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看不清楚司马徽等一行人的面相,但是刘冯等人距离司马徽等人也不远。随着刘冯一动,很快就来到了司马徽一家人的面前。

前方一块良田,田野里种着庄家。刘冯知道,那是小米。

这个时代,确实是有稻米。但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这块田地上有五个人,其中三男二女,一对年老的夫妇,一对年轻的夫妇,以及一个半大小子。

刘冯看得出,这年老的夫妇就是司马徽夫妇,而其余三人可能是司马徽的长子,长媳,次子了。

扫了一眼众人,刘冯就把目光投向了司马徽。

头发半百,从中看出司马徽的年纪确实挺大了。但是身姿挺拔,面相雄伟,双目更是有灵。

此刻,司马徽手中还拿着锄头,可能还是一个庄家上的能手。但是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个文人,隐士,与农夫这个词格格不入。

在刘冯打量司马徽一家子的同时,司马徽也在打量刘冯一行人。这一行人有点奇怪,司马徽岁数大了,阅历也很丰富。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群护卫,董喜都不是主人,主人是刘冯这个看似不满十岁的孩子。

正因为如此,才奇怪啊。这是哪家的孩子,即使是当初刘表的次子刘琮出门,也不见得身旁会有这么多的护卫。

第一时间,司马徽就察觉到了刘冯的不寻常。不由朝着刘冯的面相,仔细打量,却是越看越是心惊。

刘冯的气势内敛,不发。若不是如此,那邓一又怎么能把刘冯当成了,天生的尊贵气。认为是个世家子而已呢?

但是司马徽不是寻常人,他通过面相,眼神,神态,气势等等看到了刘冯内敛的气势。

他所看到的似乎是一条龙,腾空在天,尊贵非常,威势非常。

这,是谁?刘冯没有要给司马徽一个下马威的意思,但是司马徽却用自己的眼睛,给了他自己一个下马威。

深呼吸了一口气,司马徽很郑重的举拳问道:“不知这位公子是?”

司马徽很自信,自己的学问,阅历,都很自信。也自然的,很肯定刘冯非同小可。用的是士大夫之间的礼节,没有把刘冯当作寻常孩童的意思。

司马徽的举动,在随行的护卫,以及董喜的眼中很是寻常。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但是在司马徽的家人眼中,却是满满的不可思议了。

他们家的这个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眼界可是很高的。无欲则刚啊,没有欲望,才会保持一种傲然。

即使面对刘表那样的荆楚之主,司马徽也没有表现的如此啊。但是现在他面对一个不满十岁的孩童,却是如此的郑重。

那疑似司马徽长子的男子倒吸了一口冷气,连连的打量起刘冯,但凭他的能力,却是上看下看,看不出丝毫的异样。

第96卷第768节:第三百八十章山野村夫(2)

只觉得刘冯长得很是神秀,皮肤很白,身上还有一股贵气。要是放在一般娃子身上,确实是异样。

但是看刘冯出行的这排场,就不觉得异样了。

这男子,也把刘冯当成了一个世家子,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但是男子又知道,他父亲不会无故如此的。

他父亲可不怎么畏惧权贵,更何况是一个世家子了。古怪,这公子有点古怪,不似凡俗。顿时,这男子的心中有了这个定论。

紧接着,男子也不再打量刘冯了。这是不礼貌的。

“在下从新野来,听闻先生德望,于是特来拜访。”刘冯的眼中也是惊讶一闪而逝,没想到司马徽居然对他这么礼貌。

要知道他清楚的司马徽,那是连刘表的面子也不卖的,无欲则刚啊。看似年老的身躯内,应该是阳刚之气冲天。

很难有人或是事物能让司马徽服软。

对于隐士来说,有的时候,甚至是天子之威也难以让隐士服软。汉代的时候,皇帝征召不来的人才,不在少数啊。

那些人就是不服天皇老子的。

司马徽不是那样的人,他心向汉室。但他又没亮明身份,说自己是皇太子。怎么就这么郑重。

难道能看破虚妄,从他的身上看出了一点端倪?

