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远征军-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能守住函谷关,坐看天下反王自相残杀,保留有生力量,然后再如同北周那样趁着东方疲软大举而出,平定山东地,伺机窥视江南,大隋未必二世而亡,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此时,又轮到李治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上了。
不过徐盈苦苦的哀求着,却只有一句话打动了李治,还是皇帝!
其余的话都没听进去,李治却是忽然神经质一般忽然猛地把住了徐盈的肩膀,毫不顾她疼的只皱眉头,兴奋的自顾自大喊大叫着。
“没错!朕才是皇帝!由父皇亲自传位,君临天下的皇帝!李捷小儿不论他如何穷凶极恶,他都仅仅是个闽王而已!不对,他连闽王都不是,回长安之后,朕要宣告天下,将他废为庶人!”
“回了长安,朕永远是皇帝,李捷那厮永远是庶人!是叛贼!留下千古骂名的叛贼!盈儿你说的对!朕要马上回长安,守住祖宗留下的基业!马上!”
终于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般,李治疯子一般,披头散发,光着脚,在太监们的惊叫中狂叫着跑出了帐篷,看着他疯疯癫癫的,徐盈一下子瘫软的又是坐回了地上。
刚刚李治回来时候还是空空荡荡的朝堂大帐,此时竟然是灯火通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主要的宰相,大臣们都到了,不过宰相当中却缺少了于志宁,而且一向是文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浑身哆嗦的被排斥在一旁,一群重臣围拢的反倒是平日里名不见经不转的司戎太常伯姜恪,太仆少卿王德真两人。
武将中,王孝杰不知道去了哪里,程务挺亦是不知所踪,李治亲命的西州行军大总管,武信侯唐休璟沉默的低着头,云中都督高侃似乎也在哆嗦着,竭力忍着什么。
可惜,满脑袋都是刚刚被徐婕妤点醒,李治根本都没有注意到这不正常的气氛,咋一进来,在不少大臣惊愕,畏惧,甚至厌恶,敌视的目光中,李治却是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龙椅上坐下,旋即用无比急促,无比洋溢的声音兴奋的叫嚷着。
“诸卿都在!正好!朕已经决定了,今夜就退兵回关中!”
长孙无忌急得脑门上都冒出了一层白毛汗,眼神不断向周围瞄着,注视着帐篷外火光中已经凌乱走动的百骑军还有被端起来的弩箭,眼神拼命地想向李治打眼色,奈何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计划中,李治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神!
“云中都督高侃!朕命你为交河道行军总管,汝带三万出云骑兵殿后,不求有功,只要能拖住闽贼大军,就是大功一件!左武侯将军王孝杰何在?秘书丞记下,命他为先锋,率领同州军,宁州军,雍州军先行入关,追杀李辅国这个阉狗!”
“还有唐休璟,汝依旧为中军……”
撤退的念头其实早就在李治头脑中酝酿过了每一步,每一条任命倒是无比的合理,甚至都没用宰相协助,一个人就制定了几十万大军的撤退计划,然而等他洋溢的命令完,却发现整个朝堂帐篷里竟是一片冷场,被他点到名的那些将军大臣谁都没有动。
有人面露轻蔑,有的人面露不屑,更多的却是垂着头,惊愕了片刻,李治的火气忍不住冒了出来,无比狂怒的拍着扶手豁然而起,暴怒的叫嚷道:“尔等还不领命,莫非要谋反否?”
这话说的所有人都是哆嗦了下,可整个帐篷内依旧是一片死寂,还是没有一个人动一步,倒是长孙无忌的老脸已经完全涨得通红。
抓着虎符,李治暴怒的张口就要叫嚷禁军入内,可就在这时候,门外的宦官却是抢先吆喝了起来。
“陛下驾到!”
所有在场大臣都是身体剧烈哆嗦了下,一起望向了门口,李治也是惊疑不定的看向门外,可旋即片刻,他的嘴角却是露出了笑容。
“梓童原来是你!汝来的正好,马上调集禁军入内,为朕除去这一群翻上佞臣!”
