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远征军-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跟着哥哥君士坦丁四世下了马车走到了这元老院门前,安娜的小脑瓜尚且嗡嗡作响。
居然要放弃这里?
从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于此,被称作新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之城取代罗马成为这个超级帝国的心脏已经有快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安娜就是看着城墙外马尔马拉海潮起潮落与金角湾的朝阳晚霞长大的,如今帝国的大脑,自己的父亲居然要放弃这里!
“元老要对你责问,记住,千万不要承认你对什么闽国的蛮族什么,连你和什么闽王见过面都不要承认,如今政局对咱们希拉克略家族很不利,父亲很被动!”
拍了拍安娜的肩膀,君士坦丁二世轻轻推着她肩膀就进了去。
帝国战事连连,哪怕到了这个时候元老院依旧沸反盈天,帝国各疆域的元老恨不得跳下座椅打起来。
从罗马共和国开始,元老院几乎就是罗马象征,常年保持着台伯河边一百家氏族三百元老规模,就算帝国时期,苏拉,克拉苏,庞培,凯撒都没有彻底解散元老会,甚至首位奥古斯都,凯撒的侄子屋大维反而扩大了元老院规模。
由原本的三百人元老会扩充到九百。
几百年过去了,虽然元老院已经失去了决断帝国命运的权利,土地财富遍布全国的元老们对政局依旧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
尤其是帝国连战连败,失地千里的危难关头。
“悉尼珈蓝绝不能丢!必须组织军队支援北非,如果悉尼珈蓝丢了,北非阿非加利总督府无险可守,我们已经失去了埃及了,再丢了北非,整个帝国都要挨饿!”
“小亚细亚!不能抛弃小亚细亚啊!我们的家都在那里!”
“必须惩罚阿非加克亚,如果不是他率先溃逃,帝国舰队不会败!”
上下两排座位围绕成偌大的会场,九百元老不过来了五百多,却几乎没有一个坐在座位上的,或是沮丧,或是暴怒,或是疯狂,站起来乱喊着,纷乱的声音几乎让人听不清。
不过万众瞩目上那个位置,首席元老,国父,奥古斯都,罗马人的皇帝,安娜的父亲军士坦斯三世却懦弱的如同一个孩子一般,颤巍巍的缩成一团。
安娜所在的希拉克略王朝靠的就是武功起家,公元602年,拜占庭皇帝莫里斯被反叛的帝国百夫长福卡斯杀死,福克斯登基成为皇帝引起了整个拜占庭的愤怒,趁着拜占庭内乱,宿敌波斯又兴兵来犯,原本身为阿非加利总督的希拉克略一世在内有元老为帝国皇位而内战,外有波斯库思老二世率领数十万的大军入侵拜占庭这个危机时刻挺身而出,通过海军由北非直插君士坦丁堡,斩杀福卡斯,登上帝位。
希拉克略的功绩在拜占庭简直比得上汉武帝,对内,他改革军队,颁布了军区制,铁血镇压反对派,对外战争中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善于抓住敌人每一个弱点,面对已经侵吞了自己绝大部分东方行省的波斯非但不妥协,反而振臂一呼,酣战不止。
在希拉克略的带领下,罗马大军不但恢复了往日的疆土,甚至一度攻破波斯首都泰西封,逼死了库思老二世,一手将波斯政权打的摇摇欲坠。
身为希拉克略皇帝的孙女,安娜深以为豪,但如今在自己这个懦弱的父亲身上,她看不到一点祖父的影子,再听着混乱的元老院到现在还在为了自己私利争夺不休,没有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才能打退阿拉伯大军上,别样的愤怒压抑不住的充斥在这个女人心头。
君士坦丁四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妹妹颤抖肩膀上压抑的愤怒,心里咯噔一下,没等共治皇帝伸手压住她,安娜已经暴怒的走到了元老院最中间的红地毯上。
“安静!”
女人尖锐的声音压过了一切,让所有元老都是愕然的闭上了嘴,披着红袍,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全都愕然的看着这位逃婚,游历东方传奇归来的公主殿下,直到片刻之后,尖锐的吼声这才响起。
“叛徒!”
