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雪-御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林冲把带来的全部火药都用上了,给了方腊兵团一份大大的见面礼,四面开花,爆炸带来的尘土还没有散尽,血肉磨坊里面的各种杀人兵器就开始显露獠牙,四面八方的箭雨,稍微一动就会陷下去的陷阱,还有随处可见的深坑,一脚踩下去,就能带着周围一片人掉到坑里面,坑里面是数之不尽的尖锐竹枪……
与此同时,爆炸声还是全军伏兵尽起,全力攻击敌军的号角声,一听到爆炸声,所有伏兵积蓄了多日的力量在那一瞬间爆发出来,以林冲麾下三千铁骑为首,几乎是按耐不住的朝着方腊兵团冲锋而去,嗜血的蕃兵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战刀往方腊兵团的脑袋上砍,他们都知道哪里没有陷阱哪里有陷阱,并且,就算是有陷阱也无所谓了,都被方腊的士兵们填满了……
方腊兵团在这座血肉磨坊里面把血给流干了。
十二万宋军主力精锐群起而攻,岳飞林冲鲁达张宪晁盖这类超级悍将汇聚一堂,带着他们一手带起来的部队拼死一战,毫无退路,这个时候宋军爆发出来的战斗绝对不亚于赵匡胤北伐北汉时宋军第一代开国精锐的战斗力,这种战斗力是可怕的,非常可怕的,这种可怕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已经在宋军身上消失了太久了。
方腊兵团的悍将们死伤惨重,之前邓元觉和方杰这两员大将已经战死,郑清和方七佛这两员可以统兵的将领也都战死,王寅死于火药,司行方死于箭雨,庞万春这个神箭手死于宋军的床弩,他们都死得非常凄惨,已经无法帮助方腊稳定局势了,方腊手下最强大的几个战将,已经都死了,除了真正的第一战将石宝还在赶来的路上,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帮助他稳定局势的大将了,这对于方腊而言也是非常要命的。
他身边的人才不多,但是都很精悍,这是他得以成功的重要优势,而致命的缺点在于,他还没有办法保证人才的延续性,他没有科举,没有武举,没有时间,没有人才选拔机制,也就后继无人,死一个,少一个。
林冲带着骑兵把几个月以来积蓄的力量完全爆发出来,在一片杀声中把方腊兵团截成两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剩下的步兵兵团将之分割包围,一点一点的全部吞噬掉,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就连岳翻自己也挺枪上马,有生以来第一次带着数百骑兵亲卫杀了出去。
张英这个武艺稀疏平常的主帅已经抡着刀子亲自上阵,和晁盖站在一起,大吼大叫,血染文士袍,张叔夜这个已经受伤的副帅也挥舞着战刀加入了战团,带着之前随他一起撤下来休整的伤兵们,跑的比养精蓄锐的军队还要快,生怕自己抢不到功劳。
这时候不拿命出来拼,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岳翻有生以来第一次加入了数十万人的大战场中,他只觉得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恐怖,他就像是大海里面的一粒沙子,无法左右这里面的任何一切,大战既然已经开始了,那么不分出胜负就绝对不会停止,他是这一次战役的缔造者,幕后黑手,但是他却不是终结者,他无法终结这场战争,只能在战争的海洋里随波逐流,直到战争的胜负分出来为止,而这一切都没有那么容易。
岳翻挥舞着长枪,催动着战马,取走一个有一个人的生命,他不是第一次杀人,但是却是第一次在战场上杀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拥有了这样的勇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有了这样的决心,但是他觉得,是周侗和翠翠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自己的重生,如果没有他们,或许自己现在还窝在岳家庄子,做那个幕后之人,历史的影子。
可是,在岳翻生命最黑暗的时期,他的心中,那最后一丝希望也始终没有泯灭,岳飞,张英,林冲,岳爸爸,周侗,他们用他们高尚的人格和灵魂,为岳翻保留了最后一丝希望,这最后一丝希望则是岳翻有今天最大的依仗和原因,没有周侗用自己的命换了岳翻的命,没有翠翠直到最后一刻还紧紧包住的蜜糖,岳翻不会有今天。
可是,岳翻再也见不到周侗,再也见不到翠翠,再一次拿起自己的弓箭,岳翻却讶异的发现他再也不会手抖,他的箭术似乎在一瞬间超越了岳飞,而战争间隙,王辉偷偷给岳翻弄来了一罐子蜜糖,想让岳翻喝些蜜水,出于自己的忠诚,对岳翻的忠诚。
岳翻一边流眼泪一边沾了一点放进嘴里……
苦的……
王辉很奇怪,尝了一口,明明甜到了心里,很不容易才得来的,为什么六郎会说这是苦的?
