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杜定那无头的尸体还在喷涌血泉,过了片刻,才摇晃了一下,“碰”的一声跌落在了地上。

地上,鲜血涂地,随着杜定身躯的落下,顿时鲜血飞溅,在配合上杜定尸体不远处的头颅,顿时组成了一种残酷的景象。

而董承就这般跨马而立,一手持剑,一手持将旗,仰天一声狂吼。

“杀。”

声音威猛,直冲云霄。

在那一瞬间,画面仿佛是定格住了一般,因为整个袁军士卒,杜定的一些部将,都被这个变故惊呆了。

因为董承入城的表现,实在是不像要反叛的模样。一般设计请君入瓮,城中埋伏伏兵,只能是引军半入,更不可能被控制大半城墙。

也不可能敌军主将,会带着三五亲兵就悍然刺杀己方主将,这完全不可能,若是少有不慎,敌军主将岂不是也要死亡?

刺杀不成,反而死,多么可笑。

但是董承就这么做了,他一步步的取得了杜定的信任,并以身犯险,埋伏在了杜定的身边,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看着杜定的尸体,看着董承夺下将旗,仰天狂吼的模样。士卒们焉能不被惊呆了?

“杀。”

直到又一声吼杀声响起,却是董承为了取得杜定的信任,董承故意支开了一些距离的亲兵们,反应了过来,他们吼杀了一声,迈开步子,仿佛是一道利箭一般冲向了董承。

现在董承的状态非常危险,他们得进行保护。

城墙上的情况则是比较复杂,即有袁军士卒把守,又有董承帐下的士卒把守,双方共镇城池,总的来说,汉军的士卒要稀少一些。

而董承亲兵们的一声吼杀,却仿佛是一个信号一般,也让这些汉军士卒动了。

“杀。”人数虽然稀少,但他们仍然是挺矛向前,悍然的进行了攻杀,许多袁军士卒们猝不及防,被当场刺死。

“扑哧,扑哧。”

“啊啊啊。”

在刀剑入肉的声音,以及惨叫声骤然响起,士卒们的长矛,从无数袁军士卒的胸口冲入,而后从背部刺出,而后迅速拔出。

鲜血狂飙,连成一片,仿佛血海一般。

“杀。”当然有些袁军士卒有些防备,在关键时刻躲避,或是格挡,反应过来之后,迅速的展开了反击。

但可惜,刚才董承士卒的忽然击杀,使得成吃上袁军士卒的数量锐减,汉军董承士卒开始占据完全的上风。

不过,混乱仍然不可避免。双方士卒一边厮杀,一边吼杀,再加上兵刃碰撞声,惨叫声,城头陷入了一片混乱,城墙的控制陷入了混沌状态。

第235卷第1892节:第九百五十六章气势滔天,吞吐袁军(2)

“杀。”

也就在城墙上的董承士卒瞬间暴起,攻杀的时候,又有士卒吼杀声响起。

这一声吼杀,才是真正的惊天动地,仿佛风云色变,沙河倒流一般,霸气异常。

“哒哒哒。”

紧接着,无数脚步声响起,这些脚步声仿佛是马蹄一般,沉重,响亮,仿佛使得整个地面都震动起来了一般,摇晃不已。

不久后,一队队的士卒从两旁房舍旁冲出,这些士卒与一般士卒完全不同,他们身上穿着的武将才穿戴的高等甲胄,手上持着的是奇怪的兵刃,腰间别着弓弩,北上背着无数弩箭。

浑身上下,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一般。

随着这些士卒的冲出,顿时一股铺天盖地的杀气威压而来,让所有的袁军士卒全部都色变了。

这是汉武卒啊。

与朱灵骑兵一战,杀朱灵,使得王上大将军亲兵,以及汉武卒威震天下,被誉为最强步卒,声名赫赫。

名声太响,自然而然的就有一股常人难以忍受的威势。

在这个时候,在城门附近的袁军士卒,做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动作。一小部分,临阵退缩了,顺势退出了城外。

