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紧接着,袁绍又颓废的跌坐在了座位上。中兴都中兴了,还能如何?难道他率兵南下与刘冯争雄,以败军之势与新胜之兵争雄?那简直是开玩笑啊。

其实这个时候,也并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联络天下诸侯,一起征讨汉室。不承认这个天下共主了。

但是可能吗?首先是他与曹操,二人恩怨纠葛太严重了。官渡之战,青州争夺战,曹操从他的身上挖走了多少的兵力,名望。

双方联盟,不仅是他不愿意,就算是下边的文臣武将怕也是多有抵触啊。

袁绍的面色一阵青紫,从不可置信,到挫败感,再到恐惧,再想办法要抵触汉室。一次次的打击,让他非常非常的难受。

“主公,当务之急。还请主公更加勤政,广积粮食。勤练兵马,以应变局。”郭图见袁绍脸色青紫,就猜测到了几分,立刻说道。

“正是,天下大势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现在名望,地盘都是虚的,只有手中的势力才是真的。刘冯窃据撮尔小国,却能如此气势,吞吐万里。而我们河北是广有数万里土地,数百万人口。只要积蓄实力,一样能够与之抗衡。”逢纪连连点头,说道。

“好。就这么做,勤练兵马。”这一刻,两大谋臣也是发挥了作用了,袁绍一扫迷茫,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过,袁绍的一颗心仍然是忍不住颤抖,汉室中兴,汉室中兴。

第196卷第1574节:第七百九十一章孙策闻风退兵(1)

第七百九十一章孙策闻风退兵

天下群雄,闻风丧胆者,远不止袁绍一人。

扬州。北方战争只坚持了一段时间而已,但就在这段时间,孙策已经率兵攻打寿春了,四万大军齐出,猛将如云。

汉军一方,将军沮授死守寿春,并派人往新野求援,鲁肃的军队杀到,缓缓的接近寿春。

等靠近寿春后,又停止前进,与寿春城池,以及孙策大营相隔十里,互相对峙。

这一日天气有些阴沉,下着毛毛雨。这雨水实在是太小了,飘落而下,能做到的只是湿润大地而已。

寿春城墙血迹斑驳,到处都是刀剑的划过的痕迹,非常的惨烈。绵绵的细雨根本不能冲刷这惨烈的痕迹。

不仅是城池,城头,城池与孙策大营之间的距离,也都是一片惨烈。

城池上,沮授率领亲兵,部将在巡视城墙,脸上一片凝重,不时的远远眺望不远处的孙策大营。见孙策大营,没有什么动静。

沮授才是松了一口,笑着对身后的部将们说道:“连番攻城,双方都是死伤惨重,看来孙策也想休整一下了。”

“哈哈哈。”部将们闻言哈哈一笑,也是颇为欣喜。

“不仅如此,鲁肃将军杀到,怕也是影响到了孙策。虽然鲁将军他只是把大营往十里外一安扎,但无形的威胁,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怕是我们的孙策将军,食不下咽吧。”有深谙军事之道的部将,紧接着笑道。

“正是如此,鲁将军不愧是兵家大家,只是摆下阵势,却能影响到战局,吾辈甚是佩服。”沮授闻言微微一笑,肯定的点头说道。

“这南方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孙策一时间难以攻破。这接下来,且看王上大将军如何大破曹操吧。”不久后,沮授又抬头看向北方,一派信心。

“曹操必败。”部将们纷纷大叫道。

寿春城头,沮授与众多的部将信心十足。南方的孙策大营,却又是一番景况了。经过连番攻城,孙策为什么会在这时忽然停止了进攻?

