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晴还没说话,从大锅旁突然窜出一个人来,这人浑身脏兮兮的,活像刚从煤矿里挖煤出来的苦力,一说话露出两排白牙。

    “我张悬命答应你的事情,自然会做到,这些药都是我买来的。别看这些汤药外观不雅,但效果却是极佳,有病者喝之既愈,无病者强身健体,可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你要不要来上两碗?”

    说着,那游方郎中张悬命,抄起瓷碗,就从大锅里盛了一碗浓郁的汤药,朝他递了过去。

    李沧海略感诧异地看着他,“你还没走?”

    张悬命胡乱擦了下脸上炭灰,说道:“我答应你的事情还没有完成,自然不能走。”

    李沧海对他抱拳,躬身道:“阁下不仅信守承诺,连这医术也如此高明,我替这些难民多谢你了。”

    张悬命看着他,道:“‘冰瑶雪莲’是何等珍奇之物,你都能眼睛不眨的拿来救治素不相识之人,我身为医者,自当竭尽全力,帮助这些难民。”

    “那就有劳阁下了。”

    狄晴分发完了汤药,来到了他身边,道:“沧海,听说王不全家中发现了命案,这是怎么回事?”

    李沧海点了点头,将事情原委对她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狄晴吃惊不已,她难以置信的道:“没想到小虎子偷东西,却引出一桩谋杀案,那你可有查到凶手?”

    “我已经锁定了凶手,但眼前还缺少确凿的证据,此番前来,就是想让你随我一起去探查一下案发现场。”李沧海低声说道。

    狄晴杏眼一亮,急忙点头。

    让张悬命代为照看粉儿,李沧海带着狄晴就离开了福田院。

    王不全带人去找姓鲁的商人麻烦,这是他寻找密室的最好时机,有狄晴在身边,他可以安心的寻找线索。

    王家宅院,忙碌了一天的家丁仆人,大多数都已休息,只有少数护院在巡视。

    “沧海,这么多房屋,我们要往哪里去寻找?”狄晴躲在暗中,秀眉微蹙地道。

    “密室的方位我已知晓,王不全此人迷信方术,有一座炼丹房,密室就在炼丹房之中。”李沧海用手一指不远处的房屋,低声道。

    狄晴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发现那座房屋前,站着两名护院在那里看守。

    不过,这倒难不住狄晴,她悄然无声的出现在两名护院身边,双手拍出,两名护院都没来得及反应就直接晕了过去。

    李沧海吓了一跳,他还没做好部署,没想到狄晴就已经解决了战斗。

    无奈地摇了摇头,急忙从角落里走出。

    他推门而进,房间正中放着一尊半人高的丹炉,两排的木架上,放置了各种各样的瓷瓶,以及炼制丹药的材料。

    李沧海扫了下,他能够认出的大多是一些水银、朱砂之类的金石。

    “沧海,密室在哪里?”狄晴寻找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密室,便问道。

    李沧海径直走到丹炉前,围着丹炉仔细观察了起来。

    从哑巴厨子的口中得知,机关位于丹炉的一只鼎足,借着烛光寻找了一会,他果然发现了异常。

    这三足丹炉的其中一只鼎足,较其他两只要亮的多,那是经常用手转动过的痕迹。

    李沧海伸手在那鼎足中间一段用力拧了起来,随着鼎足转动,侧面墙壁顿时翻出,露出一条入口。

    两人对视了一下,随即走了进去。

    李沧海在前,狄晴在后,两人顺着密道一路往下走去。

    几经转折之后,两人来到一处密室。

    这密室三面封闭,正面是铁栅栏,与其说是密室,倒不如说是囚牢更为准确。

    栅栏里面床铺,梳妆台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入口铁门被铁链锁死,从铁索上的锈迹程度来看,似乎从锁上之后,就没人动过。

    李沧海抽出匕首,自锁上来回拨弄了几下,轻而易举的就将锁芯给挑了出来。

    推开铁门,两人走了进去。

    李沧海首先观察了下密室,密室靠墙处放着一张床铺,床铺对面则是梳妆台,梳妆台上摆着凌乱的胭脂水粉。

 第一百四十八章 由来侠女出风尘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圆桌,以及几个座椅。

    圆桌上放着几道已经发霉到长毛的饭菜,和一个空空如也的酒壶。

    狄晴仔细的扫了眼密室,秀眉蹙起道:“沧海,这密室之中似乎并无异常啊。”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仔细的观察着密室中的一切,所有东西都摆放整齐,似乎并没有发生争斗。

