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十十)-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刘冯转过头看着刘协。

“好,放手施为吧。”刘协也力挺道。

“诺。”刘冯闻言彻底松了一口气,大声应诺道。

大汉朝效仿战国时期,名将吴起建造汉武卒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统帅是徐庶,而董盖则跟在徐庶后边,学习掌管军队。配置是甲胄,诸葛连弩,陌刀,长剑。真真正正的骑兵杀手。

用无数的钱粮堆积出来的骑兵杀手。

次日,天子下诏。令王上大将军刘冯,效仿魏武卒,全权招募一万二千的汉武卒,命朝中要害衙门,全力配合。

许都哗然。

在现在汉室如此艰难的时刻,居然要效仿魏武卒,用无数的钱粮堆积出来汉武卒,这实在是,实在是有点疯狂。

所有人都知道,这肯定是刘冯的主意。也就是刘冯,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但文武百官,却都是沉默了。上一次,太常杨彪,太尉张震一起合力,反抗刘冯。

第173卷第1380节:第六百九十章汉武卒选拔(2)

接过,张震被贬为大鸿胪。这可是前车之鉴。没人敢反驳。但也有不少人是在幸灾乐祸。

太常府,大厅内。

杨彪与张震分主次坐着。张震的脸上露出了冷笑,说道:“按照现在豫州的千疮百孔,朝廷不知道要从襄阳那边拉拢多少粮食,才能填补这窟窿。即使是荀彧大才,恐怕,嘿嘿。”

话没有说完,但是其意不言而喻。

“其实,对方出错招了,就成了我们的机会。”杨彪沉默了片刻后,却是深意一笑,说道。

“怎么说?”张震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

他最最期待的就是机会啊。上一次的惨败,让他们这一系的势力,实在是沉寂太久了。

“若是朝廷财政紧缺,应该怎么做?”杨彪笑着问道。

“开源节流。”张震也不是个政治白痴,是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的政客,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

“节流简单,但是开源却是不易。如当初的曹操一般,他若除了战争进行掠夺以外,也没有太大的办法。最终,若是财政吃紧,他会向我们借粮。”

杨彪露骨道。

“对啊。若是朝廷的财政紧缺,也得向我们伸手。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要想要我们的粮食,就要拿出响应的代价来。”张震闻言大喜过望,说道。

机会,这就是机会啊。

“呵呵,所以说,就让他去折腾吧,等他实在是难以收拾残局了。就我们上,把他一脚踢开。世家大族就能重新掌握朝廷的话语权。”杨彪呵呵一笑,说道。

面上笑容,但是眼神中却是森寒一片。

这是一个为了权势,而不择手段的人。

。……

有人取笑,唱衰,甚至是阴谋。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欢天喜地。

那就是豫州的数十万百姓,这批百姓被曹军揉搓,对曹军恨之入骨。加上家无余粮,身无长物。恰恰朝廷又承诺,若是选上汉武卒,就给予田宅,粮食。

即有口粮,补贴家用。又能与曹军厮杀,报了仇恨。

这对于一些即有勇力,又有血性的壮汉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天子诏书一出,豫州各地的百姓,从者云集。当然,更远的荆州,也有一些刘冯的死忠百姓响应。

由各地的太守,初步选拔后,大批大批的壮丁涌入许都,足有数万人。

由荀彧,伏完为首的官员们,负责全面照料这些壮丁,进行选拔。

一时间,整个许都空前的热闹了起来。

终于,是到达挑选汉武卒的时候了。

这一日,许都城外的大营内,数万的壮丁聚集在了校场内,有文聘亲自率领大军进行警戒,维持秩序,以等待王上大将军前来挑选汉武卒。

“汉武卒啊。连我都有些羡慕了。”

文聘率领士卒巡视营地,看了一眼校场内,那强壮有力的数万壮丁,心中说不出的羡慕。

现在看起来这群人都是新丁,但若是按照武卒的训练方法训练,必定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能统帅这样的强兵,乃是将军的一大快事。