在大唐,皇后亦是称呼陛下,更何况王皇后曾与李治二圣临朝,共同执政过一段时间,正处于孤立的危机中,见到王皇后到来,李治真是带着一股兴奋洋溢的高声叫喊起来。
然而下一秒,他却感觉到了一股直透灵魂的寒意从脊椎骨升起,那寒意来自王蔷的眼睛,再不复长安宫变时候,哪怕自己身陷囹圄,也要与闽王据理力争,那个炽热无比的眼神,一声皇后礼服的王蔷此时看向自己中那股冷漠,就如同他每日上朝,偶尔眼神掠过道路旁服侍的宦官下人一模一样。
下一秒,李治更加不可置信的一幕发生了,王皇后冷漠的看过自己一眼后,却是双手提裙,转身向身后蹲礼,恭敬地请道。
“妾身王蔷,恭迎陛下!”
一刹那,李治的瞳孔扩张到了极限……
第1360章。一事无成
随着王皇后恭迎进来的,是本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李捷!
头戴朝天冠,身上的黄袍样式虽然还是华夏模样,却是分成了两色,一紫一玄,紫色耶稣护体,玄色九龙环身,精美的刺绣中还兼有了佛教的金刚杵,祥云,拜火教的圣火令,整件黄袍上几乎汇聚了东方信仰与几大宗教的元素,也只有他这个世界征服者才配穿的起这满天神佛一身星斗!
随着李捷的到来,刚刚还泥塑一般的大唐群臣这会儿竟如同活过来了一般共同合拳叩拜而下,整个帐篷都回荡着:“臣等叩见陛下!”之声。
李治已经完全惊呆了,十年前的长安太极宫之变,是王皇后孤身一人铿锵的斥退闽王,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如今李治做一百个梦也没想到,又是王皇后亲手把他的帝业推向深渊,已经愤怒至极,李治哆嗦着手指指着那些叩拜别人的大唐臣僚欲骂,可是无论如何,却也骂不出口。
李捷也挺意外,因为王蔷给他的传信是李治缩在了徐婕妤帐中不敢出来,抬头一愣神眼,看着龙椅上那个披头散发如疯子一样的人,左右赞婆,噶尔襄陵,伴驾的闽唐大将薛仁贵,苏定方都是纷纷拔刀出窍,想上前。
回过身来,李捷却是忽然双手一挥,宽大的衣袖拦住了蠢蠢欲动的麾下,面带笑容的对着龙椅打了个招呼。
“老十,好久不见!”
可就这个时候,趁着所有人都跪拜李捷,没人注意自己的时候,长孙无忌忽然哇的一声大叫,猛地把手中象牙笏板砸向了李捷。
咔嚓一声,千牛备身盛允文的盛家剑干净利落的将笏板一斩两段,可就这一个恍惚,长孙无忌已经猛地窜上了搁放龙椅的平台,一手拔出站殿武士腰间长刀,一手拖着李治换身就跑,哗啦一声,结实的上朝大帐篷被长孙无忌干净利落的划破了个大口子。
眼看着两人逃出殿外,唐休璟,姜恪等一大堆原大唐朝臣顿时急了,如果要李治逃回长安,他们这些被王皇后鼓动背叛的大臣可都会不得好死!不过这些人好歹有些忠义廉耻,没有抢着缉捕李治,倒是王皇后的本家,太仆少卿王德真急于表现,抢着跪在了地上叩头叫道。
“逆贼长孙无忌携伪帝溃逃,为防其蛊惑人心,臣请亲自率兵缉捕!”
然而李捷却是摇了摇头,还是那一副轻松模样说道:“逃?他能逃到哪儿去?王德真,汝是大唐的宰相,做你应该做的,这些就交给兵卫们处置好了!”
说着,李捷径直走向了李治刚刚没做热乎的龙椅,一撩开衣袍,径直的自己又坐了下去,看的一百五十多个大臣又是惊了一下,这一回,却又是王德真抢了先。
李捷一句话就要提拔自己为大唐宰相,惊喜的王德真当即扑通一声五体投地的叩拜在了地上,无比激动的叫道:“臣王德真叩见大唐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圣人泽被天下,既寿永昌!”