    但是,哑巴厨子曾说,他在密室之中见过血迹,这就说明,案发现场很有可能就在这里。

    狄晴知道李沧海在遇到命案时,都会变得很认真,此时见他眉头紧锁,也不打扰他,自己走到床铺边寻找了起来。

    如今,他虽找到了王不全囚禁常琳之处,但并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非他找到凶器,并证明这里的确是凶杀现场,才能让王不全坐实杀人罪名。

    然而,时间过去太久,地上的血迹早已干涸。想要证明这里是凶杀现场,又谈何容易?

    就在李沧海一遍又一遍的寻找血迹时,狄晴忽然发出一声惊咦:“这里怎么会有朱砂?”

    李沧海抬头看去,发现狄晴正在床铺边,手上沾着一些红色粉尘。

    他心中忽然一动,急忙走了过去,伸手在锦被上摸了一下,果然在手上沾上红色粉尘。

    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李沧海深深的道:“这不是朱砂,而是血水干涸后凝固的血砂。”

    李沧海暗骂自己愚蠢,密室中放着酒菜,加上凳子翻到在地,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常琳是在圆桌附近被杀,却没有想到床上。

    根据哑巴厨子的说法,王不全一心想要娶她当妾,但她抵死不从。

    但是从现场来看,常琳在死前曾与王不全小酌。

    综合各方面所猜,常琳对王不全应是恨之入骨,绝对不会是因为回心转意,才想要和王不全小酌共饮。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故意为之。

    李沧海闭上眼睛,眼前忽然出现这样一幕。

    王不全被灌醉后,觉得常琳对他改变心意,便要和她共度**。常琳温柔款款的将他扶至床铺,趁着王不全欲火上涌之时,拿出之前所藏匕首,狠狠地朝他刺去。

    然而,她轻视了王不全,反倒被王不全察觉。

    王不全惊怒之下,夺过匕首,狠狠地朝她胸前捅去。

    霎时间,鲜血飞溅,常琳胸前血流如注,很快便香消玉殒。

    李沧海睁开眼睛,暗叹了一声,常琳敢刺杀于他,也算的上是一位女中豪杰,只可惜天不作美,反倒让恶人长存于世。

    找到了血迹,就可以确定凶手是王不全无疑,剩下就是杀人凶器的问题了。

    如果他之前推断不错,杀人凶器应该就是厨子给常琳的那把,常琳自知不是王不全对手,她一定会将匕首藏在一个既安全,又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李沧海直勾勾的盯着软枕,这种地方,似乎只有枕头下才最为合适。

    李沧海伸手拿起枕头,却忽然发现枕头之中似有异物,他急忙打开软枕,将里面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

    枕头之中除了棉絮与安神的香囊外,有两件东西异常醒目。

    一件是盛放匕首的刀鞘,另外一件则是一副刺绣。

    李沧海拿起刀鞘,心中明了,这应该就是盛放凶器所用,却被常琳给藏进了枕头。

    狄晴则拿起刺绣看了起来,她只看了一眼,就失声惊叫起来:“沧海,这刺绣上,好像绣着一些事情!”

    李沧海闻言,往刺绣上看去,这刺绣阵脚细密,做工精巧。上面绣着十多幅图案,每个图案各不相同。

    十多幅图案,虽不尽相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里面都有着一头老虎。

    那老虎面目狰狞,栩栩如生,但却唯独没有眼睛。

    李沧海看了一眼,就离开明白了其中含义,而狄晴却是看的一头雾水。

    “这上面所绣的全是王不全所做恶事,老虎为王,无眼是为不全。你看这幅图,老虎带着豺狼,将一名女子围住,这应该就是他自己的写照。”李沧海指着其中一幅图案,给狄晴解释道。

    狄晴恍然大悟,她啧啧称赞道:“这位姑娘真是心灵手巧,竟然想到将事情绣到这上面。”狄晴认真的端详着刺绣,她忽然惊咦道:“这里还有行诗,‘两载寒暑困囚牢,骨肉至亲分道镳。善恶到头终有报,为天除恶破云霄。”