难道真的是为了鲁肃吗?没错,鲁肃他屯扎在了附近,不进攻,也不支援,确实给予了孙策莫大压力。

不过,孙策血气方刚最不怕的就是挑战。而且他的兵力有四万,占据优势。就算是分开两部,同时进攻鲁肃大营,寿春也完全不是问题。

但为什么,孙策会停下来了呢?原因是沮授,鲁肃都想不到的。刘冯为了谨慎起见,把许都守的固若金汤,连探子都不派遣。他自己都晚了两天才得到了消息,更不要说是遥远的寿春,新野了。

现在刘冯都在许都开庆功宴了,消息却还在路上走。不过,孙策却是没有那种苦恼,他是以正常的速度获得的情报。

曹操兵败,退兵了。这对于天下范围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正如袁绍所想,汉室中兴,天下诸侯之不愿也。

小范围来说,孙策也非常的不乐意。因为曹操退兵,就等于是他们失败了。要知道这一次乘着曹操出兵的机会,他们在旁边打打秋风。

第196卷第1575节:第七百九十一章孙策闻风退兵(2)

这个机会,孙策等了好多年了。称霸扬州啊。不仅如此,孙策还想让曹操把汉室给夷灭了,这样一来,南方就等于陷入了混乱。

他先出兵进入江夏,而后攻入公安,江陵,灭掉楚国的刘磐势力。这样就是势力大涨了,可以与曹操叫板了。

结果期望的这道东风,它自己先战败了。这江东的日子还怎么过啊。继续攻打寿春吗?有鲁肃在旁边,一时间拿不下。

等到汉室派遣了军队过来,增援更多。就更拿不下了。老实说,现在按照江东的力量,也就跟在曹操的身后打秋风而已。若是正面与汉室的精兵碰撞,孙策却是不太愿意的。

不是因为输了太多次,孙策怕。而是因为江东人口少,兵力布防又多。实在是损失不了太多的兵力了,双方死磕,结果两败俱伤,他也不好收拾残局了。

但是孙策仍然下不了决心,这么灰溜溜的望风而走,实在是太打击人了。也显得太弱势了。

孙策大营,中军大帐内。孙策高高的坐在帅座上,其下是诸葛瑾,顾雍,太史慈,周泰,蒋钦等一众文臣武将。

众人都很沉默,脸色也都不好看。尤其是孙策,神色变幻莫测,跟走马灯似的。

自从张昭去后,顾雍的位最重,坐的位置也离孙策最近。见到孙策的深色变幻,顾雍就知道,这一位吴侯,其实已经有了退意了。

在却顾及面子,一时间难以决断。要给个台阶下,否则还不好一下子退兵了。

“吴侯,而今寿春城池坚固,上下一心,实在是久攻不下。而江东内部山越众多,若是这时,山越忽然群起而攻城池,怕是得不偿失。臣以为宜返回江东,整兵备马,先□□山越,稳定内部,而后再战。”顾雍相中想了一个台阶,于是深呼吸了一口气,举拳说道。

这个台阶还算是勉强凑合,并不是望风而走,而是内部出了问题啊。

现在局势如此,江东的退兵已经势在必行了。上下也都是这个心思,就是不好意思先开口。

而今顾雍开口,并给出了一个台阶,顿时引起了帐内大半文臣武将的响应。

“元叹先生所言甚是,与寿春相比,江东才是吴侯的根基所在,若是根基不稳,何以称霸扬州?此时宜退兵。”

“正是这个道理,而今汉室中兴,局势大变。当先退保江东,□□内部山越,稳定江东,励精图治,强大兵势。坐断东南,以观北方之变。”

这个时候武将们的口才就不好用了,文臣们说话却是一套一套的,纷纷说道。

“吴侯啊,江东地域局限,内部情况复杂。实在是势不可为了,先退兵吧。”这时,一个无奈的声音响起。

众人望去,却是仅存的老将韩当。他的话是一锤定音了,非是他们不想战,而是局势不行了啊。

“好,退兵吧。”孙策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点头说道。虽然话说的好听,但确实是望风而逃了。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汉室,江东已经越发吃力了。除了地利,很难占据上风了。

第196卷第1576节:第七百九十二章马腾的愚蠢举动(1)

第七百九十二章马腾的愚蠢举动

“呜呜呜。”

