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太久,几个月,几个月就足够了。而晋阳城中却有十六万大军,十六万张口啊,而且都是强壮男丁的口。

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吞噬着口粮。几个月,几个月。程昱,高干之辈,又有多少粮食可以支持呢?

是以,刘冯谓之为“困兽犹斗尔。”

言语不屑,表情不屑,心中更是不当一回事儿。

此事是军中小吏负责,而此刻这小吏就站在刘冯的身前,神态恭敬,无比顺从的模样。这小吏只是庸才尔,他领会不到刘冯此刻的不屑。

第326卷第2613节: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困兽犹斗尔(2)

因为,朝着刘冯行了一礼,问道:“大将军,可是要召见贾诩,刘晔,董盖等众文武入帐商议?”

“扰人清梦也就罢了。这深夜让人惊醒,实在是耗损精力,有损寿命。这孤的文武大臣们,可都是金贵啊。”

刘冯看了一眼天色,再感觉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这深夜被吵醒,精神不算很好的样子。于是,张口说道。

言下之意,就是不必了。

而这小吏,却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乘机劝谏,从而得以上位的机会。这敌军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士气上升,岂能不警戒?岂能不郑重的召见文武大臣们一起商议?

心中有往上爬的念头,小吏的在这一刻仿佛是化作了直言敢谏的社稷之臣,深呼吸了一口气,而后勇敢的上前行礼道:“大将军,兵法云,骄兵必败。此刻,城中尚有十余万大军,就算有任何风吹草动,也不得不谨慎对待,更何况是士气大升的这种大变化。还请大将军莫要等闲视之,召见诸文武商议为妙。”

“直言敢谏,只这四个字,足矣。孤赏赐卿金三十,下去领赏吧。”刘冯洞察世情,又岂能不明白这小吏的心思?

庸才,就是一介庸才。没什么出色的,不过这直言敢谏,倒也不错。因而,刘冯张口赏赐。

“多谢大将军。”

顿时,小吏心下一喜,以为入了大将军的眼了,拜谢了一声,欢天喜地的下去领赏去了。

小吏离开后,刘冯就换了一副表情,他轻轻松松的起身走出了中军大帐。

今夜漫天星斗,明月当空,可以说是夜色甚妙。刘冯头顶夜色,南观晋阳城池,露出了一脸蔑视。道了一声,“困兽犹斗尔,孤视之如草芥。又何必郑重对待?”

此刻,暖风吹拂,实在是让人昏昏欲睡。即使刘冯精力充沛,也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困意顿生。

“哈哈哈。”

因而刘冯哈哈大笑了一声,转而下去睡觉去了。片刻后,中军大帐内就沉浸了下来了。却是刘冯已经安睡,睡的还好生熟。

正如同刘冯所说,对于晋阳城池变化,不屑一顾,视之如草芥尔。真正的做到了心身如一,呼呼大睡的爽哉。

高干,程昱费尽心机,才将士气提升了。为了提升士气,高干振臂高呼,不知喉咙脆弱,乃至于声带撕裂。

但就算是如此,高干还是亢奋不已,为了提升士气,扭转局势这事情,夜不能寐。

而程昱更是重拾自信,乃至于锋芒更甚了。

可以说,二人是收拾好了一切,要与刘冯决一死战。要将整个并州的战争进行到底,有雄心壮志,大胆敢言。

语焉,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他们的这一切,被刘冯得知,却换来了刘冯一声,困兽犹斗尔,孤视之如草芥。若是让他们知道,怕是要吐血三升。

继而破口大骂的。

但可惜,他们却是不知道。一如跳梁小丑一般,继续上窜下跳,显得非常意气风发。

可谓,可怜。

第326卷第2614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温水中的青蛙(1)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温水中的青蛙

面对在高干,程昱的鼓动下,晋阳城中那高升的士气,刘冯的反应,就是不加理会,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以严正的姿态,镇守大营,继续将晋阳城团团围住,以防备城中守军突围。

