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雪-御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真人对付辽人的时候,人口不满百万,但是辽人却有足足千万,实打实的蛇吞象,他们的兵马从哪里来?就是从辽军的俘虏里面来,辽人被俘虏之后,似乎用难以辨别的速度就承认了女真人,把自己也认同为女真人,加入女真兵团,让女真人原本只有几千人的兵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灭亡了辽国,这些辽国俘虏在再一次站在战场上的时侯,面对他们的同僚和曾经的战友,丝毫不见手软,甚至杀得比女真本族人更狠。
到了蒙古人的时代,金人的金奸对付起自己的朝廷和民族,也丝毫不见手软,蒙古灭宋的统帅张弘范就是汉人,是他一路追杀,把南宋小朝廷追到了崖山,亲手覆灭了张世杰最后的船队,灭亡汉家王朝的就是汉人,丝毫不在意同属一族的血脉相连之情,这种普遍的情况,并不能简简单单地归咎于无耻这两个字,人性是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谜题。
禁军里面没有蕃兵,但是岳翻却在林冲带来的三千马队里面,看到了数目约为三分之一的外族士兵,西夏人在里面就不是少数,岳翻曾经很好奇的和林冲讨论过这个问题,询问林冲为什么会接受西夏人进入自己的军队再去杀西夏人,林冲笑了笑说道:“这些都不重要,他们进入了我的军队,认同了我的带领,相信我是他们的统帅,听从我的号令,就那么简单,至于他们是汉人还是吐蕃人还是党项人,都不重要。”
岳翻渐渐的明白,似乎在这个时代,民族意识并不是主流,在这个五代十国整个东亚地区都陷入一片混乱的征战时代,维系民族意识的文化和教育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人们更注重的不是教育,而是生存,虽然从赵匡胤建立宋朝一统汉地,各民族也纷纷建立了国家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是之前大一统时代人们所普遍倡导的伦理观念,似乎依旧十分脆弱。
岳翻也开始接受外族人进入自己的军队为自己卖命,因为从五代十国开始,军队的战斗就是为了生存和赏赐,不仅仅宋王朝如此,党项人也是,吐蕃人也是,辽人也是,军队没有国家意识,没有荣誉意识,为了钱,为了粮,为了赏赐,为了老婆孩子,五代十国的军队迷茫一直延续到如今,还是没有解决。
他们开始思考为何而战,但是还没有找到答案,只能归咎于自己为了自己而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少数有坚定意识的人们坚持自己的民族血脉和民族信仰,甘愿赴死,还是有相当一批人只为自己考虑,认为在什么地方出人头地都是一样,不能在大宋出人头地,就去西夏,不能在西夏生存,就来大宋,渐渐的,这种意识成为了一种潜意识。
为自己而战,为自己而活,不为别人,不为国家。
所以,宋军可以接受西夏人进入自己的军队,再反过来去杀西夏人,西夏人也可以接受宋人进入自己的朝廷做官,出谋划策对付宋人。
林冲就非常信任自己麾下那一千多外族蕃兵,他说这一千多蕃兵是整个马队里面战斗力最强的,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不是后天才学骑马的汉族人可以相比的,你看他们的腿,都是向外翻的,那是自小就在马背上成长的印记,他们可以在马上生活,甚至在马上吃喝拉撒睡,而我们不能,我们虽然可以坚持在马上作战一段时间,可是论马术,我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他们跟随我出生入死,最艰难的时候,三百骑兵毁粮仓的任务中,就有两百西夏和吐蕃的蕃兵,他们为我带路,为我杀敌,护着我杀出重围,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连官家都认同这些人的存在,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们?
岳翻看着那些来自西夏的和来自吐蕃的蕃兵们,他们似乎也用很友好的笑容看着岳翻,岳翻没有表露出对他们的恶意,他们也就以善意对待岳翻,岳翻开始确信,他们并不在意民族而更在意人,身为辽国皇族的耶律楚材可以为铁木真卖命,或许就是这种原因。
如果是这样,我所一直坚持的华夷之防,或许可以做一些改变——我绝不接受汉奸,但是我却很欢迎夏奸、吐蕃奸、辽奸、金奸、乃至于蒙古奸!他们来到我的手下,会享受到很高的待遇,然后,为我出谋划策,收拾他们本族人!
