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名侦探-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沧海很想对李隆基说安禄山日后会造反,可他知道。此时李隆基对安禄山宠信有加,这种话说出来,李隆基不仅不会相信,说不定会以诬陷之罪将他打入大牢。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安禄山会不会反叛,再过两年就会揭晓。今日擒住了‘逆鳞玄武’的各个头目,也算是大快人心了。”李沧海摇了摇头。在心中嘀咕了几句。
他的眼光扫向众人,受伤道人与鸿雁等人被团团围住。狄恨天则在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的合力下给捆了起来,‘逆鳞玄武’这次可谓是元气大伤。
就在这时。距离湖边最近,身上捆着绳子的狄恨天,突然发力挣断了身上绳索,对着两个矮子拍了两掌后,纵身跃进了湖面。
突如其来的两掌,让两个矮子纷纷受创,两人同时吐了口血水。
周围士兵见状,忙向湖面放箭射去。
李沧海忙跑了过去,可狄恨天早已不见了踪影。
“可恶!竟然让这厮给逃脱了!”李沧海望着湖面,恨恨地跺了跺脚。
“沧海,你喝了毒酒?”狄晴来到他身边,严厉而又担忧地问道。
李沧海盯着湖面上蒸腾的雾气,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狄晴连续叫了两次,他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毒酒你也敢喝?快告诉我,身体有没有不适?”狄晴秀眉挑起,抓着他的手腕,三分责备七分关切地问道。
“我没事。”李沧海对着她温柔一笑,说道:“此番真是多亏你了,否则,这大唐可真的要变天了。”
狄晴俏脸微红,笑嘻嘻地道:“还不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早就有所准备,我也不能调动大军前来啊!”
李沧海回头看了下众人,李隆基与一班朝臣在边等慧光,边商量着事情。
受伤道人与鸿雁等一干人,则被牢牢的捆了起来。
“沧海,狄恨天逃便逃了,你还在这里看什么?”狄晴有些好奇地问道。
李沧海没有说话,狄晴并不知晓之前麟趾院发生的奇异之事——天尊降临与水中法字。
李沧海并不相信鬼神之说,虽然亲眼目睹这两种奇异之事,但他依旧坚持己见,认为这都是一场把戏。
为了弄清楚究竟是何原因,李沧海命人弄了一艘竹筏,拉着狄晴,站了上去。
狄晴手持灯笼,李沧海撑着竹筏,竹筏朝着雾气蒸腾的湖面上划去。
很快,竹筏便来到了湖中间。
李沧海大致确定了一下位置,竹筏所在之处,正是天尊法身显现之处。
“沧海,你在找什么?”见李沧海不住的四处张望,狄晴一脸不解地问道。
“找神仙。”李沧海从狄晴手中接过灯笼,照着湖面边寻找,边回道。
狄晴被这没头没脑地话给说的有些糊涂起来,心道,莫非这湖中有湖神不成?
可细想来似乎又有些不对,李沧海从来不相信鬼神,这她是知道的,那他究竟在找什么呢?
狄晴也有些好奇,忙学着李沧海的样子,在湖面上寻找起来。
此时,已经时近子夜,湖面上一片黑暗,加上雾气蒸腾,能见度极低。
远远看去,两个灯笼好似两团鬼火,在湖面上不停闪烁。
“咦,这湖面上怎么会有纸屑?”狄晴忽然从水中掬起一把水,惊奇地道。
“纸屑?”李沧海闻言忙朝她手中看去。
果不其然,在狄晴所捧的一把水中,李沧海发现了一片指甲大小的纸片。
纸片较薄,但质地颇硬,周围有些烧焦的痕迹。
李沧海将纸片放在鼻子前仔细的闻了闻,发现纸片上似乎含有一股淡淡的苦味。
“沧海,这是什么?”狄晴有些不解地问道。
“这味道闻起来似乎像胆汁,奇怪,纸片上怎么会有胆汁的气味?”李沧海眉头紧锁,自言自语地道。
PS:PS:从上架到现在,一直处于裸奔状态,只好厚着脸皮求各位看官给个收藏、打赏、订阅,小弟感激不尽~~~~~~~~~
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中调查