孙策答应之中,号角声响起。紧接着,无数的士卒出了营帐,顶着绵绵细雨,开始拔出营帐。

数万精兵的大营,广也有数里了,绵延不绝的营帐,非常壮观。但是在数万精兵的拔营之下,很快大营就被卸下,营帐被装入大车,运回江东。

在号角声响起的时候,沮授还在率部巡视大营。沮授呆住了,真真正正的呆住了。在前一刻,他们还在向北方大吼。

曹操必败。为什么曹操必败啊,因为曹操败了就等于是王上大将军胜利了,也就等于是保住了寿春了。

而下一刻,居然应验了。就算是沮授也是呆住了啊,不过很快沮授就回过神来了,因为他们还没有接到消息。

按道理来说,孙策的消息应该是比他们慢一步才对。

“将军,莫非是大将军胜利了。”

“将军,孙策退兵了。”

“将军,我们保住寿春了。”就在这时,沮授身旁的部将,亲兵们也都反应了过来,激动的对着沮授道。

“不急,没准是一个陷阱。孙策是想要佯装退兵,引我们松懈而已。谨慎起见,立刻派遣探子尾随而去。看孙策这厮是不是真的退兵,只要尾随到孙策大军退入颍水,乘船离去就好了。”沮授非常冷静的下达了命令,道。

“诺。”

沮授的冷静,也感染了部将们,立刻有负责探子的部将应诺了一声,下去布置了。

如此,沮授们非常冷静的看着孙策拔营离开,并缓缓的消失在了视线之中。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公作美,此刻天上的乌云稍稍散去,不再下着细雨。

沮授等人得以立足城头,以等待消息。

“哒哒,哒哒。”大约两个时辰后,有几匹快马冲朝着城池快速冲来。等接近了城墙之后,马上的骑士,大吼道:“将军,将军。孙策退兵了,孙策退兵了。江东兵丁,全部上船了。”

洪亮的吼叫声,四野可闻。

这就等于是给了满城将士一颗定心丸啊,虽然没有得到正式的消息,但所有人都相信,必定是北方发生了变故啊。

不仅寿春保住了,连豫州,许都都保住了。汉室大获全胜啊。

“大汉天威。”沮授忽然扬起双臂,向天大吼道。吼叫的时候,沮授神色激动,双臂颤抖,绝非深思熟虑之后的作秀,而是真正的激动。

虽然他信任刘冯,但毕竟没有尘埃落定啊。而今,孙策退兵了,就等于是尘埃落定了。曹操已经失败了,这无庸置疑。

与袁绍不同,每一次沮授对袁绍的期望都会化作失望,甚至是绝望。而刘冯不同啊,这一次沮授强烈的感觉到了,刘冯完全不同。刘冯不会让支持他的臣下失望,甚至不会让天下的臣民失望。

大汉天威,大将军百战百胜。

“大汉天威。”

“大汉天威。”

“大将军百战百胜。”

“大将军百战百胜。”

一声声包含了激烈感情的咆哮声,响起。开始的时候是沮授他们所立着的这一面城墙,最后所有城中将士都开始仰天大吼。

第196卷第1577节:第七百九十二章马腾的愚蠢举动(2)

一股惊天的气势冲霄而起,雄壮无匹,霸气无匹,就算是十余里开外,也是清晰可闻。

大汉朝,威武啊。

十里开外,鲁肃大营。这一战基本上没鲁肃什么事情,但正如沮授所的一样,鲁肃率兵到达这里,与寿春形成掎角之势,其作用也是不小。

鲁肃本身也不是干坐着,他是派遣了大量的探子,探听孙策大军的动向。

此刻,探子也回来禀报鲁肃,说是孙策退兵了。此刻,鲁肃立足在营门口,遥望着孙策大营的方向,一脸的笑容。

“大汉天威,大将军百战百胜。”这时,有隐约的声音从寿春方向传来,其中所饱含的激烈感情,让鲁肃动容不已。

“走,我们拔营进入寿春,与寿春共同庆祝。”鲁肃豁然转过头,对着身后的亲兵说道。

“诺。”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传下了命令。不久后,鲁肃大营开拔,进入寿春。鲁肃与沮授这两员镇守一方的大将,一起庆祝孙策退兵。

