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军神(卷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蕃人,自称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出生的人类,直到从天而降了一个聂赤赞普,才有了君臣之分。猴变人的传说倒是有些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也是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普遍性的看法。

到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时期,吐蕃已经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而等到松赞干布横空出世,先后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诸羌部。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以及属于鲜卑人的吐谷浑部,将它们变为吐蕃的属部时,也正是中原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

而此时松赞干布才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他迁都到逻些(拉萨),参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他开始采用历法,规定统一的度量衡,依据于田、天竺等文字创造了吐蕃文,当然,他还制定了残酷的法律。

贞观十五年,松赞干布正式迎娶了文成公主,而后在景龙四年,唐朝宗室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这段时间算是吐蕃王朝最为鼎盛的时间。

前面也说过,和亲只是政治上的需要,当时唐朝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应付吐蕃,就出卖了自己的女人,而等到9世纪之后,对国土的渴求让唐朝开始频繁向吐蕃用兵。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吐蕃开始由盛转衰,不能再向外扩张。而失去了强有力的君王统治,内忧外患的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激化。王室内部互相争夺,使吐蕃陷于分裂。

“大人,您的意思,是让吐蕃的那些头人出钱,咱们出兵,打仗?”

经过刘涚的一番解说之后,众将终于明白了刘涚的意思,为钱而打仗,这样的事情对于在座的每一个将领来说,都是及其新鲜的,但其本质,又是众人一点都不陌生的。

“任何战争的本质,都是两个字——利益”,又或者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政治本身,还是离不开利益的驱使。至于说雇佣兵这种形态,只是将利益具体化了。当然,刘涚不能用这样简朴却过于形而上的话来向众人解释。

他只能是摊开地图,指着吐蕃势力范围,对众人道:“我知道大家都有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会觉得为金钱作战,是军人的耻辱!可是大家请看。”

刘涚的手指放在吐蕃和巴蜀之间,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见,在成都平原往西南的方向,紧密相邻的,就是吐蕃。

“我们若是想以巴蜀作为基础,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发展,向东方发展,那终有一日,混乱的吐蕃诸部,就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等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地图上片刻之后,刘涚才开口说道。

他的话引发了大家的深思。

“我同意刘涚的说法!”

虽说这次勉强可以算是刘涚的军事会议,但王重阳还是参加,按照刘涚的说法,是邀请他“列席”,而此时首先开口应和刘涚的,正是王重阳。

当众人将视线转移到他身上时,王重阳又道:“其实不只是吐蕃,还有西夏!”

“西夏?”

刘涚两眼微微一眯,脑中却是飞快的闪过一个念头。

何以王重阳会提及西夏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夏确实是将来刘涚的一个心腹大婚,但就目前来说,西夏的存在正好可以替刘涚挡住蒙古和西辽,这两个已经在逐渐强盛的民族部落势力。

事实上,西夏的存在,正好让这两个势力不用直面鼎盛时期的金国,从而获得的良好的发展时机。

可是刘涚总觉得,王重阳这话并非是完全从军事角度来考虑的,更多的,怕是掺杂着个人的感情因素吧。

咸阳城虽然是王重阳主动放弃的,但毕竟那是其故乡,生于斯而长于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尤其是被王重阳抛弃的,又重新被金人统治的那些城民,是王重阳无法原谅自己的理由。

恐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重阳此时才会站起来,表示对刘涚的赞同。

当然,其他人并不知道王重阳这样说的理由,他们只能是纯粹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思考。

“末将以为,大人是对的!”

最后加入刘家军的李世辅,终于站起来表示对赞同刘涚的意见,或者说,这根本就已经是刘涚的决定,“末将愿意领兵两千,接受大人的调遣!”

既然连李世辅都表态了,胡立等人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反正都是打异族,大家心里上也没啥障碍,只是觉得,为了钱而打仗,自己面子上都有些过不去。

“那接下来,我就说说军力的分配问题吧!”?

