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雪-御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鹏展,你的意见呢?”岳飞如此询问。
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了岳翻的身上。
岳翻看着地图,缓缓开口道:“我提醒过诸位,不要认为金兵是一群野蛮人,不要拿野蛮人的看法去看待金兵,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敌国,可以和辽国相比甚至比辽国更加强大的国家,他们的战术战略虽然没有我们那么多,那么深远,但是,他们也绝对不差,他们从诞生开始就在不停的战斗,有些时候他们的本能都足以造成我们的失败。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拿我们自己的观点去看待他们,我所知道的完颜娄室就是一个极为狡猾的人,与其说他们是凶猛的老虎,倒不如说是狡猾至极而又残忍凶悍的狼,还是一群狼,不知道诸位是否知道,如果一只老虎遇上一群狼,那么绝对凶多吉少,甚至可能会逃跑,群狼之猛如斯。
金兵就是一群狼,一群非常凶猛狡猾的狼,否则辽国也不会亡在他们手里,我们能想到的,他们未必想不到,我们能做的准备,他们未必想不到破解的办法,金国人口不多,尤其是女真本族人更是缺少,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要准备第三次南侵,甚至可能真正发动战争的时候,还不到一年,那么,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国力?
如果他们没有这份国力,他们凭什么拿自己的未来去冒险?要知道,如此短的时间内准备两次二十万人以上的战争动员,以大宋的财力,做了,也要伤筋动骨,而金国有什么?这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击,如果此战不胜,十年之内金国都不会成为大宋最大的心腹之患,所以金兵不会冒冒失失的就进行这样的豪赌。
如果我是完颜娄室,我就会做好万全的准备,我一定会想到大宋会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所以我会准备好足够的粮食,足够支撑我攻下一座大宋的城池,甚至是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要知道坚壁清野虽然有效果,但是往往一县一州全部的精华都集中在了一座城池里,一旦被金兵攻破,短时间内他们是不用愁了。
西军人数虽多,但是能够分配到各个城池的有多少?如果金兵不试图速战速决,而以稳扎稳打之势慢慢攻打大宋的城池,不断获得给养,并且稳固自己的后路,不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会极为安全,那个时候,诸位如何自处?”
二百八十宗泽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哼!宋人定会以为此次进军我大军仍然会速战速决,不与他多做纠缠,所以定会实施坚壁清野之战术,让我大军得不到任何补给,然后黯然撤军,哼!他们想得太过简单了,这次,我偏要做好万全准备,一座城一座城的拿下宋军的城池,既然是坚壁清野,定然是把所有的钱粮物资都储存在一座城池内,既然如此,我们拿下一座城,就够我们大军军用好些时日,如此稳扎稳打,还怕拿不下宋国?”完颜娄室自信的笑道。
一名金将露出了犹豫的神色:“可是,大帅,我军擅长野战,不善长攻城啊,宋军的城池很高很厚实,我们的损失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宋军那么高的城池造成的,他们居高临下,对我们而言很不利的。”
完颜娄室一瞪眼:“愚蠢!本帅和曾说过要女真勇士去攻城?契丹人是干什么的?渤海人和奚人是干什么的?燕云的那些汉人是干什么的?女真勇士的血只能在战场上泼洒,而不是在一座城池下,这些人都有丰富的攻城作战经验,陛下已经下令征召十万仆从军随我们一起出征宋国,如此,我西路大军就有十五万兵力。”
另一名金将询问道:“既然我们要稳扎稳打,那么自然会很慢,大军十五万消耗的食物可不是一般多,我们有那么多的储蓄吗?”
完颜娄室自信的笑了笑:“你当真以为我们还是之前的样子吗?我们已经不是一个部落了,而是一个国家,沃土千里的大国!如此强大的我们,会连一点点粮食都拿不出来吗?再者说了,辽人被我们打退时那些钱粮和缴获是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只是和宋开战的时候太过仓促,没想到这些,宋人之前的表现又实在是太差,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准备粮食做长期打算。
虽然现在宋人有了些变化,但是他们肯定不会知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足够十五万大军食用两个月的口粮,还有无数的奴隶为我们运送粮草,宋人肯定料不到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到了宋地。只要攻打几座城池,还是可以以战养战,不管吃掉多少粮食,我们都可以补回来,但是就是吃不完。你们觉得,我们还需要担心吗?”
