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雪-御炎-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虔州是盗匪的大本营,是吉虔二州的主力部分,百分之七十的盗匪力量都在虔州,比起吉州的半沦陷,虔州是完全沦陷的,比起吉州来更加不堪,对铸无射变法的抵触情绪更加强烈,执法官带过去的一千多军队似乎都无法镇压住这股反抗的情绪。
执法官员在那里已经不知砍断了多少手脚,还是无法压制住那股暴虐的情绪,甚至有些县城的民兵开始主动驱逐执法官和州府军队,这甚至让岳翻整顿了数万青壮随时准备扫荡虔州,不过貌似对于这件事情,方浩有些不同的看法……
作为一个老实人,方浩表示自己带着全部的诚意和梦想而来,既然来晚了一步没能赶上创业期,那么大发展时期就少不了自己的推波助澜了,来的路上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吉虔二州的问题和内在联系,来到这里之后了解了一下岳翻铸无射变法的内容和要点,他觉得,如果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虔州演变过来,或许,会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百五十三现在,岳翻已经成了百万富翁
自古以来,达官贵人和大人物们就从来没有单打独斗过,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理论被完美的印证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果想要获得完美的成就,就少不了各个方面的人才的相助,一个人不可能办完全部的事情,朱元璋那么狠狠的抓权,甚至废掉了宰相,结果不还是累得受不了创建了内阁吗?这就是真理。
岳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单打独斗的存在于这个世界,存在于这个不久之后就会变得完全残酷的世界,虽然之前也很残酷,可是暂且还属于内部的残酷,有底线,而外部的残酷,是没有底线的,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岳翻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所以,他需要帮手。
从自己主动培养,到接纳梁山好汉们,再到请他们各自找自己认同的人来帮助自己,再到使用心计收纳了方浩,岳翻一步步扩充着属于自己的势力,按照更古代的说法,叫做开府建衙,建立自己的势力,完全属于自己的私人班底。
这是属于岳翻的班底,仅仅属于岳翻的个人力量,和宋庭没有任何联系的力量,主动培养的孤儿们视岳氏为天,梁山好汉们被宋庭通缉,全靠自己才能得到安稳的生活,他们只能选择追随自己,而他们认同的好友们仰慕自己的名望和能力,一个接一个的赶过来,自然也是选择通过自己然后才可以得到进身之阶,他们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想要做官,又不想脸上刺字,走自己的门路是最好的方式,忠诚度也很高。
而最特殊的两个人,一个是刘子羽,一个是方浩,这两个人是岳翻目前最重要的文人幕僚,算上公孙胜和吴用两个私人谋士,岳翻在文人方面只有四个人可以相助,可以说文人方面可以相助的人太少,岳翻麾下的文人力量太弱,以至于各地成立的执法部门和县政府都是由亲自培训出来的人来担任,甚至于孤儿集团和梁山集团的武人们都被派往各地组建军政府。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整个大宋绝无仅有的军政府就在吉州建立,缓缓向虔州进发,南安军的土豪势力比较强大,而且看起来和匪类没什么勾结,岳翻打算把南安军放在最后处理,先把大本营吉州搞定,所有原先的县官全部审查,得出来的结论非常让人感到恼怒,只有一个知县和一个县主簿没有和匪类勾结,其余人等全部沦陷。
算上四个高等级的文人谋士,岳翻手下只有六个文人可以用,而武人足足有三十多个,全大宋都在尊崇文人的情况下,岳翻手下却是文人不够用武人成堆现的情况,虽然岳翻有些苦恼,但是,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大宋朝目前对于武人的压制已经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境地,以至于武人不去找朝廷,不去考武举,而来找招募武人给武人实权的自己。
公孙胜是个道士出身,自己有些兵法和权谋上的特长和天赋,后天走江湖见多识广,可以在很多江湖俗世和与百姓打交道的方面帮助岳翻,他很了解底层百姓的百态,不说武艺和带兵的能力,也是个处理民政的好手;而吴用是个穷酸读书人出身,有经略之能,但是自幼饱受穷苦,备受欺凌,心理习惯性的较为阴暗,岳翻很理解他,所以对于他屡屡提出的毒计也不以为怪。