第291章几番思量,铁骑弓扬(下)

第291章几番思量,铁骑弓扬(下)

无疑,高进是个很合格的经济人,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加上刘涚现阶段确实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组织一个遍布吐蕃的情报网络,所以他也只有信任高进。

事实上高进也确实没有让刘涚失望,就在刘涚说服众人,实行雇佣军战略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一笔生意就来了。

为了培养下属,刘涚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出兵的事宜之中,他这样做,引来了一些人的不满。

比如说高玉娘,她就觉得刘涚这样“放水养鱼”的方法,容易引发军队体系当中,基层士兵对刘涚的效忠问题。刘涚当然有自己的看法,他既然敢放手让下面的将领们去做,自然就有法子去控制。

其中的关窍刘涚也没有向高玉娘细说,毕竟高玉娘还是信任刘涚的,她会说出自己的担心,却不会擅自去阻止刘涚做任何事情。

实际上如今的高玉娘,更多是在负责后勤,说通俗点,也就是相夫教子。

为了培养下面的将领,刘涚提出组成“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其中成员目前暂定为他本人、詹木、胡立、柴青源、李世辅、卢宏这五个人,至于说将来这个委员会还要不要调整,就要看下一步的情况。

虽说除开刘涚之外的五个人未必就合适担任这个军事委员会的“常委”,但现在毕竟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合适的时候,刘涚也会对委员会的成员进行替换。

说到底,还是民主和集中并存,军事委员会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最终大权,其实仍旧是在刘涚的手中。

只不过有了这样一个机构之后,刘涚只需要保持住大政方针就行了。

军事委员会成立之后,商议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竖起“刘家军”的大旗!

一支军队没有灵魂不行,军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军队的灵魂,而统帅,就是军队的主心骨、大脑,将领则是军队的筋骨,士兵是肌肤,这样才是一支完整的,有战斗力的军队。

所以经过军事委员会的一致认定,“刘家军”这个旗号,在南宋境内不用,但只要离开南宋势力范围,那就一定要树立起来。此番前往吐蕃担任雇佣兵,李世辅和卢宏拔了头筹。

倒不是说大家就只认可李世辅的战斗力,实在是因为目前,就只有这两个人最合适,其他人都在宋军之中有了职务,不方便离开的时间太长。

两人离开的时候,刘家庄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毕竟两人的出征,代表着诸多的第一次。

比如说,“刘家军”第一次竖旗,再比如说,第一次远征、第一支雇佣军等等。

当四千弓骑兵整齐划一的出现在刘家庄外的校场之上时,带给观礼人群的震撼性当真是无以伦比的。

这四千兵马,虽然比刘涚身边的两千亲兵略差,但也绝对是目前刘涚麾下两万士兵之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他们骑走了四千匹战马!

因为严格的训练,四千弓骑兵虽然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可是就连战马,都被骑兵们控制着,几乎不发出半点声音,这种整肃的气势,比起怒吼什么的,更容易营造出一种强势的压力,仅仅是观礼都已经让人感觉胸口憋闷难以喘息,可想而知,若是作为这支军队的敌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兴许,这才是刘涚所追求的“百战雄师”。

该交待的事情,刘涚早已经交待过了;该对那些将士们说的话,刘涚也都已经说了,所以今天的一切对于刘涚来说,只是走个形势,给大家展现一下实力而已。

要说这支队伍最奇怪的组合,还是单列在整队旁边的,上百骑兵。他们虽然也是长弓短弩,左右各有两个满当当的箭囊,但他们身上穿的服饰,却跟其他骑兵不同。

那种花花绿绿的颜色,让人看着感觉很诡异,但若是被后世的人看了,却会觉得很熟悉——迷彩,而且还是那种丛林迷彩!这是刘涚的一项实践,别以为迷彩服就是简简单单的染出碎花来,在这个时代,要找到这些色彩的染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刘家庄和高家庄的实力,如今能够弄到的染料,也只够制造出几百套这样的衣裳。而同样,只有真正的精锐,精锐里的精锐,才有资格穿上这样一套衣裳!

这一百名骑兵,几乎都是出自高家庄子弟兵当中,只有跟着刘涚已经两年以上,各方面相当突出的老兵,才能参加选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百名骑兵,其实就是此番出征的特种兵。

对于这一百名士兵,刘涚是有特殊感情的,因为只有面对他们的时候,刘涚才会想起自己在后世的那些年月,从他们的身上,刘涚依稀放佛又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除了没有那些高科技的武器,刘涚完全是按照后世培养特种兵的标准,来培养这些士兵,除开使用那些高科技武器的技能以外,这些特种兵的战斗水平也没有让刘涚失望——几乎每一个放到后世任何一支特种部队里,都是冒尖的成绩!