    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除了四句诗之外,还有一些小字,上面记载着事情始末。

    常琳性情刚烈,王不全将她囚禁在此,就是为了想征服她。

    为了宣扬自己的能耐,每次做过缺德事后,他都会对常琳鼓吹一番,从强抢良家妇女,到杀人越货,事无巨细全部对常琳说了一遍。

    反正常琳在他手中关押着,他也不怕事情被她传扬出去。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常琳却将他做的恶事,用刺绣的方式给保留了下来。

    直到两个多月前,王不全竟带去了常风假死的消息,这让常琳心如死灰,才决定刺杀王不全。

    过了好一会,狄晴才开口说话,她抓着李沧海的胳膊,很是认真的道:“沧海,你一定要找到证据,将这个混蛋绳之以法!”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看着刺绣,沉声道:“放心吧,我一定会让凶手认罪伏法,告慰常姑娘在天之灵。”

    他紧紧的握着刺绣,因为刺绣上还绣着一件至关重要之事,有了这个,就等于握住了王不全的把柄。

    将刺绣与刀鞘收起,两人离开了密室,这时王不全还没有回来,他们便连夜回到了福田院。

    福田院内,张悬命还在熬药,粉儿则趴在一旁打起了瞌睡。

    见两人回来,张悬命伸了伸腰,对他道:“李公子,方才来了两人找你,现在后院。”

    李沧海心中了然,想必是小五和常风两人,他之前曾对两人说过,查到任何事情,就来到福田院找他。

    一来,福田院位置偏避。二来,这里难民众多,不会被人察觉。

    让狄晴留下照顾粉儿,李沧海随即迈步往后院而去。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毒药

    后院之中,小五和常风两人正在交谈着什么,见李沧海过来,两人急忙对他躬身行礼。

    李沧海摆了摆手,示意两人不用多礼,直接说道:“你们来到这里,可是查到了什么?”

    小五与常风对望了一眼,见常风做了个请的手势,他才说道:“回大人,我仔细检查过了仆人尸体,死者其实是中毒身亡,死后被割舌。”

    “中毒身亡?”李沧海有些诧异,“为何我没有查到中毒迹象?”

    小五拿出五根发黑银针,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死者所中乃是一种鼠莽草毒,这种毒经一日一夜,九窍之中方有血出。大人验时,想必死者刚死不久,毒液尚未流遍全身之故。”

    李沧海恍然,对于草药知识,他所知不多,对于毒药就更是少之又少。

    他心中暗道,将小五留在身边,果然是明智之举。

    来回的跺了几步,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即又向常风问道:“你那边查的如何?”

    常风说道:“我查到两年前左弘济被山贼所擒,是因为他身边的伙计给下了蒙汗药的缘故。当时跟着左弘济的伙计全部被杀,唯独少了那伙计,不过后来却被发现死在了妓院之中。”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双手抱在胸前,示意常风继续说下去。

    “不过,这伙计是正阳县人,家中现有一年迈老娘,我去询问之时,他老娘坚持认为自己儿子是被人害死的。”常风一口气说完,有些疑惑地道:“大人,可是这些与王不全并无瓜葛啊!”

    “凡事不要过早下结论,往往看似无关的事情,实则却是牵连甚深。”李沧海摸了摸下巴,忽然问道:“那伙计怎么会死在妓院?死因又是什么?”

    常风受教般的点头,道:“大人教训的是,小的一定谨记大人教诲,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那伙计是在妓院中突然猝死,据说死因是……精尽人亡。”

    李沧海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他嘴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了几下,“这是仵作检验之后做出的定论吗?”

    常风回想了片刻,道:“不是,当时这件案子的经办人,是王不全,这定论是他下的。”

    说到这里,常风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李沧海见他似乎想通了其中关键,便点了点头,沉声道:“这其中的水很深啊!先是伙计下药,再是左弘济被山贼所擒,而后就是伙计猝死,要说这些都是巧合,恐怕很难会有人相信。”

    “大人是说,那伙计很有可能被王不全收买了?”常风瞪大眼睛道。

    “不是没这种可能。”李沧海沉思道。

    “大人,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常风有些头疼的道。

    本来事情就够多的了,现在竟然又牵出一桩两年前的案件,而且这些蛛丝马迹都与王不全有关,面对如此之多的线索,常风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开始了。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他沉思了一会后,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我和小五去往那伙计家中走上一遭。至于你,则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人尽管吩咐,小的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常风双手抱拳,一脸正色地道。