这边也只是大汉朝目前所辖的地盘内的缩影罢了,南方的襄阳,南阳,上庸,汉中,西乡等等地方,也都响起了此等欢呼之声。

汉室中兴之势在蔓延,不仅仅是胜利了,而且更加凝聚了人心。

不过,此刻有的地方,还是有没有接受到消息的可怜人。譬如,雍州的马腾。马腾不仅还没来得及接到汉室大胜的消息,马腾还干了一件蠢事。

这一日,西北的天气非常的晴朗,清空万里。不过,风势却是比较大,呼啸而过,吹起阵阵尘土,很是让人难受。

长安,作为曾经先汉时期的都城,在经过钟繇的治理之后,越发的繁荣了。

西北的诸侯,其实不仅仅是马腾,韩遂,这只是两支较大的罢了。大小总共有十余路诸侯吧,各个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能在这么多虎狼的环视下,尤其是现在豫州被刘冯占据了,长安与曹操的势力已经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块飞地。

钟繇却是能在这样的局势下保住了长安,能力很强。同样在这样的局势下,钟繇等于是曹操设置在西北的代言人,有很强的威慑力。

此刻,西城方向一里左右的地方,一支队伍正在缓缓的朝着长安城池进发。这一支队伍清一色的策马而行,马上的骑士各个都矫捷健壮。

为首的一人更是熊腰虎背,英武迫人。那眼中精芒闪闪,犹如一头健虎。此人正是马超。

这一支队伍是马腾所派遣出来的使臣。很快,队伍就接近了长安了。马超抬起头来,看向长安城池,心中叹了一口气。

豫州大战,眼见汉室必败。曹操又发了诏书,昭告天下,说是入了许都就称王,自称天下共主,大封诸侯。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腾是犹豫再三。终于是忍不住曹操的强大势力,加上正式受封诸侯的诱惑,派遣了他这个长子过来,向钟繇表示他们对魏室的恭顺。

也就是说,向魏室低头,尊崇魏室做天下共主。

第196卷第1578节:第七百九十三章司马出山(1)

第七百九十三章司马出山

马超此来并没有率先通告,属于马腾临时起意,因此马超一行人寂静无声的进入长安,并没有受到特别接待。

进入长安后,风沙稍减。街道上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动,商队,旅人,百姓,一派繁华。

自黄巾之乱后,西北十余路诸侯并起,萧条无比,却唯有长安一枝独秀。伸出长安,才能感觉到长安的繁华啊。

马超艳羡的看着四周的繁华,与长安一比,他们所屯扎的槐里简直是穷乡僻壤。

不久后,一行人到达了一处衙门面前,也因为衙门坐立之处,行人稀少,马超也收回了目光。

“司隶校尉府。”

马超抬起头,看向了衙门前竖着的匾额。司隶校尉,就是钟繇的官职。这个官职只有今汉才有,洛阳以及四周的地域,形成一个独特的州,叫做司隶。

司隶校尉顾名思义,就是掌管京都以及周边地区检察权的校尉,甚至能弹劾百官,是非常高的一个位置。

钟繇坐镇长安,这块招牌发挥了不少作用。而今魏国初立,这块招牌更加闪耀了。

“不知这位将军是?”既然是衙门,自然就有衙役。西北乱着呢,十余路诸侯,各路名号的官职多如牛毛,将军更多,马超器宇轩昂,气势不凡。衙役之中,其中一个阔脸的眼睛雪亮,上前见礼道。

“在下马征西帐下,中郎将马超。奉征西将军之命,前来拜会司隶校尉,钟大人。”虽然马超是不乐意向魏国称臣,不过他父亲马腾就有这个意思,万万不能搞砸了。因此,马超收敛了浑身上下的傲气,翻身下马,很谦和的说道。

