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园被洪水所吞噬?”

    所有人都沉默了起来。

    “你们原本有能力去做到的,难道就因为一块石碑,一场人为的下毒,就放弃了世代所居住的家园?即便是你们能做到,本官也做不到!本官所辖范围,寸土不容有失!”李沧海扫了眼众人,他神色庄重的道:“现在,暴雨即将来临,只要黄河水位再次上涨,整个正阳城就会变成一片汪洋。本官身为县令,堵住黄河决口责无旁贷,你们谁若是害怕,尽管离去,本官绝不拦阻。”

    雨,越下越大,从细雨逐渐变成了瓢泼大雨。

    没有人说话,周围一片安静,只有淅沥沥的雨声。

    “大人说的对,这里是我的家园,我愿随大人共同进退!”人群中,一名庄稼汉子吼了一声。

    随着庄稼汉子的一声大吼,不少人脸上出现犹豫之色。

    那庄稼汉子见状,吼道:“各位乡亲,咱们世代居住在这里,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这里才是咱们的家!咱们祖辈有多少人是逃难前来的,又有多少人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大家应该都听祖辈说过。与其弃家而逃,不如拼上一把!县令大人都身先士卒,咱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算我一个!我爷爷就是死在逃难的路上,这次我不逃了,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家跟前!”

    “我也愿随大人共同进退!”

    “算我一个!”

    ……

    越来越多的百姓,群情激奋。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抬头看了看不断落下的雨线,火把一挥,沉声道:“行动!”

    众人纷纷忙碌了起来。

    就在李沧海带领众人忙碌之际,孤山山顶密林之中,出现了两个身影。

    其中一人身穿黑袍,头戴竹笠,双手笼在袖中,居高临下的望着山脚众人。

    “事情办的如何了?”头戴竹笠之人,声音冰冷。

    另外一人隐在树林之中,也看不真切,只从声音听出是一名男子。

    “回大人,我已经按照计划做好了一切,石碑也已经被挖出来了。”那人恭敬地道。

    “很好,速速将石碑上的内容传出去,主上已从东瀛赶回,这可是主上送给李隆基的一份厚礼,万万不可有失。”头戴竹笠之人,点了点头,冰冷的说道。

    “……大人,有件事,在下不知当不当讲。”那人犹豫着道。

    “但说无妨。”头戴斗笠之人,声音依旧冷漠。

    “大人,这里来了个县令,他现在正带领百姓,想要堵住决堤之处。”那人回道。

    竹笠不屑的冷哼了一下:“他们连石头都没有,也想堵住决口?”

    “大人有所不知,那县令自信满满,似乎很有信心。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已经在他们吃的饭里,偷偷地下了药,他们能够用上的人不过区区数十人。”那人沉声说道。

    “做的好,区区数十人就想堵住黄河决口,简直就是不自量力。现在大雨滂沱,很快就会变成暴雨,届时黄河整段堤坝都会被冲毁,而正阳城则会变成一片汪洋!”竹笠眼中隐隐闪烁出兴奋的光芒,他忍不住赞叹道:“主上这份大礼,相信李隆基一定会惊喜。”

    见那人有些担忧,竹笠冷淡的道:“怎么,难道你觉得主上的安排并不完美?”

    那人忙跪了下去,低头道:“大人误会了,主上深谋远虑,虽远隔万里,却运筹帷幄,卑职是万分敬佩。不过,小的有些担忧。”

    “担忧什么?”

    “大人有所不知,这新来的县令,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王不全辛辛苦苦发展出来的势力一网打尽。此人心思之缜密,头脑之聪慧,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卑职担心他会破坏主上的计划。”那人老老实实的说道。

    竹笠肩膀忽然一动,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这县令叫什么?”

    “李沧海。”

    “李沧海?!”竹笠吃惊不已。

    那人见竹笠神色异常,忙问道:“大人,您知道他?”

    竹笠眼中喷出一股怒火,他森森地道:“何止是认识,在洛阳城,他可是坏了我们许多的好事!”

    那人从竹笠眼中看到一抹凶狠的杀机,他猛地打了个寒噤。

    “你现在立即回到他们之中,暗中观察李沧海,找机会将他给我做掉!”竹笠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凶光毕露的吩咐道。

    那人躬身应是,随即隐没在密林之中。

    雨还在下,竹笠抬起头,露出一副英俊的脸庞,如果李沧海见到,一定认得出来,眼前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狄恨天。

    他盯着山脚下忙碌的众人,伸出手去接着密集的雨点,冷笑道:“李沧海,我倒要看看,你如何与天地相斗?”

