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名侦探-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国忠哼了一声,他神色恭敬地道:“我虽身为宰相,但要负责陛下安危,又焉能分身去查找阴谋线索?”
李隆基听了半天,他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耐烦的喝道:“都给朕闭嘴!朕年事已高,封禅之事,朕势在必行。崔涣,朕允你便宜行事,命你彻查此事,清除途中一切障碍。”
崔涣眼睛一亮,忙跪了下去,大声拜道:“臣,领旨!”
群臣纷纷侧目,杨国忠看着崔涣的眼神,充满了怨毒的嫉妒。
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说崔涣,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其权利之大,可以对所有人生杀予夺。
杨国忠入朝为官多年,无论他如何溜须拍马,李隆基也从未给过他便宜行事之权。
崔涣心知责任重大,领命之后,立即退出了朝堂。
退朝之后,李隆基踱步走在御花园之中,一言不发。
“官家,您愁眉不展,可有心事?”身穿锦袍华服的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后,问道。
李隆基面色凝重,将一直拿在手中的奏折,交给高力士,道:“你自己看吧。”
高力士恭敬地接过奏折,他仔细的浏览了下奏折上的内容,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力士,对于此事,你如何看?”李隆基沉声问道。
高力士稍一沉思,道:“陛下,奏折上所说应该不假。建宁王为人正直,且心系朝廷,他既然用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至长安,事情绝不简单。”
“倓儿所说与崔涣不谋而合,但是却与刘通所奏,出入甚大。刘通的奏折上只说,梁修妄图谋反,被他查明情况之后,已经畏罪自杀。你觉得,朕应该相信谁?”李隆基踱着步子问道。
“老奴觉得,建宁王之言较为可信。臣怀疑,建宁王所说的这个‘逆鳞玄武’,恐怕会与黄河石碑有所牵连,这摆明了是要对陛下不利。”高力士沉吟道。
第一百七十八章 暗潮涌动
李隆基背着双手,他看着满庭芬芳,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力士,朕已经老了,这封禅之事,可等不了太久了啊!”
“陛下正值壮年,何来年老一说?陛下若信不过崔涣,老奴愿意替陛下分忧解难。”高力士忙跪在地上说道。
“崔涣直言敢谏,朕甚慰之,不过,他之能力在于治国,对于查案,恐怕力有不逮。”李隆基捋着胡须道。
“陛下放心,有老奴在一日,就绝对会保护陛下安危。老奴这就命人前往洛阳,将所有隐患彻底解决!”高力士眼中闪过一抹杀机,沉声道。
李隆基双手按在栏杆上,满庭芬芳飘摇而下,他忽然咳嗽了起来。
高力士忙站起身,走到李隆基身后轻轻的拍打着他的后背。
“力士……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李隆基剧烈的咳嗽了一阵子后,突然吐出一口血痰,平静地问道。
高力士强颜欢笑道:“陛下正值壮年,又怎会老?太医不是说了么,您这是操劳过度所致。”
李隆基摆了摆手,道:“朕之身体,朕比谁都清楚。朕坐这皇位也有几十年了,大唐能有如今盛世,朕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力士,你可知朕如今最为挂念的是什么?”
高力士虽心知肚明,但还是作出沉思的表情:“陛下是在担心太子殿下?”
“亨儿有你们这群大臣侍奉,朕并不担心。朕最为牵挂的是爱妃,朕年迈体衰,倘若朕死了,爱妃该如何是好?”李隆基眼中似乎浮现出一道绝色身影,脸上无尽悲伤与不舍。
“陛下,您洪福齐天,怎能轻易言此啊!”高力士泪流满面,他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道:“陛下,老奴定会搜遍天下,也要替陛下找到长生不老之药!”
“长生不老?那些只是传说罢了,力士,你之心意朕以明了。朕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多陪陪爱妃。”李隆基叹息道。
此时,一名宫女低头从前方走廊走了过来,见到李隆基,那宫女忙跪了下去,低头道:“陛下,娘娘在梨园设宴,等待陛下驾临。”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即命宫女带路,一路往梨园走去。
高力士看着李隆基的背影,暗暗发誓道:“陛下,不管您信与不信,老奴都会替您找到长生不老药。”
高力士离去之后,跟着他身后的一名小太监,悄然无息的走到了一处偏殿。
偏殿之中,杨国忠从布幔后走了出来,那小太监见状,忙跪下行礼。
杨国忠摆了摆手,他起身回话。
小太监四处瞅了一眼,然后凑到杨国忠身边,嘀咕了起来。
听完之后,杨国忠眉头皱道:“你可听清楚,陛下和高力士所说与‘逆鳞玄武’有关?”
