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沧海很自信,他一早就看穿了李隆基的心思。

    对他来说,长生不老药才是重中之重。

    除非,有人参透了三大神器之秘。

    否则,李隆基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李沧海去死。

    “但万一有人参透了三大神器之秘,皇帝岂不是会弃你于不顾?”薛萱脸色煞白地道。

 第五百四十九章 黑白双煞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薛萱看着李沧海,脸上升起担忧之色,她说道:“沧海,让我随你一同前去吧!”

    李沧海想了想,说道:“萱儿,我想让你帮我去做一件事,帮我照顾小妹和花花。”

    薛萱美目流盼,她瞬间明白了李沧海的话中之意,立刻情急的摇起了头。

    李沧海却认真地说道:“萱儿,此番前去抗倭,必定是场恶战。若是我回不来,小妹和花花就托付给你了。”

    薛萱的眼眶顿时湿润了起来,她知道李沧海这是在嘱托身后之事,他分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去抗倭。

    “沧海,真的要这样吗?”薛萱眼中泪水闪烁,声音有些发颤地问道。

    李沧海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东瀛攻打新罗,其实就是想借道新罗,攻打我大唐。”说到这里,李沧海停顿了一下,他深深地道:“再过两年,大唐就会陷入战乱。若是东瀛占领了新罗,挥兵中原,必定会是生灵涂炭。到时,大唐就真的完了!”

    就目前来看,他无法阻止安禄山谋反,也无法做到让大唐再次恢复往昔昌盛。

    如今的大唐,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非一人之力所能够挽救。

    更何况,安禄山手握雄兵,又深得玄宗信任,而他虽是大理寺正卿,但却是无权无势,就算是他有心抵抗安禄山,也没有那个实力。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将所有的伤害,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所以,在此之前,大唐绝对不能有战乱发生。

    否则,只会大大消耗大唐国力,加速大唐灭亡。

    “东瀛小国,妄图侵占大唐江山。此番,我要让他们知道一件事,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李沧海猛地拍了下轮椅扶手,正色说道。

    薛萱和狄晴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陷入了沉默。

    “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收拾东西北上了。萱儿,小妹和花花就交给你了。”李沧海说道。

    薛萱轻咬着嘴唇,眼中泪光闪闪的地道:“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们的。”

    李沧海没敢去正视薛萱的眼睛,他低头叹了口气,随即推着轮椅,兀自离开了花园。

    看着李沧海的背影,薛萱睫毛上的泪珠,瞬间滑落了下来。

    她擦了下眼泪,拉着狄晴的手,认真地道:“晴儿,沧海的安危就交给你了,待我安置好小妹和花花之后,就立即前去新罗助你。”

    狄晴点了点头,她看了眼李沧海,道:“薛姐姐,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会保护好沧海的。”

    午时过后,李沧海和狄晴在二十余名建宁铁卫的护卫之下,乘坐马车离开了扬州城。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他们用了两天时间,便从扬州来到了兖州。

    兖州治所,瑕丘县城外,李沧海找到了早已奉命等候的东征大军。

    “末将高仙芝、封常清,率全军将士,恭迎大将军!”军营辕门之前,一众身穿盔甲的将领,对着李沧海的马车行礼。

    李沧海掀起车帘,在狄晴的搀扶下走出了马车。

    建宁铁卫见状,立即从马车上取下木轮椅,让李沧海坐了上去。

    众将士顿时面面相觑了起来,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圣上亲封的东征大将军,竟然是个瘸子!

    “众位将军不必多礼。”李沧海对他们的古怪眼神,并不在意。

    他扫了眼那些将领,为首者,是两名中年男子。

    这两人其中一人容姿俊美,看起来刚过而立之年,但却是须发皆白,好似一个儒雅的老者,但他身上却散发着一股战场杀伐的骁勇之气,李沧海暗自猜测,此人就是高仙芝了。

    另外一人,则相貌丑陋,满脸胡须,身上则散发着一股军伍特有的杀意,而此人自然就是封常清。

    这两人站在一起,就好似黑白双煞,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某久闻两位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李沧海对着两人抱拳道。

    高仙芝和封常清忙欠身行礼,道:“大将军过奖了,我等常年驻守边塞,很少回到中原,失礼之处,还望将军赎罪。”

    “两位将军客气了,但不知此番两位将军带来了多少人马?”李沧海问道。

    高仙芝和封常清对视了一眼,低首道:“回大将军,我等共带来了兵马三万余人……。”

    “三万?不是五万吗?”站在李沧海身后的狄晴,秀眉紧蹙地道。

    “不知这位姑娘是何人?”高仙芝有些奇怪,这军队之中可是不容女眷存在的,这东征元帅竟然带着一名女子,真不知是来打仗的,还是游山玩水的。

    一旁的建宁铁卫厉声喝道:“大胆!这是圣上亲自册封的狄晴郡主!见到郡主,还不快快行礼?”