岳翻在这场战争里面的所见所闻,对他今后的成长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这场战争不仅仅是让岳飞张宪晁盖刘唐他们成长,更让岳翻成长,岳翻发现他原先所认同的一些东西在大宋朝并没有市场,而他所不认同的却大行其道,而且很有用,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坚持那些?起步阶段,迎合是第一要务。
大战毫无疑问的开始了,岳翻也有幸见到了真正的战阵指挥,之前,他一直都在出谋划策,指定任务,却没有参与具体指挥,战场上的指挥,岳翻也只有以雪球消灭强盗的那一次经验,但是那甚至不能算作是战争经验,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万人战阵,平原野战,除了壮观和血腥,就没有其他词语可以形容。
九十九鲁达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这场战斗的临阵总指挥是喜欢读兵书的张叔夜,张英和张叔夜一开始都希望可以有岳翻来进行实际指挥,不过岳翻突然间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信心去指挥七万人和贼军死战,他还是喜欢幕后操作,而不是站在阳光之下,沐浴在光辉之中,那不太符合他的人物设定,他自己这样认为。
他把实际指挥权交给了张叔夜,张英自己认为自己不足以指挥一支七万人的军队和敌人死拼,之前他都是把实际指挥权交给可靠的人,最早是岳飞,这次是岳翻,可是岳翻拒绝接掌临阵指挥权,这让他有些失望,谭稹自己表示自己才经历了大败,指挥军队略微不妥,于是指挥权就落到了张叔夜手中。
张叔夜说他曾经指挥过不少次的剿匪战役,但是七万人的大集团军,他还真的是第一次指挥,不敢说自己真的就可以胜任这个职责,所以他还是推脱了一番,不过有资格指挥七万人兵团的将军在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林冲和鲁达虽然久经战阵,可是并没有指挥大兵团战斗的经验,他们一直都是最骁勇的骑兵战将,指挥那么多军队,林冲自认还不可以。
鲁达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心思比一般人细腻的多,可是这并不代表临阵指挥就真的优秀,从这一点上来说,林冲和鲁达都还没有真正的成长。
大宋有猛将,没有名帅……
岳飞他们就更不用说了,担任统制之职还是火线提拔,而如今要他们指挥全军那是万万不能的,唯一有资格的岳翻不愿意,说信心不足,那么只有张叔夜这个“饱读兵书”之人来做这个事情了,不过考虑到张叔夜的实际问题,张英还是让岳翻在一旁盯着张叔夜,不要让他犯了大错,错过绝佳战机。
这样的情况下,大战开始了,战鼓隆隆,张叔夜开始询问自己应该怎么做,岳翻突然觉得有张叔夜在前面顶缸,他就不怕了,于是对张叔夜说道:“两军相交,应该首先尽可能的在远处击杀敌军,减少敌军数量,步兵对抗骑兵是这样,对抗步兵更应该如此,我军弓弩优良,乃是贼军不具备的优势,首先应当弓箭齐射。”
张叔夜深以为然,手持徽宗皇帝御赐天子剑,大喝道:“弓弩手听令!放箭!”
与此同时,对面邓元觉兵团的军阵也开始变化,战鼓声响起,战争全面展开!
宋军阵营的战鼓声陡然一变,张叔夜的指令随着传令兵的传达迅速传递给了每一个弓弩手,这些弓弩手都是训练有素之辈,在战火中逐渐成长,立刻按照大宋标准战阵方式弯弓搭箭,瞄准,齐射!
岳翻有些无语的看了看张叔夜,然后说道:“副帅,难道不该是先命令弓弩手弯弓搭箭,然后再放箭吗?您这直接让他们放箭,是不是有些不妥?可别让统制官们觉得主帅是个不懂兵法的人啊!”