小太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杨国忠拿出一袋钱财塞进小太监手中,将其打发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回到杨府之后,杨国忠来回踱步,过了许久,他才作出决定。
“魑、魅,你二人速将此信送至洛阳,还有,最好借他们之手,除掉崔涣!”杨国忠召集了两名亲信,将亲笔信交给两人后,压低声音说道。
两名穿着黑衣,头戴黑袍,只露出一双眼睛,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人气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杨国忠身边,接过信件之后,又默然无声的消失。
“崔涣啊崔涣,你屡次三番与我作对,你不离开长安,我还拿你没办法,既然你主动离开长安,那就怪不得我了,哼哼。”杨国忠眯着眼睛,嘿嘿笑了起来。
却说,李沧海从昏迷中醒来,他愕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软榻上。
稍微一动,就牵动左胸上的伤口,疼的他浑身发抖。
他挣扎着坐了起来,一眼就看到狄晴正趴在圆桌旁,用手撑着脑袋,在不停的打着瞌睡。
李沧海愣了下,他头疼万分,脑子里好像成了一片浆糊,任何事情也想不起来。
“啊!你醒了?”狄晴听到动静,突然清醒了过来,她快步走到床边,搂着他嘤嘤的啜泣了起来。
“沧海,我以为你再也醒不过来了,呜呜……。”狄晴紧紧的搂着他,生怕再一松手,就会见不到他似的。
李沧海心中一暖,他抚摸着狄晴的秀发,柔声道:“我这不活过来了吗?对了,这是什么地方?”
狄晴擦了擦眼泪,道:“这里是正阳县衙,沧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会伤成这样?要是这匕首再偏上几寸,可就要刺到你的心脏,究竟是谁下的手?”
李沧海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片刻,他才回想起自己当时似乎在堵黄河决口,没想到王不全的管家竟然行刺自己,之后他兵行险招,抱着同归于尽的念头,跳入了洪水之中,再后来他开始凿船……。
“晴儿,黄河决口情况如何?”想起事情经过,李沧海忙紧张的问道。
“黄河决口已经堵住了,剩下就是加固堤坝与分流洪水。工部已经派水利官员前来,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狄晴看着他左胸的伤口,俏脸微寒的道:“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就不要和别人拼命了,要不是常风发动百姓四处寻找,你早就被淹死了!”
狄晴语气冰冷,但言语间流露的却是关心,她杏眼微红,刚拭去的泪珠儿又险些落了下来。
李沧海挠了挠头,他咧嘴笑了笑道:“晴儿,你不知道,当时情况紧急,我也只能拼死一搏。否则,洪水冲破堤坝,整个正阳城都会变成泽国。”
“那你可有想过我?你若是死了,我怎么办?”狄晴红着眼睛,粉唇紧咬的道。
李沧海抚摸着她的秀发,认真的道:“晴儿,人生于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是我的责任。能救满城百姓之命,即便是死,我也值了。”停顿了一下,他忽然在狄晴额头亲吻了一下,沉声道:“何况,你们还在城中,我要救百姓性命,更要救你们的性命。”
狄晴已经是泪痕涟涟,她看着李沧海,啜泣道:“沧海,你还记得在冥宫我说过的话么?你死,我死。你活,我活。今生今世,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陪着你。”
第一百七十九章 疑点再现
李沧海鼻子一酸,紧紧的将狄晴搂在了怀中,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没有白活。
“狄姑娘,我来替你了!”门外突然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张悬命随即推门走了进来。
他看到两人搂在一起,顿时愣了下。
“打扰,打扰。”张悬命眼珠子咕噜一转,立即满脸赔笑的对两人抱拳,说着就要退出门外。
狄晴红着脸,忙从李沧海怀中挣脱,站到了一旁,低头玩弄起了腰间玉坠。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他嘿嘿一笑,喊道:“张兄,你来的正好,我刚好有事要询问你。”
“李大人,你确定在下这时候来,时辰正好吗?”张悬命挤眉弄眼地道。
李沧海翻了个白眼,无语了一阵子,道:“张兄,我问你的可是很严肃的问题。”
张悬命见他一脸正色,忙收起了嬉笑,问道:“李大人有什么事情,尽管问就是。”
“大庙村那些中毒的百姓,现在如何了?”李沧海想起那些百姓,不禁有些担忧。
“大人放心,他们已经安然无恙。”张悬命走到床边,边帮他换药,边道:“大人啊,您可真要好好谢谢狄姑娘,为了照顾您,狄姑娘可是三天没有合眼了,要不是有狄姑娘精心照料,大人恐怕很难醒过来呢!”