“住嘴!”安娜尖锐的声音再一次把元老院震得安静了下来,不同于往日的嘻哈打闹,这一刻安娜脸颊上别有一种来自上位者的威严,震得距离她近的康斯坦丁元老甚至都低下了头。
“阿拉伯人的大军已经夺取了叙利亚,夺去了埃及,夺去了亚美尼亚,西尼珈蓝危在旦夕,本公主回来,路过阿拉伯的前哨已经可以窥探马尔马拉海了,诸位元老,究竟有何退地之策。”
又是鸦雀无声,如果想得到五百多人就不会在这儿吵了,眼看着一群衣冠楚楚却瞠目结舌的元老们,安娜的笑容愈发的冷厉。
好久,终于有后面队列的元老不服气的吼了出来:“军队已经打完了,拿什么打?”
“府库已经空了,国库没钱。”
“是啊,陆军已经在小亚细亚打完了,现在海军又完了,还拿什么与阿拉伯的异教徒作战。”
听着元老们抱怨的吼叫声,坐在王位上的君士坦斯二世禁不住将华丽王袍裹住自己更紧了一些,缩的更小一些,五百条战船,快十万海军败在了阿拉伯人新成立不过两百条船三万人手里,丢的还是他父亲从阿非加利总督区带出来的海军,这为懦弱的皇帝已经没有颜面在辩驳了。
元老们抱怨了半天,终于还是有人想起正事来,就是对着安娜不远处的红袍元老康斯坦丁猛地站起老迈的身体,指着安娜又大声质问起来:“安娜。希拉克略公主,你冒用使节名声,向天竺土国称臣,严重损害了罗马的国格,要知道就算汉尼拔与皮洛士兵临罗马城下,勇敢的罗马都没有对之丝毫妥协,这份罪名,你如何解释?”
“本凯撒已经询问过,安娜根本就没向什么天竺土蛮称臣,甚至没见过什么土蛮的王,这些都是阿拉伯人胡扯出来动摇我罗马军心……”满是慌张,君士坦丁四世赶忙箭步追到了元老院中心安娜身旁,张开臂膀挥舞着手臂对周围元老大声的辩驳着,可惜,没等他辩驳完,安娜再一次冷笑起来。
“没错,本公主从来没有与任何土邦蛮王会盟过,因为我会盟的是一位真正的帝王,文明之邦的皇帝,闽国与印度的土邦截然不同!印度的土邦就是被闽国征服的!”
“这个神奇的东方国度出产丝绸与瓷器,各位元老身上的衣物用料就是闽国出产的,这个国度方圆几万里,有着属于自己数千年的文明传统,他们的国都是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大,人口百万的大都市他们有两座之多,他们的官员文明懂礼,他们的军队骁勇善战,为了证明他们的富饶,这一次闽国使团带来了数十万第纳尔的丝绸瓷器与艺术品。”
“如果我不提出称臣,这个国度就会与阿拉伯人结盟,会把打造大马士革刀剑的乌兹钢源源不断的卖给那些阿拉伯人,还会卖给他们武器,盔甲,粮食,已经很可怕了的阿拉伯军队再换上这些,我们拿什么来抵抗?唯一能挽回的只有向闽国称臣。”
“如果争取到闽国与我们结盟,就算低一等结盟,闽国也会派出至少十万人的军队从阿拉伯后方进攻,缓解君士坦丁堡的压力,给我们时间重新种植粮草,征募军队,将罗马的子弟武装起来,投入战场上保卫祖先留下的土地。”
“作为拜占庭公主,我希望我的国家转危为安,不对吗?”
摊着双手弯着腰,对着眼前一群红袍元老包括自己懦弱的父亲,安娜歇斯底里的吼叫着,听过她的一席话,就连身边的君士坦丁四世都是目瞪口呆,一群元老也是低头不语的思量起来。
好一会,尴尬的康斯坦丁元老这才干咳一声,老迈的脸庞满是悻悻然问道:“诸位,对于安娜公主的提议行为,我们该如何处置,是真的向闽国称臣换取对方援助,还是裁定安娜公主叛国有罪?”
