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袁绍马鞭一指,喝声道。

“杀。”

包括逢纪在内,数百士卒齐齐怒吼了一声,杀向了汉军大营。

就在袁绍率领逢纪等数十人,从东门到北门,汇聚了数百人,打算冲汉军大营的时候。

董承,张辽率领大军,持着袁谭的头颅,来到了北方大营。

那一刻,刘冯就立足在营门前方,头顶麾盖,左方是董盖,麾下乃是无数亲兵。

“哒哒哒。”

当前方尘烟沸腾的时候,刘冯露出了笑容。

“大将军。”不久后,张辽,董承二人与大军脱离,二人驰骋朝着刘冯奔来,在距离刘冯三五步远的时候,齐齐翻身下马,拜见道。

其中张辽双手拖着袁谭的头颅,献给刘冯。

“袁绍最有出息的儿子。”刘冯见此笑容更甚,他伸出右手从张辽的手上接过袁谭的头颅,仔细端详了片刻后,笑道:“眉目不俗,却有大家气度,不愧袁氏子孙。”

“用石灰浸之,密封保存。待片刻后,孤大军入城,斩杀了袁绍,让他父子二人团聚,传首洛阳,以告历代先帝。”

刘冯将袁谭首级递给董盖,喝令道。

“诺。”董盖应诺了一声,小心接过,并转身下去做事去了。

不久后,董盖回来朝着刘冯点了点头。

“二位将军幸苦了。不过,孤却是要二位将军再幸苦一阵,攻入这座逆贼巢城,摘了那逆贼头颅。”

见董盖回来,刘冯转头向张辽,董承,一指前方邺城,说道。

“职责本份,何来幸苦。”董承,张辽二人对视了一眼,行礼道。

“好。休息一个时辰,而后攻城。”刘冯喝令道。

“诺。”

董承,张辽轰然应诺。

而后,董承打算返回骑兵大军,将六千骑兵集聚了起来。而张辽,则打算返回东方大营,率领大军猛攻邺城。

不过,张辽还未成行,刘冯的进攻,还没开始。

“吱呀。”

一声城门洞开的声音响起。

刘冯,董承,董盖,张辽等人不由心神一震,抬头看向了邺城方向。

在四人的注视下,袁绍昂首而立,逢纪牵马而行,数百赵国士卒,皮甲持矛,身背弓矢,气势熊熊。

“杀。”

片刻后,这数百人齐齐怒吼了一声,朝着刘冯等人猛冲而来。

“这是临死反扑,还是想死的壮烈?”刘冯冷笑了一声,说道。

“末将请帅五百精兵,前往破之。”董盖大声请命道。

“孤与袁绍,乃官与贼也,水火不容。袁绍想死的壮烈,孤何必成全他?更不会浪费士卒性命。”刘冯却是摇头说道。

“去,命邓艾,还有卿本营亲兵聚集,以连弩杀之。”刘冯喝令道。

“诺。”

董盖本是头脑发热,想亲自斩杀了袁绍的头来,此刻听到刘冯的话后,觉也是。何必在最后浪费士卒性命。

想着,董盖应诺了一声,下去寻邓艾去了。

“哒哒哒。”

大军,早就聚集。因而,随着董盖去寻,片刻后,大军行动声音,顿时传来。没过多久,董盖,邓艾策马而来,随行而来的尚有五六千身着甲胄,持陌刀,挂连弩的王上大将军亲兵。

望着亲兵,刘冯的心中蓦然一痛,二营亲兵,本有一万二千人,而今伤亡过半。

他的心中对袁绍有一股痛恨,更不想让袁绍体面的去死。

“连弩射杀,不用手软。”刘冯大喝道。

“诺。”

董盖,邓艾以及五六千的亲兵们轰然应诺了一声。

“刘冯想让寡人这样死吗?”袁绍昂首见到汉营之外,排列的整齐的王上大将军亲兵,苦涩一笑。

最终,刘冯连一个体面的死法也不给他,万箭穿心啊。

“杀。”

袁绍却无惧意,怒吼了一声,奋力冲了过去。

“杀。”

