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沧海认得这标识,他眉头微微一皱,盯着吕季同道:“你是蟠龙秘卫?”

    蟠龙秘卫乃是由皇帝所组建的一支密探,本是由皇帝直接统领。专门为皇帝搜集满朝文武大臣的秘密。

    不过,自从皇帝沉迷酒色之后,这支秘卫便被交给了高力士,他们的职责,也由监视大臣变成了寻找长生不老药。

    “大人,之前有所隐瞒,实属情非得已,但如今事态严重,我必须离开大牢。”吕季同神色凝重地道。

    李沧海看了看令牌,不以为然地道:“本官可以放你离开。不过,你要告诉本官,这上面究竟写着什么?”

    “恕在下无可奉告,大人既然知道蟠龙秘卫,就当知道你无权关押于我,得罪了!”吕季同对着他微微拱手,随即便要踏出牢房。

    “正阳县令确实无权关押你,但若是大理寺卿呢?”李沧海并没有拦他,而是提高了声音,淡淡地道。

    吕季同闻言。刚踏出去的脚步顿时又收了回来。

    大理寺卿掌天下刑狱,即便是皇亲国戚,也对其敬畏有加。

    “你若踏出牢房,便是越狱之罪。你可想清楚了。”李沧海双手笼在袖中,盯着他道。

    “你是大理寺卿?”吕季同眉头紧锁地看着他。

    李沧海耸了耸肩膀,淡淡地道:“这里还有其他人吗?很不巧,本官刚被提升成了大理寺正卿。所以,现如今依旧是本官在审你。”

    “我怎知你所说是真是假?”吕季同眼中突然出现一股忌惮之色。

    李沧海从怀中摸出一枚印鉴,在他手中盖了一个图案。吕季同仔细的看了看图案,发现确实是大理寺正卿之印,忙跪了下去。

    “蟠龙卫密探参见大人!”吕季同的态度忽然变得恭敬起来。

    “起来吧,本官还是那个问题,丝绢上的东瀛文字所说何意?”李沧海神色淡然地问道。

    吕季同犹豫了起来,过了片刻后他说道:“事到如今,也无需再做隐瞒。大人应当知晓,蟠龙秘卫被派往各处搜寻长生不老药。只因我曾去过东瀛,月余之前,我接到高将军传书,让我前去扬州接应一伙东瀛人。待我接应到他们之时,发现为首之人乃是我在东瀛的旧识,藤原杏子。”

    李沧海背着双手,仔细地听着吕季同的述说。

    “之后如何?”

    “杏子随身携带着一个锦盒,那锦盒名为‘天照宝匣’,据说里面藏着升仙之秘,乃是东瀛至宝。只因东瀛发生叛乱,杏子才将锦盒带至中原。我本奉命护送他们前去长安,但被东瀛杀手一路追杀,后来一场恶战,使得我们失去了联络。好在我曾对杏子说过我乃正阳县之人,这才使得我们在正阳县聚集。”

    李沧海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本官已经知晓,你为他们包下了一座客栈藏身。”

    “不错,但没过多久,东瀛杀手便至。之后,大人认为我杀害了陶昭雪,将我下入大牢。尔时,听闻圣上驾临洛阳,我便想到利用县衙牵制东瀛杀手,好在暗中将锦盒送至洛阳,交给高将军。”

    说到这里,吕季同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钦佩,他看着李沧海道:“可以说大人之前所猜,一点没错。我利用常风,散布锦盒假消息,引得桑岛浪人前去。同时,杏子派人与高将军所派来的蟠龙秘卫接应,便可将锦盒平安送至洛阳。”

    “你以为常风牵制住了桑岛浪人,却没想到还是发生了意外,桑岛浪人识破了你之谋划,并夺走了锦盒?”李沧海眉头微皱地道。

    吕季同叹了口气,摇头道:“杏子所传递的消息上只说锦盒失踪,究竟是否被桑岛浪人所得,却是不得而知。”

    李沧海来回踱了几步,沉吟道:“即便本官放你离开,你也不知锦盒下落。与其没头没脑的四处寻找,不如先从桑岛浪人着手,先看看他们有没有得到锦盒。”

 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审命案

    “大人说的极是,在下也是这般设想。只是桑岛远在幽蓝之海,从未有人知道具体所在,又从何寻找?”吕季同脸色颇为凝重地道。

    李沧海眯了下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是不知道,但有人知道。”

    “何人?”吕季同诧异地问道。

    “明日你自会知晓。”李沧海想了想后,对吕季同道:“你暂且忍耐一时,待明日过后,本官便会放你离开。”

    “一切但凭大人吩咐!”吕季同对着李沧海深深地行了一礼。

    次日清晨,李沧海一早就让人沿街喊叫,说他并没有死,今日还要开堂审理陶昭雪遇害案。

    “嘿,听说了吗?大人没有死,大人还活着呢!”