沉默了片刻后,挨着康斯坦丁的年轻元老向上举起了大拇指,犹豫了一下,下一位元老则向下举起了大拇指,到会的五百多个元老依次站起,纷纷向上或是向下举起大拇指,几分钟后,表决就结束了。
“陛下,出席元老五百四十二位,三百二十位认为安娜公主有罪,请陛下裁决。”
皮球又提回了君士坦斯二世的脚下,这位罗马皇帝懦弱的勉强抬起头,环视了一圈向下竖立干巴巴的大拇指,纠结了半天,这才也颤巍巍伸出了手。
干枯的大拇指,朝下!
“卫兵!”
元老的呼喊声中数十个顶着罗马禁军传统盔甲,头戴横马尾的禁军快速冲了进来,眨眼间沉重的镣铐就被套上了安娜的脖子上,手上与脚上,掂了掂娇嫩的手腕上冰冷冷沉重镣铐,安娜忍不住灰心的吐出一口浊气,没有再说一句话,跟着禁卫军就向外走去,迎接她的,将是一段漫长的囚禁生涯。
这个结果,回君士坦丁堡之前,她就想过了。
一直到安娜离开好一会,元老院中都保持了令人窒息的死寂,直到顿在哪里的共治皇帝君士坦丁四氏叹了口气抬起了头,再次阴沉的说道:“诸位,拱卫拜占庭的舰队已经覆灭,在安卡托里亚,帝**队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北方,保加利亚人还在入侵,南方,我们丢了粮食产地埃及,现在,阿拉伯人又有了不可抵御的大马士革刀,是不是该商议一下迁都回罗马的可能性了?”
满是悻悻然中,一群元老再一次交头接耳嘟囔起来。
第543章。中亚动荡
安娜被依照叛国罪,关押进了马尔马拉海对面金角湾拜占庭的海军基地加拉太堡中。
不过否决了向闽国称臣这一条路后,关于迁都元老院却始终犹豫不决,在君士坦丁堡定居四百多年了,在这里他们已经落叶扎根,附近到处都是元老们的产业,他们舍不得。
尤其是这个时候的罗马与几百年前罗马已经极大不同了。
随着匈奴王阿提拉的西进,数不清的蛮族在匈奴人驱赶下涌入罗马人的国度,并且喧宾夺主,不列颠行省已经被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占据,高卢行省如今成了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地盘,富庶的西班牙行省被西哥特人占据,建立了西哥特王国,疆域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北部,紧邻着拜占庭拉文那总督区。
向下不到两百里,就是罗马城!
不说周围同样严峻的异族威胁,单单在西罗马帝国覆灭的巨大灾难中,罗马城已经毁灭大半,破损的城区也支撑不了一国都城的重任。
更重要的是,那儿有罗马教皇!
这个时候罗马大主教实际上拉丁文意思还不叫教皇,因为西方世界中皇帝只有罗马皇帝,罗马主教仅仅属于七大教区之一的大主教,直到再过一百年后法兰克国相矮子丕平攻陷意大利,将这里的土地献给罗马大主教成立教皇国,才有教皇的正式称呼,这个时代教皇拉丁文意思更多还是接近罗马大祭司。
不过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失去控制的罗马教廷在几百年内已经发展为自己一股**的政治势力,直到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夺回意大利这才回归罗马控制,饶是如此,在意大利附近居民中,教皇的权威已经高于拜占庭皇帝。
搬迁去那里?指不定还要在废墟中与穷的掉底儿的罗马教廷进行怎么样一番势力争夺呢。
就在拜占庭元老院的犹豫中,几个月过去了,而头一次,命运之神或者基督本人终于开眼了,眷顾了苦难中的拜占庭帝国一次。
阿拉伯人的哈里发统治者,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陛下,死了!