第173卷第1381节: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1)

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

“大将军到。”

“大将军到。”

忽然,有士卒的声音响起。文聘连忙抬起头看向了远方,只见在里一个个士卒把守的道路上。一队士卒簇拥着一个少年走了过来,这少年虽然尊崇无匹。

但是近日却是穿着甲胄,带着头盔,一派威严。

少年正是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

随着刘冯的一步步走来,两旁的士卒纷纷大声道了一声,而后纷纷低下头,以示尊崇。

文聘也迈出脚步,往前方而去。

“末将见过大将军。”来到刘冯身前后,文聘双手抱拳,弯身行礼道。

“免礼。”

刘冯点了点头,说道。

今日可不是来与文聘叙旧的,而是为了他的亲兵,未来可以匹敌骑兵而胜之的大汉武卒而来。因此道了一声后,刘冯就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校场内。

数万人的身影,立刻映入了刘冯的眼中。

这边实在是看不出来,他的汉武卒彪壮以否。于是,刘冯收回了目光,对着文聘,随行的董盖,董喜等人下令道:“走,我们去近处看看。”

“诺。”文聘等应诺了一声,与刘冯一起走向了校场。

很快,刘冯以及身后的文聘,董盖等一众护卫,就站在了点将台下,数万壮丁的身前。

刘冯,各人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年幼,但却位高权重。而今身着甲胄,群星拱卫。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

看到刘冯,这数万壮丁顿时一阵骚动了起来。

随着汉室的渐渐崛起,刘冯的名声也早已经传遍了天下,隐忍且有雄才。知韬略,懂征伐。乃是一手导致汉室中兴的储君。

即使是在平民百姓的心中,刘冯也是光芒万丈,乃是天大一般的人物。

这些壮丁有来自豫州,有荆州,也有益州,有扬州,都是各地抬手从无数万的壮丁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扬州,益州的姑且不论,这豫州的壮丁与曹军有很大的仇恨,而众所周知,汉室与曹军是死敌。而能匹敌曹操的,唯有眼前的这位王上大将军。

因此,见到刘冯的时候,这些豫州部分的壮丁,激动不已,因而引发了骚动。

其次就是荆州的壮丁了,这些来自新野,南乡,襄阳,上庸等地区的壮丁们,早已经在刘冯的治下生活数年了。以前认为鲁肃为主公,而今方知,他们跟随的乃是当今的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

都觉得无比的自豪。此刻见刘冯真容也是非常的激动。

在一双双激动的目光注视下,刘冯缓缓的扫过了这数万壮丁们。第一个感觉就是强壮,非常非常的强壮。

乱世之中,虽然说人命如草芥。但是残酷的生存环境,却是非常的磨砺人。只有最强壮的男丁才能存活下来,而这些是更进一步精挑细选出来的汉武卒的后备人选。

看到这数万壮丁的时候,刘冯的心中就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股渴望。想把这群壮丁留在许都。

不一定要当兵,还可以充斥帝都附近的人口。等有朝一日,天子还都洛阳,这群壮丁也可以迁徙过去。

第173卷第1382节: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2)

一瞬间,刘冯心中就闪过这个念头,并有了决定。

“这一群壮丁共计多少人?”刘冯转过头低声问文聘道。

“共计三万八千零四十人。”文聘回答道。

“嗯。”

刘冯点头道,心中有数了。

随即,刘冯转过头开,看向了这数万壮丁。

“孤知道,你们来许都投入汉武卒,乃是为大汉朝平定天下,克定祸乱。但是。”这群壮丁来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大半都不是为了帮助汉室克定祸乱的。

