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雪-御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年,都没有这样享受过阳光了?
阳光的味道,我还记得吗?阳光的味道,原来是这样吗?
我渴望的光明和希望,就是这样吗?
我追寻的温暖,就是如此吗?
师尊,你所追求的,就是如此吗?
三郎,你所追求的,也是如此吗?
我所追求的,我一直不明白的那小小的渴望,那致命的渴望,原来就是如此吗?
即使此去必死,即使丢掉第二次的性命,即使丢掉我最珍惜的东西,即使面对我最恐惧的敌人,即使面对着我最恐惧的一切,我也可以不再畏惧吗?即使所有的人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可以坚持战斗,一直到死吗?
我明白了。
看着手心跃动的光辉,岳翻紧紧握住了它!让它融进自己的血肉之中!
二百一十七纵使千万人往南,我亦往北
悠久的历史中,我们的民族曾经无数次的遭遇到亡族之危,无数次的遇到无法战胜的强大的凶狠的敌人,无数次的面临亡族灭种的危局,但是如今,一个叫做中国的国家依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叫做汉的民族依然屹立在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的土地上。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那些凶悍的敌人呢?那些可怕的敌人呢?那些不可战胜的敌人呢?
汉民族,无论到了什么地步,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无论到了什么关头,总还是有不屈的灵魂存在着,他们奔跑,他们嘶吼,他们战斗,他们以自己的热血为养料,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把试图灭亡我族的敌人全部驱走,我们所立身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先辈的鲜血在其中,我们的土地是用鲜血浇灌的,是用英雄的鲜血浇灌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寸山河,都是鲜血换来的。
所以,我们寸土不让!
每一寸山河,都跃动着先人不屈的灵魂,他们用他们的性命,换来了如今我们的立足之地。
所以,我们寸土不让!
绝不让先人鲜血所浇灌的土地,被异族人的脚步践踏,绝不让先人拼死争取而来的土地,被异族人占据!
所以,我们寸土不让!
天生华夏,这是我们的土地,这是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的一切,这是我们的命!我们世世代代居于此地,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这里是我们的根!
所以,我们寸土不让!
岳翻为自己换上了战甲,拿起了头盔,为自己戴上,拿起了战剑,为自己配上,最后望了一眼无比眷恋的家和人,转身离去。
“一定要去吗?”金芝面色如常,轻轻地询问。
“一定要去,而且,此去必死,金芝,我欠你的太多,我还不清,我也不知该如何偿还,我害你家破人亡,我害你失去一切,来生,岳翻做牛做马赔偿你,今生,岳翻对不住你。”岳翻转过身,迈开了第一步。
“为什么不在今生补偿我?为什么一定要在来生?”金芝的声音还是很轻,但是,有一丝颤抖。
“因为今生,我欠了别人更多,而他们对我都只有一个要求,那份情,更深,更重,所以,今生,我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份情还清,欠你的,来生我再还给你。”岳翻迈开了第二步,第三步……
“你要让我孤独终老吗?”金芝的声音里听出了一点点哭泣的味道。
“我死之后,你找个好人家,改嫁吧,他不一定要多有钱,不一定要做大官,不一定要成大事,只要他全心全意地对你好,不在意你的过往,心疼你,知道你不能吃辣,知道你不能吃蒜,知道你喜欢清淡,知道你喜欢香包,知道你晚上总是喜欢蹬掉被子,会为你把被褥盖好,那就可以了……为他生个孩儿,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尽量往南走,去岭南,越南越好,安此一生……
父亲母亲不会阻拦你,岳家不会牵绊你,是岳家对不住你,岳家会尽力补偿你,金芝,你自由了,从现在开始,你自由了,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而我,将会以死谢罪!”岳翻迈开了五六七八步,伸手推开了房门,阳光迎面扑来。
“岳翻!我怀孕了!我怀孕了!!”金芝声嘶力竭的吼道……
……………………
长久的沉默,岳翻如同一尊雕塑一般久久不动弹,而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愿你能让他姓岳,若是男儿,取名为光,若是女儿,取名为良玉……
若是男儿,待他长大成人,告诉他,他的父亲对不住他,但是他的父亲是为国战死,死得其所,从来不曾后悔过,只是感到遗憾,未能伴随他成长,到那时,国家如果依然危难,愿他仗义从军,为国御辱……
若是女儿,就什么也不要告诉她,让她寻个好人家,寻个好人家嫁了,度此一生,至于其他的……金芝,待我战死前,我会修书一封与你,有些话,我说不出口,只好写在纸上,派人送给你,今生今世,岳翻对不住你,来生,我们来生见。”
岳翻再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
即使金芝哭得撕心裂肺。
岳翻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或者说,从一开始,自己就从来没有退路,自己来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上天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了,逃避了那么就,畏缩了那么久,自私了那么久,是时候了,真的是时候了,岳翻甚至希望,自己不要出发的太迟,以至于,不能挽回这最后一击……
这片土地,是我汉家儿郎的土地,女真蛮夷,凭什么践踏!!!