李沧海感激地朝狄晴笑了下,狄晴脸颊绯红,忙道:“沧海,你刚醒来,需要补补身体,我这就去给你弄些吃的来。”
说着,狄晴就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
“我已经昏了三天?那我是怎么被找到的?”李沧海有些愕然。
张悬命给他换好了药,道:“大人,您真是福大命大,找到您时,您这胸前还插着匕首,整个人都被泥沙裹成了一团。我还以为少说也要七八天,您才能醒来,没想到三天您就醒了。”
张悬命给他敷上的药,具有清凉止痛的效果,李沧海笑道:“我能醒这么快,全靠张兄的疗伤圣药啊!对了,除了我之外,可还找到其他人?”
“我们在洪水中找到一具尸体,不过死者的双眼被人给扣了出来,而且腹内有大量积水,似乎是溺水而亡。大人,那人该不会就是行凶之人吧?”张悬命好奇的问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稍作沉思,就强行从床上下来,穿起了衣服。
“大人,您这是要去哪?你现在刚醒过来,需要多多休息才是啊!”张悬命愣了下,忙说道。
李沧海穿戴整齐,他沉声道:“我身体已无大碍,无需担心。有些事情,我必须立即弄清楚才行。”
说着,李沧海不顾张悬命阻拦,离开了房间。
刚走出衙门,却在衙门口遇常风撞了个满怀。
见李沧海醒来,常风欣喜万分,忙对他弯腰行礼。
“常风,我且问你,你们找到的那具尸体现在何处?”李沧海伤势未愈,走上几步顿时扯动结痂的伤痕,疼的吸了口冷气。
“回大人,水中浮尸与伤疤的尸体现在义庄内存放。”常风忙恭敬地回答。
李沧海闻言不禁吃惊,他眉头微挑道:“伤疤也死了?何时发生之事?”
常风挠了挠头,道:“就在您率人前往堵住黄河决口之时,当时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大人身上,直到事后才发现,伤疤早死在了龙王庙之中。”
“他是如何死的?”李沧海脸色有些凝重的问道。
“回大人,他是被人割喉致死。”常风回想着道。
李沧海沉思了起来,片刻之后,他让常风头前带路,直往义庄而去。
义庄之中,放着两具有些发臭的尸体。
他掀开白布,两具尸体顿时映入眼帘。
其中一具尸体,浑身浮肿,皮肤发白,身上有很明显的水泡迹象,这人面目扭曲,双眼眼眶发黑,眼球早已腐烂。
尸体被泡的面目全非,但李沧海依然能够认得出来,这尸体正是刺杀他的管家。
而另外一具尸体,则是伤疤,伤疤喉咙处虽结了一层血痂,但依然可以看到他脖颈间触目惊心的伤口。
常风脸色难看至极,险些没吐出来,不过,跟着李沧海经历这么多,他的心性倒变得坚定了不少。
强忍着腹中酸水,常风凑了过去,问道:“大人,您认得此人?”
指着被水泡过的尸体,常风一脸的疑惑,这尸体都面目全非了,难道大人还能认得出来?