    咔嚓嚓~

    青白色的雷电自厚重的云层划过,犹如一条条狂龙,肆意的释放着汹涌澎湃的洪荒之力。

    无数细小的闪电不断在云层闪现,将整片云层映成一片诡异的瑰丽,仿佛一颗即将要坠落的炮弹,让人感觉无比压抑。

 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雨刺杀

    不足百人,在李沧海的带领下,忙碌着往船上架设之前所搭好的竹架。

    那些经过不停搅拌的简易混凝土,在固定好竹架之后,开始往船上装去。

    好在洪水较高,船体正好位于那些浅坑下方,李沧海命人将竹子劈开,成半弧形的拼凑起来,做成一个简易的传送槽,居高临下的将那些凝土倒进了船上。

    八艘大船,每一艘都有近八丈长,五丈宽,端的是大船。

    李沧海命人将竹架固定在船体之中,足有四丈高。船舷两边钉上木板,如此一来,倒进去的简易凝土就不会流出去。

    他让众人将八艘大船用铁链给捆在了一起,待凝土装完之后,在八艘大船后面栓上几艘小船,然后命众人同时划桨。

    船舱里面装满了凝土,船身变得无比沉重,众人划动船桨很是吃力,不过,这也使得船体沉稳许多,在洪水的冲击下,依旧沉稳的前行。

    咔嚓嚓~

    一道手臂粗细的闪电,猛地划过夜空。

    暴风雨,终于出现了!

    豆大的雨点落在人身上,砸的生疼。众人奋进全力划动船桨,八艘大船逆着洪水往黄河决口处缓缓前行。

    暴雨如注,顷刻之间,黄河水流猛然上涨,水借风势,不断翻出巨浪,剧烈的撞击着堤坝。

    阵阵撞击声,传入众人耳中,犹如灭世魔音。

    他们的脸色都无比凝重,船上众人,心知肚明,此番若堵不住决口,众人就会命丧于此。

    所有人,都拼命的划动船桨。

    李沧海站在船头,神色冷峻的看着对面翻腾的黄河水,他脸色刚毅,任凭风吹雨打,犹如石像一般岿然不动。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李沧海从没想过,自己会真的以身犯险,但满城百姓的性命,容不得他有半步退却。

    八艘大船紧紧的锁在一起,划动时所耗费的力气,简直大的惊人。

    两三里的路程,他们应是用了将近两个时辰,才逐渐靠近决口。

    龙王庙中常风和小五伸着脖子,紧张的望着河面。

    而那些中毒之人,则纷纷跪在地上,向天祷告,祈求李沧海他们平安归来。

    张悬命在一名士兵的引导下匆匆赶来,他见到小五,忙问道:“小五,李大人呢?”

    小五指着远处,紧张的道:“大人已经前去堵决口了。”

    顺着小五手指方向看去,张悬命发现八艘大船紧紧的贴在一起,正驶往决口处。

    “难道李大人想要用船只堵住决口吗?”张悬命吃惊地道。

    “张医师,赶快去救治中毒之人,治好他们,或许能够帮得上忙!”常风捂着肚子,急切地说道。

    张悬命神色凝重,他不再犹豫,忙搭在常风手腕,诊断了起来。

    却说,李沧海率领众人将铁索连船好不容易划到了决口,遇到河水暴涨,加上倾盆大雨,使得决口处的水流犹如瀑布一般,极其汹涌湍急。

    八艘大船,被冲的左右摇摆,根本难以摆正。

    他们在暴风雨中,用了整整半个时辰,最后才将八艘大船开进决口。

    汹涌的河水拍打在船体,发出剧烈的撞击声,甚至船头的木板都给拍成了粉碎。

    八艘大船,用铁索紧紧缠在一起,正好堵住决口。

    按照事先计划,在船开进决口时,众人跳下小舟,每艘船只留下两名水性极佳之人,进行凿船。

    八艘大船灌满了凝土,又用铁索绑在一起,使得重量极其沉重,任凭风浪拍打,八艘大船岿然不动。

    众人纷纷跳下小舟,李沧海与其中一人留在正中大船,他发出一声大喝,其余船上所留之人纷纷跑到没有凝土的船舱开始凿船。

    就在李沧海准备下船舱之时,他身边之人突然掏出一把匕首,狠狠地朝李沧海捅了过去。

    恰巧此时一个浪头拍在船上,使得船体晃动了起来,李沧海脚下不稳,身体微微一侧,明晃晃的匕首贴着他的肚子划了过去。

    李沧海觉得腹部疼痛,用手一摸,竟然摸到满手鲜血。

    一击不成,那人匕首极其灵活的在手中翻转了下,再次对着李沧海的脖子杀了过去。

    李沧海浑身肌肉猛地绷紧,他忙举起手中铁锤,挡了一下。

    “是你?”李沧海看清那人脸面之后,吃惊不已。

    那人头上的黑袍掉落,露出一对三角眼,竟是王不全的管家!

