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庭的南方,汇聚了大批大批的鲜卑勇士们,全都是跨马持刀之辈,一眼望去,几乎无边无际。
最前方,竖立着一杆王旗,王旗下方,魁头跨坐高头骏马,手持弯刀,瞋目吼杀了一声。
“杀。”
吼杀声未落,魁头猛的驾驭战马,冲向了南方。
“杀。”
无边无际的鲜卑勇士们也是发出了一声怒吼,追随着魁头冲向了南方。
鲜卑,匈奴这两支新旧的草原霸主,当之无愧的草原强族,在这一刻终于爆发出了战争,干上了。
这样一来,程昱所期待的草原粮道的保证,自然就落空了。而更加美妙的是,对于汉人来说,这也是狗咬狗啊。
你们干架吧,最终收拾残局,获得好处的还是汉人啊。
哈哈哈。
第324卷第2601节: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盖代雄主的气息(1)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盖代雄主的气息
草原上,匈奴与鲜卑在厮杀,在狗咬狗。这件事情,本就是刘冯所设计的,目的也是想把牢笼关的严实一些。
将晋阳城中的十六万大军给困死。
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关乎到了并州争夺战的成败。不过,刘冯自己在并州,实在是鞭长莫及。
即使是担心,也是没用的。因而,在邓芝出使的这段时间内,刘冯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那就是率领六路精兵,将晋阳城团团围住。
这件事情说出去,让人不敢相信。六路精兵,不过是三万人而已。但是却将一支十六万大军的军队,围困在晋阳。
团团围住。
使得晋阳城中十六万大军,龟缩在城中,不敢出城一战。这说出去,怕是也没多少人愿意相信。因为这实在是太荒诞了一些,只听说过十倍而围之,现在晋阳城中的守卒,足有汉军的五倍还多,但是反过来,却是被汉军给围住了。
这真的是难以让人相信啊。
但是这件事情,确确实实是发生了。
刘冯的军队,就是分成了四个部分,按照四座大营的模式,将晋阳城的四座城门,牢牢的挡住了。
这不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实在是一步步的走到了今日的地步啊。河东之战,壶关之战,早已经将晋阳城中的守卒们的士气给打垮了。
汉军在野战上的战斗力,又是天下无敌,强横的让人发指。
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晋阳城中的程昱,于禁等人也只能将军队龟缩在城池内了。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处处显得汉军之强大啊。否则,何以能以三万精兵,将一支十六万大军压制在晋阳城中?
所以说,这件事情一般没人相信。但如果消息得到确定,也必将是一鸣惊人,引得天下人震动不已。
不过,目前不管天下人是不是震动,如何的惊人。对于汉军来说,确实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将晋阳城给围住了。
这一日,大日高挂,挥洒着仿佛无穷无尽一般的光与热。
使得整座晋阳城池,仿佛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分外的威仪。不过,与这一份威仪相比,城池上的守卒,就要显得颓废许多了。
不少士卒在驻守,巡逻的同时,不住的将目光投向了城外,那目光中掩不住的恐惧,忐忑。
就在士卒们视线所及的地方,立着一座大营。这大营不大,不仅不大,反而显得非常的娇小玲珑。
因为这座大营,只有一营。在这战乱频繁,并且大军出动的数量极为惊人,动则十军,二十军的汉末乱世来说。
连营才是常见的。而这座大营,居然只有一座军营。看其规模,不过能容纳七八千人而已。
这但就是这样一座大营,令城中的守卒们恐惧不已。因为这是汉军军营,天下无敌的代名词啊。
即使是坐拥城池,也没有让他们有多大的安全感,相反觉得冷冽非常,整个人都哆嗦。
第324卷第2602节: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盖代雄主的气息(2)
与城池上守卒的颓废相比,大营内的汉军们,则要士气高昂许多了。只见他们精神抖擞的在上官的率领下,在大营内驻扎,巡逻。
这城上城下双方的气焰,实在是天差地别。
“哒哒哒。”
而此刻,北边汉军军营,却是发生了小动静。只见军营的北方,数百骑兵簇拥着一辆马车在飞奔。那雄健的马蹄声,轰鸣不已。
“什么人?”