刘冯心中猜测,刘冯当然没猜错。司马徽从刘冯的面相,神态,威势,看到了一条即将腾空的潜龙。

一时震惊了,才会如此郑重。

不过,震惊之后,司马徽也很快的冷静了下来。看向刘冯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忌惮。

当听到刘冯来自新野的时候,司马徽更是目光一凝。新野?鲁肃?眼前之人是鲁肃的什么人?

司马徽的心中出现了猜测。

同时,司马徽心中有一闪而逝的杀机。这一刻,司马徽真的有一种杀人的冲动,并且,司马徽还真是有那个能力的。

文人佩剑,那可不是装饰,天底下的大半文人,手底下都是有几分真功夫的。

司马徽想杀了刘冯,那是因为他似乎看到了一条潜龙。那种威势,那种尊贵,全天下只有一个人应该拥有的。

那就是天子。

世人认为的没错,司马徽确实是忠诚于汉室。而今,在襄阳出现了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子,自称是从新野来,大半与鲁肃有关系。

而且还有这样只能在天子身上才能出现的威势,尊贵。这在司马徽看来,刘冯很危险。

如果刘冯是鲁肃的儿子的话。

不过,司马徽还是没动手。动手杀掉刚见面的孩童,有点可笑。在说,司马徽是有能力杀人,但却没有能力杀掉眼前的刘冯。

这里可是足有数十的护卫,司马徽知道这绝对不是吃干饭的。

“公子说笑了,山野村夫,哪有德望。”司马徽心中转了很多个念头,最终淡淡一笑,举拳说道。

有点冷淡的样子。

一会儿郑重的模样,一会儿冷淡。这老小子,难以捉摸啊。

刘冯不是司马徽心中的蛔虫,当然不知道司马徽的心境变化,对于司马徽的善变,刘冯心下嘀咕了一下。

“呵呵,山野村夫多隐士。根据我所知,能自称山野村夫的,没一个是真正的村夫。”心中嘀咕了一下后,刘冯呵呵一笑,说道。

说实在的,刘冯对于山野村夫这个词儿有点感冒。

第97卷第769节:第三百八十一章他到底是谁(1)

第三百八十一章他到底是谁

这个时代的人,做隐士的人,几乎没有不自称自己是山野村夫的。对于这些人,这自称是山野村夫可能是一种情操。

但是刘冯真觉得不太爽。这山野村夫,有你们这样的气派吗?不时的有达官显贵过来拜访,不时的有人邀请你们出山。

不时的呼朋唤友出去游玩。这叫山野村夫才怪了。

刘冯刚才那一句从新野而来,自称在下,是很有礼貌的。这一句话,却是有点突兀了。

司马徽微微一愣,他身后的男子,更是身体一颤,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山野村夫是一种自谦,没想到这个孩童居然这么说话。

他父亲是谁?那可是荆楚有名的名士,德高望重。毫不客气的说,若是他父亲登高一呼,几乎大半的荆楚士人愿意聚集他父亲的麾下。

一个小孩子居然这么说,尤其是这个小孩子还不能以常理度之。

到是司马徽微微一愣后,随即反应了过来,老脸微微一红,举拳说道:“是老朽骄矜了。”

可不是吗?