    那管家嘴角上翘,眼中闪过一抹凶狠杀机,残酷的冷笑道:“是我。小子,你的死期到了!”

    说着,那管家手腕一抖,匕首极其灵活的绕过铁锤,往李沧海胸前削了过去。

    李沧海忙向后退,脚下却突然被船舷给绊了一下,整个人顿时摔倒在船舷上。

    他忙踢出一脚,正踢在管家膝盖,那管家一个趔趄,手持匕首,直接往他胸前摔了过去。

    咄~

    匕首直接插在了李沧海肩膀旁边的甲板上,李沧海心中升起一股冷汗,若是再偏上几寸,他的肩膀就会被钉在甲板上了。

    “干你娘的!老子饶你一命,你竟然想杀老子!”

    李沧海顿时火了,他愤怒的咒骂了一声,也升起了杀心,他胡乱的摸到一快木板,对着管家的脑袋就拍了过去。

    那管家正奋力地拔着匕首,猛不丁被拍的打了个趔趄,却手中一用力,将匕首给拔了出来。

    “我操!”

    李沧海见状,骂了一句,慌忙爬了起来。

    那管家晃了下有些发晕的脑袋,眼中闪过一抹凶光,他猛扑了过去,一下子将他扑到在了船舷边,抄起匕首就砍。

    此时,船体突然左右剧烈的摇晃了起来。

    李沧海被那管家死死的压在身下,他只能用双手攥住管家的双手进行阻拦。

    管家双手握着匕首,奋力地朝他胸膛刺去,李沧海则奋力地拖着他的双手,不让匕首落下。

    船体摇晃的越来越厉害,一个浪头打过来,这船头竟然直接被拍碎了大半。

    李沧海心中焦虑起来,两旁的船都已经被凿沉,而唯独他这一艘,却还在水面上,这就造成两旁的船只开始倾斜,已有不少凝土倒了出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起长安

    不仅如此,没有了其他船只的固定,他这艘船对风浪的承受力大大降低,再来几个巨浪,这艘船就会被直接拍碎。

    到时候,不仅他会没命,原本以船为载体,进行堵漏的计划也会功亏一篑。

    “你大爷的,老子和你什么仇什么怨?你非要杀老子?”李沧海怒声骂道。

    管家眼神凶狠,嘴角透出一股残酷的笑意:“想知道原因,去问阎王爷吧!”

    管家手中力量顿时加重了三分,李沧海都能感受到,匕首已经接触到了他的皮肤。

    “不能让堵决口的计划功亏一篑!”李沧海心中想着。

    他眼神突然一冷,双手猛地松开,身体突然一摆,同时右手伸出两指飞快的戳向管家的眼睛。

    匕首哧的一下捅进李沧海的身体,与此同时,李沧海的两个手指直接戳在了管家的眼睛上,两人同时发出一声痛呼。

    李沧海愤怒的骂道:“想要我的命,那就用你的命来换吧!”

    一声怒啸,李沧海一把钳住管家,他面色狰狞,拽着管家就往船下跳去。

    噗通一声,两人同时掉进了洪流之中。

    从小舟上逃生的众人,目睹了这一切,他们顿时惊呆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反应过来,忙叫道:“快救大人!”

    可是那些轻舟,根本经不起大浪的冲击,加上洪水冲击猛烈,轻舟直接被洪水推出了老远。

    众人拼命的划动轻舟,奈何水流之势太猛,只得任凭风浪推开轻舟。

    岸边,左弘济与常风等人翘首期盼。

    见轻舟靠过来,常风忙步履蹒跚的迎了上去。他忙问道:“大人何在?”

