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池内,也是车水马龙,即有士人出行,也有商队进入,过道两旁,有小贩沿街叫卖,此上种种,组成了成都城中的繁华似锦。
而此刻,成都的主人蜀王刘璋,也是懒洋洋的。
蜀王宫,偏殿内。刘璋正卧倒在踏上,进行午休,甚至于略略传出了些许的鼾声。而且,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刘璋不时的掀开被子。
也因此,有宫女不断的为刘璋盖被。一切的一切都是帝王的享受。也可以够得上一句话,那就是高枕无忧。
前方有孙策挡着,有山川险要挡着。他刘璋才能如此安心,安逸的在睡大觉啊。不然,可有的焦头烂额了。
不过,刘璋在高枕无忧,在睡大觉。但是他的臣下却是各司其职,正在做着份内的事情。
这一次战争,乃是由严颜,张任,郑度,黄权四人一力促成的,因此在这一场战争之中,这四人充分的获得了刘璋的信任。
其中严颜,张任去了前方。而郑度,黄权则是留在了后方,帮助刘璋处理一些军情大事。譬如,对于前方粮草的保障。
在前方大军出现损失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提供兵源等等。
这种事情,对于镇守后方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巴蜀还比较特殊,巴蜀虽然天府之国,富足无比。
但是山道险要,将粮食运送往前方,那是千难万难。所以,虽然现在前方还没有出现什么军粮紧急的情况,但仍然每天有无数的军粮从成都出发,前往白水关。
因此,郑度,黄权二人几乎每天都有事情忙,忙不完的事情。
而这两人一人是管粮草,一人则是管兵丁补给。
因为战争,刘璋还专门给二人设立了一个官邸,这座官邸就在城北。此刻,城北官邸前院内,黄权,郑度二人正乘着午休的时间,稍稍的喘息一口气,碰个头,饮个酒。
第297卷第2388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成都的百态(2)
亭子内,黄权,郑度二人对坐着,二人身前放着两张案,案上放着酒菜。此刻,二人正在对饮。
“虽然劳累了一些,但是眼见气魄一日盛似一日。却让老夫乐在其中啊。”郑度刚饮下一杯酒,发出了一声感叹。
郑度的年岁比较大了,连日的操劳,使得郑度的脸上充满了疲惫,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极为亢奋。
因为他们成功的挡住了汉军,挽救了巴蜀的命运啊。
“没有什么比安邦定国,更加让人开心的事情了。”黄权深有同感,笑着说道。
“不过,孙策这头虎狼在前方。仍是让人如刺在喉,不吐不快啊。”不过,紧接着郑度又转为忧虑,道。
“无碍的。只要有我们盯着,不怕孙策翻出风浪来。只待孙策与刘冯拼个两败俱伤,刘冯铩羽而归,灰溜溜的退往北方。而孙策骄狂时,我们可暗中命令严颜等人与孙策厮杀,将孙策赶走。这样即是保住了巴蜀,还保证了巴蜀不被孙策所吞并。”
对于孙策的问题,黄权也是比较担忧的,不过这段时间他想了很多。终于认为,还是能够预先防御孙策的。因此,心情比较轻松。
“也是。只要心有提防,那么再强的敌人,都是能够抗衡的。”郑度闻言想想也是,于是忧虑尽消,笑道。
“哈哈,饮一杯。”紧接着,郑度又举杯说道。
“敢不从尔。”黄权也笑着举杯。而后,二人痛痛快快的畅饮了一杯。
郑度,黄权,身为巴蜀智者,蜀中□□。虽然不似刘璋一般在睡大觉,但对于前方局势,却也是有一种胜券在握。
甚至于,他们能预见到刘冯铩羽而归,灰溜溜的败退了。而又能命令严颜,张任等人制衡住孙策,于前狼后虎之间,保住蜀中。
可谓豪气奔放,相当的自信。
在这场战争之中,有□□,也有鸽派。黄权,郑度是□□代表,因此得到了刘璋的重用,一时间为巴蜀重臣,呼风唤雨。
而作为鸽派代表的张松,法正就没有那么轻松自信了。
张松的府邸在城南,是一座占地很大,又相当精致的府邸。而这一日,法正刚好上门来,与张松一起饮酒解闷。
“世道不太平,汉室一统,也是困难重重。可谓,北望王师又一年啊。”张松苦闷的饮下了一杯酒,说道。
望着巴蜀气魄一日盛似一日,最苦闷的就是他了。而这一句北望王师又一年,却是张松对于这场战争的肯定。
怕是汉军一年之内,休想有能力突破巴蜀了。甚至于,一年算是短的了,没准是年复一年呢。
“永年不必如此苦闷。大将军天下无敌,没准有办法突破那重重的关隘,而到达蜀中呢。”法正见张松苦闷,不由劝说道。
