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军神(卷风)-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涚这样说,基本上就等于是在给韩世忠封官了。

在这个时代,将领带着麾下官兵叛变到敌对势力的情形时有发生,而像刘涚这样不仅善待还能保证其地位职务不变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

与其说这是刘涚的命令,不如说这是刘涚的安排。而听到刘涚这样的安排,韩世忠微微一愣,略显花白的眉梢也就此抖了起来。

“大人,如此厚爱,末将实在是。担当不起啊!”

“当的起!你若是当不起,还有谁能当的起呢?可惜今日二哥不在,否则相信良臣你一定会更高兴的,我二哥说这世上值得他钦佩的人不多,良臣你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哦?可是高宠高将军?”

“正是他啊!”刘涚哈哈一笑,两人之间的赌约算是就此揭过了,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为之一松,虽说也有人对韩世忠还能保留职务和军队心中不满,但刘涚既然已经开了口,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扫刘涚的兴。

“高将军乃是人中之龙,大人如此说,那是为末将这个老头子脸上贴金啦!高家一门豪杰,不仅高宠将军声明显赫,就连高进大人同样是人种翘楚,回头末将定要去高家登门拜访,沾一点高家的贵气,贵气啊!”

韩世忠不愧是只老狐狸,说狐狸未必就是贬义,生存本身就是一门谁也无法真正学透的技巧,哪怕就是最狡猾的老狐狸,也还有碰上老虎或者是狡猾的猎人的时候。

之所以韩世忠如此强调高家“贵气”,其实还隐含着对高玉娘的推崇,只不过韩世忠并不知道在刘涚建立的势力当中,并无传统那种对女性的歧视,若是他能有个深入了解的话,恐怕就不会如此隐晦的来拍高玉娘的马屁了。

刘涚是能听懂韩世忠这话的,不过他也不便揭穿,只是打了个哈哈,然后端起杯子,众人一同庆贺。

这场庆祝会自然是宾主尽欢,不,准确的说,在座的都是主人,没有客人。不过就在庆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张汉却是神色平静的从外间走了进来。

“咦?张汉你什么时候出去的,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呢?来来来,快来跟良臣多喝几杯,我的肚子,实在是装不下去了!”刘涚招手让张汉过来,其实他不招呼张汉,张汉也是要来跟刘涚说话,只因为他刚刚收到了最新的情报。

“大人,大散关的最新情报到了。金兀术,撤军了!”

“好啊!”

不等张汉话说完,刘涚像是又找到了理由一般,高高举起杯子,提议大家为击退金兀术而干杯!

第506章举王旗,清天下(下)

第506章举王旗,清天下(下)

不是刘涚没有看出张汉眼底的那一丝紧张,但毕竟此番正是庆功会,刘涚不想让一些意外的因素扫了大家的兴致,好在张汉也是个懂眼色的人,也闭嘴没有提那些话茬,一直等到刘涚宣布庆功会结束。

随着治下范围扩张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如今需要的各级官员数量也是逐渐增长起来,就像刚刚结束的庆功会,参加的官员数量就多达近百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刘涚不在新都城的时候,由高进、高玉娘等人联合选拨出来的。

因为刘涚在益州执行的新政,在让普通老百姓的的确确感觉到公平合理,故而流入人口的增加速度也是相当可观,人口基数大幅度增长不仅给益州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各种人才。这些人才之中多少会存在读书人,而但凡能够理解刘涚治理社会思想的,就有资格参加官员的选拔。

刘涚平常时候的事情很多,而且工作的重点始终集中在军事方面,内政方面的事务,刘涚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尽力插手,故而很多“新秀”,他不认识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哪怕被选拔出来成为官员,却不代表他们就能立刻进入核心高层,等到庆祝会结束之后,被刘涚点名留下来的人,才能真正算是核心高层。而刘涚在这方面也是非常谨慎,所谓点名也不是真正的点名,而是让张汉一个个亲自单独通知,如此一来就顾全了大多数人的颜面。

“好了,若是有人喝醉了的,就请假回去休息,若都是清醒的,张汉,接下来你就先说说关于大散关的战况吧!”

刘涚这么说,自然没人承认自己喝醉了,哪怕是有几分醉意,即便是狠狠的拧自己大腿,也要保证自己的清醒。不需要刘涚再提醒,众人的眼神纷纷望向张汉,表示都在等着张汉的汇报。

“大散关,暂时安全了!”

