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远征军-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嵬蟊成现窦住
此时说是东国朝廷,实际上言过其实了,关原大战的战败后,唐军天崩地裂的攻势已经彻底吓破了东国公家的胆子,几十万大军从战场溃逃,实际上回到八幡城的也就一万出头而已,前几天因为争夺最后的存粮,哪怕剩余几家公家同样内战一场逃出城去。
偌大的八幡宫,实际上守卫不过简陋的老弱残兵几百人,加上王宫大臣不到千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簇拥着天智天皇迎了出来。
“罪臣中大兄拜见天皇特使。”
与之前锐气逼人,舍我其谁的气势相比,此时的中大兄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头发蓬乱,白了一半多,仅仅不到三十岁的脸上满是皱纹,双眼浑浊武神,衣服也是破破烂烂,似乎从战场逃回来就没换过那样,在中臣镰足的搀扶下,这才艰难的跪伏在雪地中拜倒。
“中大兄,尔本皇族,本该报效天皇,死而后已,然尔胆大包天,觊觎神器,刺杀太政大臣,阴谋篡位,掀起叛乱,造下无边杀孽,乃十恶不赦之罪……”
武的基本上算是进行得差不多了,胜负已定,作为齐王长史,阎微真一席士大夫长袍,潇洒的上前念诵着早已准备好的诏令,杀气森森的诏令听的一帮追随中大兄公卿全都是瑟瑟发抖,唯有中臣镰足还是镇定的跪伏在中大兄身旁。
眼看着中大兄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眼前这些博弈了几个月的对手如今也真称不上对手,阎微真这头又是念叨个没完,李佑最终还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好了,繁文缛节就不多说了,中大兄,中臣镰足,本王会将你们押送长安,等候朝廷的判决,尔等可服?”
李佑这样一句话,中臣镰足等一大群东国降臣却是松了口气,甚至中臣镰足本人还露出了一丝向往,作为当时的文明之都,长安对于哪怕身处倭国的中臣镰足都是一种向往,一贯大唐也不会处决俘获的他国国君公卿,这也算得上一种最好的安置了。
“罪臣等信服!”整齐的叩拜中,所有东国公卿都低下了往日高傲的头颅。
几辆四轮马车就把分裂后残留的东国公卿装完了,就算曾经的天皇也没多点好的待遇,不过多了一条旧毯子,原本叱诧东国三百万民众的朝廷大人物,就这么简简单单被马车装载拖出了八幡城,一股凄凉之意弥漫了所有人,坐在车上,有的公卿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马车嘎吱作响中慢慢离开了八幡城,不过路过城门口时候,却有经历了一番波折,幸存的八幡城市民大批的被西国武士驱赶出来,临时一个刑场搭建的老高,汉文写着的诛杀逆贼上杉谦信大旗子也是迎着凛冽的北风招展着。
中大兄疑惑的注视中,一个被捆缚结实的妙龄女子在八幡城居民疑惑的议论纷纷中被推上了刑场,一刹那,中大兄原本浑浊失神的眼睛瞪圆起来。
的确是整场博弈最出乎意料的一幕,鸬野赞良,天智天皇中大兄的三女儿,任谁都想不到这么一个娇滴滴的皇女居然能潜伏民间,最后坐上西军大名之位,而且差点改写了战局。
为了拉拢自己弟弟大海人皇子支持政变,中大兄将她许配给作为叔父的大海人,从齐明天皇元年这个皇女就因为此事离家出走,谁都没想到小皇女凭借一己之力当上了一方叛民首领。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这个皇女最终还是会嫁给她的叔父大海人,随着后来大海人在皇权斗争中胜利而登上皇后之位,然后经过一系列博弈成为倭国第三位女天皇持统天皇,在平安朝写下浓重的诗篇,可惜,在这之前出现了李捷。
