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桐油,桐油给我往下浇,烧他们!”

桐油浇下来,也没有用,因为桐油太少了,往下面一丢,根本点不着。

就在李定国惊魂不定之际,突然城下传来了一片“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的声音,他不知道是什么声音,朱常渊却微微一笑。

自然是空压机发动和风镐开始开凿城墙。

郧阳靠山,石头多,所以在筑城的时候,沙土中参了不少的石块,风镐开凿起来比沈阳城要困难,但是石块没有太大的,遇到无非是用力扣下来而已。

里面工作的士兵共有二十人,每次两人上去干活,其余的人负责将清理下来的土通过车子送到外面,活很轻松,唯一不好的是里面尘土飞扬,呼吸不畅。

为此朱常渊还颇为人性化的给他们每人购买两套口罩,而且二十人轮换开凿,自然也不显得那么难受了。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三个小时之后。

城墙被打通,十处缺口犹如巨兽之口,黑洞洞的。

“好!”城池被打通之后,朱常渊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得到消息,朝身后的骑兵一挥手,先带着骑兵冲进城中,然后,几分钟后,城头的兵士全部跑的无影无踪,后面破虏才率领五千人马入城。

第61章破竹山

这次,朱常渊有了经验,不是在城中四处寻找张献忠,那样目标太大太乱,不容易找,而是将手下的调到西门,让破虏分掉手下士兵去南门,阻截张献忠防止他逃跑。

城北无门,不用守!

至于城中的是敌军,早就吓破了胆子,哪里还有人组织抵抗,所有的士兵都拼命的往城外跑。

不多久,收到破虏的消息:发现张献忠,而且这货通过南门逃跑了。

朱常渊马不停蹄的率军跑到南门,顺着破虏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见张献忠在属下的簇拥下正朝汉江边上跑去。

破虏道:“师傅,敌军太多,我冲杀了几次,无法冲进去。”

破虏虽然也率领了五千人马,可就他一人有铁马,自然无法冲到张献忠的身边,朱常渊道:“不怪你,你就在此驻守,收编军队,将张献忠留下来的人全部收编,我去追击。”

说完,翻身上马,率领二百人一路冲了过去。

张献忠身边人很多,冲击了几次都无法近身,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他上船渡江朝南走去。

“唉!”朱常渊气愤的一拍大腿,道:“这次无论如何不能让他逃跑,你们四处分散到附近农户渔家,寻找船只,本将要过河!”

心道只要能过得了河,你张献忠还不就是我的俎上之肉?可惜,忘了带一艘快艇在身上,不然追击那张献忠还能如此费劲么?

半个小时的时间,属下人从附近弄来一艘小舟,朱常渊将马匹收进系统,咬咬牙上去,又寻找几名会划船的当地人驾船,独自一人去追击张献忠。

“师傅,我陪你过去!”破虏看朱常渊要一个人追击张献忠,感觉有些不妥。

朱常渊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你回去收编军队。张献忠随身也不过百人而已,等我追上他定然取他首级回来。”

说完,命令船夫开船,等划船到对面的南岸的时候。张献忠早就不见了踪影。

天黑路不好,朱常渊只好骑着铁甲马胡乱追击寻找,边走边问。好在他马匹行驶速度极快,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追上。

追上张献忠的时候,朱常渊笑了。

然而这次不是开心的笑。而是愤怒的笑。

“哈哈哈哈,小儿张献忠,安敢欺我?”朱常渊大怒之下,将所有人屠戮一空,他辛辛苦苦的追击过来,看到的哪是什么张献忠,不过是个掉了包的赝品假货而已。

上当了。

张献忠果然是狡诈,朱常渊原地休息了一会,静静的沉下心来,一点点的思索。终于将心中的烦闷去掉,暗道张献忠也是一代枭雄,若是如此伎俩都不会,到教我小看了他。

拍拍屁股,重新回到江边,又亲自去附近渔人家里寻找船只将他载到江北,折腾了大半夜的光景回到郧阳,又命人连夜拷问士兵,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张献忠去了哪里!