“沧海,快看,那边也有。”狄晴忽然指着竹筏旁边叫道。
李沧海扭头看去,两人很快又发现了一些相似的纸片碎屑。
“沧海,这湖面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纸屑?”狄晴疑惑不解地问道。
李沧海想了想,随手从身上撕下一块衣角,将捡到的纸屑全部收了起来。
“走,咱们再去那边看看。”李沧海看了看周围的浓雾,指着不远处道。
两人撑着竹筏,在穿过一些凋落的荷花之后,来到了之前水中法字出现之处。
李沧海提着灯笼,在周围水面仔细的寻找着。
依他猜测,水中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字迹,这水中定然有着某些蹊跷。
李沧海将灯笼贴近水面,很快发现水面上似乎飘着一些细细的粉末,他心中一动,忙小心翼翼的捧起一把水,放在眼前仔细的观察起来。
粉末呈淡绿色,像极了烧过的煤渣。
李沧海看着粉末,回想起水中出现法字的情形,顿时陷入了深思。
狄晴见他一动不动,于是安静地站在他身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生怕他一头栽进湖中。
湖中法字出现的诡异,字体飘忽不定,这让他想到了一种相似的物质——鬼火。
鬼火,多于夏季天气干燥时出现在坟地之间。
世俗迷信以为是鬼点的火,是以名为‘鬼火’,这种火颜色呈绿色,有光无焰。会跟着人走动。
李沧海却是知道,所谓的鬼火其实就是磷火。
磷火的产生乃是因为人之骨骼内含有磷。磷与水碱作用时会产生化学作用,从而变成可燃气体。由于磷火质量较轻,所以在人走动之时,磷火便会跟着。
“原来如此。”李沧海想通了其中关键,突然呵呵笑了起来。
“沧海,你发现什么了?”狄晴见他自言自语的笑了起来,忙问道。
“一个有趣的现象,待会我就告诉你,你一定会很有兴趣的。”李沧海微微笑道。
狄晴眨巴了几下眼睛,惊喜地道:“真的?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李沧海笑了笑。便撑着竹筏,往岸边靠去。
然而,没走多远,竹筏砰的一下,好像撞到了某种物体。
“这是怎么回事?湖中怎么会撞到东西?”狄晴有些诧异地道。
两人如今正在湖中,距离岸边尚有十多丈远,这湖中也没有突出的假山,怎么会撞到什么东西呢?
李沧海蹲了下去,伸出手臂在水中摸索了一番。很快他在水中摸到了一个圆柱形的东西。
“木桩?”李沧海脑海之中顿时出现一个词眼。
这水中竟然埋着木桩!
李沧海在确定那东西是木桩之后,心思飞快的转动,忙顺着往前飞找去。
果不其然,从湖中心到岸边。每隔数丈就有一根木桩。
那些木桩没于水面指许深,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发现。这平静的水面下竟然还藏着如此之多的木桩。
“沧海,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木桩?”狄晴也觉得有些奇怪。
李沧海眯了眯眼睛。他指着七八丈外的岸边,说道:“晴儿。这个距离,你可能跃到岸边?”
狄晴看了看距离,随即纵身而起,犹如蜻蜓点水般几个起落,落在了岸边,又纵身点水,回到了竹筏。
“怎么样?我是不是很厉害啊?”狄晴得意洋洋地道。
李沧海微微一笑道:“你的轻功举世无双,飞过去是很轻松的事情,但若是踏波而行呢?”
“踏波而行?”狄晴愣了下,她看着相隔甚远的岸边,秀眉微蹙地道:“这……不可能。即便是再高明的轻功身法,也不可能轻松的踩着水面行走。”
说到这里,狄晴忽然瞪大眼睛,盯着李沧海道:“难道,你会这种神奇的轻功?”
李沧海对他微微一笑,随即抬脚往湖面踩去,然后便一步一步地往岸边走去。
狄晴惊愕的张着嘴巴,待她看清李沧海脚下所踩竟然是木桩后,顿时醒悟过来,她忙跟在李沧海身后,踩着木桩兴奋地走去。
岸边,所有看到李沧海与狄晴踏波而来之人纷纷愕然,两人犹如一对自云雾中翩翩而来的仙童玉女,格外引人注目。
就连李倓也有些惊讶的看着两人,李沧海并没有武功,他如何能够做到踏波而行?
