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霸南亚-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年的时候,双方在日内瓦会议上就进行过一次谈判,但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次,两人再次举行会晤,就是为了裁军问题的。
“是啊,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里根总统说道:“我们希望在军备控制、地区冲突、人权和双边关系方面,获得更大的收获。”
两人放开手,坐定,虽然只隔着一个半米长的桌子,却都是各怀心事。
“我们美苏两国,拥有了太多的核武器,这些核武器,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安全,核战争的乌云,时刻笼罩在地球上,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可以在削减核武器上达成共识,尤其是我们的中程导弹上。”戈尔巴乔夫说道。
“是的,核武器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我们也希望把这些恶魔重新放回潘多拉盒子里去。”里根总统说道:“苏联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远程弹道导弹,还可以有一个预警的时间,但是,中程弹道导弹,从发射到坠落不到半个小时,难以预警和疏散,此时在欧洲区域内,双方都部署着上百枚的中程弹道导弹,对于双方来说,是最容易擦枪走火的。因此,削减中程弹道导弹,是第一个方面,至于削减双方所有的核武器库,依旧会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我们双方,将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一起销毁,而且以后也不得生产和试验这些弹道导弹。”戈尔巴乔夫说道:“这是我们已经做出的最大的让步。”
苏联的确是让步了,中近程弹道导弹中,苏联导弹的数量,超过了美国一倍,而且,ss…20导弹是三弹头的,论弹头的数量,苏联几乎就是美国的三倍了。
本来,从81年的时候,双方谈判就开始了,只是当时的谈判,几乎就是双方的一种政治表演,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戈尔巴乔夫是真的打算要削减这些导弹了,将这些导弹销毁,生产车间关闭,可以节省出一笔不小的军费来。
但是,戈尔巴乔夫的这个表态,并不能让里根总统满意。
“不行,我们需要的是全球双零点方案,我们双方的中导和中短导一枚不留,统统销毁,双双削减为零。”里根总统说道。
“我们欧洲的,将会全部销毁,其余的导弹,是留在亚洲的。”戈尔巴乔夫说道:“这些导弹瞄准的不是西欧,而是华夏,我们需要保留一百枚的ss…20导弹。”
里根看着戈尔巴乔夫,这是在哄苏联人拔牙呢,那些导弹,当然是一枚也不能留了,不仅仅是导弹,连生产车间也绝对不能留!
“不行,我们坚持全球双零点。”里根总统说道:“戈尔巴乔夫先生,您是个聪明人,应该能够知道,那些导弹从远东转运到西欧来,也只是两天的路程而已。”
里根说得很明白,你说自己是留着对付华夏的,谁知道你部署在什么地方,啥时候会拉到西欧来,别吧我们当做傻子!
听到里根总统的话,戈尔巴乔夫知道,如果自己不同意,那么,这个谈判将再次告吹。
反正戈尔巴乔夫是真的想把那些东西都销毁,现在苏联的国力,已经无法承担起太多的军备了,削减了这些,可以给苏联丢下一个包袱,他只是想要把美国一起拉到这个战车上来而已。
“好,那我们同意,但是,我们做出了太多的让步了,所以,我们也有一个要求。”戈尔巴乔夫说道。
里根看着戈尔巴乔夫,对方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己方已经看穿了对方的心理,迫切地需要削减这些武器,所以,对方提出的要求,即使自己不答应,再拖一拖,对方依旧还得回到谈判桌上来。
虽然心里这样想,里根脸上依旧带着微笑:“请讲,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的,一定会满足。”
“我们需要一笔总额五百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为我们国家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戈尔巴乔夫说道:“西欧国家受到了限制,对我们的贷款额度太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五百亿美元!戈尔巴乔夫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里根在心里想到,不过,这也说明了苏联是真的穷了,据说苏联国内连面包都供应不过来了,而苏联近几年,就开始想西欧借债了,只是额度太小,而且利息相当高。
戈尔巴乔夫需要获得新的资金,才能够继续他的改革。
“我们可以提供,但是利息不会低。”里根说道:“这些我是无法做主的,我们国内的那些银行家们,要是知道我把资金低利息地贷款给苏联,肯定是不会放过我的,我们美国是民主的,不像贵国,如果我同意了,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弹劾我。”
里根说得很可怜。
“好,那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答应。”戈尔巴乔夫说道。有总比没有好。
哼,等你们还不起的时候再说!里根也在心里打定了主意,高额利息借给苏联,而且,这五百亿不是一起借,是分批次借给的。很快,苏联就将陷入借钱还利息的恶性循环中去了,对苏联的经济,更是一个打击。
“好,那么,我们接着说下一个条件。”里根说道:“关于我们的核弹销毁,我们需要在现场进行核查。不仅仅是导弹基地,试验、贮存、训练和销毁设施现场,还有导弹的生产工厂。”
第三百九十五章谈判失败
这些导弹,对美国的威胁最大,虽然双方开始同步地销毁,但是,谁能够保证是真正地销毁?必须要有对方在场的情况下才行!