面对一些人,自称是山野村夫那是自谦,但面对一个不满十岁的孩童,还自称是山野村夫。

这就有点显摆的味道了。

看着司马徽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居然对着他这个稚子承认了错误。刘冯心中的那点小小不爽立刻就化作了尘烟了。

不管对司马徽自称是山野村夫如何不感冒,就冲着司马徽对他这个稚子承认了错误,这个人的心胸就不是一般的宽广。

不似一般人,做了隐士看似与世无争,但其实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这小不爽化作尘烟之后,刘冯回忆起了来到这里的时候,所看到的谦和有礼的村民,那充满了灵性的邓一。

对司马徽的好感,顿时上升了不少。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先生对于在下一九岁稚子,却自称骄矜了。见先生,才方知何为天下大儒。”

刘冯举拳很是郑重的说道。

不全是好听话,今日所见司马徽的人品,性格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儒。

“不敢当。”司马徽苦笑了一声,摇头道。司马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多么高的人,什么隐士。

而且冲着刚才的话,他确实是脸红啊。

刘冯见此微微一笑,对于司马徽的好感,又上升了一些。紧接着,刘冯与司马徽交谈了几句。

不久后,刘冯看了一眼四周,很有预谋的说道:“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似乎不是谈话的地方,不知先生可否引在下入宅院一叙?”

来者是客,儒家很讲究待客之道,刘冯不怕被拒之门外。

“是老朽怠慢了。”司马徽举拳说道,其实他是故意的,刚才交谈了几句,刘冯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

但是司马徽隐隐的觉得是有所图,不打算多费神了。至于不久前,在刘冯身上感觉到的那种尊贵非凡的气势。

第97卷第770节:第三百八十一章他到底是谁(2)

司马徽也不打算深究了,毕竟这个天下有那种气势的人,可能不止是刘冯一个。曹操,袁绍,孙策那些人,司马徽一个也没见过。

但是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有窥视汉室江山的人。司马徽相信,若是用蛟龙比喻的话,这些都是。

充其量,刘冯也就是个未长成的罢了。而且,天底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该被瓜分的都被瓜分了,刘冯即使是再尊贵,也已经没什么能力煽动起什么了。

这么一想,司马徽对于刘冯的杀机就变得非常淡了,很是萧索。当真是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啊。

一个九岁的稚子,居然也有天子的一点气息。

司马徽的心中叹息。

司马徽的心中是不怎么想要与刘冯深入交谈的,但刘冯都点破了,这不是待客之道,于是司马徽转过头,对着身后的家人说道:“老夫回家一趟。”

“去吧。”司马徽的夫人点了点头说道,其余人则没说话。

见此,司马徽转过头对着刘冯说道:“公子随老朽来。”说着,司马徽迈开步子,朝着村子方向而去。

刘冯见此,没有坐上马车,而是目光一闪,笑着说道:“走。”也是迈开步子,追上了司马徽。

一行护卫见此,与董喜一人一起跟上。不久后,司马徽领着刘冯来到了一座宅子内。

这座宅子算不上什么好的宅子,但也绝对不是寻常村夫该拥有的宅子。不是说规模,而是说气息。

进入这座宅子的同时,刘冯只觉得一股子书卷气息迎面扑来。寻常农夫的宅子,哪有这种气息啊。

进入宅子后,司马徽带着刘冯直入书房。

“请。”进入书房后,司马徽对着刘冯邀请道。

“多谢。”刘冯点了点头,跪坐在了侧坐上。司马徽则点了点头,迈步往上首位坐下。

“老朽看公子不似常人,来此似乎有些目的。不妨直说。”坐下后,司马徽直言道。

刘冯闻言微微沉吟了起来,直说吗?当然要直说,司马徽心向汉室,这是刘冯所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历史上种种迹象所表明的结论。

与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有关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投奔了刘备的。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啊。

刘冯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的身份更应该自信一些。只有自信,才能有决断力啊。

既然如此,表明身份就是最好的办法。刘冯相信,若是他表明身份,司马徽就像是一只飞蛾,扑向火焰一般扑向他。

但是,说话也是要有点技巧的。不能太直。刘冯沉吟了片刻后,坐直了身体,问道:“不知道先生对于新野的鲁肃怎么看待?”