张汉深吸一口气,抬头挺胸开始了情报通报。总的来说,金兀术最终从大散关退兵,对于刘家军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只不过柴青源和胡立带去的兵马,战损相当的严重,远远超出了最初刘涚的安排。

这样的结果,让刘涚等人欣慰的同时,也有些不解,何以战斗力如此强悍的火器兵,在最擅长的守城战之中,却是出现了如此重大的伤亡,难道说是因为将领的问题么?

如果真是将领的问题,那么柴青源和胡立就应该得到惩处,然而经过对情报的分析之后,刘涚却判断,问题还是出在后勤补给之上。

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后勤运输的保证上。想要让一支使用热兵器的军队保持战斗力,除了跟冷兵器队伍一样需要的补给之外,更是需要保证弹药的消耗,以及装备的维修补给。

弹药也好,武器装备的维修补给也罢,对于物资的转运量都有着相当高强度的要求,若是想保证胜利,刘涚觉得如今首先需要打造的,就是一个稳定的,同样有着强大战斗力的后勤补给队伍。

而这个队伍由谁来组建带领,又如何运转,刘涚心中都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若是想要具体实施,恐怕还需要大家来共同商讨。在这个运输只能依靠人肩扛手提,畜生运转,效率低下不说,对资源的浪费也极其严重。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想要保证后勤补给,的确是一件困哪的事情,也是制约着一个势力范围扩张的重要因素。

因为暂时无法确定,刘涚只是提出来说说,并没有打算现在就要谈出个结果来,反倒是接下来张汉说出来的,王重阳师徒在大散关的出现,算是让刘涚今日得到的一个欣喜消息。

“真的?那他们现在还在大散关?安娜,快去将柴胡给我找来!”

以刘涚的心性,都忍不住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使唤安娜去找人,同时又追问张汉。

“估计现在不会是在大散关了,柴将军问过王道长,他们并没有打算长期待在大散关,而是准备要来新都城,跟大人见个面。”

“哦?”刘涚忍不住挑起眉头,颇为高兴的道:“要来新都城,那真是太好了!许久没见过重阳了,他还收了个徒弟?”

“是的,他的徒弟叫。”

“等等,我猜猜!”

刘涚也是心情大好之下,却是忘记了自己穿越者身份是个天大的隐秘,竟然跟大家开起玩笑来,“照本山人推算吧,重阳的大徒儿应该是个动物姓,石头名,张汉,然否?”

“咦?”

张汉脸上的惊讶是收都收不起来,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瞪着刘涚,“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大人你。难道也是个神仙?”

“哦?夫君他猜对了不成?”高玉娘走到刘涚身边,忍不住开口问道。

“大人他,他猜的真是一点没错啊!王道长的大徒弟姓马,单名一个钰字,正好是动物姓,石头名,神了,神了!”

见张汉这般作态,高进等人望向刘涚的眼神,显得颇为狐疑,好像觉得是不是刘涚跟张汉两人唱双簧取乐大家,不过转念一想这种可能性实在是低的可怜,刘涚虽然是一直强调什么民主共和没有世袭帝王一职,但这种观念的扭转是极难一躇而就,必须要时间来堆砌,所以像高进等人心中,仍旧将刘涚认定是皇帝。

既然是皇帝的身份,那又怎么可能随意供人取乐呢?正所谓“君无戏言”,那刘涚跟张汉之间就不存在演双簧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得跟高玉娘一样的惊讶起来。难道说,刘涚当真是有这么神奇?

当刘涚发现所有人的眼神都汇聚在自己身上时,他才惊觉自己好像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咳咳!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也是蒙的,运气好而已!张汉你接着说,接着说。”

在刘涚的要求之下,张汉只好是继续说下去,而紧跟着关于岳家军的那些情报,让众人刚刚因为刘涚的“玩笑”而放松的心情,又重新变得沉重起来。

“难道刚刚才跟韩大人握手言和,接下来又要面对军力强盛的岳家军了么?”高进面带忧愁的开口,既像是在问刘涚,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即便岳家军要跟咱们打仗,怕也不会是现在,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刘涚摇了摇头。

如果说过去刘涚还能凭借他对历史的了解而未卜先知的话,在经历了这次刘韩大战和屏退金兀术的大散关之战之后,历史已经因为刘涚的出手,而被搅合的一塌糊涂,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脉络。