    “咱们大人可是神仙下凡,当然不会死了!听说大人之所以诈死,就是为了迷惑凶手!”

    “陶家小姐遇害一案,不是早已找到凶手了吗?为何还要审理?”

    “据说这其中另有隐情,究竟是什么隐情,我可就不得而知了。”

    “咳,说那些废话,想要知道,就赶紧去县衙,大人审案之时不就知道了?”

    ……

    街道上三三两两的百姓聚在一起,他们兴奋地谈论着,不时呼朋唤友,结伴而行,朝县衙方向走去。

    对正阳县的百姓来说,李沧海的死而复生,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恩惠。

    开堂时间尚未到来,正阳县衙外已经围满了人,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翘首以盼,耐心地等待着。

    辰时三刻,李沧海穿戴整齐,然后迈着轻松的步伐,自后堂走出,径直来到正堂。

    “大人!快看,大人出来了!”人群中有人欣喜地大叫了一声。所有人纷纷对着李沧海跪了下去。

    “参见大老爷!”众人纷纷行跪拜之礼,其中竟有不少人喜极而泣。

    “众位乡亲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李沧海忙走出正堂,将一名老者给扶了起来。

    “大人呐。您没死真的太好了……。”那老者紧紧握着李沧海的手,老泪纵横地道。

    李沧海没想到百姓竟然对他如此爱戴,他心中顿时充满了感动。

    “大家快起来吧,我李沧海能够得到乡亲们的爱戴,赴汤蹈火也值了!”

    此时。正堂已经布置完毕。

    陶氏夫妇也来到了堂前,许多正阳城内的大户人家,也都纷纷赶来旁听。

    李沧海走进暖阁,暖阁上‘明镜高悬’的匾额,熠熠生辉,昭示着天道正义。

    “升堂!”

    惊堂木猛地一拍,李沧海的脸色突然变得庄重起来。

    “本官今日开堂,不仅仅是为了审理陶昭雪被杀一案,还有沼泽命案,以及囚禁少女案。三案并举。今日本官就要给死者一个公道,还天下一个真相!”李沧海惊堂木再次一拍,喝道:“带人犯!”

    随着李沧海一声厉喝,常风押着一名男子走到了堂前。

    那男子身上多处伤痕,似乎不久前经历过激战,而让人诧异的是他脸上竟还戴着面具。

    “大人,不是要审小女遇害案么,为何不见吕季同?”陶悠然坐在堂前,脸上怒气尽显。

    “陶公,他便是杀害令爱的凶手。”李沧海淡淡地说道。

    此言一出。不仅是陶悠然,就连外面的百姓也纷纷感到莫名奇妙。

    陶悠然因丧女之痛,苍老了许多,听闻李沧海之言后。更是情绪激动地咳嗽了起来。

    “咳……咳,大人,小老儿虽年迈,但眼睛不瞎。大人之前曾连续两次升堂,指出凶手就是吕季同,可如今为何说凶手另有其人?”

    “陶公且莫激动。待本官审完之后,你自然知晓。”李沧海对他说完之后,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道:“堂下之人,你可认罪?”

    面具男子眼神冰冷,对李沧海的话充耳不闻,他的心思还停留在昨天夜里。

    尽管得知了‘逆鳞玄武’造反失败的计划,面具男子并没有惊慌,而是躲进了南华观。

    这一来,南华观之中的道士与他相熟。二来,南华观内布置了奇门遁甲。

    本来他想着,朝廷定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造反谋逆的‘逆鳞玄武’身上,不会有人在意他这个小虾米。

    何况,他也已经有了替罪羊,只要案件一结,他就会彻底安全无虞。

    可是没想到,一伙衙役竟然趁夜冲进了南华观。

    不仅如此,他们还破了奇门遁甲,找到了自己的行踪。

    本来,他的武功对付几个三脚猫功夫的衙役,绰绰有余。

    但谁知,对方竟然来了一名少女。

    那少女年纪轻轻,但武功比他不知高了多少倍,没几个回合自己便被打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之时,就发现自己身上捆着锁链,被死死的捆在了一个柴房里。

    李沧海见他不言不语,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厉声道:“堂下之人,本官再问你一遍,对于杀害陶昭雪一事,你可认罪?”