出身于底层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也不能算是通病,因为这就是真实存在的,就是不惮以最恶毒之心思揣测他人意图的习惯,这是穷苦人家保全性命的唯一方式,不能怪他们,相对于上层人自幼锦衣玉食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美好,去抒发情怀,志存高远。
底层百姓只能为了生存而拼命,他们更加实际,更加阴狠,史书上说某某人自幼贫苦但是志存高远,终于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那都是屁话,你拎一个人让他每天吃不饱,一个月以后你看他是选择志存高远还是选择先吃饱肚子,志存高远的人都是能吃饱肚子的人,吃不饱肚子的人首先考虑的绝对是吃饱肚子,而不是争霸天下,饥饿绝对可以限制思维的跳跃性。
这是出身和幼年经历所决定的影响人的一生的重要因素所在,无人可以避免,不是后天的教育和经历可以完全弥补的。
公孙胜和吴用有经略之才,可以用在处理民政和对敌策略上,但是毫无疑问,他们不是国士,他们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先天的缺憾和后天的限制让他们没有办法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公孙胜顶天可以做到户部尚书的职位,吴用倒是适合做类似于锦衣卫指挥使这样黑暗里的角色,而他们永远做不了宰相。
刘子羽是真的志存高远,因为他吃得饱肚子,而且有个当官的老爹,起点就不一样,见多识广不说,也读了更多书,没有把时间用在考科举而去读圣贤书,那么就把时间都用在了读实际有用的书籍上,脱离了浮夸和清谈,刘子羽不仅具备上层社会所具备的志存高远和眼光,也具备底层人实干才能的优势,而且有足够坚定的报国之心,是一个宰相之才。
至于方浩,岳翻是有些郁闷的,因为他始终无法判断出方浩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定位成蹭吃蹭喝的,绝对不是,这家伙聪明的要死,来了几天就把岳翻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给提出来了,比如权力的制约和限制,不能因为事发突然就把所有权力交给一个人,一个县就一个军人出身的知县和识字的人出身的执法官,完全用军管,暂时可以,以后呢?
要把执法官的权力扩大,使之具备通判的权力,因为执法官执掌了执法大权,无射大钟一敲响,就会有人流血,好且毫无争议,这段时间,执法官绝对是底层人心中最有权威最可怕的人,他们做通判,限制军政府的军人县官的权力,代替岳翻监督军人,这才是最好的方式,而且这些执法官都是最新投效的,不比军人们都是岳翻的心腹出身,执法官们的忠诚度,需要更多的权力去提升。
铸无射变法是个特别好的主意,好到了方浩都要对岳翻顶礼膜拜,怎么会想出这样好的主意,史书?史书上有写吗?我怎么不知道?哦!只有几句话啊!算了算了,鹏展,还是你厉害,这一招太厉害了,让从来不服法律教化的人们懂得法律,知道法律,考试理解法律的尊严,然后深入教导他们更细的法律,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这一招驭民之术,是纵横家的权谋啊!
但是最大的隐患你知道吗?鹏举?吉虔二州本来就充斥着浓浓武风,民风强悍,你手下正好还缺乏文人,全都用军管,长此以往,不说吉虔二州会变成节度使的军镇,朝廷也会对你产生疑虑,然后动手处理你,你的想法,你的未来,你的目标可怎么办?
而且,不对啊不对啊!这里不是该和平发展的时候!现在不是和平发展的时候!现在是打仗打仗再打仗,战斗战斗再战斗的时刻!现在需要的是战斗,不是和平!要让战斗告诉朝廷,你很忙,忙得无法治理,忙得无法扩充自己的力量,忙得无法把吉虔二州打造成你的私人堡垒,忙得快要死掉了!忙得快要崩溃了!这里离不开你!这才是你该做的!
就算是假消息,就算是假打,也要打,你没有通判的监督,朝廷一定会派其他人来监督你,甚至都不告诉你,你这样明目张胆的变法治理,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不和土匪打仗,朝廷可不管你!吉虔二州给外人的印象是什么?是乱!是凶狠!是打仗!
哪怕几十个人打仗,几百个人打仗,死了几个人,这种事情你都要写在奏折上告诉皇帝,告诉朝廷,你在打仗,你在拼命,你在为大宋朝平定动乱!现在立刻停止在虔州和南安军的铸无射变法,想尽办法挑动虔州和南安军的土匪进攻你,骚扰你,然后你去和他们战斗,和他们拼命!这才是你今后一年之内都要做的事情!