“鲁肃?”司马徽闻言眼中很是意外,他本以为刘冯是鲁肃的儿子,或是侄子一类的人物。不想,却是直呼鲁肃的名字,他是猜错了。

那这个人是谁?从新野来,居然直呼鲁肃的名字。

“鲁将军战无不胜。”司马徽心中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襄阳是鲁肃的地盘,可不好说什么。在说,他与刘冯也只是萍水相逢而已。

“战无不胜确实是鲁肃的才能。但是他的立场,却是有两种。一是大汉朝的忠臣,二则是乱臣贼子。”刘冯点了点头,随即似寻常一般的说道。

这话听在司马徽的耳中,却无异于惊雷一般,顿时让司马徽的眼神凌厉了起来。

从新野来,司马徽一度认为刘冯是鲁肃的子侄辈。但刘冯却又直呼鲁肃的性命,否决了司马徽的猜测。

紧接着,刘冯说鲁肃不是忠臣,就是乱臣贼子。

确实,鲁肃不是忠臣,就是乱臣贼子。但是关键的是,这话是从刘冯的口中说出来的。不是因为刘冯的年纪,从刚看到刘冯的那一刻,司马徽就看出来了刘冯的不俗。

自然不觉得诧异,而是因为刘冯话中的意思,以及这里是襄阳,鲁肃的地盘。

再联想到刘冯身上那尊贵无比,威势无比的气息。司马徽的心中无比的震动,疑惑,他到底是谁。

第97卷第771节:第三百八十二章定下名分(1)

第三百八十二章定下名分

他到底是谁,他到底是谁。司马徽的心中在疑惑,在震撼。这个问题,曾经鲁肃,曾□□聘等人也都疑问过,司马徽虽然阅历很足,但却也是同样看不透刘冯。

天底下除了全程参加了刘冯的计划,真正了解刘冯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凭空猜测出刘冯就是当今的皇太子。

就像是鲁肃,文聘一样,司马徽这一刻的震撼,并不可耻。相反,司马徽在刘冯没有展露出气势的时候,却能看穿刘冯内心的气势。

这一份阅历,这一份智慧,却是要比鲁肃还要强上几分。

司马徽,不愧是荆楚最德高望重,被诸葛亮,庞统等人尊为师辈的人。

“鲁肃,当然是大汉朝的忠臣,不过他却不是新野之主,新野之主,正是我。”

说着,刘冯猛的抬头看向司马徽,再也不掩饰身上八年来,积累起来的气势,王霸之气?不是,这是太子之气,揉合尊贵,威势的大汉朝储君的气势。

“你到底是什么人?”

一瞬间,司马徽的眼神缩小到了针尖大小。对于刘冯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司马徽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已经从刘冯的眼神深处,感受到了一点端倪。

还曾感叹,乱世之下必出妖孽。一个不满十岁的稚子,居然有了几分天子气息。

但是司马徽却是震惊刘冯的话,鲁肃不是新野之主?新野之主是他?这怎么可能,传闻之中,鲁肃是淮南一带的名士。

率领军队,百战百胜从而有了今日的基业。但这份基业却不是为他自己打的?而是为了眼前这个人?

眼前这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拥有什么样的魅力,让鲁肃那样的人物甘心情愿的把基业送上?

除了震惊,司马徽的心中聚集起来无数的疑惑。

“若是在许都,我应该自称孤。”刘冯微微一笑,浑身气势一敛道。

刘冯有自知之明,虽然他确实是依靠历史的轨迹从而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汉室天下有了一分生机。

但并不认为他真的能折服眼前的这位。

要知道刘表,刘备,曹操都没能折服这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啊。所以,刘冯必须要用身份摄人。

对于这一点,刘冯并不觉得可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弥补。狗日的,来到这个时代也就罢了。

还成了皇太子,傀儡的儿子。必须要刀光剑影,步步见血才能赢得一线生机,从而逆天改命。

若是可以,他宁愿不要皇太子的身份,寻求一个地方白手起家,那样安全多了。但是他也没办法。

可以说,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是百分之九十的风险。而现在能用这个身份,摄住司马徽这样德高望重,一般人几乎不可能收服的大才。