不过说出来的话,却连法正自己都不怎么相信。怎么可能,除非从天上飞来,从地下走来。
但那可能吧?显然不可能。
北望王师无数年啊。
“呵呵,希望孝直之言能够实现吧。”张松闻言呵呵一笑,苦中有乐道。
“一定能实现的。”
法正狠狠的点了点头,再次道出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一句话来。
整个成都,安逸,安乐,不见丁点战争气氛。而蜀王刘璋呼呼大睡,郑度,黄权认为相当自信,法正,张松又相当颓废。
可谓人生百态,各有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却是没人认为刘冯能神兵天将。而恰恰,刘冯到达了。
并且,破了江油之后,直达涪城。一如江油一般,刘冯兵不血刃拿下了涪城,并挥兵向南,直导绵竹。
绵竹小城,又无险可守。拿下绵竹指日可待。
而就在这之中,几匹快马绝尘,往成都去了。带去了前方的消息,可以想象,一旦这个消息到达。
成都是如何的一副模样。
第298卷第2389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震动的成都(1)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震动的成都
“哒哒哒。”
成都城北,正是悠闲无比的时候。有士人出游,也有百姓进出,更有商队行走,人人都显得慢悠悠的,安逸,一股安逸之气弥漫。
但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这马蹄声本就强烈,特别是在这种安乐的气氛下,更加显得强烈刺激。
以至于,引得无数的百姓,士人,商人们抬头看向北方。在众人的注视下,马蹄声渐渐响亮,而后几匹快马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范围内。
马匹雄壮,马上的骑士也都是魁梧之人。只是再雄壮,再魁梧都掩不住马上骑士的慌张,惊恐。
而且,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乃是谋一地方的士卒。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这些士卒如此的慌张,惊恐?
但是紧接着,众人就不再多想了。莫名其妙啊,这前方如此多的雄关,有孙策这个小霸王,有周瑜这一位江东□□。
有什么好慌张,惊恐的。难道是汉军杀了孙策,破了雄关,到达了绵竹不成?玩笑了。莫名其妙啊。
怕是哪一位抬手大人得了失心疯了。
这一刻,不管是百姓,还是士人,还是商人的心思却是出奇的一致,当真是莫名其妙啊。而随即,这些人们就继续作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出游的出游,行商的行商,入城的入城。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还真是刘冯率领大军到达了绵竹了。这一群士卒,还真是绵竹太守快马加鞭,派来传递消息的士卒。
这些士卒们策马进入了成都之后,立刻直扑城中心的蜀王宫。不久后,他们到达了宫门外。
“快,快禀报大王。绵竹陈大人加急的消息。”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气喘吁吁的取下了马后的竹简,递给了守护宫门的一员宿卫。
“绵竹,又有什么好加急的?”那宿卫却是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的接过,说道。
“有什么好加急的?汉军都到达绵竹了。”骑士闻言双目一瞪,喝道。
“什么。”宿卫顿时呆住了,而后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儿似的,火急火急的拿着竹简,进入了王宫。
不久后,这宿卫到达了偏殿内。而此刻,刘璋仍然在呼呼大睡。
“大王,大王。汉军到达绵竹了。”这宿卫进入偏殿,立刻大叫道。
“什么?”刘璋被惊醒了,但又没听明白,睡眼朦胧的问道。
“汉军到达绵竹了。”宿卫闻言不得不再次道了一声。
这一下,刘璋睡醒了,完完全全的睡醒了。其实何止睡醒了,简直就是被晴天霹雳劈中了一般,整个人都懵懂住了。
