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可以弃城而走,先逃回邺城。之后再做打算。
即使赵国被灭了,南方还有魏国,吴国。即使这两个国家都被灭了,那海中还有海岛呢。
大不了,找一个大岛栖身就好了。
所以,袁熙从来没有想过,他现在就要死了,这么年轻,这么年轻啊。
“啊。”
袁熙想大叫,但却叫不出来。不久后,黑暗包围了袁熙,他彻底的失去了声息了。
袁熙灭。
“刺史大人。”当袁熙被杀的时候,附近的赵军士卒们才反应了过来,他们发出了惊恐的大叫声。
“袁熙已死,投降者饶其不死。”赵云猛的拔出了刺入了袁熙脖子内的长枪,怒声狂吼道。
顿时,犹如一道闪电划过黑夜一般,响亮,清晰。
袁熙死了,刺史大人死了?
所有,所有的赵军士卒们,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真正的呆若木鸡了。
“我投降,我投降啊。”
“我放下武器,不要杀我。”
“杀,杀过去为刺史大人报仇。”
“赵国是不败的。”
下一刻,赵军混乱了。有的将军选择投降,有的将军则是激励士卒,进行反击,完全的混乱。
而在这一刻,不管赵军的将军们,士卒们怎么选择,都逃避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汉军赢定了。
随着袁熙身死,就已经注定了的结局。
范阳城,不,整个幽州都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入范阳
“杀。”
那些丢了兵刃,开口求饶的暂且不管,对于这些顽固不化,直挺挺冲上来的赵军士卒,赵云却是没有那么客气了。
他长枪连动,将一个个赵军士卒挑飞了。
“杀。”
赵云麾下,装作败军的士卒们也齐齐吼杀了一声,挺着矛戈,杀了出来。顿时,一阵腥风血雨。
那些冲上来的赵军士卒,一排排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杀。”
这时,更远的马超,阎行等人也率部杀到了,一声数万人齐齐的大吼声骤然响起。顿时,犹如泰山压顶一般。
许多心中不忿的赵军士卒也不敢反抗了,乖乖的放下了手中的长矛。
“杀,杀,杀。”
“啊啊啊。”
在一阵零星的厮杀之后,汉军顺利的解决掉了赵军之中死忠份子。
“入城。”
赵云见到这样的情况后,意气风发的下令道。
“杀。”不仅仅是赵云,马超等人同样也是亢奋无比,他们奋力大吼了一声,齐齐率领大军进入了城池。
一路上的赵军,全部跪地投降,无人胆敢阻拦。
就这般,汉军直直的朝着范阳城池而去,畅通无阻。
而此刻,范阳北城门内,落针可闻。
邓壮,周藏,以及留守的一些将军,士卒们的脸色都非常的难看,当他们听到刺史大人战死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下场了。
“果然啊,不能小看刘冯的。只可惜,只可惜了这一座大城啊,若是刘冯没有那虎头车,当能坚守的。为什么,为什么刘冯有那虎头车啊,上苍不公啊。”
邓壮先是叹息了一声,而后向天怒吼。
似乎是在质问上苍,为什么对刘冯这般的眷顾啊。他们赵国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建造出了范阳这一座坚城,却给了刘冯以这么强悍的虎头车,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啊。
“哈哈哈。”
怒吼,怒问,最终化作了大笑声,惨烈的大笑声。
“铿锵”一声,邓壮愤而拔出了腰间的长剑,而后引剑于颈,猛的用力,一抹血光之中,邓壮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唉。”
周藏见此叹息了一声,也干脆的拔出了腰间长剑,抹了脖子。
这二人都不是当世最顶尖的谋臣,但关键时刻,却也忠烈。也算是中间了。
而随着这二人相继的自刎,在场的要不就拔剑自刎,要么就是丢掉了武器,退往了两旁。
如此,整座范阳城中,再也没有了多少抵抗力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云,马超等八位将军,率领了四五万的汉军士卒,风风光光的进入了范阳城。