而以高干为首的晋阳一方势力,却是犹如一头发情的公牛,已经是亢奋的不行了。

毕竟,士气上升,就意味着有了再战的时机啊。

次日,阳光娇媚,是个大大的晴天。

而高干也例行公事一般的,率领了不少甲士,亲兵们巡视城池。就在前日,高干巡视城池的时候,所看到的还是一张张沮丧的脸。

心情犹如乌云密布,犹如狂风暴雨,犹如雷电交加一般的恶劣。但是此刻,他所看到的是一张张精神抖擞的面孔,一个个散发着滔天士气的士卒。

可谓威武不凡,威武不凡啊。

面对这样一队队巡城的士卒们,高干的心情一如今日的骄阳一般,充满了明媚的气息。

被汉军围困的这么多的时日内,高干也首次高高兴兴的巡视了城池,而后返回了刺史府。

不过,返回了刺史府之后,高干还是冷静不下来。正如那发情的公牛一般,全身血液沸腾,亢奋的不行。

“以如今声势,或可与汉军一战?”

终于,亢奋的久了之后,高干的心中不由自主的涌现出了这样一个念头来。这个念头一出现,连高干自己都吓了一跳。

但是最终,却是不可仰止的壮大了起来,使得高干的心中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

经过连年的血战,在歼灭了马腾,韩遂,打败了曹操,孙策,在将整个羌族化作了历史尘埃之后,整个汉军的强大,已经毋庸置疑了。

天下无敌,天下无敌啊。

即使是作为天下强军的燕军,魏军,吴军也不敢轻易与刘冯交锋,而在四国之中赵国的军队,也算是弱旅了。

所以,高干从来不敢出城与刘冯一战。

即使在自身有十万精兵的情况下,高干也不曾涌现出这样的念头。但是现在呢?现在城中十六万大军,就有燕国,魏国的强兵,又有十六万大军这个数量的优势,为什么就不能与汉军一战呢?

汉军才多少人,三万而已啊。

所谓自信能膨胀,到达一种让人盲目的地步。而此刻的高干就是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涨的气势,自身又处在上峰的阶段。

这使得高干有了一种大可以拉出大军与汉军决战的信心了。

这个念头生出之后,就在高干的心中扎根了下来。在经过长久的决断之后,高干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下令道:“立刻召见程昱,于禁,荀方,沈雄,公孙敖等人入大厅商议大事。”

“诺。”

听到了高干的命令之后,侍立在门外的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传令去了。过了片刻,被高干召见的程昱,于禁,荀方,沈雄,公孙敖等人就陆续的进入了大厅内了。

第326卷第2615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温水中的青蛙(2)

“高刺史。”

“刺史大人。”

在一声声不同的拜见声中,众人各自跪坐了下来。

在众人跪坐好后,高干抬起了头,环视了一眼众人,顿时也发现了一个可喜的情况,只见众人包括程昱在内,气色都要比前日,昨日好上了很多。

可以说,昨日比前日好,今日又比昨日好。可谓,气魄一日胜似一日,冉冉上升之局势,已经形成了啊。

在观察了一下众人的气色之后,高干心中决战之心也越发的强烈了起来。想着,高干深呼吸了一口气,继而张口说道:“而今城中士卒士气大振,求战之心,越发高亢了起来。时机已然成熟了,今日召见诸位前来,正要商讨出兵之事。诸位以为如何?”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来了。

自从壶关失守,自从河东战败之后,整个三国的大军,都垂头丧气,坐困晋阳,早就失去了进取之心了。

别说是与汉军决一死战了,即使是出城耀武扬威,都让人畏惧啊。汉军太强健了,犹如压在众人心中的一块大石啊,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现在高干却是首先突破了这股压力,说出了与汉军决一死战这种充满了盖天豪气的言语。

顿时,激起了众人心中的豪气。

对啊,此刻不正是好机会吗?士气高亢,大军磨刀霍霍啊。其中有燕国,魏国的精兵,又有人数上的优势。

胜算很大啊。

“刺史大人说的好。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刻正是出兵攻打汉军的好机会啊。我提议立刻整兵备武,与汉军一战。”

高干麾下大将沈雄,甚是刚猛,听到了高干的提议之后,顿时表示了赞同。

“大军高亢,可堪一战。”

高干麾下谋臣,那与荀彧,荀攸同族的荀方也是在思索了片刻之后,狠狠的点了点头,充满了信心的说道。

“一战,一战使得我们北方三国在汉军的面前,成了丧家之犬一般,实在是让人气恼。这一次正好将汉军击败,撕成粉碎,以此找回面子。”