张献忠是渡河不错,可惜不是去了河南岸。更不是在他破城之后才走的,而是在他西门破城之前,就用两条大船满载五百精兵而去。

他是逆流而上走的,至于顺着汉江到底逆流到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一夜忙完,只是审问出了这么一个结果,东方的天空已然泛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朱常渊简简单单的吃了个早餐,命破虏在郧县城中搜寻到两条中等的船只,载着二百名士兵并马匹一路逆行往上。顺着汉江去寻找张献忠。

边走边问,走走停停,终于在逆流了三十里的地方得知张献忠的去处。

郧县上游三十里处,有一条自南而北的大河汇入汉江,稍微打听了一下得知,此河的名字叫做堵河,乃是汉江的第一支流。

当地人说,昨天夜里,有人从东乘船过来,就在堵河河口调转船头,然后沿着堵河逆流的方向一路向南而去。

而且他们描述的张献忠的队伍样子与规模,和之前城中士兵所言大差不差,所以朱常渊便弃船登陆,率领二百铁骑一路沿着堵河逆流的方向一路南下。

朱常渊以为,他的军队在陆地上行走,应该是远比张献忠行船更快。然而,他错了。

越是往里面走,山越大,地也越是崎岖,饶是系统中兑换出来的马匹雄健无比,也无法充分提速追赶,更让朱常渊蛋疼的是:堵河河谷两岸,很多都是沼泽地,马匹再**,总不能在沼泽地里健步如飞吧。

“看来,还是没有张献忠这厮了解当地的地形。”朱常渊叹了一口气,艰难的走了四五十里路之后,遇到了一个颇为繁华的镇子:黄龙镇。

询问镇上的人,得知张献忠早就乘船往南走了,自己的部队要想赶上他,非得还需要半日或者更久的时间不可。

而且,若是一路向北还是这种地形,那就歇逼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呢!

这次却不敢大意,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得知,前面的道路还要更加崎岖难行,别说是马,不乘船的话人都难走,而且深山老林,多野兽蛇虫。

朱常渊没柰何,只能以官府的名义在黄龙镇征购了两条大船,晃晃悠悠的往山里走去。

逆流而上本来就费时间,更何况堵河这一段弯弯曲曲的没有正经形状,一路行船行了两天才到一处县城。

说是县城,其实破落的比黄龙镇好不到哪儿去,里面的人不但生活贫困人口不多,而且连县城的城防都可以忽略不计。

竹山县!

一个在大山中、远远比房县更加偏远的地方,偏远到鸟都飞不进来。

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地方,朝廷依然有官员派驻,此处倒也无匪患,百姓虽然贫穷,也能安居乐业,竟似世外桃源一样。

只是,这几天,宁静被打破了。

先是昨天有一拨人马攻占了县城,然后今天,朱常渊又率领二百骑兵到来。

竹山县的城防很破,大门也很破,和房县差不多,甚至比房县更差劲,这种地方一般没人来,山贼都不回来。

这么说吧,房县县城好歹有个马栏河,拐弯的地方冲积出一块方圆几公里的滩地可以耕种,但是竹山县周围就没有田。

额,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反正很少,就是稍微大一点规模的山贼都养不起。

所以,一般来说这种地方战火都很难波及,一旦有人占据了郧阳和襄阳,这种地方自然会投降。所以说,县城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性的力量。

张献忠突然带着五百名士兵过来,上去就打,士兵们还没打过瘾就将城池占领了。

但是,今日,朱常渊也到了,而且,还是带着二百多名骑兵来的。

于是,朱常渊不顾疲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

二百人攻击五百人驻守的城池,还是个废旧城池,阻力不大,没有用任何花哨的手段,仅凭这骑兵的冲击力就轻易的冲开了竹山县县城的城防。

“杀!”朱常渊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人,进程看到张献忠的部下先是一阵冲杀,五百人被杀了大半。