范阳城被攻破了。
纵使是黑夜,也阻挡不了汉军的喜悦,他们步上了城池,将城池上的“赵”字帅旗下方了,换上了“汉”字帅旗。
这是庄重,神圣的事情。
这一块幽州大地,终于又汇聚在了大汉朝的麾下了。痛快,痛快啊。
入城之后,赵云开始下令,命令各个将军们或是安排降卒,或是镇守四座城门,将整座城池都整肃了。
当然,赵云也没有忘记了刘冯,一匹快马去了北方。
“哒哒哒。”
此刻,刘冯与董盖,贾诩,刘晔三人还立足在站台上等待着消息,当马蹄声骤然响起的时候,刘冯的心中蓦然一喜。
即使没有听到战报,但是刘冯却已经知道了结果了。
“哈哈哈,幽州在手了。袁绍,你死期不远了。”刘冯发出了一声长笑。
“报大将军,袁熙死,赵军败。八位将军已经入城了。”下一刻,马蹄声骤停,紧接着,马上的骑兵翻身下马,报道。
“下令,命各部将军镇守城池,莫要阴沟里翻船,炸了营了。”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豁然下令道。
“诺。”
骑兵应诺了一声,又翻身下马,传令去了。
“分派下去任务,该睡觉的就睡觉,该巡逻的就巡逻。待明日,再行入城。”随即,刘冯又转身对董盖说道。
“诺。”
董盖应诺道。
而后,刘冯大步走下了站台,朝着中军大帐而去。
刘冯是谨慎的,他不会在黑夜的时候,踏入刚刚被占据的城池,那样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当作是玩笑。
等青天白日之时,才能避免祸事发生。
不过,虽然不能入城,但今夜刘冯一定能睡的很香的。
而正如刘冯所预料到的一般,这一夜刘冯睡的很想,当日上三杆,刘冯才从床上起来了。
待洗漱,用了早膳之后,刘冯走出了中军大帐。
而此刻,中军大账外,已经集结了许多人了,贾诩,刘晔,董盖,以及整整数千人的亲兵们。
整然有肃,气魄无匹。
最前方,立着一面“汉”字帅旗,旗下,有一匹无人战马驻立。刘冯大步朝着战马而去,翻身上马。
而后,一勒马缰,大手一挥,下令道:“入城。”
“诺。”
亲兵们轰然应诺,拱卫着刘冯等人,一起朝着范阳城进发。
当刘冯率领亲兵到达城门的时候,城门口,立着八个将军,这八个将军,正是赵云,马超等人。
他们站立在一起,顿时有一种强鸷壮猛的气息,散发了出来。
“大将军。”见刘冯到来,这八位将军在赵云的率领下,齐齐朝着刘冯行礼道。
“诸卿幸苦了。”刘冯见此大笑了一声,翻身下马,一一扶起了赵云等人,道。
扶起了众人之后,刘冯招呼了赵云等人一声,一起翻身上马,进入了城池。片刻后,就到达了袁熙的刺史府。
众人直入大厅,刘冯当仁不让的坐在了大厅内的上首座,而赵云等人则分坐在两旁。
“范阳到手了,但不代表幽州立刻到手了。现在要做两件事。第一,命幽州刺史刘巴立刻将治所迁徙到范阳来,总领幽州大事。第二,立刻派人去幽州各郡县,命郡守,县令派人来归顺。若谁不来,则斩之。如此,幽州才能尽入大汉之手。”
坐下后,刘冯立刻下令道。
“诺。”
刘晔应诺了一声,记了下来。
“大军先休整三日,而后发兵界桥。争夺冀州,吞灭赵国的时候到了。”下达了消化幽州的命令之后,刘冯忽然展开了双臂,大呼道。
“诺。”
众人轰然应诺。
顿时,大厅内的气氛高涨到了极致。
幽州之后,就是冀州。赵国灭亡在即了。
大汉朝,距离一统的步伐,又更进了一步。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袁绍发兵
范阳城破,幽州陷落。
这么大的事情,袁绍这个赵国国王,自然不会没有一点消息。
不过,率先传回来的消息,并不是这范阳城破的消息。而是另外一条。
这一日,日在半空,可谓艳阳高照。
在阳光的照耀下,整座邺城如同沐浴了一层金光,显得威仪非常。
此刻,有无数无数的百姓,旅者,商队从邺城进进出出,很是繁荣的模样。
邺城在后方,赵国与汉国的开战,并没有带来多少影响。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紧接着,一匹快马出现在了准备进入城池的人的视线内。
“嗖。”
但是这马速度太快了,就像是一道闪电划过,在尘土飞扬之中,就消失在了城门内。
“着皮甲,乘坐快马,这人大概就是传递消息的士卒了。如此匆匆,所谓何事?”