同时,为了保证不再具有新的生产能力,导弹的工厂,也需要彻底地进行销毁。
里根总统说完,戈尔巴乔夫顿时连连摇头:“不行,这怎么可以?我们说到做到,肯定会销毁的。”
“戈尔巴乔夫先生,这是我们最后的要求了。”里根说道:“如果贵方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没有任何可信度了,我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亲眼看到导弹被销毁,我们才能够确认。恕我直言,我们还没有到相互间可以完全信任的地步。”
里根说完,现场冷了下来,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尊严的问题,销毁国内的那些导弹,本来就会受到军方的强烈反对了,如果再当着美国人的面销毁,这几乎就是在打苏联人的脸,他们一直都认为美国人是他们的敌人,现在,却要在敌人的面前,把自己的武器给销毁了,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时间在一点一滴地过去,苏联代表团的一些成员,几乎都想要离开了,看来是跟以前一样,不会再达成任何协议的。
本来,这就是一场把戏,让对方销毁,然后自己有机会暗中藏一部分,诱使对方上当,只是双方都不傻,谁会主动把自己的导弹给销毁了?
戈尔巴乔夫用手敲着桌面,听着墙上的表在嘎达嘎达地走着,终于,他下定了决心,说道:“我们可以同意双方的现场核查,不过。我们还有一个新的要求。”
己方可以同意,毕竟,这个核查是相互的,在己方的导弹当着美国人的面销毁的同时,美国人的导弹,也在当着己方的面销毁。
戈尔巴乔夫刚刚的表现。都是故意的,他要提新的要求!
“贵方停止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说道:“不再进行相关的任何实验。”
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在里根总统的倡议下进行的一个计划,主要是用来反弹道导弹。
同时,这个反弹道导弹,不是跟苏联一样,在地面上建立一个反弹道导弹系统,而是在太空。
在弹道导弹的发射阶段,使用常规弹头或定向武器攻击在发射和穿越大气层阶段的战略导弹。其中。定向武器包括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等。整个武器计划,主要是利用空间技术,在外太空实施防御,更遥远的,甚至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来击毁已经穿越大气层的那些核弹头。同时,也将建立从发射到降落的四层防御体系。
美国计划投入几百亿美元,来发展这些武器。
在后世的说法中。星球大战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骗局,是拖垮苏联的一个新的军备竞赛。
不过。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个计划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组成。包括了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这样,这个计划,并不单单是个军事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带动了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才是更大的目的,让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比如,后世得到广泛应用的gps导航系统,虽然是来源于最初的六七十年的的子午仪导航卫星。但是真正得到发展的,却是在美国的星球大战中。它是星球大战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拥有高科技方面的显著优势,虽然苏联也同样发展了一套导航系统,但是,精度差,卫星寿命还有限,在微电子方面的落后,让苏联跟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戈尔巴乔夫用这个作为谈判的筹码,就是为了让美国放弃这个计划,从而缩短苏联和美国方面的差距。
听到戈尔巴乔夫的话,里根总统立刻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行,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导问题,不是我们的别的计划,至于我们的星球大战计划,我们需要另谈,不能和这个中导条约放到一起。”
里根当然不会同意,还要靠着这个计划提升本国的科技能力,同时拖垮苏联的,尤其是,这个计划是里根提出来的,结果,才两年,里根就给谈判取消了,那些已经投入研制的军方,各所大学等等,不都得把里根骂个狗血喷头才怪。
里根坚决反对,让戈尔巴乔夫也是一愣,刚刚己方已经反复让步了,在这里,要是再让步,那也显得自己太无能了,自己也得在气势上压一压对方了。
想到这里,戈尔巴乔夫说道:“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一样的,我们削减核武器,是为了防止军备竞赛,贵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是为了在核战争中取得绝对优势,为何不能放在一起谈?这是我们的最后条件了,如果贵方不答应,那么我们这个计划,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不,对我们来说,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如果我们放弃星球大战,贵方是否要销毁部署在莫斯科周围的橡皮套鞋?”