金将们恍然大悟,然后露出了开心的神情,俨然认为胜利已经掌握在手中,而此时此刻,被完颜吴乞买下令夺去一切的契丹人、渤海人、奚人和汉人等各族人群,正在绝望中等待着可怕的寒冬的降临,寒冬降临,将是女真大军开始第三次侵宋战争的时候,也是这些失去粮食和衣物的人的末日。
可怕的绝望席卷了整个金国。除了女真人以外,家家户户都在为了冬天而感到绝望,他们开始怀念辽国,甚至开始向往仍然在抵抗的宋国。
“或许我们应该逃离这里,去宋国!我听说宋国正在和女真人打仗,还打了胜仗!”
“不会吧,我怎么听说连宋国的皇帝都差点被抓了,宋国打了大败仗!”
“你那是什么时候的消息了,我听说啊,宋国有一个姓岳的大将军。把金兵给打败了,杀了十万人啊!那可是大胜仗!你没看前段时间金兵败退的时候那个样子吗?去的时候十几万人,就回来几万人啊!”
“啊,十万人?那宋国怎么还会打了那么多败仗?这不对啊。要是能打赢的话,宋国为什么不反击,狠狠地揍一顿女真人呢?”
“就是就是,那群混蛋,看到什么么都要抢!那可是明年的种子粮啊!没了种子粮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啊!活都活不下去啊!”
“谁不是这样说啊,大家都希望金国赶快完蛋才好!那群蛮夷!反正我们也是汉人。干脆逃回宋国算了,正好现在宋国和金国打仗,肯定愿意接受我们的!大不了我们多交一点赋税,多交一点钱粮,关键是我们可以活下去,不用担心被女真人杀掉啊!”
“但是宋人真的可以打败女真吗?我怎么觉着那么悬呢?之前你看那群宋人被打的多惨?好像也就那个姓岳的将军比较能打,叫岳什么来着……哦!岳翻!对!岳翻!好强的将军啊!”
“但是岳翻再强,也就是一个人,能打赢金国那么多人吗?还不如直接去燕云算了,燕王张亮现在不正在募集汉人和契丹人往燕云去一起抵抗女真人吗?打得很激烈啊!我们还是去吧,反正离我们也不怨不是吗?”
“不是啊不是啊,张亮打了好几个败仗,丢了好几座城池了,听说女真皇帝下了必杀令,一定要杀掉张亮,我估计张亮活不下去了,我们现在去不是去送死吗?到时候金国人肯定要对燕云进行报复的!你看以前那一次不是这样?我觉着啊,我们还是要稳妥一点,我们还偷偷藏了一点粮食,先撑着,看看到时候宋人到底能不能打一场胜仗,要是真的打了胜仗我们再去也不迟,要是宋人败了,我们不就死定了?”
“可是我们现在留在这里也是随时都会死啊,谁知道什么时候女真人缺粮了就要杀了我们当军粮?你忘了刘家三郎了?”
“哎呀你别再说了,那个事儿已经够惨了,不就是那个事儿我们才想着逃去宋国吗?反正我家祖宗也是活在中原的汉人,一直以来都是,现在宋人也是汉人的国家,我们也是汉人,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帮着宋人对付女真人?祖宗可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现在别说这些,之前燕云是怎样的你们也知道,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个办法,活下去啊!眼看着就是秋收了,女真人都盯着咱们的粮食,咱们啊,不仅要想办法把手上的粮食留住,还要想办法在女真人眼皮子底下偷一些粮食回来藏着,然后准备过冬的时候逃跑!不管宋国之前怎么样,但是女真人不把我们当人,我们就要找别的地方做人。”
“我觉得这话在理,怎么着也不能给女真人卖命不是?我看啊,我们还是赶快准备准备,抢割一批粮食,逃到宋国去,至少咱们也是汉人不是吗?大不了和宋人一起打女真人,至少人多力量大,不是像咱们这村子里这么百十号人,还不够女真人塞牙缝的!”
“就是就是,咱们应该这样想,不管宋人是不是打了败仗,他们至少还是个国家,还有点兵马,咱们留在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死了,还没法儿反抗,到了宋国,至少可以反抗!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和女真人打仗战死!”