有人奇怪道。
“不会是前方急报,范阳城快要守不住了吧?”
有人猜测道。
“不会吧,范阳城池高大,又有八万雄兵,居然坚守不住?”
有人咋舌道。
“我看悬乎,毕竟那二公子,并不是什么出色的人才。想高刺史那等文武秀出的人,都失了并州,没了脑袋。更何况。”
有人摇头说道。说了一半,接下来的话就没说了。
因为接下来的话,就是犯忌讳了,大家都懂。
而四周的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也勾勒出了一个蓝图,那就是汉军攻打范阳,要不就是攻破范阳,要不就是占据上风了。
一想到这一点,几乎所有百姓都亢奋了起来。汉军强盛,终于要一统黄河北方了吗?
若是如此,他们就不用交纳重税,给赵国添砖加瓦。更不用送子侄进入沙场了啊。
老天开眼,这大汉朝又要一统了。
无数无数的百姓心中,都是忍不住呐喊了一声。
民心,这就是民心啊。
那一匹快马在冲入了城池之后,一路畅通无阻,立刻就到达了王宫宫门前方。
王宫的高度,坚固都比不上邺城,但却是整体汉砖结构,再加上朱色大门,自有一番王者气象。
此刻,宫门前,正有两排宿卫驻守。
“北方消息,还请诸位呈给大王。”那策马而来的骑兵来到王宫门前后,立刻翻身下马,取出了一卷竹简,递给了宿卫。
“好。”
宿卫本是戒备之色,见到这竹简,顿时面容一变。紧接着,走出了一位头领,道了一声,取了竹简,而后大步朝着王宫内而去。
此刻,袁绍就在宫中,不过他即不在正殿,而是在书房。
但是袁绍的这个书房,却又不像是书房。因为,书房之中,除了那堆积如山的竹简之外。
还立着一件甲胄,一柄长矛,一张强弓,一柄长剑。
而此刻,袁绍跪坐在王座上,左手持剑,右手拿着布。却是正在擦拭这一柄爱剑。
袁绍擦的很小心,犹如用双手抚摸情人一般的轻柔。而随着袁绍的一次次擦拭,这剑身上,就多了一层油光。
显得长剑,更加的锋利了。
与此同时,袁绍的眉目之间,刚硬十足,显得霸气非常。
此刻之袁绍,不是昔日之袁绍。
早年袁绍也曾刚猛果敢,持剑纵横。只是做了多年的主公之后,他忘记了那种感觉了。
而今汉军咄咄逼人,局势一触即发。袁绍借擦拭爱剑,忆起当年种种,增加自己的雄心。
“剑兮,矛兮,英雄兮,霸者兮……”
情不自禁的,袁绍抚剑而歌,歌声古朴,有一种堂皇大气。非常契合目前袁绍的身份,南面称孤的霸者,英雄。
赵王。
“哒哒哒。”
但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却是将袁绍的歌声给打断了。顿时,袁绍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悦。
“报大王,前方急报。”
紧接着,一人冲了进来,手持竹简,正是那宫门前的宿卫。
“拿进来。”
前方消息?袁绍的心中顿时一紧,也顾不得不悦了,抬手说道。
“诺。”
宿卫应诺了一声,持着竹简,来到了袁绍的身前,并递了过去。
袁绍迅速的接过竹简,查看了起来。
“咔嚓。”顿时,袁绍的上下颚猛的合拢,巨大的力气,几欲将牙齿咬碎了。
这上边写的非常的清楚,敌有虎头车,可发石,石如骤雨呼啸而来,士气不振,范阳危险。
只坚守一个半时辰,就摇摇欲坠了。
袁绍本在范阳设置了五万精兵,再加固了范阳城池,本以为能勉强挡住汉军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派遣了三万精兵过去,帮助袁熙增加了范阳城池的防御力量。
本以为,至少能够依靠这一座坚固的城池,强大的兵力,将汉军挡在国门之外。不想,汉军只攻打了一个半时辰。
范阳城池,就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如何让袁绍能心平气和?