岳翻变了,他真的变了,他自己都认为自己变了,因为他终于明白,不存在永远躲在幕后就可以完成事情的人,就算是影子,也是要见人的,而他如今,远远算不上影子,他要亲自上阵,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拼死搏杀,他似乎忘却了一切属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眼睛里只有敌人和自己的武器。
十二万宋军不要命的搏杀,二十万方腊军因为种种陷阱和巨响失去了战斗意志,更在宋军不要命的打击下濒临崩溃,事到如今,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方腊兵团一败涂地的结局,方腊自己都失去了主张战争的能力和对军队的控制,他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除了他的亲卫还在拼命保护着方腊之外。
厉天闰、郑彪、包道乙、杜微、张近仁、高可立、白钦、郭世广、娄敏中、邢政、刘贇、张威、徐方、甄诚、厉天佑……这些方腊叫得出名字的统兵将领,在此刻,方腊却找不到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仿佛他们已经消失在了整个天地之间,天地之间除了方腊自己,就是数之不尽的宋军。
他当然不知道憋了两个多月的林冲和西北骑兵是多么的急于求战,一听开战指令,他们几乎都疯了,在整个方腊兵团的阵营里面杀了好几个来回,把方腊兵团原本被火药冲垮的阵势彻底斩碎,其余的宋军步兵兵团立刻压上,找到一个对手就捉对儿厮杀,方腊兵团被彻底割裂,互相之间得不到支援,而生力军又在方才的火药和箭雨陷阱中损失太多,战斗意志基本崩溃,他们根本无法抵抗。
林冲已经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或者说整个西北骑兵兵团都是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每个人也不知杀了多少人,因为他们的战马身上用来放人头的地方已经放不下了,不少骑兵甚至用手提着人头,继续冲杀,展现他们高超的骑术,步兵也不甘落后,挥舞着武器,将被骑兵割裂的方腊兵团一块接一块的撕碎吃掉,吃的满嘴流油……
战争结束了,毫无意外的结束了,毫无争议的结束了,方腊兵团的二十万主力军在这场润州大营决战中损失殆尽,仅被杀的就有十四万之多,剩下的不是化作散兵逃跑,就是成片成片的丢下武器投降,岳翻紧急命令宋军不许杀俘虏,能俘虏的要尽量俘虏,宋军就从杀猪的变成了抓猪的。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入夜之后,宋军打着火把继续战斗,剿灭还在负隅顽抗的方腊兵团,而这个晚上月亮很明亮,并不缺乏视野,所以,方腊兵团果断悲剧了,直到第二天的朝阳升起,再也没有一丝抵抗力量的方腊兵团终于不再抵抗了,二十万军队就此全部失败,到了如今,方腊兵团的全部主力已经被宋军完全歼灭,方腊的覆亡,只是时间问题。
一百一十八整理行装,岳翻辞别了所有人
战争就这样进入了尾声,俗称垃圾时间,完全没有意义的垃圾时间,方腊兵团主力被宋军一口气歼灭,战死者多达十四万,被俘者五万余,只有不到一万人逃窜了,而方腊麾下数得出名号的大将,方杰,司行方,王寅,邓元觉,这些数得出名号的赫赫大将死于非命,都死得非常惨,而那些叫出名字的二流将领里面,似乎也死了绝大一部分。
比如岳飞四十合斩了厉天佑,晁盖三十合斩了厉天闰,郑彪、包道乙、杜微三人联合战林冲不下,反被林冲一一击杀,惨死马下,张近仁、高可立、白钦、郭世广四人联合战鲁达,张宪和姜武带伤赶赴救援,最终鲁达斩张近仁和高可立,白钦和郭世广则被张宪和姜武分别击杀,王辉护着岳翻斩了娄敏中和邢政,其中刑政是岳翻第一个斩杀的比较高级的武将,他的武艺不算太差,虽然岳翻还年轻,但是他的枪术甚至在岳飞之上。