攻下飞鸟城后,鸬野赞良一面追击孝德天皇,一面犯下了最错误的一个举动,召集孝德朝旧公卿,把飞鸟城托付给了苏我日向,一方面她高估了苏我日向的反抗心,一方面她又低估了唐人来的几个月所照成的影响。
于大唐直接交通中,原本稀少的唐货丰盈了倭国市场,同样,倭国特产的清漆,金银铜木材药物鹿皮一大堆东西也受到了唐人商人贵人的青睐,有头脑善于经营先富起来的,自然是这些累世公卿。
以往就算公卿做一件新衣服都要掂量一下,一日两食,如今各种美酒美食供应不绝,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绫罗绸缎随便穿,政治上,依旧享有入仕特权,底下公卿一串联,早已经被茶茶姬全都,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的苏我日向想都没想就设下埋伏偷袭,可怜,难得一员女虎将没有败在战场上,轻易在酒宴上被拿下。
再辉煌的将来如今也要化作烟尘,差一点就颠覆了自己的努力,不论李佑还是西朝上下都对鸬野赞良恨之入骨,直接否定了她的皇族身份,以叛贼上杉谦信的身份在东国都城斩首示众,大群大群八幡城民众议论纷纷中,还穿着被抓住那天的艳丽礼服,鸬野赞良背绑着手被推上刑台。
也熟悉心有灵犀,中大兄瞪圆了眼睛一刹那,鸬野赞良那双有神的眼睛也看了过来,双目交汇片刻,难得展露在轻纱外姣好的容颜上露出了浓郁的苦涩。惊慌的伸出手到车外,不过看着道路边上骑马押送的唐军骑士,一丝怯懦爬上脸庞,中大兄最终还是缩回了马车内。
目光交错即逝,鸬野赞良,以上杉谦信之名闻名一时的女杰也是闭上了眼睛,下一刻,随着监斩官狰狞严厉的吼声,雪亮的大刀呼啸砍下。
“日出之国会为我流泪的!”
怎么也没想到临斩之际鸬野赞良居然昂起头又是大喊一句,首级伴随着话音这才重重的砸落在地上,血喷溅出来,一大群八幡城城民都是慌张的退了几步,女人总是受到同情的,最后一幕的悲壮还真有不少八幡城城民为之哀叹,可片刻之后,鸬野赞良就被忘了。
“唐人发米赈济了!”
不知道谁一声大喊,数千八幡城城民全都一哄而散,奔着声音狂奔了出去,毕竟与感慨相比,生存还是之上的。
“唉,终于结束了。”
虽然说这话有点早,关东之地自少还有十来股势力在东国朝廷分崩离析后自立门户,战争还有的下去,不过不论那股势力,兵力,士气,正统名义,装备上都不是李佑这个征夷大将军对手了,一统倭国是迟早的事。
骑马走在八幡城门口,李佑还真有点英雄寂寞的感觉,感慨叹了口气后,李佑随手抬了抬马鞭子命令道:“鬼室福信,孤任命你为关东管领,率领列位大名征讨关东群雄,同时监视包括百济国在内各国大名,你能做到吗?”
“臣誓死为大将军效忠!”
齐王府麾下昝君谟,梁猛彪等战将羡慕的眼神中,刚刚加入齐王府的鬼室福信兴奋的单膝跪地,大声应诺着,自古忠义难两全,这会他却做到了,倭国北部的越后羽前作为百济临时驻地借给了百济王扶余丰,将来平定关东后,幕府会帮助百济取得北海道作为永久领地,鬼室家族作为条件效忠幕府,既能达成所愿,又有一片光明前途,也难怪沉稳如鬼室福信都忍不住兴奋的双腿发颤了。
“嘿,关东管领,要说这官名还是老九想出来的。”回首眺望着大雪中凄凉八幡城,李佑又是感慨的挥了挥马鞭子命令道:“给老九传信,东国朝廷已经顺利拿下,问他下一步怎么做?”
“这个……”一直跟随李佑马边的阎微真却是忍不住迟疑了下,这才小心拱手禀告道:“殿下,闽王在您开拔时候就开始乘船返回闽国了,如今倭国的事儿您得自己拿主意。”
“啥?”
满是愕然,李佑直接跳下了马,但看着阎微真肯定的点着头,一股别样的轻松感忽然在李佑胸中绽放,的确,今天这一切都是李捷帮他夺得的,但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弟弟压着,同样令人有种阴影感,现在,李捷真的走了!