岳翻立刻醒悟过来,一拳把方浩放倒在地上,怒骂几句为什么不早说,然后就冲出去安排这个事情了,方浩趴在地上欲哭无泪……
所以说,把方浩当作吃白饭的显然不合适,应该说是寄生虫才对,对,就是寄生虫,他把分出来的一半方氏家产紧挨着岳翻的永和岳家庄,建立起来了永和方家庄,在这里开辟自己的产业地,岳翻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明目张胆的抢生意,岳翻不仅有自己的产业,按照朝廷的规矩,地方官还有职田,所以岳翻现在名下的田亩数量比老家相州的还要多,方浩一来就购置了和岳翻差不多数目的田地……
岳翻也不太清楚该怎么给他安排工作,说是自己的幕僚,而且不要出任官职,私人幕僚就好,反正这年头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幕僚,这很正常,文人也可以有幕僚的,为自己出谋划策之类的,方浩就坐上了首席幕僚的位置,从岳翻手里拿的俸禄和刘子羽一样。
岳翻从朝廷手中得到了二十万贯钱的行路费,这一点有点像赵光义的手段,拿钱买人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吉虔二州的烂摊子,是二十万贯钱可以解决的吗?二百万都解决不了的,你给我二十万有个卵用?
但是该说不说,在大宋朝,尤其是北宋,做了五品以上官就等于做了大富翁的说法还真是不假,岳翻官职差具备,太中大夫,集贤院学士,江南南路安抚使,吉州知州,每个职位都是四品以上的,所以俸禄乘以四,每月收入足足有八百贯之多,折合成人民币,岳翻也粗略的算了算,大概是一百二十万一个月,年收入将近一千五百万!抵得上朝廷宰相一个职位的年收入!
还不算自己当官这一个多月以来,已经连续收到了徽宗皇帝六次赏赐,赏赐衣料绢帛,赏赐仆人差役,赏赐职田,赏赐油盐米柴,赏赐大屋子,赏赐大量钱财,这一个月下来,岳翻的收入又翻了三番,当官一个月,就成了百万富翁,岳翻看到那么多的财物和账本,真的觉得自己就这样当官算了,什么也不要做,拿钱就可以了……
然后岳翻把自己一个月和贼匪交战七次,惩治通匪官员三十七人,斩贼匪一千余人的消息上报朝廷,徽宗皇帝大手一挥,赏钱五十万!
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一百五十四岳翻要让变法来得更猛烈
先不说钱的问题,要让整个吉虔二州都动乱不安,都处于一种要叛乱而不叛乱的状态,处于一种随时都可以暴怒的状态,那才是岳翻需要做的,不管如何,他来这里的首要目的不是建设,他知道虽然建设很重要,但是他能继续待在这里更加重要,所以,为什么要停止铸无射变法呢?让变法来得更猛烈些吧!
吉州已经大致安稳,没有刻意挑拨的必要,而且岳翻一直打算把吉州打造成自己真正的大本营,同时也可以在对抗虔州的时候把永和小镇当作辅城,互为犄角之势,虔州贼匪若是来犯,必然会通过永和小镇,那么自己送去永和小镇的一万多原贼匪,就是重要的抗击力量。
虔州是最难对的一个州,也幸好自己是吉州知州而不是虔州知州,虔州知州还好好儿的活在自己的监牢里面,随时等待皇帝的安排,这家伙可是朝廷外放官员,居然也通匪,可真叫岳翻感到意外,而且他被抓了那么久,虔州也没出什么乱子,足以显示当地人自我治理的效果很好,民匪一家的生活习惯保持得很好有没有官府其实不重要。
岳翻在吉州宣示了官府的威严和重要性,通过变法和执法官昭示官府的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相对于虔州而言,吉州已经开始步入了官府统辖时代,开始逐步向江北的诸多州县靠拢,而虔州依然是一副化外之地世外桃源的模样,有没有官员,其实并不重要,就好象岳翻抓捕官员,两个州那么多地方,才抓了三十七个官,剩下的官呢?