逢纪与数百士卒们齐齐怒吼了一声,紧随而上。

“嗖嗖嗖。”

下一刻,亲兵们齐齐扣动了扳机,无数无数的弩箭犹如骤雨一般,呼啸着冲向了袁绍等人。

“扑哧,扑哧。”

“啊,啊,啊。”

箭矢入肉的声音响起,袁绍率先中箭,连人带马,足足中了数十箭,当场摔倒在了地上,七绝而亡。

逢纪也死,数百赵军士卒也是尽数惨叫倒毙。

赵国亡。

“上,割其首级。”

刘冯却不解恨,喝令道。

“诺。”

董盖应诺了一声,策马持刀,朝着袁绍的尸体而去。不久后,董盖返回,马前悬首,此首五官张扬,长的极为雄壮。

此刻,瞋目而死。

有一股森寒之气,仍在散发。正是堂堂赵王,河北霸主袁绍。

“石灰浸之,而后装入合中。与袁谭,袁熙之首一起,以八百里快骑,传往洛阳。”

活人尚且不惧,况一死人呼?

刘冯冷冷一笑,下令道。

“诺。”

董盖轰然应诺。不久后,三匹快马从营中出发,马后装盒,往东方洛阳而去。

“入城。”

目送三马绝尘而去后,刘冯大手一挥,喝令道。

“诺。”

将军们轰然应诺。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王驾入城

“入城。”

待刘冯一声令下,无穷无尽的汉军士卒走出大营,往邺城而去。

而在此之前,城上的赵军士卒早就看见,自家的大王,已经死于乱箭之下,自然不可能心生反抗之心。

不及你没有生出反抗之心,他们纷纷的丢下了长矛,弓矢,做出了臣服之状。

如此,汉军数万大军,犹如遮天蔽日一般,朝着邺城稳步推进,不久后,大军尽数入城。

不仅是城北,城东,城西也齐齐有了动作…

三面大军入城后,不仅仅是控制城门,还负责整肃城池。

“哒哒哒。”

只见一队队的士卒,在整个邺城之内,行走,巡逻。并有许多懂得此地方言的士卒,发声高呼。

“王师入城,今日禁城。良民关好门户,藏在家中,不必惧怕。若有宵小之辈潜藏,可禀报巡逻士卒,自得赏赐。”

“王师入城,今日禁城。良民关好门户,藏在家中,不必惧怕。若有宵小之辈潜藏,可禀报巡逻士卒,自得赏赐。”

无数无数的巡逻士卒,发声高呼。

这个时代,国破城亡,百姓怕的就是乱兵入城,烧杀抢掠。而今,汉军乃是王师,正道也。

百姓们本就是欣喜雀跃,而今巡逻士卒高呼。

其声雄壮,其语堂皇。更是让无数无数的邺城百姓喜极而泣。

真是西望王师年又年,而今终于王师天降,破了邺城,诛了赵贼,冀州又是汉室治下州郡了。

“王师西来,殿下更是劳累,小民羞愧难当,特给殿下行礼,望殿下万安。”

今日禁城,百姓们不能出门欢庆,但无数无数百姓们于宅院内,朝着西方叩首,行了大礼。

以此现实对刘冯的敬意。

百姓们欢庆,下拜不提。除董盖之外,赵云,董承等十四路大军入城,先控制四面城门,而后将赵军余部控制。

如此之后,大军才朝着王宫而去。

而今,袁绍已死,赵国已亡。但王宫之内,尚有宫人太监,此刻,这些宫人太监们,都是面色惶恐,胆小之辈,哭泣不绝。

“王师入城,绝不擅杀无辜。尔等自行出宫,往王宫东门汇合。如此可保无忧,若擅自潜藏,则视逆贼,定斩不饶。”

入宫大军中,有一员汉军小将,他见到宫内纷乱,皱起了眉头,高呼道。

“诺。”

宫人,太监们哭泣着应诺了一声,往东门而去。

不久后,偌大王宫,就变得空荡荡的了。

但是小将却不敢忽视。

大将军入城,必要有地方居住。而这王宫,则是最合适的。若有歹徒潜藏,行行刺之事,那他就是千古罪人了。

“收捕。不管是谁潜藏,杀无赦。”小将大吼道。

“诺。”