“哇哈哈哈,传令,征召武士二十万,征讨关东,然后甄选全国美女,给孤充实后宫,现在倭国听孤的啦!”
阎微真一阵眼晕中,李佑不像个样嚣张的昂首大笑着,什么将军威严都没了,等他笑了好半天,阎微真这才无奈的从衣袖中又翻出一份公文,小心翼翼的递给李佑道:“这是闽王临走前留给殿下的。”
“哈哈,这个老九,还给孤留了封鉴别信,额……”
狂笑着翻开公文,李佑的笑容旋即僵在了那里,手头公文字头一个大大的战争雇佣费标题大欠条,旋即最下面总费用贞观通宝多少贯,阿拉伯数字长长的零看的李佑脑袋都要炸了。
“告诉老九,这个征夷大将军老子不干啦!!!“
漫天落雪中,李佑的惨叫声传出去好远好远,震得八幡城雪堆都噗噗从城墙上掉落下来……
第392章。长孙无忌的警惕
冬雪中,长安一片祥和,东西市非但没有因为寒冷变得冷淡,反而更加火爆了几分,一条条主干道上,唐军武士来回的巡视着治安,一个个铠甲脑袋后头都露出了棉絮缝制兜帽却替代了以往的头盔。
不光是唐军武士们,由于棉纺织行会的内部混乱竞争,大规模的不计后果扩大生产,一些大世家占据了大批江山,实力不济的小世家为了保本而疯狂压低价格甩卖,一时间遍地棉衣倒是成了长安街头一景。
至于贵人士子们,要么又穿起了貂皮驼绒,要么则是非棉纺织行会限量版金线刺绣的不穿,一些有头脑的商家绞尽脑汁提高自家棉衣的艺术细菌,高档品牌服装奢瓷品的风潮倒是从大唐这时候就开始兴盛起来了。
长孙无忌穿的这件就是,纯金的丝线秀成花朵,紫色的印染高贵典雅,仕途上的一帆风顺又给长孙无忌带来不少磅礴威严之气,自贞观二十年后房玄龄李大亮病退居二线后,司徒长孙无忌就接替了首辅的位子,朝野上下长孙家更是权势滔天。
不过穿得如此给高端大欺上档次,又是如此春风得意马蹄疾,坐在尚书省宰相台左仆射专用的办公室中,长孙无忌还是高兴不起来。
辽东,辽王李泰可逐渐稳定了下来,不断侵袭着安东都督府的土地,高句丽故地,牵引整个朝野目光精力的百济之战刚刚落下帷幕,原本是句丽都督府向长安告急,没等李世民焦急筹措的三万援军抵达海东,战事却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边境袭扰的三万百济军队被高句丽铁骑踏成了碎片,高句丽大军一路高唱凯歌狂攻入熊津,百济国都肆泗城,等反应过来不对来的朝廷仅仅能被动的跟着做一些善后工作。
李世民扶植自己,是在为太子李治铺路,这点长孙无忌心知肚明,哪怕是李承乾也是自己外甥,他的实力太过膨胀,也是长孙无忌不能容忍的,为此他不惜牺牲大唐部分利益来勾引新罗与百济同盟,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算长孙无忌快许诺到家了,新罗还是一反常态开始与句丽都护府死死黏糊在一起,两国把百济打的哭爹喊娘,嗷嗷直叫。
就在上个月,战果还是以百济的灭亡而告终,为了牵制李承乾,长孙无忌费尽心机筹备了熊津都护府,不过百济旧地地处天边,距离关中十万八千里远,能有多大效果长孙无忌也不知道。
东北一向是异族彪悍之地,长孙无忌的老祖宗鲜卑人就发源于此,如今这样一块地方被两个重要皇子所占据,他们还都是当今太子哥哥,嫡长子,怎么都让长孙无忌觉得不稳妥。
头疼的还不止这些,齐地,一片荒蛮之地如今多处登州莱州两个霸主,每年的进项就算李世民都眼红,可不止财大气粗那么简单,阴贵妃受宠,李佑的舅舅阴宏智在朝中同样笼络了一大圈势力,在勋贵中很有能量,将来同样是太子的重大威胁。