“太好玩了,嘻嘻。”狄晴跳到岸边,兴奋地拍着手,咯咯咯地笑道。
“沧海,没想到你小子,还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啊!”皇甫坤走了过来,惊讶地说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笑道:“将军说笑了,我不过会些三脚猫的功夫,又怎能撑得上高手?我之所以能够踏波而行,是因为水中暗藏玄机。”
“哦?什么玄机?”皇甫坤奇道。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将军可亲自查看一番,自然知晓。”
皇甫坤想了想,点头道:“好,我就去查看查看。”
说着,皇甫坤便走到岸边,他看了看湖面,随即没有任何犹豫的直接跳进了水中。
很快,皇甫坤从水里摸到一根钉入淤泥的木桩,他惊呼道:“原来这水下钉着木桩,难怪你能踩着水面行走!”
“不错,这就是他们能够在水面行走的原因。”李沧海走到被俘虏的受伤道人跟前,眯着眼睛道:“为了显示自身神异,你们确实是煞费苦心啊!”
受伤道人用怨毒的眼神盯着他,看那表情恨不得生吃了李沧海,他咬牙切齿地道:“李沧海,你敢逆天而为,早晚会遭天罚!”
“哦?天罚?你是说那显圣的天尊吗?可惜,你的把戏已经被我看透了。”李沧海不以为然地说道。
受伤道人瞳孔微缩,冷冷地道:“你以为我会相信你吗?”。
“哈,那就让我来揭穿你们的把戏。”李沧海自信满满地道。
此时,李隆基与一众大臣也纷纷凑了过来。
众人都亲眼见到天尊降临与水中法字,他们心中多少有些震撼,如今听闻李沧海要拆穿其中阴谋,众人顿时都充满了好奇。
“现在,就让我来拆穿你们的第一个把戏。”李沧海淡淡地道:“正所谓‘怪力乱神’,这世上从来就没有鬼神,天尊显身亦然。”
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力乱神
“可我们分明看到了天尊法相,难道都是假的不成?”一名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
“亲眼所见,有时候也未必会是真的。”李沧海从怀里拿出在湖面上捡到的纸片碎屑,说道:“所谓的天尊显身,其实就是利用了最为普通的江湖戏法而已。”
“李沧海,你如此亵渎神灵,不怕遭天谴吗?”。受伤道人冷喝道。
李沧海轻笑了下,他不以为然地道:“若是这世上真有天谴,受罚者也应当是你们。你们为了一己之私,残杀无辜,不顾黎民百姓生死,你们才是死有余辜!”
“天尊法身乃是众人亲眼所见,天尊所说乃是天道使然!吾等是在替天行道,为了天下长治久安,死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受伤道人奋力的挣扎了一番,低声嘶吼道。
“好一个天道使然,好一个替天行道!”李沧海冷笑不止,他冷冷地道:“但只可惜,所谓的天尊法身,其实不过是一幅画罢了!”
“一幅画?”众人吃惊不已。
“不错,就是一幅画。”李沧海捏起纸片,说道:“其实,天尊就是一副画像,重点在于作画的颜料。”
“这纸片乃是我从湖中所发现,纸片上带着些许苦味,这种味道很像胆汁。正是这细若游丝的气味,让我想起了一则古书上所记载的把戏。”
“什么把戏?”李隆基摸着胡须问道。
“用不见水的老鹅胆,灌入明矾末,并悬挂于当风处阴干。然后以此胆磨汁调色作画。日则不见,夜则明显。画鸟鸟动,画鱼鱼游。不知内情者,皆以为神异。所谓的‘天尊’,正是用这种磨汁画出,加上湖面上水汽蒸腾,所见并不清晰,所以才让人误以为真是天尊降临。”
李沧海说完,看着受伤道人,问道:“如何?我之所说可有假?”
受伤道人愣了起来,他看着李沧海。眼中露出难以置信地神情。
“看来我猜对了。”李沧海突然笑了起来:“如若我没猜错的话,你画符之时所用的墨,就是掺杂了老鹅胆,是也不是?”
说着,李沧海突然抓住他,从他怀里搜出了一个石墨盒。
受伤道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事?以胆汁为墨,便能画出行动之物?”狄晴抢过墨盒,反复的看了几遍后,爱不释手地问道。
李沧海微微笑道:“世间神奇之事多如牛毛。你们不知道这些,是因为这些是毫不起眼的江湖把戏,但正因为这些把戏,才形成了障眼法。”
狄晴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现在。我再来说说水中法字。关于这个,其实就更加简单了。”李沧海眯着眼睛说道。
“快说,快说。究竟怎么才能在水中写出字来?”狄晴听李沧海简单说过之前发生之事后,心中也是甚为好奇。
“磷火!”李沧海淡淡地道。
“什么是磷火?”狄晴眨巴着眼睛。一脸不解地问道。
“所谓磷火,也就是俗称的鬼火。磷。是一种物质元素,与水结合后便会生出磷火。但磷火并非是火,实则是一种冷光,发亮而不发热,所以才能够在水中显现。”李沧海说道。
众人对物质元素,冷光闻所未闻,虽然听的稀里糊涂,但也听明白了大概,李沧海的意思其实就是说,那些字其实是用鬼火所写出来的。
可是,鬼火如何能够在水中写出,又是何人所写?
