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王收到消息,因为‘断龙碑’一事传的沸沸扬扬,崔尚书奉命前来调查此事,既然他没有前来洛阳,想必是去了正阳城,也不知他可有查出什么。”李倓揉了揉眉头,说道:“罢了,暂且放下此事,当务之急是要保证圣上安全。皇甫将军,本王会从建宁卫中挑选一些好手协助你守卫行宫。”

    皇甫坤重重的点了点头,“王爷放心,末将定会全力以赴,不让逆贼有可乘之机。”

    说话间,两人看到街道尽头出现浩浩荡荡的车马人流。

    旌旗摇晃,鼓乐飘飘,车辚辚,马萧萧,一队人马有条不紊的顺着街道向前推进。

    道路两旁跪着身穿锦衣华服的洛阳百姓,见到圣驾前来,纷纷高呼万岁。

    李隆基坐在玉辂车上,背靠着金丝软榻,看着洛阳城百姓衣着鲜亮,精神劲十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没想到刘通竟将洛阳城治理的如此繁荣,竟然连一个乞丐都没有,这洛阳城果然是富足安乐。”

    李隆基心想着,等封禅之事过后,要将刘通提升到吏部任职。然而他却不知,洛阳城内之所以没有乞丐,是因为乞丐全被赶出了洛阳城。

    而今,所有的乞丐、流民都聚集在洛阳城以北的一座破败村落,由官兵看守。

    很快,仪仗队到达洛阳行宫。

    简单的行礼之后,李隆基带着众人进入了行宫。

    行宫大殿,李隆基高坐龙椅之上,接受所有官员的正式朝拜。

    “臣等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跪在大殿之中。恭敬地参拜道。

    “众卿平身,礼部尚书何在?”李隆基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随口问道。

    “回陛下,礼部尚书奉命巡视洛阳,尚未回归。”杨国忠大声回道。

    李隆基皱了下眉头:“崔涣离京至今已有半月。朕都来到了洛阳,他为何不前来参拜?”

    “陛下,从崔尚书离京至今,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微臣怀疑,崔尚书究竟有没有奉命前来洛阳调查。”杨国忠眼珠子咕噜一转,大声说道。

    “杨爱卿,你这是何意?”李隆基摸着胡子问道。

    “不管是‘逆鳞玄武’亦或是‘断龙石’,都事关陛下封禅之事,可这半月以来。他却没有调查出任何消息,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杨国忠郑重地说道。

    “杨爱卿多虑了,崔涣向来稳重,朕既然将此事交给他,他必定会全力以赴,关于这点,朕毫不怀疑。”李隆基随手一挥,淡淡地说道。

    杨国忠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异样的微笑。

    片刻过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道:“陛下,乌苏米施可汗在安禄山护送下,不日即可到达洛阳。”

    “嗯,朕会在洛阳行宫多住些时日。待乌苏米施与其他诸国使节到来之后,一同前往泰山。”李隆基的手指在龙椅上敲了几下,忽然说道:“刘通,梁修是怎么回事?”

    刘通忙走了出去,跪在地上道:“回陛下,据微臣所查。梁修乃是神秘组织‘逆鳞玄武’之人,这个组织行事神秘,在洛阳城犯下多桩命案,微臣绞尽脑汁才将其捉拿归案。可是,还没等将他押送长安交由吏部处置,他便在狱中咬舌自尽了。”

    听到刘通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皇甫坤顿时有些不乐意了。

    他大踏步的走了出来,说道:“刘大人,欺君之罪可是要砍头的!”

    刘通瞥了眼皇甫坤,眼中尽是厌恶之色,他故作茫然地道:“皇甫将军,你这话是何意?”

    “我是什么意思,刘大人应该心里清楚。有关梁修之事,当真是刘大人发现他之阴谋的吗?末将怎么记得,在洛阳城陷入灭城危机时,刘大人正在刺史府笙歌夜舞吧?”皇甫坤双手抱胸,瓮声瓮气地道。

    刘通狭小的眼睛闪烁着狡诈光芒,他嘿嘿笑了几声,说道:“皇甫将军,捉拿梁修之时你也在场,难道梁修不是被本官所抓住的吗?”