余下诸王,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各个同样是让人不省心的主。
但这些人中最令长孙无忌头疼的,却还是他的好女婿,闽王李捷。
如果之前谁与他说突厥五原富庶之地,长孙无忌一定会呲之以鼻,如果之前谁与长孙无忌言一商会之力可以左右战争,说不定长孙无忌会笑掉大牙,如果之前谁与长孙无忌言闽国之地能富甲一方堪比江南,长孙无忌会毫不客气一巴掌拍过去。
别做梦了。
这些李捷都做到了,之前令长孙无忌头疼的王爷他还都有关系,对于李捷,长孙无忌还真是头疼透顶了。
挠着发白的老头把熊津都督府事宜又捋了一遍,长孙无忌满是无奈的扒拉起手指头计算着勋贵中究竟哪一个与李承乾有仇,可以胜任熊津大都督府都督而不被拉拢又能不被架空。
”对了,京兆杜少陵,太子叛乱那一夜他父亲与两个哥哥全都在战乱中被杀,杜少陵本身也颇有才干,京兆杜家的家事同样够出任一府都督。“
可算有了点头绪,长孙无忌拍了拍桌子就下令道:“来人,召京兆杜少陵来见本相。”
“相公,这个……”
相公这个词汇大唐还是宰相们的专属词汇,不然一个怯怯生生小太监称呼相公还不得恶心死,所以长孙无忌也是泰然处之的点了点头,很有相公威严的问道:“怎么,有什么困难吗?”
“长孙相公,杜少陵三日之前就在勋贵府递交了书函,身感风寒,去外地泡温泉疗养去了。”
“本相知道了,你下去吧。”
这事情巧的,长孙无忌心头满是不快,却没表现出来,挥了挥手就打发走了小黄门,继续翻看起官员名录。
“商州马陵,也不错,家世人品,先祖与李承乾政见不合遭到贬官。”不一会,又一个名字到了长孙无忌眼前,再一次敲了敲桌子,长孙无忌又是高喊到:“来人,召商州马陵来见本相。”
“这个,相公……”
还是那个小黄门,还是一脸苦瓜像,看的长孙无忌忍不住拍案而起,怒吼道:“这个商州马陵不会也去泡温泉疗养了吧?”
“马陵士子与友人相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去远方泡温泉云游了,不在京中。”
脑门青筋直跳,长孙无忌又是愤懑的摆了摆手,不想这一回小黄门却没走,犹豫了下,又是拱拳禀报道:“长孙相公,一块儿同去的还有泗洲李擅长,云州蒋伯涛几个……”
好家伙,长孙无忌下一个目标也没了,半捋花白的胡子气的一抖一抖的,看了看天色将晚,长孙无忌干脆愤然的挥了挥手:“给本相收拾下。”扭头出宫打道回府了。
长孙府中,看到坐着四轮马车回来面色不愉的长孙无忌,老仆人长孙福倒也知趣,安排了一下晚饭后就上了杯热茶退了去,对,这茶也是闽地来的武夷岩茶,品着茶,长孙无忌又是一个人头疼的思考起百济如何处理,这功夫,一个莽莽撞撞的身影却是闯将进来。
一看到长孙冲前这幅吊儿郎当样,长孙无忌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为了这个混蛋儿子,他把身份最敏感的小女儿都赔出去了,三十好几,长孙冲前却还是这般不争气,正好本来一肚子气长孙无忌干脆冷哼了一声。
要是平日里,长孙冲前也该知趣的开溜了,不过今天,被几个狐朋狗友怂恿,长孙冲前还是硬着头皮无奈的凑上了前去,拱手小心翼翼的说道:“爹,考功司考功郎儿展示不想去上任,能不能申请游历一番涨涨见识?”
“荒唐,国家任官,哪有你这般挑三拣四的。”想也没想,长孙无忌就是一个大耳光扇了过去,扇的长孙冲前满眼冒金星,在地上转了好几个圈,捂着红肿的脸憋屈的垂下了头。
“说,究竟又是那个狐朋狗友勾搭你出去鬼混,啊?”