橡皮套鞋是苏联的反导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的反导系统,防备美国的弹道导弹袭击的。
在后世,美国一直在实验反导系统,却是困难重重,而苏联,却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就研制成功了,当时的苏联领导人骄傲地宣称,我们击落了太空中的苍蝇。
可惜,当时是在给他们脸上贴金而已,苏联的这套反导系统,是用核弹对核弹的。
弹道导弹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末段很容易超过十倍以上音速,留给拦截的时间很短,美国科技已经相当先进了,却屡屡在拦截上失利,就是因为无法快速运动到足够的距离上,采取类似撞击的方式击落对方。
而苏联,使用的是核弹,哪怕是在几百米的距离上,核弹一爆炸,也足以把对方的核弹摧毁。这种方式相当霸道,可惜美国不会使用。
因为拦截的时候,相当于是在自己的头顶上自己引爆核弹,即使是在外太空,这也相当危险了,搞不好,连自己也毁灭了,即使拦截成功,那些带有放射性的碎片,也会溅落到自己的领土上来,这根本就不是好办法。
即使如此,有了橡皮套鞋,苏联人依旧相当骄傲,里根这么说,就是不给戈尔巴乔夫面子,戈尔巴乔夫只能很友好地站起来:“我很遗憾,我们这次谈判,再次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里根也站了起来:“我也很遗憾,我们已经努力了。”
双方的手再次握在一起,这是政治家应有的风度,哪怕刚刚吵起来了,现在也要再表示友好。
“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戈尔巴乔夫说道:“希望贵方督促一下巴基斯坦方面,归还我们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所有战俘,这是为双方和平迈出的坚定的一步。”
戈尔巴乔夫在会谈结束的时候,突然提到了巴基斯坦,面对着这样的小要求,里根表示出了友好:“我们可以试试,我们也期望阿富汗战争能够早日结束。”
苏联人的战俘!
在阿富汗战争中,苏联人跟阿富汗游击队都打红了眼,双方根本就不会留对方的人当战俘。苏联军队经常讲整个村子都屠戮一空来报复阿富汗游击队,而苏联士兵一旦落到了阿富汗游击队的手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早一分钟断气。
不过,在屡次的空战中,阿富汗自由军抓获了一部分苏联人跳伞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虽然受到了一些虐待,依旧还活着,为了应对国内的怨言,戈尔巴乔夫希望可以把这些人弄回去,给国内一个交代,同时也为自己结束阿富汗战争埋伏笔,战争是残酷的,导致了多少人妻离子散,进行一场跟己方无关的战争,更是错误的。
同时,到了后期,随着阿富汗自由军的正规,他们已经开始遵守日内瓦公约,同时,更加重要的因素,就是随着阿富汗采矿业的发展,阿富汗自由政府需要更多的劳力,因此,后来的少量的地面部队的俘虏,没有被虐杀,而是赶去开矿,充当苦力了。
戈尔巴乔夫要通过谈判的方式,把这些人带回来,同时,这种谈判不能是秘密的,如果直接找阿富汗自由政府谈,而且还谈成功了,未免会让国内的人怀疑,现在就有小道消息说驻扎在阿富汗的苏军,秘密跟阿富汗自由政府达成了协议,要是再直接接触,有些招摇。
所以,在这个场合,戈尔巴乔夫向里根提出来了,通过里根,转达给巴基斯坦,再转达到阿富汗北方,这样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不过,归还战俘,一般都是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现在戈尔巴乔夫提出这个要求,也是一个信号,说不定,苏联要打算从阿富汗撤军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肖斯塔科维奇
“嗡,嗡嗡。”一辆斯太尔重卡,在阿富汗北部山区里行驶着,后双桥的驱动轮,被压得软软的,显然,这里也是超载流行,就看上面装的矿石,怕是有四五十吨了。
山路只容一辆车行驶,所以,对向过来的车,远远地看到这边的车,都在合适的位置等着,如果要倒车,那就是空车去倒,这就是这里面的规矩。
当这辆车喘着粗气,爬上了一个山坡之后,司机从上面下来,虽然也穿着这里常见的长袍,但是,他的脸上的线条轮廓,却带着明显的北高加索人的特征,这是个苏联人!