你若践踏,我必拼死一战!我不为赵家而战,我不为宋而战,我只为汉,为我心中的信念而战,我的信念,是无数人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也将用性命去守护它,他汇聚了所有不屈的灵魂的共同的呐喊,共同的怒吼,千百年来,汉,从未失去过这灵魂!
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人得到这份信念,得到这灵魂的传承,奋起反击,为国御辱,不惜一死,汉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以死换来!
现在,又到了需要有人付出生命的时候了,我岳翻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是,女真蛮夷,我岳翻会成为你们永远醒不来的噩梦,即使我很快就会死,但是我也要让你们知道,汉地,不是你们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
靖康元年,一切的转折之年,无数人从北向南,他们从此再也没有向北看的勇气,但也有人往北走,他们从此再也不会向南看一眼,汉民族之所以可以传承至今,就是这些宁死也不会向南走的人依然存在着,哪怕,只是极少数,哪怕,只是区区几个人。
过去,我不敢,现在,我敢了,我不仅能朝北看,朝北走,更敢面北而死!
女真人,你们准备好,迎接我和我的三万勇士了吗?
“江南南路安抚使、知吉州岳翻岳鹏展,蒙陛下信任,奉旨调兵北上,以解国危!女真蛮夷,嗜血残暴,毁我家园,隳我宗庙,杀我百姓,辱我人民,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今番北上,愿诸将抱必死之决心,愿诸军持必死之信念!
女真蛮夷强暴,我军羸弱,贼军势众,我军势弱,此战,必败,我等,必死,但,纵使如此,我等也有必须北上之原因,河北已然倾颓,河南危在旦夕,江北之地,千里染血,江北之民,死伤惨重,山河破碎,势如累卵,江北一旦被女真人所得,江南也断然无法独善其身!
诸君,江南是何地?是我们的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不胜收!江南之民为何人?是我们的亲人!我等此去,身后,便是亲人!我等若后退,亲人必将惨遭屠戮!家园必将惨遭蹂躏!神州大地,必将永无宁日!所以,此战,纵使必败无疑,必死无疑,我等,也决不后退!纵使千万人往南,我亦往北!!身后就是亲人!哪里有我等往南后退之余地!诸君!死战!战死!面朝北死!决不后退!!!”
岳翻高声一呼,晁盖振臂一呼:“此去必死!面朝北死!为国而死!”
刘唐振臂一呼:“此去必死!面朝北死!为国而死!!”
吴用振臂高呼:“此去必死!面朝北死!为国而死!!”
三万虎贲齐声暴喝:“此去必死!面朝北死!为国而死!”
虎贲出征!!!
二百一十八他们从来不曾后悔
面对突然出现呼啸而来的钢铁洪流,血肉之躯的士兵们能有什么办法呢?面对十万铁骑的女真人,只有三万步卒的岳翻,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一百多年来宋军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一百多年来,或者说从中唐以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所带来的恶果已经让汉人吃够了苦头,失去了战马,汉人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面对铁骑所汇聚而成的钢铁洪流。
而且骑兵战争基本上属于遭遇战,没有多少时间给你埋伏,步兵对抗骑兵战法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建立在预先有准备甚至是埋伏作战的前提下,岳飞干掉了数千铁鹞子的那一战,也是预先准备好的一战,若是突然遭遇,该怎么办呢?
在巨大的实力差异面前,任何谋略都是苍白无力的,可笑的,一路往北,岳翻只看到了无数面色惊慌失措的人往南逃,似乎只有往南逃才能让他们得到安全感,让他们得到一丝丝喘息的时间,可是他们绝对没有想过,如果他们全部都往南逃了,女真蛮夷也会追过江北,直杀江南!
为什么女真人还要数年才能杀到江南呢?