    皇甫坤皱了下眉头,梁修的确是被刘通所抓住,他这么说却也没错,但皇甫坤在意的是他竟然将所有的功劳据为己有,丝毫不提李沧海的付出,这让他很是不爽。

    “刘大人,发现‘逆鳞玄武’阴谋之人,乃是正阳县令李沧海,他因此而险些丧命,刘大人为何不将此事告知圣上?”皇甫坤使劲瞪了刘通一眼,哼道。

    “皇甫将军,你是在怀疑本官贪功领赏了?”刘通摸着两撇胡须,道:“梁修之事,我早已在暗中调查,抓住他是早晚的事,李沧海不过是误打误撞的提前揭露了事实真相。况且,本官也并未打算隐瞒此事。只是尚未提及,就被将军给打断了话语。”

    大殿之中一片安静,只有两人争吵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长途跋涉让已经将近花甲之龄的李隆基有些身体不适,他揉了揉太阳穴,说道:“行了,都不要争吵了。倓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隆基没有询问刘通与皇甫坤,而是直接问向了躬身肃立的建宁王李倓。

    李倓乃皇家子嗣,且为人正直,加上他在洛阳城许久,对此间之事较为了解,李隆基相信他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倓上前一步,低首回道:“回皇爷爷话,混乱发生之时,孙儿并不在洛阳。不过,据孙儿调查,皇甫将军所言非虚,这位名叫李沧海的县令,着实是出了不少力气。至于刘大人,他乃都畿道刺史,并不在洛阳,孙儿不好妄下判断。”

    李隆基摸了摸花白的胡须,不以为意的哦了一声,有些不悦地道:“这李沧海区区一介县令,又能有多少能耐?刘通,皇甫坤,你二人乃朝之重臣,要相互辅佐,怎能因为一名小小县令如此争吵,成何体统?”

 第二百三十九章 锦盒

    “陛下教训的是,微臣知错,是微臣贪功冒进了。”见李隆基面色不悦,刘通眼珠子咕噜一转,忙无比恭敬的跪了下去。

    皇甫坤却没有注意到李隆基的神色,他行了一礼后,认真地道:“陛下,臣之所说句句属实,李沧海年轻有为,乃不折不扣的国之栋梁,比那些整天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昏官强多了。臣提议,对李沧海进行提拔。”

    这番话说出,大殿内大半官员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众人听来,他这话分明就是意有所指,这大殿内官员结为朝廷肱骨重臣,哪个不是家财万贯,良田千顷?不是摆明了说他们是昏官吗?

    刘通的老脸瞬间拉了下来,皇甫坤这话分明就是说他是昏官,还没等他质问,杨国忠开口说话了。

    “皇甫将军,听你这话意思,这满朝文武都是贪官污吏了?”杨国忠摸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

    “相国大人,末将可没说这满朝文武的不是,末将只是在说李沧海能力非凡,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实在有些屈才。”皇甫坤丝毫不在意众人看他的眼光,一脸耿直地说道。

    “哼,皇甫将军,提升官员乃是吏部之事,升与不升要看吏部考核,皇甫将军爱才心切,这点我等可以理解,但未免有些越俎代庖了吧?”杨国忠哼了一声,脸色有些微寒。

    皇甫坤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即便他再粗心,如今也发现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

    他心中明白,自己方才无意间说出的话,怕是揭露了众人的**。

    这满朝文武,真能做到身家清白的屈指可数,想当初他也是立过赫赫战功,就连皇帝都亲自出城相迎,那是何等风光?