反正都跑到这大山深处来了,朱常渊也不指望到了竹山县还招降士兵然后看护府衙,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杀掉所有兵士,然后找出张献忠这个狗日的。

但是,事实告诉他,他又一次失望了。

竹山县县城破了,府衙被攻占,张献忠的手下几乎被朱常渊屠戮殆尽,可是,还是没能够见到张献忠的影子。

张献忠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告诉他,逃跑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工作。

审问没死的士兵,朱常渊喟然一叹,道:“张献忠啊张献忠,不愧是老狐狸,不愧是一代枭雄,原本也不会这么容易死掉的,要是换个人追赶,恐怕还真得给他跑了。”

“可是!”紧紧地握了握手,攥成拳头,道:“很不幸,你今天遇到的是我朱常渊,你不是能跑么?不好意思,我更能跑!”

审问得知,张献忠早就跑了,昨天刚刚打下竹山县这货就跑了,留在这里五百士兵守城不过是疑兵之计,目的就是为了阻挡朱常渊追击的步伐,给自己的逃跑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兄弟们,就在这城中就餐吃饭。”将全部守城的反贼剿杀完,朱常渊就在城中选一处颇为宽阔的地方,准备开饭。

至于饭么?是不可能去抢老百姓的,朱常渊自有打算。

本来想着回到现代社会弄点盒饭给兄弟们吃,没想到当地竹山县的知县听说是朝廷的官兵到了,又将贼人全部杀死,激动地前来慰问,更有城中的大户杀猪宰羊将食物准备好给朱常渊及其手下吃。

知县来了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帅兵平定匪患的人竟然是鼎鼎大名的朱常渊,当时就肃然起敬,跪倒在地说道:“属下,属下拜见将军!”

朱常渊房县剿灭孙小凤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的传奇故事,自然也传到了竹山县来,竹山县虽然偏僻,可距离郧阳不远,才不过二三百里路。

吃完饭,安慰了他们一番,道:“多谢大人款待,本将军又军务在身就不打扰了,烦请大人派人清理县中流匪的尸体,在下就此告辞。”

策马而去,看着堵河上游,朱常渊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道:张献忠啊张献忠,你等着吧,老子随后就到!

第62章千里追屠

张献忠将自己的大部队留在了竹山县,自己乘坐小船从竹山处的堵河继续逆流而上,一日一夜走了百里的路程,到后来堵河越来越狭窄难行,索性弃了穿登上岸边。

看着身边的李定国、刘文秀、汤炳硕,还有其余带来不到一百的士兵,突然哈哈哈大笑,笑声过后,又伏地痛哭,边哭边拍打身边的石头。

“呜呜呜呜!”一个大男人哭起来,真的伤心极了,“想我张献忠自家乡起兵而南,先是跟随闯王(这是闯王一代,高迎祥,并非李自成)南征北战,自己手中的势力越来越多,人马也越来越多,现如今天下大乱眼看着正式称霸荆襄囊括西川的大好时机,没想到啊没想到。”

“那天煞的朱常渊,仅仅凭借着两百军士,就溃我十万大军,逼得我张献忠走投无路,现如今,现如今。”说到这里,忍不住又嚎啕大哭,边哭还边抱怨:“呜呜,我恨呐,本帅不甘心呐!”

“大帅!”

“义父!”

李定国上前,轻轻扶起张献忠,说道:“义父啊,面前山路曲折,身后水路也不好走,他朱常渊就是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打到咱们这里来,你放心就是了。”

“不!”张献忠抹了抹泪,身子颓软的坐在一块石头上,道:“本帅现在腹中饥饿难忍,无力前行,我就在这里等,看他朱常渊及时能到,把我绑了千刀万剐也罢!”