“肖斯塔科,这一趟不错啊,拉了多少吨?”对面过来一辆车,车上下来一名阿富汗人,向着他问道。
在阿富汗,苏联人和阿富汗人还能和平相处,这简直是无法让人想象的,哪怕是上级悄悄和谈了,下面依旧是如临大敌的,而在这里,双方仿佛是好朋友一样。
肖斯塔科,真正的名字叫做伊万诺夫…肖斯塔科维奇,是一名苏联特种部队的战士,在一次作战中,他的小队被上面抛弃了,战死到了他最后一人,最后,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潘杰希尔谷地的一所医院中,是阿富汗人救了他。
他应该感觉到幸运,跟他战斗的不是奥萨玛的部队,而是温和的杜兰尼的。
之后,伤养好了,肖斯塔科维奇也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教这里的战士使用苏联武器,包括哪些缴获的坦克和装甲车,但是,他却不会再走上战场。如果跟自己的国家的军队相对抗,他暂时还做不出来。
同时,阿富汗政府也给予了他很大的自主权,后来,他就承包了这样一辆重卡,赚运费。干了一年多,这辆车就回本了。
相比苏联的那种制度,他更加喜欢这里,至少吃喝不用愁,还有很大的富裕。
“四十五吨。”肖斯塔科维奇说道:“这次拉得有些多,下山的时候得多留意。”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水龙头,在这山区运行的每一辆车,都经过了改造。背了个大水箱,管路已经铺好,水直接就会浇到刹车鼓上,一边浇水,一边下坡,这样当踩刹车的时候,才不会过热。
山坡只是费油而已,这下坡。要是不留心,就会出严重事故。肖斯塔科维奇小心翼翼。
当驶出了山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在路边的一个小店里吃了点东西,肖斯塔科维奇准备连夜赶路,明天就能到巴基斯坦境内的炼钢厂,将这些矿石运到了。
就在他吃完了饭的时候。见到了几个人,开着一辆越野车,来到了他的车的旁边。
“肖斯塔科维奇?”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阿富汗自由军军服的人。
“嗯,是我。”肖斯塔科维奇说道。
“恭喜你,你可以返回苏联了。”来人说道:“苏联跟我们政府进行了谈判。我们决定释放所有的战俘。”
返回苏联?肖斯塔科维奇摇了摇头:“不,我不走,我在这里过得挺好的。”
回苏联,连买个面包都得排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像他这样的,即使是回到了苏联,即使是给他伪造了一个战俘的身份,那又能如何?绝对不如在这里过得自在!他甚至都打算改变信仰,在这里讨个老婆了。
“肖斯塔科维奇,您有更重要的任务。”来人说道:“请跟我们一起来。”
“我的卡车。”肖斯塔科维奇说道:“我还有矿石要运输呢。”
“就不要惦记您的卡车了,您如果需要,我们随时可以送给您一辆新的卡车。”来人继续说道。
上了那辆越野车,在山路的奔驰中,一路向着伊斯兰堡而去。
什么事?究竟是谁要找自己?又有什么任务?肖斯塔科维奇非常奇怪。
当进入了伊斯兰堡之后,车队继续前进,进入了市中心的一座建筑里。
在通报之后,车子等了一会儿,才驶进去,又在旁边的房间里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肖斯塔科维奇被带到了一个宽大的办公室中。
一名青年向着肖斯塔科维奇走来,说道:“肖斯塔科维奇,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了,只是事务繁忙,一直都没有见你,这次终于见到了,战争终究会远去,只有经历过战争,才会知道和平的珍贵,你是我们阿富汗和苏联之间友谊的见证。”
对方说的话让肖斯塔科维奇心中感觉到一阵暖流,他对自己的上司死心了,同时,也没有完全背叛自己的祖国,对方给自己的这个定位,是阿富汗和苏联友谊的见证,更是让他能够接受的一个说法。
这个人是谁?年纪很轻,但是看对方的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来的一种气势,绝对是一个大人物,又是在巴基斯坦首都,难道?