太知道自己这个不成器长子什么德行,一巴掌过去后长孙无忌又是余怒为息地厉声训斥道,可最怕自己这个爹了,低着脑袋,长孙冲前嚅嚅嗫嗫憋了好半天才又是摇了摇头:“爹,这次真没什么狐朋狗友。”
“长乐公主一向有气疾,这次听友人说海外温泉可对公主的病情有所缓解,儿身为驸马都尉,照顾好公主不也是应该的本份吗?”捂着脸,长孙冲前又是讪讪的笑着讨好说道,不想长孙无忌这一次眼睛瞪得更圆。
“又是温泉!”
老家伙毕竟经历过戎马倥侗,年过五旬了伸手依旧好得很,没等长孙冲前反应过来,他袖子里的纸卷已经被长孙无忌劈手夺了出来,看着自己父亲伸手就打开了纸卷,冷汗一下子从长孙冲前后脑勺流淌起来。
《日出之国温泉一冬游》
一张卷轴上全都是上等雕版印刷,正反面都有画图写真,正面是松鹤延年的老人在飘飘大雪中浸泡着温泉,怡然自得的样子,上面写了一大堆温泉的好处,背面则是旅游须知,费用几何,在登州何地登船,上了船后几等船舱,去了居住什么样温泉旅馆,甚至还有保险费用之类的东西。
请注意,男女混浴是日出之国独特的风俗习惯,到了当地请尊重当地人的风俗!
背面这张图也是印刷的惟妙惟肖,长孙冲前可记得很清楚,雪地温泉中几个****半解的美人平静的泡在热水里,夹杂在美人中央,几个唐人士子模样男人也是同样的平静,似乎饮着酒高谈阔论着诗篇一样,这年头****还没盛行起来,这种闷骚中的旖旎,可让长孙冲前流口水了好久。
不过此时眼看着自己老爹盯着图直哆嗦的模样,长孙冲前这会儿可一点都旖旎不起来,厚实的肩膀哆哆嗦嗦个没完。
“冲前,这东西你从何处得来的?”
出乎意料没有发怒,长孙无忌平静的问道,依旧问的长孙冲前背后直冒冷汗。
“父亲,这,这是京中落雪旅行社的宣传图纸,是闽王,齐王联合开的旅行社,还有兵船保护呢,已经有人去过回来了,人精神了一大圈,听说卢国公程知节都想去看看呢。”
脸色更加阴沉如水,长孙无忌困兽那样急躁的转了两个圈,旋即就冲出了大门高喊到:“来人,备车!本相要进宫!”
长孙冲前满是愕然中,长孙无忌转头就出了门,一路坐在四轮马车上他还止不住嘟囔着:“兵船护送,士子云集,李捷能横行在倭国土地上,必有大事发生啊!”
第393章。献俘天皇,朝拜华夏
此时已经将近宵禁了,送长孙无忌的车驾出了门,一路上马车走在黄昏的夜幕中,长孙福昏花的老眼忍不住浮现出了担忧。
让长孙无忌这么晚急急匆匆出去,除了二十年前那段血腥紧张的皇位争夺战,也就突厥入侵那一段时间让长孙无忌有过如此紧张忙碌,这,又不知道什么大事即将发生啊!
即便是司徒,首席宰相,这个时候要进宫,也是麻烦非常,宫门卫延缓关门,一层一层向内部问询,长孙无忌足足在门口等了半个时辰,这才得以进宫。
贞观二十年以后,从高句丽归来的李世民明显对政务怠惰了许多,长孙无忌进宫时,李世民正与徐贵妃在御花园的荷花池观赏着日落美景,不过,对这个最宠**的小舅子打扰自己休闲,李世民也并无不悦,反而颇有些笑意的为他端起了一杯葡萄酒责备道。
“辅机,多大个人了,都是一国宰相还这般冒冒失失的,来,先喝杯酒顺顺气吧。”
“陛下,酒一会再喝也来得及,现在的事情十万火急。”顺手从袖子里抽出没收来的宣传画,在李世民与徐贤妃惊异的眼神中,长孙无忌推开了桌子上菜肴把宣传画平铺了开,指着上面就急切说道:“倭国之上,闽王与齐王绝对有动作,贞观十七年朝廷驱逐倭国使节,如今两王竟然能用兵船护送大唐士子去倭国旅游泡温泉,此事非同小可啊!”