刘冯自然不觉得有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种弥补啊。从赵云,鲁肃,到司马徽,刘冯没有半点要脸红的意思。

第97卷第772节:第三百八十二章定下名分(2)

“孤?许都?你是当今皇太子?”司马徽神情巨震,不可思议的失声大叫道。也不知道这是司马徽今日的第几次失态了,但绝对是最严重的一次。

这个德高望重,颇有仙风道骨的隐士,这一刻当真是快要疯了,不仅失声大叫,连嘴巴都张到很大,几乎可以放下一颗鸡蛋了。

司马徽对于汉室很是眷恋,对于许都的局势也比较关心。皇太子的死亡,对于汉室的这些老人来说是极为痛心的一件事情啊。

太子即储君,即未来的天子。未来的天子都能被人随意刺杀了,这大汉朝还有气数吗?当初,司马徽听到刘冯死亡的消息的时候,很是大醉了一番。

至于刘冯自称孤,司马徽立刻就联想到了皇太子。那是因为刘冯刚才稍发既收的气势啊。

是皇太子当面,那么有几分天子气势,那也就好说了。太子,太子就该要有那样的气势啊。

否则来日岂能登上天子之位,君临天下?

对于刘冯的身份,司马徽再无疑虑。甚至是不用什么证明。因为司马徽相信自己的感官,阅历啊。

“正是。孤用了金蝉脱壳之计远离许都,招募忠臣义士,欲重振汉室。鲸吞荆楚,气吞天下。而今力量有限,闻得先生在荆楚颇有声望,若是能获得先生帮助,则如虎添翼,于是亲自拜访。”终于说道了关键点了,刘冯更加端正了姿势,举拳说道。

说到这里后,刘冯还打算说一些话,以保证司马徽能够答应。

却不想司马徽在震惊之后,忽然老泪纵横。

“气数未尽,气数未尽啊。上苍啊,当真是待我大汉不薄啊。”司马徽老泪纵横,仰天大叫。

虽然在流泪,但是神情却是无比的激动,欣慰。

刘冯见此心下一愣,紧接着欢喜了起来。他从历史的种种猜测司马徽对于汉室仍然有几分眷恋,但也仅此而已。

但没想到,却也低估了大汉朝数百年所积累下来的人望。

即使是现在大汉崩乱,人心不古。但仍然是有一批忠贞之士的。就像是坏人虽多,但总有好人啊。

而今,老母鸡终于被呆住了,如诸葛亮,庞统,徐庶等小鸡,就在眼前。这如何不让刘冯欢喜呢?

不仅是诸葛亮等人,因为司马徽的威望,他还能聚集起无数的二流,三流的人才。如此,他的根基将会一扫虚浮,变得巩固。

气吞荆楚,再也不是空话。

当初就决定来荆楚,这决定果然没错。

“老先生不必如此,大汉朝不仅气数未尽,而且还生机盎然。”心中欢喜煽动,几乎难以自控,但刘冯最终还是控制了起来,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马徽,举拳说道。

司马徽是太激动了,老泪纵横啊。但是刘冯的话,却也让司马徽安奈下了心中的激动,他抬头看了一眼刘冯,并没有立刻回话,而是一把站立了起来,让出了位置道:“还请太子殿下上座。”

却是严守礼仪,不敢上座。

刘冯本想婉拒,不过紧接着他看到了司马徽的眼神,那是一种很是赤诚的眼神。对汉室,对他这个皇太子的赤诚。

刘冯忽然明悟,若是这个时候婉拒,并不是尊重司马徽,反而是一种羞辱。

“孤就却之不恭了。”刘冯改口,说道。紧接着,刘冯站了起来,来到了上首座坐下。而司马徽则恭敬的来到了侧坐。

主次易位,君臣名分也是瞬间定下,司马徽的归顺,也代表了荆楚无数士人的归顺。刘冯的根基,也在一瞬间变得稳固了起来。

第97卷第773节:第三百八十三章庞统可期(1)

