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王县尉过奖了,我不过是跟着大理寺的张大人有过几次接触,听张大人谈论过一些查案之道,雕虫小技,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大理寺的张大人?可是张英彦大人?”王不全诧异地道。

    李沧海做出一副吃惊地样子,道:“正是,难道王县尉也认识张大人?”

    王不全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说道:“我不过是小小的县尉,又怎能见到张大人的尊颜?张大人身为大理寺卿,天下谁人不知?没想到兄台竟然是张大人的高徒,难怪会有如此本领啊!”

    李沧海心中冷笑,大理寺卿的确叫张英彦,但和他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不过是借了他的名头而已。

    “看来,这大理寺卿的名声还真好用。”李沧海在心中嘀咕了一阵,表面上却是不露声色,谦虚的道:“王县尉过誉了,我资质愚笨,哪里当得起张大人的高徒,这不正因如此,我才外出行商的么。”

    “如此说来,兄台的买卖一定做的很大了啊!”

    从李沧海一直表现出来的高傲,以及他神乎其神的推理手段,王不全相信了他的话。

    有着一个大理寺卿做靠山,也难怪他如此心高气傲,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

    “哪里,哪里。小本买卖,求生而已。”李沧海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贯的淡然,这让王不全更加坚信了他与张英彦的关系。

    左弘济听到两人交谈,他心中突然涌出一股兴奋,老婆惨死之事,很快就被他抛诸脑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机取巧

    “乖乖,他竟然是大理寺卿的徒弟,倘若与他搭上关系,那以后的生意岂不是可以做到全国各地?”想到这里,左弘济顿时露出了笑脸。

    他亲热的挽着李沧海的手,满脸堆笑的道:“兄台真是年少有为啊,管家,速速摆宴,老爷我要感谢李公子查出凶手的恩情!”

    管家躬身应答,命人撤去原来的宴席,很快就换上了新宴。

    酒席上,李沧海与两人觥筹交错,畅谈古今,很快三人就打成了一片。

    酒到酣处,左弘济眯着眼睛,奉上‘螺化玉’,说道:“李兄为我找出凶手,左某无以为报,这‘螺化玉’就请李兄收下,权当左某的报答之情。”

    王不全盯着‘螺化玉’,眼中出现一股贪婪之色,不过这股光芒很快一闪而过。

    李沧海接过‘螺化玉’,这‘螺化玉’他曾经听说过,前世他曾听过有人花几千万购买过一枚铜钱大小的‘螺化玉’。

    唐代虽说不如后世那般,过于注重收藏,但即便放在这个时代,‘螺化玉’仍然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这枚‘螺化玉’虽只有指头大小,但玉质通透,纹路清晰,浑然天成,乃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珍品,看的李沧海都有些心动不已。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手中小巧的‘螺化玉’,他啧啧了几声,忽然笑道:“好东西,只是这东西太过贵重,李某愧不敢受啊。”

    “嗳,李兄说哪里话,要不是李兄,这宝贝早就被那恶仆给偷去。何况你还替我找到了杀妻凶手,这‘螺化玉’再如何珍贵,也比不上李兄对我的恩情啊!”左弘济打着酒嗝,满脸赔笑的说道。

    他是个生意人,又怎会做出让自己吃亏的买卖?他以为李沧海是张英彦的弟子,傍上了他,也就等于傍上了张英彦这个靠山。

    张英彦是谁,那可是名震天下的大理寺卿,掌管天下邢狱,就连皇亲国戚,也要敬其三分。

    有张英彦做靠山,以后的生意就会风生水起,别说一枚‘螺化玉’,就是再多几枚,他也愿意拿出来。

    李沧海将‘螺化玉’送还给了左弘济,他微微一笑道:“此物还是太过贵重,左兄若是想感谢我,就将这块奇石送与我便是。”

    说着,他拿出之前在厢房中找到的一块透明石头,放在了条桌上。

    左弘济有些为难的摊开手,道:“李兄,这送出去的东西,岂有回拿之理?只要李兄喜欢,我这屋中藏品,你随便拿就是,不过这‘螺化玉’,你无论如何都要收下。”

    左弘济说的情真意切,凭借着一张混迹商场的嘴,说的天花乱坠,最后让李沧海都觉得自己不收下‘螺化玉’,简直就成了千古罪人一般。

    王不全也在一旁劝他收下‘螺化玉’,说是权当此番交易的信物。

    李沧海犹豫半晌,才决定收下‘螺化玉’。

    “罢了,既然两位兄长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沧海收好‘螺化玉’,并将那块透明的石头放进了布包,这才说道:“两位,这买卖既然已成,可否带我前往粮仓一看?”