无数无数的汉军士卒悍然应诺了一声,入宫搜索去了。

“啊,啊,啊。”

“饶命啊。”

不久后,不少孤魂野鬼惨叫,求饶不绝,但最终都是一刀斩杀。早就下令迁出宫外,此刻潜藏之辈,宁杀错,不放过。

汉军入宫造成了不少动静,更是显得凶悍非常。但是他们只捕捉潜藏之辈,对于宫中财物,奢侈品。

看都不曾看一眼,因此汉军入宫,宫中却是保持了原样。

“出宫,派人迎接大将军王驾入城。”小将见此满意一笑,右臂高举,大呼道。

“诺。”

士卒们应诺了一声,犹如潮水一般,迅速的退出了王宫,与此同时,一匹快马绝尘向北,直奔北方大营而去。

“哒哒哒。”

不久后,一支大军精兵入城了。精兵人数稀少,不过数百人而已,但是每个人都身着甲胄,手持奇异陌刀。

一个个都散发着无匹的悍然之气,组成数百人,这一种气势更是惊天动地。

精兵的当中,有一杆长达数丈的旗杆,杆上竖着一面帅旗,上绣着斗大“汉”字,迎风而舞,气势不凡。

旗下,有壮卒手持麾盖,麾盖为黑色,简洁大方。巨大的麾盖撑开,笼罩其下一人。

此人剑眉星目,顾盼雄视,极具气势,加之身形修长,又穿甲胄,更有一种执掌兵马的大将军之气。

当真是雄风阵阵,气势惊人。

此刻,此人身后跟着两名白面谋臣,皆策马而行,气度不凡,其身侧还有一员大将,持刃守卫,顾盼间凶芒阵阵。

当是好一员随行护驾大将。

不仅如此,在这一支精兵入城的时候,共有六名大将,分道两旁。一个个熊腰虎背,甲胄闪耀,气势惊人。

一看就知道乃是一方大将。

这麾盖下之人,正是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是也。身后二人乃是军师,贾诩,刘晔。

身侧随行护驾大将,乃大将董盖。

两旁迎接的大将,乃是赵云,马超,邓芝,邓艾,董承,张辽是也。

“大将军。”

见刘冯王驾入城,两旁迎接的赵云等人齐齐行礼道。

“诸卿免礼。”刘冯抬手说道。

“多谢大将军。”众将拜谢。

“命将军们安排好了一切之后,入王宫,大殿内见孤。”刘冯朝着董盖喝令道。

“诺。”

董盖应诺了一声,传下了命令。

而后,刘冯策马朝着王宫而去。

而赵云等人则继续安排一切,比如清扫,巡逻之事。

进入城中之后,刘冯所看到的都是一队队的汉军士卒,整然有序,让人满意。

没过多久,刘冯就到达了王宫。

“赵王宫。”

刘冯抬头看向王宫大门的正上方,那赵王宫三字,异常的刺眼。

“将那赵字去掉。”刘冯冷冷一笑,说道。

“诺。”有亲兵应诺了一声,去做了。

刘冯这才入宫,进入宫中后,数百亲兵立刻四散,进一步的搜索王宫,并驻扎,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而刘冯则与董盖,贾诩,刘晔三人,寻到了大殿,并互相坐好,以等待大将们的到来。

没过多久,董承,赵云等十四员大将陆续到来。

当最后的几人到达之后。

刘冯举目扫视,眼中似有威,相当迫人。

“今日一战,赵贼灭。而袁绍,袁谭,袁熙父子三人卖首洛阳,可喜可贺。然。”刘冯先是道了今日之成就,但是说到最后,话锋却是一转,又说道:“然俯视天下,曹操,孙策,刘备等奸贼尚存。诸将不可妄自尊大,从而懈怠。”

“诺。”

将军们深呼吸了一口气,齐齐郑重应诺。

“三贼尚存,不可不战。然大军损失惨重,足达过半。不可不修养,孤决定在这邺城之中修养半年。卿等可趁机精选赵军降卒,以补充大军。”