    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面具男子身上,他仿佛这时才回过神来,缓缓地抬起头,冷漠地道:“大人,我从未杀人,你为何要冤枉于我?”

    众人也觉得诧异,众所周知,李沧海曾两次开堂审案,几乎已经确定了凶手就是吕季同,可如今怎么又说凶手是眼前这个戴着面具的男子?

    “冤枉你?”李沧海冷笑了一声,他正色道:“本官向来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既然大人说我杀了人,就请拿出证据来。”面具男子声音依旧冷漠。

    “好,既然你不愿承认,那就让本官来说吧!”李沧海拍了下惊堂木,道:“上证物!”

    随着李沧海一声大喊,狄晴带着几名衙役,抬着一个证物桌走到堂前。

    狄晴对着李沧海挤了挤眼,李沧海微微点头,他随即走出暖阁,来到了堂前。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证物桌上所放置之物。

    李沧海走到证物桌前,说道:“陶昭雪遇害一案,本官已经审过两次。现在,本官再说一遍。”

    “事情的起因,乃是章合璧与陶昭雪私奔而起。两人约定在城外竹林相见,但时间却相隔了一个时辰。关于这点,本官也已说过,此乃凶手利用陶昭雪身边婢女冬梅,暗中替换了两人约定的时间。凶手便是利用这相差的一个时辰,在城外竹林掳走了陶昭雪。”

 第三百四十七章 第二个凶手

    “这点大人早已说过,并且冬梅也承认自己是被吕季同所迫,才会如此。莫非,这些都不能说明吕季同是凶手不成?”陶悠然认为李沧海在替吕季同开脱罪名,顿时有些气急攻心,险些晕过去。

    一旁的章合璧忙轻轻拍打着陶悠然的后背,说道:“伯父,且听大人说完。我相信大人会还昭雪一个公道的!”

    李沧海赞许地对章合璧点了点头,接着道:“本官之所以会认为吕季同是凶手,乃是掉进了真凶所布的局中。”

    “大人,学生不明白,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吕季同,为何他不是凶手?”章合璧疑问道。

    “不错,所有的证据都是指向吕季同,这一点似乎确认无疑。但就像吕季同所说,陶昭雪遇害之时,吕季同正在城内栖凤阁吃酒,他又岂会有作案可能?”李沧海反问道。

    “也有可能是他先害了昭雪,之后又潜入了城内,也未可知也。”章合璧想了想,皱眉说道。

    李沧海摇头,将他这一猜测给否定了下来,道:“陶昭雪遇害之处乃是河头村,而河头村距离正阳县来回要半天时间,他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回到正阳。”

    李沧海这番话,让众人听的更加糊涂了起来。

    “可是大人,河头村抓到的那个假道士,他也能够证明,吕季同就是折磨昭雪的凶手啊!”章合璧似乎也有些急了。

    李沧海拿起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脚印,他说道:“你们莫要着急,暂且听本官说完,这是本官在竹林发现的属于凶手的脚印,从脚印的着力程度,可以看出,凶手右脚有着些许残疾。”

    “大人,就凭这几个脚印,您如何确定凶手右脚有着残疾的?”章合璧看着纸上的脚印。皱眉道。

    不仅仅是章合璧,包括狄晴在内的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那脚印,但他们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李沧海微微一笑道:“因为此人所留下的脚印有问题。左右两脚深浅程度不同,而是左深右浅。”

    “那也有可能是凶手将昭雪背在了左肩上,所以才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情况吧?”章合璧想了想说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说道:“本官曾仔细验看现场的足迹,从起初陶昭雪遇到凶手。被逼的后退,到凶手掳走陶昭雪,所留下的脚印,全部都是这种情况。所以,本官断定,凶手右脚必然有着些许残疾。”

    狄晴眨了眨眼睛,忽然啊呀一声说道:“我懂了。只因凶手右脚残疾,走路之时重心偏左,是以才会出现左深右浅的情况。”