因为有人在江北抛头颅洒热血,不惜性命不惜一切的守护着这片土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遇到了亡国之危时,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往后退缩,都在往南逃,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奋而往北,不惜一死,所以,一路往北的路上,看到只有自己和三万虎贲一路往北的时候,岳翻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同样,麾下的虎贲们和麾下的虎将们也是抑郁的,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尤其是一些没有独立思想和坚定意志的人,他们最容被大众所带走,别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一时的热血并不能决定今后的一生,否则赵构就是赵宋的中兴之主,而不是卖国之君。
农民,工匠,商人,官员,士兵,将军,士绅……
他们都在往南跑,往南逃,看不到一个朝北的,看不到一个带着愤怒和坚定的面色,朝北走的。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亿万人流中,逆流而上,到底需要多少勇气。
岳翻紧紧握着手中的光辉,这份光辉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肉之中,出征前,岳和紧紧握住了岳翻的手,告诉他,岳家的男儿没有孬种,若岳翻可为国死战,为国战死,他会感到无上荣光,他会亲自为岳翻披麻,他会告诉列祖列宗,岳家出了个好男儿,岳家有英雄了,岳和就是死,也能带着笑容去死。
父亲老了,上不了马,拿不动刀,杀不了敌,护不了国,但是所幸,父亲有个好儿子,有个坚定的,勇敢的,聪慧的英雄儿子,翻儿,父亲为你骄傲。
岳翻再也不会去想退缩,退缩这两个字,已经不会存在于岳翻的人生之中,所以看到那些往南逃的人惊讶,不解,嘲讽,同情,惊恐的目光,岳翻只会从心底里蔑视这些人,他们再也不会有往北看的勇气,他们再也不会有抬头挺胸做人的机会,当他们选择了往南逃的那一刻,他们注定会屈辱的活着。
我懦弱过,我胆小过,我愚蠢过,我卑微过,但是现在,我会用我的命,我的血,来宣告这个世界,我,岳翻,岳鹏展,不是孬种!
曾经有什么人说过,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可以为了某件事情卑微的活着,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可以为了某件事情英勇的去死,岳翻只想对这个人吐一口唾沫,你可以去死了,如果照你这样说,就不会有汉人存在了,汉人之所以可以存在,那个说话的“成熟男人”之所以可以存在,就是因为他口中的不成熟的男人一个接一个的英勇而死。
小人只看利弊,英雄才分对错,岳翻知道,当他打定了战死的主意的时候,他已经被贴上了英雄和“不成熟男人”的标志,但是无所谓,这又有什么所谓呢?
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在这件事情上,我除了死,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我知道,我肯定打不过女真人。
我不是传奇,我没有办法用三万步兵打败十万女真铁骑,我没有办法用三万人去挽救一亿人,我没办法,我真的没办法。
除了战死,我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或许会有人说我傻,说我蠢,说我无能,说我没用,但是,除了死,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江北大地,除了少数人之外,还有谁可以做我的援军?还有谁,可以与我并肩作战?我能用什么,去对抗十万铁骑?我能用什么,保证我能战胜他们?不,不,不,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打不赢他们,我根本没有胜利的机会,根本不存在战胜的可能,我知道我一定会战败,甚至全军覆没,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除了性命,我们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除了牺牲,我们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除了战死,我们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除了面朝北死,我们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为了汉人,我只有战死这一条路可以走,我不是为宋而战,我不是为赵桓而战,我不是为那个朝廷而战,我是为整个汉族而战,我为那个骄傲的文明的强悍的勇敢的民族而战,我要用我的死,用我的血,用我的命,唤醒他们的骄傲的龙的血脉……一亿人里,总会有人记住我,然后奋而向北!!!
自古以来,就有为国为民牺牲者,每到了危急关头,总有人愿意牺牲,总有人愿意付出,总有人愿意舍弃自己的一切为国为民,他们是为什么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为什么放弃自己的一切?