刘冯再次下令道。

“诺。”

将军们再次应诺。

随即,刘冯又下达了其他的一些命令,譬如安定民心之类的。

一条条命令下来,极有条例,从容不迫。

直到一切完成之后,刘冯才将在场的十七人都打发走了。

“南面称孤。”

随着众人的离去,偌大的大殿内,只剩下了刘冯一人,他抬头看了看大殿内的布置,发出了冷笑声。

没有势力,却学秦末诸侯南面称孤,就是此等下场。

袁绍,你死的不冤。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卖首洛阳

中兴七年,刘冯东征,奔行千里,破燕国于襄平,南下幽州,破袁熙于范阳,战袁绍于界桥,灭赵国于邺城。

一路走来,犹如那灼灼大日扫黑暗,势不可挡。

而且,只用的时间一年也不到。

其势雄雄,可见一斑。消息传入南方中原,引起了一片哗然。

昔日天下,群雄争横,战乱不断。而后,天子中兴,还都洛阳,俯视天下,大将军刘冯领兵在外,扫平天下贼人。

二人即是君臣,又是父子,互相亲密无间,终有了这汉室中兴。

后,四国相王。燕,赵,魏,吴,乱汉。天下纷争,成了两方势力的角逐。

而今,燕,赵相继破灭,唯有魏,吴尚存。

可以说,这魏,吴两国之中,反汉之人最多。

而今刘冯以势如破竹之势力,横扫燕,赵。这些反汉之人,自然是哗然,以至于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那只是普通人,真正汇聚在曹操,孙策麾下的精英,都是意志坚定之人。

这一日,消息入东郡。

东郡为魏天子都城,经过曹操多年的经营,越发的繁荣了。

“父亲。”

此刻,东郡城东一处大宅内,传出了一声哭豪,声音极为凄厉,闻着落泪,听着伤心。

只见大宅前院内,立着一人。此人身长八尺有三,身形魁梧,相貌雄壮,五官与袁绍很是相似。

正是先一步逃出邺城的,袁绍爱子,袁尚。

此刻,袁尚听到赵国灭,袁绍死的消息,仰天悲呼。

东方,亡国孽子正在悲呼。而此刻,魏天子王宫内,却是寂静无声。

“哒哒哒。”

只有偶尔经过的宿卫,侍女发出了一阵阵的脚步声,但是他们却也是尽量的轻手轻脚而行,怕是惊动了这异样的气氛。

此刻,王宫正殿内,气氛更加的压仰。

曹操身披冕服,戴着天子冕冠,坐在上首座上,那高高在上的座位,以及那天子冕服,冕冠的衬托,使得此刻之曹操,犹如居住在九天之上的帝王一般,威仪四射。

曹操还是那个曹操,气势雄雄,非袁绍可比也。

而其麾下,尚有郭嘉,董昭,陈群等谋臣,夏侯惇,于禁,徐晃,许褚等大将,其余谋臣,武将也多不可数。

精兵尚有十五万,虎踞兖州,青州,徐州。

比之袁绍,却是强了何止十倍。

因而,此刻刘冯的消息带来了无比的震动,气氛压仰,但是众人却还不算是窒息,绝望。

“袁谭死了,可惜了他的六千赵国精兵了。”

沉默了片刻后,曹操发出了一声叹息。

不叹袁绍,却叹袁谭。

因为赵国灭了,袁绍必死,否则袁绍北来,怕是与他两者不相容,袁谭就不一样了。

亡国之子而已,因为仇恨,又手握精兵,真是大好之将,却死在了冀州,难免让人扼腕叹息。

不过,曹操也是非常人,叹息了一声之后,立刻就振奋了起来。他虎目精光闪闪,扫视了一眼群臣,问道:“而今汉室强大无匹,如天威向下,寡人等喘息不得。不知诸卿以为该如何行事?”