张叔夜老脸一红,略显惊慌道:“你是参议军机之人,读的兵书比老夫多!你有经验,你告诉老夫该怎么做,快说!这是战场!老夫没有指挥过那么多人!”
岳翻快速说道:“弯弓,搭箭,瞄准,放!四个步骤!还有,我们弓弩手甚多,应该要以三段射之法让弓弩手对贼军造成持续打击,让他们抬不起头,这样说,前中后军弓弩手为三列,分三次射击,第三列射完,第一列弓弩手继续射击,以此类推,直到贼军冲到阵前为止!”
之前岳翻就已经布置好了弓弩手的三列位置,早就打算好了三段射,结果张叔夜一激动,直接齐射了,果然是个新手。
张叔夜的老脸涨得通红,立刻下达指令:“弓弩手以三段射之法,分为前中后三列,依次发射,第三列射毕,第一列紧随其后射击,直到贼军冲至阵前为止!不得有误!”
于是片刻慌乱之后,大宋军阵的弓弩手们找到了感觉,第一列射完,蹲下,第二列射完,蹲下,第三列射完,弯弓搭箭,第一列接着射,这样直观的感受很快就让邓元觉觉得喘不过气来,宋军弓弩之优良独步天下,尤其他听说过宋禁军制式装备神臂弓,更为强悍,只是江南厢军没有神臂弓,南京二十万禁军有神臂弓,可是数量太少,全都给了方腊的御林军。
他们也有仿制的决议,不过时间太短,还没有仿制成功并且列装,此时只能承受宋军远距离箭矢打击,而他们的箭矢根本射不到宋军阵列,所以,邓元觉命令那支敢死军一万人不惜一切代价朝着宋军冲锋,争取时间,而他们却在紧急装备盾牌和刀枪,紧急列阵,看似冲锋,实则准备随时撤退。
宋军西军来了,有骑兵,我们要撤退的话,也要用完整的军阵撤退,否则很容易被骑兵咬死,邓元觉本不该有这样的觉悟,但是该说不说,他年幼的奇遇,让他认识到了一个曾经的老兵,老兵告诉他宋辽战场上的那些事情,他不知不觉中,就知道了这些本不该知道的军事常识。
岳翻也看出了一些不对劲,宋军弓弩连续打击之下,邓元觉兵团似乎只分出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出击,而更多的军队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反而在列阵,这样的战法,让岳翻有些疑惑,那些前进的军队在宋军箭雨打击之下死伤惨重,一路冲来,已是一路血花,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打算后退或者是列阵自保。
怎么有一种敢死队的味道?
岳翻似乎察觉出了什么,立刻对张叔夜说道:“贼军情况不太对劲,副帅,请立刻下令军队准备近战,马队准备冲锋,刀枪手和盾兵结成军阵,弓弩手后退!”
禁军还是有一批骑兵的,虽然人数少,而且很弱,不过林冲派了一个西军的骑兵来“整理”这批禁军骑兵,一个多月的时间,似乎略有改观的样子。
张叔夜点头,他现在心中七上八下,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只能按照岳翻的意见发号施令,岳翻这样说了,他就这样说,他本能的认为岳翻是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
于是宋军大队的刀枪手和盾兵就开始结为军阵,缓缓前进,弓弩手缓缓后退,把战斗的空间让给宋军的战斗部队,十几名岳氏统制官们磨拳擦掌,准备带着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狠狠的大干一场,手握紧握着武器,眼睛里面全是那些敌人。
短兵相接的开始就是血花四溅的血肉碰撞,一方是视死如归的敢死队,一方是复仇心切的正规军,这场战争注定了要血流成河,尸积成山,岳氏统制官们个个奋勇争先,刘唐挥舞着大砍刀率先突入了贼军战阵,大砍刀上下翻飞,杀得贼军血流成河,自己也浑身浴血,加上天生的赤发,宛如嗜血之鬼,赤发鬼的称号就从今日开始被他的士卒们这样称呼开了。
刘唐是晁盖之下最强悍的武将,带着他的军队一路杀敌,和邓元觉兵团的敢死队进行对冲,丝毫不见下风,更是在混战中一刀斩了那愿意为邓元觉而死的将领,邓元觉兵团接近崩溃的边缘,眼看着敢死队撑不住了,伤亡过半,邓元觉一看不好,立刻命令麾下将领率领三千兵马上前支援,然后环顾四周,知道主战场已经展开激战,这个时候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
不过他似乎忘记了鲁达的存在。
鲁达的存在是一个奇迹,还没等宋军合围,鲁达就率领不知不觉围在他身边的军兵大量杀敌,一根水火棍挥舞的密不透风,碰着就要死,这样的壮汉具备极强的杀伤力,在厮杀中不慎脱离军阵的士兵都不自觉的被鲁达所吸引,成为鲁达的士兵。
鲁达也慢慢发现自己聚集了一批士兵,而贼军的这支前锋已经被基本击溃,一眼望去,就看到了邓元觉的本阵,比起方才,似乎距离的更远了。
这厮要逃跑!