“此人你也认得,他就是王不全的管家。”李沧海摸着下巴,沉声道。
“是他?”常风愕然,他看了看尸体,又看了看李沧海,恍然大悟般的道:“这么说来,他行刺大人,是为了给王不全报仇?”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恐怕没那么简单,此人身手敏捷,似乎功夫不错,但他却一直隐藏自己的实力,若非当时我们在船上搏斗,让他施展不开,恐怕躺在这里的就是我了。”
停顿了一下后,他皱着眉头,沉思道:“何况,王不全与他并无太大恩情,他没有理由去为了王不全报仇而拼命,这其中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常风挠了挠头,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忙从怀中拿出一个信封,道:“大人,金吾卫的各位将士已经回去洛阳,临走之前,他们给了小的这个,说是里面有大人让他们调查的事情。”
李沧海点了点头,金吾卫的职责是戍卫洛阳,没有命令,不得私离洛阳。
皇甫坤借给他数十名精英将士,助他铲除王不全,已经是破例为之,自然不能长时间逗留。
李沧海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一张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沧海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常风有些好奇,他忙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这信上,究竟写着什么?”
“信上说,在大庙村的那晚,有一个人,靠近过几口煮饭的大锅,那人就是他。”李沧海一指管家,沉声道。
常风吃惊不已,他愣愣地看着尸体,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大人,您是说,是他在粥里下了毒,才让我们腹痛如绞,浑身乏力的?”
第一百八十章 蹊跷死因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抓到了重点,可重点究竟是什么,却又无法说清。
就好像,他分明知道对面有人,却因为中间隔着窗纱,难以看清对方的脸面。
对于李沧海这种探寻**极强的人来说,这种感觉,让他很难受,仿佛百爪挠心一般。
“大人,您没事吧?”见李沧海神情有些烦躁,常风吓了一跳,忙问道。
常风还以为他伤势复发,匆忙朝他走去,却不小心扯到了尸体的衣袖,由于尸体被水浸泡过,衣服也变得极为脆弱,轻轻一扯,吱啦一声,就给撕下了大片。
正自烦躁间的李沧海,猛不丁瞥见被撕下的衣袖,眼睛不经意间看到尸体的左臂上,竟然有纹身出现,他慌忙凑了上去。
由于尸体被水泡的发肿,纹身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但仔细辨认,还是能够看出大致的形状。
“这是……只乌龟?”常风也凑了过去,仔细辨认道。
常风感到很是诧异,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居然有人把乌龟纹在身上的,这可真是奇哉怪也。
李沧海脸色凝重,他沉声道:“这不是乌龟,而是玄武。”
“玄武?我听说书的说过,但他为何要纹只玄武在身上啊?”常风越发的困惑,在他看来,玄武和乌龟并没有太大差别,纹只玄武又是何意?
李沧海没有回答他,他长长的吐了口气,心道,原来如此,这样一切都说的通了。
这管家其实就是‘逆鳞玄武’之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管家非要杀他。
李沧海在洛阳破坏了‘逆鳞玄武’的好事,关于‘逆鳞玄武’会寻仇,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寻仇。
而且看情况,此人在之前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
因为,他在调查王不全时,这管家若想杀他,有足够的时间,根本不必等到他跑去堵黄河决口时,冒险跟到船上,进行刺杀。
李沧海暗自猜测,很有可能是两种情况,要么就是时机未到,要么就是管家根本不知道他在洛阳的所作所为。
还有就是,这管家为何要向众人下毒?
很明显,这管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杀人,他没有下致命的毒药。
那么,他下毒让众人失去行动力的目的,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难道,他故意下毒,就是不想让黄河决口被堵上?”李沧海思来想起,似乎也只有这种可能,较为合乎常理。
揉了揉太阳穴,李沧海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倘若真的如他所猜测,此事恐怕和‘逆鳞玄武’脱不了干系。
首先,这管家隐藏在王家的目的究竟何在?他既是‘逆鳞玄武’组织之人,那王不全会不会也和这个组织有关?