如此这般的谈话,在燕云十六州以北的一个小村庄激烈的进行着,而同一时间,至少有数百个汉人聚居地的小村庄进行着类似的激烈的对话,这些对话显然对女真人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不可估量的潜在危机,但是政治能力不够成熟的女真人也没有这样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即将开展的第三次伐宋战役。
所以,目前为止,女真人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的领土里和他们统治的人们,到底是怀揣着怎样的思想,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顺民,而没有反抗者,张亮是个异数,所以要铲除,事实上,铲除张亮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不久之前,张亮的主力部队三万精锐在野战中全军覆没,张亮最仰仗的大将郭采战死沙场。
燕云军已经没什么大的威胁了,所以伐宋东路军只差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扫平所障碍,去对付完全是“弱鸡”的宋军……而此时此刻,迫在眉睫的危机之下,燕王张亮也不得不向背后的宋军求助了,他派出了大量信使,带着求援文书向宋河北之地的大量民间和官方武装求助。
但是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河北的民间武装有心,却无力,官方武装有力,却无心,所以求援文书发出去无数,回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失望,当失望慢慢累积到绝望的时候,一封特殊的信件燃起了张亮内心微弱的希望之光。
那是一封来自东京留守司第一任留守宗泽的信件。
信里面,宗泽热情的赞扬了以张亮为首的不屈的燕云人,认为他们是英雄,是勇士,是敢于和女真人作斗争的勇士,这样的勇士应该被嘉奖,应该得到大宋的承认和帮助,宗泽代表大宋承认燕王张亮的勇武举动,并且打算以实际行动支援张亮的抗战行为。
但是在信的末尾,宗泽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燕云险要关卡尽皆失守,实际上已经没有抵抗能力,再打下去失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战败不可耻,但是张亮这样的豪杰要是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宗泽发自内心的希望张亮不要拘泥于一州一地的土地损失,放弃燕云,渡过黄河,来到燕云,和宗泽一起集结重兵徐图北伐。
失去了河北这样的靠山,张亮一个人在燕云是无法长久的,保护着身后的河北,却得不到河北的帮助,这对于张亮而言,也是一种悲剧。
二百八十一现在,我号召!
张亮或许不愿意认输,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已经无法支撑下去的事实,从他开始战斗开始一直到结束,他不认为自己真的输了,他在实力远不及金兵的情况下苦苦支撑数月,和金国最强的两个战将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大战无数次,屡次把他们打得丢盔弃甲,杀死女真正兵也有数千甚至接近一万之数,如果不是女真人拉来了太多的炮灰,他们早就撑不下去了。
燕云汉人是主力,女真人瞧不起汉人,但是他们屡次被汉人打败,宋国的汉人在岳翻的带领下杀了十万女真兵,他也杀了很多女真兵,虽然重要关口和城池接连失陷,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连战斗下去的能量都没有,他至少还有一战之力!
但是,也仅仅是一战之力了,千锤百炼锻炼的军队只剩下两万多,愿意追随他的人也不多了,这些军队甚至不够金兵一次大战的,他的城池也不多了,剩下来的人们似乎对他也没有当初的那般信任,当初风光无限的燕王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张亮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
只是宗泽的信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想死,那么就只能按照宗泽的方法来做,当然,如果自己执意和岳翻一样拼死战斗,那么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自己,张亮不甘心就这样战死,他更不认同岳翻为国死战的做法,虽然这样的人的确非常威武,可是。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没有了。真的是对的吗?
“我不甘心就这样死在金贼的刀下!”张亮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靖康二年九月初一,燕王张亮向目前自己还能掌控的城池中发布了布告。宣布自己已经无法在燕云继续和金兵战斗,为了保存实力,徐图后举,决定接受大宋东京留守宗泽的邀请,一起前往东京和宗泽将军并肩作战,共抗金贼,以图日后收复燕云,再创辉煌,他号召所有不愿意被金人统治的人们一起前大宋。他说,金人一定会报复我们。
的确,张亮没有让燕云人感到骄傲,但是他也没有让燕云人痛恨,他的拼死力战大家都看在眼里,他对战死者的抚恤耗尽家财,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没人斥责张亮没有尽全力。何况,他不是放弃了,而是决定退入大宋,继续战斗。
所以。一个选择摆放在了燕云人的面前。
跟着张亮前往大宋继续作战,或者,接受金人的统治。迎接即将到来的报复。
本来这是一个根本不用选择的选择题,大家但凡有些脑子。就会明白这个选择是多么幼稚,甚至根本不需要存在金人如此残暴。咱们杀了他那么多人,他们怎么会饶过我们?他们说不追究就不追究了?谁信啊?