汉军到达绵竹了,汉军到达绵竹了。什么是飞来横祸,什么是事发突然,这就是了。前一刻,还在呼呼大睡。
享受着巴蜀山川险阻的防御,享受着孙策的贴身保护。下一刻,这些保护统统都粉碎了,汉军居然到达了绵竹了。
这,这,这,这完全不可能。
很快,刘璋从懵懂之中清醒了过来,而他清醒过来的第一个反应,却是不可能。
第298卷第2390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震动的成都(2)
因为这实在是天方夜谭了,比天崩地裂,世界毁灭了都还要来的荒谬。毕竟这天崩地裂,或许还真会发生,没准就完了。
但是这铁通的江山,却是牢不可破的。汉军或许能攻克,但绝对不是这么快,这么迅速啊。
“绵竹陈荡。孤王定要诛了你。”刘璋喃喃的道了一声,而后也取了竹简,迅速的观看了起来。
那一刻,刘璋非常的自信。定是那绵竹太守陈荡胡说八道。但是下一刻,刘璋却完全的呆住了。
因为这竹简不是用别的东西写的,而是用鲜血写的。甚至连上边的血迹都没有完全干渴,打开的一瞬间,刘璋的鼻尖就问道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汉军天降,江油,涪城县令投降。臣虽不才,但却有一身傲骨,定要阻挡那汉军片刻,为大王以喘息之机,临别手书,望大王珍重。”
上边字迹潦草,写的也并不工整。可见事起仓促,让那陈荡无暇他故了。也就是说,这确实是真的。
并不是那绵竹太守陈荡得了失心疯了。一瞬间,刘璋仿佛是失去了主心骨一般,瘫软在了榻上。
“嗡嗡嗡。”
刘璋的脑袋仿佛是遭受到了大锤的敲击,嗡嗡作响,不断有四个字在回荡着。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是了,这怎么可能,汉军怎么可能出现在绵竹。绵竹,既然到达了绵竹,那前方就是成都了。而绵竹城小,又无险可守。
争取时间?又能争取多久?怕是一刻钟,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这么短的时间内,该怎么办,怎么办啊。
刘璋并不是雄才,这个时候彻底的暴露出了他软弱的一面。一瞬间内,刘璋居然想到了投降。
汉军强大,这都兵临城下了,不投降如何?不过,另一边刘璋又犹豫不决。上一次,刘冯派人来了,劝降于他。
双方可以和解的,他怎么的也有机会活下去。但是却被他给拒绝了,而现在这一次却是兵临城下了。
这局势就不同了,不仅不同了。而且因为上一次的事情,也不知道刘冯的心中有没有嫉恨他。
这让刘璋没底。也更让刘璋后悔啊。若是早知如此,早知如此,又何必做那抵抗呢,拱手将巴蜀之地让给刘冯就是了。
就不会有这样的祸事了啊。同时,刘璋对于黄权,郑度这些人也出奇的痛恨,这帮家伙,说的天花乱坠,但是现在却是,却是。
早就该杀了他们了。刘璋的心中恶狠狠的想着。若是黄权,郑度等人听到刘璋此刻的心声,怕是要吐血三声吧。
他们忠心耿耿,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刘璋。不过,他们也是活该,王师强盛,刘冯雄雄,却偏偏要对刘璋尽心竭力,活该如此。
不过,最终刘璋没有把这心声付之行动,因为若是要战,那么就不能杀这些人啊。毕竟现在还是犹豫不决啊。还是听听下边人的意见吧。
想着,刘璋定了定神,对着来报的宿卫下令道:“去,召见郑度,黄权,张松,法正,孟达等人觐见。”
“诺。”宿卫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而随着刘璋这一声令下,整个成都才开始了真正的震动,无比强烈的震动。
第298卷第2391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鬼才法正(1)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鬼才法正
城北官邸,前院亭子内。郑度,黄权仍在饮酒,只见二人面色微红,眉目间透着些许醉态,显然兴致仍然很浓。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不久后,一个士卒出现在了二人的身旁。
“二位大人,绵竹太守陈荡血书而来,言汉军已经破了江油,涪城,直达绵竹。大王召见二位大人前往商议。”
片刻后,士卒行礼下拜道。这一刻,即使是这士卒也是心惊胆裂,说话都略显哆嗦了。
“什么?”