第三百八十三章庞统可期

“对于孤先前的提议,不知先生考虑的如何了?”坐下后,刘冯问司马徽道。虽然一看司马徽的表现,刘冯就知道事情已经搞定了。

但是总要问一问啊。

司马徽闻言伸出袖子,把脸上的泪水一抹,随即,深呼吸了一口气,断然道:“别说是如今在太子殿下的谋划之下,汉室生机大盛,就算是只是一线生机。司马徽也愿意为殿下谋划。”

刘峰闻言大感欣慰,这位老先生当真是忠贞。

“有老先生的帮助,孤却是可以真正的在荆北站稳脚跟,谋图许都了。”刘冯压下心中狂喜,感叹道。

“殿下的目的是许都?”司马徽闻言却是微微一惊,问道。

要知道北方曹操可不好对付的很,在司马徽看来,刘冯的计策应该是先吞并整个荆州,而后看天下变故的。

没想到却是直至许都。

“正是。父皇是孤的父亲,而且只要父皇在,汉室的大旗就在。孤身为皇太子,不管是为公为私,都有解救父皇脱险的义务。坐稳许都,君临天下,那是孤选的路。”刘冯闻言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司马徽闻言觉得有点不太妥当,因为现在刘冯虽然打败了曹仁,但是未必能攻克完成,进入许都啊。

这野战与攻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司马徽也强自压下了这个不妥的感觉,因为正如刘冯所说,不管是为公为私,刘冯都有解救天子脱离水火的义务。

“还请殿下指点一番。”司马徽沉默了片刻后,举拳说道。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刘冯却是知道,司马徽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有什么计划。而今,司马徽也算是正式的投入他的麾下了,刘冯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就把从许都的谋划开始,一五一十的对司马徽说了。

尽管听到了刘冯是用了金蝉脱壳之计,但是当司马徽听说了这里边的刀光剑影后,仍然惊出了一声冷汗。

在许都与曹操争锋的同时,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也亏得太子殿下命大。

司马徽为刘冯如今还活在世界上,即感觉到了惊奇也觉得庆幸。

“不说这些了,这些都是以前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将来,孤要以许都为目标,就需要有一个巩固的后方,也就是说孤需要很多的人才,为孤做事,为孤巩固势力。不知道这一点,先生可有办法?比如说,黄承彦,庞德公,或者是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

说到最后,刘冯的眼中尽是期待。

司马徽闻言眼中却是闪过几分惊奇,问道:“这承彦,德公二人成名已久,在荆州有很高的威望。与我也很友善,殿下认识二人也是理所当然。庞统也有些许名声,只是这徐庶,诸葛亮却是默默名为,不知殿下是从何得知的?”

第97卷第774节:第三百八十三章庞统可期(2)

这一刻,司马徽真的很惊奇。庞统有些名声,但也较小。而徐庶,诸葛亮的名声干脆只是在很狭小的范围内流传。

按理说刘冯不该知道才对。

“别管孤是从哪里得知情况的,反正孤就是知道这些人都是有才能的,不知道他们可否为孤效命?”

刘冯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司马徽的问题,而是问道。

“承彦,德公,二人乃我的好友,既然是好友,自然是志向相同的。二人对于汉室也是心存敬仰,只是往日见汉室一片灰暗,才心灰意冷,隐居荆楚。而今殿下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我相信二人定会飞蛾扑火一般,扑向殿下的。不用殿下招揽。”司马徽闻言微微一笑,说道。

随即,司马徽又有说道:“至于徐庶,庞统,诸葛亮等人确实是有大才,是我们三人的晚辈,一样,若是汉室无望,我们三人也不忍他们投身黑暗,头断身死。但而今局势又是不同。让他们效命殿下,当然是毫无二话。只是。”