燕国大将公孙敖也不假思索的大叫道。

“汉军强大,就算是我等现在的士气高亢,可堪一战,怕是胜负也在四六之间。汉军四,我等六。但就算是我们战胜了汉军,也不过是保住了并州而已,并不能粉碎汉室。但若是我们失败了,不仅失去了并州,也将进一步的丧失优势,成为彻底的苟延残喘之辈。这风险太大了。”

曹操麾下大将,将略出色的于禁,在经过一阵深思熟虑之后,却是张口说道。

顿时,犹如一盆凉水一般,剿在了众人的头上,使得众人过于亢奋,犹如火烧一般的心情,冰冷了不少。

一样,也引起了众人的少许不快。

但是紧接着,程昱也开口了。

只见程昱非常冷静的分析道:“于将军说的对,目前来说,我们战胜了汉军,也只是保住了并州而已,失败之后,将会失去更多。风险太大,得不偿失。而且,我们现在处在上峰,只要严忠返还,我们的气势还将上升。可谓气魄一日胜似一日,还没到达顶峰。现在与汉军决战,实在是不是时候。等到了严忠返还,带回来了鲜卑人的消息之后。才是我们与汉军一战的时候。”

却是料定了鲜卑人回来,必定带动士气的进一步上升。看重了那个时机,要与汉室决一死战。

听了于禁的话之后,在座的众人都是少许不快。但是听了程昱的话之后,却是让众人都惊醒了过来。

让众人心中过于高亢的火焰,顿时熄灭了。

“是我太心急了,幸好有先生在,否则险些铸成大错。”尤其是高干,听了程昱的话之后,顿时冷汗直下,并连连向程昱道谢道。

“幸好有先生在。”

“险些坏了大事了啊。”

沈雄,公孙敖等人也是连连道谢,后怕不已。

“决战的机会会来的,诸位当凝神等待。”程昱见此笑道。

“诺。”

包括高干在内的众人,齐齐应诺了一声,表示了对程昱的支持。

“决战,不远了。”劝服住了众人之后,程昱深呼吸了一口气,心中暗道。自己却是热血沸腾了起来。

不过,他却是不知道。他又一次错了。

刘冯正是料定了城中包含希望的等待鲜卑人出手,从而不敢出城决一死战。想要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城中的士气耗光了。

也因此,将探子布置在了整个并州,封锁消息。

而现在程昱在等待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严忠的消息,岂不正是落了刘冯的下怀?

决战之日不回来了,反而是死期将要到了。

到时候,程昱又是如何的一副自信呢?

哈哈哈。

第326卷第2616节: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渐渐绝望(1)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渐渐绝望

兵法云,背水一战。在局势对我方不利的情况下,自断后路,以此来激励士气,凝聚出一种背水一战的决心,从而取得胜利。

刘冯料定了若是按照当初董盖的计策,必定使得晋阳城中绝望,从而让程昱等人背水一战,因为,刘冯没有使用董盖的计策。

而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计策,反而将匈奴起兵与草原人厮杀的消息封锁了起来,给予程昱以希望,让程昱以为机会还在,不急,不急。

程昱中计了,他没能预料到,在他派遣严忠出去的同时,刘冯也做足了准备。从而一步错,步步错。

在高干心气高亢,准备决一死战的时候。以气势还在上升,还没有到达顶点为理由,将高干求战之心给扼杀了。

从而失去了最终与汉军决一胜负的机会。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此刻程昱的真实写照。

也难怪刘冯认为不过困兽犹斗尔,继而视之如草芥。实在是先一手,则步步胜啊。

而时间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缓缓的流失了。城外的汉军,因为刘冯的命令,一方面对于城中守卒的士气高亢无动于衷,一方面则暗自戒备,以防备城中守军突围。

而城中的守军,则是在这等待之中,气魄一日胜似一日,仿佛是没有顶点一般,士气节节攀升,军心日日凝聚。

而这样的情况使得高干,程昱等人欣喜不已,对于自己的等待观望,也越发的坚定了起来。

认为决战的日子在未来,而不是现在。既然今日的士气一定高过今日,明日的士气一定高过今日。

那为何不继续等待呢?

于是,局势就一直这么僵持着。

但是汉军有僵持的资本,因为整个大汉朝不仅是军队强盛,隐隐有天下无敌的气概,连本身的疆域,地盘都治理的非常的好。

益州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荆楚的富足,都为汉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而东方的四国呢?