汉军士卒本就戒备异常,见到这异样的动静,顿时警惕无比,朝着这支队伍怒吼道。有许多士卒们更是弯弓搭箭,做出了随时准备射杀的动作。
“莫要放箭,我等乃是追随了邓芝大人前往匈奴的护卫,奉大人之命,护送一位夫人返回来见大将军。”
前方队伍之中,传出了一声回答。
听到了声音的汉军士卒们心中一动,抬头看去,只见前方的队伍,确实是充斥着大量的外族骑兵。
匈奴人?
也不过是如此而已啊。
汉军看了一眼这些外族骑兵们,心下发出了不屑的声音。
汉军们见过了太多太多的精锐大军了,此刻的匈奴人,已经比他们所见到的大军,还要逊色几分。
自然引起了他们的不屑。
而这一支队伍,也确实是邓芝特地派遣,护送蔡琰回来的队伍。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了晋阳。
“这,就是并州晋阳啊。汉人气息,到处都是汉人的气息。”马车上,一位绝美的女子正掀起了帘子,往外看着。
望着四周的景况,感觉着故乡的气息,露出了陶醉的神色。
正是蔡琰。
离家多年,终于回来了。
就在蔡琰陶醉于故乡的气息的时候。另一边,汉军已经通了消息,放蔡琰等一行人进入大营。
因而,片刻之后马车再次启动,往军营而去。
“那拨乱反正,将残破至此的汉室,振兴到而今地步的人,到底是如何的雄杰?”随着马车的启动,蔡琰从陶醉之中,清醒了过来,她心中升起了一些期待。
还有一些紧张。
那是豪雄的同时,亦是当今的皇太子,未来的大汉天子啊。
作为一个汉人,蔡琰当然紧张。
就在蔡琰期待,紧张的时候,队伍缓缓的到达了大营的中央位置,接近了刘冯的大帐。不过,到达这里之后,队伍又停顿了片刻。
其中匈奴骑兵,以及护卫们都被留了下来,不允许接近大帐。而蔡琰也被请下了马车,与少数的几名护卫一起,走向了大帐。
对此,蔡琰当然没意见。她随着几名护卫一起,缓缓的靠近了大帐。而随着缓缓的靠近,蔡琰的一颗心,终于还是平静了下来。
毕竟她也经历了很多了,是历经沧桑的女人啊。
片刻后,蔡琰也终于踏入了大帐,也看到了那一位人物。而当蔡琰看到了那一位人物的时候,一颗本平静下来了的心,也顿时颤抖了起来。
只见前方帅座上,跪坐着一人。这人极为年轻,二十出头而已,穿着方面,除了料子比较好以外,也普普通通,算不上出色。
唯一出色的是身形匀称,显得非常的完美。一张脸,更是英俊,能勾动少女心神。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人物,却是散发着一股如同大日一般,让人不可逼视的雄烈气息。
什么是君临天下。
要是以前有人问蔡琰,那蔡琰肯定是说不知道的,因为没有亲自感受过。但是过了今日,蔡琰肯定能回答的出来。
因为此刻,蔡琰感觉到了这样一股气势。
这就是以一己之力拨乱反正,将残破的汉室,扶持到了现在地步的盖代雄杰,当今的皇太子,王上大将军。
刘冯。
果然是如同传闻之中的一般年轻,一般的人中龙风,盖世雄主。
蔡琰稳定了一下心神,在心中发出了一声感慨。
第324卷第2603节: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与才女的见面
蔡琰觉得刘冯气势不凡,配得上那皇太子,王上大将军那赫赫威名。而刘冯呢?当然也为蔡琰那千古闻名的才气而惊艳。
能够让刘冯记住的三国美人有许多,貂蝉,大乔,小乔,甄氏等等,而甄氏更是刘冯的女人。
论美貌,蔡琰不一定比得上甄氏,但是其中才气,却是犹有胜出。
蔡文姬,那是引领了一代风骚,整个三国乱世之中,最才气的女人啊。