大部分士卒则是吼杀了一声,硬着头皮冲了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否认,杜定还是善于养育士卒,调教士卒的,可以称的上是一位良将。

“杀”。但是他们的冲杀,简直是自寻死路一般,汉武卒们挥舞着陌刀,再次吼杀了一声,一个个仿佛砍瓜切菜,杀戮着一个又一个扑上来的袁军士卒。

而袁军士卒仿佛是没有一丁点反抗力一般,成片成片的倒在了地上。就算是有偶尔悍然之卒,刺中了汉武卒,但是因为甲胄厚重的保护,汉武卒只受到了一点冲击,并没有受重创,尚能再战。

在这一刻,汉武卒的防御力,进攻力,完全展现了出来,仿佛是一辆辆战车,杀不得,伤不得。

“杀。”汉武卒们只用了少许的时间,就斩杀了袁军在城门附近的士卒,控制了城门。

“关门。”忽然,汉武卒之中冲出了一位军官模样的人,对着士卒们大吼。此人手执陌刀,形象凶猛,正是徐庶帐下的左司马,奉命截断城墙,关闭城门。

“杀。”

就在这个时候,城外的数路袁军将军反应了过来,吼杀了一声,率军冲击城门,想要在城门关闭以前,冲入城中,不让汉武卒得逞。

这般之下,无数的袁军士卒冲入了城门。

“哼。”这汉武卒左司马横刀再被,冷哼了一声,取出了腰间的连弩,与其余汉武卒排列成两排,一排下蹲,一排站立,而后扣动了扳机。

“嗖嗖嗖。”

顿时,无数弩箭飞跃而出,在一声声破空声中,仿佛一道道流光,不可避免的射中了对面妄图冲入城中的袁军士卒。

“啊,啊,啊。”

无数袁军士卒顿时受到冲击,或是被弩箭射中了要害当场死亡,或是重伤,惨叫了一声,倒在了地上。

一时间,袁军的攻势,被截断。

“关门。”那汉武卒左司马乘机大吼了一声。

“轰隆隆。”汉武卒们会意,分出十人推动城门,进行关闭。城外的袁军自然是不甘心,想要反推动城门,与汉武卒较力。

但汉武卒岂是等闲,他们一个个的体力惊人,气力冠天,只十余人,就推着城门,把城外的许多袁军士卒推的倒退,最终,轰然关上了城门。

“轰隆。”一声重响,城门关闭。紧接着汉武卒们麻利的把门闩,放在了城门上。巨大的城门有五处门闩,很快就被士卒们全部安上。

这就代表,关门打狗的形势,完成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幸苦的时候。一方面,他们要压制在城中的小五千杜定所部的袁军,同时要应对城外数路袁军士卒的冲城。

因为要获得杜定的信任,董承甚至是把许多的守城器械都搬下了。

因此,要彻底吞灭这一支袁军一营兵马,并守住城池,需要将士们奋力抗争才行。

第236卷第1893节:第九百五十七章爽哉(1)

第九百五十七章爽哉

许县城中,惊人巨变发生了。

董承斩将夺旗,杜定身首异处。

城北城墙上,汉军士卒突然对意图控制城墙的袁军士卒展开了突然的袭击,厮杀仍然在持续,无数的汉军士卒,围困稀少的袁军士卒,血染城头,惨叫迭起,场面很是惨烈。

城门附近,汉武卒也完成了对杜定本营兵马的截杀,关闭了城门。

关门打狗的局势已经形成。

其实从董承斩杀杜定,夺下将旗,再到城头上汉军士卒忽然对袁军士卒悍然冲杀,与此同时,汉武卒进攻城门口的袁军士卒,关上城门。

说起来很漫长,但不过是发生在瞬息间罢了。

因为发生的太过突然,前方的杜定部将,以及亲兵们呆愣了许久。

“将军。”