对这支队伍,刘涚是寄托着无比的信心,他相信他们不会丢脸,会将特种兵,这种超越普通士兵而存在的特殊兵种,发扬光大。

因为是特种兵,所以除开普通士兵的装备之外,他们还带上了十头小玉麾下最聪明,也是训练的最好的十头山狼,还有五十杆刘家庄精心打造出来的火枪以及配套的弹药。

这已经是刘涚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配备了,虽说只是去当雇佣军,但刘涚的希望是赚钱,赚经验练兵,而不是去牺牲,但凡是能够增加将士们生存几率的装备,刘涚都是不惜代价的为他们准备了。

“去吧!用你们的实力证明自己,用胜利,来换取我们明天的希望!”

随着刘涚用力的挥下手臂,在李世辅和卢宏的率领之下,四千弓骑兵齐刷刷的调转马头,排列有序的开拔。

这是一支没有辎重的队伍,他们的口粮就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的饮水就在他们坐骑的背上,他们的补给需要从敌人身上获取,他们的荣耀,就在那寒光闪闪的兵刃锋锐上!

对于刘涚,对于整个刘家军,甚至于对于整个汉民族来说,今天都是及其重要的一天!

今天,是刘家军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虽说在刘涚刻意封锁消息之下,南宋朝廷官方根本无法获悉这件事情,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今天,因为今天才是对历史的真正改变。

或许,在很多年之后,今天,三月初一,会成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军节,刘涚希望今天能够成为建军节,因为就在今天,刘家军,这支终将成为全世界最强军队的队伍,踏出了他的第一步。

“万岁~”

不知道是谁先喊出了这样一句口号,打破了由马蹄和呼吸组成的静谧,但这句口号的确引发了人们心中压抑的那份情绪,让所有在场的人,不由自主的从胸腔当中爆发出同样的呼喊!

“万岁,刘家军!”

“刘家军,万岁!”

这万岁,不是给刘涚的,也不是给刘家庄的,是因为眼前这样一支军队,这样一支纪律严明、气势逼人的军队,给大家带来的希望!

自辽国兴起,到金国日盛,宋人已经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他们见过宋军,见过辽军,更见过金军,不管是那一支军队,带给他们的,都只有无穷无尽的痛苦!

唯有今日眼前的这支军队,他来自于民间,他雄壮威武,他纪律严明,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靖宁。这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组成这支军队的,是在场老百姓的儿子、丈夫、父亲,他们将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来保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同胞以及这个民族,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这样做!

所以这些万岁的口号,只是给这支军队的,即便是刘涚自己,也紧握着拳头,挥动着,跟大家一起,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口号,目送着军队的背影,逐渐远去。

军队走了,但仪式并没有结束。

刘涚还有最后的话要说。

“今天,我们送走了我们的亲人,虽然他们不是去杀金狗,辽狗,不是去杀贪官污吏,但他们即将要做的事情,同样重要!我们要强大,要不受人欺负,仅仅依靠军人是不够的!”

“他们在前线或许会有牺牲,必然会有牺牲!这不是他们的命运,而是你,我,我们这些人的错!因为我们不能提供出更多的物资和财富,不能让他们无忧无虑的去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保家卫国,所以他们才迫不得已的为金钱而战,而他们身上的装备、胯下的坐骑手中的武器而战!”

“这是我的错,这是我们的错!我们每一个不用上战场的人,都要深思,都要反省!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他们毫无顾虑的去他们该去的战场?为什么!”

“我知道,你们各有各的理由,不用说我都知道!所以,今天我还要宣布一件事情,当我宣布这件事情之后,但我们开始实行这件事情之后,我希望在最快三个月,最晚一年的时间之后,今天在这里,或者今天不在这里的人,都能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没有拖子弟兵的后腿,我为民族的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292章第二八〇章峥嵘岁月,一骑绝尘(上)

第292章第二八〇章峥嵘岁月,一骑绝尘(上)

“将军,和尚原失守,大人让你立刻返回仙人关,金兀术要扣边!”

“什么?和尚原失守了?”

如果不是刘涚认识这个传令的士兵,他一定会怀疑对方说的话。经营日久的和尚原竟然会失手,他还没有听到关于金兀术出兵的事情,怎么会就失守了呢?

带兵住手和尚原的,乃是吴璘,虽说这厮年纪小,偶尔也会闹出一些糊涂事来,但在战时仍旧能够中规中矩,就刘涚所知,从军至今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失误。

就这样一个人,带领八千宋军,竟然将和尚原丢了?

