫道。
“周仓,我知道你之前带人去淮南,是要去投靠丁靖的,却想不到还真让你抱上了大腿!”
刘辟也出阵行来,对着周仓大喊道:“不过人各有志,你想要带兄弟们都去投靠官军,但是兄弟们之中,也有人想继续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所以你也莫怪兄弟我今天这般作态!”
听着刘辟的话语,周仓瞬间了然明白了,刘辟和黄邵并非和他周仓一样,想要投靠官军以改变出路,而是想要继续为贼。
对此,周仓心中可谓又急又气,立刻向着刘辟、黄邵,继续叫道:“刘辟、黄邵,你们两个怎么这么糊涂啊?!继续待在山中为寇,只会是死路一条,你们跟着……”
然而周仓话未说完,刘辟却是高举战刀,大喝道:“周仓,休要多言,我等心意已定,你若再言劝阻,就别怪我不记得昔日兄弟之情了!”
见刘辟如此执迷不悟,周仓可谓更加着急,立即就要出口继续劝导。
就在此时,丁靖却是出现在周仓身后,将周仓拉住,冷然说道:“元福,不必再劝他们了!他们贼心未泯,再劝也是无用!”
听丁靖如此话语,周仓顿时哀叹不止,只好对着刘辟、黄邵二人,远远地一礼,叫道:“二位兄弟好之为之,周仓告辞了!”
随后,周仓等人只能意兴阑珊地离去,为昔日生死兄弟间的分道扬镳,感到惆怅不已。
然而众人没行出数里,一阵阵快速的脚步声,却是从后方传来,并且还有一道吼声响起,道:“周仓大哥,你们等等我啊!”
(本章完)
第433章 再回南阳
“元福,后面有人在叫你!”
丁靖立即向着周仓说道,他的耳力极为过人,在众人听闻到后方动静之前,他便已经提前听到了后方的声音。
“什么!难道是刘辟和黄邵改变了心意?”
周仓闻言一愣,以为刘辟、黄邵改变主意,正在向他们追来。
听周仓这么一说,众人顿时神色一喜,纷纷停止行军脚步,转身向后方看去,等着其余的黄巾兄弟赶来。
终于,不一会儿,后方果然出现人影跑来。
但是人数却不多,只有一百来个人的样子,完全不是刘辟、黄邵所统领的数量。
“周仓大哥,等等我啊,我来了!”
后方追来的一百多人中,位于最前的领头之人,见到丁靖、周仓等大部队停下来回望等待,顿时激动地大声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