“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李世民倒是毫不在意摆了摆手:“老九这小子搞什么旅游业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五原,闽国,登州,高句丽,到现在不还有他的旅行社经营吗?”
“朕倒是有点羡慕着小子了。”笑意盎然拿着宣传画看了看,又翻到对面,李世民明显也是愣了下,这才不做痕迹的举高了点,避开徐贤妃目光,啧啧有声的摇头感叹道:“朕这大好的河山,许多地方朕自己还没去过,老九倒是跑了个遍,有时候朕就想,赶紧把皇位这个担子丢给太子,朕也能像那闲云野鹤般四处游览,也看看倭国这飘雪温泉有多么美,该多好。”
“陛下不可如此作想,陛下乃天降圣人,当勇挑天下万民,怎么消极怠惰?”心头猛第一抽,长孙无忌赶忙拱手拜下,弄得李世民不得不好笑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朕就是想一想,再说,现在让太子继位,朕也不放心呢。”
“陛下为太子做想,臣甚为感动,可如今陛下有想过,倭国百万人口之国,兵甲不输于高句丽,如今闽王与齐王勾结与倭国,将来未必不会成尾大不掉之势,往陛下深思!”
真是打蛇随棍上,拱着拳没起来,长孙无忌再一次劝谏道,这一回,捏着下巴李世民倒是叹息摇了摇头。
“这时辅机你恐怕说晚了。”
“哦?陛下何出此言?”长孙无忌惊奇的抬头问道,李世民却是随手向身后太监摆了摆手命令道:“去,把倭国进奏的国书拿来。”
也顾不得礼节了,太监一拿来国书,长孙无忌就赶忙抢过翻开,看了两眼后,昏花的老眼却瞪得更圆,不可置信的艰难摇了摇头惊叹道:“这怎么可能?”
“不论可不可能,老五那小子已经当上了倭国征夷大将军,如今倭王能去天皇号,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也是一件好事。”
“再过两天,倭国献俘的队伍就该到了,朕执政二十一载,晚年之时还能有四海来朝,倒也是一大幸事。”
昂着头看着日落西山,李世民倒是颇为看得开颇有兴致,拿着国书低着头,长孙无忌心里却始终翻江倒海翻滚个不停。
这时候,大唐的君臣上下可没有后世大清那样沉迷于天朝上国迷梦的,对于周边情况还是了解很清楚的,又是是要攻打高句丽,倭国作为有可能的大敌之一更是调查了许久,长孙无忌的资料上,倭国是能动用二十万大军以上,堪比高句丽的大国。
满打满算,李佑所有招募的壮汉地痞水手混混在内,不过五千多出头,就算李捷帮他,闽国还处处打仗呢,能抽出两万人撑死了,他俩是怎么啃下了倭国这样一个大国,到现在长孙无忌都百思不得其解。
“行了,辅机,木已成舟,多想无益,还不如好好准备一下,怎么把过几天的献俘朝见大典准备好呢,今夜已晚,你就留在皇宫吧,仉公公,带辅机去勤政殿休息!”
眼看长孙无忌低着头半天无语,李世民终于是无奈笑着吩咐了下去,尽管一肚子的事儿,长孙无忌还是不得不拱了拱拳头答道:“臣领命!”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万众瞩目的倭国使团在城门外留宿了一夜外,也终于是得以进入长安城,一路上风餐露宿加想不开,东国朝廷的公卿们死了十多个,剩余的则在唐军看护下穿着囚服,披枷带镣徒步走向了太极宫,一路上围观的长安百姓簇拥左右水泄不通。
一来倭国太遥远,不少人只听过徐福东渡的传说,活生生的倭国人还真没见过,而来大唐打的战争不少,甚至雄霸一方的突厥颉利可汗都曾被锁拿,让唐军牵着进了长安,但没打打仗,就有外国君主被俘献上也是真够稀奇。
哪怕是曾经的天智天皇,中大兄都是拖着脚镣麻木的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他的妃嫔同样个个神情萎靡,衣冠不整,一大群人中,精神好的唯有中臣镰足一个了,曾经来过大唐求学,中臣镰足却最终没有获得进入长安的许可,不想如今已这样一个身份进入到长安,倒也是造化弄人。
大唐的富庶,到真不是做假的,一路中臣镰足走来,满街百姓尽穿着棉衣,连一件单衣都没有,鳞次栉比的华美建筑,远远眺望高耸庄严的太极宫,远远还能眺望到大慈恩寺与大慈恩观的双大雁塔交相辉映,一切都仿佛梦幻般深深令人神往。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拖着锁链,中臣镰足大步流星向前而行。
经过丛丛叠叠的楼阁,哪怕麻木的中大兄都忍不住跟着惊叹,这才是皇宫!