    李沧海赞许地对他点了点头。

    “可他并没有残疾啊?”狄晴盯着面具男子,秀眉微蹙地道。

    方才面具男子被押来之时。众人亲眼所见,他并没有任何残疾表象,这不禁让狄晴疑惑起来。

    “他只是有些许残疾,但并不明显。我若没猜错的话,他的右脚脚跟应该就是残疾所在。”李沧海淡淡地道。

    男子脸上戴着面具,也看不出表情,但他的肩膀却是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

    常风闻言,立即招呼两名衙役,将面具男子死死按住,然后将他的鞋子给脱了下来。

    众人睁大了眼睛。发现面具男子的右脚脚跟竟然真的有些残疾,准确的来说是后脚脚跟处的肉缺了一块。

    常风晃了晃面具男子的鞋子,竟从鞋子里晃出了一小块的木块。

    李沧海看着那半指长,寸许宽的木块。淡淡地道:“这木块刚好补上你脚跟残疾之处,难怪让人很难看的出来。”

    “太神奇了!沧海,你怎知他右脚脚跟有残疾的?”狄晴兴奋地尖叫了一声,忍不住问道。

    “其实很简单,竹林现场的脚印,除了左深右浅之外。还呈现出前重后轻的情形。在知道了他脚有残疾的前提下,就很容易推测出残疾所在。”李沧海说道。

    狄晴抓了抓发髻,但并没有听明白。

    看着狄晴一脸茫然的样子,李沧海笑了笑,解释道:“你可以想象一下,倘若你的脚后跟受伤,你会怎么走?”

    狄晴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当然是踮起脚来走路啦……。”

    说到这里,狄晴忽然明白过来,她恍然大悟的道:“我知道了,原来你是根据这个反向推理得来的啊!脚印前重后轻,就说明脚掌前部分完好无损,而脚后部分则因有残疾,无法完全用力,着力较轻。所以,你才推测出他残疾的部分乃是脚后跟!”

    听到狄晴的解释,众人顿觉惊奇,看着李沧海的眼神纷纷变得古怪起来,简直好像在看一头怪物。

    仅凭一个脚印,就能够猜出一个人的隐疾,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章合璧与陶悠然面面相觑了起来,李沧海这个证据,似乎根本就是在给吕季同开脱。

    “大人,即便此人去过竹林,是他掳走了昭雪,也有可能是受到吕季同指使所为啊!否则,冬梅与那假道人刘铁为何要诬陷于他?难道他们都在说谎不成?”章合璧想了想,眉头紧皱地说道。

    “冬梅与刘铁并没有说谎,甚至包括那些拦你的乞丐,他们都没有说谎。”李沧海眯了眯眼睛说道。

    这下所有人都愣住了,各个都是一头雾水的看着他,不明白他所说究竟何意。

    “大人,您起初认定吕季同是凶手,是因为冬梅与刘铁的指证。而后,您说凶手另有其人,是因为掳走昭雪的不是吕季同。若是凶手不是吕季同,岂非说明冬梅与刘铁在说谎诬陷他?可现在您又说冬梅与刘铁并没有说谎,这又岂非说明,他们对吕季同的指证并没有错?您这岂非自相矛盾?”

    好在章合璧头脑还算清晰,并没有把自己绕晕,可其余之人却被他这番话给绕的云里雾里。

    李沧海淡淡地道:“冬梅与刘铁等人确实没有说谎,因为他们所见到的确是吕季同,但又并非吕季同。”

    这话让众人更加疑惑不解起来。

    狄晴歪着脑袋想的脑瓜仁都疼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随即学着李沧海揉着眉心,急不可耐地道:“沧海,你就不要卖关子了,什么叫是他又不是他?”

 第三百四十八章 孪生兄弟

    所有人都盯着李沧海,他这个回答未免太过似是而非,难道吕季同是妖怪,还会变身不成?

    李沧海微微一笑,说道:“那是因为,冬梅等人所见到的吕季同,并非是真正的吕季同。”

    这次狄晴恍然,她歪着脑袋,道:“你是说,有人在假扮吕季同?”

    李沧海打了个响指,点头道:“答案很接近了。”

    得到李沧海的肯定,狄晴心中顿时沾沾自喜起来。她想了想后,说道:“易容术吗?”

    李沧海摇了摇手指,语气淡然地道:“非也,易容术破绽很多,而冬梅与他关系密切,若是易容术,冬梅定然可以察觉出来。”

    说到这里,李沧海对着狄晴微微一笑道:“这正如之前我让阿旭易容成我的样子,你很快便发现了端倪。”

    狄晴得意地对他昂起了下巴,笑眯眯地道:“那是当然,本姑娘可是火眼金睛,自然能够看出孰真孰假。”

    “不错,再高明的易容术,也有其缺陷,特别是面对熟人。冬梅曾被吕季同欺辱,她对吕季同最为熟悉,可连她都指认吕季同,这足以说明并非是易容。”李沧海点头说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狄晴愣住了。

    李沧海走到面具男子跟前,深深地道:“因为,这个人和吕季同长的极为相似!”