呼啦的一下,那些大唐重臣,大将亦是跟着跪拜于地上,叩首不停,连王皇后这一次都跟着跪拜了。
华夏礼仪之邦,这一拜礼等于承认了李捷的关中皇帝之位,虽然这里不是长安,坐在这把椅子上,李捷依旧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滋味,朦胧中,似乎一双直透人心的眼睛还在暗中死死盯着他。
那应该是李世民的眼睛!不论如何,自己却依旧坐上了这个位置!嘴角勾起了笑意,李捷平和的一挥衣袖。
“诸位卿家请起!”
…………
李捷的自信不无道理,虽然对王玄策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皮子还有王皇后以及外戚王氏的力量并不怀疑,李捷也不可能傻到就带着几百侍卫来唐营,此时,整个大唐军营内到处都奔驰着关宁铁骑,还有来自波斯与阿拉伯的归化唐人用着说不出哪儿方言味道的汉化端着骑枪虎视眈眈将唐军府兵都堵在了各自军营中。
不是没有府兵不忿的要提刀杀出来,可令人惊奇的是,一贯领着大伙勇猛沙敌的各自都尉,校尉却是出奇的克制,凭着自己的威信,将那些躁动的军士全都劝退回了,鲜有与唐军冲突的。
所谓的关陇世家,来源于北魏鲜卑人设置的六镇最西端武川阵,最初北魏政权受到来自北方的柔然人严重威胁,不得不在内蒙古到甘肃六盘山一带设置了六镇,屏庇国都平城,六镇最初由鲜卑人为主,随后鲜卑对中原的征服,许多汉地豪酋也不得不融入其中,形成了胡汉融合的奇特文化。
时北魏迁都洛阳,原本作为防卫国都平城设置,六镇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的国之肺腑沦落到了带有贬义意思的兵户,镇户,许多六镇氏族不满待遇骤降,足以撕裂整个北朝的六镇起义就在北魏全面爆发。
六镇之变成就了尔朱荣的崛起,组成关陇世家最重要的人物宇文泰就是受他的命令命随贺拔岳入关中,平定关陇万俟丑奴叛乱,结果武川镇之乱平定后,尔朱家却倒在了高欢之后,不久不服高欢的贺拔岳亦是被杀,整个关中大权都落在了宇文泰手中。
不过宇文泰手中的贺拔岳残部还有武川阵军事力量对比拥有关东的高欢来说还是太过薄弱,宇文泰也真是一时人物,生生把原本互相隔阂的武川阵与关中世族融合在了一起,创立了八柱国制度这才有了关陇门阀。
不过关陇门阀创立的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关陇士族的利益,一旦统治者不能再满足门阀利益,关陇门阀就会毫不犹如的抛弃他,如宇文氏反汉化,甚至将部将姓氏都改成胡姓,如李渊的祖父李虎就曾叫过大野虎,一系列政策不符合关陇士族利益,迅速被关陇门阀抛弃,转而拥立杨坚,建立了隋朝。
如今,李治实际上也不再复合关陇士族的利益,大唐从建国开始,实行的政策就是一面继续用关陇士族,一面却用尽方法瓦解这个自己出身的利益集团,如前隋一样,大唐继续推行科举制度,而且比隋朝更加扩大了不少,这虽然是扩大了人才的选拔,不过实行的本意却是压缩关陇士族在朝堂的话语权。
历史上给关陇门阀最后一击的是武则天,不过那是在长孙无忌死后二十几年,科举制度引得大批关东士人控制朝政,关陇门阀已经四分五裂群龙无首多年的情况下,而这个时空,李治却是在长孙无忌死之前,长安之变后怀着对满朝文武不信任,开始用宦官去挤压关陇世家的生存空间。
近的有李捷的大军压境,打破了李治文治武功的幻影,远的则是不仅关陇门阀,天下门阀都对李治的宦官当权厌恶已久,借着这股风,王玄策在关中简直如鱼得水,在与欧洲胡虏决战之前,关中已经有许多人倒向了闽唐,决战之后损失惨重的唐军更是让绝大部分门阀世家看清楚了局势。
毕竟,他们是先忠于各自世家,然后才忠于皇帝的!