    轻舟上众人掩面叹息,他们转头纷纷转头朝决口处看去。

    借着天空闪电,常风等人发现,决口处尚有一艘大船在剧烈的摇晃,而两旁的沉船,则出现倾斜的状态。

    常风心中一沉,暗道不好。

    按照之前李沧海的猜想,倘若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堵漏决口的计划,很有可能没有成功。

    常风犹豫着,要不要按照李沧海之前的布置,让众人迅速撤离龙王庙。

    就在这时,决口处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借着电光,众人发现,关系到整个堵漏决口的正中的大船,竟在缓慢下沉。

    “大人!一定是大人!”常风瞬间想到,这大船一定是被李沧海所凿沉,于是兴奋地大叫道。

    左弘济抹了把雨水,情急的叫道:“大人还活着,咱们快去救他!”

    所有人都神色紧张的盯着那船只,那船只不仅关系着是否能够堵住决口,更关系着数万人的性命,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常风步履蹒跚的爬上轻舟,左弘济也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两人划着小船,逆流而上的往决口划去。

    那船只缓缓下沉,不消片刻,就完全沉到了底。

    此时,八艘船只虽全部沉入水底,但八艘船上浇筑的凝土,却组成了一道城墙,将洪水从决口处懒腰截断。

    “成功了!”

    不知谁激动不已地喊了一声,所有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虽然,那些墙体在洪水的冲击下不断晃动,但总归将洪水给截了下来。

    而作为此次行动的制定者李沧海,在喝了几口浑浊的洪水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意识。

    他依稀记得,自己抱着管家跳进洪水。

    然后,忍着剧痛来到了船下,用尖锐的石头,拼命的凿着船底薄弱处。

    船底被凿穿,事先准备好的,扎在船体正下方的一人高的尖锐木桩,在船身重压之下,狠狠地穿透了船底。

    那些尖锐的木桩犹如利爪一般,牢牢的抓住决口下的地面,船体内盛放的凝土猛地灌了下去,与水流接触之后,迅速冒出一排密集的气泡,那些凝土遇水则凝,很快就将木桩与船体凝固成了一个整体。

    八艘船,刚好堵上堤坝。

    五丈宽的船体结构中,盛放着数丈高的凝土,那些凝土失去搅动之后,在雨水的接触下,开始迅速凝固。

    恐怕,连李沧海自己也想不到,他突发奇想所做出来的凝土,竟然真的能够挡住洪水。

    直到后来,他认识到朝廷工部专门研究矿产的官员,才知道,自己能够堵住决口完全是因为孤山特殊的土质。

    孤山的土质是一种沉积岩,这种岩土具有与水接触后,快速凝结的特性,这才使得他的计划能够奏效。

    此时,千里之外的帝都长安,涌动着一股不安的氛围。

    长安城,繁花似锦,热闹非常,而皇宫更是富丽堂皇,气势恢宏。

    紫宸殿之中,金砖铺地,玉石成阶,唐玄宗李隆基坐于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中奏折。

    片刻之后,他表情突然愤怒的将奏折摔了出去,李隆基扫过下面肃立的众人,指着奏折喝道:“你们谁能给朕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群臣纷纷低头,无人敢回答。

    李隆基眉毛一挑,苍老的脸上,满是怒容。他扫过众人,目光落在一名身穿紫色官服,长髯白面,留有胡子的中年官员身上。

    “杨国忠,你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弯腰捡起奏折,他只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道:“陛下且请息怒,依臣之见,这些都是谣言,目的就是为了阻止陛下东巡封禅。”

    “谣言?你给朕说说,这‘断龙石’是怎么回事?”李隆基满脸怒容,他怒道:“朕不过是一个月未上朝,竟然就有人想造反,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臣崔涣有事禀报!”朝臣之中,走出一人,躬身道。

    李隆基见崔涣走出,眉头皱了起来:“崔涣,你有何事?”

    崔涣对着李隆基行了一个大礼,他沉声道:“这封奏折早于七日之前就已送至长安,然而,此加急奏折,却被有心人给拦截了下来。这是有人故意蒙蔽圣听。”

    “哦?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拦截奏折?”李隆基脸色阴沉地喝道。

    崔涣扫了眼杨国忠,正色道:“回陛下,拦截奏折之人,正是杨大人!他身为宰相,执掌中书省,所有的奏折都要汇聚在他手里,而他却将黄河决堤,如此重大之事瞒而不报。杨大人,你这样做,究竟居心何在?”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纷争

    众群臣顿时吃了一惊,谁不知道杨国忠权倾朝野,敢与杨国忠作对,简直不知死活。

    众人暗暗摇头,有人替他捏了一把冷汗,而有的人则做好了一副看戏的样子。

    面对崔涣的指证,杨国忠不为所动。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道:“崔大人,这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我杨国忠对陛下忠心耿耿,为了大唐江山社稷,鞠躬尽瘁,又岂敢拦截奏折,蒙蔽圣听?”