“原来是马超将军,失敬。”马超在西北的名声,如日中天。号称万人敌,阔脸衙役简直是如雷贯耳,连忙行礼了一下。随即,虚引道:“将军先入衙休息,容小的去禀报钟大人。”

“多谢。”马超闻言拜谢了一声。

紧接着,阔脸衙役命了另外的同僚去禀报,他自己则引着马超走了进去。进入衙门后,阔脸衙役寻了一个奴仆,让他带着马超等人的战马下去好生照料。

不料这奴仆苦着一张脸,回答道:“陈大人,这一次来的客人实在是多,每个人都是高头健马,马厩实在是容不下了。”

“那就临时盖个马厩。”阔脸衙役说道。

“诺。”奴仆见此苦笑了一声,应诺离去了。

一切都落在了马超的眼中,他心下一动,问道:“最近有很多人往来司隶校尉府吗?”

“是。最近有侯选将军,马玩将军,李堪将军等六位将军亲自前来拜访钟大人。加上马将军,就有七位了。”

阔脸衙役点了点头,回答道。

“六路将军?而且还是亲自来的?”马超闻言心中巨震,关中十余路诸侯,除了马腾,韩遂,其余大的也有一二万兵马,小的数千。合在一起,足有数十万大军。而今曹操自称魏公,诏书传遍天下。

第196卷第1579节:第七百九十三章司马出山(2)

不仅是他的父亲马腾动了,连其余的诸侯也都动了。甚至是这六位诸侯还是亲自到场的。

各个都想巴结魏国,正式封为诸侯,划分国土。像春秋时候,周天子天下共主,其下大小国家无数。

马超的心中摇了摇头,心中很是无奈。关中十余路诸侯,各个骁勇善战,就像他父亲马腾,简直是刀山血海之中走出来的,但是这政治上边的眼光实在太短浅了。

现在不是春秋,现在的汉朝。天下共主只是口号,谁都想大吞小,想巴结魏国的人,迟早被吞掉。

哎。关中诸侯,十有七人要对魏国表示臣服,不知道其他三个人又如何?韩遂又如何?这若是关中十路诸侯,齐齐臣服魏国。

这关中的局势又会如何?难道大家真的划分疆界,大的数十城,小的数座城池,如此成立十个大小国家吗?真是不敢想象。

接下来这阔脸衙役没有多少,马超也没有多问。马超被引入了大厅,等候。

大厅内,布置的非常的雅致,四周充满了书卷气息。马超虽然不懂,但也觉得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

心下不由感叹,钟繇当真奇才。此人身居司隶校尉这样的职位,在外督阵关中十余路诸侯,保存长安,在内是一位文豪。书法出众,其墨宝,千金难求。

此刻,马超心中所敬重的大才,在外有韬略,督阵长安。在内书法出众,乃一代文豪的钟繇。

正在书房中写字。

就像是大厅一样,书房也布置的极有书卷气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旁边的一个大书柜,密密麻麻的堆放着竹简,别的不说,就这些竹简,就给人一种书卷气扑面而来的感觉。

钟繇身躯修长,足有八尺,他面若冠玉,脸型有些柔和,留着三缕长须,看起来很是儒雅。但偏偏眼眸如星辰,有慑人的光亮,有些武将的锐利。两者完美的柔和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儒将的魅力。

此刻,钟繇正跪坐在案前写字,神色专注,右手苍劲有力,笔下犹如龙蛇,字字铮铮,气势非凡。

旁边有一人正在看着钟繇写字,此人二十余岁,身形修长,足八尺有二,相貌雄伟,一双眼眸犹如利剑,锋芒毕露。

此正是司马氏雄才,司马懿。曹操建立魏国,昭告天下。并二十万马步军向西,攻打许都,气势盛矣。不仅仅是关中十路诸侯蠢蠢欲动,连司马懿也觉得机会到了。再下去,怕是曹魏鼎盛,再投身曹魏,价值怕是要大大缩水了。