群臣一阵沉默,唯有郭嘉举拳行礼道:“汉室入冀州,而兵力大损。怕是维持不住,正好可以趁势以攻代守,骚扰冀州,而掳民众南归。即是残破汉室,又是壮大魏室,此两全其美也。”

此言意图明确。

也是郭嘉早些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当初,郭嘉料定袁绍必败,魏国不仅不救,反而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就在这时啊。

“谁人可出战?”这一条策略,也合乎曹操的心意,他笑了笑,张目俯视群将,问道。

“末将愿往。”

曹操话音一落,顿时二人出列,请命道。

这二人一个熊腰虎背,猛将之气爆闪。一个身形修长,面有严毅。正是徐晃,于禁是也。

二人并州战败而归,此刻,正想乘此一雪前耻。

“好。”曹操见到这二人,也是放心,道了一声好。

“诏令于禁为征北将军,总督徐晃等十路精兵,渡黄河,抄掠冀州,以扩充魏国人口。”

曹操喝令道。

“诺。”

群臣应诺。

而后,于禁,徐晃等十位将军朝着曹操一拜,起身离去。片刻后,群臣也是告辞离开了。

偌大的大殿,只剩曹操一人。

“刘冯,成败尚不知,莫要得意猖狂。”曹操转身向北,虎目中精芒闪闪,说道。

刘冯破赵,正是春风得意。但是曹操却偏偏不让刘冯得意,发兵十路,劫掠冀州。

此事暂且不提,却说刘冯于中兴七年冬十二月,攻破邺城,将袁绍,袁谭,袁熙三人枭首,传送洛阳。

这三颗头颅在路上走了十余人,终于是在中兴八年春一月五日,到达洛阳。

正如刘冯一般,此刻洛阳也非吴下阿蒙。城门有十六座,每日进进出出的流动人口,多达数万。

在洛阳定居之人,足有二十余万。

城中大道足有六丈,地铺青石,可以十二辆马车并行,气魄非常。

商贾遍地,士子满城,不管文风,还是商业,都是繁荣到了极限。有当初,孝光武皇帝时候的风范。

不过,不管城池是如何的繁荣,热闹,喧嚣。但这与皇宫来说,并不影响。因为皇宫附近,都是达官显贵居住,安静异常。

也没有人不正常到,到皇宫来挑衅滋事。

此刻,正午,皇宫内可以看到有宫女,内侍太监端着碗筷,在大道上行走,不久后,一行人到达了后宫,椒房殿内。

椒房殿,正是皇后寝宫。

此刻,椒房殿大殿内,天子刘协,伏皇后正并坐在上首座,二人乃是至尊,衣服都是定制。

穿在身上,即是美观,又是华丽,衬托的二人充满了皇家雍容气息。

只是,二人的脸上欢笑始终不多。

因为刘冯出征的太久了,自从中兴五年,四国相王,天下大乱的时候,刘冯就出征了。

而今都中兴八年了,二年多了。

虽然说,前方胜利的战报不断的传来,但是没见到儿子的二人,却是笑不出来。

“唉。”

伏皇后用的膳食很少,用完后,更是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报天子,娘娘,前方战报,大将军扫灭赵贼,取了袁绍,袁谭,袁熙三人首级,到了洛阳。”

忽然,一个内侍冲了进来,连滚带爬。

顿时,刘协,伏皇后的神色一变,一扫颓废,振奋了不少。

袁绍,这可是袁绍啊。

这个消息不仅是证明了儿子还平安,更是因为这人是袁绍啊。四世三公,在官渡之前,这人才是天下霸主,最大的威胁。

而今燕国之后,这人也灭了。

当真是可喜可贺。

一时间,让刘协,伏皇后对儿子的思念,也是冲淡了不少。

“送首级去世祖庙中,以告世祖。再命三公九卿与朕一起往世庙中,祭拜。”刘协深呼吸了一口气,喝令道。

“诺。”