但刘冯就这么说了,因为话要说的漂亮。说到但是后,刘冯顿了顿,抬起头看向这数万壮丁。

不少人露出羞愧,但也有不少人挺起了胸膛。

不管是羞愧,还是挺起了胸膛的壮丁,刘冯都知道,他已经在这群壮丁的心中,直入了平定天下,克定祸乱的目标。让壮丁们知道,帮助汉室是对的。

当然,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但是,孤却也知道。有功不赏,有过不罚,非名将所为。所以,天子的诏书中,才阐明了,若是选入汉武卒,则全家迁入许都附近,给予田宅,赏赐钱粮,并且免税三年。让你们毫无顾忌的拿起刀刃,克定祸乱,建功立业。”

刘冯微笑着继续说道,声音并不响亮。但是在而今寂静一片的校场中,却是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这些壮丁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报仇,或是效忠,或是渴望建功立业。都有一股迫切的目的,那就是想过的更好。

天子诏书里边的这个条件,才是大部分人愿意加入汉武卒的根本原因。

“但是孤现在改变主意了。”就在壮丁们眼睛大亮的时候,刘冯忽然笑着说道。

一瞬间,壮丁们的呼吸为之一顿,双目圆睁,都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刘冯。就算是刘冯身后的文聘,董盖也都是如此。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哈哈哈。”面对一群人的瞪眼,刘冯忽然发出了哈哈大笑声。笑声爽朗,且豪气。

“因为孤决定,不管你们有没有选上汉武卒,都会提供给你们田地,可以免税一年,以及各种朝廷的补给,优惠。你们大可以迁徙家小,进入许都,从而生存的更好。”

笑过之后,刘冯忽然说道。

顿时,这些壮丁们又惊又喜。大道理他们不懂,但是小道理却是懂的。若是朝廷供给田地,并免税一年,他们会活的更好。

若是选不上,就得回家去过穷苦日子。壮丁们在此之前,都有这个担心。但是现在这个担心顿时一扫而空。

“当然,只有汉武卒才是最棒的。一万二千人,选上后免税三年,还能有田宅,钱粮,最重要的是,这是大汉朝未来最强大的步卒,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多,随时都可以挣一份二十等爵位,传承后嗣。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横扫逆寇,建立不世之功,此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上一回,你等觉得然否?”

说到最后,刘冯忽然提高了声音,声音中充满了滚滚的诱惑,激励人热血沸腾。

赐给没有选上汉武卒的壮丁以田地,免税一年,那只是要让这些壮丁没了后顾之忧。而刘冯也确实是需要数万壮丁,以及各自的家小,齐聚帝都,为进一步的中兴汉室,巩固天下,做准备。

但是,刘冯却也知道,安逸会让人懒惰。这最后一句话,就是刘冯激发这些壮丁加入汉武卒的决心,而特别说的。

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此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上一回,你等觉得然否。壮丁们被这一句话刺激到了。

“然。”

数万壮丁,齐齐大吼道。

声音滚滚,仿佛要刺穿整个苍穹。

威武霸气。

“这就是大汉朝未来的汉武卒啊。”刘冯含笑而立,心中热血也是沸腾了起来。

第173卷第1383节:第六百九十二章奔走(1)

第六百九十二章奔走

“好。那就开始选拔。”刘冯叫好了一声,随即,转过头对着文聘点了点头。

文聘立刻会意,对着身后的一亲兵下令道:“命人去把东西拉上来。”

“诺。”

亲兵应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不久后,一车车大车,一队队士卒来到了校场附近。车上都是甲胄,长矛,以及弓,弩,箭矢。

按照刘冯的命令,文聘准备好了可以供给这批壮丁所用的选拔装备。甲胄,长矛,箭矢都是三万八千多份。因为没有太多的弩,用弓代替了先。

矛和弩,弓也都是代替品,因为陌刀,诸葛连弩都还没有被完全造出来。

至于甲胄还是刘冯东拼西凑凑出来的,其中有新近锻造的,有从襄阳运过来的,也有从各个军中暂时借来的,还有就是以前曹军的武库里边的。

硬生生的凑出了三万多份甲胄。

刘冯要把这一次汉武卒的选拔,弄的声势无二。所有参加的壮丁,都一定要有完整的甲胄,装备。

“一个个跟着士卒学习穿甲胄,并互相帮忙穿戴起来。”文聘,董盖亲自出马,下去进行指挥。

“诺。”壮丁们都应诺了一声,开始学习。不久后,部分人学会了,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穿戴起了甲胄。然后,再帮助更多的人。三万八千多人,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才完美的装备了起来。