    只因他得罪了杨国忠等人,又被诬陷克扣军饷。这才惹得皇帝大怒,将他从手握十万大军的大将军,直接降成了戍卫洛阳都城的将领。

    皇甫坤怒视杨国忠,双拳握的噼啪作响。想起自己的遭遇,他恨不得直接上去对着杨国忠那一张令人讨厌的嘴脸揍去。

    大殿之上,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刘通低着头,可眼珠子却在滴溜乱转,不断在众人身上闪过。他早就知道皇甫坤与杨国忠之间的恩怨,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冷笑,悄悄的往后退了两步,打算做壁上观。

    他对皇甫坤早有不满,如今能借着杨国忠的手去给皇甫坤一点教训,他自然乐意看到。

    皇甫坤瞪着一双虎目,吹胡子瞪眼的看着杨国忠,而杨国忠则一脸无谓的表情,斜睨着他,眼中充满了嘲笑。

    眼看皇甫坤要忍不住冲出去。李倓突然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袖,皇甫坤愣了下,发现李倓拉他之后,他犹豫了下,气急败坏的后退了几步,返回了朝列。

    “杨大人误会了,皇甫将军绝没有越俎代庖之意,其实这也正是本王想对皇爷爷禀明之事。”李倓目不转睛地盯着杨国忠,淡然一笑道。

    杨国忠被他盯的浑身不自在,他心中暗自纳闷起来。想来自己也是封疆大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未惧怕过谁,然而李倓的目光却让他有些害怕。

    李倓乃太子李亨之三子。其母乃是一张姓宫女,因为为庶人所出,虽贵为王宫子弟,却从未得到过李亨重视。

    幼年之时,随其胞姐李沁远嫁吐蕃,后大唐与吐蕃交恶。李沁身亡,李倓则返回大唐。

    当时,李倓已从幼童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回到大唐之后,他缕立战功,深得玄宗喜爱,被封建宁王。

    没人知道李倓在吐蕃遇到了什么,又是如何生活的,他这一段生活似乎变成了一片空白。

    杨国忠暗中派人调查他多年,也没有丝毫发现,一个没有过往的人,最是让人捉摸不透。

    所以在他看来,李倓比任何他所熟知的王宫子孙都要危险的多。

    “我与他并无仇隙,想来他不至于针对于我吧?”杨国忠摸着胡子,在心中嘀咕了一阵子,忽然呵呵笑道:“原来是王爷的意思,难怪皇甫将军如此执着。不过,下官不明白,这李沧海又何建树能够得到王爷青睐?”

    杨国忠眯了眯眼睛,在没摸清李倓底细之前,他自是不愿与其形成对立,但若这样让他退下,身为宰辅的颜面何存?

    李倓温和一笑,拍了拍手。

    一名身着甲胄的将领,捧着一样东西从大殿外走了进来,恭敬地跪在地上,将东西高举过头顶。

    众人纷纷看去,那东西覆盖着绢丝黄布,从黄布飞起的间隙可以看到,那似乎是个木盒。

    众人顿时觉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看着李倓。惟有刘通眼中浮现一股惊诧之色,很快就一闪而逝。

    “倓儿,这是何物?”听众人争吵了半天,李隆基早有些不耐烦,此时见李倓命人带进来一个木盒,这让他有些好奇起来。

    “回皇爷爷,此物乃是李沧海从‘逆鳞玄武’手中所夺。据李沧海所说,‘逆鳞玄武’在洛阳城做下诸多恶事,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锦盒。”

    “地下冥宫?”有些乏累的李隆基突然清醒了许多,他扫了几下锦盒,目光再也离不开锦盒。

    高力士忙走了过去,将锦盒接在手中,呈放在黄金龙案上。

    李隆基盯着锦盒,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

    高力士见状顿时吓了一跳,他忙低声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李隆基对他使了个眼色,高力士顿时领悟,忙躬身退了下去。

    “朕长途跋涉,有些累了,倓儿,国忠,你二人留下,退朝。”说完,李隆基略显疲惫的挥了挥手。

    众臣依次退出大殿。

    李隆基摒退了所有人,此时大殿之中只有李倓,杨国忠,以及高力士三人。

    李隆基挪了下身子,让自己做的更舒适些,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龙案上的锦盒,右手缓慢的敲打着龙椅扶手,发出笃笃笃的声音,整个人似乎陷入了沉思。