一声悲呼,紧接着这些人纷纷怒视董承,前方的董承仍然非常嚣张,一手持剑,剑上染血,温热的鲜血正一滴滴的从剑身上掉下来,发出一声声水滴声。

一手握“杜”字将旗,将旗本是杜定之物,而今杜定被杀,将旗落入董承之手,一股斩将夺旗的威猛,顿时溢满了出来。

更加讽刺的是,董承四周的兵丁不过是三五人而已。

“杀。”一声吼杀声响起,杜定的部将,亲兵,以及士卒们齐齐挺矛而上,打算围攻董承。

“杀。”

董承与身旁的三五亲兵怡然不惧,齐齐吼杀了一声,列成圆阵,以备袁军。

“砰砰砰。”

片刻后,双方相遇,董承一手持剑,一手握将旗,与袁军展开了猛烈的厮杀。

“扑哧,扑哧。”

“啊,啊,啊。”

董承腰部受了伤,但此刻的董承仿佛就是没有任何伤患一样,勇猛异常,一剑杀人,一旗横扫,顿时死伤一大片,惨叫声迭起。

“杀。”

老将军战到狂,须发皆张,怒吼连连,仿若是战神复生,大杀四方。再加上三五亲兵的配合,倒在他们面前的尸体多达数十,连成一片,威猛无双。

“杀。”

董承的其余亲兵虽然与董承有一段距离,但并不遥远,很快就靠近了董承等人,他们自然不容袁军士卒斩杀董承,齐齐吼杀了一声,加入了战团。

一时间,双方杀了个人仰马翻,鲜血飞洒,残肢断臂飞舞,惨叫声连绵不绝。

“杀,杀。”杜定营中的部将们挥舞着战刃,策马奋力冲杀,无数袁军士卒一拥而上,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始终不能取胜。

与此同时,其余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城头,所有站在城头的袁军被汉军士卒消灭了,一队队的汉武卒冲了上去,手持连弩,对着城下虎视眈眈。

另一方面,另一部分汉武卒在关闭城门之后,顺势朝着被困在城中的数千杜定兵马,发起了猛攻。

“杀。”

一声声吼杀声中,汉武卒们手中的陌刀就仿佛是农夫手中的镰刀,而杜定数千兵马也化作了一颗颗稻草。

在镰刀的攻势下,稻草纷纷被砍翻。

第236卷第1894节:第九百五十七章爽哉(2)

一时间,头颅抛飞,惨叫声刺耳。

“嘀嗒,嘀嗒。”

与此同时,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马蹄声仿若擂鼓之声,震颤天地,使得整座城池都摇晃了起来。

“杀。”

不久后,一声吼杀声响起,杀气冲霄,铺天盖地。再过了片刻,一队队的骑兵出现在了四面八方,却是董承早就埋伏在了四周的骑兵,在厮杀之后,立刻反应,前来围攻打狗。

后方有汉武卒,四面八方有董承骑兵,董承士卒,如山如海,声势滔天,使得被围困在当众的杜定本营数千人,勃然色变,胆战心惊。

有些胆小者,甚至是腿肚打颤,面上瞬间就失去了血色。

“立而持刃者,杀。弃刃坐地者,活。”

董承见时机已到,顿时深呼吸了一口气,紧接着一口气尽情泄出,吼了出来。仿佛平地惊雷,轰隆不绝,雷威滔滔。

不可否认,杜定是一员良将,他善养士卒,士卒多愿意效命。但他毕竟不是逆天神将,已然身死,再加上坐困城中,四面八方都是汉军士卒。

袁军的抵抗之心,瞬间就动摇了。

“噼里啪啦。”顿时,无数的袁军士卒丢弃了手中的长矛,弓箭等兵刃,盘腿坐在了地上。

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使是有三五忠心之人打算奋力抵抗,也是不敢妄动。

董承只一吼,袁军数千人俯首。

“陈狂何在。”