肖斯塔科维奇的心里莫名地激动起来:“请问,您就是巴基斯坦总统姆哈马德吗?”
“对,就是我。”姆哈马德说道:“这次,苏联向我们提出申请,要求释放战俘,所有的苏联人,都可以返回自己的祖国了。”
“我不是战俘。”肖斯塔科维奇说道:“我也不希望回到苏联去,我很喜欢这里,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可以加入阿富汗或者是巴基斯坦国籍。”
肖斯塔科维奇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战俘对待,战俘,投降了才叫战俘的,当时自己是受伤昏迷之后被抓的,根本就没有投降,自己不是战俘。
“哦?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姆哈马德问道。
一个苏联人,能够喜欢上这片土地,那也是相当少的一个现象了。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通过自己的劳动,就可以获得财富,而且,这里的食物也很充足,又没有各种限制。我很喜欢这种制度。”肖斯塔科维奇说道。
大锅饭的制度,根本就不会激发人的工作热情,而苏联的老人政治,每个人不出意外,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呆很久,直至上头的人没了,才能够空出位置来,这样,没有升迁的机会,更是让人失去活力,特权阶级也都已经出现,下层军官,没什么出路。
而这里,至少通过劳动,致富是没有问题的,想要什么,就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肖斯塔科维奇很满意这里。
“嗯,可是,你也应该知道,苏联国内,现在也在进行着改革。”姆哈马德说道:“苏联需要改革,才能焕发新的活力,而现在,更是需要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去帮助他们一起改革。”
姆哈马德说的话,让肖斯塔科维奇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意思?
“苏联将会转变国家的方向,由军事斗争转为经济发展,这样,很多军事工业,就面临淘汰的危险,而这些工业,都会输出到国外来,很多军事研究人员,也都会有下岗的风险,我希望,你回去之后,可以帮助他们致富。”姆哈马德说道:“苏联有大量的库存的军火,现在都已经不需要了,可以通过出口的方式换取外汇,而在非洲等国,又需要军火,所以,你回去之后,可以利用你在军队中的关系,找你的那些战友,昔日的同窗,一起帮助苏联改革,换取外汇。”
姆哈马德当然知道,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上下,都会活动起来,有了赚钱的门路,那就要把它实现了。
利用管理的漏洞,那些高官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把那些武器卖掉,用来换取外汇,当然,这些外汇是流入了自己的腰包的。像克格勃,就利用自己掌握的渠道,偷偷地把鱼子酱贩卖出去,大赚一笔。
至于下层的人,依旧还是得不到实惠。商店里依旧买不到东西。
财富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在后世,当苏联大厦倾倒的时候,无数苏联人的财富瞬间消失,其实,已经发生了转移。
再比如,闹得很厉害的股市危机,无数股民的财产都在股市中蒸发了,其实,这些财富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别人的腰包中而已。
姆哈马德不是救世主,苏联是否会土崩瓦解跟他没有关系,他需要的是从中获取足够的好处,现在,他就需要提前布置。
他需要一个苏联人,一个可以在苏联国内活动,换取武器的人。现在,肖斯塔科维奇就是最佳的人选。
现在只是用大义去说服他,当他真的投身到中间的时候,肯定会喜欢上这种军火贩子的感觉!
“苏联人民,需要你的帮助。”姆哈马德说道。
听到这话,肖斯塔科维奇感觉到一股热血上涌,从小受到的教育,入伍之后的不断的思想教育,让他有一种荣誉感,现在,姆哈马德的话,更是让他鼓起了勇气。
“好,我愿意回去。”肖斯塔科维奇说道。
“嗯,你可以去找一些你的伙伴们,把那些库存的年代久远的ak47什么的,购买一些,支援给非洲国家。”姆哈马德说道:“具体的行动,我们还会有人给你提供帮助。”
第三百九十七章印度土邦
领到了任务的肖斯塔科维奇走了,他对自己的新的任务,充满了信心。
等到肖斯塔科维奇出去,一旁的穆沙阿夫说道:“总统,苏联的政策,真的要开始变化了吗?”