当刘冯听到了蔡琰的名字之后,心下就是欣喜不已,而今见到本人,更觉惊艳。不过,唯一让人觉得不美的是蔡琰的那一双眼眸,缺乏了一个女子的娇柔,媚态,满满的都是沧桑。
沧桑的让人心痛。
匈奴人啊。
这一个民族本就是大汉朝的敌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而此刻,见到了蔡琰的这一对眼神后,刘冯心中对匈奴人更加有了一种欲处置而后快的冲动。
“陈留蔡氏,见过大将军。”
二人就这么相望了片刻,而后,蔡琰率先回过神来,她出身名门,知道这么盯着皇太子殿下看,是非常不礼貌的,赶紧低下头来朝着刘冯行礼道。
“夫人免礼。”
刘冯也清醒了过来,笑了笑,抬手说道。
“多谢大将军。”
蔡琰再次拜谢了一声,这才起身。
“汉室不宁,导致国中胡羌横行,至使夫人受了这么多年的苦楚。孤……”蔡琰起身后,刘冯开口,正打算说一些歉意的话。
这蔡琰的那种沧桑,实在是让人有说抱歉的冲动啊。不过,说到最后,刘冯又停住了。过了片刻,刘冯才郑重说道:“夫人且放心,以后安心住在中原。胡羌横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若是匈奴人胆敢再来,孤将匈奴灭族。”
刘冯说的空口无凭。但是蔡琰却是亲身感受过汉室的强大,感受过汉室之节臣,邓芝的豪气。
也亲自感觉到了刘冯的那种君临天下,盖代雄主的气息。因而对于刘冯的这一声保证,蔡琰却是觉得非常的信服。
这生儿育女是女人的事儿,这保家卫国是男人的事儿。中原的男人,就应该这样、“妾身就托付给大将军了。”蔡琰闻言心下涌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于是朝着刘冯一拜,说道。
这当然不是蔡琰的心中对刘冯升起了什么样的感觉,蔡琰还没那么肤浅。而且,别看蔡琰还很美貌,但是到底已经三十余了。
在这个时代,三十岁的男人都可以自称老夫了。
或许十五年前,蔡琰见到刘冯,还能有少女的心动,但此刻却是不太可能了。这一声托付,就等于是将自家门户,托付给了刘冯。
当然,刘冯对于蔡琰也仅限于对蔡琰才气的佩服,惊艳。这可是万古闻名,永世不朽的才女啊。
感觉到蔡琰真诚的托付,刘冯的心中也是与有荣焉。
“套一句官方的话,夫人大可高枕无忧。”不过,刘冯见气氛稍稍严肃,于是半真半假的玩笑了一句道。
蔡琰闻言掩嘴一笑,眼眸中,那一股笑意冲淡了满满的沧桑。
蔡琰眼中的沧桑,实在让人心碎,此刻见到蔡琰笑了起来,刘冯也觉得挺高兴的。随即,刘冯请了蔡琰坐下,而后开始了交谈。
谈论起了经典史集,谈论起了诗词歌赋。
当然,对于这些玩意儿,刘冯都是略有涉及,不甚精通。蔡琰则是张口经典,语出惊艳。
谈论片刻,刘冯立刻甘拜下风。
“在夫人面前谈论这诗词歌赋,实在是班门弄斧,使人羞煞。”终于刘冯肚子里再没了墨水,于是哈哈一笑,说道。
“诗词歌赋不过小道,女儿家才子们打发时间用的。兵书战阵,史记策略,方真男儿本事。而今大将军以此聚敛男儿气概,问鼎天下,创建那秦皇,高祖,光武皇帝之功业。在妾心中,大将军才是真才气。”
蔡琰笑道。
“哈哈哈哈哈。”刘冯闻言大笑,继而又说道:“若是外人在,还以为我等二人这是互相吹捧,尽说肉麻话呢。”
“咯咯。”
蔡琰终于笑了出来,就连迅速掩饰都来不及了。她不曾想,那气盖山河,威慑寰宇,至高无上的王上大将军,居然如此的有趣。
说到这里,其实二人都已经没什么好说了。毕竟,二人只是互相钦佩于对方的才气而已。