所以,去大宋似乎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百多年来,燕云不是第一次对大宋产生希望和依赖,也不是第一次对大宋感到失望透顶,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家都对大宋产生了不信任感,尤其是在大宋被金兵打的连皇帝都差点被抓的时候,大宋的英雄已经战死的情况下,燕云人还能对大宋产生信任感吗?
但是该说不说,目前所知的世界中,只有大宋还在和金人对抗,强如辽国已经被灭,西夏小国被金人胖揍一顿就一句话也不敢说,大宋南方的国家就更不用说,西方的国家也是弱的可以,而且路途遥远,哪里有大宋那般的接近?更何况大宋和女真处于战争状态,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还是那个问题,大宋可靠吗?
燕云人的心里充满了对大宋的不信任感,大宋的人们似乎也不认同同为汉人的燕云人,认为他们是化外之人,已经不再是汉家子孙了,可是他们是毋庸置疑的汉家子孙,一直以来也没忘记自己的传承,更是坚持着对孔夫子的传统信仰,读四书五经,了解汉家文化,过着汉人的日子。
可是百多年来的互相不信任使得这个选择有些困难,大家不愿意被金人统治,却也更不愿意被宋国坑。
怎么办呢?
张亮是没有选择了,他只能这样走,而燕云的汉人们还会有别的选择,大不了当乌龟,至少可以保住性命,到了大宋被歧视不说,还会有生命危险,到时候金人追过来大宋要是抵挡不住,怎么办?宋人会不会牺牲掉自己这些人换取和平?郭药师的前车之鉴还在燕云人的心里久久难以挥散。
燕云的剧变即将开始,而宗泽也在不停的做着准备,曾经繁华无匹的东京汴梁城,已经毁于一旦,昔日百万人口的辉煌大都市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取而代之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东京留守司,宗泽为了战争,把东京开封府打造成了可怕的战争堡垒,像一头上古巨兽,呲牙裂嘴,不停的咆哮着,钦宗皇帝减轻了宗泽的负担和枷锁,给了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使得宗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拨兵马,而且没有监军。
纸醉金迷的汴梁城已经不可能再次出现,东京已经习惯了铁与血,东京的元气被保存下来,复制去了应天府,现在的东京,已经完完全全回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那种肃杀,那种可怕,那种苍凉。
东京背面,黄河南岸,数十里的连珠大寨拔地而起,一面面宋字战旗迎风飘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士兵和民夫不断的加固着这座战争堡垒,为这座战争堡垒添砖加瓦,使得他更加强大,宗泽来往与东京城和连珠大寨之间,每天两点一线,非常忙碌,不断的处理各种事情,准备战备,训练士兵乃至于民夫,为战争做进一步准备。
与此同时,宗泽和远在西北组织战争的岳飞进行了联系,双方都了解到了东路和西路都在组织着抵抗,大宋的东方和西方都没有放弃希望,大家都还在为了国家而奋斗,宗泽高兴极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孤军作战,一直都没有,岳翻用他的生命唤醒了一批大宋的豪杰,让他们站起来,睁开眼睛,张开嘴巴,发出愤怒的吼声。
宗泽心满意足的调动着手中的兵马,不断的加固自己的防线,不断的派出人手去河北之地联络民兵义兵,希望他们联合在一起,接受自己的统一指挥,组成联合防线,一起抗击金人的入侵,大宋虽然战败一次,河北虽然倾覆,大家的力量虽然薄弱,但是一个人打不过金人,一百个人呢?一个组织打不过金兵,一百个组织联合在一起呢?
抛弃成见,抛弃过往,搁置争议,一起战斗,金人是国敌,我们自己有再大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去解决,绝对轮不到金人占据我们的土地,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家园!兄弟们,站起来,拉着手,一起对抗金人的进攻!
宗泽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年近七十,白发苍苍,已经是半截身子在土里埋着的人,自古以来,老人家都很少和战场结缘,但凡是五六十岁的人,都会远离战场,尤其宗泽还是文人出身,做了一辈子文官,没接触一点点兵事,但是,在这个关头,年轻人纷纷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的关头,这位倔强的老人以他脆弱老迈的身躯,毫不犹豫的扛起了民族的希望。
有人把宗泽和黄忠以及廉颇等老将并在一起称为中华老将,但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最应该受到尊崇的,宗泽该排在第一位,这场战争本不该由他去组织,去奋战,他是个年近古稀身体衰败的老人,他已经没有那种精力了,可是他还是站了出来,成为“北天巨柱”,用他仅剩不多的生命,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争取希望。
很难用文字去描述宗泽的一生以及他的意志,只是,有些人只需要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就够了。
宗泽在东京,向整个河北的人们发出了宣言,发出了战斗到底的宣言。
我们的士兵不如金兵那样强大,我们的战马没有金兵那样雄壮,我们的战斗力没有金兵那样疯狂,我们有很多地方都不如金兵,我们有很多地方都比他们弱小,所以我们会一败再败,甚至找不到抵抗的勇气和决心,我们甚至认为没有能与金兵战斗的方法,我们一定会输!