既然是鬼火,难道真的是鬼写的不成?
“依我推测,你们事先将磷粉装入蜡丸之中,然后以丝线将其串联成字,放于水中,待到时机成熟便将丝线抽离,水灌入蜡丸与磷粉相互作用,便形成了散发着绿光的字迹。”李沧海眯着眼睛道。
“这一切都只是你的推测罢了。”受伤道人恶狠狠地哼道。
李沧海发出一声冷笑,他从怀中掏出一个蜡丸,在他面前晃了晃道:“你们的布局很巧妙,磷粉燃烧后,就会出现字迹,之后蜡丸灌水,便会自行沉入水底。和天尊出现过后,你们纵火燃烧一个道理,所有的痕迹都随之消散,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这一切都是人为。如此一来,就会让众人确信这些都是天意。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们没想到在湖面上还残留着尚未完全沉入水中的蜡丸。”
受伤道人盯着蜡丸,眼皮瞬间耷拉了下来,无力的坐在了地上。
他盯着李沧海,喃喃自语道:“不可能,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种无所不知之人?这不可能!你不是人,你是魔鬼!”
李沧海双手笼在衣袖之中,抬头看着深沉夜色,心中却是充满了感激。
关于这些奇闻轶事,全都来自他融合的记忆,这具身体原本主人所学到的知识,倒是让李沧海占到了不少便宜。
若是没有那些记忆,他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猜透其中关键。
此时,慧光在几名侍卫的带领下匆匆赶来。
李沧海见状,忙走上前去,将众人中毒之事对他说了一遍。
慧光点了点头,他走到一名大臣身边,仔细的把了把他的脉搏,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情况如何?”见慧光脸色凝重,李沧海忙询问道。
“如你所说,毒酒之中除了‘玄冰蛊虫’与‘十香软筋散’之外,尚有其他毒性存在。你离开洛阳时,所遗留的‘玄冰蛊虫’的解药尚有残留,‘软筋散’也好解。但其余毒性却是有些困难。”慧光沉吟道。
“配置解药需要多久?”李沧海问道。
“想要完全解除毒性,就要分析毒酒所包含的各种毒性,少说也要半月以上时间。可是,众位大臣和皇帝根本撑不了太久。如今毒性虽未发作,只是因为毒性尚未完全融合,一旦毒性融合,就会立即毙命!”慧光压低声音,无比凝重地道。
李沧海吃了一惊,没想到这毒性竟然具有潜伏性。
同时,他也再次认识到了‘逆鳞玄武’的心狠手辣,他们分明就是打算在得到江山之后,将所有知情人全部送去黄泉。
第三百一十八章 以血为引
“娘的,好歹毒的计谋!”李沧海愤愤地咒骂了一声,他想了想,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办法解毒?”
“办法倒不是没有,除非能够找到可解百毒的灵药。不过这种灵药向来世所罕见,乃是天材地宝,这短时间内又如何寻得?”慧光摇头叹息道。
“能解百毒?”李沧海念叨了几下,他忽然道:“大师,不如用我的血试试,我也喝过毒酒,但并没有中毒。”
“什么?你也喝过毒酒?”慧光诧异地看着他。
李沧海忽然想起张悬命曾经说过的话,他因吃过一种神奇的果子而变得百毒不侵。
“是了,我曾经吃过一种果子,似乎百毒不侵。事不宜迟,就用我的血试试看吧!”李沧海郑重地说道。
慧光沉思了片刻,点头道:“也只有这样了。”
李沧海随即命人拿来了一个瓷碗,用匕首在手中划出一条深深地伤口,霎时间大片血水流进碗中。
狄晴见状顿时吓了一跳,她惊呼道:“沧海,你疯了不成?你会失血而死的!”