真要有什么共同话题,那是骗人的。心生情愫,那更是扯谈。
不过,二人之间倒也没有冷场。因为蔡琰很快就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说道:“大将军,匈奴那边发生了巨变。”
“在得知夫人来了,又有匈奴骑兵护卫。孤就知道了,邓芝成功了,匈奴也出兵鲜卑了。”
刘冯笑着说道。
真的,在此前,刘冯没有接到任何消息。但是当他得知蔡琰来了,而且还是匈奴骑兵作为护卫。
刘冯就知道邓芝成功了。因而,才有个空闲与蔡琰说说话,会了会,这千古闻名的才女。否则,刘冯岂会有这等闲情逸致?
“不仅如此,匈奴单于于夫罗被邓大人杀了。匈奴被分成了十部,在邓大人的率领下,朝着鲜卑出兵的。”
蔡琰见此摇了摇头,说道。继而,她详细的解释了一下邓芝出使匈奴的经过,以及结果。
“不想那于夫罗也是心怀歹毒之人。不想,邓伯苗居然如此豪勇。”刘冯闻言脸上露出了意外之色,感慨道。
意外,实在是意外。
刘冯本以为匈奴弱小,必定惧怕于汉室的威胁,最终臣服。但却没想到,匈奴人居然心怀歹毒。
刘冯本以为邓芝大才,是干大将军的料子。却不想邓芝居然如此豪勇,于青天白日之时,大庭广众之下,将于夫罗给杀了。
杀的好,杀的爽。
真是壮我大汉声威,真是大涨了脸面。
“此功甚高,即使日月也不能掩盖。若不封赏,则必定失信于天下。来人,诏封邓芝为武功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刘冯沉吟了片刻,而后朝着大账外,下令道。
“诺。”
自有亲兵护卫应诺了一声,下去传令去了。
第324卷第2604节: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董盖的疑惑
见到刘冯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蔡琰的心中升起了一些明悟。这长史邓芝大人,杀于夫罗,并煽动匈奴有功,该赏没错。
但是目前刘冯才刚刚得到消息,就立刻宣布封赏了。这是封赏及时,而以此功,立刻诏封为一千五百户侯。
这一份赏赐不得不说是丰厚的可以了。
这位皇太子,王上大将军不仅自身刚猛,善于决断,而且赏赐用人都是很有一套。高祖曾经说过,得士者得天下。
只有会用人,会赏赐人,才能获得天下。
而高祖也借此获得了天下,相反的,项羽因为刚愎自用,不懂得有功必赏的道理,从而覆灭了。
这一位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在这一方面,有高祖之风。
自身刚猛,善于决断,又能用人,有功必赏。如此双管齐下,汉室才有了今日的这番局面啊。
蔡琰的心中感慨了一声,更加的领会到了刘冯之能力,手段。
“既然知道了匈奴的变化,那孤也不得不做出决断了。就麻烦夫人先下去吧,孤将派遣护卫,护送夫人返回洛阳去居住。”
就在蔡琰心中感慨的时候,刘冯肃然了一下神色,说道。
“那妾身告辞了。”蔡琰自然是识得大体的女人,闻言立刻行礼道。
随即,蔡琰又转身走了出去。待蔡琰离去之后,刘冯又下令道:“令贾诩,刘晔,董盖等人立刻入帐商议。”
目前,汉军六路大军已经分成了四个部分,将军们也分散了。目前,刘冯所在的这座大营中,只有董盖一名猛将而已。
“诺。”
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传达下去了命令。
“邓伯苗,做的好。拖你的福,孤终于能对并州动手了。”下达了命令后,刘冯笑了笑,眼中精芒爆闪。