这才有了王皇后牵头,在关中来人的劝说下,绝大部分朝臣倒戈的情况,今夜发生之前,李治不知道,可那些军校都尉们却已经知道了!
拖着李治抢出营帐,就是这么一个寂寥的局面出现在李治面前,跑出了几层帐篷,听着身后追兵响声大起,长孙无忌焦急的把刀塞进了李治手中,大声的叫嚷着:“陛下,朝廷诸公已反!如今只有宰相于志宁还有大将军王孝杰几个还没反,陛下速去王孝杰军中,急返长安!”
然而看了一眼兵荒马乱的唐营,长孙无忌又是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如果陛下无法与王孝杰将军回合,那,就请陛下自重吧!”一句话说完,长孙无忌回过头去,主动去迎上了追兵。
可拿着卫士的横刀,看着满营兵荒马乱的局面,已经惊怒到了极点的李治却是茫然无措!层层包围之下,他如何能找得到王孝杰在哪儿?更何况如今这个情况,王孝杰是死是活也说不定啊!
听着身后营帐方向的叩拜之声,忽然间,几个月前李捷给自己那封挑战意味十足的国书再次浮现在了李治脑海,狠狠咬了咬牙,李治居然是一头向北跑了去。
“陛下!”
听着外头兵荒马乱的声音,在帐篷中早已经胆战心惊的徐婕妤一间李治回来,立马焦急的迎了上去,急切的挽着李治的手问道:“已经下令今夜退军了吗?为什么全营都是乱糟糟的?”
提到这李治差不点没当场哭出来,强忍着悲切,李治却是满怀希望,也是急促的抓住了徐婕妤的手,把横刀塞进了她白皙的素手中。
“李捷此贼已经夺取中军,如今满营都是闽贼大军!已经插翅难飞了!”
“什么?”一刹那,脸色变得惨白,咣啷一声那横刀掉在了地上,还怀着一丝希望,徐盈哆嗦着向李治询问道:“陛下,您,您是在吓唬臣妾对不对?”
可李治的话却击碎了徐盈最后一点希望。
“朕已经决定自杀殉国,绝不落入叛逆闽贼手中,盈儿,朕不忍心看你受辱于贼,请你先行一步,朕时候就到,哪怕在黄泉之下,咱们二人也永远是夫妻!”
李治焦急的捡起横刀,又是塞进了徐盈手中,然而拿着横刀,徐盈却是哆嗦着连连后退着,靓丽的脸庞挂着泪水,不住地摇着头。
“不!不!陛下,您不是说永远保护我吗?”
“不!”尖叫一声,徐盈猛地抛下了横刀,转头惊恐的逃出了这个曾经令她无比骄傲,甚至压过皇后一头的大帐篷。看着晃动的帐篷门,空空如也的身旁,在听着远处凌乱的脚步声,李治整个人都傻住了,足足踉跄的退了三步,忽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堂堂皇帝居然嚎啕大哭起来,捶胸顿足的大声嚎着。
“一事无成啊!一事无成啊!”
第1361章。最后的认输
对于大唐来说,这又是一个权利交接的不眠之夜,突如其来的闽军接管了一切,原本大唐的一切秩序都变了,甚至连天都换了!
彻彻底底的一夜无眠,接受了长安重臣们的膜拜,李捷又是忙着与隐居幕后的武媚娘对整个唐军进行了大调整,大批闽唐将校被安插进去,不放心的将领被替换下来,还有如高侃,唐休璟这些掌兵旧将也都被架空了,虽然搞得唐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锐减,但是这足以左右天下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是牢牢的攥在了李捷手里头。
也是直到天亮,李捷才找到李治的下落。
仅仅裹着单衣,徐婕妤颤抖的如同一只待烤的小鹌鹑那样,瑟瑟发抖的缩成一团跪在地上,秀丽的长发乱糟糟的批在后头,一丁点都不敢抬头,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
而李治,此时居然是跪在了帐篷的中心,那把横刀穿喉而过,血流淌了一晚上早已经凝固成一摊黑紫色,他叩拜的方向居然是李捷所在的西南,尽管脸上还带着懊悔与不甘,可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与李捷斗了半辈子的弟弟,还是认输了!