岳翻无法知道李若水在所有人都不言不语,眼睁睁看着赵桓受辱的时候,是以怎样的勇气挺身而出保护赵桓,也无法想象他被女真人拳打脚踢而死时是多么痛苦,但是他知道,如果再给李若水一次选择,李若水依然会选择保护赵桓,而不是苟且偷生。
岳翻无法知道欧阳珣拿着赵桓的割地诏书,在金人的胁迫下,是以什么样的勇气说出“你们不要开城,我来只是为了一死,你们要尽忠报国,死守城池”这样的话,也无法想象他被押到幽州活活烧死的时候是有多么痛苦,但是岳翻知道,如果再给欧阳珣一次选择,他还是会选择一死,而不是让自己的同胞给异族人开门。
岳翻无法知道赵立面临着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是如何忍饥挨饿坚持镇守楚州,也无法想象他被炮火击中头部时是多么的痛苦,但是他知道,如果再给赵立一次选择,他依然会死守楚州,绝不投降。
岳翻无法知道刘子羽的父亲刘韐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宣读赵桓的割地诏书,然后大声疾呼让城池上的守兵坚守城池,绝不投降,也无法体会到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留下“主辱臣死”的话语之后,上吊自杀,但是他知道,如果再给刘韐一次选择,他依然会死节,而不是苟且求生。
岳翻不知道开封城的情况恶化到了什么地步,也不知道时间还来不来得及,岳翻只知道,如果自己有一点点的犹豫,这一切都来不及了,没人可以阻挡这一切,没人可以改变这一切,但是,但是,仅仅是但是,岳翻想试试,试试自己到底究竟算什么角色,自己究竟算什么人,到底,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
别人穿越到和平盛世享福,而自己来到了末世大宋,汉族最屈辱的一刻,到底是为什么?
如果我死了,我会后悔吗?我会珍惜我的性命,想方设法的活吗?
岳翻仔细想了想,答案是否定的,他不会后悔,进入到血脉之中的光辉,支撑起了他的信念,他,不会后悔。
他们从来不曾后悔。
二百一十九汉最屈辱的一刻无法扭转的来临
女真人还是在不停的索要钱财,数目是第一次南下时的一倍,上一次已经让开封城掘地三尺,这一次,就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金兵叫嚣着,如果不拿钱来,就要屠城!
宋的首相何栗亲自来了,何栗没法不来,城里真正的掘地四尺了,没钱就是没钱,他受皇帝、百官的委托,无论如何也得跟金军讲讲价钱,把数目降一点,主导了一切的完颜宗翰大怒,亲自出面给南朝首相上了一课,他问,灭国的事儿你们宋朝也干过吧,比如南唐南汉荆湖后蜀什么的,哪次不是破城杀人抢光杀光,比如后蜀,你们一连十几年从成都往开封运财宝!现在我们攻陷了你们的都城,一不杀人二不进城,要点赎金过分吗?!
何栗无言以对,首相深感羞愧,回城之后加大搜刮力度,首先从官员队伍做起,自宰执以下未交纳金银者表出名单,看图说话,一视同仁,交钱!交不出?戴上枷拷自己走去吃牢饭。
于是穿官服戴木枷的人在开封城里相望于道,排成了长队……就是这样,钱仍然不够,眼看着时光流逝,靖康元年结束了,宋靖康二年的正月初一到了,这一天赵桓刚刚起床,突然有人来报,金军进城,直奔皇宫!
来的是完颜宗翰的儿子完颜真珠,他代表父亲代表大金国来给赵桓拜年!
大宋,新年快乐!
大宋真的很快乐!
赵桓也很快乐!
交出了全城的马匹,交出了民间的武器,交出了大部分存粮,多快乐!多快乐!失去了突围的能力,失去了巷战的能力,甚至失去了持久战的能力,开封城已经卸下了自己的武装,主动的,没有一点点犹豫的,卑微的卸下了自己的武装,这还是赵桓出城一次,亲自去投降的结果!
有史以来,汉族天子第一次亲自离开自己的都城,到异族军营里面卑躬屈膝的投降!投降!投降!汉族大一统王朝第一次成为了异族王朝的臣属,第一次。
他回来了,带着满身的屈辱和满脸的泪水回来了。
然后金兵的天价账单就来了,开封城的末日也来了。
赵桓的快乐延续到正月初九,那一天金人再次进城,传达完颜宗翰、宗望的命令,两个完颜大佬说,他们金国的皇帝要加徽号了,在这种正规、荣耀的日子里,需要级别最大的下属赵桓在场,当然了,另一个级别很高的家伙耶律延禧也会在场,不过他的性命不长了,而你,赵桓,呵呵,你的性命可以保证。
赵桓犹豫,宋廷都犹豫,会无好会,上次能回来就不错了,这次再去,谁知道有啥后果,但是不去,行吗……城关既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怎一个委屈了得,第二天,正月初十到了,大宋钦宗皇帝出城,从种种蛛丝马迹上看,他本人的预感很不好,似乎知道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
他带着很多人,包括宰执、学士院、礼部、太常寺等大批官员,由很多侍卫部队保护,可仍然觉得孤单凄凉,有很多的人送他,城门处,有好几万的百姓,百姓们拉住他的车辕,不放他出城,赵桓流泪了,难道他想走吗?他不走,能行吗?能被人接受吗?