    “这深更半夜的去粮仓作甚?”王不全有些不解的问道。

    李沧海对左弘济使了个眼色,左弘济心中了然,立即摈退了左右。

    扫了眼四周,李沧海压低声音,谨慎地道:“实不相瞒,我这三百担粮食,其实是洛阳府囤积的赈灾粮。”

    “什么?洛阳府的赈灾粮?”两人吃了一惊,同时叫了起来。

    “嘘”,李沧海对两人做了个手势,沉声道:“实不相瞒,我有个堂弟在洛阳府当差,这些赈灾粮就是借他之手弄出来的。两位也知道,这些是烫手的山芋,若是被查出,那可是重罪,所以我来到正阳城寻找二位。”

    左弘济与王不全对望了一眼,两人在心中琢磨了会,王不全忍不住感慨道:“李兄弟还真是胆大,竟敢打洛阳府赈灾粮的主意,与李兄弟相比,我等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啊!”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用手敲了敲条桌,认真的道:“此事事关重大,我必须确认两位是否真的在贩卖赈灾粮,否则,此事就当我没说。”

    左弘济与王不全面面相觑了一阵子,似乎有些犹豫不决。

    李沧海见状,站起身来,淡淡地道:“罢了,既然两位害怕,那我也不勉强,就此告辞。”

    说着,他招呼狄晴与粉儿,就往门槛走去。

    常风见状,也急忙跟了上去,眼中尽是纳闷之色。

    他见识过李沧海破案的手段,对他找出凶手并不感到讶异,他不解的是,李沧海身为正阳县令,为何会和王不全谈起了生意。

    李沧海所说,究竟有几分真假,谁也不知道,但是要说他破案的手段师承大理寺卿,他倒是一点也不怀疑。

    在他的印象中,断案高手向来只存在于大理寺,而大理寺卿就是高手中的高手,最有名的当属曾经身为大理寺卿的名相,狄仁杰。那可是被称为‘神断’之人!

    “大人今天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改变初衷,想做个贪官?这样的话,我要不要孝敬他一些,也好为以后打算?”常风盯着李沧海的背影,心中暗自嘀咕道。

    眼看李沧海踏出门槛,头也不回的往大门口走去,王不全突然叫道:“李兄弟留步!”

    李沧海没有停脚,依旧往前走去。

    王不全见状,急忙跑了过去。

    “李兄弟,李兄弟暂且留步啊!”

    王不全连叫了两声,李沧海才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道:“王县尉还有何贵干?”

    作为正阳县的地头蛇,王不全什么人没见过,但像他这么高傲的人,还是头一次见到。

    话不投机,转身就走。

    王不全自认阅人无数,李沧海越是这般高傲,越是让他觉得非同一般,对他的话就越是深信不疑。

    “李兄弟误会了,咱们如今已是一条船上的人,李兄弟既然想去粮仓,我们陪你去便是。”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赈灾粮饷

    王不全搓着双手,他可不想白白浪费了一个结交朝廷重臣的机会。

    在他看来,李沧海敢打洛阳府赈灾粮的主意,全是因为背后有着大理寺卿这个靠山撑腰,否则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胆,才敢做出这等事情。

    “你们可想清楚,倘若此事被人发现,可是要杀头的。”李沧海盯着两人,认真的说道。

    王不全嘿嘿笑了起来,他得意的道:“实不相瞒,整座正阳城都在我王某人的掌握之中,哪怕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休想逃出我的掌控,要不然我哪里有胆量去贩卖赈灾粮?”

    “可是我听说,正阳县新来了一位县令,他会不会发现此事?”李沧海故意皱起了眉头,犹豫道。

    “哼,区区一个县令,我还不放在眼里。李兄弟尽管放心,那县令现在洛阳尚未回来,此事无需担心。即便被他发现也无惧,他敢将此事上报朝廷,直接做了他便是!”王不全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杀机,冷冷地道。

    李沧海的眉毛不由自主的抖了下,他沉吟道:“既然王县尉这么说了,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左弘济见状,脸上露出笑意,他急忙上前,笑呵呵地道:“李兄弟,我们现在就带你去粮仓,请!”