剩下的一些将领则死在乱军之中,被其余的统制官给分分杀死,或者被流矢射死,或者被乱军踩死,总而言之,那场大混战之中,方腊兵团全军覆没,就连战后张英检验战果的时候,都觉得宋军杀的太多了,那么多青壮,就算是做苦力也是可以的,结果现在才抓了五万多人,明明可以抓更多的,我们没有必要真的杀那么多,报上去多少,朝廷是不会在意的,只要我们真的打赢了这场战争就可以了!你们这些败家子儿!
其实张英带着长枪队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和晁盖兵团一起战斗,他杀的人并不比别人少,他的剑招在战火中磨砺成了真正实用的杀人招数,而不是给人观赏用的,只杀人,不表演,谓之国术。
而这场战争的胜利随着岳翻的消失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没错,岳翻消失了,战斗结束,大家在打扫战场准备下一步进攻战略的时候,找遍全军都没有找到岳翻,岳飞几乎发疯,在尸体堆里面不断的寻找岳翻的身影,他以为岳翻是受伤了,被当做战死的人给埋在死人堆里了,张英和张叔夜等人也心惊肉条跳。
不仅岳翻不见了,连岳翻的贴身护卫王辉也不见了,他们两个就这样消失了,其余的人都没有看到过他们。
一层浓重的阴云笼罩在每一个熟悉岳翻的人身上,他们都清楚,今日的大胜利,是岳翻的谋划所带来的结果,但是到了分享战果的时候,岳翻却不见了,他一直都说自己不要战果,但是现在却连自己的人都找不到了,张英下了死命令,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岳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贼首方腊是自杀的,眼看着自己的梦破裂了,方腊自杀了,死的很悲哀,他的残部往南逃窜了,除了方腊之外,他的将军们都被留在了这里,这次的反叛已经不成威胁了,岳翻留下的战略也就是秋风扫落叶,收拾方腊残部就可以了,于是林冲和鲁达被派遣率领五万军队南下扫平方腊残余势力,收复军州,其余受伤的太累的人全部都留在润州——找岳翻!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多具尸体,大家都找过了,就是找不到岳翻和王辉,那只能说岳翻肯定没有死,王辉也没有死,可是没有死,却又能说明什么?没有死的话,人怎么会凭空消失?三十万人的大战场上,想要找到两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整个宋军群体,自上而下,都要求找到岳翻这个他们心中的首功。
可是自始至终,谁都没有见到岳翻,一直到岳翻自己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说自己是受伤,和王辉一起掉入水中,顺流而下,被一户人家救起,养了伤之后就赶回来了,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可是除了这个,没有办法解释岳翻为什么会消失之后再度出现,战场横贯整个润州,有水很正常,岳翻掀开自己的衣襟,一道长长的伤疤横贯整个胸膛。
岳翻消失的一个月里面,最痛苦的是岳飞,油米不进,整日神情恍惚,仗也打不动了,岳翻见到岳飞的时候,岳飞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了,见到岳翻的那一瞬间,岳飞的眼睛就亮了,岳翻一边流眼泪一边给岳飞做饭,岳飞吃了一缸米饭和一盆肉之后,呼呼大睡了三天两夜,手还一直拽着岳翻的衣服,这样才能安然入睡。
岳翻为什么消失,为什么又突然出现,似乎有了一个完美的解答,大家都没有在意,都觉得失而复得才是最好的结果,正好战报上因为岳翻的消失而不知如何写,无论是张英还是张叔夜都不愿意承认岳翻战死,于是只好拖着,正好等着林冲和鲁达与方腊麾下第一战将石宝的最终决战结果,现在结果还没有到,岳翻却回来了,这是最好的解答。