“无妨,我的血可以解毒,放这点血死不了。”李沧海脸色有些苍白,咬牙说道。
很快,便放了整整一碗的鲜血。
李沧海突然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他看着慧光,吃力地说道:“大师,你身为出家之人本不应沾染血腥,让你破戒,沧海万分抱歉。”
慧光忙双手合十。恭敬地道:“阿弥陀佛,李施主愿以自身血液救助他人。颇有佛祖割肉喂鹰之慈悲。小僧能为李施主效劳,乃小僧之幸。李施主放心,小僧定会全力以赴,帮众人解毒。”
“如此,多谢了!”
李沧海对着慧光吃力的拱了拱手,眼皮越发沉重,一阵头晕目眩后,险些昏倒了过去。
“沧海,你没事吧?”狄晴忙扶住他,关切的说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不妨事。休息片刻即可。”
狄晴忙将他扶了过去,找了个椅子让他坐了下去。
趁着李沧海休憩之际,慧光以血为引子,开始调制解药,然后分发给众人,让众人喝了下去。
众人喝下解药之后,纷纷呕吐不止,慧光又挨个的将众人检查了一遍,确定他们体内的毒素排出之后。才舒了口气。
就在此时,麟趾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
“陛下,臣救驾来迟,望陛下赎罪!”只见崔涣带着几人着急忙慌的走了进来。跪在地上拜道。
李隆基刚解了毒,吐出一滩酸水,无力的挥了挥手。
崔涣等人站了起来。李沧海这才发现他身后还跟着张悬命与小五等人。
“大人?您真的没死?”小五见到李沧海,顿时欣喜万分地道。
李沧海看了眼众人。对张悬命点了点头。
“张兄,这段时间有劳你了。”
张悬命拱手行礼。不以为然地道:“大人言重了,能为大人效劳,是张某之幸。”
李沧海本就重伤未愈,加上又放了一碗鲜血,身体逐渐有些支持不住,很快就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李沧海从药香中醒来,身旁坐着狄晴。
经历这许多之后,狄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变得温柔似水起来。
“沧海,你终于醒了。”见李沧海醒来,狄晴忙将他扶了起来,关切地道。
“我没事。”李沧海对着狄晴温柔地笑了笑,他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华丽的房间之内。
李沧海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身处行宫之内,他喝了口狄晴端来的茶水,忽然问道:“晴儿,我昏迷多久了?”
“一天。”狄晴轻轻给他捶打着肩膀,带着责备地语气道:“沧海,你受了如此重的伤,应该好好休息才是。”
李沧海深深地吐了口气,说道:“我皮糙肉厚,那点伤不碍事。对了晴儿,张悬命他们何在?”
“他们都在外面等候呢,你先休息片刻,我去喊他们前来。”狄晴对着他款款一笑,随即走出了屋子。
片刻过后,张悬命与小五两人走了进来。
“大人,您无恙吧?”小五关切地问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我没事,圣上如何了?”
“大人放心,圣上与众官员已经无虞。”张悬命回答过后,不禁感慨道:“大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实在令人钦佩。”
李沧海笑了笑道:“这也并非是我之功劳,全赖众人齐心协力,才得以揭露‘逆鳞玄武’阴谋。对了,圣上有没有说如何处置那些叛贼?”
“所有的反贼都被关进天牢,由重兵把守,圣上说此事交由大人,待查出真相之后,再做处置。”张悬命说道。
“还有,金水县县令狄怀来到了洛阳,说是有重要事情要对大人言说,因为大人昏迷狄大人现正在厅堂等候。”小五说道。
李沧海闻言,忙从床上跳了下来。
“狄兄到了?真是太好了,小五你速速去请狄兄前来,我要与他共同面圣!”李沧海边穿衣边道。
小五点了点头,随即离开了房屋。
“大人,金水县距离正阳甚远,会有什么消息?”张悬命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在狄晴的帮助下穿戴整齐,说道:“就是因为金水县远离正阳,才能够查到有用的线索。”
张悬命很快明白了他话中含义,恍然大悟地道:“难怪大人所留锦囊之中有金水县的线索,原来大人早就有所安排啊!”