“大将军。”
而片刻后,贾诩,刘晔,董盖等人齐齐走了进来,并朝着刘冯一拜。
“免礼,坐。”刘冯点了点头,稍稍抬手说道。
“谢大将军。”
三人拜谢了一声,而后分别坐下了。
“这一次召见你们前来,却是草原那边发生了大事了。”众人坐好后,刘冯微微一笑,将从蔡琰那边听到的消息,对着三人说了。
听到了邓芝于青天白日之时,大庭广众之下,将于夫罗斩杀了,并顺势将匈奴人分成了十个部分,各置梁帅。并以此十部大军,出兵草原,以拖住鲜卑人的力量。
贾诩,刘晔,董盖的脸上都露出了异色,心中都对邓芝称了一声大丈夫,真豪勇。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乃是为士者,最高的荣耀。但自古以来,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何其多,但能将其付之行动的人,却能有几人?
邓芝做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让人钦佩啊。
“大将军,邓长史之所为,终于让并州成了我们的掌中之物了。”片刻后,董盖张口大笑道。
年纪不大,嗓门却很大,笑的整个大帐都仿佛颤上了三颤。
“大将军,我建议立刻将这个消息,书写成为书信,射入城中,好叫那十六万大军为之绝望,崩溃。这样一来,我等汉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城池拿下了。”
紧接着,董盖又收起了笑容,道出了一个计策。
董盖跟着刘冯,贾诩,刘晔这些人混的多了,耳濡目染,也懂得利用局势,来对敌军制造压力了。
而这个计策也是刘冯他们常用的,以不利的消息,使得对方军心崩溃,真的很常用啊。但是此刻呢,却是他先说出了这个计策。
这是不是代表着,他董盖已经算是一位智将了呢?想着,董盖抬眼看了看四周,希望看到赞赏的目光。
但很可惜,董盖所看到的只是一张张含笑的脸,那笑容绝对不是赞赏的笑容,反而是一种打趣的笑容。
这顿时让董盖有些不爽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他说出来的计策是大家常用的,怎么大家反而露出了这种笑容。
“哈哈哈,不想孤的奋威将军也懂得用计了。”
就在董盖觉得不爽的时候,刘冯发出了一声大笑,并说道。笑声中有赞赏,却也有打趣。
这赞赏确实是赞赏董盖居然会用计了,是个不小的进步。毕竟,董盖岁数小,发展潜力巨大。
但可惜,以前的情况只知道勇猛拼命,而不知道用脑。但是这一次却想到了用计,真的是让人惊喜不笑啊。
但是可惜,这计策未免有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一些。因而,众人的笑容才显得异样,而刘冯的笑声,才有一些打趣的味道。
“大将军笑的古怪,末将不服。”虽然刘冯是皇太子,身份尊贵,实在是逆不得,但是此刻董盖心中真的是不服去,硬梆梆的举拳行礼道。
“有什么不服的?”刘冯闻言收起了笑容,但却仍然含着笑,说道。
而贾诩,刘晔也是含笑而坐,显得甚是古怪。这越发让董盖不服了起来,于是,董盖深呼吸了一口气,张口问道:“昔日末将见大将军,二位先生用计取胜。这散播谣言,让敌军不战自愧是家常便饭。更不要说,现在来自草原的消息,对于城中守军来说,确确实实是不利。放着这样的消息,不让城中守军知道,让城中守军崩溃,难道还藏着不成?”