穷兵黩武,境土内荒草遍野。

可以说非常非常的糟糕。若只是这些也就罢了,更加严重的还有呢。因为就算是境内的情况非常的糟糕,但至少还能挤出粮食,供给大军作战之用。

但是偏偏目前晋阳城,被困在并州,而并州又失去了壶关等重要关隘,而草原粮道,又迟迟没有消息。

晋阳城中十六万张口,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每天要吃海量的粮食。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过去,整个晋阳城中的粮食储备直线下降了。

很快,就下降到了危险的地步。

而与此同时,鲜卑人控制草原,使得粮食南下的消息迟迟不来。希望没到,自身又陷入了危险的地步。

这使得晋阳城中的情况,出现了惊人的变化。一直以来都在上升,有一种气魄一日胜似一日气概的气势,出现了盛极而衰的情况,并且急转而下。

好不容易提升出来的气势,下降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很快,就下降到了那一日高干鼓舞士气之后,士气大振,准备战争的时候,还要低一些的地步。

第326卷第2617节: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渐渐绝望(2)

也就是说,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等待之后,气势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这段时间算是白白的过去了。

在这个时候,其实晋阳城中的一方,并没有机会。现在的士气虽然下降了,但还算是高昂,若是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兵,则鹿死谁手,未必可知。

但是偏偏,这个时候,程昱,高干等人都出现了一种赌徒的心态。

在那一日经过了高干的士气提升之后,高干决定出城一战,但是那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出战,而是选择等待。

而现在的士气比那一日还要低劣一些,若是这个时候选择出战,岂不是还不如那一日?既然那一日都没有出战,那么现在出战,实在是损失大了。

在这样的心情下,晋阳城中上层的心中,对于鲜卑人的寄托,越发的希望巨大了起来。非常非常的渴望,鲜卑人的消息到达。使得士气大振,继而出城与汉军一战。

正就是刘冯所预料到的,给予希望,于希望之中,慢慢的将晋阳城池的士气耗尽,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将晋阳城中十六万大军,程昱等一干□□们于温水之中,缓缓的加温,直到最终没了反抗之力,被煮熟了。

局势就这么一步步的朝着刘冯所预料到的方向发展了。最终,晋阳城中的士气,已经下降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了。

不仅回到了那一日高干鼓舞士气之前的地步,还隐隐有些下降了。

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粮食的储量进一步减低的情况终于隐瞒不住,暴露了出来。士卒们知道自己快要没有粮食吃了,又岂能不士气下降?

又岂能不动摇?

可以说,到了现在的这一步,城中守军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最佳时期了,即使是反抗,怕也是下场凄惨了。

若是继续守城,顶多是被煮熟了,多少还能留下个全尸。若是反抗,出城一战,必定尸横遍野,只剩下残肢断臂。

一股子绝望,终于开始弥漫了出来。

这一下,不管是上层,中层,还是下层都已经绝望了。

这一日,天上乌云盖日,并下着绵绵小雨。要知道,就算是以前,守军们士气低落的时候,都还是阳光普照。

但是最近,却都是这样的天气。

仿佛预示着,那会儿晋阳城中还有几分生机,而此刻却已经绝望一片,没有任何胜算了。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猜测,使得整个晋阳城中的守军们士气越发的低落了。只见一队队巡逻的士卒,都显得有气无力,手脚疲软。

看着就像是一群绵羊。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晋阳城以高干为首,以程昱,于禁,荀方,沈雄,公孙敖为首的上层人物们,不得不再一次聚集在了大厅内,展开对于未来的商讨。

大厅内,高干坐在刺史座上,他抬眼看了一眼下边众人的神色,只见一个个全部都是阴云密布,充满了绝望,凝重的气息。

而不敢想象,就在不久前,这群人还是气势高昂,有要与汉室决一死战的雄心。

不敢想象,不敢想象。

高干的心中充满了一种不可置信,一种无力感。

这,到底是怎么了?

第326卷第2618节: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突围(1)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突围

“现在这种情况,到底要怎么办?”