如果是正常逝世也没什么,问题是这位哈里发是在麦地那自己的住宅中阅读《古兰经》时候,被反对者破门而入刺杀死的。
这就牵扯到一系列伊斯兰教自己内部的全力争夺了,因为奥斯曼出身不凡,是伊斯兰世界圣城麦加著名的倭马亚家族一员。
最初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时候,遭到了麦加贵族的一致抵触,穆罕默德本人都不得不帅弟子出走,逃到了距离不远的麦地那,在那里建立的穆斯林第一个政权,乌玛公社,这个新兴的伊斯兰政权几次都遭受外部势力打击,其中最著名一战就是与倭马亚家族打的,三百穆斯林战士喊着先知降世的口号打垮了一千多倭马亚家族商队的护卫,被誉为神迹。
不过这个誓死和伊斯兰作对家族后裔中还有一位异类,就是这个奥斯曼哈里发陛下,穆罕默德出走的时候,奥斯曼一直最随其后,尽心竭力侍奉,后来伊斯兰教越传播越远,势力庞大的伊斯兰教压回麦加时候,正因为有他存在,“弃暗投明”的倭马亚家族转身又在伊斯兰政权中占据高位。
伊斯兰的教义仿佛一把无往不利的圣剑,带着阿拉伯人从荒芜的大沙漠冲出,啃下了叙利亚,啃下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波西利亚,波西斯等大片中亚肥沃的土地,倭马亚家族也随之成长的越来越大,从一个地区贵族成长为大片领土的统治家族。
倭马亚家族的发展的黄金时期还要数第三位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时期,这段时间内他最为人诟病的两大政策,大批任用倭马亚家族成员为总督与军队重要将领,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叙利亚总督木阿维叶。大幅度删改古兰经内容,把穆罕默德养子阿里的篇章去除了不少。
就算倭马亚家族在穆斯林扩张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大多数人依旧记得倭马亚家族曾经是穆圣最凶恶的敌人,奥斯曼哈里发一死,即位的哈里发阿里立马撤换了绝大部分奥斯曼任命的总督将领,并要求所有穆斯林总督向他宣誓效忠。
另一头,倭马亚家族目前的首领穆阿维叶拒绝交出总督权力,在叙利亚展示了奥斯曼的血衣后拒绝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要求重新选举哈里发并且惩办凶手,意见的不统一彻底将阿拉伯帝国分裂开,在小亚细亚准备多时要攻打君士坦丁堡的穆斯林军队亦是被穆阿维叶以北方军主将以及叙利亚总督名义调回了叙利亚。
君士坦丁堡终于获得了一丝**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与闽国谈判完毕后,哈立德在安拉之剑另一位哈立德去世后,直接回归到了穆阿维叶身边。
阿拉伯帝国内部,第二次内战似乎随时都要打响。
不过中亚局势的跌宕起伏,却没影响到远在天竺闽国的安定,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闽国还在****着叛乱照成的创口。
首先就是田地的复耕,华夏历朝历代衰亡的先兆都是流民,刘豹韬帕拉瓦的内乱影响了最富裕的恒河平原中心地带,至少百万人在内乱与外敌入侵中丧生,数百万人抛弃了土地流离失所,这对闽国是个不安定因素,同时却也是个机会。
以往闽国田册可是戒日王朝留下的,这其中不知道多少土地被地方婆罗门隐匿,大批人口成为隐户,托庇在神庙之下,叛乱一处所有秩序都被打破,这些****土地就无所遁形了,花费了数个月时间,闽国的户部官吏走遍了北天竺每一寸土地,重新丈量了新的田册。