    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即跟着左弘济,往后院走去。

    常风眯了眯眼睛,看着王不全的背影,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出了左宅后门,顺着一条狭窄小巷一直走,约莫过了一刻钟时间,众人才来到一处破旧的宅院。

    这宅院断壁残垣,几间土屋倒塌,茅草全部挤压在房梁之上,将塌了一半的屋子给遮住了大半。

    王不全走到塌了一半的房梁下,将地上茅草扫开,露出一块木板。

    他伸手在木板上敲了三长两短的声响,只听嘎吱一声,木板被人从下而上给掀起来。

    “大人,您来了?”木板下是一处秘道,从里面爬出一个人,对着王不全行礼道。

    王不全对那人微微点头,随即右手虚引,说道:“李兄弟,请!”

    李沧海神色淡然,他一撩下摆,对常风招呼一声,便跟着王不全下到了密道。

    狄晴与粉儿留在左宅,这让他心中顾虑少了许多,他尚不能完全相信王不全,于是喊上了常风共同前往。

    密道宽有丈许,每隔十步就放着火把,将密道照的通亮。

    众人在密道之中走了数十米,眼前这才豁然开朗。

    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洞穴,洞穴之中堆着小山丘般的麻袋,数十名手持钢刀的劲装大汉,在洞穴之中来回巡视。

    “见过县尉大人。”见王不全前来,那些人纷纷躬身行礼,言语之间极为恭敬。

    王不全随意的挥了挥手,得意的向李沧海说道:“李兄弟,这些就是赈灾粮。”

    李沧海眯了眯眼睛,他扫了眼那些劲装大汉,果断的放弃了之前想法。

    他原本打算,只要自己查到王不全勾结奸商贩卖赈灾粮的证据,就以县令身份彻查两人,如此一来这些粮食就可以全数充公,用在灾民手中。

    不过,当他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布置之后,他立即察觉到之前想法根本不可行。

    为保住这些赈灾粮,王不全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别的不说,单就守护这里的劲装大汉,就不是他能够应付得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不全在正阳城势力之大,要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常风说的没错,王不全才是这里的县令。

    对于这种人,就要抓住其要害,一击毙命,倘若一击不成就会激发对方凶性,到时候若是被他反咬一口,反而得不偿失。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惟今之计,只有从左弘济身上着手,一步步瓦解两人。”李沧海瞥了眼左弘济,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走到那些粮堆前,李沧海认真的看了看,这些粮袋上都写大大的‘赈灾’字样,每一个袋子上都有着官印,的确是赈灾粮。

    “李兄弟,这些就是赈灾粮了,有我保护,你大可放心,任何人都休想查到我头上。”王不全拍着一袋粮食,得意的说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赞道:“早听闻正阳县乃王县尉之天下,如今一见,果然如此,佩服,佩服啊!”

    王不全甚是得意,他自信满满的道:“那是当然,这正阳县我可是经营多年才有如此成果,将货物交于我,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李沧海看着那些粮食,眉头忽然皱了起来。

    左弘济见他神色有异,忙问道:“李兄弟,有王县尉在,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左兄,你也是生意人,难道你没发现其中有些许问题?”李沧海反问道。

    左弘济顿时有些愕然,他看了看王不全,不解的道:“这些赈灾粮除了有些发霉之外,并无其他问题啊。”

    李沧海摇摇头,道:“不是赈灾粮的问题,而是经营上的问题。我在进城途中,遇到不少百姓逃难他处,而正阳城的难民却是极少。你们囤积了再多的粮食,倘若无人购买,这些粮食恐怕也只能发霉了。”

    “前往他处逃难的都是连半个铜子都拿不出的贱民,任由他们去便是,在正阳城内的难民却都是一些有钱的主,这些才是我们的主顾。”王不全不以为意的说道。

    “错,大错特错。”李沧海对他的话,不置可否的评判道。

    两人讶异的看着他,不明白他话中含义。

    李沧海抓起一把大米,道:“赈灾粮本就是用来赈济灾民,质量本就低劣,加上长年累月的积压,已有不少发霉。有钱之人又怎会愿意来购买这些粮食?这些粮食真正面向的还是普通灾民。”

    王不全理解了他的意思,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将这些卖给普通灾民?那些人可买不起啊!”