张大帅起兵至今,曾被左良玉打的抱头鼠窜,也曾被孙传庭堵在子午谷中差点全军覆没,更是在河南与三十六家大王齐聚的时候让朝廷围歼。

但彼时彼刻,从未放弃过自己心中的信念。也从未失去过斗志。

哪怕那些时候下一秒就会人头落地,他张献忠这个大贼王也做的甘之如饴。

但是而今,不但被朱常渊打的失去了斗志。更是被他打的涕泪交流。

朱常渊要是知道张献忠被自己大哭了,脸上的表情一定很好看。

“大帅。万万不可作此想法,如今蜀地无人驻守,只等我们到了那里,凭借着您的威望,到时候还不一呼百应。”汤炳硕劝说道。

“是啊,父帅!”李定国道:“如今咱们虽然一无所有,可一旦到了西川,失去的一切都会回来。据当地向导说,沿着这堵河一路向前,越过眼前的这座大山就可到达长江。”

“一旦到达长江,父帅便可逆流直上,旬月之间到达西川!”

哭了一阵,刘文秀拿过来食物,张献忠勉强吃了几口,清点了一下人马,带着自己在内还有区区五十六人,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走,越过眼前的这座大山。就是长江了。”

张献忠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他只是知道眼前有座大山,却不明白这个“大”字的确切含义,大山,终究有多大?

等他终于翻过这座大山的那一刻,才深有所悟。

众人弃了船,一路步行向前,沿着河谷少有人家村落。一路上尽是山地,到处是岩罅峭壁。有时候走好几十里路都不见人家,有的时候。一脸饿上三五天还找不到吃的。

所以,张献忠等五十六人,每次遇到村落,都会尽情的洗掠一番。

+++++++++

张献忠开始翻山越岭,而朱常渊却刚刚在张献忠一日前的位置弃船登岸。

率领两百人前行,道路异常艰险。刚刚开始的时候,士兵们尚可以骑马走几步,往前走了十几里路之后,便发现到处都是深山老林,两侧大山上一片或是翠绿或是枯黄的景象;有些山顶尚有积雪覆盖,有些山顶却开满了鲜,还有氤氲的雾气蒸腾。

而且,随着景物的变化,道路也越来越难走,士兵们不得不下马,一路牵着马走。

实在是没办法啊!

即便朱常渊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马能够在山路上如履平地,可惜,这里的山根本就没有路,到处都是一个个的岩罅,锋利如刀的岩石,像刺一样的直指苍穹。

或许是流水冲刷,或许是冰川时代冰蚀的结果,山谷中并无马落脚之处,所以,再往后,牵着马都无法前行了。

朱常渊只得将一匹匹的战马收进系统中去,又将士兵的铠甲收集起来装进去。

士兵都是从原日月岛上带出来的旧部,早就对朱常渊的这种神乎其神的技能免疫了,没有人问为什么,也没有人想到底为什么,朱常渊在他们心中就是天神一样的存在,在他们眼中做这些事那是理所当然。

继续往前走,朱常渊的追击优势在于,他走的快,士兵体力好,而劣势在于,作为追击的一方,他要不停的停下来询问、研究张献忠所走的路线,以防止自己追错了方向。

一路上,他可以随时从系统中拿出来上等的美食供士兵享用,也可以拿出避寒的帐篷和被子保证夜里睡觉不会冻着,更有各种医药后勤的保护。

所以,朱常渊不扰民,不掠夺,每每行到一处还将自己吃不完用不了的东西分发给当地的山野之人是,也就是这样,他能了解张献忠的行踪,一路追在屁股后头。

可惜,饶是如此,还走错了几次路。

追了一天,还是连绵不绝的大山。

追了两天,仍然是连绵不绝的大山。

追了五天,大山。

十天,大山。

十五天,大山!

有时候朱常渊自己都想放弃了。

“我去年买了个表,这特么到底是什么地方,老子无意中就想追个人,到底特么的跑到了哪座山里?是什么样的山让老子跑了十五天还没有跑出去?”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愤恨,朱常渊在一天夜里趁士兵熟睡之后,穿梭回到了现代社会,然后打开电脑查询了一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神农架!