    李倓左手放在胸前,右手背在身后,神色淡然的肃立当场,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杨国忠则是一脸疑惑,他捋着胡须,眼珠子盯着锦盒咕噜乱转,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二百四十章 秘辛

    “陛下,您在想什么?”高力士忍不住问道。李隆基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李倓,忽然很是严肃地问道:“倓儿,此物当真是从地下冥宫里寻到的?”“正是如此。据李沧海所说,‘逆鳞玄武’之所以会在洛阳城出现,其实是在寻找所谓的‘武皇宝藏’。”“武皇宝藏?”李隆基似乎早有猜测,但当李倓说出之时,他仍旧有些激动。高力士神色讶异,他盒,吃惊地道:“武皇宝藏竟然真的存在?”杨国忠瞳孔微微收缩,迅速的眯了下眼,愕然问道:“什么‘武皇宝藏’?”高力士面露犹豫,他隆基,见李隆基点头,便说道:“相国有所不知,‘武皇宝藏’乃是女皇则天陛下所遗留之宝藏,据说这批宝藏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许多世间弥足珍贵的宝物。相传,拥有这批宝藏就等于拥有了半壁江山!”杨国忠双眼瞪得老大,突出的眼球几乎要掉了下来,他吃惊地道:“还有这等宝藏?为何从未听人提起过?”“这批宝藏乃是武后所设,其最初的目的乃是为了防止李氏复辟,以当作复国之用。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大臣拥孝和皇帝即位复唐,尔时,武后年事已高,已无争夺之心,便同意禅让帝位,原本用来复国之用的宝藏也就无用武之地,几乎在一夜之间,有关宝藏的消息全部消失,而这批宝藏,也仿佛从未在世间出现过一般。”李隆基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润润喉咙,接过高力士的话,接着说道:“景龙四年,韦后专权乱整,为掌控天下。韦后派遣亲信四处打探这批宝藏,虽然没有查到宝藏下落,却让她查出一些有关宝藏的秘密。”“敢问陛下,究竟是何秘密?”杨国忠小心翼翼的问道。李隆基放下茶盏,杨国忠,深深地道:“国忠,朕相信你。才将你留下,有关宝藏之事。朕可以告诉你,倘若你泄露出去……。”杨国忠额头上顿时冒出一层细密的汗水,他扑通一下跪了下去,颤颤兢兢的道:“微臣不敢,就是给臣一万个胆子,臣也不敢泄露半句!”李隆基忽然咳嗽了起来,高力士忙走上前去,轻轻的捶打着他的后背。过了好一阵,李隆基才停止了咳嗽。吃力的喘息了几下,他无力的摆了摆手:“朕相信你。当年朕与太平公主率领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及诸韦氏子弟,从韦后手中得到一份密卷,密卷上记载着有关宝藏的一些秘密。”杨国忠跪在地上,支棱着耳朵,认真的倾听着李隆基的话。生怕漏听了一个字。“据密卷所载,宝藏除了大量金银之外,还藏着有关我大唐龙脉的秘密。得之者,可得天下。除此之外,还有长生不老药。”