说到最后,司马徽顿了顿,面有难色。

“只是什么?”刘冯闻言面色一紧,他可是打定了主意,先抓母鸡,后抓小鸡的。现在已经收服了司马徽了,可不要如意算盘落空。

“只是这三人并没有完全的完成学业,若是半途而废,恐怕会导致不能完全成才,实在可惜。”司马徽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刘冯闻言心下一松,司马徽说的也正是他的顾虑啊,诸葛亮等人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徐庶现在又嫩了一点。

“不过,三人之中,庞统却是可以的。”似乎担心刘冯失望,司马徽紧接着又说道。

“哦?为何。”刘冯闻言有点惊异道。

“三人以徐庶年纪最大,但是求学最晚,根基还不深,至少还需要两年的修身养性,才能完全成长。而诸葛亮则是年纪小,也是根基不深。最后,庞统已经二十岁了,又因为颇受到叔父德公的喜爱,常带在身边教导,耳濡目染,较之于前二人已经基本成才了。”

司马徽举拳解释道。不仅仅是学业未成,还因为如果早出仕,可能会心性未成,而导致将来可能缺陷明显。从而毁掉了这两个人才。

还有一些话,司马徽没说。这三个人之中,司马徽最看好的也是庞统。私底下,司马徽认为庞统才是南州士之冠冕。

“嗯。那孤就先辟庞统为参军,为孤效命。至于诸葛亮,徐庶二人,孤可以暂时放下。毕竟也不差那时间,若是因为太操之过急而毁掉了这两块美玉,孤岂能忍心?”

刘冯闻言觉得有道理,点头说道。

司马徽闻言心中很觉得欣慰,觉得这个殿下不仅城府深厚,心计也足,连目光都很深远。

知道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

不过,司马徽也看出来了,现在刘冯可能是急于求人才,出谋划策。虽然诸葛亮,徐庶还没有到出仕的时候,但是司马徽的心中却还有可以比拟这二人的人才。

沉吟了一下后,司马徽举拳说道:“若说大才,这眼下襄阳城内却还有一人。”

第97卷第775节:第三百八十四章蒋琬(1)

第三百八十四章蒋琬

“哦?是谁?”刘冯饶有兴趣的问道。“零陵人,蒋琬。”司马徽举拳说道。

原来是他。刘冯闻言眼中闪过一分了然,一点也不意外,蒋琬这个人确实是值得司马徽亲自举荐的。

而这个人本身也是刘冯的目标之一,只是因为诸葛亮等人太炫目了,而且即拿下了司马徽,对于诸葛亮等人刘冯就拥有了掌控力。

于是刘冯是准备对司马徽等人下手后,然后再招揽蒋琬的。

不过,司马徽却是先举荐出来了。

至于蒋琬的才能,那也是不容置疑的。诸葛亮,徐庶,庞统,看过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人,都只会记得这三个人。

尤其是诸葛亮,更是演义之中的主角。在演义之中,诸葛亮的智慧被描写成了妖孽的程度,所以鲁迅先生曾有言诸葛亮之智近于妖。

诸葛亮的忠诚,能力,智慧被罗贯中这个作者写的精彩极了。而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后来继承了诸葛亮遗志的人就成了姜维。

那一个九伐中原,但却没有成功的悲壮大将。

小说的内容突出了姜维的存在,这无可厚非。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稳定住了蜀国的人,却是蒋琬。

蒋琬确实有才能,但诸葛亮死的时候,姜维才刚刚投降没多久,又没什么威望,岂能稳定蜀国?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权倾朝野,威望盖世,几乎是一人身系蜀国安危,诸葛亮死的时候,朝野震动,无数人诚惶诚恐,怕蜀国被魏国所灭。

就是蒋琬站了出来,他用无悲无喜的姿态,作为表率,稳定住了蜀国。不仅仅是如此,诸葛亮是一个有抱负的,并把北伐统一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