鲁达的心头涌上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于是乎,很快的,鲁达就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一百突然的,邓元觉感到了迷茫
鲁达要直扑邓元觉的中军,死死的缠住他,绝对不让他逃走!至少,不能让他带着太多的军队逃走,林冲和岳飞手下只有三万兵马,要是让邓元觉带着太多的兵马逃走了,围追堵截的战略计划能否实现就不太一定了,所以,为了保证杀死邓元觉的战略计划目标得以实现,鲁达决定铤而走险!
“贼子哪里走!!!众将士与我杀敌!”鲁达大喝一声,杀透了邓元觉前军的防御圈,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不知不觉被鲁达带动起来的士兵们朝着邓元觉缓缓后退的军阵杀了过去,邓元觉悚然一惊,发现自己的意图已经被暴露了,心中暗暗叹息,只能启动接下来的紧急计划。
不断地放弃不精锐的军队阻击宋军的进击,大部队抓紧时间脱离战场,只要脱离了战场,自己的一切付出都算是有了收获,军队的付出也就算是有了收获,大家都有了收获,而不是白白的去死,然后把这个重要的情报告知方腊,让他千万不要再派小股部队来送死了,一定要集合全部大军,压上来,用兵力优势把宋军压死!
这样一想,邓元觉想要快速脱离战场的目的也就掩藏不住了,岳翻也立刻发现了邓元觉想要逃离战场的想法,并且不断派出阻击部队为自己赢取脱离的时间,果然很卑鄙,这贼秃驴!
张叔夜似乎还没看出战场的变化,只是一个劲儿的感叹战场是多么的无情,多么的血腥和残忍,将士们是多么的用命厮杀,岳翻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对传令兵吩咐道:“令!吴用,公孙胜,姜武,王辉,周阳五部兵马,兵分两路,自左右迂回至邓元觉中军大阵,一定要在鲁太尉缠住邓元觉中军之时抵达,绞杀之!绝不可让其脱离战场!
令!林冲岳飞所部,尽力绞杀邓元觉所派出求援兵马,邓元觉所部全军覆没之前,不可使其一人抵达丹徒!邓元觉全军覆没之后,方可使其回去报信,如果在此之前有漏网之鱼报信成功,就让林冲岳飞所部拼死一战,绝不可让邓元觉回到丹徒!更不可让方腊率军来援!一定要把邓元觉所部在这里吃掉!”
传令兵似乎也没有什么觉得不对的地方,直接就下去传令了,张叔夜似乎还在感慨着战场的变化,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询问岳翻:“鹏展,你方才说的什么?老夫没听清楚。”
岳翻翻了翻白眼儿:“我只是下令五部兵马快速迂回至邓元觉中军大阵,他们想逃跑,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是逃了,林太尉和岳太尉那里可就不怎么保险了,贼军人多势众,求生心切,在我等追击抵达之前逃出一批人不难,到时候我们就无法再追了,方腊一定会率全部兵马前来厮杀,我等只能固守城池和军营了。”
张叔夜吃了一惊,把目光投向更远处,这才发现邓元觉的中军结成了军阵,缓缓后退,似乎是想要脱离战场的样子,立刻着急道:“五部兵马够不够?要不要把骑兵调派出来?若是让邓元觉走脱了,我等战死那么多将士岂不都是白白损失了吗?”