郑度闻言失声大叫道,本来满身的醉态,满心的兴致顿时化作了尘烟,消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惊骇欲绝。
这汉军,这汉军怎么可能到达了绵竹了。前方雄关无数,孙策,周瑜兵强马壮啊。
“不可能,我观孙策大军,雄壮非常,绝非善类,白水关,剑阁关又是天下雄关。汉军虽然威强,但却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攻破,更不要说到达绵竹了。”黄权听了之后,首先反应就是不可能。
“对,其中必定有诈,我们立即前去见大王。请大王镇定下来。”郑度闻言眼前一亮,而后豁然站起,说道。
“好。”
黄权闻言大叫了一声好,也站了起来。
随即,二人一前一后,匆匆的出了官邸,乘坐马车往蜀王宫中去了。
城南,张松府邸,偏厅内。
张松,法正也还在饮酒,二人先前言,汉军怕是无数年也难以攻破蜀中了,因此苦闷。但是另一边,二人又坚信汉军威威,即使是一时受挫,怕也是能立刻振奋起来。
不是三年,就是五年,一定会攻破蜀中的,这对于二人来说是有了一些心气,有了一些盼头。
因此,此刻的二人已经不算是在喝闷酒了,而是有说有笑了。
“哒哒哒。”
就在此时,有脚步声响起。紧接着,一名士卒走了进来。并行礼道:“二位大人,绵竹太守陈荡血书飞报,言是汉军已经到达绵竹了。大王请二位大人前往宫中商议。”
“什么?”
法正,张松闻言齐齐失声大叫,失态异常。前一刻,他们还认为汉军怕是无数年也难以下蜀中了。
并发出了一声感慨曰,北望王师又一年。那是为什么?是因为法正,张松不相信汉军的强大吗?
不是,而是他们相信蜀中的山川险阻,相信孙策的兵强马壮,并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虽然说,汉军号称天下无敌,大将军号称天下无敌。
但是这一刻,这一刻,他们听到了什么。汉军已经到达绵竹了,距离成都只有一步之遥了。这,这,这。
这一刻,这二人似犹在梦中。
“下去。”但是二人毕竟也是才智之士,冷静之辈,张松更是坐镇蜀中多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见过不少大世面,于是很快冷静了下来,他首先不是找法正商议,更不是起身去见刘璋,而是挥手对着士卒说道。
“诺。”
第298卷第2392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鬼才法正(2)
士卒应诺了一声,退了下去。士卒离开之后,张松深呼吸了一口气,而后起身走了几步,来到了法正的身旁坐下。并轻声说道:“大将军果是天下无敌,竟到达了绵竹了。这样一来,也是我们的机会。正可劝降刘璋,以迎接王师。”
与张松相比,法正年轻一些。冷静下来的速度比张松稍慢,但是法正的才智超绝,可谓当世一流。
在冷静下来之后,他就考虑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听到张松的话之后,法正摇了摇头,也是低声说道:“不可。”
“为何。”张松闻言大是意外,问道。
这不是大好时机吗?
“天下皆知大将军霸道非常,前次,刘璋已经拒绝了大将军的招降,而交恶大将军,这才引得王师南下。若是投降,这必定没有好下场。刘璋虽然无决,但并非无智,黄权,郑度更是巧辩。我们若是这个时候说降刘璋,必定遭刘璋嫉恨。轻则软禁,重则身死。得不偿失。”法正深呼吸了一口气,解释道。
“这。”张松闻言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是啊,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一些。若是这个事情处置的不妙,怕真的是。
“那孝直以为,此事该如何决断。”张松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惊骇,问道。
“前方雄关重重,孙策兵强马壮。而永年以为,大将军是从何地而降临蜀中腹地的?”法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不知。”法正闻言思索了一下,终是摇了摇头,说道。
“若我所料不差,怕是蜀中雄关,险要之地,有一处薄弱之处。而大将军必定是轻兵而来。刘璋即不降,则必定死抗,城中精兵尚有三万,粮草可支撑一年。足以等待孙策返还,到时候两面夹击,大将军大半败北,饮恨返还。”法正说道。
法正鬼才,此言不假。若是刘冯在此,听到了法正所说,必定惊出一身冷汗。汉军的行军,兵力,居然丁点不差,被法正给猜了出来。
若是刘璋用法正,怕是汉军十年都未必能下蜀中,幸好,幸好。
“这该如何是好。”张松闻言顿时焦躁了,前一刻他还在感叹,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刻,王师却是来了。正是欣喜无比的时候,但是听了法正的话后,张松又知道,下一刻,王师就可能要以败北收场。
所谓三起三落,怕即是如此也。张松又岂能不焦躁?