    高仙芝等人忙跪下行礼,道:“末将等参见郡主!”

    “起来回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圣旨上不是说给沧海五万兵马的么,怎么又突然变成三万了?”狄晴脸色有些微寒。

    高仙芝叹了口气,道:“回郡主,原本末将等所接到的旨意,也是征调五万人马。但在出发之前,突然收到兵部急报,说突厥可能会趁着边境守军离开之际,越境骚扰,让末将留下两万人马以防突厥。”

    “可恶!这一定又是杨国忠在背后搞鬼!”狄晴瞬间明白了其中缘由,不由得恨得牙根直痒痒。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道:“果然,一路上所担心之事,还是发生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面面相觑,同时摇了摇头。

    他们一直驻守边境,对中原所发生之事并不知晓,只是隐约知道,李沧海似乎是个文官,而且近来名声不错。

    在接到圣旨之时,他们都很纳闷。

    大唐将令无数,为何非要让一名文官率兵打仗。

    特别是在看到李沧海是个瘸子的时候,两人心中瞬间感到无比的失望。

    “大将军,兵部有令,说只待大将军接手大军,就要立即拔寨起营。限期两天,赶赴新罗,监军官已经提前到达新罗,若是超过了期限,就要依军法处置!”高仙芝正色说道。

    李沧海皱了皱眉头,他心知肚明,这一定又是杨国忠在给他下绊子。

 第五百五十章 狻猊水师

    看来,除去李林甫的党羽之后,杨国忠已经将李沧海当成了最大的威胁,想法设法的要除掉他。

    李沧海想了想,问道:“高将军,不知可有地图?”

    高仙芝点了点头,随即命人将地图取了过来。

    李沧海将那简易的地图拿在手中仔细的看了看,随即闭上了眼睛。

    唐朝时期的军用地图,只有简单的几条线,以及山脉的大致走向。

    不过,好在他还有一世记忆。

    他知道,如今的新罗,就是日后的朝鲜。

    而他们所在的瑕丘县,则位于兖州东北,临近海边。

    李沧海用前世记忆,计算了一下兖州到新罗的大致距离,随后睁开眼睛问道:“高将军,你沙场征战这些年,定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依你之见,从兖州到新罗,最快要多少时间?”

    高仙芝沉思了片刻,说道:“依末将的经验来看,即便是马不停蹄,也至少需要四天时间。”他顿了顿,说道:“兖州距离新罗尚有千里之远,其间崇山峻岭,道路难行,只怕四天也未必能够到达。”

    狄晴啊了一声,她失声叫道:“这可如何是好?”

    高仙芝和封常清同时摇了摇头,他们都是领兵打仗之人,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兵部让李沧海两天之内赶到新罗,这分明就是强人所难。

    别说李沧海一介书生,从未带过兵,即便是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也做不到两天之内抵达新罗。

    众人看向李沧海的眼神,纷纷变得古怪起来。

    他们虽对自己被一个书生带领很是不服,但同时他们也很好奇,这个双腿残疾的书生,究竟如何得罪了杨国忠,竟被如此坑害?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低头看着手中简易的地图,忽然在兖州右下角,看到几艘船形标识,便开口问道:“高将军,这里可有军队驻扎?”

    高仙芝看了看那标识,点头道:“这里是古浪礁,是狻猊水师之驻扎营地。”

    李沧海顿时眯起了眼睛,他嘴角扬起一丝微笑,用手一指那标识,淡淡地道:“传令下去,全军开拔古浪礁。”

    高仙芝顿时愣住了,他疑惑地看着李沧海,道:“大将军,古浪礁在兖州东南,而新罗则在东北,这未免南辕北辙了吧?”