然后这一切却在公孙胜和吴用的心里头留下了深深的疑惑,他们看着岳翻,岳翻也看着他们,微微笑了。
没人知道这一切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不久之后,林冲和鲁达大破石宝,斩首三万,俘获六万,全歼石宝兵团,阵斩石宝和方腊的宰相方肥,生俘方腊全体家族成员,包括他的几个儿子,叔伯之类的全族,一个都没有逃掉。
岳翻消失了一个月的这件事情,也随着林冲和鲁达的完胜,而被众人所淡忘,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大家都在欢庆这最终的胜利,向曾经的沦陷区进发,重新控制了这片区域,张英愉快的把胜利的战报上交给了朝廷,而此时,已经是九月份了。
历史没有改变,原本宋庭和金人相约一起进攻辽国的约定,因为方腊起义的爆发,宋朝撂挑子不干了,岳翻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与此同时,西夏再次和大宋西北兵团爆发了摩擦,两路应战,徽宗皇帝实在是没有精力回复这次的海上之盟,所以,金人被宋庭坑了一次,损失了些人马,郁闷的退回了原地,准备下一次进攻,某种意义上,也让辽国多存在了几年。
张英的捷报传达到了宋庭之后,宋朝廷一片欢腾,徽宗皇帝喜极而泣,立刻开始了大肆封赏——
平叛主帅张英,临危受命,愤而从军,英伟不凡,卓而不群,着拜枢密使,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封英国公。
平叛副帅张叔夜,辅佐张英平叛,立下大功,着拜副枢密使,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封永丰县侯。
监军谭稹为内官,封赏自有内务决定,不对外公布。
平叛诸将内,西北骁将林冲、鲁达千里驰援,斩贼将甚众,生擒贼宰相方肥等人,着赐林冲环州观察使、宣正大夫兼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封伯;鲁达封庆州观察使、协忠大夫兼永兴军路兵马副都总管,封伯。
从此,林冲就真的可以脱胎于种家军,组建属于自己的林家军了。
良家子岳飞,弱冠从军,卓尔不群,少年英才,阵斩贼将甚多,立功甚大,着赐封翊卫大夫,庆州团练使,封汤阴县子,按照岳飞自己意愿,随西北军听用。
良家子张宪,弱冠从军,英武不凡,阵斩贼将两员,数度受创,战斗不止,朕心甚慰,着赐封拱卫大夫、环州团练使,随西北军听用……
所有参加此次平叛的文臣武将都获得了相对应的赏赐,而且斩首颇多,所以朝廷赏钱也极多,所有人都笑开了花。
岳翻和他麾下的十四个临时统制官并不在此次赐封的范围之内,封赏似乎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他们并不在意。
徽宗皇帝似乎也不在意,只不过紧接着就宣布,原定于宣和四年的科举考试照常举行,但是为了庆祝江南平定,朝廷决定于宣和三年九月底举行恩科,让天下考生做好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考不上也没关系,紧接着就是宣和四年的科举考试,两年之内举行两场考试,这在英宗皇帝确定三年一科之后就不常见了。
九月初六,岳翻整理行装,辞别仍然留在江南的平叛兵团一行人,带着他们的祝福和鼓励,北上相州,准备参加这场特殊而又不特殊的科举考试。(第二卷完)
一百一十九岳翻很思念自己的家乡
按照宋制,科举考试有三场,第一场,州试,在本州的主持下参加考试,考中者就可以去皇城东京开封府,参加礼部主持的第二场考试,再被选上的,就可以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殿试。