不!
我绝不认输,我绝不服输!只要我还有一个人,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战斗到底,绝不退缩,即使我战败了,我也绝对不会认输,金兵可以打败我,但是他想让我认输,那是万万不能的!我深受国恩,为国之臣,为人臣子者,就该为君分忧,征战沙场,国家有难之时,死而后已!
我知道诸位不是大宋臣子,也深受贪官污吏的压迫,但是诸位,我希望你们可以明白,自己的贪官污吏,自己来惩处,自己的错误,自己来改正,自己的国家,自己来拯救,我们身上流着华夏的血液,我们是汉人,不是女真人,他女真人凭什么来统治我们,凭什么要求我们成为他们的奴隶?
只要我还挥的动手中剑,只要我还迈的动步伐,我就永远不会停下战斗的信念,我就绝对不会放弃战胜的勇气。
现在,我号召,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站起来,到我身边来,和我一起,为国而死!
二百八十二风暴再次从北方汇聚,虎视眈眈
靖康二年九月十三,岳飞坐镇长安城的时候,再一次得到了来自北方的秘密情报,金兵已然准备就绪,甚至携带了大量的粮草,所图不小,和之前金兵企图速战速决的样子有很大不同,金帅完颜娄室似乎打算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把大宋拖垮,一举拿下关中,断绝大宋最强悍的兵源之地。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岳飞正陪着岳翻一起上街去食用长安城最富盛名的“羊羹”,其实说白了,岳翻也知道这就是羊肉泡馍的前称,另一个时空里岳翻只吃过一次羊肉泡馍,深感美味,这一次正巧岳飞选择了在长安坐镇指挥大军作战,岳翻也随之来到,经过一条大街上时,闻到了一股极为怀念的味道。
岳飞哈哈笑着,说道:“这就是长安最有名的羊羹了,当初为兄初来西北之时,林师兄曾经带着为兄吃过不少次羊羹,但是最美味的还是要算长安城的羊羹,羊肉肉软不糜、滋味甜美,加上这馍饼,一泡之下,可算是人间美味啊!”岳飞说着,掰下一块馍饼,沾了沾大碗中的羊汤,狠狠地咬了一口,心满意足的咀嚼着。
店家认识岳飞,知道岳飞是大英雄大豪杰,很是崇拜岳飞,便把分量给的足足的,比之平常的碗要大上一大圈,岳飞也是着名的大肚汉,不喝酒以后,食量猛增,一顿饭能吃下三大碗米饭,加上很多的肉食,食粮足足是岳翻的三倍,刚刚团聚的时候吃饭的模样让岳翻感到目瞪口呆,现在吃羊肉泡馍的样子也是豪气冲天。
一口饼一口肉,吃得非常香甜,岳飞不喜欢吃什么山珍海味之类的,就是喜欢吃肉吃饭,这样的耗费也不大,毕竟西北之地有很多军队养殖的牛羊,还有每次打仗回来的战力品牛羊。这些都在岳飞的领导下让军队划出一块地养殖,专门供给军队食用,并不耗费太多的百姓食粮。
岳翻也很怀念这种味道,虽然和之前吃过的不太一样。但是这样的羊羹更加历史悠久,吃起来也更是原滋原味,在没有太多的佐料的辅助之下,这样的味道更加醇厚,更加鲜美。完完全全地把羊肉的鲜美滋味提炼了出来,还没有膻味。
吃着吃着,岳飞填饱了肚里的饥饿,大脑重新开始运转,又要了一碗羊汤,开始边喝边与岳翻谈论一些重要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岳翻是早就有所预料的,也幸亏岳翻早有预料,才使得岳飞现在还有心思和时间坐在这里吃羊肉泡馍。
“鹏展。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尽早提出,恐怕我们现在就要手忙脚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了,这份情报很及时很珍贵,有了这份情报,就能堵住一些人的嘴巴,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干活儿了,说真的,鹏展,这一仗若是打赢了。你居功至伟。”岳飞喝下一口羊汤,慢悠悠把手中的馍往汤里面沾了沾,慢慢地吃着。