    “家仆既然是死于中毒,那投毒之人必定是能够接近他之人,从左家出事,直到他被送进大牢,最可疑的就是当晚出现的几名官差。你去调查一下他们,我怀疑,家仆就是死在他们手中。”

    顿了顿后,李沧海从布包里拿出匕首刀鞘,对他道:“还有,你去打探一下,哪里能买到这种匕首。”

    常风接过匕首刀鞘,放在手中仔细看了看,随即拱手应是。

    三人正说话间,后院之中的大树后,突然传出一声细微声响。

    “什么人?”常风首先察觉,他急忙走了过去,从后面揪出一名身材矮小的乞丐。

    “小虎子?”李沧海有些诧异,这不就是白天见过的小乞丐么?

    “你娘亲的病情现在怎么样了?”李沧海让常风将他放下,然后关切的问道。

    小乞丐揉了揉被常风揪的发疼的肩膀,扑通一下,竟对着他跪了下去。

    “多谢大老爷救命之恩,要没有大老爷开恩,我娘她就要走了……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小乞丐边对他磕头,边呜咽说道。

    “既然无恙就好,这么晚了,你不去休息,到这里来作甚?”李沧海将他拉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土,问道。

    小乞丐咬着嘴唇,支支吾吾的道:“大老爷,您说的对,就算再穷,也不能去偷。这、这是我拿人参时,顺手牵羊拿来的。”

    说着,小乞丐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递到了李沧海手中。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时间不早了,你快些回去休息去吧。”李沧海掂量着手中瓷瓶,眯着眼睛说道。

    小乞丐见他没有生气,脸上浮现欣喜之色,仿佛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兴奋地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

    “大人,这是何物?”常风不解的看着他手中瓷瓶,问道。

    李沧海打开封口,立即有一股浓郁的酸味飘出,刺激的他们鼻子险些失灵。

    “看来,只是一瓶时间变质的药水。你们辛苦一天,也该好好休息了,养足精神,明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李沧海赞许的对两人说道。

    恰在此时,张悬命用簸箕端着一些草药,走到后院中,准备次日晾晒。

    他敏锐的嗅到了空气中残留的酸味,抽了抽鼻子,说道:“公子说错了,这不是变质药,而是一种毒药。”

    李沧海闻言,忙将药瓶递了过去,问道:“你确定这是毒药?”

    张悬命放下簸箕,将瓷瓶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傲然道:“我自幼习医,对各种草药的药性了如指掌,这毒药我一闻之下,就可以确定是一种蚀骨化肉的毒药。”

    “这毒药能够蚀骨化肉?”李沧海吃惊不已,同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之中浮现。

 第一百五十章 伙计遗骨现端倪

    “准确的来说,这毒药能够化肉,但蚀骨之力较弱,从药粉之中的残渣成分看,这应该是在炼制丹药时,无意间炼出的毒药。可惜,炼制丹药之人,对毒药并不了解,否则若是加上几味材料,就能够炼制出真正蚀骨化肉的化尸粉了。”张悬命摇了摇头,似乎对这毒药的炼制人感到很是失望。

    听闻此话,李沧海立即想到了王不全的丹房。

    他瞬间想通了其中关键,急忙往柴房跑去,去找小乞丐。

    几人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

    柴房之中,小乞丐正在给一名沉睡中的妇人盖上破被。

    李沧海走到门前,对着小乞丐打了个手势,小乞丐忙轻手轻脚的走了出来。

    “小虎子,这瓷瓶你是从何处得来?”李沧海拿起瓷瓶,严肃的问道。

    “在王家一间屋子里,顺手拿来的……。”小乞丐的声音越来越低。

    “那屋子里可有一座这么高的炉子?”李沧海比了下高度,道。

    小乞丐脸上诧异万分,他挠了挠头道:“您怎么知道,那屋子里有座奇形怪状的炉子?”