要么是死了,要么是从来就不存在,虔州更像是个土匪自治州,根本不需要官方势力的存在,而岳翻的铸无射变法和执法官加上一千多人马的入住,使得虔州人非常不满意,他们要为延续了一百多年的自治权利斗争,虽然这种自治权利使得虔州宛如土匪乐园,可是,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土匪或者半职业的土匪之后,这种自治权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执法官的出现也使得那些为数不多的不愿意做土匪的虔州人看到了希望,两方面的势力显然是土匪势力占据上风,良民势力占据下风,执法官每时每刻都要遭到生命的威胁,每杀一个人都非常困难,这些天来已经不止一个执法官向岳翻诉苦,要求增加兵力,否则他们自己的安全都难以保证了。
土匪不敢明目张胆的进攻,但是暗地里使绊子绝对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住的地方被火烧了,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火烧了,在或者走在半路上掉进了坑里,或者被绳子吊起来,再或者被箭射伤,当地人还信誓旦旦的说这是捕杀猛兽的陷阱,就怪你们不认识……
他们还不敢杀人,但是他们一旦开始杀人了,整个虔州的执法团队都会受到灭顶之灾,所以当岳翻派遣更多军队带着更加严厉的命令前来的时候,执法官们纷纷哀叹,自己要完蛋了,虽然手下的护卫力量增加了一倍,可是比起整个虔州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但是这就是岳翻要的效果,有句话不是说官逼民反吗?岳翻就做一次坏人,逼迫虔州反!
当然,岳翻很确信,虔州不敢明目张胆的造反,因为这些土匪都明白,一旦明目张胆的造反了,他们就完了,为了保证一百多年日常的延续和今后的幸福生活,一方面要干掉岳翻,一方面要安抚住朝廷,他们肯定会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来骚扰岳翻,打击岳翻,就是不敢明目张胆的进攻。
而明目张胆的进攻时岳翻的权力和自由,这就是官方对于民间的优势所在。
岳翻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发动对土匪的围剿,这是官府的权利,自古以来,剿匪的权力就是属于官府的,岳翻作为官府的首脑,剿匪就是他的职责,天经地义,不剿匪才是他的失职,所以啊,搞什么经济建设?剿匪才是应该要做的事情。
变法愈演愈烈,虔州的反抗也愈演愈烈,执法官带着人去抓捕土匪的时候,总会遭到诸多的阻拦,无射大钟一敲响,就等于敲响了再一次战争的钟声,不愿意和土匪同流合污而要寻求官府保护的人就是这场战争的挑起者,而现在还是农忙时节,要是到了农闲时节,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农忙为民,农闲为匪,多少年的日常了,也不知是谁挑起的,但是这样的日常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曾经有人试图改变,但是俗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更别说强龙只有一条,地头蛇好几十万,怎么压的过来?在这样的地方,或许随波逐流才是大道。
不过很不幸,岳翻从来不喜欢随波逐流,或者说他小时候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不是随波逐流的性格,所有人都在从众,让自己也变成众人的一人,而岳翻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做他安静的美男子,当然了,衣食无忧是最主要的要求,所以为此他会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努力,但是随大流,似乎并不是他所喜欢的。
别人所认为的上进不是他所喜欢的,更不是他所认同的,他希望做最纯粹的自己,哪怕会为此付出暂时从众的代价,他也要保证自己的纯粹,不被大流所裹挟的纯粹。
所以,这个时刻,正是需要岳翻保证不随大流,保证做独行侠的时刻,而且此时他不是一个做独行侠,他俨然代表了整个吉虔二州希望回到正常日常,希望回到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不会早上站着出去晚上躺着回来的正常生活,而不是吉虔二州的所谓日常!
这种日常,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虽然大家手上都有些不干不净的事情,大多数的人都曾经干过土匪的勾当,不管是职业土匪还是兼职土匪,但是还是有人干干净净的,不愿意从众的,加上岳翻一来,立刻宣布只诛首恶,而且对于过去发生的既往不咎,现在开始才要追究,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该收拾的全部收拾掉,一举定鼎了大半个吉州,接着三十八尊无射大钟把整个吉虔二州敲的晕晕乎乎……
从来没有一个官员能把整个吉虔二州敲的如此晕晕乎乎,土匪们和良民们心中都是百感交集,从来没有见过的威武的官军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在他们的记忆中和他们祖上好几代人的记忆中都和威武二字不沾边的大宋军队,居然第一次威武了起来,再细细一看,卧槽!这家伙不是那个土匪小头子吗?!
加入了大宋军队的土匪们,杀起土匪来,比正牌官军杀得更狠,杀得更用力,这让整个吉虔二州的现役土匪们大惑不解,为什么,上个月还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互相许诺有女人一起玩的兄弟,居然转眼间就穿上了官军的服装,变成官军来围剿自己了,而且一点情面和江湖义气都不讲!