    “将军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即可,若是未能按时赶到新罗,砍得也只是我的脑袋,与诸位将军无关。”李沧海淡淡地说道。

    “这……好吧,末将这就传令全军开拔。”高仙芝愣了下,随即对着李沧海抱拳行礼,之后便带着众将领前去各营寨传令。

    “沧海,这可如何是好?两天时间,如何能到达新罗啊?”狄晴忧心忡忡地道。

    李沧海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放心吧,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

    狄晴狐疑地看着他,问道:“难道你已经有对策了?”

    李沧海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却说狄晴推着李沧海回到马车,另外一边高仙芝和封常清让将士们拔寨起营。

    “将军,你说他这是要做什么?”封常清问道。

    高仙芝捋了下胡须,摇了摇头,道:“不管他要做什么,我等都要遵命行事。”

    封常清皱了皱眉头,很是不爽地道:“将军,你说朝廷是怎么想的,怎么会让他一个书生带领我们前去抗倭?这打仗又不是儿戏,何况人数还这么少。若是上了战场,即便他没有吓尿裤子,咱还要分神来保护他,这仗还怎么打?”

    高仙芝眯了眯眼,道:“封将军,朝廷既然派他前来,就自然有其道理。不能因他是个文官,就对他心生轻视。还记得当年,你是如何进我军中的吗?当年,我也瞧不上你,但你说过,以貌取人,非为将之所为。如今,你又岂能以眼前所见,认定李将军没有领兵打仗之能呢?”

    “将军未免太高看他了吧?即便他有领兵打仗之能,但他毕竟是个瘸子啊!”封常清皱眉说道。

    高仙芝摇了摇头,道:“封将军此言差矣。难道你没有发现,在听闻五万兵马变成三万之时,他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吗?”

    封常清皱了皱眉,道:“这又能说明什么?”

    高仙芝捋着胡须,道:“此番东瀛与百济联军二十余万,而我朝出兵不过五万,即便加上新罗兵马,也不过十万之数。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又削去两万余人,只给他三万兵马前去抗倭。换做任何一个将领,在知道兵马削去三分之二的情况下,都会暴怒、震惊。而他,却平静如常,似乎这一切都在他之预料之中。能够在此等巨变之下,保持沉着冷静,又岂是一般人?”

    “将军,你就如此看重他?”封常清诧异地问道。

    高仙芝点了点头,道:“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亦如当年我相信你一般。”

    封常清微微一愣,想了想后,说道:“将军说的甚是,以貌取人乃为将者之大忌。可是,我不明白,既然兵部让他两日之内赶到新罗,为何他不加快行军速度,而是要我们前去古浪礁?”

    高仙芝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也是一头雾水。不过此番你我奉命协助与他,就要尽心尽力的辅佐。否则,他若是出现了意外,你我二人同样难逃其咎,所以一切都要小心行事才行。”

    封常清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会全力以赴保护好他。”

    李沧海坐在马车之中,掀开车帘,看着三万大军拔营起寨。

    人马嘶鸣,尘土飞扬,但却是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混乱,心中暗自点头,同时对崔涣等人心存感激。

    杨国忠本来打算给他的兵马乃是屯田兵,所谓的屯田兵,就是预备役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说白了,屯田兵就是民兵,并没有什么战斗力。

    这还是崔涣等人竭力向李隆基进谏,废了好大的劲,才说服李隆基,给他派来了守卫边境的精锐之师。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古浪之礁

    为了帮助李沧海,兵部尚书在得到玄宗同意调派边境精锐之后,立即抢先一步,给高仙芝和封常清下了调令,让他们率精锐之师,前去辅佐李沧海。

    高仙芝和封常清乃是大唐名将,两人战功显赫,战场经验丰富,让他们跟着李沧海,多少给他增加一些胜算。

    李沧海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率领数万大军的将领。

    若是放在平时,他一定兴奋不已。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率领数万人作战的机会。

    可是眼下,李沧海却没有一丝期待与兴奋,而是异常的凝重。

    三万大军或许很多,但是和东瀛的十二万大军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新罗已经被打的节节败退,兵马也不过数万,双方加起来,还不到东瀛军队的一半,这不是送死又是什么?