在城外,他看到了唯一一个率兵入城支援的忠臣张叔夜,但是此情此景,他们二人唯有相视流泪,张叔夜痛恨自己无能,觉得自己统兵而来,却无所作为,痛恨自己不能解救自己的皇帝和国家,赵桓泪流不止,紧紧握住张叔夜的手,最终还是松开,离开了张叔夜的视线,在那之前,赵桓对他喊了一句“稽仲努力”!
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张叔夜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人都隐隐有种感觉,这一去,赵桓再也回不来了,除非,除非真的有奇迹诞生……
赵桓在城外度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半囚禁生活,却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走向何方,直到宋靖康二年二月初六日,完颜宗翰、宗望把宋钦宗赵桓押入青城寨里,命其下马跪听金国诏书。
诏书里说,宋朝失信悖德,对内对外做尽坏事,金国不得已发兵惩戒,前后两次,给了宋朝自新的机会,可仍然小动作不断,现在要另选贤人,立为藩屏,也就是说,结束赵宋的统治,换一个人当皇帝,给金国当跟班。
汉族最屈辱的一刻无可逆转的来临了,立即有人上来剥赵桓的龙袍,此情此景,在场的宋朝顶级大臣们看着,仅仅是看着,他们吓傻了吗,还是一直都软蛋?无从可知,他们只是目送着异族人的手指去碰触赵桓的衣襟,不容一指加身的万乘至尊马上就要受辱!
李若水站了出来,一把拉开冲向赵桓的金人,把那金人拉了一个趔趄,跌倒在地,李若水站在赵桓身前,年仅三十四岁的李若水站在赵桓身前,用他单薄的身子挡住了金人的前进之路:“尔等狗贼!此乃大国真天子!岂容尔等狗贼无礼!”
一个有着一亿人口的国家,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所选拔出来的精英人物们,在这个时刻,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他自然不是金兵的对手,短暂相持之后,他被金兵打昏了,带了出去,赵桓哭嚎着被金人剥下了龙袍,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尊严,也让汉人丢尽了脸面,而在此过程之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们的皇帝哪怕说一句话,一个字……
李若水在半个月之后,经过了宗望宗翰宗弼等一系列大完颜们的连番招降和恐吓,始终怒骂不止,绝不屈膝投降终于被杀害,被害前,他咬紧牙关,怒视金人,说道:“我虽死,但中国有英雄,中国英雄,必将雪中国之恨!!”
后来连金兵都对此感到佩服,说,南朝死难之士,唯李侍郎一人。
这是不准确的,整个宋金战争中,和金人作对并且光荣死去的人们何止李若水一人,但是在这个时刻,赵桓只拥有一个李若水,不由得让人想起,一百多年前,柴宗训那个弱小的孩子也只有一个韩通而已。
赵桓被剥夺了皇帝之位之后的第二天,二月初七,在满城官员和百姓恳求赵桓回城之下,完颜大佬们下达了第二次,三条指令——首先,前宋的大臣立即“请”太上皇、后妃、儿女、诸位亲王、公主出城到金营与赵桓“团聚”。
其次,东京城里的文武百官、僧道耆旧、军人百姓共同推戴一位“众所推服,长于治民”之人为新君,但不许推戴赵氏宗族之人。
最后,新建立的国家的名字、定都何处,待推戴新君之后,再行议定。
完颜宗翰正式宣布宋被灭亡,但是大金只是为了讨伐有罪之君,灭亡无耻无信义之国,而不是要祸害中土民众,所以他们不伤害民众,只要民众们交出前宋所有的皇室成员,并且要求中原另立一个国家,为大金国的藩属,永远为大金国服务。
此消息一出,整个东京城真的坠入了无底深渊,进入了世界末日,皇帝没了?大宋没了?国家亡了?我们都是亡国奴了?