    李沧海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想必王不全在杀人之后,担心被人发现,便用自己炼丹时所炼出的毒药,想要毁尸灭迹。

    可惜,他那毒药药性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对于尸体,只是腐化掉了尸体上肉,却没有腐蚀掉骨架。

    这可真应了那句老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有了确凿的证据,李沧海心中大定,随即吩咐众人各自休息。

    次日清晨,按照之前部署,分成三路,同时进行。

    李沧海和小五前去询问左弘济那伙计的老娘,常风去调查当天几名带走家仆的衙役,狄晴则留下帮助张悬命,共同照顾难民。

    根据常风留下的地址,李沧海两人在城北找到了那伙计的家。

    如常风所说,这家里只有一名老妪,生活过的甚为拮据。

    两人表明来意之后,那老妪竟泪眼娑婆的哭了起来:“两年了,我儿死了两年,总算被人记起了这件事,我儿他不是喝花酒而死,是被人害死的。”

    李沧海出言安慰道:“老人家,你莫要激动。将你所知对我说一遍,倘若你儿子真是被人害死,我一定会查出凶手,还他一个公道。”

    那老妪颤巍巍的看着他,哭泣不止。

    “我儿他原是正阳城富商左家的伙计,两年前,我重病在身,家中无钱治病,我那儿子便到处筹钱。但在他跟着左家老爷外出行商前两天,他忽然带回来一些碎银以及两锭金子。我当时害怕他做了什么坏事,便向他询问,他说是左家老爷听闻我害了重病,暂借于他,老身当时也没有细想。可两天后,我儿他又匆忙回到家中,给老身一个包裹,而后就匆匆离开家……等老身再见到他时,他已经身死。”

    那老妪捶胸顿足,哭道:“当时衙门说我儿是喝花酒喝死的,可是我老太婆不信。我儿走时脸上惊慌,定是有人要害他,可衙门不相信老太婆的话!”

    李沧海摸了下鼻子,他沉声问道:“老人家,你如何确定你儿子是被人所害?”

    “知儿莫过母,我儿回来之时,脸色惊慌失措,怎会去喝花酒?您要是不信,老太婆还有一件证据,足以证明我儿是被人害死。”老妪颤巍巍的说道。

    “什么证据?”李沧海眉头一挑,问道。

    老妪让他们稍等,自己走进狭窄黑暗的草屋,在里面翻腾了起来。

    此时,天色早已放亮,可草屋之中却如同黑夜,其生活艰辛可见一斑。

    片刻过后,老妪从里面走出,手里拿着一件东西,上面包裹着破布。

    老妪走到两人跟前,坐了下去,将破布一层层分开,从里面出现半截骨头。

    这是半截腿骨,上有裂痕,腿骨呈黑色。

    李沧海与小五两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中毒之后的症状。

    小五拿起腿骨,仔细看了看,道:“腿骨呈墨黑色,毒入骨髓,看来是剧毒。”

    李沧海看着半截腿骨,沉吟道:“能看出是中了什么毒么?”

    小五摇了摇头,道:“时间过去太久,小五能力有限,看不出这是什么毒。不过,张大哥应该知晓。”

    小五所说的张大哥就是张悬命,昨夜两人聊过之后,发现双方有很多共同点,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

    张悬命虽是游方郎中,但谈吐非凡,对医理的了解更是达到了高深莫测的地步。

    小五对他可是佩服万分。

    李沧海收起腿骨,对老妪说道:“老人家,这腿骨你是从何而来?”

    “给我儿验尸的仵作,是我的一位同乡,这是他烧过我儿尸体后,悄悄留给我的。”老妪说道。

    李沧海沉思了起来,过了片刻后,他说道:“老人家,如今可以确定你儿子是被人害死,不过要想查出凶手,我们需要将这腿骨带走检验,并作为证据,不知你可否愿意?”

    老妪听他这么一说,忽然拉住他的手,哭道:“你们相信老太婆所说?老太婆曾经拿着骨头去找衙门喊冤,可每次都被轰出来,没人相信老妪,你们真的会为我儿查出凶手?”

    李沧海点了点头,郑重地道:“老人家,我乃本县新任县令,李沧海。今日既然得知你儿子死的蹊跷,我定会查出凶手,还你一个公道。”

    老妪闻言,急忙跪了下去,颤巍巍的磕头道:“老太婆不知是县令大老爷驾临,方才老太婆胡说八道,大老爷莫要信以为真,莫要信以为真啊。”

    “老人家,我们大人可不是之前那些贪官污吏,你莫要害怕。令郎之死确有蹊跷,大人就是得知此事,才特意前来向你询问,就是为了查明真相。”小五弯身扶起老妪,出言安慰道。

    那老妪老泪纵横,她颤巍巍的看着两人,也不敢说话。

    李沧海明白,怕是这老人家担心自己和之前那些不作为的官吏一般,才会如此害怕,心中对那些贪官污吏不禁愠怒起来。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徒四壁老妪情