竟然高达四百多万顷,比原来增长了一倍,这还仅仅是半个天竺,肥沃的恒河平原与旁遮普流域就耕地资源来讲,甚至算得上李捷又打下了一个中原。
人口上,虽然闽国努力的不断把天竺人口运送到东南亚,闽国本土,岭南这些地区,在闽人口依旧高达一千五百多万,其中唐人终于占到了十分之一,一百五十万,其余高丽人,倭人,东南亚黑人,马来人以及岭南诸多少数民族加一起也有五十万之多。
这么多唐人愿意来到天竺落户,原因很简单,闽国不收田税,就连中原的人丁税都不收。
历朝历代亡于流民,流民起于苛税,但朝廷主要依赖土地税收供养,似乎成了一个死结,随着土地兼并,势力越大的地主逃税越多,朝廷收入减少下为了维持稳定不得不加税,越来越重的税收逼着农民放弃土地加入流民中,更加减少朝廷税收,为了镇压这些叛匪,朝廷不得不继续加税。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明朝,而这方面闽国似乎神经过敏了,除了在中原的领土为了鼓励百姓移民而征收不到中原三分子一的税收外,东南亚,林邑,天竺,唐人一律免税,看起来闽国似乎吃了个大亏,实际上,闽国取得的利润一点儿也不少。
免税法令后还连着一条,农夫一旦出售粮食,必须出售给闽国官方。
掌控着大宗粮食的销售,稍微提价几分都赚翻了。
又是一个和煦的午后,快到一年的时间,围绕在京师城附近的城墙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最后动工的闽王宫后院也错错落落多了不少建筑,在新落成的别墅式办公楼中,靠在和煦的阳光下,李捷舒服的批阅着各地奏本。
不过他身后,却有个捣乱的绝色。
闽王千岁,臣杨芎顿首,愧于使命,营救拜占庭公主安娜工作毫无进展,拜占庭权贵对此事讳莫如深,另阿拉伯帝**队退却,拜占庭人重新占据安卡托里亚行省,沿途收复失地打造堡垒,战线已重新推回亚美尼亚边界,臣恐拜占庭称臣一事如水中月,镜中花已。
可怜的吏部郎中替死鬼杨芎一大片奏本看完,李捷忍不住无奈的叹了口气,虽然猜到了这个结果,但让堂堂的罗马帝国称臣失败,还是很令李捷失望的,随手提笔写下了回复。
“照看好安娜公主,依靠使团之财,伺机而动。”
想着那个古怪精灵的希腊丫头,李捷苦恼的摇了摇头,哎,也只能为你做这么多了。
“哼,父王肯定又在想哪个狐狸精了,母妃说的绝对没错。”
稚嫩的声音在身前桌子下响起,再一次让李捷差不点没喷出来,脑门黑线直跳的丢下奏本,郁闷的从办公桌前拎出了个小家伙。
二王子李谨。
“臭小子,你不去进学跑这儿来干什么?”咬牙切齿的瞪着这小子,李捷满是父亲威严的训斥着,可惜,又长了一岁,李瑾胆子也是又大了许多,毫不在意的揪了揪李捷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胡须狡猾的答道。
“父王可是应允修身,掌握其中大义即可,用不着逐字逐句死抠字眼,学成书呆子,杨爷爷教导的那些我可都明白了。”
眼看着这小子胸有成竹的模样,李捷又是头疼的拍了拍脑袋,看来威风又摆不成了,就在李捷苦恼中,李瑾狡黠的得意笑着爬上李捷膝上。
“父王,能不能下令停止对阿拉伯人乌兹钢的武器出口,昨天上街,修身遇到个阿拉伯小子,可狂了,说他们国家的军队都装备的乌兹钢武器,居然瞧不起我们闽国。”
“臭小子,你知道什么!”李捷随手就是一巴掌,正好拍在了李瑾刚刚挽在脑后扎上的发髻上,气的这小子又是一通呲牙咧嘴。
“大父,别拍人家头,儿已经长大不是小孩了!”
第544章。私心,宗教问题
“孤问你,如果能买到大马士革刀,你还会费心费力的自己去学如何锻造刀剑嘛?”