为了一口面包,连自己的军事工业都能够卖掉,这样的变化,让穆沙阿夫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曾经,那可是一个强大的让世界颤抖的苏联!
“这个世界的变化,每一时刻都在进行。”姆哈马德说道:“我们如果不紧跟时代的发展,那就只能被时代抛弃。”
姆哈马德的话,意义深刻,穆沙阿夫琢磨着,另一个空军将领努尔汗说道:“那我们干脆就搞一些大的,我们的弹道导弹工业,需要苏联人的好玩意儿,可惜,我们缺少足够分量的人啊。”
这个肖斯塔科维奇只是一个底层的士兵,慢慢地向上爬,也需要时间,但是,接触到苏联的弹道导弹的工业,那得很长的时间。
要是有个更加高层的人就行了。
“是啊。”姆哈马德说道:“这件事,我们也需要布置,物色合适的人选。对现在的苏联人来说,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就看给的价格够不够高。”
随着苏联开始向新的方式转变,下层人发财的机会就到来了,姆哈马德相信,那些人会牢牢地抓住机会的。
虽然戈尔巴乔夫很想变革,可惜,他还是太幼稚了,苏联的问题,已经根深蒂固,无法解决了。
姆哈马德是不会为苏联解体哀叹什么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当初,苏联解体的时候,那些独联体的国家都在欢呼,为解脱了一个桎梏而欢呼,结果,现在的情况也都看到了。没有解体前的南斯拉夫,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现在到处都是战乱。而那些苏联曾经的加盟共和国,每一个的日子都不好过,甚至,就连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曾经的兄弟,现在也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大打出手。
覆巢之下无完卵,苏联的解体。代表着一个强大国家的不复存在,俄罗斯的复兴,也将会是一条遥远而艰巨的道路。
姆哈马德不会为苏联去做什么,苏联的解体是必不可免的,他能够做的,就是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捞到多少好处。
除了提前布置好了内应,可以把苏联的军火廉价地搬运出来。姆哈马德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事。
“印度方面,布置得怎么样了?”姆哈马德问道。
“我们一直都在准备。已经秘密地支援了他们很多武器,按理说,也该在最近动手了吧?”穆沙阿夫说道:“要不,我们再催催?”
“不用,我们只要在一旁看着就行了,这件事。必须要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才行。”姆哈马德说道。
“那是当然,这是印度人的内政。”穆沙阿夫说道:“充当打手的,是锡克人,跟我们没有关系,那些土邦们。忍受了印度人的压迫那么久,也早就该起来了。”
穆沙阿夫说完,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一个庞大的印度,曾经的虎视眈眈的邻居,现在,即将在巴基斯坦的挑拨下,开始内乱了!
印度国土面积,数倍于巴基斯坦,人口更是众多,可是仅次于华夏的人口数量,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是不容易对付的。
如果巴基斯坦全部占领了印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印度人会起来反抗,到处都是游击战争,就跟现在的阿富汗一样,想要解决印度问题,那就得换另外一个思路,就是分裂它!
当换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庞大的印度,就不再是一个整体了,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其中,很大的面积上,都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土邦!
土邦问题,可以一直追朔到殖民时期,当日不落帝国的旗帜插满整个世界的时候,南亚次大陆也不例外。
而在现在印度的国土上,英国殖民者建立了两套殖民统治体系。一套体系是直接统治体系,直接建立各级政权,全面控制印度的社会和资源。这些地区被称为英属印度。另外一套体系是间接统治体系,建立附属藩邦,由各邦封建主在自己的土邦内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控,这些地区被称为印度土邦。
这些土邦基本上就是原有的土著王公的领地。当英国人刀枪打来的时候,他们离开举手投降,效忠英国国王,来保留自己的地位,依旧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
很多土邦都拥有在财政和税收、司法上的独立权限,几乎就是一个独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