    崔涣冷笑不止,他斜睨着杨国忠,“既然杨大人忠心为国,为何不将这奏折送呈圣上,而是命人送去焚烧炉焚烧?”

    “陛下日理万机,每日里处理军国大事已经很是辛苦,这些小事又何须叨扰陛下?国忠身为宰辅之臣,自然要为陛下分担,这奏折我本欲上呈陛下,却被整理奏折的官员给当成了废章,此事可与我无关啊!望陛下详察。”杨国忠跪在地上,对着李隆基连连磕头,颇为委屈地哭道。

    崔涣冷视着他,见他将罪责推给他人,不禁有些鄙夷。

    但想到杨国忠所作作为,又甚是气愤,他剑眉一挑道:“杨大人,黄河决堤你居然认为是小事?这可是关系到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

    “行了,朕相信杨卿所言,他对大唐江山尽心尽力,绝对不会隐瞒灾情不报。”李隆基挥了挥手,打断争吵的两人,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沉声道:“朕想知道的是有关‘断龙石’之事。奏折上说,有人在黄河决堤处,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行偈语:‘帝非帝,王非王。神灵怒,拜上苍。’是也不是?”

    崔涣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点头道:“回陛下,不仅如此,这偈语已经在洛阳城,以及长安城流传开来。他们说……。”

    “说什么?”李隆基用茶盖撇去茶水中的茶叶,淡淡地问道。

    崔涣犹豫了一下,道:“谣言都说,这是天降灾殃,乱世将至……。”

    “放肆!”李隆基勃然大怒,他愤怒的将茶盏给摔成了粉碎,怒道:“我大唐如今正值盛世,怎会有灾殃降临?这定是有人妄图谋反,崔涣,朕命你火速查明此事,凡是妄图谋反者,格杀勿论!”

    “微臣领命。”崔涣跪在地上,接着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说!”李隆基靠着龙椅,神情很是愤怒。

    “关于陛下东巡之事,臣觉得不妥,陛下可否取消此次封禅?”崔涣很是恭敬地说道。

    “为何?”李隆基摸着胡须,沉声问道。

    崔涣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高举过头顶,恭敬地道:“陛下,这是臣日前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奏折,请陛下过目。”

    群臣偷偷朝崔涣看去,杨国忠更是惊讶不已。

    高力士忙走了过去,将那奏折接了过去,恭恭敬敬的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展开奏折,他认真的看了看奏折,脸色瞬间被拉了下来。

    猛地将奏折往面前龙桌上一拍,李隆基沉吟道:“封禅之事,列为臣工有何意见?”

    “陛下,事出蹊跷,臣担心有人欲对陛下不利,臣建议暂缓行程,更改封禅时间。”崔涣恭敬地道。

    杨国忠眼珠子咕噜转动了几下,他忙跪拜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封禅乃祭天大事,不仅是为了祭祀天地祖宗,更是为了宣告天下,我大唐国力昌盛。何况,此次邀请了乌苏米施可汗共赴泰山,如今乌苏米施已经在前来长安的路上,再有两天就到达长安,倘若此时取消封禅,恐会有损我大唐国威啊!”

    “杨大人,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倘若有人布下奸计,妄图行刺陛下,该当如何?”崔涣正色道。

    杨国忠古怪的看了崔涣几眼,嘴角露出一丝轻笑:“崔大人,你身为礼部尚书,主管封禅之事,你既察觉有人阴谋不轨,就该扫除阴谋扫除,让陛下可以放心前往泰山封禅。”

    “杨大人,我只是礼部尚书,无权调动兵马,反倒是大人,你身为一朝宰相,又兼兵马大元帅之职,清除阴谋,应该是你的责任吧?”崔涣神色冷淡的道。

    杨国忠哼了一声,他神色恭敬地道:“我虽身为宰相,但要负责陛下安危,又焉能分身去查找阴谋线索?”

    李隆基听了半天,他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耐烦的喝道:“都给朕闭嘴!朕年事已高,封禅之事,朕势在必行。崔涣,朕允你便宜行事,命你彻查此事,清除途中一切障碍。”

    崔涣眼睛一亮,忙跪了下去,大声拜道:“臣,领旨!”