    说着,李沧海猛地揭开了面具男子。

    当众人见到男子的容貌之时,纷纷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大人,他不就是吕季同吗?”陶悠然喘息了几口,脸上怒气冲冲地质问道。

    李沧海挥了挥手,让陶悠然平复下心情,对常风道:“将吕季同带上堂来!”

    常风领命退下,片刻过后,吕季同被带到了公堂之上。

    这次,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子,无论从身材。还是相貌上,简直犹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陶悠然也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一模一样的两人,张了张嘴。问道:“大人,这……。”

    “此人名叫吕孟同,乃吕季同同胞兄长。”李沧海淡淡地道。

    “这……怎么可能?我与吕家老爷也算是有过交往,可从未听过他还有一个儿子啊?”陶悠然愣愣地道。

    “因为此子从出生之后,便被送出了吕家。此事除了吕家为数不多的人外,并无外人知晓。”李沧海沉声道。

    陶悠然皱起了眉头,他吃惊地道:“竟还有此事,老夫确实不知。”

    李沧海背着双手,盯着那男子,淡淡地道:“吕孟同,你可认罪?”

    从来到公堂,就一直沉默冷语的吕孟同,森森地盯着李沧海,终于开口说话。

    “大人。我二人长相相似,你怎知凶手不是他?”吕孟同扭头看着吕季同,眼中充满了怨恨。

    吕季同苦笑一声,道:“大哥,事到如今,你还不认罪悔改?”

    吕孟同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冷笑道:“我为何要认罪?杀人者是你,又不是我。”

    吕季同叹了口气,无奈地道:“大哥,这些年你用我的名字在外面为非作歹。我可以装作不知。但我没想到,你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法,杀害陶家小姐。”

    “可笑,杀人者分明是你。与我又有何干?”吕孟同冷笑不止。

    李沧海看了看他,冷笑一声道:“那就让本官从头到尾给你细说一遍。章合璧曾将私奔之事告知吕季同,只因吕季同在他落难之时曾出手相助,而此事却不小心被你所知,于是你便找到冬梅,威胁她将实情说出。而后。你便让冬梅替换了交给章合璧的书信,为了防止章合璧会提前赶去竹林,你收买了几名乞丐将章合璧纠缠住,而你却是提前赶到了竹林埋伏,只待陶昭雪一到,你便将其掳走。”

    吕孟同冷哼了一声,道:“很精彩的故事,不过,即便是我掳走了陶昭雪,大人又有何证据证明,是我杀了她?”

    李沧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传刘铁上堂!”

    很快,刘铁便被带到公堂之上。

    “刘铁,你可还认得是何人指使你在河头村看管地牢的?”李沧海威严地问道。

    刘铁跪在地上,忙道:“回大人,小的记得,就是吕家大少爷,吕季同。”

    “站起身来,看看他们二人,你可能认出是谁?”李沧海说道。

    刘铁闻言忙站了起来,他看到两人时,顿时愣住了。

    两人可谓是一模一样,刘铁愣愣地看了半天,竟然也无法分辨出谁是吕季同,谁是吕孟同。

    “回大人……小人分辨不出。”刘铁低头叹息道。

    吕孟同眼中顿时出现一丝得意之色,他神色依旧冷漠地道:“大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吕季同,这可与我无关啊。”

    李沧海眉头微微皱起,他盯着吕孟同,说道:“你确实很聪明,先是打着吕季同的名声胡作非为,再是以真面目示人,让人以为这一切都是吕季同所为。甚至,在刘铁说留有你行凶之证物时,更是有人帮你放火,毁灭证据。如此一来,吕季同就坐实了杀人为恶之罪名。”

    李沧海摇了摇头:“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虽说刘铁说中的证据被毁,但你别忘了,本官还有人证。”

    吕孟同紧紧的盯着李沧海,不知他所说究竟有几分真假。

    “带冬梅上堂!”李沧海淡然地道。

    冬梅很快就被带了上来,李沧海淡淡地扫了眼两人,对冬梅道:“冬梅,这两人你可能分辨出谁是吕季同?”