我去年买了个表!

神农架啊,这特么是神农架啊!

听到这个名字朱常渊就打了几个哆嗦。

心道:老子的运气这么差,随便追个人就追到了神农架里面去了?

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估计这货说不准还真的怂了,追什么追,太不值的了,而且照着朱常渊估计,这一次神农架之行,恐怕走的路程才只有一半。

可是,没办法,老子一路上了贼船,就得走到底啊。

++++++++++++++++++++

张献忠和朱常渊一个跑一个追,玩得不亦乐乎!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神农架大山外面的大明帝国却是翻了天了。

首先,陕西打成了一锅粥。

陕西总督洪承畴带兵与李自成打来打去没有结果,然后杨嗣昌带兵进入,然后帮着洪承畴打李自成,还是没有结果。

正在这个时候郧县驻守的罗汝才反,带兵打入陕西,与李自成遥相呼应,整个陕西就乱了套了。

按道理说,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很强,强到一个能打十个,洪承畴往往用一万兵就能追着李自成十万大军在陕西跑两圈,可惜的是,陕西大灾,灾荒太严重,严重到李自成十万人马被剿杀之后,不出三天又能聚齐十万人马!

这是什么概念,杀不净,打不死。

所以,陕西战事胶着。

河南一样,左良玉是个狠人,比洪承畴还能打,他一个兵能打二十个,冲天炮的军队二十万大军没到十天就给他打的只剩下不到一万人。

可是,只要稍微松口气或者给冲天炮一点时间,这货瞬间又聚集起二十甚至三十万饥民闹事,没办法,河南这场子里人多,灾民更多。

这还是好的,最可恨的是通古斯来的野种皇太极。

他挥军二十万越过长城直袭京师,崇祯慌忙四处调兵遣将来抵御,先是调来了山海关上的六千关宁铁骑来防御抵抗。

然后,卢象升带兵北上勤王,还有驻守宣府蓟州的大军同时救火。

皇太极根本就进不了北京城,北京城实在是太难打了。

(有多难打不用说,看过阅兵的就知道城墙有多高有多厚了吧,习大大站在阅兵车上,通过城墙下面的门洞就用了好几秒,站在城楼上往下看试试,谁能上去?)

但皇太极实在是太可恶,他知道自己别说二十万大军,就是五十万大军也攻不破大明京师,所以他干脆不攻城,他绕圈。

怎么绕圈?

很简单,纵容手下的士兵在京师附近的州府内肆无忌惮的掠夺,一旦明朝大军来了就绕着京师跑圈子,死活不肯离去。

掠夺来的财物也足够他维持军需只用。

再说了,即便是大明军队跑过去打,除了关宁铁骑之外,也不见得能够打赢皇太极。

崇祯的脸色很难看,眼看就要到新年了,整个京城却弥漫着一股死气。

不过,从今天开始,整个京城包括崇祯的心情都变了。

有一天。太监慌慌忙忙的跑到皇极殿向正在列祖面前请罪的崇祯汇报:“陛下,大捷,大捷!奴才给您报捷来了!”

捷报?

正在给老祖宗磕头请求原谅的皇帝陛下听太监报捷过后,愣了足足有十秒钟!

朕也能有捷报?

李自成被剿杀了?罗汝才被灭了?还是皇太极被打回东北老家了?

想了想,觉得前两种的可能不是太大,至于后一种,就更不用想了,那个是更加不可能。(。。)

第63章文灿告急

崇祯接过捷奏疏看了一眼,顿时龙颜大悦,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全国战火纷飞,朱常渊却能在湖广取得如此战绩,当真是天助朕呐!”