岳翻郁闷至极,开口道:“副帅,您还是看看战场吧,兵书上写的和战场上看到的,并不是一样的,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本朝初,朝廷以阵图遥控指挥军事作战之法实在是取死之道,战场瞬息万变,哪里是一份死气沉沉的阵图可以比拟的?您不要执着于那些阵图,一顿投石机下去,阵法自毁!我军只是没有大量投石机而已,要是有,邓元觉还能这样嚣张?!”
其实岳翻更想用火药爆破的,但是考虑到在这里就把火药这样的大杀器给用了,到时候真的面对方腊的主力军队的时候,方腊如果有了防备,可就不好办了,大军能否一击而破方腊主力军团,从而奠定胜局,那可就真的要看火药的发挥和骑兵的冲击力了,斩首方腊才是最好的决定!
张叔夜不傻,立刻脑内模拟了一下自己组织一个大阵,然后从天而降大量的石块纷纷落地,自己的军队被砸得血肉模糊,陷入崩溃,然后敌军精锐铁骑冲锋,军队全军覆没的悲惨故事,不由得后背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不说话了,阵法这个玩意儿,在没有大规模远程杀伤性武器的时代里,很有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阵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和地形才有用处,平原野战玩阵法,找死!
张叔夜幻想的同时,传令兵来报告弓兵队已经准备好厮杀,五支兵马已经出动厮杀,剩下的兵马也在积极请战,要求率军杀敌,主帅张英询问张叔夜和岳翻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兵,大本营的兵马也准备好了。
岳翻对传令兵说道:“你回去告诉大帅,暂时不需要兵马来这里支援了,只需要大帅坐镇本部就好,准备好的兵马不是降兵就是新兵,战斗力不足,反而不太安稳,不适合在此时动用,镇守大营就好,我等有十足把握把邓元觉贼军消灭于此地,必然叫其一人无法逃脱!”
传令兵领命后退下,张叔夜看着岳翻,询问道:“你真的有把握把贼军留下来?”
岳翻又翻了个白眼:“副帅,您就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安定人心吗?我要是不这么说,大帅不带着兵马来前线才怪!这里的兵马已经够多了,大帅只要坐镇本部就好,我等才是需要厮杀的人,你看看,鲁太尉已经把贼军缠住了!”
张叔夜随着岳翻的手,看向了远处,鲁达果然已经率军把邓元觉中军大阵撕开了一个口子,而之前的抵抗兵马已经被蜂拥而上的宋军消灭的差不多了,越来越多的军队从那个缺口杀进了邓元觉的中军大阵,邓元觉的兵马不断的溃散后退,岳翻都可以感受到邓元觉的焦躁和不安。
邓元觉的确是焦躁且不安的,鲁达太过于悍勇,带着几百个人就敢杀入自己的中军,而就在这个时候,前军抵抗的敢死队崩溃了,死伤惨重,再也无法作战,于是宋军的部队一窝蜂的全部涌过来,找到自己的兵马就捉对儿厮杀,往日那些身体瘦弱软弱无力的宋军在这个时候突然变得身强力壮力大无穷而且胆气十足,自己的军队反倒成了小媳妇儿一样的角色。
被砍被杀却毫无抵抗力,手持盾牌的不知抵挡,手持大刀长枪的不知刺杀,只知道一味的后退,加上杀伤力和破坏力极大的那个鲁达不断的突入,邓元觉都可以预感到自己的兵马就在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还有人来向邓元觉报告,左军和右军分别发现数量不少的宋军正在朝着他们快速运动,路线很明显是迂回而来,极有可能想要抄断他们的后路,这样一来,大军就有腹背受敌的风险!