    “不是卖,是送。”李沧海微微一笑,说道。

    这话让两人吃了一惊,王不全眉头皱起,“你这是何意?”

    李沧海心中早已有了打算,所有的赈灾粮都掌握在他们手中,想要强行抢夺显然不行,眼下只能尽力让他们拿出一些粮食,赈济眼前灾民。

 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议计策

    “先拿出一部分粮食,进行免费发放,吸引更多的难民前来,待难民越来越多之时,再瞅准时机,一点点将价格抬高。”

    左弘济是个商人,他瞬间明白了李沧海的意思,“李兄弟的意思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啊!”

    王不全有些不理解,他向来只看重眼前利益,对他来说白花花的银子才是实实在在的。

    左弘济忙对他说道:“李兄弟的意思是说,咱们操之过急,应该按部就班的前行。咱们将价格提的太高,导致难民纷纷逃往他处,正阳城的难民只会越来越少,咱们的粮食自然也就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以赈灾的名义免费发放,就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难民前来。到时候,再一点点的将价格抬高,咱们就能死死的吃住所有的难民。”

    左弘济越说越是兴奋,眼中都开始放出光来。

    这种层层抬价的方法用在这里,简直就是完美。

    难民逃难,首要解决的就是温饱。

    先用免费发放的方式发给他们,要不了几天,难民就会形成依赖,这个时候把价格提上一点,还是在难民的承受范围之内,等这个范围内卖上几天,再次提高一点,难民虽有些怨怼,但依旧会购买。

    如此下去,只要他们保证一个合适的价格,所有的难民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入正阳,这种方法绝对比之前高价卖粮要可行的多。

    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不仅卖掉了烫手的赈灾粮,赚到了钱,还能博得善名。

    如此一举三得的方法,自己就怎么没有想到呢!想到这里,左弘济顿时对李沧海佩服万分。

    经过左弘济的解释之后,王不全也明白了过来,他兴奋的拍了拍李沧海的肩膀,赞道:“李兄弟,还是你头脑聪慧,这种方法,我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两位没有注意到罢了。”李沧海谦虚的说着,心中却是对冷笑连连,这两人皆是只顾自己,不管他人死活的小人嘴脸,看着都让人反胃。

    不过,反胃归反胃,这戏还是要演下去。

    “事不宜迟,明天就准备赈灾吧,记住一定要将赈灾的名声打出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难民来到正阳。”李沧海拍了下粮袋,眯着眼睛,深沉的说道。

    “此事就交给我王某人即可,我现在就让他们准备米汤馒头。”王不全双眼放光,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毕竟,这些赈灾粮也着实有些烫手。

    王不全留下吩咐众人准备食物,左弘济带着李沧海返回左宅。

    “左兄,你与王县尉认识多久了?”李沧海双手笼在袖中,随意的问道。

    左弘济腆着个大肚子,一路哼着小曲,心情很是不错,似乎早已忘记自家还有丧事。

    “我与王兄相识已有两年,当时我外出经商,却被山贼劫掠,险些命丧黄泉,是王兄赶跑了山贼,救出了我。”

    这时,跟在他身后的常风突然停了下脚步,但随即又跟了上来。

    李沧海用余光瞥了眼他,心中了然,于是不露声色的对左弘济说道:“如此说来,两位的关系一定很好了。”

    “那是自然,这正阳城所有的赌场、妓院都是由我出资建造,王兄则负责管理,所赚到的钱财,我们五五分成。李兄弟,你别看这正阳城小,但全在王兄一手掌握之中,所以,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贩卖赈灾粮之事。”左弘济得意洋洋的说道。

    说话间,三人回到了左宅。

    想到自家妻子还在陈尸堂前,左弘济挤出了几滴眼泪,对着李沧海拱手之后,就一路小跑了过去。

    李沧海和常风两人走到花园凉亭,此时正值月黑风高,凉亭上的灯笼被风吹的左右摇晃。

    “方才见你神色有异,可是有所发现?此处静谧无人,你可以说了。”李沧海坐在石凳上,淡淡地说道。

    常风肃立一旁,稍作犹豫之后,认真的道:“大人,你装作要和他们做买卖,是不是想要除掉王不全?”