刺史座上,高干压仰下了心中的无力感,环视了一眼众人,沉声说道。高干在说话之前,环视了一眼众人,看似这番话是对着众人说的。

但是众人感觉到了,这目光的最后若有若无的停留在了程昱的身上。顿时,众人的心中透亮。

当日己方士气大振,高干意图出城与汉军决战,想以事实撼动一下汉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可谓豪气干云。

但是结果程昱的一番游说,让高干熄灭了那个念头。最终导致了现在士气大跌,再也没了再战之力了。

当初,高干还觉得程昱说的有道理,但是现在一想,却是狗屁。可以说,今日之绝望,与程昱实在是推脱不了干系。

不仅是高干对于程昱有几分怨气,在座的除了魏国大将于禁以外,对于程昱都是有怨气的。

因而在高干的目光最终停留在程昱的身上之后,其余人也都把目光投向了程昱,想看程昱如何的辩解。

“诸位这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当初先生提议的时候,也是经过了诸位的一致认可的。若是计成,则诸位可以击垮汉军,对于诸位都是有利的事情。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诸位却意图把罪责全部推给先生。这是否太过狭隘了一些?”

于禁为程昱抱不平,张口说道。

“哼。”

于禁的话说的有些道理,让高干等人的神色变化了一阵,但实在是怨气难平,齐齐发出了一声冷哼。

于禁见此顿时一阵不满。

“这一次,确实是老夫错了。于将军莫要再为老夫辩解了。”就在这时,程昱张口说道。

“先生。”于禁闻言心中更是不平,不由转头看向了程昱。但是当他看到此刻的程昱的时候,顿时一愣。

只见此刻的程昱已经不能再以憔悴来形容了,脸色灰暗,满是皱纹,白发也跟着增多了。此刻的程昱,真的像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了。

但是要知道,程昱的岁数不过是三十多而已,可以说正在壮年。

遥想当初奉了曹操的命令,出东郡,到达马邑埋伏的时候。程昱的那种意气风发,那种荣光满面。

实在是让于禁心痛如刀割啊。

先生,这一位先生是如此的出色,如此的智略无双。

但就是因为与刘冯短短之间的数次交锋啊,信心被粉碎,再次凝聚,比以前更强,再次被粉碎。

如此数次,到了今日,终于是将这一位天纵之才的先生,粉碎成了尘埃了。

刘冯啊,刘冯,你是何其残忍。

在于禁为程昱暗自心痛的时候,程昱的心中又是何种想法呢?

压力,巨大的压力啊。

错失良机,而有今日。对于程昱来说,这辈子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但是遇到了刘冯之后,却是屡次发生了。

到了现在,程昱的心中又能有什么想法呢?

他早就接受了现实了,可以说是明悟了。与刘冯争横,屡次失败,使得他的判断力,冷静都出现了偏差了。

第326卷第2619节: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突围(2)

就仿佛是遇到了天敌一般,与刘冯争横,他始终都是弱者。而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与刘冯争横的问题了,他不敢了,至少目前不敢了。而既然已经不打算与刘冯争横了,那么该干什么呢?

惹不起,总躲得起啊。

率军突围吧,并州不要了。

这就是此刻程昱心中的想法,程昱的决断啊。可以说是接受了现实了。被刘冯逼的不得不接受现实。

想着,程昱没有去理会于禁的目光,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对着高干,以及在座的众人们,徐徐的行了一礼,真诚道:“此前之事,乃是老夫判断有错,乃至于错失良机,实在罪过。”

“算了,现在夷灭在即,就算是讨论罪责,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程昱道歉了,顿时让高干心中的怨气平息了不少,而后,现实的压力又仿佛从四面八方朝着他压来,让高干有气无力了起来,抬了抬手说道。

“唉。”

与高干的想法差不多,在程昱道歉之后,众人也都是有气无力了,齐齐叹息了一声。

夷灭在即,夷灭在即啊。

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啊。

“突围吧。”就在这时,程昱再次深呼吸了一口气,仿佛重拾起了几分力气,张口说道。

顿时,犹如石破天惊一般,让整个大厅都寂静无声了起来。

突围,没错,在目前的情况来说,突围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了。但是突围也就等于是放弃了并州。

占据了并州,汉室的力量将进一步大涨了。

四国的势力,真的只有苟延残喘的份了。所以,突围那是不到万不得已,众人实在不想干的一件事情,也下意识的忽略了。

但是现在程昱说了出来,果断的说了出来。自然的,让众人的心中震动不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程昱说的对,非常的对。目前就只有两条路,突围,等死。

虽然失了并州实在是重大损失,但是突围总比等死好啊。

“那就突围吧。”

高干本有气无力,但是听到突围二字后,顿时犹如枯木逢春一般,散发出了一阵阵强烈的生机。

活着,活着才有未来啊。

为了活着,那就拼死一战吧。刘冯,我就不信,我们有十六万大军,却杀不出并州?