“传令,召见逢纪。”袁绍胸口起伏了许久后,才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平下了胸中一口气,说道。
“诺。”
这宿卫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出去。
“虎头车?小小竖子,雕虫小技却是多的很。”袁绍将手中的竹简放下,目中厉色一闪而逝道。
这一句话,说的比较不屑。但不可否认,袁绍其实是有些羡慕刘冯的手段繁多的。
马镫,马蹄铁,陌刀,武卒,造纸,刘冯一次次的手段,都会带来一场场的变革。而汉军就是在这一场场变革之中,获得绝对的好处。
一次次的实力大增。终于,成长到了现在的这种地步。
都城洛阳,称雄西方,虎视关东诸侯,几乎独霸天下。
若是他袁绍有这一种种的手段,岂非也已经独霸天下了?因而,袁绍这口气虽然不屑,但内心实在是羡慕妒嫉恨。
“哒哒哒。”
就在袁绍羡慕妒嫉并因此而愤恨的时候,又一阵脚步声响起。随即,逢纪走了进来。
“大王何事召见臣?”
逢纪进入书房后,没有客气,直接说道。
“孤要起兵三万,发兵界桥。”袁绍果断道。
在这一刻,袁绍横眉瞋目,霸气迫人。
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袁绍雄心
“寡人要起兵三万,发兵界桥。”
当袁绍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逢纪的心中大吃一惊。张口问道:“大王,而今前方局势,应该是稳固异常,为何发兵界桥?”
“稳固?”袁绍闻言冷笑了一声,将手中的竹简递给了逢纪。
逢纪见此接过了竹简,只看了一眼,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虎头车?范阳城池摇摇欲坠?”
逢纪失声惊呼道。
这完全是出乎了逢纪的意料之外了。
“以熙儿那能力,是守不住范阳了。寡人当先陈兵界桥,建造防御工事。同样,若是范阳危急,寡人也可以直接从界桥发兵,支援范阳。”
袁绍目中精芒一闪而逝,说道。
“那邺城呢?要知道,现在董承,甘宁,徐庶等人领兵三万,就陈兵在河内。而张燕领兵六千,在壶关。若是大王亲征幽州,怕是这帮人立刻会蠢蠢欲动的。”逢纪眉头深锁,沉声说道。
逢纪的担心不无道理。
袁绍乃是赵国的支柱,不能轻易走出都城邺城。若是袁绍不再,导致人心浮动,而徐庶,董承,甘宁,张燕这些人趁势而起,怕是情况要糟糕了。
“若寡人不出兵,范阳必破。范阳破,则幽州失。赵国只剩下了冀州一州,实力大损。必定被破。所以,幽州不得不救。至于邺城,寡人就要拜托元图了。”
说着袁绍深呼吸了一口气,从王座上起来,朝着逢纪深深的一礼,言辞诚恳。
没错,这就是袁绍的全部计划了。
他要亲自率领三万精兵屯扎在界桥,即修建防御工事,又随时准备支援范阳,而留下逢纪在邺城,身帅七万精兵,抵抗徐庶,董承,甘宁,张燕等人的进攻。
这是既想保住幽州,又想保住冀州。
古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而今,袁绍却是想两者兼得,何等霸气。
袁绍是这么霸气,而他对于逢纪的信任,也是超乎寻常。将后方大事,全部托付给逢纪。
这不仅仅是信任了,这简直视为心腹。
因而,逢纪听了之后,只觉得胸中热血奔涌。为臣者,所求不正是这一切吗?