    李沧海扫了眼四周,让他坐下,淡淡地道:“既然你已经看出来了,那我也不瞒你。不错,我正是要将王不全这个毒瘤给除掉。”

    听闻此话,常风顿时跪了下来,他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郑重的道:“大人,倘若你能除掉王不全,常风愿誓死相随大人!”

    李沧海点了点头,“你先起来,本官有些事情要询问你。”

    “大人,相信小人?”常风跪在地上,诧异地道。他似乎不敢相信,李沧海会真的相信他。

    “本官初次到任,手下能用之人也只有你一人,不相信你,还能相信谁?”

    常风顿时感激涕零,他紧紧的抱拳道:“有大人这番话,小人必定惟大人马首是瞻!”

    李沧海抬了抬手,让他起身说话,他实在看不惯别人给他下跪。

    “我问你,王不全在正阳城有多少势力?”

    “回大人,王不全在正阳城,有赌坊三座、妓院两座,这城里的地痞无赖也全归他所管。另外,衙门之中超过八成也都是他的人。”常风如实回道。

    李沧海顿时有些头疼,这王不全的势力还真不小,黑白两道以他为尊,要是不把这股黑暗势力给连根拔起,他这个县令简直就形同虚设啊!

    “除了贩卖赈灾粮,他可还做过其他恶事?”李沧海觉得自己有必要多收集些证据。

    常风愤愤地道:“王不全做过的恶事罄竹难书,鱼肉百姓,欺压良善,强抢民女,逼良为娼,其所作所为简直人神共愤!”

    “乖乖,这王不全还真是符合**的形式标准啊!看来这黑暗势力,自古如是啊!”李沧海在心中嘀咕了几句。

    他沉吟道:“你对左弘济了解多少?”

    “此人家道殷实,颇有资财,如他所说,王不全的势力,大多数都是他出资。”常风顿了顿,扫了眼周围,压低声音道:“对了,听说他手中有一个账本,上面记载着他们所获得的所有不义之财。”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奴仆自杀

    账本?

    李沧海眼睛突然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只要找到账本,还愁整不了王不全?

    “你可能查到账本被他放在何处?”

    常风有些为难的挠了挠头,“此事我也只是听说,到底有没有还是另外一回事。”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左弘济作为商人,一定会有所记录。”李沧海沉思起来。

    “大人,还有一事,我觉得很奇怪。”常风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说道。

    “何事?”李沧海用手撑着下巴。

    “方才听左弘济说他在两年前曾被山贼劫掠,我想起一件事情。当年,我们前去清剿山贼时,整个山寨只有几个喽啰,我们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了。后来,在山寨地牢里发现了捆人的绳索,但所捆之人却不见了踪影。如今想来,那被捆之人会不会就是左弘济?”常风疑惑道。

    听闻这番话,李沧海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抓到了某些重点。

    他梳理了一下两人所说,时间地点都极其吻合,但两人却没有碰到,这就有些奇怪了。

    左弘济说,他是被王不全所救,这点可以肯定。

    常风说王不全让他们剿贼,自己却躲在后面,这点也可以确定无疑。

    那么问题来了,倘若左弘济是被王不全所救,那王不全为何要瞒着众人?

    “清剿山贼是谁提出来的?”李沧海沉思片刻,问道。

    “王不全。”

    李沧海轻笑了下,顿时猜出了大概。

    “大人,您笑什么?”常风一脸疑惑。

    “如果我猜的没错,这应该是王不全自导自演的一处好戏。他与山贼勾结,抓了左弘济,再提出剿灭山贼,趁着你们去剿贼之际,他再暗自救走左弘济。”李沧海眯着眼睛道。

    常风瞪大双眼,“可是他这样做,究竟目的何在?”