“好,排列整齐。准备往东方奔行一百里。”也在这时,文聘下达了命令。

壮丁们也在士卒们的帮助下,排列了整齐。

此刻的壮丁们已经完全变样了,一个个身着甲胄,手持长矛,持着弓弩,五十支箭矢,外加三日的粮食。绝对是武装到了牙齿。虽然还没有经过精选,以及系统的训练。

但是他们强壮的体格,以及武装到了牙齿的装备,让这一支还未成型的汉武卒已经有了几分声势。

这个过程中,刘冯一直看着,直到此刻,脸上才露出了几分笑容。朝着文聘,董盖点了点头,翻身跨坐上了御马,下令道:“擂鼓。”

“诺。”

文聘应诺了一声,传令下去。

“咚咚咚。”

不久后,空中传出了一阵阵的擂鼓声。轰鸣不绝,如惊雷。

擂鼓声,让壮丁们随之一振,这就是战场的声音啊。或血染沙场,或建功立业,都能听到这个声音。

他们紧绷着身躯,以等待出发的命令。

“规矩你们都知道了,负重奔行百里者,三个时辰后,到达者为中试。但是现在人数众多,就加上一条,三个时辰后奔行百里,前一万二千人为中试,其余不中。”

刘冯回过头解释了一声,随即手中马鞭一挥,下令道:“出发。”

“吼。”

无数壮丁怒吼了一声,迈开了脚步,往东方而去。

三万八千人,齐齐穿着甲胄,手持长矛,弓弩,背负箭矢,干粮。齐齐怒吼奔行,这场面当真是非常的壮观。

刘冯抬眼凝视了片刻,才驾驭着战马,随行向前。

第173卷第1384节:第六百九十二章奔走(2)

他要亲眼看着大汉朝的武卒被一一的挑选出来,并开始成军。随着队伍开始奔行,一开始的时候,壮丁们都非常的迅速。都是卯足了力气,前后追赶。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这刚开始的锐气就泄掉了。

速度慢慢下降,毕竟不管是甲胄,长矛,弓弩,箭矢,干粮的份量都不轻,加在一起的重量,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就算是再强壮的壮丁,也难以在背负如此重量的情况下,奔行的。

所有人都从高速奔跑,变成了急速步行。

刘冯一直在前方与壮丁们一起前行,他知道这还只是初期,到后期,就又是一翻景象。

就如同刘冯所想的,大约五十里之后,壮丁们就被离开了。分成了三四个队伍,前方的是体力充沛,更加强壮的。落后的次之,更落后的则更次之。

但是这不会是最终结果,因为可能有些壮丁更加耐力惊人,现在只是不显罢了。

又走了三十里,壮丁们的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了。有壮丁已经被淘汰了,都是中途掉队,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弃了的。剩下的不足半数,也一个个全部气喘如牛,大汗盈盈。

不少人都陷入了绝望,打算放弃了。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里了,一百里又还剩下多少。这种未知的绝望,让人胆寒。

“前方还剩下二十里,冲过去,就是大汉武卒。机会只有一次,冲啊。”

就在这时,刘冯驾驭起了战马,在整个长长的队伍边上,奔跑了起来,并大吼道。

刘冯知道,这个时候要给予这些壮丁一个希望,否则恐怕还凑不下这一万二千人。因此,扯着嗓子,大吼连连。即使是声带撕裂,声音沙哑,也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一支铁军,是可以在没有战马,不能建造骑兵的情况下,唯一对付骑兵的手段。手持陌刀,诸葛连弩的汉武卒。