岳飞究竟还会不会被送上风波亭,送上风波亭的原因又是什么,现在刘涚都不敢轻易去猜度了。

他只是按照常理来推测,韩世忠如今背叛朝廷成了刘家军的一员大将,连带着等于是让朝廷损失了十万兵马和七八座巴蜀重镇,可谓是将赵构断了一臂。

虽说这一臂之断跟赵构自己都有极大的关系,但如此一来,岳飞极其率领的岳家军,对南宋朝廷的重要性就此凸显出来了。

而刘涚之所以肯定岳飞在年前不会发动对巴蜀的攻势,那是建立在用兵传统之上的。不论是南宋还是金国,但凡是年关将至到第二年三月之前,都是休战时间段,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绝不会轻易用兵。

“如果按照大人说的,那咱们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准备,岳鹏举这个人末将倒是有所了解,若是他亲自领兵来攻,恐怕除了新都城之外,其他地方都未必能够保险啊!”

韩世忠凭借他跟岳飞同朝为官的了解,开口说道。他的意见倒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事实上哪怕就是高进、吴安邦等人,此时在韩世忠面前仍旧有些拘谨,树的影儿人的名,“韩世忠”这三个字,在过去那可是他们仰望一般的存在。

“良臣所言极是,时日无多我们就要造作准备!玉娘,二哥那边最近如何了?”

“夫君,攀西高原如今被我们牢牢掌控着,你提及的那些矿产资源一直都持续运来,不曾有过断绝,限制火器制造效率的,反而是我们熟练工匠不足。”说到这里,高玉娘不由得皱起那双秀眉来,让刘涚注意到了。

想当初,高玉娘的这双眉,可是英气勃勃,但或许正是应了“相由心生”这个词汇,随着嫁做人妇,生儿育女之后,高玉娘的眉毛愈发柔顺起来,更显味道。

眼光里包含着浓浓的柔情,刘涚低声道:“工匠的问题,我想可能很快就能得到缓解,这还要感谢良臣啊!”

“哦?”高玉娘感受到刘涚的柔情,脸上线条变得更加柔和起来,笑着转向一旁的韩世忠,“夫君何以如此说?”

“有了汉中、德阳等郡,还怕找不到工匠么?”

“此话有理!不过依我所见,名不正则言不顺啊!大人,咱们是否也该竖起一面旗帜了!”

高进突然插入话来,说出的,却是在场所有人,除了刘涚以外的心声。

第507章中央国,谁为王(上)

第507章中央国,谁为王(上)

“大哥,说这些是不是还早了点?”

当高进提出,时机已到,是建国好时机时,刘涚却是微微皱了眉头,他一手轻轻揉着太阳穴,口中低声问大家。

“不早啊!”

“可不是么,早就该有个名头了。”

“俺也觉得,那样俺也能叫的响亮些!”就连卢宏这厮,此时也都嗷嗷叫,像他这样脑子单纯的一个家伙,心中竟然也都是期待着刘涚早日立国。

“好了,大家静静,静静!”刘涚任由下面的人发泄一阵之后,才压掌让众人安静。关于立国这个事情,刘涚并非没有考虑过,事实上就连高进会在今日提起这个事情,归根结底来说,还是因为前不久跟刘涚等人一起讨论过。

国,是必须要立的,但相对来说刘涚对立国还有更多的担忧。

首先就是南宋会有什么反应。南宋之外的国家,包括金、辽、西夏、大理、吐蕃等,刘涚在巴蜀立国,对他们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只因为巴蜀基本与这些国家没半毛钱的关系。

或许大理国和吐蕃部落会紧张,可段正誉如今是恨不得跟刘涚好到穿一条裤子,至于说吐蕃诸部,恐怕正在高宠的虎头錾金枪下苟延馋喘,哪还有心思来跟刘涚计较呢。

金国就更不用说了。金兀术的哀兵此时还没能返回大都,完颜亶看重的是南宋强大的经济实力,西夏国虽然到处拉帮结派,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势力将其看在眼中,瘦死的骆驼即便比马大,那也只是一匹站不起来的死马而已,哪怕就是正在萌生的蒙古势力,都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故而刘涚始终担忧的还是南宋,在他立国的时候,赵构会不会派出大军来攻打?这个基本上不用猜测,肯定的事情,关键是会派谁来?

如今南宋朝廷又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将领呢?岳飞,韩世忠?韩世忠人就在刘涚面前,难道说,跟岳飞之间的一仗,是注定无法回避的么?这才是刘涚最想回避的一个问题。

“大人,末将也是以为,该竖王旗!”