第二天,百官都听到了这个消息,上朝的时候终于有些暖意。

工部尚书刘遵宪道:“恭喜陛下,臣听说逆贼张献忠率兵十万攻掠襄阳,被襄阳守备朱常渊二百骑兵于半路截击,斩首八千,将张献忠有赶回了谷城。”

“是啊!”崇祯皇帝微微一笑,说道:“总算是有个好消息。”

“常渊果真是一代将材!”刘遵宪叹了一口气,说道:“区区两百余人,如何能够拦截十万大军,又如何斩首八千,还将张献忠赶回了谷城,臣无能,想了一夜没能想通。”

“别说,你没能想通,朕也想不通。”崇祯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慢慢道:“莫非真是上天赐予朕的福将不成?只是可惜啊,朱常渊是宗室之人,可惜!可惜!”

“陛下!”薛国观突然出列,说道:“臣猜测湖广总督熊文灿虚报军情,夸大其实,以两百骑兵阻拦十万大军尚能斩首八千,这等谎话恐怕只有三岁孩儿才能相信,臣奏请治熊文灿之罪!”

“嗯?”崇祯突然睁开眼睛,脸色阴翳下来,其实,他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

不过,还没开口,就听平台外又传来了一声呼喊:“捷报!捷报!陛下,襄阳捷报,谷城大捷!”

一名背后背着三根红色小旗的士兵,直直的闯过三层大殿无人拦截,并入朝堂直接将手中的捷报报呈天子。

“接过来。”

崇祯帝一声令下,王承恩跑到殿下将捷报接到手中。又快速交给皇帝,皇帝仅仅只看了一眼,脸上便喜色连连,对下面的报捷小兵道:“赏,黄金十两!”

“是,陛下。”王承恩说道。

看着朝堂下一个个勾着头像是鸭子一样看着自己的满朝臣子。崇祯呵呵一笑,道:“湖广总督熊文灿来报,朱常渊于初六大破张献忠十万大军,初七攻克谷城,献忠只带三万人退守郧县!”

“好啊,陛下!”左都御史商周祚道:“如此一来,即便是张献忠固守郧县已然不足为惧,只等左良玉平定河南之后,回师与朱常渊联手攻打献忠。湖广大事定矣!”

“陛下!”薛国观兀自争论,道:“此事大有可疑,臣初一听闻,也觉热血沸腾,然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臣,臣请陛下详查!”

“还有,上次陛下派去前往襄阳城传召熊文灿的天使。据说全被朱常渊格杀,如此胆大妄为甚至是大逆不道之人。便是破了张献忠,他自己就是第二个张献忠,有何可喜之处?”

“混账!”商周祚站出来反对,直接和薛国观开市对骂,“朱常渊若是真有反意,更应该阳奉阴违。何至于斩杀天使,那不就明白告知天下他要造反了么?”

“陛下!”刘遵宪也跪下来替朱常渊说话:“臣倒是听说派往襄阳城的天使骄纵跋扈,襄阳城大敌当前之时,硬是命令朱常渊去房县索回熊文灿,常渊不从。率军去抵御张献忠大军,天使在乱军中被杀!”

“好了。”崇祯道:“诸卿都不要再说了,事急从权,天使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无论是死于乱军从中还是他杀,都不为过,至于是不是朱常渊?朕以为此事颇多可疑之处,暂不做定论,诸卿以后也不许议论此事。”

说实话,朱常渊在湖广取得的战绩,崇祯也不太相信,不过,这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即便是假的,他也想把这个梦再多做几天,道:“纸终究包不住火,是非清白总有水出石落的一天,这等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也不信,然常渊能以四百人抗十三万大军守大凌河四十余日,当初咋一听,不也同今日一般像无稽之谈么?”

。。。

然而,这仅仅只是疯狂的开始!

没过几天,朝廷再次收到捷报,郧阳府知府叶茂生上奏:襄阳守备朱常渊率军五千于初十日攻郧阳,一日即克,献忠仅引五百人连夜遁走,朱常渊率军二百追击而去!