信任,重用。
这一刻,什么担忧,什么盘算都从逢纪的心中消失了,只剩下了这满腔的热血。
“请大王放心,臣一定坚守邺城,待大王凯旋而归。”逢纪举起双手,深深的朝着袁绍行了一礼。
神色坚毅,言辞果决,有一种让人信任的气势。
袁绍见到逢纪如此,顿时露出了欣慰之色。
“召见麴义,起兵吧。”紧接着,袁绍下令道。
“诺。”
逢纪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出去。
而随着袁绍的一声令下,整个邺城都动员了起来。各种兵马调动,各种粮食调遣,全部都是有条不素。
当初,刘冯在襄平,待了数月,才有发兵的时机,为什么?那是因为刘冯的粮食,都远在并州,洛阳啊。
所以,准备的时间旷日持久。
而这对于袁绍来说,却算不得大事。因为,整个邺城,都是巨大的粮仓啊。所以,调动的很迅速。
只半日的功夫,袁绍的大军就已经调动好了。
黄昆,一支队伍朝着赵王宫进发。这支队伍之中,大部分都是披甲持矛的士卒,行走起来,更是龙行虎步,给人以一种特别精干的感觉。
这是一支精锐的士卒。
而士卒中间,有一将策马而行。这将生的膀大腰粗,一张脸横阔非常,一对眼睛大如铜陵,有天生的凶相。
这人就是麴义。
这麴义乃是河北名将,以勇猛骁锐著称,当年袁绍在与公孙瓒战于界桥,就是麴义勇猛先登,拦住了公孙瓒南侵的锐气。
给予了袁绍以反击的时间,立下了赫赫大功,自此名震河北。
可以说,这麴义乃是袁绍能够拿得出手的唯一大将了。
而麴义这因为兵马已经准备齐全了,来向袁绍禀报了。
“将军。”
很快,麴义就来到了王宫宫门了,负责驻扎的宿卫,齐齐朝着麴义行礼道。
“嗯。”
麴义应了一声,翻身下马,只身进入了王宫内。
不久后,麴义来到了书房。
此刻,袁绍还在。
“大王,粮草,军马已经准备整齐了,何时出发?”麴义朝着袁绍行礼道。
“明日一早。”袁绍没有犹豫,说道。
“诺。”
麴义应诺道。
“卿跟随寡人多少年了?”袁绍忽然问道。
“大概有十五年了。”麴义回答道。
袁绍当初还是公子哥的时候,就意气风发,招揽天下豪杰为门客,麴义是资格很老的,在当初就跟随袁绍了。
“十五年了。记得当初,我等都是意气风发啊。也是一路高涨,后来遇到了公孙瓒。那时,公孙瓒强,而寡人弱。后来,公孙瓒发兵冀州,双方交战,就是界桥。寡人依仗卿的勇猛,而将公孙瓒拒当在了冀州之外。为寡人争取了时间。一转眼,就这么多年了。卿与寡人也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
袁绍感叹了一声,但是说到这里,袁绍却又是话锋一转,忽然双目直视麴义,问道:“廉颇虽老,尚能战。不知卿心中可还有雄心壮志?”