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他脑海,让他很快陷入了沉思。
“大人,这天气炎热,尸体无法久放,需要尽早掩埋才是。”常风见他眉头紧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拼命的忍着尸臭,说道。
李沧海定了定心神,常风说的不错,这两具尸体已经有些发臭,再搁置下去,只怕会产生瘟疫。
他决定暂时放下满脑子的疑团,先观察另一具尸体。
李沧海先是撕下伤疤的衣服,见他手臂上并没有玄武纹身,才舒了一口气。
伤疤的致死原因,其实就是喉管被利刃切断导致。
从伤口的横切程度来看,凶器应该极其锋利。
“发现尸体后,你们可有找到任何线索?可有找到凶器?”李沧海沉声问道。
常风尴尬地摇头,道:“大人,您也知道,小的这能力有限……虽说小的在庙中查看过,但实在是一无所获。”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心道,这样可不行,看来以后要好好训练他们,或许可以将前世刑侦的那一套教给他们,这样一来,办案效率定然会有所提升。
想到这里,李沧海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期待之色。
使劲甩了甩头,让自己保持清醒,李沧海蹲在尸体前仔细检查了起来。
既然现场毫无发现,只能从尸体上寻找线索了。
伤疤先是杀了林老三,接着自己又被人所杀,这不禁让人怀疑是有人为了给林老三报仇才下的手。
不过,他查过林老三,这林老三以前是个地痞无赖,名声并不甚好,说有人为他报仇,这个理由李沧海是不会相信。
何况,伤疤已经认罪,等待他的将是律法的惩治,犯不着冒着风险再去杀他。
李沧海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杀人灭口!
他用验尸钳小心翼翼地拨开死者衣服,死者浑身上下除了喉管触目惊心的伤痕,再无其他伤。
李沧海不禁有些郁闷,想到自己也算是破获了几桩命案之人,难道会栽倒在这桩命案之上不成?
振奋精神,他再次投入到了尸检之中。
仵作的验尸方法,通常是为了查出死者或直接或间接的死因。
李沧海的尸检,则是侧重尸体上的一些致死细节。
毕竟,他所学习的刑侦手段,就是要从各个细节入手,从而查出死亡真相。
足足看了尸体一个时辰,常风都差点给这尸臭熏得背过气去,他终于在伤疤的嘴唇发现一丝痕迹。
“大人,这是什么?”常风见他从死者嘴里夹出一片半寸长短,犹如雪片般发黄的东西,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沧海仔细的看了看那东西,他也是一脸疑惑:“这是一片皮肤,奇怪,他的嘴里怎会有皮肤?”
“皮肤?该不会是人的皮肤吧?”常风愕然的问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沉吟道:“这似乎是他咬住凶手,从凶手身上咬下来的。”
常风吃了一惊,道:“大人,我知道了!这一定是凶手手上的皮肤。”
“何以见得?”李沧海问道。
“大人,您忘了此人在龙王庙是被直立捆在木柱上的?既然有人想要杀他,就一定不能让他发出声音,我猜凶手一定是用手堵住了他的嘴,然后用匕首将他杀死。不过,凶手没想到,伤疤此人性情凶狠,挣扎之下,竟将他给咬了一口。”常风将心中猜测,小心翼翼地说出来。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为官一任
李沧海闻言,眼睛忽然一亮,他瞬间想通了其中关键。
常风的话,让李沧海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管家虎口的伤势。
他之前检查管家左臂刺青时,就见到管家的左手虎口,掉了一层皮。
李沧海忙走到管家尸体旁边,蹲在尸体旁,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管家左手虎口不仅掉了一层皮,似乎还有一圈牙印。
那牙印咬的极深,即便管家被火泡的有些浮肿,依然可以看到牙印的痕迹,其咬痕之深,可见一斑。
“原来如此。”李沧海长长的吐了口气。
“大人,您知道凶手了?”常风对他观察管家的尸体表示不解,不是在找杀害伤疤的凶手吗,怎么跑到管家那里去了。
李沧海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其实凶手就是他。”
常风见他的手指指着管家,整个人都愣住了。
“大人,您是说,伤疤是被他杀的?”常风愣愣地问道。
“还要多谢你提醒了我。你说的不错,凶手杀人时,的确是被人捂住了嘴巴,然后用匕首杀死。”李沧海指着管家的左手虎口,道:“你看他的虎口,他的虎口有明显的牙齿咬过的痕迹,而且虎口上掉了一块血肉,只要将伤疤的牙齿与这咬痕进行对比,这点就能够确定无疑。”李沧海沉吟道。
常风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道:“大人,这怎么比较啊,他都已经死了。”
李沧海微微一笑,随即命人买了一个馒头拿了进来。
常风愣愣地看着他,心道,大人的口味也忒重了些,这里恶臭扑鼻,居然也能吃的下去馒头?