“前方还剩下二十里,冲过去,就是大汉武卒。机会只有一次,冲啊。”

“前方还剩下二十里,冲过去,就是大汉武卒。机会只有一次,冲啊。”

刘冯都拼命了,文聘,董盖等人都没有理由闲着,一众人率领所有的宿卫,亲兵纷纷策马奔走,在壮丁们的身旁大吼,给予他们继续前进的希望。

在这一刻,刘冯先前的铺垫爆发了。

冲过去,就是汉武卒,不仅有田宅,还有爵位,赏赐,而且免税三年。不仅如此,还能杀敌立功,封妻荫子。

再加上刘冯亲自策马奔走,大吼打气。让士卒们身躯热血沸腾,几乎燃烧了起来。

一个个气喘如牛,大汗盈盈,双目散漫,茫然,绝望的壮丁们,蓦然的精神抖擞了起来。一个个全部双目放光,在心中告诉自己。

已经八十里了,还剩下二十里。

我决不放弃,不放弃啊。

一股庞大的力量,从壮丁们的身躯内,升腾了起来。

目标明确,热血在奔腾。

脚步又开始变得坚定了起来,一步步的向着东方奔走。犹如一条大河,奔腾不息,气势如虹。

“好。”

刘冯情不自禁的大叫了一声。

第174卷第1385节:第六百九十三章汉武卒,立(1)

第六百九十三章汉武卒,立

随着刘冯的这一打气,本气势衰竭的壮丁们,鼓起余勇,向东而去。

二十里的距离,转瞬即至。

每到达一个人,都有专门的小吏在计算。很快,一万二千人的人数够了,而且,三个时辰的时间,也差不多刚刚好。

“先把这一万二千人给聚集起来。剩下的,如果还有人能够到达这里,那也给一份钱粮。孤欣赏他们的毅力。”刘冯下达了命令。

“诺。”

文聘应诺了一声。

不久后,陆陆续续的又有数千人到达。但是他们得到了消息,自己是迟到了。都非常的遗憾,但是刘冯给予的钱粮,却是安抚了这批壮丁。

剩下的这二万六千多人,或许会是农夫,或许会成为普通的步卒。都是将来的事情了,刘冯所需要的一万二千汉武卒,却是已经选拔完全了。

把剩下的所有事情,全部交给了文聘处理。

刘冯则是来到了那一万二千汉武卒的旁边,此刻,这帮被删选出来的汉武卒们,一个个都如同死狗一般,或趴,或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汗水打湿了全身。

几乎是连一根手指都懒得动弹了,自然没有人给刘冯行礼。只是他们看到刘冯的时候,还是双目微微发亮,他们知道,自此后,他们就是大汉武卒,也是这一位王上大将军的亲兵了。

就如同这些壮丁们想的一样,他们就是刘冯的亲兵了。名义上,刘冯的亲兵就只有一营,但是以刘协,刘冯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二营兵马,可以说都是刘冯的直属军队。

刘冯翻身下马,一步步的走动着,观察着他的亲兵,大汉朝的武卒。

等汉武卒们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刘冯才下令,让士卒们取了水过来。加上,武卒们刚才自带的干粮,就是一顿膳食了。虽然膳食很粗糙,但是武卒们吃的还是非常香甜。