“永年难道是忘了前言?”法正闻言微微一笑,说道。
“前言?”张松闻言有些愣住了,法正与他说了这么多,从这个问题到达这个问题,而且都还是大事,又把张松弄的焦躁不堪。
还真的忘记了。
“先前永年是要我们一起进谏刘璋开城投降,但黄权,郑度从中作梗,此事大半会失败。到时候,我们或是死,或是被软禁。而刘璋还是会率兵抵抗,以等待孙策回援。若孙策回援,大将军必败,此得不偿失也。我们不若反其道而行之,劝说刘璋重兵抵抗,以获得信任,再驱使孟达偷偷打开城门,引王师入内。虽说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但是王师入城,必定不堪一击。足以据有成都,此方是上上策。”
法正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此刻,法正整个人都散发出了一种光彩,那是一种睿智,一种亢奋。
睿智不说,法正天生才能,纵横之帅,韬略之能。这亢奋,即是天生我才终于是用到的亢奋。
想法正才能惊人,但刘璋却是肉眼凡胎,始终不用。使得法正郁郁无数年,而今终于是一展所长的时候。
此是亢奋也。
“好,就依孝直所言,我们去游说刘璋抵抗。”张松闻言为之赞叹,随即也毫不犹豫的起身说道。
“嗯。”法正点了点头,也起身跟上。
随即,二人也是匆匆的出了府邸,往王宫而去。
第298卷第2393节: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兵临城下(1)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兵临城下
刘冯一出,刘璋乱了,刘璋乱,则成都震动。这一刻,法正,黄权,孟达,郑度,张松等人分别出发,不久后,前后到达了王宫之内。
王宫大殿内,刘璋跪坐在王座上,他身上连正服都没穿,眉目之间充满了一种惊慌,显得非常的狼狈。
而其下,法正,黄权,郑度,张松,孟达等人则是在传阅绵竹太守陈荡传来的血书。
“孙策,周瑜兵强马壮,蜀中山川险阻。不想,竟让汉军生生的到达了绵竹。而今危亡在即,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不久后,血书传递完了,刘璋迫不及待的问道。
“大王,而今局势虽然险恶,但也未必没有一线生机。”黄权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黄权的脸上还残存着震撼。
黄权本以为这件事情有假,但是看了血书之后,黄权也不得不承认,汉军真的到达了绵竹,否则绵竹太守陈荡断不会如此。
因此,现在辨别汉军是真的来了,假的来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最重要的,还是怎么抵抗的问题啊。
不过,黄权也是智者,论筹划韬略,怕是比之法正,也只是相差一线而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已经看穿了虚实,已经有了应变策略了。
因此,才率先回答。
“公衡快快教孤王。”黄权回答的很快,显得干脆利落。顿时,刘璋的心中也信心了起来,迫不及待的说道。
“汉军到的突然,突然的让人没有任何的准备。因此,我们不得不疑惑,前方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冯真的就突破了重重雄关?未必。而城中尚有三万精兵,粮草可支撑一年。此刻,当是关闭城门,镇守成都,而观局势变化。”黄权深呼吸了一口气,道出了自己的应变策略。
“这,刘…,不,皇太子向来用兵如神,孙策,周瑜等人真如同土鸡瓦犬一般,被灭杀了呢?孤王已经抗过天子诏书了,若是这一次再闭门坚守,怕是真要有死无生了。”刘璋闻言却是犹豫住了,犹豫了许久,才张口说道。
刘璋连刘冯都不叫了,改称皇太子。可见心中确实是怕了。
郑度,黄权因此而对视了一眼,心中暗道了一声不妙。而后,郑度开口说道:“大王,那刘冯霸道无比,一怒之下,可倾人之族,天下皆知。正因为大王已经抗衡过天子诏书了,因此,若是开城,怕是后患无穷啊。”
“这。”
刘璋闻言浑身一个激灵,说的是啊。这也正是他的担忧啊。此刻,刘璋的心中别提有多么后悔了,早知道如此,早知道如此。
唉。
“大王。”
就在这时,始终沉默的法正开口说道。
法正乃是鸽派,随着他的开口,顿时让郑度,黄权二人心中一凛,充满了警惕。
“孝直且说。”刘璋并不喜欢法正,但此刻大祸临头了,正是集思广益的时候,也管不得喜欢不喜欢了。因此,刘璋立刻开口说道,口气还比较亲切。
第298卷第2394节: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兵临城下(2)
“黄先生所言甚是。上一次才是归顺的好机会,可惜大王被小人蒙蔽,而错失良机。而这一次,若是开城,怕是大将军必是秋后算账,到时候下场凄凉也。是以,臣以为,开城万万不可。”法正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这。”本来刘璋以为法正会说出不同的一番见解,不想居然也是与黄权一样的,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冰冷。
这投降的路,真是绝了啊?