紧接着,董承一声狂吼,大叫道。

“末将在。”随着董承的一声狂吼,无数骑兵中出来了一人,这人身形似一座小山,壮硕的厉害。这陈狂乃是董承最近提拔起来的部将。

“立刻率领一千余士卒,把这群降卒压下去,严加看管。”董承下令道。

“诺。”陈狂应诺了一声,立刻分出了一千士卒,押送这些士卒离开。

“其余骑兵也退下。”紧接着,董承又是一声令下。命了骑兵们都退下,接下来是守城战,骑兵没什么用处。

“诺。”骑兵们轰然应诺了一声,也跟着退下。顿时,城北一下子变得空荡荡了起来,只有杜定,以及许多袁军士卒的尸体,暂时没有处理,横尸当场。

而杜定所余下的数千兵丁,就这么被董承给吞下了。所谓气概天地吞山河,即如是了。

董承看着四周的情况,心中涌现出了一片欣喜,爽哉,爽哉。如此一来,袁军失一军六千人,这个数字虽然不至于让袁军伤筋动骨,但打击也不小。

不管是兵力,还是大军的士气。

对于他们镇守许县来说,更是有无穷无尽的好处。奉命镇守许县,而无愧于天子,无愧于王上大将军矣。

董承的心中欣喜的暗道了一声。

“杀呀。”

就在这时,一声狂暴的吼杀声响起,天地仿佛发生了剧烈的抖动一般,让人站立不稳。

数万人,这绝对是数万人齐齐吼杀,才会拥有这样的一种声势。

董承经验丰富,顿时从声音之中辨别出了欣喜。他也知道,真正的考验到了。

吞袁绍一军,仿若是虎口拔牙。雄虎必定要发怒了,接下来的攻势必将无穷无尽。

但是董承却并没有任何惧色,任你洪水滔天,也休想毁城而入。

“派人去通知甘宁,文聘二位将军,小心镇守城池。”董承先是下达了命令,而后大呼道:“汉室国祚,无穷无尽。岂是曹操,袁绍等逆贼可撼动,我等镇守城池,以报国家的时候到了。”

“杀。”大呼过后,一声吼杀骤然响起,杀机滔天。

“杀。”无数汉军士卒瞬息响应,一股不弱城外数万袁军的声势爆发了出来,而且更加尖锐,更加的凝聚。

此,真上上精兵也。

第236卷第1895节:第九百五十八章袁绍尝失败(1)

第九百五十八章袁绍尝失败

惊变只是在片刻间完成,在城中忽然出现了吼杀声,而后汉武卒手持陌刀斩杀了无数袁军士卒,又以连弩射杀门外袁军士卒,关上城门。

城外除了还有一截杜定之兵以外,还有数路将军督阵数万兵马,与杜定为援,挺入许县。

而今城门轰然关闭,城中吼杀声冲天,这自然让城外的袁军一阵骚动。

各路袁军将领,赶紧取了云梯,引兵攻城。因此,才有了数万人吼杀,冲击城门的壮烈场景。

“杀。”数万人排成无数排,人数众多,仿佛铺天盖地,他们或是手持短刃,或是手持弓箭,云梯等等,在一声声整齐划一的吼杀声中,快速的冲向了城墙。

而城池上,无数无数的汉武卒们手持连弩,面色冷峻的看着城下的袁绍大军。魏军,袁军数十万大军围攻许多,厮杀长达数月。

这样的场面,汉武卒们见的多了。毕竟,他们手中的连弩,乃是守城利器,董承把他们分派上四面城墙,进行射杀。

而他们所见到过最大的场面就是袁军,魏军联合起来对四面城墙发动了总攻,投入的兵力可能超过十五万,相比起来,这点场面,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他们非常冷静的在观察,手脚非常稳健,直到袁军士卒冲到了弩箭范围内之后,他们才引动了扳机。

“嗖嗖嗖。”

顿时,一排弩箭呼啸而出,仿佛是一支支飞舞的蝗虫,发出了一声声尖锐的破空声。

“啊啊啊。”

“扑哧,扑哧。”