饱餐了一顿后,也是恢复了几分力气。

如此,刘冯才派遣了士卒,催促了这些武卒们站立起来,并列好队形。

刘冯自己翻身上马,手持马鞭,站在了武卒们的前方。

“如你们所知,今日之后,你们就是武卒。是大汉朝最精锐的军队,享受着大汉朝军队中最为丰厚的钱粮,一切都是最好的。”刘冯张口说道。

武卒们闻言都是喜色一闪而逝,很是雀跃。

“但是你们别以为就此就罢休,安享俸禄了。孤在这里告诉你们,如今日一般的穿着甲胄,手持长矛,弓弩,背负箭矢,干粮奔行一百里,只是最基本的。说实话告诉你们,孤删选你们,就是为了对付曹操的骑兵。因此你们只有变得更加强壮,才能抗衡得了铁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们的训练量将会逐步的增加。手持的兵刃不会只是长矛,而是一种沉重的长兵器。你们手持的弩箭,也将不再普通。所以,你们的未来都将在汗水中渡过。”刘冯的声音转冷,非常的冰冷。

第174卷第1386节:第六百九十三章汉武卒,立(2)

再加上刘冯身上的气势,一股当朝大将军的威严,顿时散发了出来。所有听到的武卒们都是心下一惊,看着刘冯的脸色,感受着刘冯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威仪。顿时,心中都知道了,这位大将军的话,绝没有半分虚假。

他们所要面对的,可能是地狱一般的训练。

但是他们怕吗?不怕。而今乱世,吃不饱的人多的是。他们进入武卒,就意味着能吃饱,而且全家都享用免费的田宅。

武卒们已经有了觉悟。但是刘冯的话还没有说完,他顿了顿,说道:“有些话,现在说可能是太早了一些。但是孤觉得,早点告诉你们,才能让你们记住。”

说完,刘冯的目光更加冰冷,声音更加的高亢。

“以后若是遇到厮杀,不管是形势大好,或是形势不利。若非将军撤退,士卒擅自撤退就斩士卒,伍长。伍长所辖其余四个士卒全部收回给予的田宅,钱粮,家小发配原籍。伍长退,则杀什长,什长退,则杀都伯。都伯退,则杀军侯。一步步往上走。一句话,谁敢撤退,不仅要被斩。还要连累家小,颠沛流离。”

冰冷,非常的冰冷。此刻的刘冯,仿佛就是居坐御座上,高高在上的天子。即手握生杀大权,又冰冷无情。

刘冯每说出一个斩字,武卒们都是冷上一分。直到刘冯的话说完,武卒们仿佛置身在冰天雪地里。

他们对于这一次的武卒选拔,到了今日,才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强壮的,非常强壮的。王上大将军需要非常强壮的士卒,为此不惜耗费无数的钱粮,田地供养武卒。但那绝对不是供养起来做装饰的,这一支武卒被供养起来,就是为了要对付曹操的骑兵。

为此,军令如刀,谁敢冒犯,就死谁。

军队,这就是军队。

刘冯的话,让武卒们认识到了他们已经到达了军队。而军队之中,有一条铁律,那就是军令如山。

“孤说的你们都明白了吗?”刘冯冷目扫过武卒们,寒声问道。

“明白。”武卒们闻言沉默了片刻,纷纷说道。或许是在消化的关系,声音不是很响亮。

“好,明白就好。现在,孤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现在可以退出。孤可以保证既往不咎,并如同原来孤承诺的一般,与其余被刷下去的壮丁们,一起在许都种地。好了,做决定吧。”

刘冯却并不以为意,他按照自己的话,一步步的往下说。

刘冯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武卒们,顿时陷入了一阵寂静。退出吗?当刘冯说的那般严酷的军法后,武卒们有想到退出,思考过。但是当他们退出后,其余人会怎么想。

在一片嘲笑的眼神中,退出去吗?等退出去后,与很多壮丁一起在许都获得了一份田产,然后在四周邻里嘲弄的眼神中,一辈子弯着腰,抬不起头来吗?