刘涚之后许久,韩世忠又再度抱拳出列,开口说道。

“王旗?诸位啊,若是你们还记得,当知我是不会当帝王的。”刘涚微微摇头,首先说道。他这话一出口,又再度引发了众人的议论。刘涚的确是反复说过,体制内没有帝王的存在,一切都以律法为基础,整个社会的运转在规则之内。

然而他这样说的话,并没有几个人会认同,大家表面上是跟着刘涚这样说,但心底都认为,刘涚不可能不当皇帝的,若是不当皇帝的话,他这么费心费劲夺取天下,弄到的荣华富贵难不成当真不传给自家后代,一代而终?

这种可能性在众人看来是不存在的。

故而此时高进立马上前,大声道:“还请大人早日登基,一统天下!”

“还请大人早日登基,一统天下!”

“还请大人早日登基,一统天下!”

有高进这个带头人,后面的那些人是纷纷跟进,他们心中想法跟高进都是雷同,一群人突然跪倒在刘涚面前,顿时让刘涚有些不知所措,他万万没有想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还是没有能够将高进等人心中那些陈腐的观念清洗掉。

“起来,这是闹什么!”刘涚心中有些火起,神情一板,呼喝着众人起身,与此同时他是无意之中回头,却看见高玉娘望向他的眼神之中,竟然也隐隐带着一丝期盼!

期盼什么?

当然是期盼着刘涚他可以当皇帝,如此一来高玉娘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娘娘,光宗耀祖啊!

所以说,陈旧的封建思想,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被扫除的,就连刘涚自己的身边人,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将思想扭转过来。

“起来起来,柴胡来了,安娜带他进来!”

此时正好安娜带着柴胡过来,刘涚催促众人起来的同时,也顺势将话题转移到王重阳的身上。

当柴胡听说王重阳可能马上就会到新都城事,整个人明显一愣,分明是感觉到很诧异,意外的那种。

“我师傅,他,他老人家要来啊!”

“嗯?柴胡,我看你这小子有些不正常啊,怎么,不想见师傅?”刘涚微微一笑,两眼蕴含深意的凝视着柴胡,如此一来,柴胡顿时就不敢跟刘涚对视了,脑袋左顾右盼的就是不看刘涚,口中嘟囔道:

“哪有不想见师傅啊,没有的事,没有的事!我这就下去准备准备,准备准备!”话说到此,这小子竟然不顾场合,低着头一转身,跑了!

“这孩子,算了安娜,别去管他了,你还是留下来吧,我们正在说建国的事情,依我看呢,咱们这个国名,就叫中央民国如何?世界的中央,人民当家做主之国度,中央民国,简称中国嘛!”

在刘涚的心中,始终还是有个情结,哪怕他对曾经那个国家也有很多地方不满意,但始终不能抹杀他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他忘不了自己的身份,无法抑制因为这个身份而带给他的自豪感,更是卸不下这个身份带给他的那份沉甸甸的负担。

这就是一个男人,一个中国传统式的男人,可以埋怨也可以发泄,但永远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不管是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自己的民族、国家。

“中国,中央民国。这。”

在刘涚的两次呵斥之下,高进等人也没有敢继续跪着,倒是起来了,只不过当他们细细品鉴刘涚提出的这个国名时,心头都有些隐忍不住的失望。既然是叫“民国”,就证明在刘涚心中,的的确确是没有当皇帝的想法,而不是遮遮掩掩的推三阻四。

刘涚不当皇帝,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封疆为王”之类的可能性,更不会存在亲王、一字并肩王这些东西,想到这些种种可能,大家伙儿的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毕竟嘛,即便不能成为皇帝,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如今因为刘涚的坚持,眼瞅着要到手的光宗耀祖,飞了,心中失落也是正常的。

“只有延续万年的人民,没有登基百年的皇帝,绵延千年的皇家。正所谓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我只是希望,自中央民国之后,我华夏民族再没有朝代更替,每一届执政者都能一心为民,发展科技,造福人民,让我们民族,永远走在这个世界最高端,这就够了!”

刘涚语重心长的说出自己心思,他也知道要在短时间内说服眼前这些人并不容易,为此,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出一些妥协。

“大人,先贤有云,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更有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即便大人不想当这个皇帝,但是为了号召天下,大人恐怕还是要先委屈一下啊!”