这个问题问的李瑾一愣,旋即小大人一般傲娇的昂起脑袋,不屑说道:“当然不用了。”
“那不就得了,有了咱们出口的乌兹钢,那些阿拉伯人更多精力也是如何多的生产大马士革名刀,而忽略了自己研究冶炼技术。”
“要知道刀剑可是消耗品,几场战役后刀剑大多都需要回炉了,大马士革刀还是典型的费时费力装备不多,如果阿拉伯人敢于闽国征战,原料源头一掐,几场战役过后短时间内阿拉伯人手中的刀剑质量必然大幅度下降,到时候自然是我闽国占优,打的他们哭爹喊娘。”
“并且打仗打的还是人,夫战,勇气也,指挥调度的好,就算武器落后点也可获胜,阿拉伯人最令人敬畏的就是他们为战争的那种勇气而不是乌兹钢武器,这方面哈里发就很有些舍本逐末了。”
打击对方的冶炼技术,这主意可够阴的,对于部将不好解释,对于自己儿子李捷可没什么藏着掖着的,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李捷都要怀疑李瑾这小子是武媚娘的儿子还是杨心怡的儿子了,除了活泼习武随娘外,一听阴谋诡计双眼发亮这点和武媚娘一模一样,看的李捷禁不住无奈的直摇头。
就在闽王书房内李捷教子时候,殊不知自己的谈话却让门口一人僵立在了那里。
”薛将军。“
冷不丁背后一句话让薛之观堂堂侠客也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凶狠的回过头,倒是把身后刚过来的凤阁令狄仁杰吓了一跳。
”哦,狄阁老,下官有礼了。“
“不敢不敢。”
眼中凶光一收,薛之观赶紧弯腰一行礼,狄仁杰却也赶忙还礼,别看自己官大,人家却属于机要机关,真正的闽王心腹,熟谙做官之道的狄仁杰也不敢得罪。
“这样的,薛将军,本相有几件重要的事需要参拜闽王,不知将军是否着急?”
薛之观本来就是个人精,不然也不能在秦王太子的权力争夺中活到现在,立马又是微微拱了拱手谦让道:“都是些例行公事,狄相先请即可。”
“那本相就却之不恭了。”笑呵呵拱了拱手,整理了下衣袍笏板,狄仁杰就率先请侍卫通报起来,看着胖乎乎的闽国相进了门,心头犹豫一下,薛之观却是扭头出了门。
拐了几个弯,薛之观居然拐到了后宫工坊,那儿热气蒸腾叮叮咣咣声音不断,偏偏一百多个禁卫扈从在三个衣着华丽的女人背后顶着大太阳。
“这一次冯师傅一次打造三把乌兹钢武器,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啊,好紧张啊。”
“如果要是失败了,我的就让给蛮儿妹妹好了。”
“啊,心怡你太好了,对了,如果只成功一把呢?”
萧蛮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期盼的盯着自己,长孙织禁不住又无奈又好笑在她
脑门上拍了一下:“那就给你好了,贪婪鬼。”
“耶,长孙姐你真好!”浑然不像个当娘的,萧蛮儿上去就在长孙织脸蛋儿上引了一口口水,惹得三个丫头嘻嘻哈哈又是一阵打闹。
也难怪,闽王府把各种森严的内部规矩摒弃到最低,什么事儿都是一大家族坐在一起协商,没了不少勾心斗角事,三个女人又是心直口快活泼好动类型的,一起上过阵,女人的感情也是铁的很。
不过看到三个王妃等肾6发布一样期盼的等在皇家作坊口,这一幕看的薛之观禁不住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离着老远恭敬地一拱手:“臣薛之观拜见长孙王妃。”
“哦?薛叔,你来了!”