李沧海拿着馒头走到伤疤尸体跟前,然后捏住他的下巴,将他的下颌拉开,把馒头塞进他嘴里,然后轻推了一下,一个完整的牙印顿时出现在馒头上。
随手将馒头丢给常风,李沧海说道:“你对比下馒头上的咬痕,就知道我所说是真是假。”
常风这才恍然,他忙拿着馒头,和管家尸体上的伤痕对比了起来。
“大人,真的如您所说,这咬痕果然一致。”常风无比敬佩,他看着两具尸体,不解的道:“可是大人,小的不明白,为何他要杀死伤疤呢?”
李沧海双手背在身后,沉吟道:“这也是我最为疑惑之事。”
伤疤不是‘逆鳞玄武’之人,管家杀他灭口,究竟所为何事?
管家此人在王不全被捉住的当天,就连同伤疤等地痞被带到了大庙村,在此之前,两人不可能没有交集,但管家并没有动手杀掉伤疤。
反而是在伤疤杀人被抓之后,管家才杀了他。
似乎,管家生怕伤疤会透露什么秘密,才杀人灭口。
“常风,与伤疤同时抓到的几人,现在何处?”李沧海忽然想起,当时抓到伤疤时,他身边还跟着三人。
“回大人,他们现在大牢之中。”常风恭敬地道。
“去审审他们。”李沧海双手背在身后,深深的说了一句。
他伤势未愈,常风便找了顶轿子,载着李沧海直往正阳县监牢而去。
一路上,李沧海见到街道两旁,架起了一排排的大锅,那些逃难的百姓,井然有序的在城中生活,没有任何混乱。
每逢灾难,必会伴有混乱,这也是他最为担心之处,可眼前一片祥和,让他有些疑惑。
掀开轿帘,李沧海向跟在轿子旁边的常风询问了起来。
常风恭敬地回答道:“大人,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啊!小的们也没有想到,全县六成以上的百姓逃难至此,竟然如此井然有序,甚至没有人敢捣乱。这些难民得知您开仓放粮,赈济他们,而且还身先士卒的去堵黄河决口,他们都把您当成救世菩萨一样。往日里的那些地痞无赖,一个个也老实了起来,连王不全都被您砍了,他们此时躲还来不及呢,又怎敢出来闹事?”
李沧海笑了笑,对常风所说,他不以为意,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罢了。
“大人,您不知道,自从百姓们知道您的壮举之后,满城百姓对您是尊崇有加,就连小的们也跟着沾光不少。小的们虽身为官差,但出去办事,总会受到百姓非议,这白眼以前就受到不少,可现在跟着大人,百姓们对小的们可是真心的客气啊!”常风感慨道。
李沧海淡淡一笑道:“推己及人,你们对百姓,正如本官对你们。倘若本官对待你们,犹如你们对待百姓那般,你们又岂会喜欢本官?同样的道理,你心中装着百姓,百姓自然对你爱戴有加。只要你们视百姓为父母,而非将自身当成百姓父母,有没有本官,你们都会受到百姓们之尊敬。”
这番话听得常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他低头沉默了许久,不断琢磨着这番话,瞬间犹如醍醐灌顶,幡然悔悟。
片刻后,他忽然正色道:“大人教训的是,小的以前当差,的确做了不少错事。从今以后,小的谨听大人教诲,做个为民做主的官差。”
一行人很快到了监牢,常风头前带路,李沧海紧随其后,走了进去。
监牢之中,断指三人身穿囚服,正无精打采的躺在牢中,嘴里叼着枯草,盯着牢房顶发愣。
“你们几个,县令大人来了,还不快快起来参拜?”常风走到牢房前,怒目圆睁的厉喝道。
断指三人被他一声大喝,吓了一跳,他们本是无赖,刚想破口大骂,蓦地瞅到李沧海,三人浑身一个激灵,忙蹦了起来,对着他跪了下去。
李沧海长相较为俊秀儒雅,与威严二字相差甚远,但三人见到他,总会从心底发出惧意,就好像是老鼠见到猫时,那种天生的惧意。
狱卒冬瓜勤劳的搬来一张椅子,李沧海下摆一撩,正襟危坐起来。
严厉的目光自三人身上扫过,断指三人纷纷身体颤抖不止。
“我来问你们,你们与伤疤认识多久了?”李沧海淡淡的问道。
三人相互看了看,低头道:“回大人,我们与他并不熟识,只是在大庙村时,才与他认识。”
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窦凸显
“抬起头来回话!”李沧海一声厉喝,将三人吓的险些坐在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