“是以,末将不服气。”
说到最后,董盖不服的看向刘冯,很是倔强的样子。
刘冯闻言笑着看了一眼刘晔,贾诩,而贾诩,刘晔二人更是微微一笑。刘冯见此朝着董盖张口大笑道:“哈哈哈。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何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董盖闻言心中越发的不服气了,奶奶的,我用的计策,与你们往日所用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越是不服气,董盖就越是倔强,越是倔强,就越是不服。因而,董盖昂首看向刘冯,硬梆梆的举拳说道。
“卿不知,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呼?”刘冯闻言脸上笑意更甚了,笑着说道。
第325卷第2605节: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解释
“这与兵法,又能扯上什么关系?”本以为刘冯会直接解释,但不想刘冯却是扯到了兵法上了,董盖颇为不解道。兵法,董盖当然是读了不少兵书,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更是兵法中最基本的一句,他岂能不知道?
但就因而不解啊。
“哈哈哈。所以说,卿尚需努力啊。”刘冯大笑道。
“还请大将军有话直说。”董盖性格直来直去,见此顿时不爽更甚了,也不再顾及刘冯的身份,直接说道。
刘冯知道董盖性格豪爽,再怎么绕下去,怕是真要让他生气了。因而不再云里雾里了,笑着说道:“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是告诉我们用兵之人,行军打仗,不可一层不变。常常可以化虚为实,又可化实为虚。而卿所言之计,不过是常日来,听到我等议论,用计。而依样画葫,做出来的计策。也不能说是错,但用在现在却是有些不合时宜。”
“为何不合时宜?”
见到刘冯不再云里雾里,而是开口解释了,董盖心中的气也消了,气消了,好奇心就起来了,问道。
却是真不明白有什么不合时宜的。
“兵法云,断敌粮道,截敌归路,上策也。而今,孤出兵并州,一路走来。莫不是遵照这句话行事。一路走来,终于走到了现在,将并州这十余万大军的归路,粮路全部断了。可以说,已经得逞了。但是这就意味着可以有了十成的胜算了吗?先贤言,谋成与否,九成靠人谋,一成靠天。此言,正是所谓的天有不测风云。先贤谋划大事,也不敢妄言计必成,反而诚惶诚恐。言一成靠天。况我等呼?”
说着,说着,刘冯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以传授的口吻,对董盖说出了这些道理。
“难道,我们围攻并州,还有破绽不成?”董盖闻言却是颇为惊奇道。真的很惊奇,归路断绝了,粮道也断了。并州就是牢笼而已,纵使程昱还有十六万大军,也铁定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了。
但按照刘冯的口气,却还有一分变数。这如何不让董盖惊奇。因为惊奇,董盖继而又问道:“到底是什么破绽,还请大将军教我。”
刘冯闻言也知道,按照董盖目前的经验,智慧,实在是难以让他自己明白。只得叹息了一声,说道:“兵法云,死而反生。孙子曾自断生路,而得以战胜敌人。如今局势,对于晋阳城中的程昱来说,已经是绝望了。他不用自断生路,也有了孙子当年的条件了。若是他煽动士卒,以做死战,没准就能全盘翻盘。这不是变数又是什么?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用了卿的计策,无疑是让守军更加的绝望,让程昱可以更加强力的煽动士气,作为反败为胜的基础。这岂非是火上浇油,愚不可及?”