一支支箭矢仿佛雨水一般呼啸而下,有大半钉在泥上,发出了一声声插入泥地的声音,同时却有一部分钉在了袁军士卒的身上。袁军士卒身上的皮甲,根本挡不住弩箭的射杀。

顿时,袁军士卒人仰马翻,惨叫声迭起。

一时间,袁军士卒惊惧不已,开始裹足不前了。

“胆敢裹足不前者,杀无赦。”后方,无数的袁军统兵大将们引亲兵督阵大军,命亲兵连声大吼,一股煞气,直逼而上。

“杀。”这使得袁军士卒的声势顿时恢复了过来,齐齐吼杀了一声,继续朝着许都发动猛攻。

就在这时,董承也走上了城墙。他身披金甲,头戴金盔,背后披着红色绣袍,腰间别剑,龙行虎步,虎虎生风,威势盖天。

董承先是看了看城池下如蚂蚁一般的袁军士卒,而后又看了看城头,城头除了弓箭手的弓箭与汉武卒的弩箭以外,什么守城器械都没了。

董承为了取得杜定的信任,连这些都搬走了。

“立刻下令去搬运守城器械,命令出了大部分的士卒走上城头,与袁军厮杀。”董承看完之后,下达了命令。

“诺。”左右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传令去了。

不久后,无数无数的汉军士卒,搬运着守城的器械,站上了城墙,开始承受袁军士卒的猛烈进攻。

“杀。”

“砰砰砰。”

“啊,啊,啊。”

第236卷第1896节:第九百五十八章袁绍尝失败(2)

“扑哧,扑哧。”

战场上,箭矢呼啸,滚石,圆木飞坠,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飞洒,残肢断臂抛空,一切的一切仿佛是这个乱世的缩影,惨烈,悲凉,人命如草芥。

这一场惊人大战来的异常,来的迅速,来的惨烈。董承一方绝对是做足了准备的,毕竟是董承一手导演出了这场大战,但是对于袁军一方来说,却是突兀,突兀的异常。

风势渐渐强盛,吹的战鼓声更加的轰鸣。但是对于袁军来说,不免悲凉了一些。

袁绍大营,高台之上,袁绍,逢纪二人立足其上,远眺前方,二人的神色都惨白异常,不见一丝一毫的血色。

强风吹的袁绍的披风咧咧作响,仿若一头飞龙,舞动长空,却带不起袁绍的一点气势。

因为二人都清楚的看到了全过程,忽然城门关闭,忽然喊杀声惊天,忽然大战开启,而他们的大将杜定却是没了声息。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说明了一切了。

“中计矣。”最终,袁绍木讷的吐出了三个字。

中计矣。完全的道出了袁军现在的情况,不仅白白的失了一军,而且还惹了漫天的笑话声。

本以为乃是舜舞干戚而苗服,大势所趋。却不想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背,中计了。

“怎么会这样。”逢纪的面色也是同样的惨白,他想不明白,完全的想不明白。因为根据城中的消息称,甘宁,文聘与董承将帅失和,杀机四伏,几乎是一触即发。

为什么关键时候,会出现这种变卦。

莫非是董承之计?不可能,若是计谋,甘宁,文聘粗猛武夫,演出不了这么精湛的骗局。

那完全不可能,完全不可能。

那就只能是一个结果,董承冒险,自己设计,连甘宁,文聘也骗过了,不惜可能会与甘宁,文聘发生误会,进而导致火并,覆灭的危险,设下了这个计策。

但问题又回来了,董承到底是一介武夫,思绪不可能如此缜密,其中必有智者帮助。

“莫非,是那徐庶?”想着,想着逢纪的心中终于有了一些端倪了,他喃喃自语了一声,不由抬起头看向许县城池方向,心中无比的复杂。

徐庶不仅破了他的计,还将计就计,引了一杜定出手,去了袁军一营六千兵马。当真是可怕。

袁绍重用世家大族,而逢纪入袁绍营中,自然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也向来鄙视那些寒门士人,奋力的阻挡了一些寒门人才进入袁氏高层。

认为那些人不配为重臣。对于刘冯弄出什么孝廉制,靠考试进行取材的办法,更是不屑一顾。

结果在这里,他却败给了徐庶。

败给了刘冯用孝廉制,所取得的人才,徐庶。这如何不让逢纪心中复杂?