上一次和尚原大战,吴阶麾下拢共就只有五六千人,还能将金兵打的哭爹喊娘的,怎么到了吴璘手中,说丢就丢了,如此突然!

“将军,还请你马上启程,咱们这军,缺了你不行呀!”

那传令兵满面风尘,面黄肌瘦,一看就是熬更赶夜而来,体能怕是透支的厉害。

“重阳,你看看能不能请道长给他配一副药。”

刘涚没有回答说去还是不去,他轻轻一拍那传令兵的肩膀,转身对王重阳说道。

“成,小事儿!”

“不,小的不吃药!将军,小的要带将军去仙人关,金兀术,金兀术来了啊!”那传令兵固执的摇头,却是将刘涚惹的笑起来,“谁说咱们这军没了我就不成啊?你看你眼窝子都陷的贴上骨头了,怎么,还要强撑着?你留下来养身体,我带兵去仙人关,咱们做个公平的交易如何?”

“将军,我,你,这个。。。”

兴许传令兵是被刘涚和蔼的态度所刺激了,愣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道:“那话是小的心里话,但却是大人亲口说的,咱们军中,上上下下谁不是这样认为的呢?”

“哦?难不成我还成了主心骨了?快去吧你,别嫌药苦啊,良药苦口!”

待那传令兵离开之后,刘涚脸上笑容顿时消失,望着仙人关的方向,兀自摇头。

“大人,咱们这就要出发了么?”

“是啊,要出发了!”刘涚的语气多少有些怅然,这让跟在他身边的吴安邦有些紧张,低声问道:“大人,是不是对仙人关一仗没有把握?”

“没把握?安邦怎么这么说呢?嗯,把握还是有的,我只是在感慨,命运这东西确实玄妙,明明看似已经改变,但冥冥之中又好像有种强大的力量,非得将其扭转过来。”

“大人此话过于玄奥,属下实在是听不明白。”吴安邦皱了皱眉头,摇头说道。

他自然是听不明白刘涚那些话之中的含义。

“安邦啊,军事委员会没有让你进去,你心中可有埋怨我?”

“大人,绝无此事!属下相信大人的安排!”

见吴安邦拱手躬身的样子有些仓惶,刘涚不由得抬手轻拍其右肩,“你是我的亲兵统领,没有必要去参加什么委员会,若是有那么一天,我说的是假如有那么一天,你就是我第一任禁军统领了!”

禁军统领?

刘涚这是把自己当成皇帝来看待了!这样是刘涚第一次把自己的真正心思展现在下属面前,试问,吴安邦心中岂会不激动?

“大人,属下。。。”

“好了好了,赶紧安排去,最迟明早出发!”刘涚含笑将激动的不知该如何说话的吴安邦推走,转身却是内院走去。

“最迟明天就要走了?”

高玉娘和安娜这两个女人虽然都不是普通小儿女,但听到刘涚急匆匆出征,金兵大军突然来袭仙人关,说不紧张那是骗人。

“刘,我,我去给你收拾东西!”生为人母的安娜并没有因为生产而体型走样,或许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还没有衣食无忧以至于产生后世那种肥胖的基因吧,只是相比高玉娘更显出一种“丰韵”来。

“安娜不要走,都这个时候你还去顾忌那些大小之分么?”高玉娘一把拉住安娜,两眼却是死死望着刘涚:“我们也不烦你,知道你不可能带我们这些娘子军上战场,不过今天晚上你必须陪我们姐妹俩!”

“啥?”

刘涚本能的用手指头捅了捅耳孔,他以为自己听错了,高玉娘竟然主动提出要“姐妹俩”一起?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

“你这个家伙,想哪儿去了!”

那厢里,安娜两颊飞红,高玉娘却是一个劲儿的在跺脚!

“怎么,难道说,玉娘你不是那个意思啊。。。”刘涚挠了挠头皮,其实认真一想,高玉娘的性格在哪儿摆着呢,别说是主动提出姐妹两个一起来,即便就是刘涚提出来,她还勉勉强强呢。

“那我先看看越儿去!对了,玉娘你帮我去把再兴那孩子找回来,这一去又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了!”