就在众人沉吟的时候,韩世忠突然又站出来说道。也不知道为何,当初刘涚陈述新社会的基础和体制的时候,韩世忠是非常赞成的,甚至于可以说韩世忠背叛朝廷,其中也是有这个因素的影响,然而此时,却偏偏又是韩世忠,三番五次的站出来,要刘涚登基当皇上。

其态度,实在是让刘涚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了。

“这厮心中究竟是在想什么?”瞥了韩世忠一眼,刘涚却是无法从其平静的神色之中看出端倪来,只好是默默的望着这个年近花甲的老将,看看他还会说什么。

“大人,为了天下万民归心,末将以为,至少在扫平天下之前,应该登基!诸位大人以为然否?”

刘涚的沉默,让韩世忠觉得事有可为,赶紧抛出自己想法的同时,还将身边诸人,一言之间拉上他的战车。

而他的观点,又还真是得到了众人的相应,就连高玉娘和安娜,都在频频颌首。

“你们这是。”刘涚感觉嘴巴里是一阵阵的发苦,难不成说自己还真是要被赶鸭子上架?

其实在后世里,不论中外,男人恐怕都有当皇帝,天下共主的那种想法,只不过除开一些极个别的国家和地区之外,当皇帝这个想法,也就永远只是个想法而已。

哪怕就是刘涚,当年也曾经做过这样的梦。只是当这个曾经的梦想摆在他的面前,伸手就可以实现的时候,刘涚心中却是犹豫了,因为他经过了历史,他穿越了时空,他才更清楚,当天下有一个帝王的时候,这个本身也就是普通人的帝王,会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代明君固然可以带领国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但这种依靠人治而延续的制度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也不符合世界客观。

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则在运转,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规律,而能够约束人文社会的规律,就是律法。

所以帝王其实是最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帝王不仅仅驾临在律法之上,更会带动一批驾临在律法之上的人,如此一来,律法的存在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迟早会导致整个社会体制的崩溃。

“你们。容我再考虑考虑罢!”最终刘涚无奈的摇头,心情可谓是失望之极。

第508章中央国,谁为王(中)

第508章中央国,谁为王(中)

王重阳和马钰都是习武之人,而且修习的乃是正宗上层功夫,那行路的能力也非寻常人可比。出于一种自我修行的心态,王重阳和马钰在离开大散关的时候并没有接受吴璘提供的良驹,师徒两人都是徒步而行,速度却是不慢。

汉中城如今在韩世忠的掌控之下,王重阳师徒也没有过多停留,两人也没有什么特征,即便是沿着官道而行,途中碰上好几拨官兵,都是没有引起官兵注意的。

直到过德阳郡的时候,马钰才忍不住开口问王重阳,为何官兵在跟官兵乱战?

其实马钰看见的,正好就是韩世忠派出来的两万大军,收服德阳郡的场景。因为到现在为止,朝廷并不知道韩世忠已经反了,别说是朝廷了,就连巴蜀非刘涚控制下的那些地方衙门,恐怕对于这件事情都是毫无了解,只有那些突然之间被拿着韩世忠兵符鸠占鹊巢的地方政府,被押入大牢或者是人头落地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变天了!

王重阳和马钰只是一路经过,他们并没有进城去歇息或者是寻找八卦,故而也只有马钰年轻人性情使然,稍微关注到了一些情况的变化,可惜他这么问王重阳,王重阳却也是无法回答。

“不用管这些闲事,还是抓紧时间去看柴胡,你这个小师叔实在是不好约束,为师三番五次给他去信让他离开新都继续修行,他愣是一点回音都没有,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说起马钰的小师叔柴胡,王重阳的脸上都禁不住显现出无可奈何的神情。当年清虚散人可是非常看好柴胡的,总觉得柴胡应该是天生的道家传人,殊不料真正收入门下之后,为此而操碎了心的,却是王重阳这个当师兄的。

当年柴胡入门的时候,清虚散人年岁已高,基本上已经无力教导柴胡,他只是挂了名头,一切都是王重阳在操持,可谓是又当爹来又当妈,对于柴胡的那份感情绝非寻常师兄弟可比,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柴胡纵然是在王重阳面前吵破了天,王重阳也不会在柴胡学艺未满的时候,就放他来新都城,过这种“不无聊”的日子。

然而随着柴胡离开的时间越长,王重阳心中就越是担心。他不仅要担心柴胡的生命安全,可是担心柴胡心性未定,在红尘俗世里打滚,被玷污掉了!两人之间年岁相差较大,王重阳心中还打算着将来把清虚散人的衣钵交给柴胡呢。

“小师叔?是啊是啊,徒儿也很想见见这个从未谋面的小师叔!”说起柴胡,马钰其实是一点都不陌生。虽说他进门的时候柴胡已经不在王重阳身边了,但几乎每日里他都能听到王重阳提及柴胡,故而对于马钰来说,柴胡还真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见面不如闻名,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走吧走吧,还有几天路程呢!”