与高干一样,听了程昱的建议后,在座众人也都重新焕发了生机一般,气势变了。变得凌冽了起来。

“不等严忠先生了吗?”

相比于其他人,于禁较为冷静一些,他不由问道。

他们已经等严忠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了,现在缺额突围,实在可惜。

“严忠到了现在也没有消息,怕是中途出了变故了。现在还在不在世上,都是一个问题了。”程昱苦笑了一声,说道。

其实程昱这么想也没错,但这一次他又错了。严忠在中途没有出现变故,更没有被杀了。相反他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但可惜的是,汉室也有后手啊。

现在草原争锋不断,血腥无匹呢。

这件事情,怕是程昱到死也不能明悟的啊。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程昱,以及在座众人来说,等于是旁枝末节了。因为,突围的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传令全军,埋锅造饭。为突围做准备。”高干深呼吸了一口气,喝令道。

“诺。”

众人轰然应诺。

第326卷第2620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程昱又有计了(1)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程昱又有计了

埋锅造饭。这是战争之前的准备,吃饱了才有力气厮杀啊。

但是这一道命令,并没有掀起城中士卒们的士气,因为汉军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而他们又经过了士气大跌,士气大振,再士气大跌的过程。

早就已经把心中的热血磨灭的差不多了。

因而,大多数的士卒们听到了埋锅造饭,准备厮杀的时候。都是有气无力,心中念叨的是几句话。

“总算是要出城送死去了。”

“这条命,就要送给汉军了。”

“唉,算了,能与汉军交战而死,也算是死在强军之下,不枉此生了。”

士卒们就在这样一种心情之下,埋锅造饭,然后吃了个大饱,如同上刑场的囚犯一般,充满了悲壮气息。

突围,自然要选择方向。

而这一次若是得以突围,那就要向北,经过雁门郡,到达草原。然后率兵向东,回去冀州。

这是如今并州唯一的一条道路,因而,城中的高干,程昱等人决定从北城门突围,也就是刘冯所在的方向。

而不久后,大军集结完毕了。

整整十六万大军,都聚集了起来。从北城门开始,一直排到了南城门,犹如一条长龙。

北城门上,城门楼后方。

高干,程昱,于禁,公孙敖,荀方,沈雄等人一字排开,面向士卒。

这一刻,不管是高干这样的刺史大人,还是于禁这样的武将,或者是荀方,程昱这样的谋臣,都穿上了甲胄。

可以说,在这一刻大家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换句话形容,那都是求生的狼狈之徒。都要冒着箭矢,刀刃的危险,狼狈的奔向那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生路。

“将士们。我三国大军于并州与汉军交战,屡战屡败。可以说,我是辜负了大王的所托。”高干深呼吸了一口气,朝着众多的士卒们大吼道。

这一声大吼,仿佛是临死之前的哀鸣,即让人绝望,又让人悲愤。

这一刻,高干无疑是非常的高明的。听了他的这一声大吼之后,士卒们的心中升起了强烈的悲愤。

而悲愤,在某一时刻,也是一种动力啊。

士卒们顿时多了几分力量,少了几分有气无力。

“并州没了。但是,我们的性命,却还在。但是,城外的汉军,却是连我们的性命也想收取了。十六万人的性命啊,他们想把们全部困死在并州。你们,甘心吗?”

“我不甘心啊。”

高干再次大吼,先是问了一声,但又自答了一声,我不甘心。吼的声色俱厉,充满了一种弱者的不甘。

这一声大吼,高干又是高明的,这引起了许多士卒们的共鸣。弱者是受到同情的,而自身处在弱者的状态,则更加让人悲愤。

“不甘,不甘啊。”

顿时,无数无数的士卒们齐齐怒吼,咆哮着。一股子不甘心,一股子悲壮被凝聚了出来,军魂,被塑造了出来了。

“好,好。即是不甘,那就追随我,一起杀出去。闯出晋阳,闯出并州,将一条命带去冀州。杀出一条生路啊。”

第327卷第2621节: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