从小在薛之观看护下长大,长孙织与他别有一番长辈与小辈的亲情,立马放下了对新武器的执念兴奋的迎了过来。
似乎不经意一般,薛之观拉着长孙织就去向一边树荫下,估摸着距离其余令人刚好听不到,薛之观这才面色如常却小心的叮嘱着:“长孙王妃,三日后闽王殿下观军大典,王妃务必要带着世子一同前往。”
“为什么啊?”长孙织当即一头雾水,不过薛之观却没明说,而是郑重的又拱了拱手:“老臣不会害王妃,王妃无必要照着做。”
迷迷糊糊答应下来,长孙织又去发售现场等候起来,快速撤离中的薛之观看到这一幕禁不住再一次叹了口气。
那天晚上,刘豹韬的问题让薛之观惊醒起来,闽王创不世大业,必然需要一个勇武向前的继承人,可闽王长子李让太过沉迷于儒家之道了,相反是次子李瑾处处显露出勇于向前的精神,薛之观冷眼观察下,李捷单独教导李瑾不知道多少次了,李让却出了晚饭,难得酬到父亲身边来,谈也谈不到一块去。
这可是个危险的信号,不见隋炀帝与李捷父亲李世民这个前车之见吗?就算是嫡长子,也很有可能储为不保,薛之观必须多想办法让李让多出现在李捷,百官,万军之前,增加他的影响力。
嘀咕着,薛之观再一次返回正殿后的闽王书房,刚想通报,却愕然的发现,狄阁老的事情还没解决完呢。
准确的说,还没来得及开口呢。
“哥,这次遗**可是千辛万苦才把那个什么鸡不下蛋港拿下来,你可一定要把它赐给我。”
李捷父子眼晕中,高阳公主提着长裙小女孩一样跺着脚恳求着,被挤到一边的狄仁杰则是更郁闷了。
“我说妹子,不是赐你两个港口了吗?再要是不是太多了点?要不再给你划一片土地吧。”脑门上冷汗直冒,李捷郁闷的提议着。
可惜,高阳公主也是识货的很。
“不嘛,经营一片农场才多少收入,收获的粮食还不能自己卖,全让黑心官府收去了,我就要港口吗,求你了哥!”拉着李捷胳膊,高阳又是娇媚的磨了起来,磨得李捷直眼晕,好像黑心官府背后老大就是自己吧?
“我说妹子,你要这么多钱究竟要干什么啊?”闽国家大业大花销也多,尤其是最近在南天竺沿海的军事活动,虽然大部分南天竺沿海商人都愿意与闽国合作,可还是有不开眼的,能省李捷当然要省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李捷灰常希望能劝服这个贪财的妹子。
可惜,女人对亮晶晶东西向往堪比巨龙,扳着手指头,高阳就认真的计算起来:“棉纺织行会限量版棉衣,还有绿玉阁的包包,蓝田坊的首饰,宝马的四轮马车,还有我家房绛的奶粉,书包……”
“停!吉普贤安港是你的了,但这是最后一次!”强忍着吐血的冲动,李捷嘴角直颤的答应下来,惹得高阳欢呼一声,给李捷一个大大的拥抱转头就跑,弄的李捷直发愣。
“喂,妹子,你到底答应没有啊?修身,你去告诉你小姑,这绝对是最后一次!”气急败坏的李捷对着二儿子李瑾又是一比划衣袖,可惜,这个英果类己的老二似乎也被他这个疯狂的姑姑吓到了。
“这个,大父,儿忽然想起来还有一篇先生布置得文章没做完,先走了!”
话音未落,摔着长长的衣袖李瑾也是脚底抹油不见了踪影,看着闽王一家子耍宝,狄仁杰禁不住看得目瞪口呆,闽王李捷自己也是嘴角狂抽,半天才哀叹一声自作孽不可活一屁股坐了回去。
什么棉纺织行会,绿玉阁,蓝田坊,宝马都是他开的。
闽国不指望土地出税金,但偌大的国家运作处处需要钱,闽国开销就全都压在了商业上了,各种商业税琳琅满目,除此之外李捷还费尽心机用自己背后营造的闽国总商会时不时推出些新花样,各类名牌早一千多年出现在了华夏,天竺。
李捷可知道后世对各种名牌追逐的疯狂,反正京师贵族世家一大堆,口袋里闲着的钱多得是,干嘛让他们留在口袋里发霉,于是乎宝马的马车,各种设计独特的衣物首饰应运而生,很多东西明明就是换了个标签挂上牌子就贵的要死。
于是乎一个完美的循环形成了,李捷赐给高阳公主港口,靠着港口收取租金高阳公主赚到大笔的利润,回头又消费到了这些奢侈品中,于是这些钱最后又流进了闽国国库中,就连武氏兄弟偌大的第三街娱乐项目也有闽国的插足,当然,这事儿不好听而别人不知道而已。
无力的打发走了自己财迷妹妹胆小鬼儿子,好一会,李捷总算想起自己可怜的宰相来,无精打采的抬起头:“狄卿,有何事见孤?”
这一刹那,狄仁杰激动的差不点没流出泪花,半天了,终于插上嘴了。
“殿下,臣请殿下禁绝婆罗门教,袄教这些聚众闹事,引人入邪的歪理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