于是司马懿求见了镇守长安的司隶校尉钟繇,因为司马懿不管是谈吐,还是能力都是不俗,交谈之后,司马懿立刻入了钟繇的法眼。

目前虽然还是白丁,但却能常出入司隶校尉府,算是钟繇的宾友,说的简单点就是做了入幕之宾。

为钟繇出谋划策,虽然还是白丁,不过能接近钟繇,建立功业的机会非常大,司马懿觉得满意。

第196卷第1580节:第七百九十四章十路诸侯(1)

第七百九十四章十路诸侯

不过,此刻司马懿心中却是没有半分的功利之心,而是专心致志的看着钟繇写字。这一位钟大人,不仅能力出众,这手好字,也是当今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

“好字。”当钟繇写完最后一划后,司马懿情不自禁的大叫道。

钟繇闻言微微一笑,放下了笔。只见案上放着一张蔡侯纸,纸上写着四个铮铮大字。“大魏天下。”字是好字,对于当今天下局势,也很贴切。

大魏天下,好,好。钟繇看了再看,也觉得非常的满意,当真是寓意贴切啊。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不久后一个衙役走了进来,禀报道:“大人,马征西帐下的中郎将马超求见。”

“马超?”钟繇闻言伸手摸了摸三缕长须,露出了微笑之色。

“马超,此人威名赫赫,就是不知道是否真如他的名声一般,雄壮如虎?”司马懿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说道。

“传闻不假,此人确实是雄壮如虎,论勇猛,堪比当年的吕布。”钟繇闻言笑着说道。

“呵呵,而今魏公起于东郡,大封群臣,立下魏国,威波海内。马超虽是猛虎,但是自此之后,怕也要卧着了。”司马懿呵呵一笑,说道。

“正是如此。魏公诏书一出,关中十路诸侯齐齐闻风丧胆,加上这马超,十中有七已经来了老夫的府中。正是我们聚敛士气,整合这关中十路诸侯的时候。刘冯之所以有如今的气势,与蜀王刘璋,楚王刘磐相助,形成爪牙。而今魏公的势力比刘冯更强,若是相助的诸侯足有七路。天下共主之势,必不可挡。”钟繇含笑点头,眉目间隐隐有些自豪,当年袁绍强,而曹操弱。但是他却偏偏选择了曹操,兢兢业业的为曹操镇守住了长安。而今,终于是向天下人证明了,他的眼光没错,曹操才是能一天下的雄杰啊。

“我看不仅是七人而已,关中十路诸侯,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遣将军,使臣,必定稀疏到场。”司马懿说道。

“为何如此肯定?”司马懿的语气非常肯定,这让钟繇微微讶异,问道。

“因为天命在魏公。”司马懿指了指天,笑着说道。

“哈哈哈。”钟繇大笑。

“走,我们先去见见这马超。”笑罢,钟繇深呼吸了一口气,稍稍的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司马懿说道。

“诺。”司马懿应诺了一声,也是整理了一下衣衫。与钟繇一起走出了书房,而后转了个弯,走向大厅。

不久后,钟繇,司马懿二人进入了大厅。

其实马超等了并没有多久,听到脚步声后,马超立刻抬头看向门口,见到两个人一起走入,稍稍一愣。

不过钟繇的年龄,以及他先入大厅。等于是告诉了马超他的身份,于是马超在微微一愣后,立刻对着钟繇行礼道:“末将马超见过钟大人。”

“马将军免礼。”钟繇很客气的举拳还礼,说道。而后钟繇迈开脚步,来到了主位上坐下,司马懿则是坐在了侧坐上,刚好与马超相对。二人都稍稍打量了一下对方,眼中都是异色一闪而逝。

第197卷第1581节:第七百九十四章十路诸侯(2)

“此乃老夫的宾友,姓司马,名懿。”钟繇看见微微一笑,介绍道。

“原来是司马仲达先生。”马超闻言小吃了一惊,而今司马懿虽然白丁,但却已经名闻天下了。二人都在雍州,就像是司马懿听闻过马超的名声,马超也是听说过司马懿的了得,不敢怠慢,行礼道。