邓元觉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渡过危机,那就是杀死鲁达!震慑宋军,然后火速后退至丹徒大本营,之前已经派了很多人去向方腊求援军,但是似乎都没有什么用,他根本没有看到有兵马来,听都没有听到过,邓元觉开始怀疑,自己派出去的报信兵马根本没有抵达大本营。
他的猜测是对的,林冲和岳飞已经带着一队精锐骑兵火速抵达了那些信使的必经之路,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突破这道防线抵达丹徒城请求援助,要是让他们回去了,方腊肯定尽起三十万大军前来厮杀救人,这个时候宋军还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可不能有所失误。
随着这样的厮杀开始,邓元觉越来越觉得前景不妙,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还有可能实现吗?大军还能北伐宋国都?还能生擒宋皇?还能战胜宋军改朝换代?邓元觉觉得自己突然非常的迷茫……
一百零一最后,邓元觉看到了未来
在这样激烈的战场厮杀过程中,很少有人可以不被牵连,邓元觉就是其中一人,被他的亲卫牢牢的护卫住,即使中军大阵已经被缠住而无法突破,所以被迫停下来厮杀,邓元觉也没有上战场,这种时候,邓元觉不上战场比上战场厮杀要更好,因为上战场厮杀就有战死的可能性,邓元觉倒不是怕死,而是自己一死,兵马定然崩溃。
自己不死,兵马有了主心骨,还能继续厮杀,还有一线生机,这个时候不能逞血气之勇,而是要试图自己突破的同时,把消息传递回去,只有方腊带兵来救援,才是自己最大的希望,但是连着派兵回去,却一个人都没有回来,邓元觉猜测,宋军应该已经切断了他的归路,就好像之前的迂回作战一样。
宋军中有高人在指挥作战啊!
自己的兵马不够了,已经被宋军给缠住了,这支宋军已经摆明了战略目标,就是要吃掉自己的三万精兵,如今,三万精兵损失过半,自己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本该见好就收的,结果一下子没忍住,居然想要进一步打击宋军,结果,唉……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除了撤退,没有别的办法,且战且退,弃车保帅,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一定要为这三万精兵报仇!邓元觉下定决心,也只能用悲哀的眼神看着正在死战的前军护卫,而打算自己带着亲卫兵撤退了。
就在此时,邓元觉突然发现自己的后军出现了一支人马,后军一阵混乱,宋军居然还有一支人马迂回到了自己的后方直接突袭?看来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后路已经被切断了,派出去报信的兵马都已经死了,方腊是来不了的,就算他发现了什么不对,也是几天以后自己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方腊应该刚刚才接到自己全歼宋军五千的消息,正在高兴呢……
阮小七胆子素来就很大,在老家的时候就是如此,到了军队里面,经历了真正的战场厮杀,血流成河,逐渐变得更加坚韧不拔,这一次出战的时候,岳翻把一千骑兵交给了阮小七带领,阮小七很兴奋,自己终于可以承担重要职责了,岳翻的指令是左右迂回,阮小七觉得自己的骑兵脚力更快,于是和其余四人商议了一下,阮小七当先率领骑兵队直接朝着邓元觉的后军而去。
要从后面把邓元觉的军队打得人仰马翻,前后夹击才是最好的!邓元觉此时的位置就在中间偏后,阮小七率领骑兵队突袭的时候,邓元觉甚至可以看到阮小七的将旗,还可以看到尘土飞扬,不知有多少骑兵。