    冬梅愣了下,她诧异地看着两人,又围着两人看了看,陷入了犹豫之中。

    “冬梅,这两人之中,有一人是真正的凶手,也就是你所认识的吕季同,他逼迫你调换你家小姐与章合璧约定时间之书信,你如何能够证明是谁?”李沧海颇为威严地问道。

    冬梅用充满怨恨的眼神看了看两人,然后又看向陶悠然与章合璧,她轻咬着嘴唇,似乎有些犹豫不决。

    李沧海见状,心知她定然有办法认出两人身份,只是有所顾虑才会犹豫不决。

    想了想后,李沧海的语气变得轻柔了许多,他看着冬梅,认真地道:“冬梅,事关你家小姐遇害之真相,你可要想好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疑犯心理

    提到陶昭雪,冬梅眼中突然充盈起了泪水,她咬了咬嘴唇,似乎做出了决定。

    “回大人,奴婢能分辨的出来。”冬梅抬起头,坚定地道。

    “哦?”李沧海淡淡地道:“他们二人长相一般无二,你如何分辨的出来?”

    “回大人,奴婢的身子被这贼人强行夺去。奴婢就是死,也不会忘记他!他在夺走奴婢身子之时,奴婢曾在他右肩膀咬出一排牙印。只要看他们的肩膀,就可以分辨出他们!”冬梅咬着嘴唇,轻声啜泣道。

    常风闻言,没等李沧海发话,立即将两人的肩膀给扒拉了出来。

    果然,在吕孟同的右肩发现了一排牙印。

    “大人,就是他!他就是吕季同!”冬梅指着吕孟同,厉声叫道。

    李沧海深深地看了眼冬梅,摇头说道:“他不是吕季同,而是吕孟同。”

    让冬梅暂且退下,李沧海走到吕孟同跟前,淡淡地道:“如今,你可还有话说?”

    吕孟同手心冒出一层汗水,他不断地在衣服上擦着,心中却是无比懊恼。

    他眼珠子咕噜一转,突然冷笑道:“我若是凶手,为何不杀了她灭口?反而留着她让她来指认我?”

    李沧海神色淡然地道:“关于这点,本官也曾有所怀疑。但自从知道你的目的之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杀害陶昭雪吗?”狄晴插口道。

    李沧海眯着眼睛,微微摇头:“他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杀害陶昭雪,而是要让吕季同身败名裂!”

    他盯着吕孟同,悠悠地道:“本官之所以会认为吕季同是凶手,就是因为,有很多线索是他刻意留下的。如刘铁、冬梅等人证,只要他们一口咬定自己是受吕季同摆布,那么吕季同就百口莫辩,坐实了罪名。”

    李沧海停顿了一下,他看了眼吕季同。淡淡地道:“你不杀冬梅,是因为冬梅可以作为人证,指认吕季同,本官没有说错吧?”

    吕孟同的脸色骤然起了变化。他瞳孔微微收缩,死死的盯着李沧海。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吕季同装成你的样子骗了冬梅。不过没关系,本官手里还有更为有力的证据。”李沧海不急不缓地说道。

    “这些东西。我想你应该不会陌生吧?”李沧海走到证物桌前,打开上面放着的一个包裹,淡淡地道。

    吕孟同原本并没有看出包裹里放着什么,可当他看到包裹里的东西之后,他的脸色瞬间变成一片死灰之色。

    李沧海拿起一件东西,那是一个折叠起来的布片,大小不过普通香囊,但布料却极为考究。

    “沧海,这是什么?怎么里面还有头发?”狄晴凑了过去,看到他拆开布片。露出里面的一绺头发,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包裹乃是她前去捉拿吕孟同时,依李沧海所说,在布有奇门遁甲的桃林中的假山下所找到。但她并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而今见里面竟然放着头发,顿时有些诧异。

    李沧海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一字一顿地道:“这就是证据,证明他杀人的证据!”

    吕孟同瞳孔收缩,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沧海手中之物,脸上出现了一丝慌乱。

    “这算什么证据?”狄晴摸了下耳垂。不解地道。

    李沧海沉声道:“因为这些是陶昭雪的头发,而这布料,则是来自陶昭雪遇害时所穿的衣服。”

    陶昭雪虽然已经入土为安,但她遇害时所穿的衣物。却作为证物给保留了下来。

    李沧海命人将陶昭雪所穿的衣服取来,而后,将布片与衣服裙角相互对比。

    果然,那布片与缺失的裙角相互吻合!

    吕孟同瞪大了眼睛,但瞳孔却几乎缩成了针眼,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若是这还不能是算证据的话。本官还有。”李沧海似乎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