刘涚转身跟安娜去见刘越,高玉娘却是去找杨再兴了。

自打刘涚给了杨再兴一个承诺之后,杨再兴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当初他拜高宠为师,如今高宠虽然不在,但离开的时候就告诉杨再兴,家中藏书任由他翻阅。

这段时间里,杨再兴为了看书方便,干脆将高宠的藏书全都给搬到刘家庄来了,高老爷子和高进知道也没说啥,反正那些兵书,高进不想看,也不想将来自己儿子再走高宠的老路。

杨再兴每日里的功课总是安排的满满的,因为王重阳师徒来了之后经常找柴胡过去说话,回来之后柴胡总会教给杨再兴一些武学方面的新见解,后来王重阳发现这个事情之后,让柴胡将杨再兴带上,如此一来,杨再兴阅览兵书的时间,就被挤占了,以至于他只能是每晚熬夜看书,幸亏年轻人身体好,总算没有落下病根来。

“干爹要出征了?”

“是啊,你还不赶紧。。。算了,看你的样子,洗个澡再过来!抓紧时间啊!”

高玉娘找到杨再兴的时候,杨再兴正在苦练枪法!在他这个年纪,能够将高家祖传的高家枪演练的出神入化已经殊为不易,但因为有柴胡,或者说是有王重阳的指点,杨再兴如今演练的高家枪,已经跟高宠和高玉娘使的枪法,有些不同了。

嘱咐过杨再兴之后,高玉娘自己也是匆匆忙忙的回去,对她来说时间同样宝贵,能跟刘涚多待一会儿算一会儿。

等到杨再兴过来时,差不多都到晚饭的光景,刘涚干脆招呼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说。

“干爹,带上我吧!”

等刘涚把大概的情况说完之后,杨再兴忍了几次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开口哀求道。

“再兴!你怎么了,我不是已经说过了,你想要建功立业不急于一时,来日方长,如今你首要的事情还是好好的锤炼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开自苦寒来。。。干爹,你这些话我都会背了!可我真的很像上阵杀金狗啊!”

“你走了,家里的事情怎么办?别忘了,你还要替干爹我训练兵马!”刘涚虽然能够理解杨再兴的心情,可杨再兴毕竟只是个孩子,如今连十五周岁都还没有,不论他外形看上去又多么的成熟,刘涚还是不愿意让他过早的参与到生死厮杀的战争之中。

“再兴,你别忘了,你是我的儿子,有些事情我不能交给别人去做,只有交给你来做,我才最放心!我养你,你训练那些士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样的,你认我这个爹,那些士兵就认你这个将领,你爱兵如子,他们自然敬你如父,再兴,我这样说,你明白了么?”

“干爹,我。。。我好像懂了一点。。。”

“能懂就好!关于狼骑兵的事情,我也说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就努力的去实现他,我不会阻止你,相反,我已经跟玉娘说过了,你干娘会协助你,有什么需要的,只要咱们刘家庄能够满足,尽量满足你,我希望我下次回来的时候,能够看见一支真正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的,狼骑兵!”

“一定会的!干爹你就放心好了吧!”

果然,杨再兴还是孩子心性,刘涚跟他说了一番话之后,他上战场的心思就淡了,全副心神都放到狼骑兵身上去了。

“不过干爹啊,你可以要留点金狗给孩儿杀啊!”

端起碗来刨饭,才吃了几口,杨再兴还是忍不住放下碗对刘涚强调。

“好的好的!”

刘涚等人都被杨再兴的话给惹笑了,只是这笑容当真是有些苦涩,一个半大孩子,连吃饭都不忘要杀敌,这究竟是什么世道!

“刘,我报越儿下去了,等越儿睡了,我,我才过来。”

“成,我也要去安排一下,玉娘,要不你先回房去帮我收拾东西!”

算是其乐融融的吃过晚饭,刘涚自觉现在还不是去缠绵私情的时候,他转身向着王重阳师徒所在的院子走去。

因为清虚散人的身体原因,最近已经很少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了,刘涚也不知道自己这次走了之后,还能不能再见到这个老道士。

“重阳,开门来,我来哩。”

站在院门口,刘涚抬手叩门。

“嘎吱”一声,院门打开,刘涚定睛一看,视线之中却是双红彤彤的眼睛,哭的红彤彤的眼睛。

第293章峥嵘岁月,一骑绝尘(中)

第293章峥嵘岁月,一骑绝尘(中)

“柴胡,你在这里干啥?”

一开始刘涚还真被柴胡那双红彤彤的眼睛吓到了,不过当他视线越过柴胡,看见王重阳一如往常的神情,以及在房间里瞑目养神的清虚散人时,才知道事情并非是他刚刚想的那样。

“这个时候过来了?柴胡,还不赶紧去跟再兴道别去!”