三日后,竹山知县奏疏又飞到崇祯的案头:微臣竹山令许子华奏禀陛下,贼子张献忠于腊月十四日率五百余人攻竹山,臣冒死以守,奈何贼兵势大攻克竹山,赖襄阳守备朱常渊引兵二百前来,十五日复克,斩敌首五百,献忠仅率数十人遁入神农大山。

至此,消息算是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不,是逗号。

又过了数日,朱常渊凭借两百人连战连捷,先是破十万大军,然后却谷城、袭郧县、破竹山,千里追击张献忠入神农大山的消息传遍华夏,国人无不为之侧目、哗然。

+++++++++++++++

“好!”此时的熊文灿和李信都已经回到襄阳城,听到朱常渊大获全胜一举攻克郧阳、竹山,又率军驱赶张献忠进入神农大山之后,熊文灿真心的赞了一句,道:“天下英雄,唯朱常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据说这神农大山延绵数千里,进入其中殊为不易。将军对立面的情形不熟,会不会遇到危险,要不,老夫派兵前去接应?”

熊文灿一则是关心,二来现在腰杆也粗了,这次剿灭了张献忠之后,手中竟然握有六万大军,比洪承畴、左良玉的士兵加起来还多。

“不用!”李信摆了摆手,说道:“大人别忘了将军亲帅二百铁骑进入大山,张献忠身边仅有不足百人,能有什么危险?”

李信是很了解朱常渊的,没有把握的事,这货绝逼不会干的。

“哦!”熊文灿听了李信的话,才把心放到肚子中去,沉思了好一会,问道:“李公子,听说上次朝廷派来的天使,都被朱将军。。。”

边说,边做了一个收手起刀落的姿势。

“呵呵,大人你想多了。”李信道:“这些都是谣传,我倒是听说那些天使被张献忠的大军冲散了,然后于乱军中被逆贼所杀。”

“但愿如此!”熊文灿松了一口气,还没过多久又着急了起来,道:“李公子,上次天使被杀,恐怕朝廷还会派人继续传召老夫,这,这该如何是好?”

他招降张献忠和罗汝才二人,给了他们数不尽的银子用作军需,结果这俩货一个个都反了,朝廷不追究他的责任才怪。

还有,张献忠反之前,将他送过礼的官员名单一个个挂到城头,他熊文灿排名第一,世人都知道他收了张献忠那么多金银,这是早晚传到朝廷中去,万一到时候朝廷知道。。。

唉!

“呵呵!”李信也是钓鱼加大太极的高手,看着熊文灿问自己,明知道他关心什么,却道:“熊大人不必担心,张献忠和罗汝才造反,那是他们谋划已久的事情,怪不到你的头上来,朝廷纵然昏庸,但眼下你镇守湖广多有功业,自然无碍!”

有个屁的功业!

熊文灿在心中骂了一句,暗道:天下谁人不知道这一场场的胜仗都是依靠朱常渊打下来的,与我这个老头子有半文钱的关系。

“李公子啊。”熊文灿的脸苦的像个苦瓜一样,道:“张献忠,张献忠,唉!张献忠那厮临走之前害了老夫一把,老夫百口莫辩啊。”

自从李信给他看了张献忠挂在城门口的那个送礼受贿的白布名单和朝廷拘捕他的圣旨之后,熊文灿就一天也没安稳过,天天做梦都梦到东厂的锦衣卫过来抓捕与他。

“哦!”李信笑着说道:“清者自清,就算他张献忠诬陷你贪他百万纹银千万黄金又如何,只要大人没做过此事,朝廷自然会还大人一个清白的!”

“唉!”熊文灿一拍双手,顾不得自己的丑事,低声说道:“公子啊,文灿命不久矣,那,那名单之事虽不属实,却也有一二。”

“什么?”李信道:“大人是说,你,你。。。。”

李信装作一副明白了的表情,低声道:“如此,则难办了!”

“公子救救老夫!”

熊文灿苦苦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