以同知枢密院事孙傅和张叔夜为代表的留守官员痛不欲生,可是在痛不欲生之后,还有更让他们感到痛苦的事情紧随而至,金人下指令,如果明日晚上之前没有把赵宋皇室全体交出,那么,他们就立刻纵兵屠城!
孙傅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一个痛苦的选择,是交出赵宋皇室,还是等着金兵屠城,大家全部都死掉。
怎么选择?到底怎么选择?
孙傅是大宋臣子,怎么可以背主求荣,把赵宋皇室交出去,自己享受荣华富贵?那是会让后人耻笑的,虽然他之前已经干了让后人耻笑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说,他是个忠臣,也没有害怕过死亡,他只是糊涂而已,此时此刻,这个糊涂人面临这样诛心的选择,手拿着赵桓大概是在威逼之下写下的亲笔信,痛哭流涕。
孙傅不知该如何选择,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如同孙傅一样不怕死的,怕死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给孙傅商量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交出太上皇和赵宋全体皇族,然后在全城重金招募一个和皇太子长得很像的孩子,连同一些太监一起杀掉,然后谎称皇太子在一群太监的争夺之中不幸遇难,交出尸体,金人不知道皇太子长得什么样子,一定可以混过去,这样,就可以保住皇太子,大宋还有希望!
孙傅痛苦万分,在椎心泣血的痛苦中挣扎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牺牲太上皇赵佶和全体赵宋皇族,保住皇太子这唯一的血脉,为大宋保住明天,不得不牺牲昨天。
但是赵佶会心甘情愿的离开吗?大宋的臣子们开始欺骗他,说金国二帅要求太上皇带着全体赵宋皇族到城门处祷告认罪,才肯把皇帝放回来,所以为了皇帝和大宋,请太上皇带着全体皇族一起去南薰门外祷告,祈求金人放回他们的皇帝。
赵佶将信将疑,但是还是不愿意离开,留守大臣徐秉哲按耐不住情绪,找到了范琼这条走狗,让他带兵围住了皇宫,逼迫赵佶和赵宋皇族全体离开皇宫,出城祈求,赵佶被逼的无可奈何,整个赵宋皇族也被逼的无可奈何,自己的军人威胁自己的皇族,他们失去了一切自保的力量。
赵佶带着自己的皇后和所有的皇子、帝姬、后妃、亲王以及他们的家眷,一行数千人,哭声震天的被范琼带兵驱赶着离开,东京城百姓们看到整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一幕,震骇之下纷纷上前阻拦,皇族的少年少女们按耐不住心中的恐惧,纷纷出言求助百姓,范琼带兵镇压,驱赶百姓,当场斩了数人,逼着皇族一步步走向无底深渊……
空前绝后的壮举,一个国家的皇族被大臣和将军抛弃,落入了敌人之手,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人们怕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一天。
但是这还不是结局,皇太子还活着的事情被范琼这条狗告发了,宗翰大怒,立刻下令孙傅交出皇太子,否则屠城!
嚎哭着的年仅十一岁的皇太子,被一路带到了金营,很久很久以后,百姓们似乎还能听到皇太子撕心裂肺的呼救之声——百姓救我!!!!
二百二十岳翻斩断了命运的枷锁
孙傅没有苟活,皇太子离开的时候,他随着皇太子一起去了金营,是他作出决定放弃了赵宋皇族而保住皇太子,皇太子没了,他也要随之而去,这就是孙傅,糊涂无能的孙傅,昏招迭出的孙傅,忠心耿耿的孙傅,不畏死亡的孙傅。
在这个时代,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他们昏庸无能,他们昏招迭出,害苦了抗战勇士,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畏惧过死亡,从来没有畏惧过女真人,这些人,该如何评价?
他一人的死,能够挽回赵宋三千皇族被出卖的事情吗?能够挽回汉族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刻的来临吗?汉族天子和他的皇族,就这样被臣子们抛弃了,为了自己和百姓的生命,抛弃了,他们即将面临的是极度屈辱生不如死的生活,并且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故乡。
然而这仍然不是结束,金人紧接着又一次下达指令,命令开封城里的前宋臣子立刻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异姓”天子,否则屠城!
屠城屠城屠城,一样的招数,可是没人敢不相信金人会屠城,遗留的臣子们再一次遇上了人生的选择。
所以,人生的选择实在是太多,太重要了,任何一次次小小的错误,都会带来无比巨大的影响,且没人知道这些影响会走向何方。
赵佶和赵桓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