黄权,郑度本是警惕法正会说出什么投降的话来,正想反口讥讽。却是不想反正居然说出了这一番话,顿时让二人心中一愣,但是紧接着,二人的心中却是更加警惕了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一句话,那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从投降派,变成强硬派的。
“而且,黄先生也确实说的有些道理。前方雄关重重,汉军不可能轻易突破的。此间必有薄弱之处。臣猜测,孙策兵力尚存,雄关未必失去。而汉军突入蜀中的,只是小股轻兵而已。大王勿虑。”紧接着,法正却是说道。
“这。”
黄权,郑度一愣,但是紧接着也为法正的论断而赞叹,薄弱之处,他们险些被这个消息给冲击到了,忘记了这一点了。
是了,孙策兵强马壮,蜀中雄关重重,刘冯再怎么也没可能从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成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找到了什么道路。
这一刻,黄权,郑度心中坚定的,法正是一个投降派,不由动摇了。若是投降的,此刻怕是要劝说大王投降才是,岂会如此头头是道的分析?
不过,先不说法正到底是怎么想的。此刻,正是劝说大王坚守的好机会啊。于是,郑度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大王,法孝直所言甚是。孙策必定尚存。”
本来双方关系恶化,直接称先生算是比较客气的了。但是现在法正的一番表现,却是让郑度改口称法孝直了。
“好,那就关闭城门,严防死守。等待孙策大军回援。”刘璋没有决断,也没有谋略,但是手下谋臣却是出奇的一致,要求抵抗,这就根本不需要决断了,照准就是了。于是,这一次刘璋迅速做了决定,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
“诺。”
五人齐齐应诺道。五人也都是很是欣喜,只不过黄权,郑度是为了刘璋抗衡汉军而真欣喜,而法正,张松却是为了谋划顺利进行而真欣喜。
双方都是欣喜,但是所图却是截然不同。
而随着法正的这一次发言,也重新获得了刘璋等人的信任。有句话说的好啊,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
只有危亡之时,才能知道谁是忠臣啊。
不想前段时间开口投降的张松,法正在关键时刻,居然如此的为巴蜀谋划。怀着这一种感慨,刘璋重新对人事任命进行了调整。
张松,法正这本被排挤的二人,重新获得了几分权势。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只待刘冯大军杀到了。
与此同时,这一日成都城中也是整肃了起来。城中已经不允许百姓走动了,到处都是士卒在走动。
清点粮食,搬运器械,准备守城工具等等,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就在这种气氛之下,汉军于次日杀到了成都城外。
兵临城下。
第298卷第2395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此间自有真龙凤(1)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此间自有真龙凤
空中万里无云,一片晴朗。这一日,当真是一个好天气啊。只是,成都再也没了以前的那种世外桃源的气息了。
城北,城门紧闭,城头上立着许多或是披甲持矛,或是披甲持弓的守卒,他们都是紧张无比的看着北方。
甚至有一些士卒,腿脚都开始哆嗦了。巴蜀承平许久了,所谓精兵也不过如此了。
而就在城上士卒们紧张的观望之中,一支大军终于出现了。
“汉。”首先出现的仍是那一面“汉”字帅旗,其次乃是旗下那无数无数的王上大将军亲兵。
明黄甲胄,奇异陌刀,腰胯连弩。这种装备,这种装束,天下皆知。此,刘冯亲兵也。随着这一支大军接近,顿时一股冲霄的肃杀之气,直扑而来。
“咕噜。”
有胆小的守卒心中惊惧,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下意识的退后了一步。
“快,快去禀报大王。汉军到了,汉军杀到了。”下一刻,才有守城校尉凄厉大叫声响起。
“诺。”
有士卒应诺了一声,连滚带爬的下去了。
而城下王上大将军亲兵呢?自始自终都没有摆出进攻的模样。
“汉”字帅旗下,刘冯仍然穿着甲胄,只是身上的泥土,风尘已经被洗去了,昨日,刘冯大军攻打绵竹,遇到绵竹太守陈荡的殊死抵抗,耽搁了片刻。刘冯于是在绵竹呆了一夜,刚好整肃了一下。
“下令,安营扎寨。”
刘冯抬头看了一眼城池,脸上露出了一抹冷笑,而后下令道。
“诺。”
董盖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准备去了。不久后,王上大将军亲兵们自力更生,开始建造大营了。
而另一边,刘璋也得到了消息,率领法正,张松,郑度,黄权,孟达,以及军中的许多统兵大将来到了城北城头,观看汉军声势。
当他们一踏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