邓元觉一阵绝望,骑兵,是方腊军队最大的短板,也是大宋最大的短板,但是这一次,宋军居然出动了为数不多的骑兵来江南和他们厮杀,那也就直接确定了方腊兵团战败的最后结局,宋军在辽人的铁骑下被杀的那么惨,而如今,方腊兵团也要承受这个宋军曾经承受过的痛苦,因为宋军多少还有一些骑兵,建国之初,组织过四万人的骑兵和辽兵血战河北。
宋军骑兵的战斗力其实很强,在骑兵和辽军西夏军吐蕃军的交锋历史上,宋军骑兵几乎保持全胜的记录,而且屡次都是以少击多,把辽军骑兵打的丢盔弃甲死伤惨重,但是先天不足,赵光义和赵桓两次征召民间全部战马,分别得了二十多万匹战马,已经是宋朝全国的战马数量了,两次组织了最高四万人的骑兵战队和辽人血拼。
不论是同等状态下还是兵马少于辽军的状态下,宋军骑兵都保持全胜记录,可是问题在于辽人不缺马,他们在草原上有超过百万匹上好战马可以供士兵驱使,但是宋军就没有了,宋军的战马无法补充,损失了就损失了,人还有,马就没了,太宗和真宗两朝两次全国总动员,聚合了八万骑兵,在和辽国的血战中损失殆尽,虽然击杀了人数超过宋军两倍的辽骑兵,但是辽国还能补充,宋军骑兵却是逐渐消亡了。
如果宋军也有十万骑兵,宋辽战争和宋夏战争的结局都会不一样,宋朝皇帝不是不想打赢战争,实在是打不赢,两条腿跑不过人家四条腿,宋军骑兵在极为劣势的情况下发挥出了不逊于汉唐骑兵的战斗力,这也是事实,宋军武力孱弱,并不能单纯的表示整个宋军,少数精锐部队还是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只是人数上实在是不够。
辽人的战马和骑兵储备足够支撑一场四十万人的大战争,数十场数万人的小战斗,可是宋军只能打一次。
但是只要宋军有骑兵,有战将,比如林冲,比如他麾下的三千铁骑,那战斗力就会是辽人和西夏人的噩梦。
此时,只能算作二流骑兵队的禁军骑兵也成了邓元觉的噩梦,他的后军根本没有准备,就被骑兵以骑弩一阵齐射射得人仰马翻,邓元觉的亲兵都被射死了几个,接近战阵之后,阮小七果断下令丢下骑弩,拿起近战武器,当先跃马进入邓元觉后军军阵,一阵厮杀撕开了一条口子,千余骑兵呼啸而入,凌厉的冲杀把邓元觉兵团的后军杀得溃不成军,几欲崩溃。
此时,前军抵挡不住宋军的汹涌攻势,后军被骑兵队杀得措手不及,邓元觉绝望之余,却也决定要拼死一战,即使不能活着回去,也要赚够了本钱才能去死,宋军缺少战马,那就杀骑兵,带人不顾一切的把这支骑兵给干掉,死也要死得让宋军肉痛!
邓元觉孤注一掷,决定对阮小七的骑兵队进行毁灭性打击,于是立刻下令,集合身边所有士兵,放弃前军的防御,全力反扑骑兵!一定要把这支骑兵给干掉,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阮小七顿时就感觉压力大增,这些贼兵似乎不打算去应对前军了,而打算把他的这支骑兵队给困死在这里,他们纷纷举起盾牌组成铁阵,处处压制骑兵的冲击力,阮小七一连挑飞了七八个盾兵,却也无可奈何的降低了速度,否则自己的战马就要完蛋了,回头一看,不少骑兵被从军阵里面飞出的绳索套住头,拉下了马,或者被不顾一切的步兵以战刀砍死战马,倒地被摔死。
阮小七一看不好,这些贼兵似乎是要拼死把自己的骑兵队给灭掉啊!着急之下,阮小七拿出岳翻交给他的信号弹,一拉引线,往天上一指,“咻”的一声就在天上炸开,正在和前军厮杀的宋军都看到了信号弹,吴用公孙胜等人顿时意识到阮小七的骑兵队被围攻了,再一看战场态势,他们顿时都明白了。
随着战阵前移的岳翻也看出了邓元觉兵团的拼死一战,拿出信号弹朝天上一放,全军将领都看到了本阵的信号弹,知道最后的决战开始了!
全军纷纷不要命的往邓元觉兵团的中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