殿试是从赵匡胤开始的,赵匡胤在他当皇帝之后的几年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制度,增加了殿试这个大大增加皇权的环节,当然,这也给新的官员带来了一些好消息,比如他们从此以后就再也不需要通过吏部这个部门来获取官职了,他们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可以一脚把吏部踢开,直接做官。
岳翻要参加科举考试,就需要通过相州州府举办的州试,然后就可以获得朝廷拨款进京赶考,这是宋代的科举制度,非常人性化,这次科举来得太突然,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准备,而且留给天下士子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不少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赶到的士子非常沮丧,不过宣和四年的科举不会取消,他们还是有些机会的。
这种情况下,更多人会感到庆幸,而不是沮丧。
几乎是在二十天之后,各州州府就相继召开了科举考试第一场州试,这在历届科举考试举办的时候都是绝无仅有的快速,快的几乎让考生们都来不及准备,让大家纷纷抱怨,来得太快,太突然,他们都没有充足的准备,而徽宗皇帝给出的官方解释,就是要在这种时候选出真正的人才,而群臣并没有反对。
没人知道徽宗皇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岳翻不在乎这一切,他甚至深深的明白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他不担心路途,因为他有战马,那匹风雨无阻一直跟随着岳翻的小苹果,小苹果是一匹公马,没有阉割的,周侗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给岳翻弄来的西北战马,还是未阉割的,岳翻一匹,岳飞一匹,岳飞的那一匹的名字很俗套——白龙,因为是白色的,岳翻的这匹马是枣红色的,岳翻很喜欢,就喊它小苹果。
清新,脱俗。
果然,小苹果就是一匹清新脱俗的战马,从很小的时候比岳翻还要矮,到如今比岳翻高出两个头,小苹果成为了一批优秀的战马,要知道在如今的大宋,拥有优秀战马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而岳翻以如今的白身身份而拥有优秀的战马,不得不说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仅是岳翻,他麾下的十四个护卫也都有战马,一行十五人一路往北奔驰,沿途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宣和三年九月底,岳翻带着十四个护卫回到了家乡相州,首先去了相州治所安阳县州府报道,报上自己的名号,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拿到考试资格之后,才转道回家。
岳爸爸和岳妈妈已经在家门口翘首以盼了,还有岳飞的妻子和儿子,岳氏两个儿子都被征调出去从军征战,岳家几乎就像是遭逢了世界末日一样,岳妈妈和刘氏都是哭哭啼啼的,天底下也没有一门两子全部都要从军的事情,更别说大宋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惯例,明明都是名声很高很好的两个儿子,良善人家之子,为什么会突然遭到这种事情?两个儿子都要从军?那都是犯了罪的贼家才会出现的事情啊!
岳飞和岳翻从军征战的时候,岳妈妈和刘氏每天都会在家中祠堂祈祷列祖列宗保佑岳飞和岳翻的安全,尤其是岳翻,刚刚失去妻子,现在自己又要孑然一身的上战场,岳飞好歹有了个儿子,而岳翻还没有后人,听到大宋朝胜利,岳飞和岳翻都很平安的消息的时候,岳妈妈喜极而泣,立刻张罗着要给岳翻续弦。
岳翻回来的时候,是傍晚了,一路上纵马奔驰,立刻引起了家乡人的注意,尤其是到了岳家庄子上的时候,深受岳氏大恩的岳家庄户对此感到非常讶异,细细一看,立刻高呼“六郎来也”!