    但是,有这三万人总比没有强,至少从眼下来看,这支队伍有着一定的战斗力。

    “沧海,你在想什么?”狄晴见他盯着窗外发呆,于是开口问道。

    “晴儿,我最担心的不是人数上的差距,而是,这些将士皆是内陆之人,他们善于骑马,习惯陆地战斗。但新罗位于海上,定然少不得海战,只怕他们会晕船。若是这样的话,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李沧海皱眉说道。

    狄晴闻言,疑惑地道:“你去过新罗?你怎知新罗临近大海啊?”

    “我没有去过,但却是听说过。”李沧海含糊其辞的说道。

    “那好办啊,不在海上和他们打便是。”狄晴说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说道:“晴儿,你想的太简单了。东瀛和百济联军兵分两路,共同攻打新罗,这其中一路便是水路。所以,这海战是不可避免的。”

    “那该如何是好?”狄晴秀眉紧蹙,不无担忧地问道。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他看着外面飞扬的尘土,沉吟道:“先到达古浪礁再说吧!”

    古浪礁位于兖州东南沿海,距离瑕丘县仅有百余里,大军马不停蹄,但到了古浪礁时,也已经是夜幕降临。

    让大军就地驻扎之后,李沧海立即让高仙芝带着自己前往狻猊军营寨而去。

    中国自秦汉之时,就已经建立了水师,隋朝之时,海军已经形成规模,并开始在海上战斗。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之时,便是以海军为主。

    隋朝灭亡之后,大唐对海军进行整治扩充,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的发展,无论从编制还是装备上,都极为完善。

    而这狻猊军,便是昔年跟随太宗皇帝远征高句丽,赫赫有名的九大龙军之一。

    九大龙军乃太宗皇帝所设立,专门用来护卫大唐海域安危。

    尽管近年来,大唐水师已经许久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在高宗年间,却有着一举消灭高句丽的辉煌战绩。

    狻猊军的营地临近海边,海边数百艘巨大的战船连成一片,看起来甚是壮观。

    此时,夜幕降临,营寨周围燃起无数篝火,那些海军将士们围在火堆前,喝酒吃肉,欢歌笑语,看起来好不自在。

    一排排的兵器随意丢弃在地上,将士们身上的盔甲上更是占满了灰尘,就连守卫也都抱着酒坛,醉生梦死。

    “没想到昔年赫赫有名的狻猊军,竟然如此颓废!兵不成兵,将不成将,成何体统!”高仙芝看着狻猊军的军营,颇为气愤地说道。

    李沧海扫了眼醉生梦死的狻猊军将士,淡淡地道:“直接去中军营帐,让狻猊军统领出来见我。”

    高仙芝点头应是,随即前往中军营帐走去。

    片刻之后,高仙芝脸色阴寒的走了过来。

    “高将军,发生何事了?”李沧海见他脸色有异,皱眉问道。

    “回将军,狻猊军统领在中军营帐喝醉了酒。”高仙芝脸色包含怒意,说道:“他还出言不逊,让将军自己前去中军营帐见他。”

    李沧海脸色漠然,淡淡地道:“好大的官威,既然如此,那我就去见他一见。”

    中军营帐之前,几名守卫懒散的守在营寨外,怀里抱着酒坛,正呼呼大睡。

    营帐之中,隐约可见几名身穿盔甲的将领趴在桌子上,手里提着酒碗正醉醺醺地喝着。

    李沧海使了个眼色,吕季同点了点头,立即走了过去将营帐的帘子给撩了起来。

    “谁是狻猊军统领?还不快快起来参见东征大将军?”吕季同厉声喝道。

    然而,那几名将领却是看也懒得看他一眼,而是端着酒碗,打着酒嗝醉醺醺地道:“来、来……干了这碗……,管他什么东征大将军,西征大将军……嗝!”