说了这么多,袁绍却是终于露出了目的了。
乃是为了激励麴义的士气,想复制当年公孙瓒与他在界桥交战的结果,大破来犯之敌,保住冀州,保住赵国江山。
这一刻的袁绍,真的是雄心壮志。
“末将与大王联合,能破公孙瓒。今日,再破刘冯又如何。”麴义听了也是热血沸腾,昂首挺胸道。
言辞并不怎么雄壮,但是说的铿锵有力,自有一股迫人的威势,一股滔天的自信。
“好,好啊。”
袁绍大叫道,连连道了两声好。
望着意气风发的麴义,袁绍就仿佛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一样,那样的意气风发,那样的雄健。
那真是一段峥嵘岁月啊。
而当年他能大败公孙瓒,今日就能大败刘冯。
“寡人不服老,定要再造辉煌。”
袁绍张开了双臂,怒吼道。
“末将愿为大王鞍前马后。”麴义热血沸腾道。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断桥据水
次日,东方鱼肚泛白,照亮了整个大地。
“哒哒哒。”
邺城城北,马蹄声,脚步声震耳欲聋。放眼望去,只见无数无数的士卒,披甲持矛,背弓携失,缓缓的朝着北方出发。
最前方,乃是一杆硕大的帅旗,帅旗上绣着一字,为“赵”。这面帅旗,随着走动飘舞不断,有腾空之龙气概。
帅旗下,有一人策马而立,这人剑眉星目,身材高大,生的好是雄峻。此刻,更是披甲持矛,威仪非常。
此人旁边,立着一将,膀大腰圆,粗犷生猛,有猛将气烈。
这二人正是赵王袁绍,以及袁绍麾下大将,麴义。
二人经过昨夜交谈之后,雄心万丈,率领三万精兵,陈兵界桥,远观范阳成败,今日就是出兵之时。
大军出了邺城之后,袁绍下令疾行军。
在天色看看黑来之前,行走了二百里,到达了一处空旷地上扎营。另外,袁绍与麴义一起,来到了大营北方的一处小溪休息。
“哒哒哒。”
就在这时,有马蹄声从北方传来。
“又有战报来了,怕是熙儿顶不住,又来求援了。”袁绍抬头看去,叹息了一声。
“不怪二王子,那刘冯确实很强,若大王不亲王,难以制衡。”麴义闻言宽慰道。
“是啊,天下若非寡人这等人物,何人能敌刘冯?”袁绍闻言振奋了一下,也不为自己儿子没用,感觉到叹息了。
“碰。”
就在袁绍,麴义二人说话的时候,那匹快马来到了二人的身前,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稳稳的落在了袁绍的前方。
来者动作还算矫捷,但是一张脸却是白的,还有冷汗。
现在天色虽然将黑,但还是有一点亮度的,袁绍,麴义看的清楚,二人的心中不由咯噔一下,大叫不好。
“报大王,范阳城破。二王子,长史邓壮,主簿周藏殉城。”
来者深呼吸了一口气,沉静了一下,而后才沉声说道。即使如此,他的声音还是带着几分颤抖。
随即,来者将头颅深深的低下,身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因为他知道,他带来的消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赵国失去了范阳城池,还有整个幽州。眼前这一位赵王,失去了第二个儿子。
若是暴怒,则他将死去。
说真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的不想来报信的。
“什么?”