几天路程,以王重阳和马钰两人的脚力自然是不在话下的,哪怕就是刘涚指导张汉初步打造出来的情报传递系统,认真说起来也未必就比两人快多少,如果不是因为一件意外的事情,恐怕刘涚前脚收到情报,后脚王重阳师徒就能出现在新都城。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柴胡这个混球也就不会生出后面的事端来了。

王重阳师徒之所以来晚了新都城一步,是因为两人在路上,被人给堵住了!

堵住王重阳师徒的,是一个女人。

她身材姣好,面罩薄纱,就孤零零一个人站在官道中央,一双媚眼里却是流露出复杂情绪,始终笼罩在王重阳的身上。

如果不是因为师傅在旁边,恐怕马钰会抢上去开口问话,或者说,如果不是因为看见这女子双肩之后露出的两个剑柄,马钰也会将其当成某家走散的大小姐。

正是因为注意到那女子的眼神,以及自家师傅面上的神情,马钰才不敢造次,更是不敢放肆。

他偷偷的瞥了师傅一眼,正想开口说话,就看见自家师傅的嘴皮子动了。

“你,终于穿上道袍了?”

马钰听见的声音,却不是从王重阳的嘴皮子里发出来的,反倒是那个女人抢先说了话,声音清脆如同出谷黄鹂,却又给人一种宗气十足的感觉。

“先师驾鹤西去,他在这俗世之中的一切,自然该贫道继承,穿上道袍何足道哉?”

王重阳的面色有些微的变化,马钰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难道说王重阳还会不知道么?

“你就这样穿上道袍了,有没有考虑过别人?”

这话,也就只有身为西夏女儿的林英英敢说出口,换做汉家女儿,哪怕心中再怎么爱的死去活来,也不敢在心上人面前挑明,遑论心上人还是一个道士,穿上了道袍的出家之人。

“贫道不明白你的意思!不过贫道倒是听说,你曾经为难贫道的师弟,可有此事?”王重阳像是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故而一开始说话的时候语速很慢,等到最后才逐渐恢复到正常,然而语气之中那股浓浓的不善,却是连马钰都感觉到了。

“你说的可是柴胡那混小子?不错,本姑娘当时曾用他来威胁过刘涚,怎么,你想要为他们报仇么?”

其实当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此时林英英口中这般的不堪,即便是到最后,林英英仍旧没有真正的去伤害过柴胡。但不知怎地,林英英一看见王重阳,好像内心之中就有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火气,驱使着她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王重阳。

而王重阳好像也有同样的感觉。身为出家人,性情当平和,平常时候的王重阳,天塌下来好像都不会有半点紧张,至少在这些时日里,马钰就从不曾见过王重阳发过火。

“师傅,他是。”

“不管你的事!”

马钰这才刚刚开口,半句话都没说的囫囵,就被王重阳一眼狠狠的瞪了回去,吓的马钰浑身颤抖,不由自主的闪到一边。此时林英英却偏偏开口道:“怎么?有火不敢冲着我来,要撒在自己徒弟身上?你这个孩子还真是可怜,跟了这么个师傅,不若转投我门下吧,何必跟着这老牛鼻子吃苦呢?”

“林英英你给我闭嘴!”

当着面挖墙角这种事情,是王重阳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虽说他对马钰这个徒弟并不是太满意,但终归还是他的徒弟,别人来挖,王重阳或许只会一笑置之,可是就偏偏林英英不行!

至于说为何就偏偏林英英不行,恐怕王重阳自己都找不到这个点在哪里。

好在这个时候林英英没有继续这个容易让王重阳暴怒的话题,而是转向王重阳道:“王重阳,你若是觉得我欺负你的师弟,兄弟,想要找我报仇的话,我随时奉陪啊!”

“随时奉陪么?那倒是好的很,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