李隆基有些浑浊的双眼逐渐恢复了些光彩,他神色激动地说道。“长生不老药?”杨国忠惊讶的下巴都险些掉了下来。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喃喃自语的道:“难道这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高力士心忧李隆基身体,忙道:“陛下,太医说了,您龙体欠安,不宜过于激动。当心龙体才是啊!”李隆基面色红润,他兴奋地道:“无妨,朕原本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传说,如今可能一切都是真的!力士,只要找到长生不老药,朕就可以同爱妃永世相伴了!”高力士忙跪在地上,道:“陛下洪福齐天,定会与天同寿,武皇万岁!”杨国忠也跟着山呼万岁,而李隆基则得意的大笑不止,似乎真的得到了长生不老药。李倓肃立原地,静静地前一切,深邃的双眸没有任何波澜闪现,似乎没有任何反应。“皇爷爷,这锦盒和宝藏又有何关系?”李倓忽然开口问道。“太宗皇帝在位之时,曾效仿始皇帝派人寻找长生秘药,众多术士之中,袁守城能力最大,相传他确实找到了长生不老药,不过等他回来之时,太宗皇帝已然仙逝。这仙药就按照太宗皇帝生前吩咐,放于帝陵之中。高宗皇帝在位之时,身患恶疾,武后便私自命人开启帝陵,将长生药取出。可惜,高宗皇帝“高宗逝后,武后掌权,这仙药自然就落入其手。自密卷所载,韦后派遣的乃是一批摸金校尉,历经数年勘定,终确定宝藏位置乃是在一座地下冥宫之中。”李隆基长叹了一口气,伸手拍着锦盒,深深地道:“朕也曾命人暗中寻找,不过却未曾查到任何消息,朕一度认为这些皆是传言,没想到地宫竟然真的存在,天意!真是天意啊!哈哈哈!”李隆基大笑不止,他年迈的身体因剧烈的咳嗽而不断发抖,高力士中,不禁出现一股深深的忧虑。李倓平静地隆基,他从来不相信世间会有长生不老之事,自然也就不会相信锦盒之中乃是长生不老药。不过‘逆鳞玄武’废了那么多的力气去寻找,想来里面之物定然非凡。“倓儿,这锦盒你可曾打开过?”李隆基拍着繁琐花纹的锦盒,爱不释手的问道。“此锦盒材质特殊结构复杂,内部装有机关巧括,若是强行以外力破开,锦盒就会从内部自动损毁。倓儿虽找到工匠进行研究,但没有禀报皇爷爷,孙儿不敢擅作主张。”李倓微微欠身,沉声回答。“王爷得到这锦盒为何不连夜送往长安?”杨国忠突然问道。李倓剑眉微微一抖,淡淡的道:“杨大人,你这是何意?”杨国忠捋了下胡子,眯着眼睛,笑呵呵的拱手道:“王爷莫怪,我的意思是说,王爷若是早些将锦盒送往长安,或许陛下早就打开了锦盒,得到长生不老药,下官可没有别的意思啊!”杨国忠说的不以为然,但在李隆基听来却另有些味道。李倓眉头微微抖动,心中暗叫不好。当皇帝的哪个不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何况,眼前这位皇帝近年来体况愈下,对长生不老药的渴求近乎痴迷,而今突然出现盛有长生不老药的锦盒,他又没有第一时间上奏皇帝,这难免会让皇帝产生猜忌。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举贤