看到这样一副情景,李捷的头脑亦是一阵眩晕,抛开两人的恩怨不说,从小,也是这个弟弟如同跟屁虫一样黏在自己身后的,曾经与李捷同时代的故人已经先后故去了,如今连他却也这般去了,看的李捷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矗立许久,方才长长的叹息一声。
“老十啊!老十!你哥哥我难道连隋炀帝的度量都没有吗?你,你又何至于此?”
人都到隋炀帝残暴,可是他登上皇位之后,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他这两个弟弟争先恐后的起兵谋反,要置隋炀帝杨广于死地,可先后打败两个弟弟之后,隋炀帝却是一个都没有杀,连带他们的家人都带在身边,一直到隋炀帝穷途末路,江都之变时候,才与隋炀帝一同被谋反的骁果所害死。
李捷之前所想的,也是把李治带到君士坦丁堡,让他看看西方是什么样的,李捷甚至想过在意大利给他划一块地方,让他也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可如今,一切都成了空!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被逮住了,值得讽刺的是,逮住他的居然是他最信任的二儿子长孙焕,眼看着李治死在了自己递过去的横刀之下,老家伙也不知道是欣慰,还是心痛,面容无比复杂,颤抖的同样静立在帐篷内。
许久,长孙无忌忽然双手抱拳,对着李捷重重一拜,却是恳切的说道。
“李捷,如今你赢了,我长孙无忌输得无话可说,就请你今天在这里也赐死我吧!我长孙无忌纵横朝野一辈子了,如今能死在这里,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谁知道李捷却是重重摇了摇头。
“萝儿在死海海滨已经为岳丈修好了疗养之所,操劳了一辈子,您也该享两天清福了!”
说完,李捷却是最后看了一眼拜倒在地的李治,却是要转身走出帐篷里,尽管心里伤感,可他是皇帝李捷!如今更是肩负了两个帝国的命运,许多事还在等着他。
可是这时候,王皇后却叫住了他!
毕竟陪着李治一路从晋王熬过了多嫡那段残酷岁月,尽管李治的绝路有一巴掌是她推得,看着李治的尸身,王蔷的内心依旧止不住的翻腾的,甚至偶尔瞄过缩成一团的徐盈,王蔷心头还升起了一股强烈的嫉妒,愤恨。
如果是自己与李治一同走到这穷途末路,自己绝对会慨然赴死,绝不会让李治如此孤单的自己上路,可!可到了最后,自己竟然连这么个机会都没有!
怀揣着无比的愤恨,王蔷指着颤抖的徐婕妤,压抑着怒火急促的说道:“陛下,此女魅惑圣主,又不能尽忠尽节!实为不祥!就如同那商之妲己!陈之张丽华!留下她恐误江山社稷,臣妾请斩之!为先帝陪葬!”
王皇后这一番话说的杀气腾腾,听的徐盈更是差不点没昏过去,几乎缩成一团了。不过惊愕的回过身,李捷却是摇了摇头。
“只不过是个不想死的小女人而已,江山社稷推到她头上,岂不是太重了?不论商之妲己,陈之张丽华,都是国君自己不能洁身自好,自己丢了江山,却把责任推到一个女人头上,算什么男人?”
眼看着李捷不答应,王皇后居然是恼怒的挡在了李捷去路上,指着徐婕妤又是怒气冲冲的喝问道:“魅上,祸国,难道不是罪过?难道不该杀?”
这下李捷也有些恼火了,对着王蔷同样质问道:“如此说来汝还是皇后,难道也一点责任没有?”
李捷是想用这吓退王皇后,可他却低估了妒火中烧的女人的狠意,仅仅愣了片刻,王蔷居然也是跪在了地上,叩首道:“陛下说的没错,请陛下将臣妾还有这个贱人一并斩首诛杀,为先帝陪葬好了!”
如果李治能看到这一幕,或许能找寻到些许欣慰吧!倒是李捷被逼的无奈,居然是有些耍无赖的一挥衣袖叫嚷道:“老子现在是皇帝!老子不允许你死,你就不能死!现在马上给老子回中军去,该干嘛干嘛去!”