洛阳行宫大殿,李隆基正与群臣商议国事。
如今内忧外患,李隆基不再似之前那般只求长生,而是一心扑到国事之上,充分展示了自己治国之力。
“陛下,李沧海觐见。”一名侍卫走进大殿,跪下后参拜道。
“宣。”李隆基合起奏折道。
大殿之外,李沧海与狄怀重逢,两人没有说话,而是心照不宣的相互点了点头,随即走入大殿。
“臣等参见陛下!”两人对着李隆基跪下行礼。
“平身。”
“谢陛下。”两人拜谢后,站了起来。
“这些是边境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移花接木之计已然奏效,吐蕃和突厥如今针锋相对,这都是你的功劳。”李隆基扬起奏折,赞许地道。
第三百一十九章 揭露内应
“臣不敢居功,全赖陛下英明果断,方才成就此功。”李沧海拱手行礼,对于功劳他并不在乎。
稍作停顿后,李沧海说道:“陛下,关于‘逆鳞玄武’谋逆案,臣有了新的进展。”
“哦?你查到了什么?”李隆基有些诧异,心道不是说他昏迷了一整天么?他是如何调查的?
“回陛下,臣查到都畿道刺史刘通与逆贼暗中勾结,乃是‘逆鳞玄武’在朝中之内应!”李沧海的目光停留在刘通身上,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言一出,顿时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所有人的目光同时齐刷刷地看向刘通。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说起来逆贼乃是他引荐而来,但在整个过程之中,刘通所表现的确实忠心耿耿。加上事后刘通痛哭流涕,说自己被人欺骗,情愿一死以谢天恩,李隆基觉得他并没有说谎,才没有定他的罪。
而今,李沧海竟说他与逆贼相勾结,这让李隆基有些犹豫。
“陛下,臣冤枉啊!”刘通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大叫道。
“李沧海,当众诬陷朝廷大臣,你可知是何后果?”杨国忠突然走了出来,厉声质问道。
“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在揭穿他。”李沧海神色淡然地道。
“胡说八道!刘大人身为都畿道刺史,乃是封疆大吏,岂会与逆贼有关?你这是在诬陷忠臣!”杨国忠一脸正气凛然地说道。
“杨大人,你如何知道我在诬陷他?”李沧海反问道。
“哼,刘通一心护卫圣上。乃是忠义之臣,这些你也是亲眼目睹。何况。鹰扬卫混入‘逆鳞玄武’乃是鹰扬卫将军所为,此事陛下也已调查清楚。与刘通并无关系,你说他勾结逆贼,不是诬陷又是什么?”杨国忠正色道。
李隆基捋着胡须,皱眉道:“杨卿所言极是,刘爱卿对朕忠心耿耿,朕相信他是受人欺骗。李沧海,你说他于逆贼有关,有何证据?”
“陛下,鹰扬卫乃是刘通手下军队。区区一个校尉如何能够在他眼皮子底下暗中将卫军替换?”李沧海郑重地道。
“陛下,臣冤枉啊!鹰扬卫校尉本是臣最为信任之人,不想他却是‘逆鳞玄武’之人,他利用臣之信任,暗中将逆贼混入其中,这些臣并不知情,望陛下明察啊!”刘通大叫冤枉。
“哦?你当真不知情?”李沧海神色淡然地问道。
“不知。”刘通恨恨地瞥了他一眼,咬牙切齿地道。
“好,既然你说不知。那就让我来一一告诉你。”李沧海向前走了一步,冷冷地说道:“你隐藏的确实很深,要不是梁修之死,我也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梁修是畏罪自杀。此事与我何干?”刘通瞪着眼睛,怒不可遏地道。
“梁修若真是畏罪自杀,在洛阳至通州的途中机会多的是。又何必非要等到了通州大牢才想要自杀?”李沧海淡漠地看着刘通,他冷笑了一声继续说道:“何况。梁修乃是受到胁迫才被‘逆鳞玄武’所利用,在他被擒之后。我曾与他有过交谈,梁修言辞之间已经想要立功赎罪,所以在听到他自杀消息时,我便对你产生了怀疑。”
“梁修畏罪自杀,此事刺史府上下皆知,尸体也由仵作进行过检验,乃是证据确凿。李大人这般说,是在怀疑梁修是被我害死的了?”刘通脸色阴沉地道。
“仅凭猜测,你就断定刘通与‘逆鳞玄武’有关,未免太过武断。”李隆基皱眉道。
“不错,这些只是臣之推断。不过,我倒想问问刘大人,梁修这等重犯为何会有机会自杀?在发现他自杀之后,为何不留其尸体,而是将其尸体焚烧?刘大人身为刺史,对大唐律法应该极为熟悉,对于关押重犯以及保存尸体证据,应该并不陌生吧?”李沧海剑眉微微挑起,淡然说道。
“梁修自杀是狱卒失职,至于焚烧尸体,只是因为当时天热,尸体难以保存,为防止疫病传播,仵作才自作主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