    群臣纷纷侧目,杨国忠看着崔涣的眼神,充满了怨毒的嫉妒。

    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说崔涣,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其权利之大,可以对所有人生杀予夺。

    杨国忠入朝为官多年,无论他如何溜须拍马,李隆基也从未给过他便宜行事之权。

    崔涣心知责任重大,领命之后,立即退出了朝堂。

    退朝之后,李隆基踱步走在御花园之中,一言不发。

    “官家,您愁眉不展,可有心事?”身穿锦袍华服的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后,问道。

    李隆基面色凝重,将一直拿在手中的奏折,交给高力士,道:“你自己看吧。”

    高力士恭敬地接过奏折,他仔细的浏览了下奏折上的内容,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力士,对于此事,你如何看?”李隆基沉声问道。

    高力士稍一沉思,道:“陛下,奏折上所说应该不假。建宁王为人正直,且心系朝廷,他既然用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至长安,事情绝不简单。”

    “倓儿所说与崔涣不谋而合,但是却与刘通所奏,出入甚大。刘通的奏折上只说,梁修妄图谋反,被他查明情况之后,已经畏罪自杀。你觉得,朕应该相信谁?”李隆基踱着步子问道。

    “老奴觉得,建宁王之言较为可信。臣怀疑,建宁王所说的这个‘逆鳞玄武’,恐怕会与黄河石碑有所牵连,这摆明了是要对陛下不利。”高力士沉吟道。

 第一百七十八章 暗潮涌动

    李隆基背着双手,他看着满庭芬芳,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力士,朕已经老了,这封禅之事,可等不了太久了啊!”

    “陛下正值壮年,何来年老一说?陛下若信不过崔涣,老奴愿意替陛下分忧解难。”高力士忙跪在地上说道。

    “崔涣直言敢谏,朕甚慰之,不过,他之能力在于治国,对于查案,恐怕力有不逮。”李隆基捋着胡须道。

    “陛下放心,有老奴在一日,就绝对会保护陛下安危。老奴这就命人前往洛阳,将所有隐患彻底解决!”高力士眼中闪过一抹杀机,沉声道。

    李隆基双手按在栏杆上,满庭芬芳飘摇而下,他忽然咳嗽了起来。

    高力士忙站起身,走到李隆基身后轻轻的拍打着他的后背。

    “力士……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李隆基剧烈的咳嗽了一阵子后,突然吐出一口血痰,平静地问道。

    高力士强颜欢笑道:“陛下正值壮年,又怎会老?太医不是说了么,您这是操劳过度所致。”

    李隆基摆了摆手,道:“朕之身体,朕比谁都清楚。朕坐这皇位也有几十年了,大唐能有如今盛世,朕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力士,你可知朕如今最为挂念的是什么?”

    高力士虽心知肚明,但还是作出沉思的表情:“陛下是在担心太子殿下?”

    “亨儿有你们这群大臣侍奉,朕并不担心。朕最为牵挂的是爱妃,朕年迈体衰,倘若朕死了,爱妃该如何是好?”李隆基眼中似乎浮现出一道绝色身影,脸上无尽悲伤与不舍。

    “陛下,您洪福齐天,怎能轻易言此啊!”高力士泪流满面,他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道:“陛下,老奴定会搜遍天下,也要替陛下找到长生不老之药!”

    “长生不老?那些只是传说罢了,力士,你之心意朕以明了。朕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多陪陪爱妃。”李隆基叹息道。

    此时,一名宫女低头从前方走廊走了过来,见到李隆基,那宫女忙跪了下去,低头道:“陛下,娘娘在梨园设宴,等待陛下驾临。”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即命宫女带路,一路往梨园走去。

    高力士看着李隆基的背影,暗暗发誓道:“陛下,不管您信与不信,老奴都会替您找到长生不老药。”

    高力士离去之后,跟着他身后的一名小太监,悄然无息的走到了一处偏殿。

    偏殿之中,杨国忠从布幔后走了出来,那小太监见状,忙跪下行礼。

    杨国忠摆了摆手,他起身回话。

    小太监四处瞅了一眼,然后凑到杨国忠身边,嘀咕了起来。

    听完之后,杨国忠眉头皱道:“你可听清楚,陛下和高力士所说与‘逆鳞玄武’有关?”

    小太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杨国忠拿出一袋钱财塞进小太监手中,将其打发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回到杨府之后,杨国忠来回踱步,过了许久,他才作出决定。

    “魑、魅,你二人速将此信送至洛阳,还有,最好借他们之手,除掉崔涣!”杨国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