一把抓起王皇后的霞帔,李捷推着她一起出了帐篷,这一幕看的落后一步的长孙无忌却是忽然间一个恍惚,愣了几秒钟,忽然他也是跪在了地上,面朝东南帝陵的方向,喃喃的叹息着。
“先帝啊!如此都不肯枉杀一姬!这不是仁!什么才是仁?如果当年我们选择他!也许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吧!”
“先帝啊!也许我们都错了!”老泪纵横,长孙无忌把他白发苍苍的头颅,重重的叩在了地上。
…………
以武媚娘的经验,安抚住一个女人,就是给她大量的事情做,让她没工夫胡思乱想,一回中军,李捷就把安抚甄别降臣的任务推给王蔷,并且还命人把大唐前太子李忠带了过来。
果然,孩子在跟前,王皇后立刻断了寻死觅活的念头,不得不全心全意给李捷卖命起来。
此时到也不怕降臣串联,除了早已经布置下的钉子姜恪,还有王皇后本家,捆在大闽利益之上的新任宰相王德真之外,所有的长安重臣都被架空了,关押在一起,一切都在李捷掌握之中!
经历了一晚上的喧嚣,如今的唐军大营状况倒是好了不少,经理李辅国叛逃,连续两天残酷而惨烈的大战,如今唐军已经减员到三十五万出头了,足足十多万众战死或是重伤,轻伤更是人人都有。
还有昨夜,虽然一切顺利,不过王孝杰与于志宁的反抗还是造成了些损伤,虽然最后以于志宁自杀,王孝杰被擒而告终,这些却都得李捷去收拾。
连个补觉时间都没有,李捷又是不得不卷入了巨大的安抚工作中。
随着闽唐大军开进的是闽唐军需官,在被控制唐军惊疑不定的注视中,大坛大坛的烈酒先是被运了进来,让这些官兵闻着酒香,旋即听着伤兵营中一阵嗷嗷的惨叫。
有的府兵顿时焦躁起来,怀疑闽唐在杀伤兵,以减少负担,这种情绪骚乱了一阵之后,被委派来的闽唐军官却是大大方方的开出了名单,谁有兄弟手足在伤兵营,可以去探望。
几千个被选出来的代表一肚子火气到了伤兵营,看到的却是两千多忙忙碌碌的红葫芦队在不断包扎伤口,动着手术,虽然对负责讲解的红葫芦队医护官什么病毒,感染的话听不懂,可是看着被闽人垃圾一样丢出来原本用来包扎伤口那脏兮兮的破布,在看着运过来成捆的上好棉布,还有名贵的烈酒,成筐成筐的药材,这些唐军代表依旧足以清楚,闽人是在全力抢救他们的战友。
虽然这段时间,还是有几百个重病号不治身亡,可是来探望的唐军无话可说。
回了营去,,甚至这些唐军代表还听到了看护闽唐军不无嫉妒的抱怨,“陛下真偏心,把红葫芦队医官全安排给这群关中蛮子了,害得老子痢疾都没个人管!”
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居然让唐军代表们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些得意之情,把话传回去后,骚动不安的军心顿时稳定了下来。
中午,后方补给也运了过来,算是让唐军吃上了一把美国罐头。
虽然关中已经尽全力供给前线大军了,绕是如此,可唐军的标准口粮一如既往的是从秦朝就传承下来的锅盔,这东西用面粉烙制而成,后世依旧是一道陕西风味主食小吃,后世李捷还曾在西市的地下美食广场吃过美味的锅盔泡羊汤。
可这玩意就着美味的汤汁是一绝,干嚼喝凉水半年多,就绝不是人能挺得住了的了,可闽唐的午餐是什么?
大闽靠海,每年捕捞量极大,鱼干是大闽重要食物之一,还有产自中亚,西亚咸鲜可口的肉干,天竺大米,李捷还把后世的罐头食品带到了大闽,虽然这时候没有玻璃瓶,不过煮熟后迅速抽干空气,放在竹筒中用蜡密封的大闽竹筒罐头依旧可以保存一年之久。
闽唐军已经吃的要吐了的肉干鱼干罐头肉,到了唐军口中却是难得的美味,围着大锅将米啊!这些肉啊还有发下来的罐头一股脑倒进行军国内,典型的部队锅甚至吃的这些唐军都升起了一个念头。
到底闽王也是关中出生的,到底是关中人疼关中人!