这不科学!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就好像把北宋打的落花流水的辽国韩家人是汉人,把南宋灭掉的张弘范是蒙古籍汉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也是汉人,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祸害其本族人那么凶狠,一点情面都不留,而岳翻就知道这是为什么,然后利用了一下,打造了一支绝对不会背叛的强军。
一直有着土匪的野性战斗力加上军队严苛的军纪混合而成的强军,这支强军出征的时候,岳翻突然想起了赵匡胤时代的宋军禁军,那些保留了五代十国剽悍善战气息,又有了严格军纪约束的军队,那才是最强的军队。
可惜如今的宋军已经不复强悍善战,最强悍的西军在军纪上远远不如他们的前辈,赵匡胤一手带出的二十万精锐宋军才是那个时代最强的军队,那支军队被赵匡胤注入了灵魂,既可以像暴风一样猛烈,又可以像春风一样柔和,那只军队就和赵匡胤一样,既是人也是神。
将为兵之胆,将为兵之魂,岳翻的岳家军,从一开始,不仅仅是一支军队,更是一群人,一群被严苛的军纪所驯服的野人,从此,只要岳翻还活着,这支军队就不会灭亡。
一百五十五方浩只是为了实现诺言
什么叫做官逼民反?
岳翻眼下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虔州十县,相当一部分县民聚集起来,以武力把执法官和执法队赶出了辖境,并且摧毁了无射大钟,将十尊无射大钟回炉重造成了一面警示牌,摆在了庐陵城的方向,向岳翻炫耀他们的武力,告诉岳翻不要随便乱来,否则,这次还只是赶出去,下次就要动手杀了!
不过这似乎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官逼民反,而是特殊意义上的官逼民反,或者说,叫做官逼匪反。
铸无射变法在吉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赖于吉州八个县有六个县都被岳翻牢牢地掌控住,靠近南安军的龙泉县和万安县就出现了驱逐执法队的浪潮,不过很快就被岳翻派人带兵冲了过去,以无射大钟上不服官府法令之罪鞭笞流放做苦力,将带头之人斩首示众,强行镇压,这一点岳翻做的一点都不犹豫。
陈直和叶断水临时担任龙泉县和万安县的知县,加上两个执法官出任的通判,把龙泉县和万安县稳定住,岳翻缓缓的抽调兵力,准备向虔州发难,首战目标确定在了虔州的兴国县,按照密探们的报告,虔州贼匪已经在兴国县做好了准备,以民兵队的名义纠集了相当一部分的武力,大有和岳翻分庭抗礼之架势,岳翻下令陈直和叶断水统兵警惕南安军方向的动态,自己亲自率兵从庐陵往兴国方向而去。
吉虔二州地势多水多山,山深林密,统治起来相当麻烦,所以自古以来北方中央政府对这里的一些地区的控制力就比较薄弱,更别说一向不喜欢用兵的宋王朝,所以这里近乎于国中之国,岳翻到来之后强行收缴了吉州的大部分权力,把官府的权威重新塑造,已经引起了相当一部分野惯了的民众的不满,虽然岳翻以铁血的杀戮震慑住了一些人,但是这种威慑显然不足以震慑所有人。
那些刀口舔血的绝大部分人就对这种强行的镇压感到极为不满,收缴我们的武力,限制我们的自由,一百多年了,就你一人想这么干?多少人都想着这样做,然后他们都死了!小伙子不要那么叼!知不知道,昔我故友叼似汝,而今坟头绿草莹!
吉州表面上被岳翻威慑服气,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服气,性格剽悍的山民们不是用钢刀可以折服的,岳翻深深的理解这一点,所以,他把三千人的主力军队带离了庐陵城,离开了自己的大本营,向兴国方向而去,同时,在永和小镇布下了暗招,命令阮氏三雄和吴用等人随时做好准备,自己离开之后,一切行动听刘子羽的指挥。
岳翻走了以后,庐陵城的空气流动随之一松,人人脸上的表情都自然了许多,天地间仿佛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岳翻的存在似乎就是一种威慑,在庐陵人眼中,岳翻仿佛就是一个整天提着战剑在城池里面溜达,看到谁触犯了他的法律就挥剑杀人的角色,一开始的呆萌少年连中三元文曲星的形象已经彻底崩塌,完完全全成了催命厉鬼。
但是该说不说,他来到这里之后的一个多月,似乎除了他杀人,就没看到庐陵城里有别人杀人,这在往年都是不可思议的,什么,今天没人杀人?什么?昨天也没有?!啊?!前天也是?!纳尼!!!???一个月了都没人杀人?没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卧槽!这这这这这……这不科学!