“马将军。”司马懿行礼道,紧接着,司马懿又笑着说道:“马将军威震西北,群雄莫敢与将军争锋。而今一见,果然雄武过人。”

“粗猛武夫而已。”马超自谦道。

二人如此寒暄了几句后,就回到了正提。马超举拳对着钟繇说道:“马征西派遣末将前来,却是响应魏公诏书,尊魏公为天下共主。”

“魏公气吞山河,天命所在。马征西如此实乃顺应天命,实乃大善。”钟繇含笑点头,说道。

说到这里,钟繇顿了顿,又说道:“魏公也承诺,大封诸侯。以势力大小,所占城池论。不过,古语有云,无功不受禄。诸位获封诸侯,却要多少出些力气,帮助魏公,攻打汉室。”

“这怕是力有不逮。”马超来这里只是为了表示归顺的,帮助曹操打仗,却是不在计划之内,沉吟了片刻之后,马超为难的说道。

“若是马征西一人自然是力有未逮,但若是关中十路诸侯一起兴兵征讨汉室呢?”钟繇闻言不动声色道,心有城府,却是料到了马超会拒绝,早就做好了下一路的准备了。

兴兵十路诸侯,一起□□汉室。这是钟繇与司马懿所想的,一个帮助曹操更加快速的攻入汉室,而制定的一条策略。

毕竟就算是曹操拥有二十万马步军,但是许都城池高大,各中兵马也有数万之巨。若是猛攻不下,则旷日持久。

若是关中十路诸侯齐齐响应,攻入虎牢关,兵临许都,怕是汉室的军心立刻崩溃。刚好,各路诸侯在许都会盟。

尊崇曹操为天下共主,并获封诸侯,划分疆界。学习那春秋,大小国遍野。如此曹操就有了号令十国的威势,可以进一步的助涨本身声势,有利于□□天下。

“十路诸侯?”马超闻言心中一动,说道。刚才他听到了包括马腾在内的七路诸侯,莫非韩遂等人也会入盟?

“不错,正是十路诸侯。其余韩遂,梁兴,杨秋三位将军因为路途遥远,此刻还在路上。”这时,司马懿含笑回答道,却是小小的使了个诡计,暂时留下马超再说。

至于韩遂,梁兴,杨秋在不在路上,司马懿自是不知道的,不过,就像是司马懿刚才对钟繇的肯定的说起韩遂等人回来一样,司马懿非常自信韩遂确实会杀到。

马超自是没有想到,司马懿居然会如此空口白话。沉吟了一下后,觉得若是十路诸侯有九路愿意出兵,若是他马氏不出兵,怕是会成众矢之的。

经过一番沉吟后,马超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我就先暂时住下叨扰钟大人了,等其余诸侯来到,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

“好。”钟繇立刻点头道。不管是钟繇,还是司马懿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魏公在东,关中十路诸侯在西,这一次汉室却是插翅难飞了。

除非刘冯退入襄阳,尚能苟延残喘片刻。

第197卷第1582节:第七百九十五章不过乱臣贼子(1)

第七百九十五章不过乱臣贼子

一如那六路诸侯进入长安一样,马超进入长安,住在了司隶校尉府,并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时间也慢慢流失,直到二天后,从司隶校尉的府中传出了惊人的消息,关中十路诸侯或是派遣了使臣,或是亲自前来长安,要与魏公结盟,并且出兵向东,攻打虎牢关,最终与魏公曹操会盟于许都,尊魏公为天下共主,并获封诸侯,划分天下。

这个消息一传出,顿时犹如洪天巨响,震颤了整个关中。因为赵云率部镇守虎牢关,因此关东与关中的消息来往,快速渠道被掐断了。诸侯们的探子,只能翻山越岭,来往传递消息。

现在刘冯大破曹操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关中之人都认为,现在的刘冯怕是面对曹操的猛攻,而苦苦死守许都,依托许都高大的城墙,至少还有点胜算。

毕竟,战争向来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最大九成胜算。也不能否认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