    “你看到现在他们的关系,就该猜出他的目的。”

    “可他那时并不认识左弘济啊!”常风不解的道。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没见过,总归听说过吧。你也说过,左家世代为商,颇有家资,乃是正阳城有名的富绅,王不全定是听闻之后,才勾结山贼抓了左弘济。”

    常风恍然醒悟,王不全这样做,不仅清剿了山贼,还让左弘济落了个天大的恩情。

    “娘的,这厮也忒奸诈了。”常风一想到自己被人当枪使,就一肚子无明业火。

    “王不全绕了这么大一圈,恐怕不单单是为了拉拢左弘济这么简单。要想彻底除掉王不全,就要有确凿的证据。”李沧海想到那家仆被他一脚给踢晕之事,就觉得此事绝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大人放心,我会尽量去收集证据。”常风双手抱拳,郑重地道。

    “常风,你去监牢再询问下那名家仆,我觉得他有些事情还没有说出来。”李沧海沉吟道。

    常风点了点头,随即便离开了左宅。

    此时,已是深夜时分。

    李沧海在凉亭中来回踱步,想着如何分化王不全与左弘济。

    王不全心机深沉,左弘济又对他信任有加,没有确凿的证据,左弘济绝对不会相信他之所说。

    在凉亭之中思索了小半个时辰,就在他刚要回屋睡觉时,常风突然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大人,出事了,那家仆死了。”

    李沧海脚步骤停,忙问道:“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发生何事,我赶到监牢时,那家仆已经气绝身亡。”常风擦了下额头汗水,道。

    “尸体现在何处?”

    “还在监牢之中。”

    李沧海眼中闪过一缕精光,沉声道:“走,咱们去看看。”

    正阳县监牢。

    李沧海蒙着脸,跟着常风走了进去。

    “常大哥,仵作呢?”一名狱卒搓着双手,急切地问道。

    常风指着身后的李沧海道:“呶,这就是新来的仵作。”

    “他怎么蒙着脸啊?”那狱卒疑惑地问道。

    “我近来偶感风寒,怕传染给了你们,这才蒙上脸。请问尸体在哪里,我要去验尸了。”李沧海故意咳嗽了几声,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犯人猝死狱中,这要是追查起来,狱卒免不了要受到些责罚,他对仵作是谁并不感兴趣,他只求仵作证明狱卒的死与他无关,就让他阿弥陀佛了。

    那狱卒急忙引着两人走到了最里面的重犯牢房,指着牢中躺着的尸体,道:“这就是尸体了。”

    李沧海抬脚走了进去,之前那仆人此时已经身亡多时,他双眼圆睁,表情痛苦而狰狞,口中流出大量血水。

    蹲在尸体前,仔细的观察了一番,他沉声道:“死者体温尚在,死亡时间应该不超过两个时辰。”

    用手掰开尸体的嘴巴,李沧海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可有何发现?”常风见他眉头紧锁,急忙将头凑了过去,等他看到时,却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的舌头怎么断了?”

    “舌根断裂,看来这就是他的死因。”李沧海看着他嘴里的半截舌头,说道。

    常风忍住想要呕吐的冲动,他使劲的咽了口酸水,道:“这么说来,他是咬舌自尽了。”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从布包里掏出镊子,将死者口腔中的半截舌头给夹了出来,放在眼前看了一会,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见他从尸体之中掏出舌头,常风的嘴角狠狠地抽动了几下,那狱卒则是忍不住跑到角落呕吐了起来。

    “大人,您这是作甚?”常风见他将舌头夹出,放在一个布袋,不觉有些奇怪。

    “提取证物,以备检验。”李沧海将布袋收起,沉声说道。

    “大人,既然确定他是自杀,还有必要检验吗?”常风有些不解,小声问道。

    “你怎知他是自杀,而不是被杀?”李沧海用手翻着死者眼皮,头也不抬的反问道。

    常风挠了挠头,道:“咬舌自尽,不是很明显的自杀行为吗?”

    李沧海微微一笑:“亲眼所见也不一定会是真的,你去问一下狱卒,死者死前可有何反常行为。”

    常风站起身,对那狱卒问道:“冬瓜,我问你,死者死前可有反常行为?”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断舌之厄

    那狱卒冬瓜吐的脸色发青,他撇了撇嘴,道:“没有啊,他一直靠墙而坐,动也没有动过。”

    “这段期间,可有别人来过?”李沧海站了起来,问道。

    冬瓜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道:“这期间只有跛子来送过饭,除了他之外,就再没有人来过。”

    “跛子是谁?”李沧海疑问道。

    “跛子是我们这的厨子,所有犯人的食物都是他亲自送的。”冬瓜老实地回答道。

    李沧海来回跺了几步,沉吟道:“去将那跛子找来问话。”

    冬瓜应了一声,急忙往牢房外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