失败,失败的彻底啊。

“主公。”

“元图。

不久后,袁绍与逢纪二人稍稍的缓过了气,几乎同时二人转过头来看着对方,紧接着二人都是一愣,发出了一声苦笑。

“主公,事已至此,悔之晚矣。不若与曹操联手,数十万大军会困许县,看是否能乘势入城。”

深呼吸了一口气,逢纪说道。

“城中尚有孤数千兵马,不可能一下子被杀,大半是被囚禁了。若是能一动城中士卒守城,而松于看守降卒。这降卒可以乘势闹城。此未尝也布是一个机会,应当确实试试。”

袁绍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点头说道。

“诺。”逢纪应诺了一声,下去安排人去通知曹操了。

“唉。”逢纪离开后,袁绍再次望向前方,此刻袁军气势惊天,攻势猛烈,仿若排山倒海一般,无可抵挡。

但是袁绍却是没有半分喜悦,因为他知道这次失败了。

白白损失了杜定,以及六千兵马,痛,痛,痛啊。

第236卷第1897节:第九百五十九章徐庶威武(1)

第九百五十九章徐庶威武

杜定中伏,袁绍令众合攻许县北城门,一时间战鼓雷动,号角声连绵,数十里开完也能听清楚。

而这时,曹操率军在东,其实不用袁绍派人禀报,曹操也知道计败了。

魏营中军大帐内,曹操与帐下郭嘉,程昱,董昭,陈群等四大谋臣分主次而坐。

骤然听到吼杀声冲霄,顿时曹操神色微微一变,叹息道:“果是董承之计也。”

随即,曹操又不无妒忌道:“董承者,汉室孤微时,他也不离不弃,与刘冯合谋,夺了许都。其子谋反,为刘冯所杀,却忠心依旧。此等忠臣,为何为刘冯所得?”

郭嘉等四人闻言心下也不免叹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主公,听声音袁绍是恼羞成怒,想要猛攻许县,我们是否也起兵响应?”过了片刻,董昭问道。

“下令进攻,务必要早破许县。”曹操闻言神色一变,收起了刚才的妒忌,郑重道。

“诺。”董昭应诺了一声,下去传令去了。

“走,你等也随孤入营门口,观察战情。”董昭离开后不久,曹操也起身说道。

“诺。”郭嘉,程昱,陈群等人应诺了一声,与曹操一起出了中军。

“咚咚咚。”

“呜呜呜。”

此刻,东方魏营也响起了战鼓,号角声,在这样的声势下,一队队的魏军士卒冲出营帐,集结了起来。

不久后,无数无数的魏军士卒集结在许县城东门外。

“杀。”

在擂鼓声中,将军们举起了手中的刀刃,指向许县方向,吼杀道。

“杀。”

随着将军们的一声令下,无数的魏军士卒扯开嗓子嘶吼了一声,迈步冲向了许县。

不久后,是西方,南方大营也分别朝着许县发动了进攻。

董承将计就计,吞了袁绍一军,结果引发了这一场许县围攻之后,最为惨烈的战争。

这一日,吼杀声冲霄,哀嚎声遍野,鲜血流淌成河,完全染红了大地。只是任由魏军,袁军如何的攻打城池,双方如何的血流成河,许县城池都仿佛是一块磐石般,屹立不倒,雄傲无比。

大战到了傍晚,这才渐渐止息。

城外,魏袁二军纷纷罢兵,只余下由尸体,血迹,断箭等等所组成的狼藉之地。

城中,则是一队队的士卒在将领们的指挥下,搬运尸体,收拾残局,照料伤者,人影交错,组成了一派忙碌的景象。

董承一丝不苟的率领亲兵,在城头巡视。他身上甲胄腰部位置有一处触目惊心的伤口,浑身上下沾满了血迹。

这些都是属于董承的荣耀,证明他杀过敌军猛将,伸出敌阵杀的敌军胆寒。

“哒哒。”

就在这一片忙碌景象之中,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不久后,数十名亲兵簇拥着二人出现在了不远处,并急速向这边靠近。这二人正是文聘,甘宁。

他们二人在大战爆发之后,也是奋力率兵厮杀,甚至于因为袁军,魏军的士卒太多,二人都不可避免的受了一些伤创,不过幸运的是二人受创都并不太严重,行动自如。

第236卷第1898节:第九百五十九章徐庶威武(2)

片刻后,二人到达了城门附近,对视了一眼,立刻翻身下马,走上了城头。来到城头后,甘宁抓住了一个士卒问道:“大将军在哪?”