随后奔走相告,短短的时间,岳翻的战马还没有奔驰到家门口的时候,庄户们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他们得知岳氏两子都要从军的时候,感到非常的惊讶,非常的愤怒和不解,集体去县府申诉,自然没什么结果,但是他们都很担忧,不知道为什么官家点名要岳家两个儿子出战,万一有个好歹,他们岂不是……
岳翻回到了家中,在家门口,看到了相互搀扶的岳妈妈和嫂子刘氏,还有站在一旁,眼睛亮堂堂的岳爸爸,岳翻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下了马,徒步走到家人面前,岳妈妈和刘氏刚要上前,就被岳爸爸拦住,岳爸爸换上了严肃的面色,对岳翻说道:“我儿为国出征,可有辱国体家法?“
岳翻稍微愣了一下,随后朝着岳爸爸行了一礼:“儿为国出征,幸不辱使命!兄长屡立战功,受封官职,不日即可回家!”
岳爸爸点点头,伸出了稍微有些颤抖的手,按在了岳翻的肩膀上,抿着嘴,似乎有些激动,不过很快,他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不愧是我岳和的儿子,翻儿,为父以你们兄弟为荣!”
岳翻的心颤了几下,微微笑了,随后跟着一家人缓缓进入家中,身后,是岳氏庄户温暖祝福的眼神,当天夜里,岳家庄张灯结彩,就如同过年过节一般,岳氏大摆筵席,宴请整个岳家庄的人,感谢他们没日没夜的为岳家两子祈祷,才有了他们的今天。
而岳家自己的庆祝方式,还是非常低调且普通的,岳妈妈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一碗汤,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家几个人就围在一起吃饭,岳翻把一岁多的小岳云抱在怀里逗弄,小岳云的四肢很有力,不停地在岳翻的怀里蹬来蹬去,刘氏不停的给岳翻夹菜,不停地询问着有关岳飞的事情,岳妈妈一边给岳翻夹菜,一边不停地说着岳翻瘦了很多之类的话,只有岳爸爸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吃饭,然后就看着岳翻,那种目光,让岳翻永远都忘不了。
父亲的爱,永远都是深沉厚重,并且说不出口的。
然后,岳妈妈就对岳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翻儿,你此次去战场,娘是吓得魂不附体,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生怕你们兄弟有个好歹,咱们岳家人丁单薄,只有你们两个孩子,你们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可叫我和你们父亲如何过活?翻儿,娘知道你一直都忘不了翠翠,翠翠是个好姑娘,可,可她,唉……翻儿,娘还是希望你可以找户人家,续弦吧!”
此话一出,岳爸爸和刘氏的目光也看向了岳翻,岳翻没看他们,只是低着头逗弄着小岳云,缓缓说道:“娘,我暂时不想说这些,我马上要去赶考了,考完科举,若是考上了,就要去做官了,至少两年之内,我不会考虑续弦的事情,兄长十八岁有子,两年之后,我也才十八岁。”
岳爸爸深深叹了口气,开口对正要继续劝说的岳妈妈说道:“大喜的日子,不要说这些事情了,翻儿,你马上就要去安阳考试了,明日,再去看看周老和翠翠吧,做了官,以后能回来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多看看,留个念想。”
岳爸爸是岳家当之无愧的家主,他一出口,就把事情定了性,再也没有别的可能,岳妈妈到底没说什么,刘氏低着头也不说话,只有小岳云还在“呜呜呜”的叫着,好像是饿了。
第二天,岳翻在岳爸爸的陪同下去那个居住了三年的山头上祭拜了周侗,同时也为翠翠扫了墓,一段时间没见,他们的墓地仍然很干净,岳爸爸说,岳翻走了以后,每天都有人看守这里,给周侗和翠翠的墓碑保洁,保证这里的干净,他们都知道,岳翻喜欢干净,周侗喜欢干净,翠翠也喜欢干净。
初秋的午后,带着一丝凉气的风吹过了河北大地,金色的麦子一片片的随着风的方向舞动,汇聚成一片金色的麦浪,沉甸甸的收获季节就要来了,今年,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如何,但是相州汤阴岳家庄,绝对是一个难得的丰收之年,或许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江南遭了兵灾,江北却是一片歌舞升平,大家还在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应该过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过了一百六十多年,大家都很习惯。
岳翻很思念家乡,很思念这片留下他太多回忆和不舍的土地,带着这份回忆,岳翻整理好了自己的行装,带着十几个护卫,再次踏上了离开家乡的步伐,这一走,又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一百二十关于,如何与二货交流
大宋宣和三年九月底,因为大宋王朝平定江南叛乱大胜,皇帝大悦,遂召开特设科举考试,和以往的考试是一样的性质,只是给文人士子们多一些机会而已,不过这个理由在岳翻看来是很可笑的,军人取得的胜利,为什么要给文人士子好处?就因为主帅是文人士子?