似乎,这十条法令的存在,不仅仅是给大家带来了恐慌,带来了压抑,也给大家带来了……安全……
没人杀人了,除了官府的人整天敲响无射大钟表演大砍活人,但除了杀死那些罪大恶极满手鲜血的人之外,犯了杀人偿命这一条罪行的人还真没有,所以不是砍手就是砍腿,要么就是蹲局子鞭笞打板子吊起来抽之类的,都见血了,那一声声叫得真叫一个惨,但是没见人命。
你要说他杀人,他还真没主动杀过多少人,杀人也是有理有据的,犯了法的除了杀人偿命这一条和罪大恶极之人,其余九条法律都是惩罚而不是杀人,十条法令只有一条是涉及到人命的,那些被关进官府大牢几天十几天的家伙出来了也都是完整的,没见谁少了什么部件,倒也没有给饿死或者被虐打之类的,说不定,这位年轻的知州,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而是,为了法律……
法律啊……
随着一些人在市井间茶余饭后的谈话中涉及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整个庐陵城似乎都开始了反思,岳翻走了以后,似乎并没有出现预料之中的暴乱,而是在整个庐陵城掀起了一阵反思法律的大潮,大家愕然发现,这位知州大人来了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当街杀人的事情了,夜里袭击民户的事情也没有了,也没有很多人在街上玩真人战阵的游戏了……
所以,这个法律,那尊无射大钟,好像真的是我们的保护神也说不定,有这位知州在,有这尊无射大钟在,有这些物件在,有这些黑着脸的执法队整天窜来窜去,似乎大家都敢在晚上安心睡觉了,以前晚上睡觉,全家人都要轮流守夜,把门锁的死死的,天知道会不会有人趁着黑夜冲过来要了大家的命,光天化日之下都敢杀人,更别说晚上了。
但是这些日子,每天晚上都能时不时地听到一阵阵打锣声,每更天打一次锣,三更天就停了,五更天再敲一次,唤醒大家准备起床,清脆的声音能传出挺远,伴随着老人家特有的叫喊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随随便便的呼喊声,还有举着火把四处巡视的士兵的影子,人们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倍感安全,似乎没用几天,加上有一天晚上一户人家遭了入室抢劫,眼看着男主人和大儿子小儿子就要被杀,女主人和小女儿难保清白,幸亏巡夜士兵闻讯赶来,把入室抢劫者当场擒拿,第二天主谋就被砍了脑袋,三个从犯断了腿,斩了一只手,鞭笞三十或者打板子五十,丢到荒地上“垦荒”去了。
这一下救了一户人家五口人的身家性命,第二天,看完惩罚之后,这户人家就到官府谢恩去了,以后逢人就说自己是被官兵给救了,今生今世都记得岳翻岳知州的大恩大德。
安全,真的很安全,越来越安全,每天晚上听到打更声,看到一对对举着火把的士卒的影子从自家街道走过,那种安全的感觉,真的很好,很好。
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还真有些小羞涩呢!
渐渐的,人们对于那个时不时黑着脸提着剑骑着马带着威武的军队四处巡视的年轻知州似乎也多了一份尊敬,而不是单纯的惧怕,似乎有他黑着脸出现在庐陵城里,大家怕归怕,却依然觉得越来越安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动手也越来越少,无射大钟一开始一天响几十次,现在好几天也没听到响一次。
身边出现的杀人和抢劫事件越来越少,两人脸红脖子粗争吵,以往就要动手杀人了,现在不会了,宁可互相掐着找到执法队评理,也不会拔出刀子互砍——私怨械斗者,无论理在何方,皆鞭笞三十,流放垦荒一年,若造成人命,斩首!
他杀人,似乎不是因为嗜杀,而是因为……在乎人命……
难道,他是个有慈悲之心的人,只是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死,所以才会把杀死人的人杀掉?
刘子羽翻看了这些日子散布在市井的密谈们发回来的消息,发现庐陵的市井舆论逐渐朝着有利于岳翻的方向发展,以往都是说这是个大魔王,吃人肉不吐骨头的之类的话,现在居然能说出这样有哲理的话,看出岳翻真正的目的,这要不是方浩刻意为之,刘子羽打死都不会相信。
他看着在一旁悠闲的躺在躺椅上喝茶的方浩,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子成,这些事情,都是你做的?”
方浩歪过头看了一下刘子羽,然后脸上浮现了笑容,转过头又把眼睛闭起来,慢悠悠的说道:“我是鹏展的幕僚,首席幕僚,他做了坏事,自然要我给他善后,要不然他要我是干什么的?真是白吃白喝的?呵呵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