    就连高力士也听的出来,这话语之中分明暗藏挑拨,他眼睛微微眯起,也没有说话,而是主动后退了两步。

    意思很明显,他并不打算掺合任何一方。

    “锦盒乃‘逆鳞玄武’用了许多力气才找到之物,虽被李沧海所得,但他们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定会在暗中想法设法的夺回。若是连夜差人将锦盒送往长安,恐怕锦盒根本到不了长安就会被贼人所劫,本王只是在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中做出最为妥当之法罢了。”李倓仍旧语调平缓,波澜不惊地说道。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隆基却是看也没有看他们一眼,而是直勾勾的盯着眼前锦盒。在他眼中,锦盒之中的长生不老药才是最为重要之物。

    “都给朕闭嘴!”李隆基猛地拍了下龙案,怒道:“朕不关心这锦盒从何而来,朕想要知道这锦盒该如何打开?你们争执了半天可有想到办法?”

    杨国忠吓了一跳,他似乎没想到李隆基会突然发怒,忙跪了下去,大声叫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寻找工匠,一定打开锦盒!”

    李倓冷笑了一下,淡淡的道:“杨大人还是别费心了,要想打开锦盒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锦盒唯一的钥匙。”

    “钥匙?什么钥匙?”李隆基脸上怒气渐渐消散,疑问道。

    “皇爷爷有所不知,这锦盒我曾给工圣传人看过,据他虽说,此锦盒乃是墨家机关术集大成之作,要想安全打开锦盒,需得找到一把钥匙方能打开。”

    李隆基无力的坐在龙椅上,方才神采奕奕的眼神也突然变的黯淡无光,他似乎想起什么,喃喃自语道:“是的,朕记起来了,高宗皇帝当时就是没有找到钥匙。才郁郁而终……难道朕也要步上高宗后尘不成?”

    高力士见状,忙跪下安慰道:“陛下,千万当心龙体啊!这世间之事,有结便有解。建宁王既然查出此事,就一定能够找出钥匙,王爷,是也不是?”

    高力士扭头看着李倓,似乎在等他应承此事。

    李倓看了下高力士。沉吟道:“高将军太高看本王了,不过此事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倓儿,你有何方法?只要你能找到钥匙,朕可以答应你任何要求!”李隆基激动不已的道。

    李倓眼中精芒闪烁,平静的道:“锦盒乃是‘逆鳞玄武’所寻求,那他们手中很有可能会有钥匙,只要巡着‘逆鳞玄武’追查下去,想必会有结果。”

    高力士生怕李隆基情绪再出现起伏,忙附和道:“陛下,建宁王所言有理。老奴认为可行。”

    杨国忠捋了下胡须,也跟着道:“臣也这么认为。不过,臣觉得此事关系重大,需得用亲信之人前去调查,臣举荐刘通,刘通乃是刺史,又曾拆穿梁修阴谋,无论在能力还是心思上都远超他人,臣以为让他调查最为合适。”

    李隆基想了下,对着高力士问道:“力士。你觉得如何?”

    高力士看了下李倓,犹豫了下道:“陛下,老奴认为建宁王才是上上之选。建宁王武艺高强,且手下多是精兵强将。定能够早日寻到钥匙下落。”

    李倓微微一笑,他似乎早猜到高力士会这么说,于是上前道:“高将军太瞧得起小王了,建宁所知这一切皆是来自李沧海,若是说合适人选,自然非李沧海莫属。从他破除‘逆鳞玄武’阴谋看来。此人心思缜密无人能及,本王以为此事交予李沧海,才是最为稳妥之法。”

    “陛下,臣认为不妥。”杨国忠看着李倓,正色道:“王爷,此事与陛下长生不老有关,事关重大,岂能交给一个小小县令?”

    “有何不可?李沧海虽官职卑微,却是能力非凡。刘通若真如杨大人所说那般,为何没有早些发现‘逆鳞玄武’?而是在李沧海解决一系列事情之后才将梁修抓获?本王在洛阳数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论能力十个刘通也比不上一个李沧海。何况,李沧海与‘逆鳞玄武’数次交锋,对这个组织的了解远超他人,而他与‘逆鳞玄武’势同水火,对方想除他而后快,为了活命,我相信他会全力以赴!”

    李倓一番话让杨国忠有些无力反驳,诚如他之所说,李沧海为了活命会努力调查,这点无可厚非。

    “两位就先不要争执了,一切看陛下如何定夺便是。”高力士在一旁说道。

    李隆基思忖了许久,才开口道:“这个李沧海究竟何许人也?他真有如此能耐?”

    “陛下,李沧海乃是天宝十年进士,说起来也算是陛下门生,这正阳县令一职也是陛下朱笔勾出的官职。”高力士回道。

    李隆基恍然,难怪觉得此名有所耳闻。天宝十年,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开中进士,名单也确实上呈与他,不过当时他正和贵妃在梨园享乐,只是随手在名单上勾画了一下,将这正阳县令的职位给了他。

    “陛下若觉得不妥,何不召他前来一见?”高力士以为李隆基新有顾虑,便提议道。

    听闻此言,杨国忠嘴角突然扬起一丝冷笑,他忙奏道:“陛下,据臣所知,陛下龙驾驾临洛阳,都畿道各个官员都前来迎驾,惟独李沧海没有前来。此人胆大包天,简直连圣上都不放在眼里!”