麴义失声大叫道,满脸的震惊,范阳高大城池,雄兵八万,居然就这么被破了?这是汉军进攻的第几天?第二天?第三天?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了。
袁绍呢?蓦然愣住了,虽然,袁绍有些恨铁不成钢,对于袁熙这么快就传来了求救的信息而不满。
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他袁绍在这天下争横之中,失去了一个儿子。
那一刻,袁绍的脑中闪过的是袁熙小时候,那可爱的容颜,以及在自己怀中撒娇的情形。
“啊。”
顿时,袁绍仰头发出了一声怒吼。
吼声狂暴无匹,犹如雄狮暴怒。
“你可有证据?”麴义大怒,气势汹汹的踏前了一步,抓紧了来者的衣衫,怒喝道。
“小的没有证据,但是怕不多久,北方就皆知了。”来者如实说道。
顿时,麴义满腔怒火,消失殆尽了。仿佛是浑身的力气都失去了一般,立在一旁沉默了下来。
是了,这个消息是不可能作假的。范阳真的没了,幽州也没了。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基本上就已经是败局已定了。
“大王。”
此刻,袁绍还在仰天怒吼,似乎是在问上苍,为什么要将他的儿子给收去了。麴义叹息了一声,上前稳住了袁绍,在袁绍的耳中发出了一声怒喝。
“轰隆。”这一声怒喝犹如一道惊雷一般,让袁绍头晕目眩,那仰天怒吼自然也就戈然而止了。
袁绍清醒了过来,但是他的神情,还是悲痛无比。
“呼。”袁绍深呼吸了一口气,从麴义的双手之中挣脱了出来,而后朝着麴义点头说道:“多谢卿了。”
麴义见自己这么一喝,就将袁绍给弄醒了。却是不喜反惊,这中年丧子,哪有这么快就恢复如常的啊。
“大王,若是您想休息,就去休息一阵吧。”麴义小心的说道。
“无碍。”袁绍挥了挥手,说道。
可以看出,袁绍确实是无碍,脸上的悲痛甚至是渐渐的收敛了,成了面无表情的姿态。
若说有什么异样,那就是袁绍的一双眼睛,那里仿佛是有化不开的冰川一般,森寒袭人。
“这。”
麴义见袁绍反常,有些忐忑。
“这一次若非刘冯断了寡人的头,就是寡人断了刘冯的头,来祭奠熙儿。”袁绍冷声说道。
森寒杀气,更加迫人。
“卿忘记了吗?在王宫的时候,寡人就告诉卿了,愿意与卿一起于界桥大破刘冯,就像是当年寡人与卿一起大破公孙瓒一般。而今,不正好吗?范阳破,幽州失,再战就是在界桥了。”
袁绍忽然笑了,笑的无比的明媚。
诡异,怪异。
麴义深深的打了一个寒颤,但同时心中热血又沸腾了起来,他重重的俯下身躯,应声道:“诺。”
“传令下去,今夜好生休息,明日加速行军,目标是界桥。”袁绍下令道。
“诺。”
麴义应诺了一声,下去传令去了。
麴义离开后,袁绍来到了小溪的岸边,望着奔涌不绝的消息,他将牙齿咬向了嘴唇,一缕映红的鲜血不由流了下来。
却是为了报仇,强自镇定下来的。
因为袁绍知道,这个时候他不能乱,不能乱。
袁绍乃是赵国的支柱,他没有乱,大军就不乱。因而,这个消息冲击力虽然强健,但是并没有对赵军造成什么影响。
次日一早,袁绍与麴义一起发兵,前往界桥去了。
两日后,大军到达了界桥。
界桥。
乃是磐河上边的一条桥,磐河自西向东流行,乃是幽州与冀州的边界。其他地段颇有山脉,对大军行军不利。
只有这一出界桥连接了磐河南北的大路,接通了冀州,幽州。可以说,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公孙瓒,袁绍就是大战于此。
此刻,袁绍大军到达了界桥,他来到了界桥的上边,双手抚摸着界桥,眼神之中,有着追忆。
当初,界桥大战,他生生的稳住了败势,终于在两年后,将公孙瓒歼灭。
这一次,他也能做到。
想着,袁绍眼神之中的森寒越发的迫人了,他想的是刘冯的头颅。
“断桥,据水。”
袁绍下令道。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隔岸相对
“断桥,据水?”
麴义一愣道。
当年打败公孙瓒可不是断桥据水,而是实实在在的厮杀了一阵,将公孙瓒的锐气挫掉的啊。
“现在与当年公孙瓒不同。那刘冯非是公孙瓒可比,锐气也更甚。而我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构造防御工事了。若是两军狭路相逢,寡人必败。是以断桥据水,让刘冯不能渡河,先挫掉刘冯锐气再说。”
袁绍说道。
说话的同时,袁绍眼中精芒爆闪,显得非常的冷静。
关键时刻,袁绍还能沉住气。
对于这一点,麴义非常的佩服,那可是中年丧子啊,当真是能忍人不能忍之事啊。
“诺。”
心中佩服,面上麴义也没有含糊,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调动兵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