军心更是平缓了不少。
可是这种情况下,依旧有人心头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李捷处置好了大事,想要小睡个午觉,王德真却是硬闯进来,绞了他的念头。
“陛下,阉宦李辅国携带五万北衙禁军已经叛逃三天了,北衙禁军毕竟是大唐装备最精良的军队,李辅国带领他们还创下了三天行军两千里的记录,如果这时候不赶紧派骑兵追杀,一旦这个阉狗逃回长安,拥立雍王李宏为帝,那就不好收拾了!”
满腹焦急,磕头在地咣咣作响,王德真焦虑的劝谏着。
原本还以为有人要谋反呢,急急匆匆出来,一听是这事儿,李捷鼻子差不点没气歪了。
“行了,这事儿寡人早有决断,李辅国回长安不过是给寡人送脑袋去了,用不着烦心!”
打了个哈欠,李捷居然又是径直的回去午睡去了,看的王德真抓心挠肝的却不敢问,心里却多了层敬畏。
闽唐皇帝陛下的手段,还真是深不可测啊!
第1362章。当赵高
通往长安的大路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急速行进着,沉重的脚步践踏的深秋大路上黄土飞扬,远远看去,就好像拖着几里的土蛇。
之所以叫队伍而不叫军队,实在是这些人完全没有了军队的样子,队形松懈无比,精良当的盔甲已经全没了,有的士兵穿着布衣,有的干脆光着膀子,旗帜也秃了,甚至就连刀枪等武器都被扔了,毫不怀疑,哪怕有几百个强盗山贼,都能将他们给打劫了。
这就是李治花费了数年心血,几乎举大唐之力打造出来的精锐军队,北衙禁军!
如果不是跟着队伍有饭吃,能回家,恐怕这支邋邋遢遢,已经不成队列,将领威严扫地的队伍早就散了。
不过这支军队在大宦官李辅国手里,又刷新了大唐帝国开国以来的行军记录,十七天从万里之遥的西州生生奔回了关中,就差一天路程,就能回长安了!
这么一支邋遢的队伍中,却还是有些精悍人手的,几乎所有人的战马都跑死了,中军中依旧有一只重骑兵骑着精悍的战马弯着腰在伛偻前行着,那是北衙禁军唯一的精锐,虎牙都。
李辅国虽然经历不了大阵仗,可好歹是个政客老油条,知道身边必须有些可靠的人,五百人的虎牙都几乎全都是收买的江洋大盗亡命徒或是死刑犯,算是这死太监的心腹,哪怕李治都指挥不动这些人。
逃跑的路上,李辅国亦是宁愿将上万兵丁扔在了沙漠中,也要集中战马给虎牙都使用。
随着日落西山,大片空旷的关中沃野中,一座小县城出现在了逃难的队伍中,这是已经过了雍州,抵达了咸阳属下的礼泉,长安近在咫尺了,看着黄土夯筑的低矮城墙,李辅国已经累的惨白的脸终于浮现出了点轻松。
城门口,礼泉县令崔思古早已经带领县衙一行早已经恭候在了大门口,尽管已经跑的快成叫花子样了,什么仪仗都丢了,可李辅国却依旧表现得派头十足,对于跪迎的崔思古连看都没看一眼,径直骑着马进了县城,。
李辅国的狗腿子,也是大宦官之一的仉公公则是更傲慢的翘着兰花指到了崔思古面前,连马都没下,极其不耐烦的喝令道:“马上准备三万大军的粮草!还有,将附近的武器甲库,在明天天亮之前,公公要见到三千套盔甲,一万把长矛!五千把刀!”
“哎呦!”四十多岁长着一副猪头脑型的崔县令听着话差不点儿没哭出来,跪在地上磕头连连的告饶着:“公公诶!礼泉是下县,全县不过一千户,哪儿拿的出三万大军的补给啊!还有武库也不归小县管啊!”
“这杂家不管,见不到军粮,大军就洗了你这破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