岳翻笑了笑:“这也不是我的功劳,是陛下的功劳。若不是陛下下旨把曲端免职,押解进京,咱们还没有那么容易的掌握泾原军这样一支劲旅,泾原军的战斗力在目前的西军也就仅次于永兴军了,而且泾原军还没有遭到大的战损,老兵保存得很完整。这次的大战,让吴玠单独率领泾原军执行重要任务应该是可行的。”
岳飞点了点头:“泾原军的确强悍,但是吴玠更加优秀,说实在的,他当初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我是不喜欢他的,离开自己的上官来投奔与我,往小了说是理念不合,所以来投奔我,往大了说,就是失节,朝秦暮楚,这样的人,我是不敢大用的,但是他的才华实在是让我难以舍弃,国难当头之际,需要这样的有才华的将军来帮助我们。
只是我依然没想到自己还是小看了吴玠,吴玠的才华可能不仅仅在于一军之将,而是三军主帅啊,这样的将军能在大宋,也算是我们的幸运,所以泾原军交给他,让他去执行这样的任务,我也算是放心的,这样一来,咱们就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消耗金兵的实力了,不过鹏展,你这样的战术和战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来了西北以后,我也读了很多的兵书,怎么就没听说过这个袭扰之战和游击之战的战法?”
岳翻笑了笑,说道:“不过是旁门左道,没有强大的实力,使用袭扰战和游击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的决胜还是要在正面战场上,这些旁门左道只是用以辅助,让敌人精疲力竭,难以承受我们层出不穷的袭击和无日不战的坚定意志,等到他们抵达了我们的预订战场,早已精疲力竭,强弩之末,那个时候,我们大军主力一举而上,与之决战,大破之!我谓之,天炉战法!”
岳飞大感兴趣:“天炉战法?那袭扰之战和游击之战?”
岳翻笑道:“只是天炉战法的一个分支罢了,为了让强悍敌军精疲力竭,疲于应付,从而将战力降至最低,必须要在他们进入我境内之后决战之前不停的袭扰他们,让他们完全无法休息,得不到完整的休息,以至于精力衰竭,战力衰竭,毕竟如果与全盛时期的金军主力碰撞,我军战败的几率是很高的,为了保证最后的大决战我军取胜,那么之前的袭扰就必不可少。”
岳飞点点头:“这倒也是,如果一直得不到休息,定然会筋疲力尽,甚至会使得贼帅孤注一掷,长途奔袭寻找我军主力与之一战……这却怎么办?鹏展?”
岳翻笑了笑:“这便是天炉战法了,在贼军进军的道路上,我军稍作抵抗,边战边退,不与之决战,也不死战,但是每夜必有夜袭,每日必有袭扰,贼军一路来,我军一路打,西北地多山,我军从山中而出,金军若追我军便遁入山中,以山林为掩护,或撤退,或击杀金军,杀伤金军有生力量。
如此一来,在金军碰到我军主力之前,已然深入我国境,距离去途甚远,且筋疲力尽,连抢劫也抢劫不到,那么,就是最后的大决战,富平以北二十里,就是天炉炉底,届时,请兄长亲自率军镇守炉底,莫要使其打穿了我们的炉底,我会带着其他军队把金兵团团包围,天炉盖顶!叫金兵有来无回!”
岳翻一拳捶在桌子上,低声吼道,岳飞则听得满脸通红,激动不已,一口一口接着一口,三两口就把一大碗羊汤和一大块馍吃下肚,大呼过瘾:“有鹏展在一旁为辅助,为兄也就有了底气,当初师尊常常说,为兄善武,鹏展善文,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有鹏展为我谋划,我当稳操胜券矣!”
岳翻笑道:“兄长过誉了,此话的确是可以这样说,但是这终究只是战略,而不是真正的战场,如果战场能朝着这样发展当然是最好,但是战场之道,瞬息万变,随机应变才是正确的道理,所以,我以为,我们还需谨慎谨慎再谨慎,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可靠的人去做,绝对不能交给不可靠的人去做。”
岳飞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你是说刘锡?”
岳翻点点头:“刘锡实在是有负其父威名,倒是他的弟弟刘锜有名将之资,刘锡为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