    “老人家,本官向你保证,若是还不了你一个公道,情愿挂印辞官。”李沧海严肃的说道。

    小五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李沧海居然会说出这番话。

    那老妪也懵了,高高在上的县令大老爷,不仅屈尊降贵的来到她这漏舍,还对自己做出这等保证,简直闻所未闻。

    过了好一会,老妪才反应过来,她忙转身往屋子里走去。

    李沧海与小五对视了一眼,有些不明所以。

    只见老妪从屋子里出来,手里多了一个包裹。

    “大人……您要是真能替我儿伸冤,老太婆下辈子必定当牛做马,报答大人。”老妪老泪纵横,她摩挲着手中包裹,道:“这是我儿留下的,他说,要是他出现了意外,等有人来查时,就将这东西交给查案之人。”

    “哦?”

    李沧海觉得有些诧异,方才听她诉说时,他就已经注意到了包裹,此时见老妪拿出,他顿时觉得这包裹至关重要。

    将包裹打开,李沧海发现里面放着几锭黄金,几个瓷瓶和未拆开的信件。

    小五拿起一锭黄金掂量了几下,吃惊的道:“大人,这一锭金子有十两啊!”

    李沧海有些诧异,他重生之后,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懂唐朝货币的价值。

    唐高祖李渊时期,铸行‘开元通宝’,开创了以文为单位的货币政策。

    即一个铜钱为一文,100个铜钱为一钱,十钱为一两银子,十两银子为一金。

    而此时正属盛唐时期,一斗米的价格约二十文,一锭金子足以抵过小户人家过上一年。

    这里有三锭马蹄金,每锭有十两,就是三十两。

    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这老妪过上富裕的生活。

    然而,这老妪却家徒四壁,甚至连吃的都没有,这让小五有些想不通了,于是开口问道:

    “老人家,有这么多钱,你为何不用?”

    “这是我儿留下的证据,老太婆就是饿死,也要留着为我儿伸冤!”老妪擦着眼泪,说道。

    小五沉默了起来,李沧海心中忽然很不是滋味。

    他拿起信封,拆开看了看,眼中顿时放出一股精芒。

    “老人家,这些东西就是指认凶手的证据,本官先带走了。”

    李沧海收起包裹,将腿骨也包好,又和她说了几句话,才带着小五离开。

    两人走后,老妪忽然在两人坐着的木桩上,发现了两个钱袋。

    老妪瞬间明白过来,她捧着两个钱袋,颤巍巍的朝两人离去的方向跪了下去,喃喃道:“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

    “大人,这信封上写了什么?”小五包着包裹,好奇的问道。

    “信封上是那伙计的自述,他为了给老娘看病,答应了王不全的要求,在路上下药弄昏左弘济等人。那几锭金子,是给他的报酬。信上说,王不全给他说的是想要左弘济的钱财,没想到他们会将所有的伙计杀死。他侥幸躲过一劫,心知自己早晚会被灭口,便将真相留下,自己躲到妓院,希望可以躲过此劫。”

    “看来结果并不如意,他还是被王不全给找到,并毒杀了他灭口。”小五叹息道。

    李沧海眯了眯眼睛,深深的道:“王不全此人,作恶多端,不除不足以平民愤。小五,之前安排你的事情,你做的如何了?”

    “大人放心,消息我已传了出去,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已经要到了。”小五抬头看了看天空,估摸着道。

    两人边走边说,不自觉的走到了城楼处。

    城墙下一溜的摆着几口大锅,锅里熬着稀粥,不断有难民从城外进来,上前拥挤着领粥。

    “不要挤,不要挤!排好队,我左弘济向大家保证,人人一碗粥,两个馒头!”

    左弘济站在盛放米袋的马车上,大声喊叫着,维持着秩序。

    李沧海心道,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既然左弘济就在这里,倒省的他去往左家跑上一趟了。

    让小五先行回去,李沧海走了过去,高声道:“左兄,你辛苦了!”

    看见是李沧海,左弘济艰难地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擦着额头汗水,笑道:“李兄弟,你这招可真是绝了,短短一天,正阳城来了数百难民。你看这价钱,是不是可以上涨了?”

    李沧海急忙伸出手指,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