一路走来,在金瓜武士的押送下,一行人终于到了紫宸殿,为了他们,李世民还把大朝会提前了一天,京中官员千多人几乎全来了,倒也算给面子,如此宏大的政事堂,哪怕中大兄都有种脚软的感觉,一路低着头跟着使节入内百多步,旋即就扑通跪伏在地上。
“下臣小野臣连青,代倭国主,臣轻叩拜天可汗陛下,愿陛下洪福齐天,恩泽四方。”
还真是讽刺,小野家老头子为天智天皇效力,没等东国朝廷投降,饥寒交迫的骏河小野家率先一步西迁,举族投靠飞鸟朝廷,如今,小野家当代家督又做为飞鸟朝廷使节前来拜见天可汗。
“罪臣中大兄叩见天可汗陛下。”一旁,中大兄等人同样哆嗦着叩拜下去,这一幕,看的满朝文武都是面露笑容,而李世民更是大笑的摆了摆衣袖朗声说道:“倭使请起。”
从汉代封倭奴国王开始,几百年不断膨胀的是倭人野心,前隋小野妹子两次来朝,国书抬头不是日出之天子致书日末处天子无恙呼,就是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傲慢的隋炀帝都气的直跺脚大骂,却不得不因为征讨高句丽不宜多树敌而忍了下来。
如今,这样一个海外荒蛮两代天皇,一个乖乖的自称国主,臣,另一个更是卑躬屈膝在大唐的大殿中叩拜下自称罪臣,更证明了大唐是超越前朝的盛世,这可太提气了!
规规矩矩行完礼后,小野臣连青又是重新重重叩拜下,言辞谦卑的陈诉起来:“我日出之国不幸,出逆臣扰乱社稷,使得朝纲倒转,天下大乱,幸天赐圣人之子,国主之女西逃登州,得遇陛下之子齐王。”
“齐王大义凛然,孤身入倭国,凭起前所未有的气度折服叛逆,又奋起勇武之躯,率领几百大唐勇士杀入中大兄叛贼十万军中,万马军前责备中大兄罪状,使之惭愧而退,我主与日出之国上下具是感激五内,今献上伪天皇,逆贼中大兄,中臣镰足一党与陛下处置,吾主欲拜齐王为征夷大将军,总览日出之国朝政,还望陛下割**,吾主臣轻百拜!”
小野臣连青颤声叩拜中,又是在群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什么孤身入倭完全是屁话,孤身后来咋又出来几百大唐勇士,但旷古以来,请华夏皇子去他国总览朝政却是前所未有的。
“陛下,倭国偏远荒蛮,齐王乃陛下血脉,高贵无比,这样会不会太委屈齐王了?”说着违心话,长孙无忌不甘心的站出了朝班,不想小野臣连青又是重重把脑袋磕在了地板上咣咣作响,居然是哭着大吼着:“齐王与我主公主两情相悦,日出之国上下全赖齐王一人才得以维系,往天可汗开恩!”
有你这样吗?求着别人给你当爷?一肚子郁闷,长孙无忌还要再辩驳些什么时候,一旁却又是一员重臣出列了。
“陛下,倭国主一片赤诚之心,况且我朝天子圣人临世就应该普渡众生,请陛下恩准吧!”
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孔子的后代,当代大儒孔颖达也是内牛满面拜在地上,跟着一大群礼部官员,史官,御史全都跟着跪拜在地下,齐声恳求道:“往陛下割**,成全倭国!”
“唉,小儿顽劣,却不想有今日之成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