    “东征,谁东征啊?……现在天下太平,狻猊军都已经没用了,东……东征个屁啊!……哈哈!”中军营帐上首一名满脸胡渣,看起来颇为粗狂的男子,醉醺醺地道。

    其余众人同时大笑了起来。

    吕季同和高仙芝脸色同时黑了下来,两人一左一右,走到那男子跟前,直接便将他给绑了起来。

    看着好似死猪一般的几人,李沧海脸色有些难看,他对着身边护卫说了几句,那护卫点头之后,立即带人前去走开。

    片刻过后,那些护卫提着几桶自深井之中打出来的水走了进来。

    李沧海随手一挥,那些护卫立即将桶中井水浇在几名将领身上。

    此时已是深秋时分,温度较低,井水很快就结了一层薄冰。

    这一桶冰水浇下,那几名将领顿时清醒了起来,纷纷跳着惊叫起来。

    “谁?谁这么大胆?这是要造反吗?来人!快来人!”满脸胡渣的男子边擦着脸上冰水,边怒吼连连。

    营寨外喝酒打荤的守卫听到叫声之后,纷纷朝中军营帐围了过来。

    护卫李沧海的建宁铁卫纷纷抽出了兵器,立即迎了上去。

    那些士兵见建宁铁卫各个眼神冰冷,周身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杀意,谁敢冒然上前?

    他们面面相觑了一阵子,双方对峙了起来。

    “大胆!你们要造反吗?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清楚你们面前的是谁?”吕季同气聚丹田,猛地发出一声厉喝。

 第五百五十二章 暗中调兵

    这一声厉喝顿时让狻猊军众军士心生犹豫了起来。

    “你,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狻猊军营?”那将领看着脸色阴沉的李沧海一伙,头脑瞬间清醒了起来。

    李沧海盯着他,淡淡地道:“本官李沧海,乃奉旨东征大元帅!你是这里的统领?”

    “什么东征大元帅?我怎么没听说过?”那将领眉头紧皱地说道。

    李沧海从衣袖之中拿出圣旨,直接对着那将领脸上扔了过去。

    那将领忙伸手接住,捧在手中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却是顿时让他吓了一跳,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颤音道:“末将不知元帅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余下几名将领见他突然跪下,顿时明白了过来,眼前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竟然真的是东征兵马大元帅!他们浑身一个激灵,忙跟着跪了下去。

    李沧海脸色有些阴沉,他冷冷地道:“恕罪?你们身为大唐水师之精锐,负责守护大唐海域,可你们在做什么?自将领至守卫,饮酒作乐,醉生梦死!若是此番来的不是我们,而是敌人,你们一个个只怕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说到这里,李沧海一指内陆方向,喝道:“在你们身后,就是我大唐百姓所生活之处,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人中也许有你们的爹娘兄弟?若是因为你们的疏忽,而致使敌人自海上杀到内陆,你们如何对得起养育你们的爹娘?你问问他们,当他们的家园被侵占之时,是否会宽恕你们?当他们的亲人死在敌人屠刀下时,是否会宽恕你们?”

    所有人都被李沧海给骂的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纷纷低下了头。

    那几名将领更是脸色煞白,跪在地上,身体不断发抖。

    李沧海胸膛起伏,胸中似乎堵着一股怒气。

    他前世是警校精英,虽说他性格豪,不拘一格,但骨子里却是认真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特别是他看到守卫大唐海域的精锐之师,竟然如此懈怠之时,心中怒意顿时一发不可收拾。

    懒散,懈怠,毫无警惕之心,这样的队伍,若真是遇到了对手,只有被屠杀的命运。

    “元帅说的是,元帅说的是!是末将管教无方,末将甘愿受罚!”那络腮胡子的将领,额头上冷汗直流,跪在地上说道。

    “起来说话!”李沧海厌恶地哼了一声,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将领这才颤巍巍地站起来,道:“回元帅话,末将苏海。”

    “我来问你,你们为何如此颓废?瞧瞧你们,丢盔弃甲,哪里有半分精锐之师的样子?简直给大唐九大龙军丢脸!”李沧海怒道。

    苏海和几位将领脸色一阵难看。

    “怎么,本帅说错了吗?”李沧海冷冷地道。

    苏海低着头,满脸羞愧地道:“元帅所说极是,狻猊军将九大龙军的脸都丢尽了。可是,末将也没办法啊!自从高宗时期灭了高句丽之后,九大龙军就已经失去了作用……。日前,兵部更是传来消息,说是要取缔九大龙军。过不了多久,九大龙军就会消失……。”

    说到这里,苏海和一众将领眼中,竟泛起了泪花。

    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元帅说我等丢了九大龙军的脸,可我等又如何忍心?狻猊军昔年战功赫赫,而今却早已没有了用武之地。”

    他走到中军营帐上首,将供奉在桌子上的一团淡黄色布匹捧在手中,眼中滴泪道:“这是当年太宗皇帝陛下所赐的旗号,这是狻猊军的荣耀!末将当年从老将军手中接过这面旗帜之时,曾发誓,要重振狻猊军声望!可是,没想到狻猊军居然在末将手中被取缔。”