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次机会,而且岳翻从谭稹那神秘的笑容中,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岳翻看来,这很有可能是徽宗皇帝刻意为之,岳翻有理由相信,谭稹已经把自己的事情告知了徽宗皇帝,徽宗皇帝已经通过秘密渠道掌握了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估计掌握的比老爹老娘还要清楚,皇帝的私底下的手段,永远都不要小瞧,史书上写的,已经是后人的判断了。
岳翻按照规定时间来到了安阳县城,让晁盖他们自己安顿一下,然后就去考试的地方踩点,科举考试不是想象中做一套试卷就可以过关的那种类型,比之现代的高考还要严格,环境还要恶劣,经过之前一百多年的经验累积,为了避免学生作弊,朝廷会采用各种方式防备。
比如一场考试,只要进去了就不能出来,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吃饭的话自己带,上厕所要举手通报,有人带着你去,睡觉也就在里面解决,一连考个两三天,才能考完,考完之后才能离开考场,出去等待结果,等待下一场考试。
除了考试内容,宋代的科举甚至比现代高考的监考更加严格,防备考官和考生联合舞弊的招数也更多,更牛,很多历史名臣都担任过考官,但是考生和考官之间都是互不认识的,考官是临时指派的,甚至开考之前的一刻才知道自己是考官,还有很多人都是考官,相互监督,相互戒备,不要想着可以舞弊。
岳翻完全不知道主考官是谁,也不知道监考官是谁,大家都不知道,这就可以了,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战争的间隙,岳翻也看过不少书,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给了岳翻很大的帮助,虽然经过王安石的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徽宗皇帝爱玩儿的性子控制之下,科举考试似乎又变回了那个选取文学艺术家的考试,而不是选取治国安邦人才的考试,岳翻确保,在文学艺术上,不会输给任何考生。
在王辉和晁盖等人祝福的目光之下,岳翻提着自己三天的干粮和水,走向了科举考试的考场,一路上,甚至是同住的客栈里面,岳翻都看到了很多前来赶考的考生,因为都是同乡,如果有幸一起考取了进士,那么将来在官场上肯定是可以相互帮助的,同乡之谊可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但凡有些头脑的人,都会注意。
再者说了,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就是脸,看脸看对上眼儿了,或者看着对方的脸觉得顺眼,那么近一步的交流就可以继续了,岳翻没和其他人看的对上眼儿,倒是其他人有和岳翻看对上眼儿的,比如一个岳翻的同乡,叫做方浩,表字子成,说实话,岳翻真的对他没什么兴趣,但是他好像对岳翻有十足的兴趣,见到岳翻第一面开始,就缠着岳翻说东说西,硬是逼着岳翻和他互通姓名,相互结交。
这家伙其实挺有意思的,特别健谈,天地南北,隋唐五代,没有他没听说过的事情,而且他还不说那些记载在史书上的,他专门喜欢搜集野记杂文,喜欢听那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就喜欢找那些不为史书所记载的秘辛,这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