不。

武卒们对自己说不。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愿意走出这一片地方的。

刘冯的眼神中满意之色一闪而逝,脸色也开始转暖,点头道:“好。”

第174卷第1387节:第六百九十四章沐浴(1)

第六百九十四章沐浴

“来人,竖旗。”

随即,刘冯又大喝了一声,道。

“诺。”董盖应诺了一声,亲自转身走了下去。不久后,两面旗帜被士卒扛了出来,旗帜非常的大,一如帅旗一般巨大,旗杆也很长,需要两个士卒扶着,才能移动。

两面旗帜的上边,绣着一模一样的三个字。

“汉武卒。”

“今日,就是汉武卒立的时候。记住孤的训诫,不要让武卒之名蒙羞。”两面旗帜被抬上来后,刘冯看了一眼,而后回过头去,对着武卒们喝声道。

“诺。”

武卒们齐齐应诺道,随即他们抬头看向不远处的两面旗帜,心中有了一些归属感。

“董盖上前。”

刘冯见此点了点头,喝令道。

“诺。”董盖应诺了一声,走了上来。

“从此后,你就是二营汉武卒中的一营将军了。不过,在孤等待的另一营将军到任以前,二营都先由你掌管,一切都按照吴起兵法所留下来的办法进行训练。”

刘冯下令道。

“诺。”

董盖上前一步,应诺道。

“看清楚这张脸,这就是你们以后的将军了。别看他年轻,却是将门虎子,能左右开弓,善战骁勇。而你们虽然号称汉武卒,但其实不过沙场新丁。当叫一声将军。”

刘冯对着董盖点了点头,而后又转过头对着士卒们大声说道。

“将军。”

刘冯的身份,刚才的那冷厉威仪。早已经深入了武卒们的心中,他的话当然无比管用。随着刘冯的话音一落,武卒们就齐齐行礼道。

董盖闻言连身体都微微有些颤抖了,终于,终于他再也不是光杆将军了。他帐下足足有一营的兵马,而且还是王上大将军的亲兵。

汉武卒。

未来的沙场王者。

花费了一点的时间,董盖才安抚下了心中的激动,抬起头来,对着汉武卒们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免礼。”

“多谢将军。”

武卒们齐齐拜谢道。

“好,开始安营扎寨。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营地了。”见到武卒立了,而且武卒与将军也见面了。刘冯点了点头,下令道。

随即,经验丰富的士卒们带领这些武卒们安营扎寨。

刘冯则与董盖,以及完成了安抚工作的文聘一起,缓缓的来到了营地的门口。

“停下吧,以后你就是统领一方军队的将军了,要勉励。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要向你父亲,或是仲业,还有兴霸虚心求教。”

来到营门口后,刘冯回过头对着董盖说道。

“大将军保重。”

董盖闻言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这是必须的,汉武卒虽然是王上大将军亲兵,但是所担负的却是对抗曹军骑兵的任务,他必须要时时刻刻的呆在军中,进行训练。

于是,深呼吸了一口气,下拜道。

“你也保重。”刘冯闻言点了点头,与文聘一起策马而走。

不久后,刘冯与文聘分开,在亲兵的簇拥下,返回了皇宫。

回到皇宫后,刘冯一把回到了东宫。

第174卷第1388节:第六百九十四章沐浴(2)

糜氏率领宫女,内侍们迎了出来。

“拜见大将军。”在糜氏的率领下,众人对着刘冯行礼道。

“免礼。”刘冯挥了挥手,随即,又说道:“立刻准备热水,孤要沐浴。”

“是。”

糜氏应了一声,立刻下去准备了。

而刘冯则来到了寝宫内,一屁股坐在□□。并不是发呆,而是想着以后的事情。

汉武卒。

在刘冯的构思中,乃是大汉朝的精锐中的精锐。汉武卒,不擅长远征,但却能抵抗骑兵。这支军队的强大,光靠董盖是不够的。

董盖太年轻了,主要将军,还是徐庶。

不过,孝廉制若是一直不发动,刘冯也不好征召徐庶,还有诸葛亮。

等,只要等汉武卒训练的像模像样了,就能威慑一切阴暗势力。到那时候,发动孝廉制,也是快了。

就在刘冯想着朝中大事的时候,一阵动静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