“这,末将惭愧。”
在没听刘冯的解释之前,董盖心中不甚服气,但是听了刘冯的解释之后,董盖又是目瞪口呆,又是后怕不已啊。
若是按照刘冯的解释,他的这个计策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如此了。
后果这样严重,刘冯不仅没有向他呵斥,反而解释了一番。
这,这,这实在是让董盖的心中羞愧不已啊。
但是紧接着,董盖就压下了心中的羞愧。倒也不是董盖面皮厚,能这么快的就适应过来。而是此刻董盖的心中,又被别焦虑所取代了。
“若是按照大将军所说,现在程昱正处在绝望,即使不用末将的那劣计,行那火上浇油之举。他也可以煽动士卒,做殊死一战。这岂非是危险了?”董盖焦急的问道。
却原来是担心起了局势的变化,怕最终功亏一篑啊。
“哈哈哈。”
刘冯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而贾诩,刘晔也是张口轻笑。
“这,大将军,二位军师,末将我甚是愚钝,不知道其中关窍。但诸位既然是知道,那就不要再戏耍末将了,快快让末将知道吧。”董盖见此实在是焦急不已,终于求饶道。
“妙就妙在草原的事情上啊。”董盖最是忠心耿耿,刘冯又怎么忍心戏耍呢?刚才,不过是想一步步引导着董盖看清楚局势,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计策是火上浇油的缘故,才会这么绕圈子与董盖说话的。
现在既然已经解释完了,自然不会让董盖这么心焦。于是,刘冯含笑说道:“妙就妙在草原的事情上啊。”
随即,又解释道:“孤猜测程昱是想要以草原为粮道,以获取粮食,继续与汉军厮杀。因而,极有可能派遣使臣往鲜卑去,请求强大的鲜卑人出面维护粮道。急于这个猜测,孤派遣了邓芝前往。而邓芝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不仅煽动了匈奴人出面截杀鲜卑人,而且顺势将对汉室有歹念的于夫罗给宰了。可以说,局势对于我等大大有利。但是我们先一步得到了消息,所以知道。但是程昱知道吗?他的心中肯定是抱着几分希望,希望己方使臣,能够引领鲜卑人出面,维持粮道。从而,生出生机。既然是心怀希望,那么就不会行你背水一战之事。他是不会出来送死的。”
说到这里,刘冯的话已经很明白了。除非真正的愚不可及,否则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董盖只是粗猛而已,当然不是真正的愚不可及。
因而董盖懂了,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最终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既然程昱心中还有一线希望,那我们就要让他保持这一线希望。我们不仅不能让他们知道匈奴人起兵对抗鲜卑人了。还要隐瞒,封锁这个消息。让程昱在绝望中慢慢死去。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个道理啊。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说到最后,董盖哈哈大笑了起来,相当的亢奋。对于自己刚才摆乌龙的事情,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
董盖啊,就是这么豪爽没有心计的一个人啊。
“正是这个道理。”
见董盖终于明白了,刘冯终于露出了赞赏的笑容,含笑说道。
而旁边的贾诩,刘晔也是含笑点头,颇为欣慰的样子。
这顿时让董盖脸红了起来,他想起了刚才自己摆了个乌龙,差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一回。
实在是让人无地自容啊。
第325卷第2606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喜与怒
“既然清楚明白了,那就下去传令吧。派遣大量的斥候,在整个并州布局,截杀任何可疑任务。以防止消息进入晋阳城。”
解释也解释完了,而董盖又明白了这个道理,刘冯终于收起了其余心思,郑重下令道。
“诺。”
见刘冯下令了,董盖下意识的应诺了一声。但紧接着又神色一愣,而后为难道:“大将军,这目前大军的数量也不过是六军三万人而已。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将调动出足够数量的斥候,在整个并州布局,封锁消息呢?”
“调动河东郡的守军,进行帮忙吧。”刘冯想想也是,于是沉吟了片刻,说道。
却是现在局势已经定下了,河东郡那数千守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还不如调动出来,以封锁消息。
帮助获取整个并州。
“诺。”
董盖见到事情解决了,这才再次应诺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而随着董盖一动,刘冯的命令迅速的被传递了下去,整个大军的探子迅速的调动了起来,将晋阳城外,团团围住、即使是一个敌军探子,怕是也难以进入晋阳。与此同时,另有快马往河东去调动军队去了。
若是有河东郡的数千守军加入布置,可以想象,晋阳城就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