    李倓眉头一皱,心想最为担心之事还是发生了。

    他一早便知李沧海没有前来洛阳迎驾,就怕有人以此为由找李沧海麻烦,如今果然如此。

    “李沧海所在正阳前段时间洪灾泛滥,又加上断龙碑之事,以百姓为先,尚未及时参拜陛下情有可原,这也恰恰说明李沧海是各个极其负责之人,将调查‘逆鳞玄武’之事交予他,绝对是明智之举。”李倓心思转动,极力维护李沧海。

    杨国忠面有不悦,他虽与李倓没有太多交集,但李倓与他针锋相对却是让他有些不爽。

    李隆基面沉似水,思忖片刻后,忽然说道:“力士,你速速派人前去正阳,着李沧海前来见朕。”

    高力士躬身应下,说道:“老奴这就派人前往。”

 第二百四十二章 合作

    见李隆基做出决定,杨国忠也不再坚持己见,他沉思了下,说道:“陛下,还有一事,崔涣如今未归,如何是好?”

    “崔涣奉朕命前去调查断龙碑之事,朕相信他会给朕一个交代。,”李隆基站起身,扫了眼杨国忠与李倓,沉声道:“你们皆是朕之心腹,关于此事,朕不想再有外人知晓。行了,朕累了,你们退下吧。”

    李倓与杨国忠两人跪拜之后,缓缓退出了大殿。

    “王爷,希望你所托之人能够不辱使命。”退出大殿,杨国忠捋着胡须对李倓说道。

    李倓淡然一笑:“杨大人,与其担心这个,倒不如好好管好自己的手下,莫要僭越雷池,否则大祸临头,悔之晚矣。”

    说完这些,李倓袍袖一甩,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留下杨国忠一人留在殿门之前。

    杨国忠眉头微皱,李倓话中有话,分明是意有所指,这让他忽然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建宁王……我倒要看看你有何能耐?哼!”看着李倓的背影,杨国忠眯缝起的眼中闪过一股深沉的精芒,冷笑几声之后,随即没入宫墙之间。

    行宫别院,乃是随行大臣居住之处,杨国忠离开议事大殿之后,径直走入别院正中的一处房间。

    推门进去之后,杨国忠打了个响指,两个人影突然犹如鬼魅一般突然出现。

    “守住房门,不许任何人靠近。”杨国忠随口吩咐道,两个人影点头。瞬间又消失在了原地。

    房间左右有两扇硕大的山水屏风,此时。刘通从屏风后走了出来,见杨国忠进来。忙对着他躬身行礼:“下官见过相国大人。”

    “刘大人免礼。”

    杨国忠走到座椅前坐了下去,微微抬手示意刘通坐下,随即端起茶盏喝了起来。

    刘通犹豫了下,随即在杨国忠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去。

    “相国大人,这是麟主给您的礼物,请相国大人过目。”刘通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紫檀木盒,恭敬地递了过去。

    杨国忠瞥了眼紫檀木盒,顺势放下茶盏,将紫檀木盒拿在手中。他打开木盒之后,平静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股欣喜之色。

    “刘大人,你太不小心了,怎能如此贪功?若非本相截下了皇甫坤的奏折,你这般贪功,可是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杨国忠摩挲着紫檀木盒,淡淡地说道。

    刘通嘿嘿一笑,狭小的眼睛散发着狡黠的光芒。对着杨国忠一拱手,说道:“大人教训的是,是下官太过于心急了,不过下官也是无奈之举啊!李沧海虽官职卑微。却的确有几分手段,梁修隐藏的如此之深,都被他给揪了出来。倘若这功劳落在他头上,圣上定会提拔于他。他的权利越大,于我等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杨国忠默不作声。他将紫檀木盒塞入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