内侍应诺了一声,得令下去了。

“哈哈哈。”片刻后,椒房殿内,传出了刘协爽朗的笑声。

而这一日,洛阳轰动。

袁绍,袁熙,袁谭三人,卖首洛阳。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血书

这一日,正午。

天上红日高挂,散发着浓烈的阳光。这阳光驱散了冬天的寒意,使得春天之气,更加浓浓了。

邺城城墙高高耸立,俯视冀州,冠绝北方。城池外边,无数无数的百姓们正忙着开垦田地,准备春耕。

城池内,车水马龙,即有豪商行走,又有士人出游,更有无数无数的百姓入城采购,贩卖,一片喧嚣热闹。

此刻,距离破城之日,已经二月多了。

节气也已经进入到了春天。

随着时间的过去,刘冯进一步的稳住了邺城,安定了邺城,在原来邺城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进了邺城的繁荣。

而且,刘冯还做了一件好事。

当日,汉军入城,杀的赵军多,俘虏的更多。在经过诸将挑选之后,刘冯将军队重新扩充到了十五路,九万精兵的地步。

其余剩下很多,刘冯也没有用做屯田兵,而是命令他们卸甲归田,散播于野,重新成为农民。

袁绍势弱,州中人口不多,却养有数十万大军,其实民间早就已经贫瘠的厉害了。而今,刘冯反其道而行,哺育民间。

本来,民间百姓就盼望着王师入城,结束战乱。而刘冯仁政,让百姓们尝到了好处,自然的,汉室在冀州的威望,进一步的上升了。

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说,邺城好,百姓好。

但是这却是不代表,刘冯好啊。

此刻,刘冯就有些阴沉。

邺城城中,昔日赵王宫,已经改了名字了,叫做“太子行宫”,八座宫门,具有亲兵守卫,极为森严。

内部一切,都不用宫人,内侍服侍,只有那一排排,一队队的亲兵们伺候,守卫。

可以说,亲兵们如同护犊子的母牛一般,将刘冯护卫的严严实实,不让任何宵小有机可乘。

只是,这护卫也只能护卫在眼前而已,却护卫不了汉室天下。

“徐晃,于禁,逆贼可恨。”这时,从王宫的大殿内,传出了刘冯的声音。

声音充满了恨意。

“又是徐晃,于禁,这两个家伙不断的出兵劫掠冀州,实在是该死。”驻守殿门的亲兵们不能说话,但是心中却是同仇敌忾,愤恨不已。

殿内,刘冯的脸色阴沉无比,一双目光更是凶焰滔天,似要择人而噬。

而刘冯面前,则是立着两人,贾诩,刘晔。

正是这二人为刘冯带来了徐晃,于禁的消息。二人见到刘冯的模样,顿时苦笑了一声。

这段日子,大将军治理冀州有声有色,但是可惜,抵御外敌却是有些不济。没办法,大军刚刚经历了大战,损失过半。

虽然及时补充了,但想形成原来就有的战力,却不是立刻就能恢复的。因此,大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徐晃,于禁,出兵十路,进攻冀州。

四处劫掠,而汉军疲于应付。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以攻代守之计,拿捏的非常的准确,让汉室焦头烂额。

“大将军,而今年也是该想办法杀杀对方的气焰了。”刘晔张口说道。

“卿有妙计?”刘冯眼前一亮,张口问道。

“将十五路大军之中的十四路,沿岸驻扎,一边操练,一边防御黄河。”刘晔说道。

“乌龟之计。”刘冯闻言有些不满,但也有些无可奈何。

这乌龟之计,也比任由被别人劫掠要好啊。

等再过四个月,大军全部恢复了战力,再找曹操算账也不迟。想着,刘冯倒也豁达,点头说道:“照办。”

“诺。”

刘晔应诺道。

如此,刘冯也算是有了应对之策了,心情稍好。

“哒哒哒。”

但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随即,一个亲兵走了进来,行礼道:“大将军,宫门外,有女子叩首,送血书伸冤。”

“女子叩首,血书申冤?”