    “老将军,苏海没能重振狻猊军声望,也没能保住狻猊军,苏海对不起您啊!”苏海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捧着旗帜,向天大声疾呼道。

    这一刻,所有狻猊军的将士竟全都跪倒在地。

    尽管他们有些醉意朦胧,但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泪光。

    李沧海看的出来,那泪光中包含着不舍与自责。

    他似乎也没有想到,真相竟然会是这样。

    从他们的眼神中,李沧海看的出来,这些将士对狻猊军有着深厚的感情,只是狻猊军即将被取缔,他们也就失去了斗志,开始变得懒散起来。

    而这样的队伍,往往都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但前提必须是让他们重拾信心。

    “如果,本帅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会怎么做?”李沧海盯着苏海道。

    苏海愣了下,他看着李沧海,不解地道:“什么机会?”

    “一次可以让狻猊军重振军威的机会!”李沧海淡淡地道。

    苏海眼睛一亮,神色激动地道:“只要有这个机会,我等愿意用性命去换!”

    李沧海扫了眼围在营帐外的狻猊军将士,道:“你们都愿意吗?”

    “万死不辞!”那些将士闻听狻猊军尚且有用武之地,纷纷激动不已,异口同声地吼道。

    “好,此番本帅奉旨前去新罗抗倭,难免与倭寇发生海战。而狻猊军,将会是本帅的一支奇军!传令下去,收拾好战船,明日随本帅北上抗倭!”李沧海正色道。

    众将士闻言,顿时欢呼了起来。

    苏海忽然想到一件事,忙道:“元帅,我等未接到调令,这冒然出兵,可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啊!”

    李沧海淡然一笑,他似乎早就猜到了苏海会这么说,便让狄晴拿出玉玺,道:“此乃圣上玉玺,见玺如见圣上!”

    众人见到玉玺,纷纷跪倒在地。

    “离开洛阳之时,圣上曾赐我此玺,准本帅便宜行事。所以,本帅有调兵遣将之权利。苏海听旨!”李沧海淡淡地道:“今有倭寇妄图借道新罗,虎视我大唐国境,现命你率领狻猊军随本帅东征倭寇!”

    苏海激动不已,他咚咚咚地连磕了几个响头,声音哽咽地道:“臣……苏海接旨!”

    李沧海让狄晴将自己推过去,他拍了拍苏海的肩头,道:“苏将军,快些去准备战船吧,明日一早随本帅出发。”

 第五百五十三章 巧借东风

    “末将遵命!”苏海站了起来,他擦了下眼角因激动而流出的泪水,对着李沧海深深的行了一礼,随后转身离开了中军营帐。

    “没想到元帅竟然有玉玺在身,难怪元帅要前来这里,原来元帅心中早有打算啊!”高仙芝没想到李沧海身上带有皇帝玉玺,惊叹的同时,也对李沧海刮目相看。

    年纪轻轻就能够让皇帝亲授玉玺,许他便宜行事,这足以说明李沧海有着过人之处。

    不过,随即高仙芝又皱起了眉头,说道:“末将知道元帅的想法,元帅是想从水路前往新罗。水路不用翻山越岭,确实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但近来北风呼啸,我等逆风而行,岂不是会更加拖延时间?”

    李沧海没有回答高仙芝的话,而是让狄晴将自己推出营帐,然后弯身自地上抓了一把土。

    他握住泥土,然后轻轻松开,细沙般的尘土顿时被风吹的向南方飘去。

    “高将军,现在是什么节气了?”李沧海忽然问道。

    高仙芝疑惑不解,不明白他为何会问这个。想了想之后,他还是说道:“回元帅话,再过三天就是立冬时节了。”

    “时间刚刚好!”李沧海眯了眯眼睛,将手中泥土扔掉之后,拍了拍手道:“高将军可曾听过诸葛亮借东风之事?”

    “这个自然知晓。难道元帅也想效仿诸葛孔明,借一次东南风?”高仙芝诧异地问道。

    李沧海笑了笑,高深莫测地道:“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劳烦高将军回到驻扎之地,让所有的将士在日出之前,全部聚集到这里。”

    高仙芝看了看他,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