“回禀甘将军,大将军在左侧城墙巡视。”这士卒一指左方,说道。

“多谢。”甘宁道了一声,与文聘一起往左侧而去。不久后,二人与董承相遇了。

“末将前来请罪。”当看到董承,以及董承所穿甲胄腰部触目惊心的伤口,以及浑身染血的模样,二人的心中都升起了一股愧疚之情,下拜道。

尤其是甘宁,更是羞愧不已,他还曾怀疑董承要献城投降,而寻文聘打算与活捉董承,号令士卒守城,却不想董承却是将计就计而已。

今日虎吞袁绍一军,乃董承之功也。

甘宁又岂能不愧疚。

大丈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甘宁又不是那种死不认错的贼人,也不是愧疚认错的娇气之人,于是汇合了文聘,前来请罪。

“二位将军切莫如此。”董承见此心下一惊,连忙上前扶起了甘宁,文聘,说道。

扶起了甘宁,文聘之后,董承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老夫与二位将军同殿为臣,老夫对于二位将军之忠贞勇猛也甚是佩服,尤其是甘将军。”

说着,董承转过头看着甘宁,真诚道:“老夫与袁绍通信,甘将军获得消息之后,立刻前来问老夫,此真忠臣也。只可惜,徐元直之计,必须要隐瞒二位将军,老夫才视而不见。以至于甘将军负气而去,该是老夫向将军赔罪才是。”

说着,董承真对着甘宁行了一礼,表示歉然。

“大将军严重了,是我愚钝才对。”甘宁闻言连忙扶起了董承说道。

“吞袁绍一军,打退袁军,魏军的攻击,此乃人生大快也,二位将军何必做小儿女姿态。”这时,文聘在旁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说的好,我等男儿大丈夫何必如此。”董承闻言大笑道。

“哈哈哈。”甘宁也跟着大笑。

“对了,大将军所言,这计乃是徐元直之谋,某非元直醒了?”笑罢之后,甘宁忽然心中一动,问道。

“正是徐元直之功啊。”董承点了点头,把徐庶与他的分析都说了,正是因为徐庶的将计就计,才能有今日之成果啊。说到最后,董承又不免沉重道:“只可惜徐元直只是清醒了片刻,就又昏睡了过去,命悬一线啊。”

“徐元直病榻之间,尚能从容应付。不愧为王上大将军所仰仗的重臣,只可惜遭了厄运,以至于性命垂危。希望他能顺利度过吧。”甘宁闻言更是佩服徐庶,也更是叹息,说道。

徐庶威武,让人佩服。病榻之间,只清醒片刻,却能设计助董承退敌,更是堪称奇迹,若就此陨落,就太过遗憾了。

“若是退了这城外的数十万精兵,请朝中御医进入许县医治,徐元直必能度过危难。”文聘忽然说道。

“虽吞袁绍一军,从侧面巩固了许县的防御。但数十万大军尚存,要想打退,谈何容易。只能等王上大将军那边有所突破了。”董承闻言也跟着叹息了一声,说道。

“我相信王上大将军。”甘宁忽然说道。

“嗯,不管如何危难,王上大将军都能度过。”董承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嗯。”文聘也默默的点了点头。

随即,三人一起转过头望向虎牢方向,眼中充满了期待。以徐庶之能,小胜了一场,但不足以定胜负。

关键还是要看关中,虎牢的战况。而现在袁绍,曹操数十万大军环视许县,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获得前方情报了,不知道如何了。

但这无损他们对于刘冯的信任,无他,盖因为刘冯乃是绝不会让汉室死臣失望,上天赐下振兴汉室的皇太子,王上大将军。

第236卷第1899节:第九百六十章张辽壮哉(1)

第九百六十章张辽壮哉

就在袁绍设反间计,又被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