刘冯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心情立刻变差了。

要知道,刘冯很少遇到这种事情,因为,曾经有诸侯王,挑衅大汉的律法,坐掠人妻,被杀。

这件事情,在大汉朝的治下非常有名,没有人再干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再加上现在大汉朝的九卿之一,掌管天下刑狱的乃是田丰。田丰刚正不阿,妒恶如仇。

因而杀伐决断,杀的权贵子弟,多如牛毛,因而,汉室天下少有冤情。

也正因为有田丰的存在,再加上刘协父子二人行仁政,因而,大汉朝才会这么上下一心。

大汉朝大军的军队,才会如此的有骨气,敢流尽最后一滴鲜血,为汉朝尽力。

不过,刘冯很快就释然了。

毕竟,这冀州刚攻下来没多久,朝廷还没有派遣刺史过来,再加上外敌侵犯,这内中怕是有不少阴暗勾当还在继续。

不能整肃。

因而,发生一些冤情,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这件事情刘冯若是不知道,就算了。一旦知道,那就决不姑息。

“卿去看看怎么回事。”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转头朝着刘晔说道。

“诺。”

刘晔应诺了一声,与那入门禀报的亲兵一起,走了出去。

刘晔与亲兵走出之后,很快就赶往宫门口了。

“那女子什么年纪?”

刘晔问亲兵道。

“大约二三十岁。”亲兵回答道。

“可否美貌?”刘晔又问道。

“很是美貌。”亲兵再次回答道。

刘晔心中顿时有数了,一女子求见大将军,写血书申冤,自身又貌美,还是二三十岁。

这年纪应当是应该嫁人了,有丈夫,儿女。家中既然有丈夫,那就算是出头,也不可能让女子出头。

换而言之,丈夫一定死了。

至于怎么死的,怕就是跟这个冤情,很有关联了。

不过,刘晔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毕竟,还没有见过那女子呢。

“哒哒哒。”

随即,刘晔就没有开口了,只是与亲兵一起,急速朝着宫门口而去。没过多久,他们就到达了宫门口。

此刻,宫门口还是那般的威严肃穆,两旁有为数众多的亲兵驻扎,守卫。

因此,除了几分威严肃穆,还有几分肃杀之气。

而此刻,一女子却无视了这些肃杀之气,跪在当中,身前放着一张布,上有血迹。

刘晔见此就知道,这就是血书了。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冷笑

这女子也听到了脚步声,不由抬起头来,看向了宫门口。

顿时,一张白皙美貌的脸颊,出现在了刘晔的视线范围之内。真的很貌美,就算是刘晔也是微觉惊艳。

只是女子的表情,破坏了这一份貌美。

痛苦,悲伤。

这女子的脸上弥漫着这等神情。

“你是何人,有何冤情?”刘晔驻足下脚步,而后张口问道。

“敢问大人是?”

女子开口问道,声音孺软,听起来很是舒适。

“我乃大将军麾下军师,刘晔。”刘晔说道。

顿时,这女子眼前一亮,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可以看出,这女子不是冲着刘晔来的,而是冲着刘冯来的。因此,得知刘晔乃是刘冯麾下军师,才会如此的激动。

女子连连呼吸了几口气,才勉强平静了下来,张口说道:“民女乃是魏郡人士,家夫姓王,名唤章。为人所杀。”

“为谁所杀,有何缘由?”

刘晔问道。

“魏郡豪侠方当,因为一言不合,那方当就拔剑杀了民女之夫。”

王夫人吐声道,说到这具的时候,王夫人的眼中洗不清的恨意。

“果然如此,丈夫被杀了。只是与这女子的美貌无关而已。”刘晔心中想着,随即,刘晔又皱起了眉头,问道:“如此,为何不去寻魏郡郡守,而寻到大将军门前?”

“因为那魏郡郡守,不曾受理,反而将民女打了出来。”王夫人说道。

“小小魏郡郡守,安敢如此?”刘晔眉头皱的更深了。

“因为那方当乃是郭图的外甥,而魏郡郡守陈阵,乃是郭图的故吏。”王夫人的眼神更恨。

刘晔闻言眉头一挑,随即又平静的问道:“那你可知,方当现在正在何处?”

“眼下正在郭图家中。”王夫人很肯定的说道。

“稍等。”刘晔点了点头,说道。

“诺。”

王夫人知道刘晔是听进去了,不由神色一喜,应诺道。

“好生照看。”刘晔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