王重阳一面跟刘涚说话,一面又在呵斥着柴胡,这让刘涚有些惊讶,开口问道:“怎么了,你要他跟谁道别去?”

“是这样的,先进来说。”

看王重阳欲言又止的样子,刘涚不由得多瞥了柴胡一眼,殊不料他这一眼,却是让柴胡“汪”地哭出声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柴胡一面哭,一面像是个孩子般,把手伸向刘涚,虽说刘涚闪躲的过,但他却任由柴胡扑入他的怀中,哪怕柴胡其实已经是个成年人,闷头藏在刘涚怀中直哭的画面当真是很搞笑。

“算了算了,一起进来吧。”王重阳见两人堵在门口闹这么一出,当真是无奈的紧。

一手拖着柴胡,刘涚走近屋子,先给清虚散人见礼,随后才问王重阳:“究竟咋了?”

“其实也没什么事,是我们要走了。”

王重阳支支吾吾的没开口,倒是清虚散人睁开眼睛,缓缓说道。

“要走?怎么,这里住着不舒服?”听到这个消息,刘涚当真是惊讶的,好端端的怎么就要走了呢?不该是自己得罪了人啊!而他心中还有一个疑虑,那就是关柴胡什么事呢?

“师傅已经正式收柴胡为徒了,这件事情青源也知道,同意了的,这次我们离开,就是要带柴胡一起走,他自己也愿意,不过就是让他去跟再兴道别,你看他哭的样子,哎,师傅啊,你收这个徒弟,是福是祸啊!”

见清虚散人都开口了,王重阳也就打开了话匣子,看得出来,他对柴胡这个师弟,当真是爱恨交加。

“还真有这种事情?柴胡你小子有福啊,能够拜入道长名下,那是你三辈子修来的福气!”此时刘涚算是明白柴胡痛哭的原因了,感情是因为要跟杨再兴分开,这厮舍不得了。

抬手在柴胡的后脑勺上轻轻一拍,刘涚笑骂道:“那把再兴一起带走如何?”

“当真?大人不骗人啊!”

刘涚就这么一说,那杨再兴当即就收歇了眼泪珠子,手背抹了抹眼睛,乌溜溜的眼珠子瞪着刘涚。

“滚犊子!你这家伙,跟再兴感情好到到连亲哥哥都可以不要了是吧?”

眼前这一幕,不仅是刘涚在笑,就连王重阳师徒,也都是因为那柴胡的表现,而忍俊不住。

然而大家也都知道,杨再兴不可能跟着王重阳师徒走,不仅因为杨再兴是刘涚的干儿子,更重要的是,杨再兴又没有拜入清虚散人门下,怎么可能跟着人家师徒一起走呢?

不管怎样,刘涚一打岔,那柴胡也就没法继续哭了。

清虚散人虚邀刘涚坐下,王重阳仍旧打发柴胡出门,去找杨再兴,随后房间里三人才聊起来。

刘涚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理由促使两人仓促做出决定,要离开刘家庄,然而王重阳给出的理由,却让刘涚也没法分说。

主要原因还是在清虚散人身上。

原本清虚散人还有个七八年光景的时间,那么不慌不忙的将王重阳带出来,并不是问题,然而自打上次遭遇普风围剿落下病根之后,清虚散人自觉时日无多,可需要传授王重阳的东西还多,若是继续在这俗世之中混,清虚散人担心时间上来不及,就想带着王重阳找个山清水秀无人叨扰的地方,闭关修炼。

只因为实在是舍不得柴胡这块璞玉,清虚散人才让王重阳去找柴青源。

得知清虚散人愿意收柴胡为徒,柴青源自然是喜出望外,高兴都还不急,又岂会阻止柴胡离开呢?或许正是因为柴青源的这种态度,才让柴胡对自己亲生哥哥没了念想,一门心思都放杨再兴身上了,以至于见到刘涚就放声痛哭。

“原来是这样。。。”

听过理由之后,刘涚陷入沉思之中。他不是没有想过劝两人,不,现在应该说是三人留在刘家庄,然而王重阳既然把话都挑明了,刘涚若是继续强留,未免有些不妥。

“道长,重阳,你们打算好去什么地方了么?”

“其实也不会太远,峨眉就不错。”这话就是清虚散人开口说的了。当然,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